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0-29

高二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本文题目: 高二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学案(湘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其分布,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2.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3.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一、湿地概述

1.定义:指水位经常①__________或为②________覆盖的土地。

2.类型天然湿地:③ 、滩涂、④ 、湖泊、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⑤米的浅海区人工湿地:水库、⑥ 等

3.特点:地表⑦______或⑧______有水,属于⑨______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

从⑩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生态价值

提供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等。

2.湿地的别称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等。

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航运和?____________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____________。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________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21______________得不到有效发挥,○22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明显降低。

四、保护湿地

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居民的○23______环境和区域的○24____________。

2.保护湿地的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25______效益,提供更好的○26______环境。

3.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27__________、退田还湖、○28__________、以工代赈、○29______________、加固干堤、○30__________等。

探究点一 湿地的作用与保护

【探究材料】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4.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湿地,并且加以保护?

【规律总结】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美称

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鸟类的乐园”

【考例探究1】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

(1)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探究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探究材料】

下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洞庭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________(变大、变小),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2)在洞庭湖周边地区国家设立了大片蓄洪区,其原因是什么?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

【规律总结】

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1.湿地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

(1)人为原因: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②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导致湖泊水生动植物减少;③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导致湖泊湿地减少,因围垦导致沼泽湿地骤减;④工业污水、城市生活废水及农田污水排放,造成水质变坏;⑤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⑥外来物种的干扰;⑦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⑧围海造陆等导致滨海滩涂湿地的减少等。

(2)自然原因:①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②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2.保护湿地的措施

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健全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考例探究2】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简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3)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产生危害及其相应的对策。

原因 对策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危害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接近地表 ②浅水 ③沼泽 ④河流 ⑤6 ⑥稻田 ⑦常年 ⑧经常 ⑨陆地与水体 ⑩寒温带到热带 ?沿海到内陆 ?平原到高山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物多样性 ?农副产品 ?旅游观光 ?过度开发利用 ?质量 ○21功能和效益 ○22抵御自然灾害 ○23生存 ○24持续发展 ○25综合 ○26生存 ○27封山育林 ○28平垸行洪 ○29移民建镇 ○30疏浚河道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

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将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生产能力降低乃至丧失。

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4.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随着荒地的开垦,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遭到惊人的破坏。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像湖泊、森林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湿地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湿地被大量垦殖后,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因此我国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

考例探究1 (1)C (2)D [(1)西藏拉鲁湿地植被主要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通过光合作用,为拉萨市补给大量氧气;能够降低城市温度,减缓热岛效应;能吸烟滞尘,调蓄洪水;(2)发展方向应该是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就是要开垦湿地为耕地,这是不可取的。]

探究点二

(1)变小 自然原因:泥沙淤积;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

(2)洞庭湖区地势低洼,荆江河道弯曲,流水不畅,设立蓄洪区可调节水量,更好地防御洪水侵袭。

(3)有计划地退耕还湖、还湿;搞好周围及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积极防治水污染。

考例探究2 (1)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自然原因:湖泊的沼泽化,其本身就是泥沙淤积的自然消亡过程。

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

(2)①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

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

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

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3)

原因 对策

自然

原因 泥沙淤积,湖面缩小 禁止对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人为

原因 围湖造田,湖面缩小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危害 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析 对比1950年与2004年图可知,长江中游湿地数量和面积大幅减少,这种变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引起的。湿地变化必然带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精选阅读

高二地理教案:《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学习目标

1.以山西能源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总结能源综合利用措施.

2.以山西能源基地环境治理为例,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知识清单

一、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①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②煤炭工业,经济结构效益低下,③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④煤—电—铝、⑤煤—焦—化、⑥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⑦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结果:(1)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2)环境污染——“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⑧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2)调整产业结构

措施: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⑩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废气:做好消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3)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对点训练

基础达标

考查点一 能源的综合利用

1.关于山西省能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山西省铁路运力的98%用来运输煤炭,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

B.从“九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C.能源综合利用使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D.建国以来围绕煤炭资源进行了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能源的运输、结构调整、能源开发.

2.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西省几种主导工业的发展方向,化学工业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考查点二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3~4题.

3.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答案 C

解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

4.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答案 B

解析 山西省的重点矿区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建设模式: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技巧练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我国山西省总结出许多资源开发与工矿区环境保护、治理的先进经验.读图“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问题.

(1)黄土高原许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

①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

①隔离护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沙草方格、灌木乔木绿化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复垦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些生态措施的基本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这个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答案 (1)①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②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空气;露天开采,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2)①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和冲毁采掘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②阻沙、固沙和挡沙,保护水土和防风 ③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④保护水土,减少裸露地表,防风固沙 (3)①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②引水浇灌湖垦区;③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

方法技巧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C 2.D

解析 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但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

“读山西省能源基地(1996~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3.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

A.化学工业 B.能源工业 C.冶金工业 D.建材工业

4.山西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 B.产品附加值高

C.交通运输成本低 D.接近能源产地

答案 3.B 4.D

解析 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应接近能源产地.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5~6题.

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答案 C

解析 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解决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7~8题.

7.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人均减少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利用

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消费能源

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

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

答案 B

解析 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的;中国南方各省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

8.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

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值和酸雨危害

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答案 D

解析 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值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

二、综合题

9.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答案 (1)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实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3) 如图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

高二地理教案:《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梳理归纳】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 、风能、 、潮汐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 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

【答案】水能 生物能 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

2.市场 .

3.位置适中, .

【答案】开采条件好 广阔 交通比较便利

【注意提示】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种.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 、② 、③ 、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 运输为主、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

(2)发展炼焦业:为 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

【答案】大同 平朔 西山

铁路 公路

冶金工业 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 ,主要构建了煤—电—铝, 、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2.结果

(1)单一结构转变为 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答案】产业结构调整 煤-焦-化 多元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 为先导,大力推动以 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 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 、轻纺工业、 等.

3.“三废”的治理:

(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 、 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 ,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3)对于废水,主要采取 的办法.

【答案】技术创新 洁净煤

重化工业 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

发电 供热

洒水降尘 沉淀净化

【思考导读】

1.比一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议一议: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是目前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的两种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转换方式?

3.辩一辩: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试问这种调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吗?

4.比较重庆和拉萨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

5.评价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区位条件.

6.分析上海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7.敦煌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天然气比重较大.

2.煤变油、煤炭气化,变输煤为输油、输气.

3.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山西省产业结构虽进行了调整,但工业结构过度重型化,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巨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位于我国太阳能丰富带,重庆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贫乏带.

5.酒泉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土地利用率低,地价便宜;不利条件是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

6.有利因素: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不利因素:成本高,施工难.

7.敦煌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和雨量极少,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形平坦.

【尝试练习】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1~2题.

1.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要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第2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右图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第4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缓解当地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5~6题.

5.与直接向外输送煤炭资源相比,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的劣势在于()

A.减轻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益

B.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

C.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D.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

6.山西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列关于其生态问题与根治措施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A.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把采空区作为西气东输的中转站

B.破坏土地资源,引起土壤退化—保存好表土,进行复垦

C.大量煤矸石弃之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煤矸石上面修建厂房

D.饮用水环境被破坏—跨流域调水

【解析】第5题,山西省向外输出火电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具有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优势,同时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但会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第6题,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需要密闭的环境,山西煤炭资源的采空区岩层断裂,不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针对土地浪费和土壤退化,应采取复垦等措施加以治理;煤矸石之间的空隙较大,在上面直接修建筑物容易发生坍塌;跨流域调水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以洞庭湖区为例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1.湿地的重要价值2.湿地的保护
[学习难点]湿地的保护措施
学习提纲:
知识点之一湿地的概念
1、湿地的定义:
辨析题1:有水的地方就有湿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自然湿地:
湿地
人工湿地:
特点:
辨析题2:湿地都是天然的。
辨析题3:湿地处的水都是淡水。
3、湿地的分布
概念辨析4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区没有湿地分布。
知识点之二“地球之肾”
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
“资源的宝库”
“生命的摇篮”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
知识点之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阅读课本P。4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湿地生态问题有那些?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湿地?
知识点之四保护湿地

我国湿地状况类别主要表现

湿地资源丰富,正大面积减少,遭受威胁的种类和程度增加





1、
2、
3、
4、
5、
6、
7、
8、
自然原因

高二地理教案:《资源及生态保护》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资源及生态保护》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本文题目:高二地理教案:资源及生态保护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对资源和生态问题的研究和保护措施提出自己的相关得看法和对策!!

二、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选修内容的最后的一节课,应该是综合前两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进行相应得回扣和总结,学生应该一总结和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成分的多样性, 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 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提示〗材料

1.潜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间接价值──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

2.主要的困难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等),拒绝核准或迟迟不予核准该议定书。主要争议的问题是,这些国家担心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国家可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美国政府在2003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建议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各国的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等多种途径,呼吁每年大量产生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率先核准《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早在2002年9月就核准了《京都议定书》)。

拓展题

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诠释这句话: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这四个大,而人是这四个大中的一个。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浑然而成的、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东西;“道”不靠外力而永久存在、循环运行且永不停息;“道”伸向遥远而最终又返回自然,可算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老子把人提升为“宇宙中四个伟大的存在之一”,可与“道”、“天”、“地”并立,而惟独不认为有“神”的存在,这是老子哲学观念的可贵之处。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4-2-5

材料二 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33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三 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 。

(2)弱水水源的补给源于 ( )

A.大西洋上带来的少量水汽形成的雨水

B.祁连山北坡极地大陆气团带来的低下雨

C.黑河地区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祁连山顶的冰雪融水

(3)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 ( )

A.春 B.夏 C.秋 D.冬

(4)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5)该地区也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源之一,沙尘暴大多发生于春、夏、秋、冬的 季,其原因 。

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D (3)D (4)中游张掖地区人口激增;农业、工业的发展耗水大增;用水过度、不合理、不节约,中游的过度用水使处于下游的额济纳旗草原缺水退化 (5)春 那里春季降水很少,而气温渐暖,蒸发渐大,缺乏植被的干旱沙地也以无雪覆盖;冬季冷锋活动很频繁,多以西北风形式吹扬沙尘影响到华北地区。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在学生的 学习和理解消化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疑点 ,在讲课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疑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