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8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07

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8。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38”,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选择题

2009年6月12日,“衡水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湿地是生态平衡的‘调节器’”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

②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湿地是“淡水贮存库”和“淡水净化器”,可净化水源

④湿地是巨大的贮碳库,对于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指其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

是“水资源调节器”,是指其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

答案:A

2.河北省衡水市近期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河为脉,以湖为韵,以绿色生态为

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深度保护和科学利用湿地的路子。下列对湿地的保护和利

用措施中错误的是()

①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的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捕捞船只数量

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湖区渔民粗放经营理念,培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③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空间,在湖泊上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

④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力度,吸引大批的环保志愿者来保护湿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增加捕捞船只数量会使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大量建设水上游乐园会破坏湿地。

答案:B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3~4题。

3.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

解析:从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的分布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

酸雨危害集中在四川盆地、珠三角、长三角及浙江、福建沿海等地;西南地区、横断山

区森林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是长三角、太湖流域等地。

答案:B

4.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森林锐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降低,并使多种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答案:C

(2010临沂)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5~7题。

5.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

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解析:本题组全面考查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后果,以及生态建设等知识。

图中B、C区域都表示的是土壤侵蚀,其中B为山地丘陵地带,要更严重一些;A所在

的云贵高原由于土层薄,水土流失易造成石漠化现象。D位于西北干旱区与东部耕作区

之间,而E位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环境问题不同,两者生态建设的意义自然不同。

结合图例可判断南方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较大,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区也是人类活动

强烈区,说明人为原因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

答案:5.B 6.D 7.C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C.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收入,又能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D.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及污染物的低排放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答案:A

9.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合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西藏B.海南C.广东D.河南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循环经济是以玉米种植为核心的,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河南省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其他三个省区玉米种植极少。

答案:D

(2009江苏地理,17~18)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可能使城市交通压力依旧,甚至更大;在金融危机的大

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

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但在提高能源利用率

方面没有优越性。

答案:B

11.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耕地压力,引起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

土地荒漠化。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

会增加。

答案:B

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河南B.广西C.黑龙江D.山东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利用甘蔗制糖,而甘蔗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与水分,所以它

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四个省区,只有广西位于我国的南方,所以该循环经济

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广西。

答案:B

13.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

素是()

A.资源B.技术C.水源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解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影响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

综合开发之路的限制因素不是资源,技术与水源,而是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答案:D

14.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解析: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利用。

答案:C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显著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

(2)图中几个较大的城市都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分析这几个城市发展棉纺织

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

(3)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乙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

如下表:

利用方式燃料饲料肥料工艺编制自然腐烂其他

百分比(%)501339205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

由。

(4)甲附近河流上有我国一重要水利枢纽,你认为当初选址修建时,设计者需要收集哪

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解析:(1)该区域是黄土高原地区,其显著的特点是千沟万壑,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

成。(2)该地是棉花生产的基地,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对纺织品的需求量大,工业

生产对交通需求量大,该地交通便利,也是其区位因素之一。(3)秸秆做燃料的比重高,

燃烧的效率低,废气排放多,而且秸秆不能还田,使土壤的养分散失,土壤肥力降低。

注意从节能和生态农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4)水利枢纽的建设,建大坝是必须的,那

么要搜集该地的地质资料,大坝发电和防洪的功能,因此要搜集气候、气象资料,河

流的水文资料;大坝建设工程量大,需大量的资金,还会淹没土地,因此还要搜集其

社会经济资料,如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交通、聚落分布等资料。

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及成因,工业区位因素,评价秸秆利用方式

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在区域建设过程中所应该采取的措施,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

答案:(1)千沟万壑(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流水侵蚀。

(2)①接近原料产地;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劳动力丰富;④交通运输比较便利等。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不合理 ①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②秸秆作饲

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4)①气象、气候资料;②地质、地貌资料;③河流水文资料;④社会经济资料(如人口、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与否、聚落分布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6.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读下面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

CO2等废气明显减少。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材料二 我国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1)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优势?

(2)在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玉米转化为车用燃料酒精,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吉林省相比,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材料一反映出,车用乙醇汽油排放废气少,

有利于环境保护;材料二的生产流程图中,展示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废弃物处理方

式,可以看出该生产模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

答案:(1)资源利用率更高;废弃物排放少,减少环境污染

(2)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原料充足 意义: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

业生产;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3)河南纬度低,气温高,在沼气发酵等环节上有优势

延伸阅读

高一地理教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案例中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实战。

4、认识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情感和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1.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

难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是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在全球面临环境问题的同时,我们国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如何面对我们的国家的环境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讲授新课】

1、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的理由?

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士22%,人口素质总体不高。

人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体、固体、噪声);农村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坏、生物减少)。

所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这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3、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在工业生产中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到废物处理,实行全过程治理。资源持续利用,控制污染,提高效益。在农业生产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行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新型能源。

【总结新课】

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决定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课后作业】

1、完成高一地理第二册填图册第六章第二节

2、完成高一地理同步导学第六章第二节

高一地理必修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2.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
3.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
二、教学重点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教学难点
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的案例、图片及文字资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请看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中国遏制荒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很脆弱,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土地荒漠化的形势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为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以上,且每年以24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近20年来,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七五期间国家组织了有关荒漠化防治项目的科技攻关。八五期间共完成治理开发面积420多万公顷,在沙区创办多种经营600多个。经过多年努力,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草原建设和水土保持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沙区人民和科技人员创造了生物固沙、铁路固沙、引水拉沙造田、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沙地衬膜水稻、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轮牧、以草定畜等许多成功的实用技术、经验及开发治理模式。
九五期间,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以东北到西北的风沙严重危害地区为主,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地方经验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力求使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生:中国是一个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国家,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治理环境,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师:对。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材料,说一说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
(一)人口
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在1400万左右。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等待就业,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l/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2.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近年内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1994年到2000年,每年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数仍然保持在1亿多人,边远地区育龄妇女数还在增多,部分推迟生育的妇女今后还将生育。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约7000万,流动人口的增加使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增大。
3.近年来出生婴儿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高。
4.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1993年,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2%,老年人口达7350万。在一些出生率较低的地区,如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5.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我国目前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估计有近7000万。1993年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以上分布在农村、贫困地区。
(二)资源
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耕地和草场共有4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缺水,有6000多万农民和4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全国已有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O.067公顷,东部沿海地带的广东、浙江等省,人均耕地仅有O.033公顷左右。
3.能源供需矛盾加大,油气短缺问题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远大于年增长速度,现有矿山能力将有较大消失;浪费资源严重、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治理。
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草地资源综合优势和潜力未能有效发挥,过牧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
(三)环境
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达11.4万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1823万吨。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个别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2.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1994年达149.8亿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远不能适应需要。各大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3.到1994年,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亿吨,占地55697公顷。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1994年,据39个城市统计,平均等效声级高达72.6分贝。在城市噪声源中,生活噪声占46.8%,交通噪声占28.9%,工业噪声占8.3%,施工噪声占5.1%,其他噪声占10.9%。
4.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排放量达580万吨。
(生讨论)
师:中国的人口状况如何?中国的人口现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担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挑战。
师:对。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生2: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
生3: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
生4: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
所以可以这样总结:
师:从材料中可以知道,我国的资源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生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生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
生3:能源短缺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快,浪费资源严重。
生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过牧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
所以可以总结:
师:不错。从上面的材料中还可以知道,我国的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
生2: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生3:垃圾污染严重,噪声污染问题突出。
生4: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
师:所以我国面临深刻的环境危机: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仍在发展,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很突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生:(齐答)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图6.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阅读P100的阅读材料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思考《中国21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行动方案的含义。
生:(讨论)《中国21世纪议程》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l世纪议程》。该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它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也为我国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美好的社会提出了具体奋斗目标。
师: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生: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
师: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相矛盾呢?
生:不矛盾,关键是要看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中国21世纪议程》所表述的发展是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型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新的科学发展观。
师:对,《中国2l世纪议程》中还表达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哪一战略重点?
生: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议程提出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只有这样,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最终得以充分发挥。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请同学们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有标准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完成活动。
活动与探究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收集有关材料和事实,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前两种道路,而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观点1: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观点2: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观点3: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讨论回答)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师:不错。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中国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呢?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板书)
师: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反思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反思”,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个人认为还较满意。一.教学设计在意开始,想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学生课前查资料,联系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又让学生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有了较为全面、清晰的理解,更深刻地了解到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必须保护环境这样一种观念。同时,在理论基础上,让同学们能较为深入地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可行性措施等,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二、特别是利用列表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的从繁杂枯燥、平白无奇的教材文字中迅速掌握知识结构,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作者的真正意图。这样通过复习,顺利解决了实践中困扰于同学们脑海中的悬而未解的问题,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新课标,还有所深化。恰好符合新课改的层次性、渐进性、螺旋式上升、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让学生针对课件中的资料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后,及时填写表,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我的教学活动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进行精讲。首先是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个原因:一是庞大的人口压力,二是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三是深刻的环境危机;其次是我国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工业是清洁生产,农业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造成危害。它是人类在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诸多问题有了新的警觉和思考之后所做出的全新选择。其实质,是以地球为基地的人类如何与地球这个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在这里,人类依靠和利用自然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准。自然不仅不因为人们的无限利用而资源枯竭,而且能在人类自觉活动参与下维护、再造成为循环不息永葆常青的自然体系。要接近或实现这种理想的境界,我们就必须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保护环境。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最后把课本上两幅河南工业酒精生产和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进行了点拨。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不成功之处:1、受传统教学思维、教学习惯的影响较大,只重视学生间互动合作而师生间的合作不够好,不能将自己很好的溶入到群体之中。2.对学生的评价单一。对于学生回答我的评价多为好和再想想。使学生不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
今后要与学生多交流,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为学生更多地提供可以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和宽松的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树立正就能够实现的,而应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甚至全球等不同层次,都要加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层面,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是转变观念其次是调整行为,我们要做一名环保主义者,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课后我会让学生搞实践调查:查找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就解决办法提出合理建议。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本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教学时可用参考资料中的例子引入对本节课的学习。然后向学生提供“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供学生讨论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将图6.13及教材100页的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2l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通过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学生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型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P100的活动是对本节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该活动也可放在本节教学的开始,让学生讨论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辩论。
在教学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以清晰地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关于清洁生产需要强调两点:(1)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开采到加工;(2)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如果当地有清洁生产企业,也可组织学生参观、访谈。
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应该特别提醒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只有健康、有益的适度消费,才符合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批判美国所奉行的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公众的广泛参与。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多方面考虑,并及时给予评价,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行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2.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
3.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
教学重点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难点
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的案例、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请看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中国遏制荒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很脆弱.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土地荒漠化的形势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为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以上,且每年以24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近20年来,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七五”期间国家组织了有关荒漠化防治项目的科技攻关。“八五”期间共完成治理开发面积420多万公顷,在沙区创办多种经营600多个。经过多年努力,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草原建设和水土保持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沙区人民和科技人员创造了生物固沙、铁路固沙、引水拉沙造田、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沙地衬膜水稻、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轮牧、以草定畜等许多成功的实用技术、经验及开发治理模式。
“九五”期间,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以东北到西北的风沙严重危害地区为主,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地方经验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力求使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生:中国是一个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国家,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治理环境,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师:对。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材料,说一说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
(一)人口
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在1400万左右。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等待就业,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l/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2.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近年内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1994年到2000年,每年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数仍然保持在1亿多人,边远地区育龄妇女数还在增多,部分推迟生育的妇女今后还将生育。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约7000万,流动人口的增加使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增大。
3.近年来出生婴儿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高。
4.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1993年,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2%,老年人口达7350万。在一些出生率较低的地区,如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5.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我国目前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估计有近7000万。1993年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以上分布在农村、贫困地区。
(二)资源
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耕地和草场共有4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缺水,有6000多万农民和4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全国已有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O.067公顷,东部沿海地带的广东、浙江等省,人均耕地仅有O.033公顷左右。
3.能源供需矛盾加大,油气短缺问题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远大于年增长速度,现有矿山能力将有较大消失;浪费资源严重、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治理。
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草地资源综合优势和潜力未能有效发挥,过牧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
(三)环境
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达11.4万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1823万吨。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个别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2.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1994年达149.8亿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远不能适应需要。各大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3.到1994年,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亿吨,占地55697公顷。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1994年,据39个城市统计,平均等效声级高达72.6分贝。在城市噪声源中,生活噪声占46.8%,交通噪声占28.9%,工业噪声占8.3%,施工噪声占5.1%,其他噪声占10.9%。
4.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排放量达580万吨。
(生讨论)
师:中国的人口状况如何?中国的人口现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担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挑战。
师:对。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生2: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
生3: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
生4: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
师:对。从材料中可以知道,我国的资源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生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生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
生3:能源短缺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快,浪费资源严重。
生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过牧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
师:不错。从上面的材料中还可以知道,我国的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
生2: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生3:垃圾污染严重,噪声污染问题突出。
生4: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
师:对。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很突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走——
生:(齐答)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图6.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阅读Ploo的阅读材料“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如何理解《中国21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
生:(讨论)《中国21世纪议程》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l世纪议程》。该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它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也为我国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美好的社会提出了具体奋斗目标。
师: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生l: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
师: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相矛盾呢?
生2:不矛盾,关键是要看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中国21世纪议程》所表述的“发展”是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型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新的科学发展观。
师:对。《中国2l世纪议程》中还表达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哪一战略重点?
生3: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议程提出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只有这样,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最终得以充分发挥。
师:对。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请同学们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有标准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完成活动。
活动与探究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收集有关材料和事实,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前两种道路,而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观点l: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观点2: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观点3: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讨论回答)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师:不错。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那么,中国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呢?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板书)
师: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请你说一说循环经济的特点及它与《中国21世纪议程》之间的关系。
生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生2:《中国2l世纪议程》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总战略,其战略重点是发展经济,要在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循环经济”是中国最好的选择。
师: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生:清洁生产。
师:什么是清洁生产?如何理解清洁生产?
生:清洁生产是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师:对。请同学们看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清洁生产是一种怎样的生产?
生1: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的开采到加工。
生2: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师: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请看案例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对清洁生产的过程进行分析,说说清洁生产能取得哪些效益。
生l: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案例2中可以看出,清洁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师:对。清洁生产的污染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那么清洁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何呢?
生2:从经济效益来看,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师:对。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中国21世纪议程》也把推广清洁生产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
师:案例2是一种工业生产模式,那么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呢?我们来看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说一说留民营生态农业措施有哪些。
生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生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生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师:看图6.15“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该生态农业的核心纽带是什么?
生:是沼气池。
师:对。具体说一说沼气池在这个系统中为什么居于核心纽带地位。
生:因为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生产过程的废料,实现了清洁生产,减少了浪费和污染,而且很好地实现了生态循环。
师:不错!留民营生态农业的实质就是: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活动与探究
阅读图6.16“公众参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你认为图6.16所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有没有意义?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生1:图6.16所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有意义。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生l: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生2: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回收。
生3:不开“无人灯”。
生4:节约用电、用水。
生5: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冬夏季分别降低、提高空调温度的设置。
生6:不用一次性筷子。
生7:不用餐巾纸,用手帕。
生8:减少一次性购物袋的使用。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很好的办法,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在自己的生活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
调查报告:
针对家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你认为你的家乡应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资料。
3.撰写报告。
课后练习
1.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减少二氧化氮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发生
C.减少氯氟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2.清洁生产是一种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A.清洁厂区、清洁设备、健康工人
B.清洁环境、清洁产品、清洁消费
C.清洁的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
D.清洁原料、清洁能源、清洁的产品
3.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
B.研制和生产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
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4.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主要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就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较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1.C2.C3.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