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考点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民族的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7

考点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点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认识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封国制产生的原因、特点;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认识王国问题解决的意义。

2、察举制;

认识察举制是汉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并理解其概念及目的。归纳察举制在两汉的演变及影响。

3、编户齐民

认识编户制度是汉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掌握该制度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1、“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3、编户制度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划分大家、中家、小家三等,隶属地方政府,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资产多者多纳税。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

怎样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

(2)产生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国李悝改革中有所体现;之后,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大力推行;到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最为突出;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3)实质与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不同时期其历史作用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秦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汉初期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统治者继续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利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一系列的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清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等。这就严重障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例1.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

A.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B.封建专制的产物

C.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D.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瓦解

本题答案是C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理解和比较。西周的分封制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而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故可排除A、B两项;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瓦解是统治者一系列措施的结果,并非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西汉的社会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自始至终都未发生变化,所以D项也不正确。两个时期分封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

例2.下列对汉朝察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本题答案是D。本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汉朝监察制度建立的目的、内容及实行的概况。A、B、C三项叙述正确,D项表述有误,因为,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是在东汉而非西汉。

例3.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本题答案是D。该题主要考查对两汉编户制度的正确认识,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在编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据此分析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被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前汉书》卷14

材料2:(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卷106

材料3:(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前汉书》卷64

材料4:自此以来,……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惟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卷14

回答:①根据材料1,说明汉初分封王国的依据是什么?试指出这一依据正确与否?

②根据材料1、2说明西汉为什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2、3的解决方法有何不同?

③材料4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试对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作出正确的评价。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一、二反映西汉前期诸侯王的设立意图以及后来变化的结果,要善于把材料的叙述与题目的设问要求结合对应回答。第(2)题要求对比材料二、三,要善于从材料中分清不同手段及产生的不同结果。第(3)问是认识能力的考查,要注意从“解决”上思考。

(1)“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天下初定,昆弟少,诸子弱。”实行郡县并行制。王国和侯国势力膨胀,权力增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前者主张强行削弱王国特权;后者主张加大分封,分割减少诸侯王的封地。其结果是,前者容易激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酿成叛乱;后者使诸侯王封地越来越小,势力日渐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从而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3)强大的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1、政治上,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巩固。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此制度建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

②这一制度有中央和地方两大行政制度。从中央制度来看: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其中相权较重,可以辖制百官。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开始有意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还实行了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和选官制度(察举制)。从地方制度来看:秦朝否定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郡县制,至西汉中期则从实践中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实际上取消了这一制度,然而地方割据则在刺史制度和察举制推行后期变得十分严重。

2、封建统治思想的演变。

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加强镇压,实行暴政;

②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③西汉汉武帝开始,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注意: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封建上层建筑的日趋完善,全国“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的历史传统,在巩固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匈奴的兴衰

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了解匈奴的社会状况;归纳两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西汉初年、汉武帝、汉元帝与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东汉匈奴分裂及威胁的解除。

2、张骞通西域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路线及意义;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辖。

3、西南夷与百越

西南夷和百越的概念;两汉对西南夷、东汉对百越的管辖。

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政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1)第一阶段: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2)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原因: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3)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原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影响: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

2、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①张骞通西域,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

②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

③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频繁,规模与范围更大。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使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西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张骞通西域以后,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3、如何认识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两汉同西域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并立的政权,平等的关系。当时双方人员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都面临匈奴的威胁。第二阶段是从属关系,西汉设西域都护,行使行政管辖权。西汉对西域管辖的影响深远:①拓展了疆域,加强了边疆的开发,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沟通了同西亚、欧洲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指国家的结构而言,既包括多个民族,又有领土统一的状况。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新的发展: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加强了边防建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治理河套;设置“三郡”,加强南疆建设,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这些都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全国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区域,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为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西汉对匈奴由和到战,安定了北方边郡,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时,对西域加强了交往,设西域都护加强了管辖,这有利于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南地区,西汉也设置郡县,加强了联系。③东汉继续对匈奴用兵,安定了北部边郡;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联系和管辖。因此,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5、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特征及其影响。

原因:①政治上,国家长期统一、强盛;②经济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③文化上,文化繁荣;④,政策上,统治者推行开明正确的民族政策。

特征:①从整体上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②从形式上看,民族联系形式多样,如战争、设立机构管辖、和亲、迁徙、互市等。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以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为主流。③从区域上看,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影响:①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随着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一些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理,如西域和西南地区纳入西汉版图。②增进了兄弟民族间的情谊,促进了民族融合。一些少数民族逐步接受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与汉族的融合得到加强,如南方的越族。③促进了中原和边疆各族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民族关系的加强,一方面使中原和汉族先进的文化技术传入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大大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物产传入内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④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中外交通新纪元,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1、对我国历史上和亲的不同看法

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完全否定。和亲从根本上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

再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将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历史上和亲有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一种用于友好的民族,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再一种用于已经内属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不同,但一般来说,其结果都是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2、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定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因此,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农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颂扬,反之要给予否定和鞭挞。

(2)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

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尽管各民族之间有掠夺、有迁徒、有战争、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而友好则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3)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也存在矛盾、斗争和战争。它与民族关系的主流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由于矛盾的复杂发生,不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斗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国家统一的战争;有的是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鉴于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明确给予肯定和否定。

例1.秦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都是()

A.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

本题答案是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应该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例2.对两汉政府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本题答案是B。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民族之间战争性质的正确认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汉政府对匈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故B项正确

例3.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本题答案是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A、B、C三项是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作用。D项是其不同点,因为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是班超出使西域的直接作用,而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达到此目的。

例4.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到:“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昭君出塞()

A.是为了个人幸福B.不畏艰险的精神可嘉

C.敢于挣破封建牢笼D.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等有效信息去分析,作者认为昭君以心许国,起到了汉朝军队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例5、(2005全国文综3历史)(20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由材料一中的《汉书》可以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是西汉,由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可知匈奴大败,被逼退出祁连山一带。由材料二中“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可知这一时期该地区出现土地兼并。由材料一中“宜畜牧”到材料二的“耕种”可知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由畜牧业转为农耕的变化。由材料三的出处《三国志》可知仓慈是三国曹魏初年时期的太守,再联系他的做法归纳出所产生的作用,学生较难答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这也是本题的精华所在。本题的材料很新,虽然三国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本题立意很好,使用合理,值得借鉴。

(1)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2)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扩展阅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的兴衰;西域各族与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有关理论,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宇内一统,境宁和睦,却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两汉时期,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3.张骞、班超、王昭君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教学过程

一、边疆各族

1.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秦朝的统一,使中国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两汉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边疆与中原的联系日趋密切;

由于各族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的差异,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2.边疆各族及其分布

读图识图:《西汉边疆各族》、《东汉边疆各族》,了解两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

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

北部边疆有匈奴、乌桓和鲜卑等民族,其中,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

南部边疆,出现了南越等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西部边疆有氐、羌、西域“三十六国”和乌孙。

东北边疆,包括夫佘、高句丽、挹娄等民族。

二、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状况与匈奴的强大。

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但农业、手工业也有所发展。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我国北部第一次出现了农牧政权分立的局面,并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

2.汉与匈奴的相处。

汉初对匈奴“和亲”:

汉初,匈奴贵族经常率骑兵掠夺我北部边郡。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带军队迎战匈奴,结果在白登山被围。

西汉鉴于国力有限,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文景一面与匈奴“和亲”,一面积蓄力量。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反击的准备已经完成;

西汉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

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

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

呼韩邪单于降汉和昭君出塞。

后来,匈奴贵族发生内讧,出现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其中一部的呼韩邪单于降汉。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3.东汉时期匈奴的分裂,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同汉族杂居,并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

北匈奴进攻东汉,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公元73年和89年,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

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北匈奴政权瓦解后,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匈奴故地。逐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

强大游牧民族。

三、西域各族

1.西域的“城郭诸国”

西汉时西域有乌孙、车师、鄯善等三十六国,绝大多数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

洲地区。

西域诸国多以城郭为中心,史称“城郭诸国”。

2.西域的社会经济

西域各国大都以农业立国,也有一些以牧业为主,少数专门从事游牧。有的能自铸

兵器。

诸国人口多少不一,各国语言也不同,翻译官在西域官职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意义

第一次

为了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击匈奴

公元前

138年

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的汇聚,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他的勇敢坚毅精神为后世景仰。

第二次

扩大西汉的影响,加强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

公元前

119年

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2.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

西域交通畅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

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

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

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3.西汉与乌孙和亲

公元前105年开始,汉先后以宗室女细君、解忧嫁与乌孙王,同乌孙和亲。

解忧的女侍者冯嫽,具有政治才能,擅长外交,到乌孙后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人们

称她为冯夫人。

鸟孙王死后,其匈奴夫人所生之子乌就屠聚众作乱。冯夫人受命前往,劝乌就屠罢

兵。乌就屠于是接受了汉朝的封号。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被化解。

4.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5.班超经营西域

王莽统治时期,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奴势力乘虚而入。

公元73年,窦固击败北匈奴之后,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班超在西域活动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密切了西域和

内地的联系。

五、西南夷

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

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夜郎、滇等许多少数民族,“西南夷”是秦汉时中原人们对他们的总称。

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

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犍为、牂牁(zngk)等郡。

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汉兵连战不克。

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两汉在西南夷地区实行双轨统治,既任命郡太守、县令,又封当地部族君长为王侯、

邑长,改变了西南夷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六、百越

1.百越及其分布

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

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东越;

两广地区的越人称南越。

2.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秦末农民起义时,南海郡尉赵佗割据南海、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

汉高祖承认了其称王的现实。

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促进了南越社会经济的发展,汉高祖也承认南越

的治理成绩。

南越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兵进攻南越。第二年,番禺城破,南越灭亡。汉朝在南越

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课时教案总第13课时课题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教学目标(目的)识记秦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秦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匈奴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须以适当的民族政策和谐民族关系,才能稳固统治,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在学习了解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们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教学过程: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主要有:北方匈奴、乌桓和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西北的西域各族。他们与中原以不同形式交往和联系。

二.匈奴的兴衰

1.战国时的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发源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战国时期匈奴日益强大。匈奴单于带兵占据河套地区,还经常到秦、赵、燕三国掠夺骚扰,所以战国时北方三国各自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

2.秦统一后对匈奴的措施:

(1)北拒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城设县,迁民居住。

(2)大规模修筑长城。

3.匈奴社会发展状况:

(1)经济:以畜牧为主,少数农耕,铁器深入各领域。

(2)政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鸣镝杀父)。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被动“和亲”

①原因:西汉初期国力有限,匈奴不断南下进攻(前200年,白登之围,匈强汉弱)。

②内容: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和食物等,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来。

③作用: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攻掠从未停止。(治标不治本)西汉初年的“和亲”

(1)原因:①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②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2)内容: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奉送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

(3)评价:

①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②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策略性(羁縻政策)。

③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未能根本解除匈奴威胁。

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2)西汉中期反击“战争”

①原因或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②过程:十年反攻,三次大战,两个将军(卫青、霍去病)。

③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双方争夺重点转移到西部。

④性质:国内民族战争,没有侵略反侵略性质。

汉武帝对匈奴军事反攻

(1)条件: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经济——经济繁荣,粮丰财足;军事——战马众多,士卒训练有素。

(2)评价:阻止了匈奴南下掠夺,是正义战争;解除了边患,有利北部边疆开发;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3)西汉后期主动“和亲”

①背景:匈奴内部混战,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附汉朝,其余各部或游牧或西迁(欧洲匈牙利人);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②事件:西汉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昭君出塞”。

③意义: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5.东汉与匈奴的关系(“战争”)

(1)东汉初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

(2)东汉前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

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瓦解、西迁,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本节一些课外资料

1.历史上对汉初和亲政策的评价: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指娄敬)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认为和亲是“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翦伯赞则认为“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阳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林剑鸣认为“和亲政策是汉初被迫采取的一种方式,是西汉政府无法用武力抵御匈奴入侵时才实行的,其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2.历代有关对“昭君出塞”评价的一些诗文:(1)肯定评价:(唐)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烽烟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后周)王竣《题明妃出塞图》:“塞上香风暗度村,瑟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píxiū)百万兵。”张仲素《王昭君》:“仙娥(指昭君)今下嫁,骄子(指呼韩邪单于)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胡曾在《汉宫》:“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乘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卢昭《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茄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元)张翥袭用《昭君怨》的词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写道:“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翦伯赞《题昭君墓》诗六首之六:“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2)否定评价:(唐)苏郁在《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唐)杜甫在《咏怀古迹明妃村》中写道:“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页课时教案总第14课时课题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二)西域、西南夷与百越教学目标(目的)识记两汉与西域、西南夷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通西域目的和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两汉对西南夷的管辖。难点: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西域主要是指今天的甘肃、新疆等地,这一地区对两汉的内政外交都很重要,但在当时主要受匈奴控制,很有必要选派得力人员去沟通联系。教学过程:三.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

1.“西域”的地理范围

(1)狭义: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南南北;

(2)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含新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

2.第一次通西域(前138年,路线见教材附图)

(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2)结果:未达到出使目的,却了解了西域状况及西域各族交往愿望,并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3.第二次通西域(前119年)

(1)目的:加强同西域的联系。

(2)结果:汉朝终于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互派使节)。

4.通西域的意义

(1)整体: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2)联系: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互动: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张骞通西域(BC138——BC119)

(1)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第二次是联络乌孙共同反击匈奴。

(2)结果:第一次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凿空);第二次各国遣使回访,建立友好关系。

(3)意义: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联系(西域都护);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铸铁技术、井渠法);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葡葡、苜蓿、石榴等农作物、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打通了中西交往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评价张骞通西域: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1)评价“事”:张骞通西域,沟通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关系,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丰富了内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汉朝同中亚、西亚及欧洲的相互贸易和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2)评价“人”: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不怕困难,执著顽强,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边疆开发和中西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

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6.西汉开始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1)时间: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2)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能:对西域进行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4)性质:地方军事行政官。

7.东汉与西域(以班超经营西域为主)

(1)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被北匈奴控制。

(2)经过:窦固击败北匈奴(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公元74年,东汉明帝时)。

(3)作用: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奴役,密切西域和内地联系。

四.西南夷与百越

1.两汉与西南夷(西南地区)

(1)含义:两汉时对西南地区几十个少数民族的统称。

(2)西汉中期管辖(汉武帝时设郡,赐“滇王之印”):设立郡县——犍为、牂牁(zāngkē)等郡;册封王侯——夜郎王、滇王。

(3)西汉末年反抗。(4)东汉初年回归。

2.两汉与百越(华南地区)

(1)含义:汉朝时对华东、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浙江温州称东越,广东广西称南越)

(2)汉武帝时在南越设九郡进行管辖(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管辖始于秦朝)。班超——大事决于果敢: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当时儒学大师班彪最小的儿子,其兄是《汉书》的作者班固。班超自幼就“有大志,不修细节”,他不仅“有口辩,而猎涉书传”使他博学多才,且“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这为他以后完成重任准备了条件。后来,班超在北匈奴不断骚扰边境,朝廷内外一片抗击匈奴的气氛中毅然投笔从戎。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奉命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抵制匈奴。他在鄯善国斩杀匈奴使者、在于阗诱杀煽动于阗王反汉的巫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公元76年,当东汉政府宣布罢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后,班超顺应西域各族人民愿望,以疏勒为据点,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留在西域,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直到公元94年西域重归东汉。此后,班超又继续经营西域,公元102年,71岁的班超才回到汉朝。他在西域度过了30个惊心动魄的春秋,为东汉统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果敢、坚毅,值得后世永远纪念的伟大人物。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开灵渠、岭南三郡、南海九郡);②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都护、丝绸之路);③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两汉与匈奴战争)。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两汉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民族战争:两汉与匈奴战争(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2)和亲:(细君公主、王昭君);

(3)互市:经贸往来;

(4)遣使:两汉与西域(张骞、班超);

(5)设立机构:西域(西域都护)西南夷(夜郎郡)南越(南海郡);

(6)册封:西南夷(夜郎王、滇王印)。

考点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与朝鲜的关系

掌握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史实:政治交往、文化联系、经济交流

2、与日本的关系

掌握两汉和日本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史实:政治交往、经济交流

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掌握汉朝与西亚的经济交往;东汉与大秦的政治交往。

4、丝绸之路

掌握陆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开通的条件、路线和意义;掌握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

1、陆上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内涵: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西传而得名。

(2)开通的历史条件:①秦汉的统一,中原王朝实力的积聚。②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③西汉丝织业的发展。④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3)开通和维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②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③西汉末年,中原与西域关系一度中断。④东汉班超经营西域。⑤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4)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它是东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和桥梁。西域的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作物,罗马的玻璃器皿、中亚的服饰、饮食等物产,西域的乐舞、杂技,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等精神文化产品由此传人中国。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中国物产和技术的西传更是难以统计的,造纸、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等的西传,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海上丝绸之路

(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3)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3、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①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发展;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④张骞沟通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⑦统治阶级比较重视。

例1.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城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本题答案是B。西汉同西亚和欧洲通商关承发展的前提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而丝绸之路是在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之后形成的。此题中的A项只是作为对外交往史中的主要物品而出现,而C、D两项都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才出现的。

例2.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A.应用性技术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D.书画艺术品

本题答案是A。汉代在中外交往中输出的主要是应用性技术,例如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并推广,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等。

例3.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本题答案是D。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表述有误,因为秦汉时期中国只与欧亚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并没有与非洲国家直接开始贸易交往。

民族关系是指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关系是指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

民族关系

从民族关系上看,民族交往,特别是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重大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灭六国,南平越族,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的基础。两汉时期,民族交往频繁。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武帝在西南设置郡县,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同中原的联系。边疆各族对开发边疆地区,缔造中华民族历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意:各民族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贸易、战争、和亲、迁徙、招抚、设置特别机构等,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经济上的互补和文化上的相融、认同,一直是推动民族融合的主要动力。

对外关系

从对外关系上看,中外交往开始发展起来,中外交往中中国主要是文化输出。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中外交通发达,统治者思想开放、政策开明、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东与朝鲜、日本,南与越南、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西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都有联系、交往。出现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丝绸之路”和水上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影响世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东亚,远及欧洲和非洲。

▲注意:影响对外关系的主要因素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通和对外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丝绸之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这在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

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

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

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

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指出: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讲授新课: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

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

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

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

2.中朝贸易的发展

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

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日本的社会状况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汉朝时,日本“分为百余国”。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

译通于汉”。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从《汉书·地理志》中初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

2.两汉与日本的关系

徐福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

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

汉武帝时,日本一些部族小国与汉朝已经有了通使关系;

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已出土)。

汉安帝时,倭国又遣使来汉。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促进了日本生产

和文化的发展。

3.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更加密切。

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如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

中国的铁器、农耕和水利技术传到越南,使越南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三、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汉以前,中国的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等地。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

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当时,世界各文明区域尚处于隔绝分散的状

态,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丝绸之路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

2.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西南陆上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西南有一条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过缅甸,最后到达印度的丝绸之路。

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而且为中缅、中印

的友好往来,创造了条件。

4.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A.秦汉时期,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

B.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

A.阅读课本插图《海上丝绸之路》;

B.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

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

斯里兰卡。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

的外交活动范围。

5.评价: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

地区联系起来。

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

海上“丝绸之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汉朝与安息的交往

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的中转站,

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贸易谋获其利。

2.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汉朝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到东汉,这

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