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21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
(2)掌握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3)学会运用主动探究,设计实验,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环保意识。
学习过程:
一、猜想与假设: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二、设计与实验:(实验仪器和用品: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石棉网;2根小木条、石灰石、2支蜡烛、小煤块)
序号
实验方案与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
2

3

三、交流与评价:
项目
实践能力
合作精神
学习收获
是否
动手
成功
次数
是否与
人合作
承担的任务
学习
兴趣
获得的
知识
提高的
能力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本组的设计和其他小组是否一样?谁的设计最好?
教师评价
四、反思与小结:(不足之处)例如应该多次实验、多做比较;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只需其一,还是要同时具备?

精选阅读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2课时)
第一课时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一、主要内容
①物质燃烧条件及其探究;②燃烧的概念;③缓慢氧化、自燃。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什么是燃烧,什么是缓慢氧化,什么是自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条件(理解)。2.知道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危害(了解)。
3.知道什么是着火点,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燃烧条件和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利与弊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通过对生活中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物质燃烧条件及探究活动
难点:着火点,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物质燃烧条件探究实验
教材内容顺序是先探究燃烧条件,然后概括燃烧的定义。由于学生对燃烧的知识已有所了解,而且先学习燃烧的概念,再提出燃烧的条件,也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因此可调整为先学习燃烧的概念,然后再探究燃烧条件。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举例燃烧现象,讨论燃烧的利与弊→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概括燃烧的定义→探究燃烧条件→对比燃烧概念,学习缓慢氧化、自燃概念和现象→讨论缓慢氧化、自燃对人类生活的利处和危害,比较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异同点。
教学开始,要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复习后,可采取问题式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谁能举出生活中的有哪些燃烧现象?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学生举例后,让学生说出这些例子中,哪些对人有利?那些不利或有害?
教师:燃烧既对我们既有利,又有弊,因此我们要研究燃烧的条件,从而更好地控制燃烧的发生,使燃烧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克服不利的一面。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板书课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燃烧?根据大家对燃烧的了解,谁能给燃烧下个定义?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点拨、规范定义,并板书燃烧定义。
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按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设计,探究活动由学生完成:
问题(物质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可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提出。教师引导由学生提出假设(三种假设)。
学生根据提出的假设,分学习小组讨论,自主设计验证假设的方案。
学生汇报方案,教师引导,师生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修改。
探究实验可取两种形式中的一种:
有条件的,各学习小组用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验证。(采取这种形式,实验用品需要课前估计到,多准备)
另一种形式是,从学生汇报的各种方案中,选择比较好的方案(现象明显、选材和操作简单的)或推荐教材的方案进行实验。
(教师也可把学生的方案总结引导到教材的方案上)
学生将探究的结果填写在教材75页表格中。
探究后,归纳燃烧条件。由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规范,并板书。
在归纳第3个条件时,教师给学生讲清什么是着火点;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懂得了燃烧条件,人们就可以更好地控制燃烧,让燃烧更好地为人类做贡献。
稍作停顿,教师提出问题:与燃烧相比,有一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并不那么剧烈,有的甚至需要数天、数月,这样的氧化反应,我们称之为缓慢氧化。
学生阅读教材76页后两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做缓慢氧化?生活中的那些现象属于缓慢氧化?
②哪些缓慢氧化对人们有利?哪些缓慢氧化对人们不利?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③什么叫做自燃?自燃是由何引起的?自燃有什么危害?
④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如何防止自燃的发生,减少由自燃造成的危害?
⑤缓慢氧化、自燃与燃烧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后,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后,回答,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岁学生回答进程适时简要板书。

第二课时灭火原理、方法爆炸与防爆安全
一、主要内容[
①灭火原理和方法;②爆炸与防爆安全(易燃易爆品安全知识)等。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灭火、防火的原理和措施(理解)。
2.知道什么是爆炸(了解),认识爆炸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理解)。
3.知道爆炸的利与弊(了解)。了解一些常见的易燃易爆品使用安全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灭火原理和方法、探讨防爆措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灭火方法、防火、防爆措施等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志向。
2.通过爆炸利与弊的讨论,增强学生对“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通过防火、防爆和失火自救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灭火原理和方法,防爆措施
难点:灭火方法的确定
关键:燃烧、爆炸的条件
第二课时教材内容结构是在讨论灭火实例的基础上,总结灭火原理,再学习防火和防爆的知识。这样设计教学,也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除此,也可以在复习燃烧条件的基础上,先针对燃烧条件讨论灭火原理,再把教材灭火事例作为巩固灭火原理的练习,而后学习防火、防爆知识。(因为灭火原理是针对燃烧条件的推理出来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燃烧条件,总结出灭火原理,这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有利的)。
按这种思路可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基本思路:复习燃烧条件→针对燃烧条件讨论灭火原理→练习:①指出教材4个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②给出其它失火实例,讨论灭火方法→学习防火知识→学习爆炸及防爆知识。
教学开始,要先写出节课题,然后复习燃烧、缓慢氧化、自燃概念和燃烧条件。这里,要再次强调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三个条件”和“缺一不可”是得出灭火原理的关键。
新课导入采取复习导入法,在复习燃烧条件的基础上,引出新课。
教师:我们知道了燃烧条件,就可以控制燃烧的发生,就可以控制条件,使已经发生的燃烧停止。本节我们学习灭火原理,板书标题。
引导学生针对燃烧的三个条件,讨论灭火原理。讨论后,学生回答,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归纳出灭火原理(三项),并板书。
(在总结归纳灭火的每一项原理时,最好都能针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强调具备该一项,就可以灭火,这比全部总结出三项原理后再强调三项中具备一项就可以灭火为好)
总结出灭火原理后,让学生指出教材4个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再安排几个有代表性的、能够把三项灭火原理都结合进去的失火实例,让学生讨论确定灭火方法和措施。加以巩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失火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增强防火意识,学习防火和失火自救知识,杜绝和减少失火的发生,保护自己、家人、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学生阅读教材77页下面到78页内容。
阅读后,让学生自己谈有关防火的知识,谈自身和家庭如何防火?如何失火自救等?
建议介绍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及用途。
爆炸与防爆安全内容的引入方式可有多种,如通过煤矿爆炸事故录像、爆炸事故新闻报道、介绍最近发生的爆炸事故、点燃爆竹等等,都可作为素材引入教学。
例如,由点燃爆竹引入教学。
点燃爆竹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如果把爆竹的纸皮扒开,点燃火药,爆竹还会爆炸吗?爆炸有的对我们有利,有的对我们却不利。例如,燃放爆竹会给人们带来喜庆的气氛,但很多爆炸如煤矿爆炸等,却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下面我们来学习爆炸与防爆安全知识。板书题目。
演示【实验3-7】。
结合阅读教材80~81页内容,学生讨论面粉爆炸的原因,得出爆炸的概念。讨论并举例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爆炸现象?说出哪些爆炸对人们有利?哪些爆炸对人们有害?爆炸需要什么条件(同燃烧条件,另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联系实际,如煤矿、加油站、工厂、仓库等如何防止爆炸发生等?

燃烧和灭火学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班级:姓名:学号:第小组号
【学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温故而知新】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________,放出大量的__,生成一种________。
(2)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学习】
一、燃烧的条件
1、阅读课本128页文字和图片,了解人类早期利用燃烧的例子。
提问:大理石能燃烧吗?说明,燃烧首先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2、认真观察教师实验7-1,填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在通入氧气后会燃烧,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它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
4、你认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
(1)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这三个条件有怎样的关系?。
5、阅读表7-1,思考课本135页第3题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思考129页“讨论”,记录在书本上。
灭火的原理:
(1);(2);(3)。
灭火的根本就是。
2、特别注意:只能说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切不可说降低了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一般不可改变。
3、观看教师或参与演示课本130页图7-8,思考和交流,记录在书本。
4、思考图7-9灭火器原理示意图中灭火的原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记录在书上。
5、阅读表7-2“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请根据不同可燃物燃烧引起的失火,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木材、棉花、纸张、木炭等失火石油、天然气、氢气等失火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

应用灭火器
应用灭火器
应用灭火器
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失火,应选用灭火器,也可直接用扑灭。
电脑室的计算机不慎失火,应选用灭火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阅读课本132-133页,填空
可燃物在空间内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使气体的体积而引起爆炸。
2、阅读资料卡片,填空: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含量范围,叫做。以H2为例,低于4.0%或高于74.2%都不会爆炸。
3、可燃物燃烧可能引起爆炸的包括:
(1)可燃性气体,如
(2)可燃性粉尘,如
观看教师播放视频或实验演示7-2
4、阅读133页图7-13,了解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试一试】
1、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2、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石油喷出D.设法降低油井的温度
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⑵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⑴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⑵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⑶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⑷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

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教师活动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判断

学生活动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计意图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思考、讨论:

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察实验

需要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

需要氧气

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回答

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

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7-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讨论]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作业]P131习题1、2、3、5

【课堂练习】:见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

二、认识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

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

③隔绝空气(或氧气)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