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8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

1、学习目标: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2、学习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3、学习难点: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75-79页的内容,填写下列空格,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星八一南昌起义时间:

领导人:

意义:①打响了的第一枪

②成为、的开始;

③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以革命摇篮井冈山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率领的部队与

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这支部队改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探索、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的时间:

长征的原因:

遵义会议:①主要内容: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长征的结束: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

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毛泽东

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要学习长征中的哪些精神?

3、你的疑点、难点:

新课标第一网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井冈山会师

2、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D.改革开放的窗口

3、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D.邓小平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4、红军长征出发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分别是()

A.陕西吴起镇、江西瑞金B.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C.江西瑞金、贵州遵义D.江西井冈山、甘肃会宁

5、右图所反映的情景是1928年发生的()

A.井冈山会师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会宁会师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一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远征”指什么事件?写出该事件中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2、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远征”途中经历的主要事件。(写出三件即可)

3、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次“远征”对中国革命有什么伟大意义?

4、结合材料二图中2008年奥运圣火在江西传递的路线,圣火经过的三个地点都是革命圣地。请选择其中两个地点分别写出曾经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5、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一路线命名。

B、选做题

一、选择题

1、从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胜利,这一历程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在于()

A.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C.诞生了人民军队D.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二、非选择题

右图是一幅红军长征路线图,请根据图片,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填上相应的地名。

A:长征的出发地——

B:召开转折性的会议——

C: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D: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

非选择题

1、(1)瑞金:中国苏维埃政权在这里建立;红军长征从这里出发;(2)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3)南昌:南昌起义,建立革命军队(任选两个)

2、如:继承革命传统;红色之旅;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言之有理即可)

延伸阅读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目标导航: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知识,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性。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要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认识到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自学卡片:(组长组织、相互交流、完成卡片)

一、南昌起义与革命摇篮井冈山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1、过程:

2、其他

展示舞台:(各组上黑板展示自学成果)

交流天地:(各组将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共同讨论解决)

疑难点拨:

1、诗词赏析

诗词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上述歌谣涉及哪些历史事件?(2)“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这一历史事件距今已有多长时间?(3)“朱毛合”“建四军”有什么奇功?(4)中国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请指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诗词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开始于哪一年?赢得彻底胜利是在哪一年?(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3)“三军”分别指什么?(4)分析诗词,里面牵扯到哪些长征经过的大山、大河?

2、红色旅游

(1)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我们不仅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还要牢记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艰辛和鲜血。假如我们我班要要搞一次“牢记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红色旅游,请大家我们推荐景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2)假如我们重走长征路,根据红军遇到的情况,谈谈你认为会遇到哪些困难?

巩固练习:

1.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会议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一大

2.2006年5月,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带领21名体验者重走长征路。这支队伍在出发前,计划在我们贵州境内应走的地方有()

①遵义②赤水③乌江④黄果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辛亥革命

4.黄石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5.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曾激动的向同学们讲述着几十年前那一幕幕艰难困苦的场面。下面地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述中的是()

A.湘江B.松花江C.乌江D.赤水河

盘点收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阅读“南昌起义”一目,完成1—5小题。)
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
3、革命军占领南昌后,准备南下,起义失败后,、领导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
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阅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一目,完成6—12小题。)
6、秋收起义的时间是,地点在。领导人是。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
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建立者。
8、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书写“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几个大字,这里的地方是指。
9、毛泽东决定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后。
10、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会师的队伍是、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的开始。
(二)合作探究1.结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请讲一讲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的这首词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能讲讲大致经过吗?3.“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你会唱这首红军歌谣吗?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为什么仍能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呢?
(三)系统总结:
(四)巩固训练: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3.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挺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
①秋收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三湾改编④南昌起义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5.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于()
A.南昌起义 B.三湾改编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井冈山会师
6.材料解析题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中有“讲起‘八一’历史长”,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
(五)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掌握

“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再现情景

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

论从史出评价事件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

讨论探索

秋收起义的队伍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崇敬革命前辈业绩

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业绩永远值得后人崇敬

思想意识

必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A.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地点:江西南昌。[要求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

C.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D.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

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完成“练一练”:

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

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

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提醒学生进行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时,注意观察57页“文献资料·红军歌谣”、59页“自由阅读卡·红军的军服”:

A.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B.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3、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和57页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

A.会师时间:1928年4月

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4、根据59页“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层层引导:

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巩固小结

按照纲要信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南昌起义→

南下受挫

}井冈山会师

→星火燎原

秋收起义→

敌强我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