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05七年级上册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鲁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鲁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七年级上册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鲁教版
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认识到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重点和难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本课的重点。
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可以从“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入手,用“李大钊就义”图片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形象资料增强学生印象,并激发学生的感情,引出毛泽东的一段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然后导入新课。也可以先问学生有没有看过《南昌起义》的电影,然后教师讲述朱德在起义前夕设鸿门宴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3)讲授新课:
一、南昌起义
1.
二、秋收起义
学习时,先布置学生阅读小字“八七”会议的内容接着悬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指出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军从修水、钢鼓、安源分三路进攻,受挫后在文家市会合,南下途中三湾改编,最后落脚在井冈山并建立起中国农村第一个根据地。“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本课的难点。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要点归纳。农村和城市相比,条件是艰苦的,可是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却充满了革命乐观精神。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红军歌谣”和“红军的军服”,并有机进行革命斗争传统教育。
三、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历史事件,学习时,可以利用《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和《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插图,加深印象。指出两军会师后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课的史实十分丰富,有相关的电视片,电影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的许多回忆录;还可以补充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建立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等史实,建议教师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1.1927年的南昌起义,中共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最大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五、巩固、小结:建议教师在板书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制作本课的知识结构表进行本课的小结。
六、练习:“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七、作业:议一议: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附: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
背景、经过(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三个方面掌握
二、中共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
三、中共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四、在井冈山建立建立根据地的原因(WWW.Fw76.Com 76范文网)
精选阅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教材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引入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起义之后队伍向哪里去?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使中国革命终于有了可靠的落脚点和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道路。
本课的难点是: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中国革命以俄为师,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毛泽东却率秋收起义队伍去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一环,中国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力量弱小,加之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受阻,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受挫,事实证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
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布置学生阅读55——5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A、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地点:江西南昌。[要求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
C、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D、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56页《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
3、56页“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
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
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同桌的学生一个翻书到56页,另一个
翻到58页,对照着完成“练一练”:
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画圈]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画圈]
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画圈]
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画圈]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提醒学生进行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时,
注意观察57页“文献资料·红军歌谣”、59页“自由阅读卡·红军的军服”:
A、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B、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
农村的生活。)
2、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和57页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
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
A、会师时间:1928年4月
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3、根据59页“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
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采用“剥笋法”层层引导)
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
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巩固小结
1、按照纲要信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南昌起义→
南下受挫
}井冈山会师
→星火燎原
秋收起义→
敌强我弱
2、布置课后完成的作业:新学案第45——46页[自我测评]以及96——97页“一、
选择题”8、9、10、12、16题(必答);“三、材料分析题”(选答)。
3、提醒学生预习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目标导航: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知识,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性。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要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认识到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自学卡片:(组长组织、相互交流、完成卡片)
一、南昌起义与革命摇篮井冈山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1、过程:
2、其他
展示舞台:(各组上黑板展示自学成果)
交流天地:(各组将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共同讨论解决)
疑难点拨:
1、诗词赏析
诗词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上述歌谣涉及哪些历史事件?(2)“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这一历史事件距今已有多长时间?(3)“朱毛合”“建四军”有什么奇功?(4)中国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请指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诗词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开始于哪一年?赢得彻底胜利是在哪一年?(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3)“三军”分别指什么?(4)分析诗词,里面牵扯到哪些长征经过的大山、大河?
2、红色旅游
(1)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我们不仅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还要牢记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艰辛和鲜血。假如我们我班要要搞一次“牢记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红色旅游,请大家我们推荐景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2)假如我们重走长征路,根据红军遇到的情况,谈谈你认为会遇到哪些困难?
巩固练习:
1.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会议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一大
2.2006年5月,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带领21名体验者重走长征路。这支队伍在出发前,计划在我们贵州境内应走的地方有()
①遵义②赤水③乌江④黄果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辛亥革命
4.黄石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5.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曾激动的向同学们讲述着几十年前那一幕幕艰难困苦的场面。下面地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述中的是()
A.湘江B.松花江C.乌江D.赤水河
盘点收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阅读“南昌起义”一目,完成1—5小题。)
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
3、革命军占领南昌后,准备南下,起义失败后,、领导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
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阅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一目,完成6—12小题。)
6、秋收起义的时间是,地点在。领导人是。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
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建立者。
8、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书写“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几个大字,这里的地方是指。
9、毛泽东决定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后。
10、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会师的队伍是、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的开始。
(二)合作探究1.结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请讲一讲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的这首词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能讲讲大致经过吗?3.“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你会唱这首红军歌谣吗?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为什么仍能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呢?
(三)系统总结:
(四)巩固训练:
1.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3.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起义领导人是()
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挺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
①秋收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三湾改编④南昌起义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5.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于()
A.南昌起义 B.三湾改编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井冈山会师
6.材料解析题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中有“讲起‘八一’历史长”,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有多长?
(五)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