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3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分析。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分析”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分析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4、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
5、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课前准备
27
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
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
4、放大镜
5、有条件的可配备实物投影仪
6、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兴趣小组,进行配置培养基和培养菌落的实验
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分为两课时。
课时一: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吗?
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提供实物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过程
兴趣小组同学介绍配置培养基和接种、培养细菌的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基成分,总结归纳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们的周围有细菌和真菌吗?如果有,它们喜欢呆在哪里?
观察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讨论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课后实施自己的探究方案
提供实物,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探究方案
课时二: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哪里细菌、真菌比较多?
学生展示探究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适宜细菌和真菌生活的条件
分析适宜细菌和真菌生活的条件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利用现有知识预测实验结果
利用现有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提供实验方案和结果,组织学生辩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它们太小了,要用显微镜看。
教师:在我们的生物小组里,同学们却用肉眼观察到了细菌的生长。他们是怎么看到的呢?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首先,我们看到的不是细菌,是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我们先制作了培养基。我们把牛肉膏、蛋白胨、盐、琼脂和水加热混合。
教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培养基里为什么需要牛肉膏?
学生:牛肉膏应该是营养物质。
教师:还有什么成分属于营养物质吗?
学生:蛋白胨、盐。
有的同学提出琼脂,在同学中引起了争议。经过阅读课本和兴趣小组同学的说明获得了答案。
学生:琼脂是凝固剂。
28
学生继续汇报:配置好培养基后必须高温灭菌,否则细菌就长得到处都是了。灭菌后趁热分装在培养皿和试管中,试管和培养皿也要灭菌。等培养基凝固后,我们将其暴露在空气里,细菌就落到培养基上,这是接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到温暖的培养箱里培养,细菌就大量繁殖形成一个个菌落。
教师:为大家展示学生们培养的细菌和真菌菌落,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菌落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的光滑,有的长了很多毛,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是绿色、黑色、米色、黄色等。
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描述,你能从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区分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吗?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指认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那么在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细菌真菌比较多呢?各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限时5分钟,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方案,同学们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选题,中选的小组将从老师这里领取两个配置好的培养基,继续进行自己的探究实验。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投票评选最有科学性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方案。
教师:虽然这一次我们只有三个小组获得了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但其他同学可以利用自己家里现成的材料来培养细菌和真菌。下节课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课时2:
教师:上节课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实验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进行简短汇报。
学生:我们比较了厕所和食堂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是:准备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厕所中央的地面上,一个放在食堂中央的地面上,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这是我们组的实验结果,(通过食物投影仪展示)。
我们看到在厕所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明显高于食堂中的,说明厕所里的细菌比食堂里多。我们推断的原因是:厕所中人的粪便含有很多细菌,而且打扫的程度没有食堂里好。食堂经常用洗涤剂进行擦洗和消毒,所以细菌就比较少。
教师:分析得很好,人本身就是细菌的携带者,清洁剂和消毒剂都可以减少细菌的分布。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虽然在厕所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明显高于食堂中的;但如果只计算霉菌的菌落数,食堂中的霉菌菌落又明显高于厕所中的。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食堂里吃的多。营养多。
教师:可见,对真菌的生活而言,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
学生:我们比较了教室和操场的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是:准备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教室中央的课桌上,一个放在操场看台的地面上,打开盖暴露在空气中三分钟,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这是我们组的实验结果,(通过食物投影仪展示)。
我们看到在教室里接种的培养基中,菌落数目高于操场上的,说明教室里的细菌比操场多。我们推断的原因是:教室通风情况比较差,所以细菌比较多。
(学生继续比较了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湿抹布和干燥抹布上的细菌真菌等,总结出:营养、潮湿、温暖、人类和动物的活动等条件有利于细菌真菌的分布;通风、洗涤剂、消毒剂、紫外线会减少细菌真菌的分布。)
教师:这是同学们设计的另一组实验,他们比较了学校中心花坛和学校门口大马路边的空气里的细菌。实验方案和同学们的一样:他们准备了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中心花园的草坪上,一个放在马路边上,打开盖三分钟后,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个的菌落多?为什么?
(同学们各抒己见,激烈辩论)
学生:马路边多:那里尘土飞扬,还有汽车尾气。
29
学生:中心花坛多,那里潮湿、很多落叶作为营养。
学生:马路边更通风细菌少。
学生:紫外线强烈,细菌不容易生长。
学生:汽车尾气是污染,对细菌的生长更不利。
学生:马路边人来人往,细菌多。
学生:中心花园还有很多蚯蚓、虫子等,身上都有很多细菌,都会散播到空气中。
教师:经过学生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中心花园里细菌比较多。是不是这样呢?请小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投影仪展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心花园和马路边的细菌和真菌都很多,比刚才其他同学展示的都多。两者比较起来,中心花园的细菌真菌还是明显比马路边多。理由大家都已经说了。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还有很多同学自己在家里利用简单的材料做了很好的实验,下面请这些同学也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学生:展示自己用果冻、柑橘、面包做的探究实验。
教师:同学们爱好钻研的科学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教学反思
在进行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班额过大一直是困扰教学实践的难题。课堂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混水摸鱼;课堂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不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展示所有学生的设计。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这次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时候,我就采取了竞争答辩的方式:首先是要求9个小组进行比赛,最先书写完成完整的探究计划的4个小组可以参与竞争答辩;然后要求全班同学从在参与竞争的4个小组中,投票选择2个设计科学、创意新颖的方案。这三个小组将获得教师提供的培养基。这样,小组为了尽快完成设计方案必须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同学们为了参与评选必须专心倾听。这样就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大家的竞争意识。为了获得最有创意的方案,大家开动脑筋,精益求精,也提升了设计方案的品质。无须担心没有获胜的其他小组丧失了学习的机会,一方面大家可以轮流参与,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家庭中的简单材料进行自己的探究实验。对于自己进行实验的同学,可在记分等方面给以各种形式的表扬。这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
在实验结果展示过程中,以辩论的形式预测实验结果,是课堂的一个高潮。这个亮点不是我事先设计的,而是学生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发生的。“学校的中心花园和马路边”这个课题也是学生提出来的。这个课题选择得非常好,大家都直觉认为马路边很“脏”,但通过阐述理由,很多同学认识到花园的条件更适宜细菌和真菌的存活。这种通过自己的知识预测事件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而通过辩论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JaB88.cOm

扩展阅读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能力,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回顾
二、自主预习
1、根据书中提示设计探究步骤
2、思考、讨论:
①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为什么不能打开培养皿?
②为什么要有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
③培养基应在怎样的环境下培养?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吗?
④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⑤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⑥细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⑦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⑧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三、讨论交流
四、归纳总结
五、达标测评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人教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人教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人教版

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章引言的学习,引起学生对探索微观世界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重点
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难点
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镜,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们走进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什么?
学生:有花,有草,有树,还有各种动物。
教师:好,那么,大家可曾想过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存在另一类生物吗?下面就分组观察各组准备的实物,然后回答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观察实物(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讨论。
教师:你们谈一谈观察结果。
学生:桔子上长了绿毛,馒头长有绿毛,也有黄黑斑。
学生:牛奶闻着发酸了,但看不到什么东西。
学生: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也有绿色斑点。
教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学习本章讲述的知识——分布广泛的真菌和细菌。
(提醒学生用塑料袋把实物放好,并洗干净手)
[收集资料,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学生:细菌和真菌分布得特别广泛,无论是空气中、土壤中、水里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它们。
学生:科学家还发现,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甚至在深海的火山口中还发现了古细菌。
教师:你们的资料准备得很充分。是的,细菌和真菌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了。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大型真菌除外)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其实,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桔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下面你们认真观察菌落图片和老师培养的菌落实物,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思考,选出每组回答较全面的同学作小组发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
(出示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教师培养的菌落实物)
教师:刚才我们评出了最佳小组,请这个小组派代表总结两种菌落的特点。
学生:细菌菌落比较小,呈白色,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学生:真菌菌落较大,颜色呈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形态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全面,那么,你们能不能结合日常所见,举一些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例子呢?
(学生活动)
热烈讨论,思考,积极踊跃回答。
学生:我家在夏天做的肉汤放久了,在肉汤表面就会出现一片一片的白色,绿色斑点。
学生:我家平房放的皮鞋,在夏天的时候容易长绿毛。
学生:吃不了的馒头、面包放久了,就会长些白色、黑色或绿色斑点。
学生:水果放久了就会腐烂。
教师:你们举得例子太好了,说明你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确实这些都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在你们查找的资料中,有没有关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呢?
如果有,大家不妨互相交流,共同增长见识。
学生:19世纪的欧洲,肺结核病十分猖獗,每7个人里就有1人被它夺去生命。科赫为了找到肺结核的病因,日夜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致病的结核杆菌。通过动物实验,他证明结核杆菌能通过空气传播,使人患肺结核。
学生:将结核杆菌放入土壤,它会被杀灭。土壤里有约10万种微生物,是谁杀死了结核杆菌?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不厌其烦地将土壤里的微生物一一进行培养试验,终于在实验到10000多种微生物时,找到了杀灭结核杆菌的菌,提炼出链霉素,为医学工程作出了杰出贡献。
学生:1928年,英国圣玛丽学院的讲师弗莱明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基里长出了霉花。奇怪的是,霉花周围的葡萄球菌不见了,难道是霉菌杀灭了葡萄球菌?他试着将霉菌用水稀释后,滴进其他细菌培养基里,结果,霉菌又杀死了其他病菌。弗莱明喜出望外,将这种霉菌分泌出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在战争中救治了许多伤员,于是,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一起,被誉为第二次大战时期的三大发现。
学生:1855年,法国里尔的酒厂常为美味啤酒变酸而苦恼,就去请教里尔大学教授巴斯德。巴斯德在显微镜下发现,啤酒变酸是酒里的乳酸杆菌捣乱。于是,他用加热的方法杀死乳酸杆菌,保证啤酒不变酸。他成为发明消毒法的第一人。后来。巴斯德又发现了使蚕生病的致病细菌,成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
教师:太棒了,我没想到你们知道这么多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我们查资料,上网知道的。
教师:从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故事中,看到许多科学家为战胜病菌,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知识迁移,学生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教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个肉汤的故事。
1872年,普鲁士医生科赫让妻子熬了一锅肉汤,用来培养细菌,进行研究。细菌在肉汤里繁殖得又多又快。但是,各种细菌混杂在一起无法分离出单纯的菌种来研究。一天,科赫吃饭时,看妻子做的琼脂果冻,大受启发。于是,他在琼脂胶液里加进牛肉汤,冷却凝固成肉汤琼脂,再接种细菌,果然繁殖出了单纯的菌种。他又给透明的细菌染上颜色,在显微镜下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细菌的活动了。科赫利用制作的培养基先后抓住了霍乱病菌、疟原虫、锥体虫等害人精,还成功地控制了牛瘟、淋巴腺鼠疫、回归热、昏睡病等恶疾的蔓延。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进行微生物研究中,配制培养基是很重要的。下面同学们自学课本56页第二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投影仪打出)
1.怎样配制培养基?
2.什么是接种?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尝试回答。
学生: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制成培养基。
学生: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教师:回答得很好,你们想一想,在接种之前,我们把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学生:必须进行高温灭菌。
教师:接种后,应把培养基放在什么地方培养?
学生:应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
教师:很好,下课后,同学们领取培养基和无菌棉棒,为下一节探究实验做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希望各组组长将采集菌种地点讨论划分一下。
[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既然我们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又知道它们中有许多种类对人类有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勤洗手,勤换衣报,打扫环境卫生。
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光自己做到,还要制止他人的不良行为。
学生:开展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减少细菌的产生。
学生:对公共卫生场所经常消毒、清洁。
教师:非常好,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一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学生,为地球母亲添光增彩。
[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教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生物圈中除了动物、植物外,还有另一类生物——细菌和真菌,观察了菌落图及培养基,总结了两个菌落的特点,通过互相交流了解了医学发展的历史,激发了大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精神。
[巩固练习]
(投影仪打出)
1.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
(1)腐败肉汤表面上的白斑
(2)馒头上的绿色毛斑
(3)发霉的花生米
(4)长绿毛的鞋子
答案:细菌菌落:(1) 真菌菌落:(2)(3)(4)
2.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了细菌的分布很广泛,同时也说明细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3.填表
项目

种类
大小
形态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答案:
细菌菌落:
大小 形态
比较小 光滑黏稠,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
大小 形态
比较大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观察菌落
1.细菌菌落
2.真菌菌落
二、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制备配养基
2.接种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分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分析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2、尝试制作甜酒、酸奶、酸菜等食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多项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37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包装袋;搜集有关污水处理的资料等。
教师:收集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制作真菌促进淀粉分解过程及原理的CAI课件;乳酸菌使牛奶变成酸奶的CAI课件。
教学设计
1、通过一些实物、CAI课件及教材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真菌在制作中的作用及原理。
2、师生共同探讨甜酒、酸菜等食品的制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及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搞清楚食品包装的常见方法及原理,并学会选择安全食品。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读物“抗生素今昔”及常见的抗生素的种类及作用,使学生明白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知道了不能滥用抗生素,选择健康的生活习惯。
5、教师引导学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等应用的内容,并给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向学生渗透STS教育。
6、探讨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巨大作用,及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细菌、真菌与疾病的防治
细菌与环境保护
思考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对我们有用的例子,并给以回答。如制作甜酒时用的酒曲,生病时用的青霉素等。
思考、讨论,边讨论边记录食品的名称及这些食品可能用到哪些细菌和真菌。
部分同学回答:向我们平时生活中吃的馒头,要用到酵母菌;喝的酸奶,必须用乳酸菌;还有甜酒、酸菜、醋、啤酒等都离不开细菌或真菌。
仔细观看面包等食物,发现里面有许多的小孔,用手捏着很松软。思考是哪些真菌在里面起作用呢?看教材第71页,然后观看大屏幕:真菌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图示。
积极回答:制作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松软,而面团中所含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我们没有吃到酒味。
看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看大屏幕:有的细菌如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图解后。
就自己理解的内容给以回答。
阅读教材中关于甜酒的制作过程,并进行积极的思考。
可能是酒曲中有真菌等将糯米分解成了葡萄糖。纷纷表示要尝试制作甜酒。
讨论后总结为: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时为细菌和真菌提供了适合生存的条件。
拿出各自准备的食品包装袋,相互交流食品包装的一些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认真观察,积极讨论、相互补充。图中有七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分别是:袋装肉肠、袋装牛奶及盒装牛奶、肉类罐头、咸鱼、果脯、腊肉及干蘑菇。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冷冻和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的原理。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包装说明,尽量选择安全食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期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身体健康。
阅读课后读物教材内容,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思考。
在此基础之上解释道:人们这种说法是不够科学的。其实,生病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某些真菌来杀死致病细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抗生素能有效地治疗多种疾病。
根据生活经验及课后阅读材料得知:抗生素适于治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仅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还会杀死人体内有益的细菌。应合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
阅读后,深深地感到:这些药品的生产都利用了基因技术和细菌繁殖速度快的原理,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降低成本,造福人类。因此科技发展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可以把较好地资料向全班介绍),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
细菌主要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来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纷纷献计献策:利用细菌、甲烷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的甲烷还可以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既净化了污水又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细菌和真菌有好的也有坏的,谁能举出它们对人类有用的例子?很好,其实细菌和真菌中有很多种类对人类及环境是有用的。人们究竟在哪些方面利用细菌和真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食品的制作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答得很好。看来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真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请同学们以面包的制作为例,分析一下真菌究竟起什么作用?(展示面包食物及相关的CAI课件)
展示课件及酵母菌使瓶上方的气球吹大的演示实验。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同学们喜欢喝酸奶吗,它又是怎么制作的?(展示CAI课件)
必要时给以指导,并号召同学们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尝试制作酸奶。
谁品尝过甜酒,能否结合刚才学的知识分析一下甜酒为什么是甜的?
回答得很好。制作甜酒用的酒曲就是真菌中的一种曲霉,它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请同学们总结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袋及包装方法,下面我们共同探究一下食物的保存方法。
讨论得很好。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73页“观察与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图中介绍了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这些方法依据的主要原理是什么?(3)除以上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的腐败?
在学生回答时,给以及时的提示、纠正和补充。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们在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一提起细菌人们总认为应该避而远之,因为它是给人类带来疾病的代名词。事实上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阅读课后读物“抗生素今昔”及教材第74页内容,给以判断和解释。
给以提示、补充。
抗生素在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时效果很好,能否大量地使用它呢?
请同学们阅读现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等应用的内容,如利用基因技术生产胰岛素。谈谈你的感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并结合自己收集的有关方面的材料,思考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
回答得很全面。同学们,清河就在我们身边,它发出的臭味相信我们都很清楚,它污染着空气,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谁能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向政府提出一些治理方案呢?
同学们提的建议很好,能较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教学点评:
本节课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多方面参与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主动、探究及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改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内容没有概念性的知识,原理也不多,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之上,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及收集的材料,着重探讨如何利用细菌和真菌为人类造福。如课堂上教会学生怎样制作甜酒、酸菜等,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学易操作,学生深感生物科学就在自己身边,较好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常见食品的包装方法及食品保存的原理,从而学会了如何选择安全食品。然后,又介绍了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及细菌与环境保护,向学生渗透着STS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一些生物技术,又学会了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多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