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地理《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高一地理《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地理《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地理《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

一、教材说明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②第六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
二、课标要求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三、课标解读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怎样的作用?
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简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解读;实例活动中指出从世界观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实践。本节教材旨在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教育。所以本节教学思路如下。
反思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学生讨论为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产生(教师点拔为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五、教学目标
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3.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结合文字和插入练习说明解析该图内涵,强调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理解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六、重点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应从观念走向行动。
七、难点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中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八、教具准备及教学方法
1.投影片。
2.利用《“四段式”地理教学法》进行教学。
3.应用图表和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突破重点、难点。
4.结合乡土地理,理论联系实际。
5.学生自学,启发式教学。
九、德育目标
1.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也是爱国主义的一个方面。
2.树立环境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
3.理解人口、消费、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教学过程
I.激趣设悬引入阶段
每当我们漫步五中校园时,看到的是一排排优雅别致的楼房,掩映在碧绿的树丛中,楼前、楼后、树间镶嵌着各种各样的花圃、草坪,各种鲜花姹紫嫣红引人注目,微风摇曳,花叶相映,小鸟在树丛中唱歌……但我们的地球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拖着黑尾巴的汽车从光秃秃的街上驶过,工厂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池塘里散发阵阵难闻的气味……再看下面的两幅漫画: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一个个问题发人深省,如何解决?请依据导学目标自学教材。
 
II.目标题目化导学阶段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问题,它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
3.读图6.12“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及图下的说明和97页的材料(2)填空: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原则:地球的是有限的,人类的和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之内。
(3)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和,应该有助于的协调。
5.读98页第2、3题材料填空:
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从观念走向行动:①公众,②选购。
III.知识网络系统化阶段:
[板书]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组织学生讨论]发展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发展与增长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教师归纳总结]经济发展的概念远比经济增长的含义广泛。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加,而且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教育、安全等领域的改善)。可持续发展就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同时结合材料2得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板书]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三个原则,要举例得出结论,每组选1名学生代表发言。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的写法指导]
地理学非常注重从时间与空间角度去认识事物。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学习时也可以从时空两个角度去剖析。就公平性原则而言,时间角度可强调代际公平和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既发展应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要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为前提。空间角度可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公平,即发展应满足本地区的发展需求,又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其他地区的需求为前提。就持续原则而言,时间角度或强调人类社会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使资源和环境可长期持续利用;空间角度可强调不同地区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供给能力是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就共同性原则而言,时间角度可强调“解决全球环境,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与追求,要各国、各地区人民共同努力;空间角度可强调要尊重各国的主权利益,考虑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协作,其中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而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导读]图6.12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说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系统中“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点拨]该图表达好四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表明该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第二层含义表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外图箭头表示);第三层含义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管理调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内圈箭头表示);第四层含义表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律,即不仅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被充分认识,而且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应被充分认识(尽管被真正认识可能需几代人)。
[板书]三、可持续发展应从观念走向行动
[板书]公众参与
结合“活动”的第2、3题中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强调。
[板书]选用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等
结合有关环境标志图,讲述认准有关环境标志图,选购相应的产品,也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实践行动。
IV、教学反馈阶段
一、单项选择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C.发展问题D.污染问题
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末来人类的生活要求
3.“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回答4~5题:
4.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
二、综合题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基础是资源物质的变换。资源物质的交换是通过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来实现。消费反映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联系在一起,可持续性消费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将人口、消费、资源和环境四者的关系用直线箭头表示出来(只表示单向的循环关系,不表示逆向的反馈关系)
(2)你认为人口数量、消费量、资源利用量、资源的存在量(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环境质量怎样变化,人类社会才是可持续发展?请将这五方面依次用曲线表示出来。(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表示其变化趋势,不必考虑其绝对数值的大小)
十一、作业:第六单元第一节练习

相关知识

高一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产模式》学案


高一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产模式》学案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具体到课本,教学目标、重点:
结合清洁生产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设计思路:
工业生产学生都知道很多,但对有关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过程却是抽象的、模糊的。若单纯地讲授给学生,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不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能深刻体会本节所述的人类应该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协调人地关系,怎样用具体行动去解决人地矛盾,因此,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本节课在教学安排上,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资料(广州啤酒厂工艺生产流程概况)和问题单,以及书本涉及的教学内容,学生带着问题,亲身体验啤酒厂工艺生产环节的各个过程,再通过个人思考,小组内外交流,本节重点内容所遇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
实践式、合作式、探究式、讨论式、引导式、谈话式等
教学用具:
广州啤酒厂工艺生产流程资料,广州啤酒厂实地参观,相关课文内容,问题单等
课时:1
实施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案例材料。
处理方法:材料难度要适合学生水平,如果在课堂上完成不应超过十分钟阅读量,课外阅读则可长些。
2.提供“问题单”或讨论提纲
处理方法:列出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实践学习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应尽可能覆盖整个学习内容的主题。
第二阶段:阅读
处理方法:课前人手一份案例材料和“问题单”,自行阅读,包括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课前个人设计问题策略。
第三阶段:实践学习
处理方法: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实质性环节,是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收获。
第四阶段:课堂实施阶段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或结果处理方式
教师指导各学生提供自己课前设计的问题策略,组内成员交流,讨论,最后整合问题策略小组合作式学习讨论
提示问题:
1.画出啤酒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2.在有废弃物产生的工艺环节标出废弃物的名称,并完成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
点评。
各组代表在黑板分别画出本组的答案,然后全班对各组答案进行对比、讨论,加工修改,最后得出大家认同的结果。
因为课前全班都参加了实践学习,所以答案偏差不会太大。
提示问题:
3.请你为火力发电厂设计一个清洁生产工艺流程图。
请A组同学写出讨论结果
抽取其中一组的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有不同意见吗?
给予肯定。学生1:废弃物应该还有硫氧化物。
学生2:还有氮氧化物。
其它组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应该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质疑。


解决不了的问题列在黑板上。
在争论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困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是否真能彻底处理?技术问题是否都已解决?这时教师应顺势及时引导学生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
这些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处理?能否再生资源化?
给予肯定。

怎么办呢?卡壳了?
其它废弃物呢?又如何处理?
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清洁生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3:工厂排放的气体主要是硫氧化物,要重点处理,可以回收给化工厂。
学生4:化工厂回收生产仍然会产生二氧化硫。
学生3:可以用氨水吸收制成氮肥,或者重新回收用于制造硫酸。
学生5:应该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加生石灰把其变成煤渣。
学生6:煤渣也会污染环境呀!
学生7:用脱硫法吧。
学生8:用什么办法脱硫?
学生7:……
学生9:氮氧化物可以用氢氧化纳吸收制成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学生10:这是有毒的致癌物质!用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让其变成无毒的气体和水。
学生11:对付二氧化碳的办法主要是多植树造林。
学生12:排放的废水温度应该比普通水要高,还可以用来养殖暖水性鱼类。

教师归纳
经过分析讨论,总结出大家一致认同的结果.
堂上不能解决的留待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找出解决措施.
提示问题:
4.通过以上两个清洁生产的案例分析,请你比较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模式有什么不同?
在分析了两个案例之后再由学生分析列表比较,更能使学生易于找出之间的差异,从而深刻理解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
各组会出现不同的比较项目,只要合理的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确定重点比较的内容,最后得出大家一致认同的结果。
提示问题:
5.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你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及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是什么吗?学生13:
因为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所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循环经济。
学生14: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生产模式的一种基本策略。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学生对此问题已不难理解,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总结归纳时用词的规范化。
课堂练习:
1.你知道还有哪些内容也属于清洁生产的类型?
2.选择;关于清洁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清洁生产是指对污染物及时处理。
B.清洁生产是指使用清洁能源
C.清洁生产是指生产过程的清洁
D.清洁生产指从原料、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全过程都是清洁的。

高一地理《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整理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归纳整理

第15讲《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区域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③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考点二、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区域差异主要内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导致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3、区域差异案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
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考点三、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
形成
资源状况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矛盾加剧
5、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熟制\物产)
②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外观)
③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交通运输)
④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风土人情\食物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
考点四、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发展阶段的产业,这些产业处于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低附加值)。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乡村变城市。
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还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7、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实施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影响:
①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资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②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考点五、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8、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
①资源短缺: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②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③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A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B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④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3)环境恶化而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个方面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9、发展问题:
(1)由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导致区域发展问题。
(2)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考点六、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0、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①自然条件:
A、区域位置;
B、自然环境条件:a、气候;b、地形;c、水系水文特征。
C、自然资源:a、矿产资料丰富;b、水能资源丰富(比降大决定)。
②人文条件:A、生产力水平;B、经济基础;C、交通航运条件;D、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2)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内容包括:
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灌溉;⑤旅游;⑥土地利用;⑦提高水质等。
(3)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措施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便利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
考点七、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林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考点八、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山西为例)
13、能源开发(以山西为例)
(1)资源开发条件:
①储量:丰富,2700亿吨,可开采560亿年。
②分布:广泛,占全省40%的面积
③种类:齐全,全国大10煤种都有分布
④质量: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⑤开采条件:煤田多为中厚煤层,煤层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械化开采。
(2)交通条件:便利,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
(3)市场前景:广阔,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武汉等不远。
(4)问题:①产业结构单一(以煤炭工业为主);②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②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④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三废。

高一地理教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案例中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实战。

4、认识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情感和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1.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

难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是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在全球面临环境问题的同时,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如何面对我们的国家的环境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讲授新课】

1、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的理由?

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士22%,人口素质总体不高。

人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体、固体、噪声);农村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坏、生物减少)。

所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这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3、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在工业生产中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到废物处理,实行全过程治理。资源持续利用,控制污染,提高效益。在农业生产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行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新型能源。

【总结新课】

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决定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课后作业】

1、完成高一地理第二册填图册第六章第二节

2、完成高一地理同步导学第六章第二节

2012届高考地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复习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突破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讲义

考点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

阶段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恐惧和依赖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生产力发展

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天命观和有神论;人地关系思想有了萌芽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发展惊人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谋求人地协调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达到较高的水平

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2、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其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3、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human-centeredtheory)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4、人地伙伴论:

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该理论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天(自然)与人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其基本内涵包括自然与人类的“相类、相通、相应和相统一”。即人是天地所生,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故而人的行为准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相通的。但自然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根据人的不同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必须实现天人相协调、相统一。

6、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

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如极地、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关系,而且涉及社会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上述3种环境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

7、环境问题:

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8、环境自净能力: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9、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10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叫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考点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4、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目的。

5、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包括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发展不能以耗竭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7、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所谓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所谓空间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应互相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机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8、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9、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例如,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的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10、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发展中国基本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而发达国家已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考点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

⑴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⑵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

⑴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⑵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⑶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

搞好生态建设,防止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4、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

⑴鉴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⑵中国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和全体公民的行动,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下,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5、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Development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它包括三个具体的指数:⑴收入—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2)寿命—反映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用平均预期寿命来评价计算;(3)教育—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反映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具体计算采用成人识字率和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等指标。

产品的环境标志是表明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由权威机构认证的同类产品中具有较为优异的环境功能的产品标志,除颁发证书外,还可使用鲜明的环境标志图案。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计特色鲜明的环境标志图案,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环境影响的关注。产品环境标志图案的设计既要简洁明快,又要含义丰富;既要显示民族特色,又要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

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和10个环组成。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7、循环经济:

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8、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9、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因此扣除GDP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及不合理部分,便构成了真实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GDP”(GGDP,第一个G指green)。

G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10、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又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由于在国际上,对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突出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正式规定了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标准规定: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