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历史教案:向“距离”挑战

高中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1-11-13

高二历史教案:向“距离”挑战。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历史教案:向“距离”挑战”,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知识与能力

知道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举出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等史实,说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概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思考蒸汽机、电气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爱迪生等热爱科学和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深对"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并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www.jab88.cOm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44

相关阅读

第一节向“距离”挑战教案


第一节向“距离”挑战教案

知识与能力
知道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举出瓦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等史实,说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了解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概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思考蒸汽机、电气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爱迪生等热爱科学和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深对“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并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重点: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一、万能原动机与“蒸汽机时代”(瓦特)
联系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第一目“大工业的狂飙时代”中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
1、瓦特改良蒸汽机
(1)背景
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蒸汽机得以发明的直接推动力;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
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自然科学成就是蒸汽机得以发明的理论基础;
相关生产技术的进步是蒸汽机得以发明的技术保证。
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2)瓦特改良蒸汽机
发明: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2、意义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
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二、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电气时代”(法拉第、西门子等)
联系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课“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一目“电气时代的来临”中有关电气技术发明的内容。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2、电气技术的应用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直流电动机。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电话:1875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3、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不断涌现出来,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电气时代”。
☆立体交通的诞生
条件: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主要成就: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了最早的汽车。1887年把内燃机装到汽船上。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飞机。
影响:
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立体交通的新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联系必修二专题四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第三目“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中有关互联网作用的内容。
☆概念:互联网
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介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形成与发展: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ARPANET。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功能: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
特点: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1、背景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冷战”时期,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生。
2、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信息传播、情报检索、通讯联络、教学科研等方面。
3、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
作业:随堂练习

高二历史教案:圣雄甘地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40

高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


第一目"商鞅之死"

教材从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和反扑;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下令捕拿商鞅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商鞅之死的原因和经过。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和破坏

商鞅变法对于沉寂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他们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并在各种场合批评攻击商鞅的所作所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贵族,在渭水河畔镇压了七百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并将另外一批不满变法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公开对抗。

(2)商鞅之死

商鞅在秦国二十余年,屡建奇功,声名卓著,但时刻为守旧势力所嫉恨,遭受攻击,他们在暗中等待反扑时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边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亲信向惠文王进谗言:"大臣权势太重则国家危险,左右太亲近就会使自家性命危险。秦国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不谈大王之法,商君反为王,大王变成了臣子。"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闻讯出逃,一日,他到一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最终拒绝了商鞅的投宿要求。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都咸阳示众。一代雄才就这样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废。商鞅变法兢兢业业二十余年,深入人心,妇幼皆知。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在他死后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守旧势力为什么强烈抵制和抗拒商鞅变法?是如何抵制和破坏变法的?导致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也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回答其中的问题,加深对"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认识。之后,还可以由学生根据本目内容和其他相关知识自编自导自演有关"商鞅之死"的话剧片段,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43

高二历史教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握: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其侵略扩张性;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日本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帝国主义特征,1889年宪法,日本的大陆政策,《江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及影响,日本吞并朝鲜。

2.通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原因和特征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快慢、特征的不同,是正常的、绝对的,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通过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及其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性的认识。

3.通过日本对朝鲜、中国侵略基本史实的了解与回顾,从而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扩张,激发学生为世界人类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自强自立、振兴中华的精神。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