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发表时间:2021-09-08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 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 的分数;知道分数 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思维;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情感态度。

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苹果、多媒体课件一套。圆形、长方形 、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 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出示实物﹙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 个?(拍手表示)

如果老师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无法用拍手表示,可能会有学生说“半个”)

师: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示半个苹果吗?请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 ,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请全班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4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1/2,感受分数的意义。

1.初步认识1/2的意义。

师:这个数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分数。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的含义﹚请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 个苹果的,那另外一份呢?

师:(实物演示没有平均分的情况)如果用一个圆表示一个 苹果,这样分,其中的一份能用表示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找到,必须怎样分?(板书:平均分)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是“平均分”,这样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感受1/2。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67页中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涂出这些图形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其他物体的1/2吗?

小结:通过找1/2,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创造,先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并滲透分数写 法所表示的意义。

﹙二﹚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1.认识几分之几。

(1)正方形折出1/2﹙小组合作学习)

师:我们找到了1/2这个分数,其实分数还有很多,比如1/4,你能说一个吗?你能用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想办法找出这些分数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把学生找出的四分之一贴在黑板上,并贴出三种1/4的折法)

师:这是谁的?说说你找的分数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生:我折的是1/4,我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对折两次,打开后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就是它的……

师:这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肯定吗?(指着第二个图)这又是谁的?你找的是多少?(1/4﹚是吗?

﹙对比黑板上的三幅图)

涂色部分不一样,都能用+表示吗?为什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看来,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利用正方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1/4等操作活动,丰富了对1/4内涵的理解,深化了对分数的认识。

(2)圆形折出3/8。

师:出示圆的折纸和展开图。演示折纸的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能得到哪些分数并涂一涂 。

生:1/8,2/8,3/8……

师: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3﹚长方形折出4/5。

师: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4/5吗?还能折出几分之几。

生:自由探究活动。

2.说分数。

师:如果不用折纸,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如果取了6份,就用6/8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8表示。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6份,如果取了1份,就用1/16表示,如果取了8份,就用8/16表示。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分数?你认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小组交流汇报)

生:我在路上见到过……

生:我在商场里见到过……

生:可以上网查询。

生:看电视,读报纸,问家长……

教师以小组成员的身份作适当的补充。

3.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像1/2,1/4,3/8……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师: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3/4﹚发现了吗?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师:仔细看一下课本,你又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真了不起,同学们有着很强的数学阅读能力,读好数学课本知识,也是我们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小结:一个分数,分数中 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师:在写分数时,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 分母,最后写分子,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板书:读作四分之三)你能 用这种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个别汇报)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比如:一周有7天,1

天就是一周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试一试。

﹙1﹚教材68页最上三幅图。

①三个图都表示什么分数?

②为什么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2﹚教材68页中间图。www.JaB88.com

①这四个图能表示哪些分数?

②4/4的含义是什么?

2.知识拓展。

师:根据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因为明明吃了1/2块饼,芳芳吃了1/2块饼,所以说明明和芳芳吃的一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數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美,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用分数说说生活中的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橘子》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橘子》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从 材料的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3.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 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课件出示48个橘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果平均分给悟空、八戒和沙僧, 每人可以分几个?(教师板书)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 题。

2.师生进 行互动交流。

师:从题目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48个橘子,如果平均分给悟空、八戒和沙僧3个人,每人可以分几个?

师:题目要求我们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给3个人。

师:题目要我们求什么?

生:每人可以分几个?

师:根据 这些信息,谁知道该怎么列式呢?

生:可以用 除法运算列算式:48÷3=16(个)

3.教师与 学生合作摆一摆,验证以上结论是否正确。

4.介绍用竖式解决以上问题。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48 ÷3=16(个)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每一步的含义:

先 写“厂”,表示除号,把要分的48个橘子,也就是被除数写在“厂”的里面。平均分给3个人,也就是除数写在“厂”的左边。写好后,按下面的步骤用竖式计算。

一试商:48除以3,商是几,写在哪?根据乘法口诀求商,商是1,相同数位对齐,即商与被除数48的 十位对齐。

二相乘: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48的十位4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

三相减:从4里减去3,还剩1,表示还剩1筐,然后把1筐和 8个放在一起就是18个,再平均分给3个人。在个位上商6,得18﹣18=0。

引导 学生总结,都是从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分一分(一) 设计

一、教材简介:《分一分(一)》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学习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拓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没有想过或想不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原来是四年级所学内容,现在安排三年级,足以可见概念学习和理解是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时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活已有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通过折、涂色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并会创造出分数,切实感受“分数”的内涵。并会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拓展了分数概念的外延,从而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学情分析:《分一分(一)》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结合折、涂色的活动,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课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四、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活动,创造出简单的分数。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六、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学习单。

九、课时安排:总课时2课时,本课时是第1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拍手游戏)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是手,答案是几,拍几下。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要把这4份披萨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2、如果要把这2份披萨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3、如果只有1份披萨,要如何把它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呢?

(学生会感受到拍手无法表示,可能会说半个。)

同学们,第一次拍手2次,第二次拍手1次,第三次呢?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半份披萨吗?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一半的表示方法,可以画图,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写一写,画一画。

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4、引出用 分一分(一) 表示最简单。

(二)、初步认识 分一分(一) 。

1、这个数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分数。板书:分一分(一)

把1份披萨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这份披萨的 分一分(一) ,那另外1份怎么表示?

一半可以用 分一分(一) 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分一分(一) 是分数。

2、理解平均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 分一分(一) 表示吗?生自己判断,并说出理由。

7.png

看来要得到 分一分(一) ,必须怎样分?平均分。

(三)、理解 分一分(一) 的含义。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半可以用 分一分(一) 表示,请大家用彩笔涂出下面图形的 分一分(一) ,可以涂实也可用画斜线的方式。

1、生说有哪些图形。

2、生自己涂色,教师巡视。

3、集体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是怎样得到 分一分(一) 的。(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就是正方形的 分一分(一) 。)

4、如果要表达 分一分(一) ,你会选择那一个图形呢?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5、小结:共同点:平均分,分2份,取1份。不同点:不同的图形 ,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都可用 分一分(一) 表示。

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四)、折纸活动,创造分数。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分一分(一) ,知道 分一分(一) 是分数。用一张纸对折只能平均分成2份吗,4份可以吗,8份呢?还是 分一分(一) 吗?可以得到什么分数?现在你能不能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更多的分数呢?

小学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组长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各一张,还有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小组组长将材料合理安排给组员,动手折一折。

2、折时要平均分,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或涂实的方式,涂出其中的几份。

3、把自己小组创造的分数填在表格当中。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把()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 )份,得到的分数是()。教师整理分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你们的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太强了。通过折纸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

(五)、认识一般分数,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1、根据活动创造的分数给出: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等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3、介绍读法和写法:几分之几,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4、结合活动,说说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如 分一分(一) ,分母4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子1表示其中涂色的1份。

(六)、练习巩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分一分(一)分一分(一)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3、拓展提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七)、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一、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平均分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像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都是分数。

读作:四分之三

十二、作业设计。

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 分一分(一) 。

十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片段一:谈话引入。(拍手游戏)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是手,答案是几,拍几下。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要把这4份披萨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2、如果要把这2份披萨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3、如果只有1份披萨,要如何把它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呢?

(学生会感受到拍手无法表示,可能会说半个。)

同学们,第一次拍手2次,第二次拍手1次,第三次呢?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半份披萨吗?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一半的表示方法,可以画图,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写一写,画一画。

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4、引出用 分一分(一) 表示最简单。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激发孩子兴趣,由4个,2个,到1个分别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要分多少,层层递进,层层加深。渗入到本课要学习的分数 分一分(一) 。)

反思: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充分体会到分数的必要性。修改:掌声表示,并说明几下,体会到数量的变化,从拍2次,1次,到无法拍。通过这样的环节,孩子可以充分感受已学整数不够用了,只能重新找数来表示。

片段二:折纸活动,创造分数。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分一分(一) ,知道 分一分(一) 是分数。用一张纸对折可以得到什么分数?现在你能不能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更多的分数呢?

小学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组长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各一张,还有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小组组长将材料合理安排给组员,动手折一折。

2、折时要平均分,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或涂实的方式,涂出其中的几份。

3、把自己小组创造的分数填在表格当中。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把( )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 )份,得到的分数是( )。教师整理分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三个分数及其可能的画图表示方式,启发孩子从多角度来表示分数,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反思:

学生操作活动时目标不明确,有些盲目。应在操作之前有所引导。,例如:用一张纸对折只能平均分成2份吗,4份可以吗,8份呢?还是 分一分(一) 吗?

汇报完之后,利用表格内容找共同点:1、平均分,分2份,取1份。2、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上做的不够,又如,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丰富,没有及时赞美学生优异的表现和创造力,在这些方面以后要重点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向指导老师及同事请教,争取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学习单 班级 姓名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分一分(一) 。

IMG_256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分有多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分与秒的关系,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钟表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了刚才的歌曲有什么感受?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那你知道这段音乐有多长吗?一分钟!一分钟有多长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时间王国一起去体验吧!教师板书:一分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秒

1、在钟表上除了有时针和分针外,还有一位成员你们知道是谁吗?

2、出示课件。提问:哪个是秒针呢?

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秒针是怎样走的?

(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生1:是一格一格走的,走一小格是一秒。并且有滴嗒滴嗒响。 (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师:是啊,秒针嘀嗒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一次。“嘀嗒!”

4、那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什么方式来记住一秒钟吗?(小组讨论)

生:我们还可以用拍一次手、跺一下脚、甩一下头等等记住一秒。

5、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走5小格呢?15小格呢?30小格呢?走一圈呢?

6、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一个重要成员___秒针。秒针走一小格就是___1秒。可别小看了秒这个时间单位。请看大屏幕:陆地短跑冠军猎豹。它奔跑时1秒就可跑出30米。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它5秒就可飞行230米。5秒是多长,我们来看计时器,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请大家随着秒针的转动拍手,5秒停。时间过了5秒,雨燕已经飞行了230米。真是令人惊叹啊!还有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请同学读:高铁列车10秒可运行1300米。咱们这次用敲桌子的方式,随着秒针的转动来敲,感受10秒有多长。你们能想象到高铁列车在我们身边过去时是什么样子?(一阵风一样)你们知道吗?火箭的速度更为惊人:指名读:火箭把卫星或航天器从地面成功射向太空进入轨道,30秒运行237000米。知道30秒多长吗?这次咱们跟着计时器边跺脚边来感受30秒有多长。(数30秒)人类多么伟大,能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奇迹发生。同学们,希望你们将来也能为我们祖国创造新的奇迹。

(二)发现1分=60秒

1、孩子们,你们认为1秒钟过得快吗?那60秒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秒针运动的节奏去体验吧!在这里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大家仔细观察,秒针走一圈60秒的时间,分针走了几小格?

2、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呢?那么,秒针走一圈60秒的时间就是?(板书:1分=60秒)

3、所以我们说1分=60秒

(三)体验一分钟

1、组织1分钟的集体体验活动:数心跳。

一分钟我们能干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教师指导学生数心跳的方法: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左手,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按住这个地方,你感觉到它在动吗?(师走到学生中间边说边示范)

生:感觉到了。

师;跳动的地方就是脉搏,都找到了吗?没找到的同学可以请老师帮忙。(师帮助个别没找到的学生)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你数一数脉搏一分钟跳动多少次,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师用秒表计时。)

师:谁来告诉大家一分钟他的脉膊跳动多少次?(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这个年龄脉膊一分钟跳动一般在70--90左右,如果心情紧张或者是剧烈运动之后脉搏跳动会加快。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帮你看时间,自己再算一算。

2、一分钟还可以做些什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次一分钟游戏活动,谁来读读?老师帮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活动,快来读一读,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活动。

3、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选择,一项活动只允许两个小组选择,谁先来选?

4、准备好了吗?1分钟计时开始!

5、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体验了1分钟能做的事情,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刚才的完成情况。下面谁来说一说?

师:一项活动,为什么你们完成的情况不一样呢?

6、听了大家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一分钟能产生的价值可真大呀!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估计1分有多长

1、同学们刚刚用自己的方法感受到了1分到底有多长。而且有了自己的参照依据。你的参照依据是什么?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参照依据来估一估一分钟的长短,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转过身去用自己的方法估测一分钟,觉得时间到了,你就转过身来,看看谁估测的准。

2、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1分的?(找估计比较准的学生)。

3、他们的经验很好,你想不想试一试他们的方法?

三、拓展、巩固练习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一分钟也会有许多事情可以发生。一个忘记关闭的水龙头1分钟可以流失20000毫升水,就是相当于100瓶矿泉水。

一个城市熄灯1分钟大约节电2000度,大概相当于2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听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虽然短短的一分钟,也能造成很大的浪费。

2、1分钟能干这么多事,那你能不能根据1分钟的长短来估计一下完成下面的事情需要几分钟?

四、总结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吧!

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充分认识了一分有多长,感受到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可贵的,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名名言,齐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 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

学习 目标:

1.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提问题

1.小熊一家必须通过5个问题猜出20个怪物中谁是城堡的主 人 才能离开城堡,怎样提这5个问题呢?请你来猜一猜。

2.引出课题: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扣子,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通过分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分扣子

活动一

拿出1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再动手试一试。

1.小提示:

(1)有 几种不同的分法?

(2)每种分法还能继续 往下分吗?(一种分法指的是什么?是分的过程中的某一步吗?)

(3)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

2.学生汇 报。

(1)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

(2)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3)再请一组同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记录过程。

(4)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 么发现?

活动二

拿出2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 下可以怎样分,再动手试一试。

1 .小组讨论

(1)想一想分类的 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2)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安排学生分别进行动手操作。

(3)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三、讲故事

从刚才的分扣子活动中,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能通过分类找到城堡的主人吗。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5页自我评价表。

板书设计:

分扣子

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按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能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认识与描述24片彩色图形片的特征。

3、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按一种标准(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难点: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图形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圈出不同类。

问:图上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认为可以把那些物体分成一类?

2 、小结:同类物体可以分成一类。分类,也就是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东西汇集在一起。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探究学习

1、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问:图上的菊花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说话练习:按颜色分,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2、观察图2,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

说话练习:按功能分,分为4只篮球,4只足球。

3、观察图3和4。

自己说一说: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4、任选图5和6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三、拓展巩固:

1、我们全班有多少小朋友?你可以按一种标准说说分的结果?

生:按性别分,按高矮分,按穿衣服的颜色分……

2、补充:小组讨论: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功能、大小、形状不同来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但是只能按一种标准分。

四、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分一分,圈一圈,说说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作业布置:

练习册P1

板书设计:

按 分

分一分

颜色

功能

状态

大小

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一分

第1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明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哪里?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调皮,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想想做做第3题。

有很多不同的水杯,老师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观察这些水杯,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们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吗?和同学说说你的做法。

四、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2.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 一 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分类整理物品的时候,告诉学生平时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整理房间。

有的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超市里面的商品是怎样分类的,从而掌握了更多的生活常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进行鼓励教育。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教给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3~2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轴对称图形。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

发展学生 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判断轴对称图形。

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一些对称图片、剪刀、彩笔、长方形纸、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剪纸导入,初步感知。

谈话:大家平时做过折纸、剪纸等手工吗?老 师也会剪纸,一起欣赏一下老师的作品,好不好?

﹙把事先剪好的图形分给各组 同学)

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都剪了那些图形?(心形,小鱼,双喜字,小房子,字母A﹚

老师剪了这么多图形,你 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吗?

生:我发现把每一个图形对折一下,两边都是一样的,能对齐。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描述得也很到位。不要小看这些剪纸,它们都是根据对称的原理剪出来的。

同学们拿出任意一张剪纸,试着折一下,使折出的两边对齐。展亦一下自己的成果,并互相检查:是不是对齐了。

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形状大小一样一点边都不露,我们叫它重合。大家一起跟老师说叫什么?

生:重合。

师: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图形展开,看到中间的一条折痕。小结:心形,小鱼,双喜字,小房子,字母A这些图形都能对折一下,产生一条折痕,使它们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我们叫它对称轴。(板书:对折,完全重合,对称轴)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探索、发现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自主探究,深入感知。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对称轴,我们还要会画它,对称轴一般用点画线来画,大家先看老师示范。在黑板上演示:先找准位置,再借助直尺画出对称轴。着重强调:对称轴一定用点画线来表示。

师:请大家试着在你手中 的剪纸上画出对称轴。

前面我们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接下来大家就根据你学到的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黑板上出示课本第24页“练一练”第1题中图案,学生观察,然后拿出学具动手操作。

师:谁能告诉大家,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 称图形?

生:天安门、雪花、蜻蜓都是轴对称图形,把这些图形左右对折,能使两边完全重合。

生:音符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无论怎么折,都不能使它两边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学就会,而且运用自如,能准确地判断。我们都可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折一折﹚来判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图形折一折,如果两边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 自主创作,巩固认识。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 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能用什么方法做出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的办法真多。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都可以得到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师演示,学生跟着做。

首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左右对折,拿出剪刀,按照老师的样子剪出5个小洞﹙其中两个在折痕上),剪好之后,展开,看看发现了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折痕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出示教材第25页上花瓶的一半。

师: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想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另一半应该和这一半完全一样。

生: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师:我们就按照这位同学的说法来画一画。

多媒体出示原图,再把与原图一模一样的图拼到一边。

师:照你们说的画好了,是这样吗?

生:不对,这样画出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样画呢?

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应该是左右相反,大小一样,上 下一致。

再次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图,验证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轴对称知识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给出的对折图形,找出相对应的展开图。(教材第25页最下面的图 )

引导学生看对折图,试着判断展开后的形状。学生意见不一致,要求学生按照课本的样子自己动手折纸,剪出同样的图形,再展开,比比到底是哪个展开图。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回忆知识点,概括回答。)其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远远不止这些。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彩纸自己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剪好后把它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认识。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新北师大)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课题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
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板书: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1、师问: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
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几只。
2.下课后,请同学们
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题分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
1.出示做操图
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分糖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一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
二、问题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
三、体验感悟
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都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打出来的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
书P40第1、2题。
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
书P40第3、4、5题
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分组讨论。
4、集体交流、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
二、知识应用:数学故事
学生根据书中三幅图的意思,编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组活动:看算式编故事
1、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除法问题。
2、组内交流;
3、集体汇报。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20/4=5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
2、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
(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
师: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吗?
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
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
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有2个3,(边说边圈)
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边说边板书)
生: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倍”不是单位名称,
所以2后面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加3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3个围棋子),谁
知道现在谁是谁的几倍?为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
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板书9),9里面有几个3呢?
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3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把2倍改成3倍)
师:如果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法算式来求9是3的几倍,谁会?
(把6÷3=2改成9÷3=3)
三、体验感悟
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吗?
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做小老师。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
四、实践应用
1、课件演示:其实今天来参加这个快乐的聚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呢,看看还来了谁吧!书上P47练习题。(小猫,小老鼠)
2、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吗?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3、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呢!(出示蝴蝶,蜻蜓)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4、出示在这个聚会上,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是谁吧!(出示淘气,机灵狗比身高的图)
师: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碰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打开书P47,小组讨论一下,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书上的空填好。
集体订正,教师重点讲解(电脑上操作课件)。
5、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数问题吗?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提出问题:同学们看懂图意了吗?根据图一提问题适时鼓励
3.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出示试一试1题:让学生理解图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出示2题:笑脸是哭脸的2倍填写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请画出笑脸订正结果:4×2=8(个)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
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
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P75第1题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二、连一连:
P75第2题:
连一连:这题有多余的信息。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三、填一填:
P75第3题让学生认真看清题意,独立填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四、看图列式计算:
P75第4题学生观察图意,独立思考算法,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五、根据要求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集体汇报。
第5题的第3小题是一个开放题。“30元可以买什么?”
有两种理解:30元可以全部花完,也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
六、知识应用:
P76第6题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集体交流。
七、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6、77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一分能干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时间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等于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培养时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看过新闻联播吗?现在我再重温一下新闻联播播放时的情景,请小朋友们注意了:在新闻联播开始前你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

生:我听到了中国平安报时的声音 (师:它是怎么报时的?)

生:我听到了滴滴滴倒计时的声音 (师:这滴滴滴的声音是秒针走动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现在我们发现了还有比分钟更小的单位,它就是秒。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秒来计时的?

春节晚会倒计时,跑步用,红绿灯

(设计意图: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把孩子们从生活中带进数学中,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

生活中这么多地方都用到了秒,那1秒究竟有多久呢?我们来感受一下(播放1秒)

刚才滴一声所有的时间就是1秒,闭上眼睛,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这一秒的声音可真短啊,在这短短的一秒中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生答:我能眨一下眼睛(1秒钟我能眨一下眼睛,说完整就更棒了)……

摇头 点头 跺脚 眨眼睛 耸肩膀……

秒针走动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动2小格呢,5小格呢,5秒有多久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播放5秒)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

秒针从12走到1是5秒,那走到2呢?走到3呢?走1圈呢(播放60秒)

秒针走一圈走了60秒,那分针有什么变化呢,细心的孩子说一说。让我们仔细的再来看一看吧(播放有声60秒)

分针走了1小格是一分,秒针走了60小格是60秒,那一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呢

1分=60秒

(设计用意:该步骤实现了第一个教学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自主探索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等于60秒;在这里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到了锻炼,体现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一分钟我能行

1秒钟我们能眨一下眼睛,那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拿出你的活动页我们来做过实验。

are you ready ?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人人得到自己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环节中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孩子们凭借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喜好,从活动中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一分小考场

静息,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的知识。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让我们一块走进一分小考场把,听清楚了我们抢答。Are you ready?

小华每天睡觉9( ),早上刷牙花了3( ),吃早饭用了10( ),上学的路上遇到红灯停了25( ),见了同学说了一句“早上好!”只需2( )。跳绳10下用了7( ),跑50米用了12( )。

(设计用意:经历此环节,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培养时间观念。达到第二个教学目标。)

4、一分记忆大比拼

同学们真厉害,不到1分钟我们就完成了这些题,如果我再说得快一些我们就更快了,是不是,为了奖励你们,我想请几个好朋友给你们见面。想不想见,真想吗,没看出来,想不想。听清要求,好朋友出现的时候大喊它的名字。

你们能记住多少呢,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能说出几个好朋友的名字。

恩,你已经算是厉害的啦,把掌声送给他。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一分钟更大的威力吧

5、播放课件,师相应进行解说:[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更多教学案例]

(1)世界上最快的飞机1分钟大约可以飞行15600米,坐在这样的飞机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一眨眼就不见了。

(2) 地球上平均每一秒钟生下4个小孩,一分钟240个。

(3) 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一分钟可组装1。5台电视机。

(4)中国最大的发电站三峡电站1分钟大约可以发电30万度.相当于大约18000户家庭1个月的用电量。

(设计用意:安排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分钟的威力,即使一分钟抑或一秒钟都是很宝贵的,感受每一分钟都无可小视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对孩子们进行珍惜时间的美德教育。)

6、小结

好了孩子们,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现在离下课只剩下1分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1分钟能干好多事情,恩,我咋觉得这句话好像划了个逗号,能干好多事情,所以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句谚语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棒极了,把语文课的知识都用到了数学课上。

老师真的希望这节课以后你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能够记住1分等于60秒,1分钟,1秒钟都非常得短暂,但它也很宝贵对不对。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首歌《时间像小马车》(课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希望你们能抓紧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争当时间的小主人。

三、布置作业:

和家长完成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2.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感受乘法与除法的密切联系。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
4.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倍”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14课时。题目

分桃子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对数目比较小的东西进行平均分。

教学

重难点

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生:我喜欢小猫。
……
生:我喜欢小猴。
师:你为什么喜欢小猴呀?
1、小猴可爱。
2、小猴聪明。
师:真巧,老师也喜欢小猴。小猴不但聪明,而且很能干。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课件出示:两只小猴)和妈妈一起到山上摘桃子,兄弟俩可能干啦,一会儿就摘了一大篮子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可高兴了,挑了8个最好的桃子(课件在2只小猴子中间呈现8个桃子)准备奖给两只小猴,可是分给哥哥几个,弟弟几个呢?猴妈妈发愁了,谁愿意帮帮猴妈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这么多同学愿意帮助猴妈妈,真不错,请同桌两个同学用桌面上的8张桃子卡片,帮猴妈妈分分看,可以怎么分?(板书:分桃子)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
师:能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全班同学吗?
师:刚才同学们分得都很好,都有自己的道理。你们认为这样分得公平,猴妈妈可高兴了,就把8个桃子分给兄弟俩,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我们看看小猴会怎样。(课件显示:每只小猴子抱着4个桃子,高兴得跳起来。)老师真高兴,你们这样乐于助人,真是好样的。

活动二:小猫分鱼。
师:有一天,4只小猫去河边钓鱼,一共钓了12条鱼,(多媒体显示小
猫图)它们围在鱼的周围,想把12条鱼分给大家,就在分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难题吗?
师:请看(多媒体出示文字: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请小朋友读一读,说说小猫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生自由读、说。
师:每只小猫吃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吃几条?你们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师:全班同学都扮演成小猫,每4只小猫围成一组,再选出一种你们小组最喜欢的学具代替鱼,分一分。
师:每组的4只小猫,你们分得同样多吗?都是几条?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哪个组愿意上来分一分?
(4人小组走上讲台,1人负责说,1人负责分,2人观察。)
师:这一组表演得真棒,猴妈妈给每人奖一个大仙桃。下面我们将这一组的分法,通过屏幕放给大家看,好吗?(多媒体演示一条一条分鱼的过程。)
师:有和他们组分得不一样的吗?哪个组上来表演一下?(再请一组上台表演分的过程。)
师:你们怎么知道每只小猫一次就能分3条?
师:说得真棒,你们组的分法很好,因为用上了乘法口诀,所以只要分一次就完成平均分。猴妈妈也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大仙桃。我们在大屏幕上,再看一下他们组的分法好吗?(多媒体演示3条3条分鱼的过程与相应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帮小猫解决了大难题,小猫们都分到了3条鱼,它们可崇拜你们了。
师:把12条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得同样多,都是3条;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都是4个。像这样把东西分得同样多的方法,我们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活动三:分骨头。
师: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什么呀?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分骨头”,请看游戏的规则。(多媒体显示骨头图)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说一说游戏的规则是什么。(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请一生读题: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根?)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师:请4人一小组,组长拿出你们组最喜欢的一种学具代替骨头,其余3个同学扮演小狗,分一分。
(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师:今天,同学们收获特别多,学会了平均分东西,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课件显示:摆放杂乱的12根筷子。)
师:这里有几双筷子呢?要想很快知道有几双筷子,你用什么方法?请打开书第33页,看试一试第1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独立做。
师:谁能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全班同学?
师:真不错,我们看一看他们的方法。(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再看
第2题。(课件显示:摆放杂乱的14枝铅笔及2个铅笔盒。)看着这些摆放乱七八糟的铅笔,你有什么想法?
师:平均每盒放几枝呢?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独立做。
师:谁来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还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二七十四”,所以每盒装7枝。
师:真不错,像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乘法口决来解决。再看第3题,(课件显示:五环旗)你们认识这个标志吗?
师: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师:不错。它表示五个大洲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看到五环标志,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申奥成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课件显示:20个圆环图)用这些圆环可以拼成多少个五环图呢?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板书设计

修改补充

题目

分苹果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师:看,谁来了?
(智慧老爷爷)
师: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生动手分一分。)
师: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
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小结)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师:小熊最佩服智慧老爷爷了,因此它向智慧老爷爷学习,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投影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投影卡片上,再展示,并请他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倡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师:小熊回到动物王国后,夸同学们聪明,已经学会分东西了!可小松鼠听了,不服气,它给我们送来难题,你们能猜到是什么难题吗?(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汇报交流时,用乘法口诀计算松果共有18个的,给予表扬;进而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的孩子们可佩服你们啦!它们开始向你们学习,看,(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

师:做操的方阵有3排,每排8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请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
生:共有24个学生(3×8=24,三八二十四)。
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1、排成3列,每列8个学生。
2、排成4排,每排6个学生。4×6=24,六四二十四。
3、排成4列,每列6个学生。
4、排成2列,每列12个学生。(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把4列并成2列,每列就变成了12人。
师:真聪明,只要动脑筋,每个同学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师: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
(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师:他说得好吗?
(让学生参与评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集邮》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集邮》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 15~1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用乘法口诀口算一位数整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用竖式笔算一位数整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学习验算除法的方法,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

结合教学渗透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在计算前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看课件:

①淘气每页放2张邮票,他一共装了80张;

②奇思每页放3张邮票,他一共装了300张;

③笑笑每页放5张邮票,有285张邮票。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吗?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如何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①80÷2 =②300÷3=③285÷5=

师:80÷2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后面两道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你们有信心学好吗?那老师就要看看,今天谁的表现最好!

二、探究算理,学习新知。

笔算。

师:笑笑着急了,问你们:小朋友,我们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285÷5这里的商大 约是多少呢?

师:我们先来估算下。

生:285张看成300张大约要用60页,所以要比60页少。

生:200张要用40贡,所以285张需要的页数要比40页多。师:笑笑不满意了,他说:我需要准确的结果,不能大约。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列竖式笔算。285÷5

师:你们愿意自己先试试独立完成吗?

师: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做做看。谁愿意大胆试一试呢?

师:下面的小朋友算好了吗?你们的结果对吗?

师:小眼睛看过来,请小朋友一起来做小老师看看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好 吗?

全班交流。(重点可针对以下问 题进行讨论:先用5除几?2个百除以5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28个十除以5,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

师:老师也有几个不太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一下小朋友 ,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吗?

师:商5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师:余下的3怎么办?它表示什么?

生:3个十。

师:5表示什么 ?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的35表示什么呢?

生:35个一。

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师生共同小结:

①先判断。商是几位数?

②除。用28除以5,等于5,5写在十位上。

③乘。用口诀“五五二十五”算出商5个十乘除数5等于25个十,写在28个十的下面。

④减。用28个十减去25个十等于3个十,3写在十位上。

⑤查。检查余数3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把被 除数个位上的5放下来,和余数3个十合起来是35个一。

⑦除。用5除35,等于7。

三、强化方法,总结全课。

师:小朋友们太 聪明了,其实我们小朋友这节课也收获了好多,是吧 ?你学会了什么呢?

生: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那么在以后 的计算中,你想友情提醒你的小伙伴们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

①从百位算起;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③每次除后的余数都要比除 数小;

④当前一位有余数时要和下一位合起来一起除。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节约》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节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

进一步掌握用 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验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

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 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

480÷4 369÷3

一、新知探索。

﹙一﹚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情境图。

师:自己读题思考: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吗?﹙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解决。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拥有解决本题的能力,老师让他们暂时保留己见,为后面的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大多数学生会发现问题,这时就遇到了本课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商中间有零的三位数除法)

师:老师想看一看,谁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会有小部分学生积极举手。这时老师要峰回路转把话题抛给那些只会做到一半却不会最后计算的学生)

师:我可不想把这一问题只留给你们这几位学生,老师偏偏找那些不敢举手的同学,让我 看一看你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了?(其余学生会如释重负地坦言自己遇到的难题)

生:老师我会列式可是不知道怎样计算。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哪里不会计算好不好?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遇到困难的学生边列式边计算,直到遇到难点为止,师板书计算的过程)

师:他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谁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 ?谁能帮一帮他?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征服难题的勇气。通过学生的语言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准确的方法)

师:你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一小部分学生有知识基础,借助他们得到方法二。如果 学生们都不会,教师就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立接把方法授出)

小黑板提示:

针对“方法二”思考:在计算时,你注意到了竖式的第几步有变化?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商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集体汇报交流,最后总结比较上面两 种竖式写法,从而发现“不够商1就商0占位”这个规律。同时确定竖式的简便 写法)

师:同学们,商中间的0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0很重 要,起占位作用)

师:计算除法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写零?计算除法时,不要忘记什么?( 计算除法时,求出商的最 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哪一位商0。不能忘了写0﹚

想一想、议一议:如果少写了商中间的这个0,商成了几位数?所得的结果对不对?

﹙二﹚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有余数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计算:520÷4。

生:自行计算。

师:请同学们 阅读教材第10页下面的习题,先列出算式,再尝试计算。提出问题:

﹙1﹚商的数字“13”后面为什么填0?

﹙2﹚余数和被除数大小是什么关系?

点拨:商的“1”是“一百”,“3”是“三十”,需要用0占数位。余数要小于被除数。

﹙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无余数)的验算

出示502÷2的三种算法。

提出问题:

1.以上三种算法哪种正确呢?

2.用什么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老师点拨:

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 如果商正确的话,应该有:除数×商=被除数。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估算和笔算来验证计算的结果。

二、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主要研究的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在做练习题时,要先判断一下 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置。竖式一定要写整齐,可以简写的要注意书写格式。

师出示“除法法则”小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0 占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一)”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点: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能结合点子图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横式笔算。

习惯养成训练点:

养成积 极思考、清晰表达、大胆质疑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法:情境导入、多媒体辅助、直观演示

学法:实践操作、自主讨论、同桌交流

主要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练习题卡 、直尺

复习检查:练习、反馈、展示

教学过程:

一、口算、复习旧知(通过口算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50 × 4 = 40 × 8 = 32 × 4 = 15 × 6 × 2

20 × 20 = 40 × 50 = 38 × 20 =

二、情景引入

1、(出示课件:队列表演图片和点子图)这是一所学校在进行队列表演,老师根据他们排列的队形绘制出了相应的点子图,在图中你能找到数学信息吗?(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 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式:14×12

师: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

生:将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

三、探究新知、个人学习、分享交流。

师:拿出老师发的点子图,请你圈一圈,然后用算式表示出你圈的过程。

1、请学生分析点子图和人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 2的结果。

3、用算式表示圈的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 点子图上圈出来,结合圈的过程将算式写出来。

(2)、组内说说自己的方法。(要求说明白怎么圈的,怎样列式,听的同学要质疑)

教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方法 ,准备班内交流。

(3)、班内展示学生的方法,由学生自己通过讲一讲说一说分享想法(实物投影、教师板书)

板书可能出现的分法:

12×7×2 14×6×2

14×10+14×2 12×10+12× 4

……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

师:我们同学能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内容来解决问题,真棒!

3、课件出示课本P32表 格,引导学生理解。

(1)、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结合点子图你能看懂它吗?

(2)、小组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自学2分钟,学生分享想法,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ppt)

4、完成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出示题卡2)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巩固应用

完成题卡第2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14 × 12 = 168(人)

12×7×2 14×6×2

14×10+14×2 12×10+12×4

答:一共有168人参加队列表演。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