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地震》教学案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2-01-23

《地震》教学案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地震》教学案例”,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时事融于地理教学

----《地震》教学案例

主题和背景

12月28日早晨我刚刚走进办公室,几个同学迎过来焦急的说:"老师快上网看看印度洋海啸的情况。"我赶快打开电脑,"啊!已经死亡4万人了,太可怕了"一个同学叫到。"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死了真么多人啊?""老师把图片打开看看"几个同学说。这时上课铃声响起了,同学们来不及看只好上课去了。上周日刚刚发生的印度洋海啸让人惊心动魄,这次天灾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但是由于学生住校,同学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少。所以我决定改变一下教学计划,今天先上《地质灾害》这一课,把这次灾难和教学过程联系起来。

新课标提出教学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想通过把与地理教学有关新闻实事应用于地理课堂中,一方面让这些住校的学生及时的了解与地理知识有关新闻实事,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时事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进而主动探究深入思考。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地震灾害,因此,我想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

案例描述:

导入:几天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了向东南亚,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使得这些度假圣地变成了人间地狱,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展示一组图片:海上漂浮的死尸、死亡的婴儿、被海水吞没的汽车及一些灾后的场景(教室里不断发出惊异的声音)。同学们对这个事件了解多少?(同学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一些有阅读报栏习惯的同学主动站起来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相关知识

《锋面系统》教学案例


《锋面系统》教学案例

--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其结果截然不同

温州二十一中学王玮丽325000

一、背景描述

2003、2004年我连续担任高一地理教学工作,对于高一地理第二单元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我两次采取的教学思路基本相似: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感知这几天天气变化情况,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来分析锋面系统(包括冷锋和暖锋),最后得出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不同的天气情况。但是对于"锋面系统"这一知识点的两次教学,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却截然不同,其教学效果也相差很大。我们怎样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才能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课堂环境与氛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的两次教学过程分别用案例A和案例B来表示。

力的分解教学案例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力的分解教学案例》,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力的分解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

的含义.

2.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的原则,初步掌握将一个

已知力分解为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力的分解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强化“等效替代”的方法.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并学会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2)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三、教学用具:

橡皮筋、薄塑料板、重物、录像带、自制支架受力装置、细绳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类比法、讲解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利用录像提出实际问题,先给学生留下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复习提问引入课题,通过几个实验让学生亲自感知力的实际效果,从而确定出两个分力的方向,化解了难点。然后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在分解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处理问题,明确力分解的基本思路,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录像]公园滑梯、大桥引桥,盘山公路.

[师问]为什么公园滑梯倾角较大而大桥要修很长的引桥来减少倾角?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先别急,学完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你们就明白了。

(二)新课教学

[板书]第六节力的分解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黑板画图)

如图甲,一个力用力F可以把一筒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筒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那么拉力F1,F2,F中哪一个力可以叫做另两个力的合力?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这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回答教师给以鼓励)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往往会遇到跟上面情况相反的一类问题.例如,

[演示]在小黑板上事先固定好两根彩色橡皮绳,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上两根细线,请同学用一竖直向下的力把结点拉到O位置,如图1所示.请学生观察此时拉力F产生的效果

图1图2

[学生]一个力同时拉伸了两根橡皮绳

[师问]那么能不能改用两个力同时作用于结点上而产生同样的效果呢?

[演示]请同学用沿BO方向的拉力专门拉伸OB,沿AO方向的拉力专门拉伸OA,当、分别为某适当值时,结点也被拉到O位置,如图2所示

[师生分析]、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

[师讲解]前面我们学过,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现在通过实验又清楚地看到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况: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实际上也可以是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板书)

1.什么叫力的分解

(1)分力: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讲解]分力定义中的“原来”二字说明一个力跟它的几个力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而是说,当它们分别作用到同一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因此,一个力跟它的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教师举例说明)

求跟一个已知力等效的分力,我们就称为力的分解.

(板书)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并非同时并存.

(2)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师]:力的分解遵从什么法则呢?试比较图1、图2的实验和“互成角度的两

个力的合成”实验得出结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师小结]这两个实验尽管在实验装置上略有差异,但都是用橡皮筋的伸长来量度力的作用效果.“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是已知两个力求与它们等效的合力,图1、图2的实验则是已知一个力求与之等效的两个分力.如果把图1、图2的实验步骤颠倒就成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了.可见力的分解同样适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板书)

2、力的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类比,得出力的分解法则)

教师以图1、图2实验为例,作出分解拉力F的示意图.

(通过实验,讨论并确认判断分力方向的原则)

[师讲解]前面是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在事先确定了它的力的方向后,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的.如果没有两个方向这一条件的限制,仅仅知道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否进行分解呢?

[分析]同一对角线可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同一已知力若不加条件限制可分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提问]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有惟一确定的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我们知道对于同一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表明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也可以说力的分解的答案是不确定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怎样分已知力呢?从拉橡皮筋的例子可以看到,我们是按拉力对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的.这种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方向的方法有没有普遍意义呢?请看下面实例.

(板书)

3、实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来分析感受一个力的不同的几个作用效果,并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确定它的分力)

例]: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角。确定F的两个分力F1、F2

θ

图4图5

[演示]将一薄塑料板架在两个等高的支撑物上,形成一个悬空的平面,将一重物放在平面上,会观察到明显的形变。现给物体施加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学生观察力F产生的作用效果,如图3

[学生描述]在力F的作用下,薄塑料板弯曲程度变小,同时重物前进。

[师生分析]:(1)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力F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

[学生板演](2)分力方向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力F分解就是唯一的。

(3)如图4所示分解:F1=Fcosθ,F2=Fsinθ

[师讲解]可见,力F可以用两个分力F1、F2来代替

例2:物体倾角为θ的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G产生哪些效果?应当怎样分解?。

(学生思考,略加议论.)

[学生实验]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使手倾斜,书下滑.

[学生描述]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

[师讲解]当书放在平伸的手掌上时,我们只感到手掌受到书的压力,说明书所受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只产生了一个使它紧压手作用效果.当手掌倾斜时,书对手掌的作用效果类似于置于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作用效果,我们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明显感到书在沿手掌下滑。

(1)说明这时重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使书沿手掌下滑和使书紧压手掌.

(2)因此,重力G可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掌面的沿手掌下滑的力G1和垂直于手掌向下的力G2.

(3)学生板画如图5,据平行四边形定则G1=GSinθG2=GCosθ

[师]:故重力G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它的两个分力G1和G2替代。

[思考讨论]

(1)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2)有人说图中(图4)的重力G可以分解为下滑力G11和对斜面的压力G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中注意纠正他们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合力,分力重复分析的错误,以及把G2认为是对斜面压力的错误.进一步强调一个已知力与其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指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时要依据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分力并非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只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用分力进行替代而已.)

(3)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解释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公园滑梯倾角较大而大桥要修很长的引桥来减少倾角?(与前面的问题相呼应,同时体现学以至用的思想)

(学生分析,教师给以鼓励)

[小结]通过例1,例2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究竟怎样分解一个已知力,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已知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然后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加以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板书)

4、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5、巩固练习

[练习1]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OB垂直于墙,斜绳OA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O点挂有一个重G的物体,如图6.怎样确定杆OA,OB的受力方向?

F
F1
F2
图7
A

BO

图6

[学生演示实验]:(1)如图7所示:用铅笔支起图中的绳子,可以模仿图6的情景,让一位学生告诉其它同学手指和手掌的感受。

[学生]感受到手指受的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

即力F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F1—拉手F2—压手

(学生板画并计算,教师给以鼓励)

[练习2][学生实验]教师在黑板画出上图8,体会拉力F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每两个学生一组,在原座位上,用右手(或左手)叉腰,另一人向下拉他的肘部,如上图8所示.然后交换,体会拉力对手臂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印象深刻.)

[师讲解]这几个实验都证明,竖直向下的拉力对两杆件产生了沿杆方向的两个作用效果,使上杆受拉,下杆受压.因此,这个拉力F可以沿上述两个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当然,作这样的分析是在不计两杆重力情况下作出的.我们可以用F1和F2去等效地替代拉力F对支架作用.请同学们课下完成拉力F的两个分力的求解

6、小结

今天这一节课主要是学习力的分解知识.希望同学们注意分力与合力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区别;尢其要注意按实际作用效果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是进行力的分解的一种重要方法,要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学会应用它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7、布置作业

1.教材15页练习上(1)、(2)、(3)、(4)题

2.质量监测习题

《将进酒》教学案例分析


《将进酒》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常态教学的魅力在哪里?语文课堂是否时时能盈满着对话碰撞的诗意?语文教学怎样实现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语文教师的步态和学生的心态怎样才能腾挪出和谐共振的曲音?太多太多的问题在语文的“场”中潜滋暗长,涌动着勃然的生命张力。语文其实就是一场沙龙,是爱语文的你、我、我们,头碰头、心连心共同氤氲而成的沙龙,我们一起遭遇语文的激情,一直走到语文的心里去,我们,也就实现了人生向雅。

在《将进酒》的沙龙里,我们一起来研习“文本无限”的真意。

碰撞

沙龙话题一:假如生活的时代可以选择

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做一道选择题:A.孔子的春秋时期,B.达·芬奇的文艺复兴时期,C.李白的盛唐时期,D.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时期,你更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选A。

师:让我想想,你也许会成为孔子的学生,在杏坛接受谆谆教诲。

生:我就是这么想的。(生笑)

生:选D。

师:你会在路上碰到一个人,他拉住你的手问:“你是谁?”你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接着问:“我又是谁?”(生沉默一会,会意地笑)

生:选C。

师:你肯定不会后悔,你会拥有无比优雅浪漫的一段人生,有人会来敲你的门:我们一起喝酒吧。(众生笑)

生:那我就选B吧,只剩下它了,总不能让它“落单”。

师: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诉求,你也可以什么都不选,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文艺复兴时期”,我祝福你遭遇一段自由忠贞的爱情吧。(课堂的“气场”舒展)再作一次选择,你们猜猜我最喜欢生活在哪个时期?

生:孔子的春秋时期。你是老师,你可以拜师学艺。(生笑)

生:我猜应该是李白的盛唐时期。语文老师都爱李白。(众生笑)

师:李白是我的精神偶像。作为沙龙的主持人,我想和同学们说说我心中的李白,我们心中的李白。

(说明一:沙龙是对文学、艺术的清谈,带有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将进酒》的教学起点设在这里,是情感的预热。在看似不相关之中实现对经验的唤醒,找寻走近李白的心灵路径。)

沙龙话题二:来自时空的问候:李白,你好

师:说说我们所认识的李白吧。能不能用是字句来表述,比如:李白是唐朝诗人。

生:老师,你把最简单的抢走了。(众生笑)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生:李白是诗仙。李白是侠士。李白是酒仙。

师:“是”字可以用来表示判断、强调、比喻。李白是以古体诗和七绝诗为后世称道的诗人。

生:李白是用生命来殉诗的真正的诗人。(学生鼓掌)

生:李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生:李白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师:李白是一个性情上追求道家风骨又积极入世的儒者。这是我们眼中的李白。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唐朝诗人对李白的认识吗?

生:我不太了解。

生:我记得韩愈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生:这是韩愈的《调张籍》诗中的句子。读了之后,就是感觉李白、杜甫好厉害。(生笑,小声讨论)

师:韩愈的潜台词是什么?李白、杜甫是诗歌的珠穆朗玛峰,没有诗人可以超越他们俩。这可是伟人对伟人的评价。你提到了杜甫,我们来听听杜甫的心声。“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是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吟唱的,意思是说上天喜欢将灾难的帽子戴在天才的头颅上。我们一直都说“文人相轻”,但杜甫对李白却一直“文人相重”“末路相亲”,实在感人。

生:我们从古代回到今天吧。(生会意地笑)余光中说过:“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生:我有想法,你最好不要用“说过”这样的表述,太没有诗意了。(众生鼓掌赞同)

生:我在《庐山思绪》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李白)飞翔的生命挂在悬崖。

师:穿越古今,我们发现李白将五光十色的生命倾倒在他的诗歌里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过这样的评价,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的,李白写诗是将他心中的那股气一张口喷出来就行了。

(说明二:诗言志,诗歌从本质意义上观照是诗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诉求。不了解李白的“全人”,只是就诗论诗,鉴赏也许就缺失了应有的深度,体验不能直抵内心。)

沙龙话题三:李白的杯酒人生

师:我又想起了“李白斗酒诗百篇”。你们喝过酒吗?可得实话实说。

生:我喝过,没有什么感觉。

生:我也喝过,可是写不出文章。(众生笑)

师:有没有喝醉过?还是得实话实说。

生:我很诚实的,没有。

师: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喝醉了会有什么结果?

生:也许会做些不理智的事情,甚至会闯祸。

师:蛮可怕的。也许这就是我们俗人和真正的诗人的区别。诗人是酒后吐真言,用诗歌的方式吐真言。

生:这么一说倒也是。中国文人和酒的关系非常密切。

生:中国的酒文化和诗文化好像密切相关。

师:可以这么说,酒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甚至可以说是精神恋人。

生:那我们说说李白和酒。

生:你说得不全面,应该是看看李白饮酒诗的风采。(学生鼓掌)

师:你的提议很好。我这儿就备了一杯酒——《将进酒》,举起杯来,品尝李白的人生真味吧!(学生独立、放声、纵情朗读)大家觉得这首诗可以怎么学?

生: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生:解释词意,了解内容。

生:结合刚才讨论的李白生平来解读。

生:可以借鉴刚才发掘的古今名家对李白的评价来领悟。

师:都是学习鉴赏诗歌很好的抓手。我觉得,抓住一个字“酒”,也许就能达成学习的愿望。有兴趣一起谈谈吗?

生:《将进酒》里的确有许多诗句和“酒”有关。

师:几乎是句句关乎“酒意”啊,可以用“李白的杯酒人生”作为沙龙的话题。

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自己的酒杯斟满了,端起来了。

师:李白什么时候最得意?

生:受到唐玄宗重用的时候。

师:我补充一句,李白是唯一一个以诗人的身份进入朝廷的人。可是,现在离他被“赐金放还”已经八年了,他在得意什么?

生:这不难理解呀。李白和岑夫子、丹丘生一起喝酒,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就是人生的得意呀。

师:你说得真好。正是因为有了酒的激发,李白喊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此时,李白在酒杯里倒进去的是什么?

生:是自信。

师:是渴望用世的自信。

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我觉得儒家的“济苍生”“安社稷”对他有积极的影响,他是一个热衷功名希望用世的诗人。

生:那他为什么会说“不足贵”呢?

生:“不足贵”的意思是不值得当作珍贵的对象。我想,李白“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道家的摒弃虚伪、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对他的影响应该也很大吧。

师:鉴赏得很有品位。他是想为世所用,但如果要以同流合污、失去高贵的品性为代价,他宁可遗世独立,在畅饮美酒中获得慰藉。那么,你觉得酒是什么呢?

生:酒是特立独行的尊严。

生:“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我特别喜欢这两句。

师:我想打断你一下,你能举几个古代圣贤的例子吗?

生(略略停顿):孔子、孟子、屈原、贾谊、曹植……

师:看来你对古之圣贤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李白为什么要在诗中提及他们的寂寞呢?

生:我看是用古之圣贤自我安慰罢了。

生:我来补充。这就是老师平时说的“借他人杯酒,浇心中块垒”。

师:李白有没有喝醉?

生:不好说。

生:一直很清醒。否则诗歌的结尾他就不会吟唱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了。

(说明三:酒是诗人李白重要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李白的杯酒人生中看到了他遗世独立的身影,听到了他的豪言壮语。将“酒”作为《将进酒》鉴赏的出口,用生生互动、师生对话、同伴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文本,是这场沙龙式学习的主要意义。)

“追寻守恒量”教学案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追寻守恒量”教学案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2.知道能量概念的形成过程。

3.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了解势能和动能的决定因素。

4.知道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知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

2.学生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进一步体会守恒的基础性、普遍性、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并能依据守恒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追寻守恒量,建立能量概念的过程。

教学难点:追寻守恒量,建立能量概念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能量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连的。能量守恒定律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没有规律的,基本的规律就是守恒定律。也就是说:—切运动变化无论属于什么运动形式,反映什么样的物质特性,都要满足守恒定律。这一节课我们从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

教师:“机械能守恒”这个大家并不陌生,请同学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

教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阅读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守恒?

2.教材中说:在牛顿之前,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已经显现了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这个实验中什么是不变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老师注意引导。

教师:演示斜面实验.

让学生观察,当小球沿斜面从入高处由静止滚下时,小球的高度不断减少,而速度不断增大,这说明小球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减少,而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大。

当小球从斜面底沿另一个斜面向上滚时,小球的位置不断升高,而速度不断减小,说明小球凭借位置而具有的物理量不断增加,由于运动而具有的物理量逐渐减少。

教师:如果斜面是光滑的,当小球到达斜面的h高度时,速度为零,小球好像“记得”自己起始的高度。

教师: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进一步强化,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师:根据示例,请学生自己再举出生活中的事例?

游乐园中的海盗船,如果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船在摇摆时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说明,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想化后,确实存在着某一物理量是不变的。

【板书设计】

一、能量: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以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二、势能:当伽利略把小球从桌面提高到起始点的高度时,他赋予小球一种形式的能量,我们称它为势能()。

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三、动能:当伽利略释放小球后,小球开始运动,获得速度,当它到达斜面的底部时,已经处于桌面的平面上。以前由于它在桌面上方的某一高度而具有的势能,现在已经消失。但是,小球获得了运动。这个事实可以理解为,势能并未丢失,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我们称它为动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教师:上述事实中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四、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保持不变。

教师:请同学们再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并思考各种形式的能有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否保持不变?

【课堂小结】

1.能量:“有某一量是守恒的”,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4.机械能量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