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四下:《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分数

发表时间:2020-07-09

北师大版四下:《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四下:《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整数在练习中,50%的学生喜欢用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做分数乘法。学生利用式题,不但总结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而且知道了算理(也就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真正做到了算理与算法相结合。

基于这两者天壤之别,笔者有了深深的感触,上述两个案例让我想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之先备学生到底备到什么程度?对于学生的知识前测,教师心中有多大的把握?没有对学情准确的侦察,便绝对不会打赢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这一胜仗。很多教师在备学生的时候,是借用别人的眼光来估计自己的学生,看教参上是怎么说的。教参说这时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教师便坚信自己的学生也定是如此了。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虽然是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但还有诸多不同的因素:也许你的学生是后进的,他的基础没你想象的那么牢固;也许他是绝顶聪明的,学习进度已经超过好多课业了。

如上述案例中,关注学生转化的思想就是本课时教学的重中之重.数学知识有着本身固有的结构体系,往往是新知孕伏于旧知,旧知识点是新知识点的生长点,数学教学如何让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线到面,使知识结构见木又见林是十分必要的。案例1从整数乘法迁移到分数乘整数,想法是可取的,但整数乘法的意义在二上年级就已经出现,而且教材中没有出现整数乘法的抽象表达方式(即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对于五下年级的学生来说,遗忘程度可想而知。而案例2中,以五上年级的分数加法为基础,让学生自由探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才会去尝试。

今天这节课的算理看似简单,其实理解还是有困难的.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在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如1/53=?时,学生对算法的兴趣远远胜于算理.因为算法可以直接得到结果。一旦知道算法,多数学生会对算理失去兴趣。甚至为了考试成绩去死记硬背算理,算法与算理完全脱离。那么我们实际上不是教数学,而是在教一门计算程序:不是在培养研究者,而是在训练操作工。这与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相违背的。

数学思想方法内容十分丰富,学生一接触到数学知识,就联系上许多数学思想方法。寓理于算的思想就是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思想方法。在教学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小学是打基础的教育,有了算理的支撑,算法才会多样化,课堂才会更开放。

课标中,原来讲双基,现在变成四基,多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笔者认为,只有具备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上促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发展。不但教给学生一个表层的知识,更要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与思想。

编辑推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情境图)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第十界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量为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用画图理解题意

师:大家看这个数学信息(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增加了1/5,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增加了1/5,就是增加了第一天的1/5,把第一天看作单位1或者把第一天的成交量平均分成5份,增加的部分相当于这其中的一份)

师:同学们理解了吗?同位之间再互相说一说。(生互说)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随着老师的描述来想一想:第一天的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增加了第一天的1/5应该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你的头脑里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画图的方法把这些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表示出来。现在开始。(课件展示:你能用图来表示吗)(生画图)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请大家看这几位同学画的。(实物展示)这是哪位同学画的?你来说一说画这图是什么意思?(生说)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画图想出了很多方法,老师也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的(课件展示)我是先画一条线段来表示第一天的成交量65辆,再画第二天和第一天同样多的部分,我们看比第一天增加了1/5,就把第一天平均分成5份,增加部分就相当于其中的这一份。最后求的是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2、列式解答

师:大家理解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做完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1)生独立列出算式(2)小组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

生汇报

生1:我代表我们小组介绍一种方法,先求第二天增加多少辆,然后再求第二天一共成交了多少辆?即

65脳1/5=13(辆),13+65=78(辆)

我们组有补充,还可以列综合算式:65+65脳1/5

=65+13

=78(辆)

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先求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倍(先求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即

1+1/5=6/5,然后求第二天成交了多少辆?(用第一天的成交量乘第二天是第一天的6/5倍)即

65脳6/5=78(辆)

师:这位同学你能结合这个线段图来解释一下1+1/5求的是什么?(生说)

师:我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边讲边指图)

同样多的部分是第一天的1倍,增加的部分是第一天的,合起来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就是,这种做法也就是求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师板书)

综合算式是:65脳(1+1/5)

=65脳=78(辆)

师:还有别的做法吗?(从图中看出第一天中5份对应着65辆车,第二天有6份,因此先求出1份数,然后 求出第二天的数量,即65梅5脳(5+1)=78(辆))

3、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应用

师: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第一天的成交量为单位1,都是求第二天的成交量。不同点:两种算法不同

师:这两个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了这两种不同的算法答案是一样的,而且他们是有联系的,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

师总结: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师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会了一些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且学会了画图分析题意,用两种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而且知道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运算中同样适用。)

师引出: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

四、练习:

拓展应用:

两天的门票收入一共是多少?

小记者花喜鹊报道:本次举办的车展会取得了很大成功,前往参观的动物络绎不绝,成交量也创新高。据了解,车展会第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达960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1/6。

北师大版:一年下册数学《租船》教学反思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下册数学《租船》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通过问情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一是情景再现《乘船》让学生在经历乘船的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在情景再现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两艘船能不能装下?并说说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把两艘能装多少人合起来。再与92人相比,从而推断出:装不下。紧接着问:那么有多少人不能上船呢?学生很快发现:92人中上和谐号44人,上希望号26人,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写出算式:92-44-26= 在算出得数后,说说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一时半会没反映了,教师也感到有些着急了,我沉思片刻后,让学生想想:你们先前是怎样估计两艘船装不下的呢?是怎么想的?学生豁然开朗。哦 先把两艘船上的人数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2减去两艘船的上一共的人数 就等于剩下的人数。紧接着问:哪艘船返回接剩下的人最合适?这就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需要把剩下的人数和两艘船各装多少人比较。学生就缺乏了这点生活常识,不知道哪艘船回来最合适?也许是学生对最合适少了点理解,课堂变沉闷了,是没听懂老师的问话?还是生活经验少了点?没办法只有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告诉学生哪艘船装的学生最接近22,这时学生方才恍然大悟。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我力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观察思维的良好习惯。二是在问题出现后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发现计算的捷径。活动三 的设计教者本身就是为了突破计算的教学难点,连续退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游戏形式,先让学生估计绳子的长度 100CM,用剪刀分两次减下 ,并告诉学生每次减去了多少 再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按老师的动作很快描述:一根绳子长100厘米,减去32厘米,又减去25厘米 ,还剩多少厘米?列出算式:100-32-25,并计算出得数。活动四拓展延伸,通过帮助机灵狗完成弄脏的统计表,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两个数 求第三个数,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也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北师大版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练习》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练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练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的意义。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怎样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

二、展示交流。

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18页第一题、第二题。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18页第三题

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18页第四题。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18页第五题

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18页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五、单元测试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25分)

1、0.78里面有( )个0.01,3.6里面有( )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3、0.050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 )米540克=( )千克7元8角3分=( )元9吨40千克=( )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 )﹥( )。

7、在○里填上<、>、=。

7.9○8.20.09○0.125.7○5.8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5.3米○532厘米

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 ),使这个数最大是(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3、4.4时=4时40分。 (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

(三)选择。 (10分)

1、0.9比10少( )

A、0.1B、9.1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

A、4.25B、2.54C、5.42

3、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 )个

A、9B、10C、无数

4、8080.80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B、十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

A、66.2B、142.2C、10.8

(四)计算。(32分)

1、口算:(10分)

6.9-6=0.9+0.6=1-0.09=0.9+0.1=2.7+2.2=0.2+0.8=0.7-0.7=5.5+11=1.3-0=9.7-7=

2、列竖式计算:(6分)

27.09-9.2822.45-19.1569.07+2.88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6分)

15.89-(5.89+6.98)4.9+12.87-5.3875.6-10.8-9.2

4、列式计算。(10分)

(1)一个数比2.02与3.28的和多1.3,这个数是多少?

(2)从100.86里减去10.54与20.86的和,差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18分)

1、五月份某运输公司一队运货30.6吨,二队运货35.08吨,三队比二队多运货2.02吨,三个队五月份共运货多少吨?(4分)

2、妈妈买鞋用去125.4元,买袜子用去13.8元,给了售货员150元,还剩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6分)

3、光明小学四二班向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情况如下表

小组: 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

钱数(元): 50.61、比第一小组少18.29、比第二小组多42.87

(1)第三小组捐款多少元?(2分)

(2)三个小组一共捐款多少元?(3分)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3分)

(六)智力大比拼(5分)

一桶油连桶重55.1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30.1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浙教版数学四下:《感知分数》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会读分数、写分数。

2.知道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是几分之几。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

教学难点: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疑点:平均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呈现基本数学问题,引发认识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给小弟弟、小妹妹分过东西?请你来分一分。

2.用幻灯出示问题:

口答:(1)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分到( )个。

(2)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分到( )个。

(3)把:个苹果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分到( )个。

反馈:(1)、(2)题直接口答结果,并说说问题特点。教师板书

要点:平均分。

讨论:你能否用整数来表示第(3)题的结果?

3.归纳问题特征,显示课题。

我们在平均分物体中碰到了一个新问题:每个人不能分到整数个,必须用一种新数来表示每人分得的数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一个新数。(板书:分数)来解决这个新问题。

(二)新课展开(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了解分数含义)

1.认识感知具体分数,知道图形的的含义)。

(1)由形到数,操作感知 。

请学生跟着老师把圆对折、剪开。老师指着其中的1份问:这1份是多少?(学生回答圆的一半、0.5等)然后教师小结:我们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为板书:)。

并请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读,

(2)由数到形,丰富的表象。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和一张长方形纸片,提问:现在想得到每张纸的,该怎么办?请学生先用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纸片折一折。再演示折法,并说说思考过程。

(3)概括表象,形成图形的的概念。

提问: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 (本节板书: 平均分 )

2、认识 、 、 (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表示几分之几)

在黑板上贴出如图的三个正方形纸片

提问:这三个正方形有什么共同点:(平均分成了4份。板书:4份)

(1)认识(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是几分之一)

在第一个正方形上涂出1份阴影。提问:①这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板书: ②)表示什么意思、(把正方形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是 )

(2)认识 、 。(通过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过程,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教师在第二个正方形中涂出其中的2份阴影。提问:涂色部分有几个?(2个,也就是它的 (学生齐声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目视,并书空) 教师板书,学生读会,再请学生涂出第三个正方形的)并说出思考过程。

小结表示的意思。本节板书:

3.进一步认识几分之几。(运用知识过程,积累分数表象)

试一试:

4.小结(概括表象,形成图形的几分之几的含义,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

把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时,用分数表示,像上面讲的,都是分数。

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先请学生说上题中一的含义,接着给出各部分名称:5表示什么意思?(把图形平均分成5份)教师讲述把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的数叫分母(板书:分母)。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其中的4份)教师讲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子(板书:分子);中间的一横叫分数线(板书:分数线)。接着讲解书写顺序,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板书分数线)5份(板书5),表示这样的4份(板书4。再请学生任选前面学的一个分数,边口述,边在作业本上书写。本节板书:

4 分子

分数线

5 分母

5.练习。

(1)听写分数(巩固分数的含义和各部分名称的意义)

①十四分之七。

②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5份是几分之几?

③一个分数的分子是5,分母是8,这个分数是多少?

④表示3个 的分数是多少、

两位学生听写于投影片上,其余学生听写于作业本上。

完成后校对。

2)练一练第2题。(巩固分数的含义)

在书本上填出,并请两位学生用 投影片反馈答案。

6、扩展分数的含义(利用迁移同化,扩展分数的外延) 学生回答准备题中的问题(3),说明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表示这样的1 份或几份时,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总结:当我们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分要用到分数。

(三)巩固与深化(巩固新知,加深对分数的了解)

1.折出长方形纸片的 、 ,并涂上颜色。先请学生用学具操作,完成后讨论,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不同折法。

小结:这些折法都是根据分数的含义。

2.第4题:下面哪几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直接用分数表示?

(P349 1)

在书本上先打判断,再用投影片校对。

小结:要直接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必须把图形平均分。

3.第5、6题,看图填数。

先请学生在书本上填空,再用投影片校对。提问:几分之一的个数指的是什么?(涂色部分的份数)几分之一表示什么?(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1份的数)

在书本上填出,并请两位学生用投影片反馈答案。

6.扩展分数的含义(利用迁移同化,扩展分数的外延)

学生回答准备题中的问题(3)。说明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时,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总结:当我们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要用到分数。

小结: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四)发展与提高(增强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1.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P350 1)

在磁性黑板上贴出上面两个图形。挂出后请学生思考1分钟,然后举手表决,是赞成能表示还是赞成不能? 接着先请赞成不能表示的学生说明理由(没有平均分),再请赞成能表示的学生说明理由,老师辅助操作(第1题用移动影阴部分的方法转化成平均分为 ;第2题用添辅助线的方法转化成平均分为 。

小结:我们可以用适当的途径把非平均分的图形转化为平均分的图形,迸而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2.下图中你能用几个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P350 2)

学生观察图形特点,找出这三个不同的分数,并说说是怎样找出来的,教师用盖色辅助说明,提问:三个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大小相等)为什么?(都表示相同的阴影部分)

小结谈话:刚才我们得到了一组相等的分数,这组相等的分数还有许多,课后可以通过画图去找一找。

(五)课堂总结

通过教师点题、提问,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六)作业:《作业本》第63页(六十)。

西师大版数学四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数学四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新知识点:

1、 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学习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恶化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课程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的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老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是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北师大版五下《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五下《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特别是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

2、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

三、认读生字新词。

1、师:哪些字容易读错、容易写错,请同学们提出来。

教师提请学生注意这二个字的书写:虐、曦

注意分清这二个字的读音:焚fen萌meng

2、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十分忧愁的心情。()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四、小组讨论:

师: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第二部分: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第三部分:苦苦寻觅,苍天不负;

第四部分:历尽劫难,终告成功;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3-5句。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师: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请在课文中划

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第五大贡献

二、深读课文,思考:

师: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又是充满艰辛的,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难度大--许多外国研究人员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袁隆平知难而上。

2、时间长--整个研究历时十多年,其中单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就化了六年之久。

袁隆平矢志不渝。

3、挫折多--"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

袁隆平坚持不懈。

师:找出课文中那些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体会,并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三、讨论交流:

袁隆平的成功经历给你什么启示?你有什么话要说?

四、给自己立一句勉励自己的成功格言。

如:成功贵在坚持。

五、以"走近科学家"为主题,要求同学在课外搜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在班内作一个交流。

北师大版一下《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主题单元雨中的第2篇主体课文。要使一年级小学生达到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大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以及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初步了解彩虹的一些知识,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科学奥妙产生兴趣。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整篇儿歌共分为6节,每一小节都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中我又渗透一些自然小常识,因此学习起来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培养、训练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

3、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4、了解一些有关彩虹方面的知识。

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自然知识的探索研究及自然小常识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认识晴、虹、空、神、遥、银、仙、女、戴、定、顶、滑、绘、巨、颜、淡。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体会文中神奇、愉悦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谁喜欢猜迷语吗?

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

一座桥,七种色,高而远,只能看,不能走。谁来猜猜看?(彩虹)

板书课题:(彩色的字体)齐读课题

你能说说你见过的彩虹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吗?利用课件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彩虹!对,很多人也觉的彩虹很美丽,建议课下搜集有关彩虹的诗句!

【设计意图:谜语和多媒体课件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猜谜导入,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聊聊彩虹,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可以大体感知彩虹。】

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师方法积累:我们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平时是怎么解决的?

(引导学生交流介绍自己识字的方法及经验,师小结。)

【设计意图:及时交流识字方法,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一)我也行

1、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请留下读书的痕迹。

2、大家读得非常认真,看看这些字你认识吗?如果认识就请举起你的小手,与大家共同交流。

3.出示字卡,将多数人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已认识的字拼读音节,小老师领读并扩词。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已有的识字情况,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使更好的解决课文中的难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不认识的字学生要能引起注意。】

(二)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同学们互相帮助,将小诗读了下来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请将书轻轻扣在桌子上,我们来做闯关游戏怎么样?如果你能顺利过关会有丰厚的奖品送给你,给自己加油!

1.小组合作

同桌互相帮忙,一起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两人共同商量一下,把它学会。

2.准备好了吗?词语关,(出示课件)如果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就请站起来大声读。开始,哇,好棒呀!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3、开火车:我们一起来玩个小火车快开起来的小游戏,现在开始(小小火车要开啦)学生分组,逐个读词。

4、字卡碰碰对:大家在位子里都会有一个字卡,一会儿老师说开始的时候,你就拿出来读一读,拼读音节、组词,如果你手里拿的字与黑板上贴的字相同就请你站起来,可能有两位同学都拿有这张字卡,那你们俩就一起来读。然后老师举字,拿字卡的同学即要领大家扩词,还要领大家拼音节。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并培养学生从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比赛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作用。】

5、快乐时刻:同学们能齐心协力顺利过关,奖励大家观看动画片:彩虹的美丽传说。(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动画效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彩虹的一些科学知识。

三、细读课文,入情入境,体会内容。

了解了关于彩虹的传说,你是不是觉得更喜欢彩虹了,那彩虹真是羽扬之妻变的吗?我们来个书中探宝到书中去找一找答案吧,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见到彩虹呢?

1.再读课文回答师:见到了这么美丽的彩虹,谁想把课文再读给大家听一听?你想读谁说的话呢?(板书:雨过天晴)

2.师: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准备,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

(课件出示朗读导示:哪个词应该重读,比如神奇、更加、美丽等等。哪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利用挑战形式不但让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得到发挥,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且在小组赛读中也无意中让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如何评价别人。】

3、师:课文中出现了四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

生:丁丁、冬冬、小弟弟、小妹妹。

师:他们看到了美丽的彩虹又说了些什么呢?

4、师:大家看这条项链多美呀,你想怎样读呢?

哪个小组想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呢?(读的时候可以边读边想象)

哪个小组敢和他们比一比?

(小弟弟)和(小妹妹)又想知道什么呢?

5.汇报。读一读、评一评,老师可以范读。

(随机板书:神奇的桥美丽的项链)

学生回答喜欢哪一节,就播放课件,同时体会文中的深刻意境。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而古老的串讲形式,要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学生可以采用自读、自悟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6.面对美丽的彩虹,丁丁冬冬,小弟弟,小妹妹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觉得彩虹像------

师:见到了这么美丽的彩虹,谁想把课文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你想读谁说的话呢?

我们(其他同学)一起来读第一和最后小节。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对大自然有了亲近感。】

7.你们的想法真是太多了,那就请你饱含热情地再读一读小诗吧。分节读,评议。

小妹妹问(边说边贴笔)谁有这样巨大的笔,为彩虹画了七彩衣,

看,这就是彩虹的七彩衣,多漂亮呀!分别有红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图片欣赏)

那么,彩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先从课文第一小节中找一找。谁能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8.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学生自由质疑,暂不做解答。下节课留一个研究的话题。)

其实我们并不能经常看到彩虹,它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更是少见,我也只是在我们一起去雨林谷时见过一次,可以建议孩子们在旅游的时候,与家人一同走进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彩虹!

【设计意图: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

四、再读课文,感情深化。

1、师:会写了课文中的字,我们再回到课文,能不能把喜欢的小节记住?

2、让我们起立一起读一读,用自己最美妙的声音把美丽的彩虹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起立男女接读。

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美丽的彩虹正在向我们招手呢!体验到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读精,读出感情,彩虹变成了学生的朋友。】

五、课后作业。

1、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读一读这篇课文。

2、个性拓展:可以动手画画美丽的彩虹。

3、科学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尝试人造彩虹。(如:口里含水向着太阳喷去,会出现彩虹;面对太阳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培养起的对事物的真挚感情带出校园,融入家中,融入社会。】

北师大版一下《特别的作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要自觉的爱护花草树木。

2.识字15个。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布置同学到大自然去找春天,同学们纷纷找来桃花、桑叶、小草等作业,可小丽却交上一份特别作业,它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a)听读课文。(听清字音)

b)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c)互教互学生字。

d)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e)给生字找邻居。

f)再读课文,思考(1)老师布置了一项什么作业?

(2)同学们都交了什么?小丽交了什么?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g)讨论上面问题。

h)汇报。

i)师总结: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

木的人。

10.指导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a)指名读词语。

b)朗读课文。

课堂总结:

你们知道特别作业是什么了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作业昨带指桌幅怪代表院玉兰护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分角色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业昨桌画玉兰让

2.齐读生字。

3.学生分析结构、笔顺。

4.示范写昨、作。学生分析为什么它们的偏旁不同?这两个字都是左边偏旁占格少,右边占格多。再描红。

5.画学生观察田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并说怎样才好看?然后描红。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7.评比。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生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北师大版三下《炮手》优秀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三下《炮手》优秀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说明:

《炮手》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一名普通炮手,为了革命,亲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对话形式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为辅贯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赞颂了他令人钦佩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你还发现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相信只要聪明的你用心去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翻到99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给每段标出序号。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不认识)。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连读,齐读。(重点提示:黎、瞄、垮、煞、颤)

4、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合作交流,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问题。

2、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5、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拨,深入理解。问题:课文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

7、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

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

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

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

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战争带来的总是不幸和灾难,所以我们拥护和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愿我们的世界远离战争;愿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家园;愿我们永远享有宁静温馨的和平生活!请同学们想象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续写。

冀教版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冀教版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具体编排

1. 加法运算定律。

(1)主题图。

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陌生,所以画了一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提示性介绍。

(2)例1。

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例2。

加法结合律。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接着,还可让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像例2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

(4)例3。

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

2. 乘法运算定律。

(1)主题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可解决的一些问题。

(2)例1。

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进一步,可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换律解决的其他问题,并列出算式。

(3)例2。

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小结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在这一活动中,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自己的发现。

(4)例3。

通过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小结时,教师有必要指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最大区别,在于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个规律,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规律。

3. 简便计算

(1)例1。

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教材展示了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2)例2。

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需要综合应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例3。

讨论可用连除计算解答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解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比较两种算法,说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例4。

以王老师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为题材,提出了三个问题。整个例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4的三个问题,可以一次给出,或依次给出,也可以先出示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5)例5。

教材介绍了按月计算、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通过小精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例题的内容,继续提出其他问题,作为练习题。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情景遗入

1、揭题导入

小朋友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一位小朋友正在为墙报剪花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主题图---

一个占整张纸的1/5,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3、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4、你是怎样得出这个3/5的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的思考过程吗?

1/5+1/5+1/5

1/5x3

5、这里的1/5表示什么?3呢?

6、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那么,1/5x4表示什么意义呢?1/5x2呢?1/5x4呢?1/5x5呢?

你能迅速地说出1/5+1/5+1/5的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7、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我们我们一起来探索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8、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问题呈现:

你能根据1/5x3的意义,写出1/5x3的计算过程吗?

4、试算,选出有代表性的做法交流-----

5、那么,你能计算出3 x 1/5 =?吗?为什么?

三、巩固 练习

1、完成涂一涂,算一算和练一练1

2、交流

3、完成试一试12

4、交流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探究算法的合理性

下面我们就根据小朋友们总结的计算方法来做一道题目

出示6x5/9

独立完成,选择有代表性的做法板演。

黑板上的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它们计算的特点给它们命名吗?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计算方法完成练一练3

北师大版六下:《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能背诵诗歌。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课题:

1、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第四单元生命中的第三篇课文《蝶恋花 答李淑一》。(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齐读课题:你发现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2、师:这首诗是我们今天新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叫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词,有固定的格式,分为上阕和下阕,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所有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就有了词调,也叫词牌名。蝶恋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也就是说词牌名叫蝶恋花的诗词,它的格式都是分上下两阙,共六十个字。

词牌有很多种,比如菩萨蛮、清平乐、沁园春、浪淘沙卜算子等,这些都是词牌名。

3、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出示毛泽东简介)

(二)初读

1、指名读。(纠正字音)

2、词解: 轻飏 (yng) :轻轻飞扬。

重(chng)霄九:九重宵、九重天的意思,古人认为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处。(这里因押韵而颠倒)

3、齐读。

(三)感悟诗义

1、结合词语解释理解诗义:结合这些词语解释自己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2、带着你现在对这首诗的理解再读一读这首诗。(好,把课本盖上!)

3、(出示整诗)谁来说一说,你从这首诗里感受到了什么?

(四)深入诗意

1、上厥第一句。(谁来说说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失:痛失 杨:杨开惠 柳:柳直荀 (杨开惠和柳直荀简介)

杨柳:双关,既指杨开惠和柳直荀,也指他们的灵魂像杨花柳絮一样。

2、上厥第二句。

问讯:询问 吴刚和嫦娥 捧:敬礼备至。

3、下厥第一句。

4、下厥第二句。

5、带着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一起读一读!(出示整诗)

(五)领悟诗意

1、从这些不同颜色的字里,你读出了什么?

2、再读。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视角。

板书: 双关

引用神话

4、谁来说说你的视角。

(六)配乐欣赏。

左右-北师大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左右-北师大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一

左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四)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三、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教案示例二

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

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

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探究活动

拍手游戏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上、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歌词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锤,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个还剩三,看谁能得大红花.

游戏过程

1.教师介绍拍手游戏的歌词,并教会学生.

2.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加上手上的动作.

3.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分组进行表演.

4.选出最好的一组作为班级课间休息的游戏.

听反话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规则

1.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

2.做错动作的学生要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纵队),面向教师站好.

2.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如:教师说:“向左看”,学生就把头转向右边;教师说:“向前一步”,学生就向后一步;教师说:“摸左耳”,学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戏说明

1.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室中进行,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

2.在操场上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蹲下”等等.

左右-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四下:《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教案分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