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6课德意志的统一-

第一朵杏花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7

第6课德意志的统一-。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6课德意志的统一-”,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6课德意志的统一

一、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条件

1、必要条件

(1)工业革命推动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统一的根本动力;

(2)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加强国际性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

(4)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2、可能条件:普鲁士实力雄厚,具备完成统一的能力;

(1)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2)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3)民族单一,统一决心坚定(体现争取民族自强振兴的民族主义运动色彩);

(4)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5)有一位铁腕核心人物:俾斯麦;

项目

统一策略

①推行“铁血政策”:严格控制国内局势,坚持进行军事改革;

②大力发展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

对外

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争取分化、孤立敌国,各个击破;

二、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进程

※点拨:德意志统一的方式:采取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统一进程

战争概况

普奥对丹麦战争

概况

1864年,普奥联合对丹麦作战;

结果

夺取了丹麦控制下的德意志地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

普奥战争

概况

1866年,萨多瓦战役,普鲁士军队击溃奥地利主力;

①奥地利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

②1867年,北德意志同盟成立,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

普法

战争

概况

1870年,色当战役,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及大量法军官兵;

结果

使南方德意志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

统一完成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标志德国统一完成愿;

知识点拨

德意志的统一,实质是普鲁士势力得到延伸;

三、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影响

1、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为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2、德国扼制了法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3、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侵略性的国家;

相关阅读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灭南宋后,结束了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再次实现统一;知道元朝疆域的四至;知道采用汉人汉法,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经济;知道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了解马可波罗来华的基本史实。
2.观察《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元朝的丝绸之路以及马可波罗从陆路来华海路返回的路线》图,汲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元朝的统治和对外关系的特色;掌握秦、隋唐、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学会梳理和分析历史事件发展与变化的方法。
3.认识行省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变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认同辽阔的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开放的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元朝统一全国和行省制度
难点:正确理解元朝政权的历史地位
说明:
1.自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来,中国虽经历过多次分裂,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五代十国以来,经历了370多年的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分裂局面以后,历史把统一的使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新兴的蒙古政权,充当了历史的工具,扮演了统一全国的角色。元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因此,这两个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2.正确理解蒙古贵族历史进步,既不夸大其经济文化方面落后的一面,又不回避这种落后性对中原、江南经济的破坏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同学们结合画面想一想,歌曲反映的是哪一个民族?提到这个民族你会想到哪些?(草原、蒙古包、游牧生活……)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时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又是如何统治全国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回顾蒙古政权的建立: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完成全国的统一。
③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大统一局面?(秦、西晋、隋、元朝四次大统一。)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这些史实说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思考: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归纳总结出:(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的长期统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2.讲授元朝社会经济
①指导学生读书,结合练习与测评1和补充材料分析元朝经济发展的措施:指出第一采用汉法,提倡文治。(补充材料一、二)适应农耕地区的特点,对蒙古旧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一些有利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第二蒙古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劝农司,编写农书。通过读书,学生能够完成此题,既达到当堂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关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讲清三点:第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补充黄道婆);第二,结合文献选读讲清海运的畅通,同时利用《元朝漕运和海运图》进行识记,比较隋朝和元朝运河,说明元朝漕运的特点;第三,商业(元大都的繁荣)。

忽必烈是一位“思大有为于天下”的杰出人物。他深知“人才乃治之本”,“天下治乱系于用人”的道理。因此,他多次礼贤下士,注意访贤问治,经常向“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
------《宋史纪事本末》卷99,《蒙古诸帝之立》

姚枢有“王佐之略”,忽必烈“待以客礼”,同汉族有识之士谈今论古,讲求治道,因此笼络一批封建知识分子,姚枢曾向忽必烈上书数千言,陈述帝王治国方略,并针对时弊提出关于立法、建制、重农桑、修学校等三十多项措施。
------《元史》卷158,《姚枢传》

3.讲授元朝政治行省制度和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结合《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进行具体分析:
①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中书省又称?它主要的职能和管辖哪些部门?
③最大的行省是哪一个?理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归纳秦、隋、唐、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使学生学会梳理和分析历史事件发展与变化的方法;
④元朝对西藏、台湾采取了怎样的管理方法;请同学结合已有知识列举历史上西藏、台湾与中央政府的联系?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任何妄图分割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⑤完成读图学史,来比较一下汉、唐和元的疆域。(展示汉、唐、元三个朝代的疆域图)概括元朝疆域四至,说明元朝不仅在领土上,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超出汉唐盛世的史实。汲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元朝的统治的特色;
⑥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行省制度,为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省一直沿用到今天;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元的疆域,比汉唐盛世时的领土,更加广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卷58,《地理志》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
4.讲授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①关于民族融合,讲清两点:第—,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指导学生阅读“知识链接”,讲清回族的形成过程。
②关于民族分化政策,首先要求学生读书知道四个等级名称和范围。其次由学生重点讨论其实施的目的和实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实质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
5.讲授中外交往马可波罗来华
①提问:元朝时来中国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谁?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著作是什么?
②关于中外交往,应讲清三个方面:第一,分析原因: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四大汗国横跨欧亚;元朝重视海外贸易;南宋海外贸易留下的基础。第二,表现: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十几年;丝绸之路再次兴盛;泉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第三,要求学生结合《元朝的丝绸之路和马可波罗来华海路线图》进行识记,同时汲取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元朝对外关系的特色。

马可波罗曾说:“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记》第2卷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说:“泉州城最大,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城中织造天鹅绒及缎,品种均极优良。港中船舶极多,大者约有一百,小者不可胜记。其中回回商人,则另成一市”等等。当时泉州港口指示航行的灯塔——六胜塔,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元代泉州的繁盛情况于此可见一斑。
------《伊本白图泰游记》
5.组织学生讨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①小组合作进行知识梳理:统一全国;经济发展;行省制度和对西藏、台湾的管辖;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中外交往。
②小组内交流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③全班交流达成共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政权,建立了行省制度,行使了对西藏、台湾的等边疆地区的管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它的许多措施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元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但是,元朝也有其弊端。它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
④结论我们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蒙古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设计]
[训练设计]
材料一:所谓“国家官制,率以国人居班簿首”。
------《元史》卷13《霸州长忽速剌沙遗爱碑》
材料二:诸蒙古人因争及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
------《元史》卷105《刑法志》
材料三: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月,中书省刑部准兵部享如蒙古人员殴打汉儿,不得还报,指立证见,于所在官司赴诉。如有违犯之人,严行断罪。请依上施行。
------《元典章》卷44《刑部6蒙古人打汉人不得还》
材料四:黄庆二年(1313年),在科举考试科目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则须考三场;考题难易也有差别;虽然赴试的汉人、南人士子人数远在蒙古、色目人之上,但录取名额确是按四个等级平均分配;在录取排列上,南人不得进入前三名;蒙古人一旦及第即委任六品官,而其他等级则递降一阶。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下册
问题:上述四段材料所涉及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四段引文反映了元朝社会中,各民族在法律和政治上的不平等。)

第21课西晋的短暂统一 ,之一


第21课西晋的短暂统一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西晋短期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人口大迁徙。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教训提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

教学要点

一、西晋的统一

1.司马氏势力的发展

2.魏灭蜀

3.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和统一全国

二、八王之乱

1.大封皇族与封王掌握实权

2.社会上层的腐败

3.八王之乱的过程与后果

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1.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2.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族

3.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和西晋的灭亡

四、人口大迁徙

1.人口迁徙的原因

2.人口迁徙的方向

3.人口迁徙的影响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八王之乱。

本课难点:各族内迁,人口大迁徙。

二、在讲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过的内容,特别要强调曹魏推广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然后逐渐导入新课。

三、“西晋的统一”一目,先要讲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的情况。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发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文中小字和插图生动说明了司马氏父子奸诈,可指导学生阅读,但不作要求。然后再讲西晋短期统一。讲前应准备好地图《西晋的疆域》,在这里主要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二是西晋统一的过程。在第一个问题里,最主要的是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财力充足,逐渐超过南方。与此同时,南方的吴、蜀两国因为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国力却日趋衰落。另外,从客观上讲,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在第二个问题里,应强调统一过程是分三步完成的:一是魏灭蜀,二是废魏帝建西晋,三是西晋灭吴。魏为什么首先灭蜀?主要是蜀自诸葛亮死后,与东吴关系破裂,后主刘禅昏庸,国政混乱,是魏下手的最好时机。这里应注意向学生强调指出,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建立265年、西晋灭吴280年这两个年代以及西晋的都城洛阳都应让学生记忆。应强调西晋建立是265年,统一是280年。

四、“八王之乱”一目,内容相当重要。应讲清以下几个问题:①大封同姓王,并使封王拥有军、政、财实权,留下动乱隐患。晋武帝统一南北后,并非不想巩固这种统一,而是采取的措施不当。本来,曹魏承两汉以来削弱诸侯王的趋势,虽因循汉制,封建同姓王侯,但均为虚封,“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于匹夫。悬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因此在地方上,宗室毫无屏藩的势力。晋武帝惩诫曹魏之以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并让他们享有优厚的田租户调收入。后来,晋武帝裁撤州郡兵,却让封王们“移封就镇”,并逐渐拥有武装,势力越来越大,给日后的动乱埋下隐患。②社会风气败坏,君臣上下贪婪腐化,是导致动乱的社会深层原因。③晋武帝选嗣失误,加剧了动乱爆发的可能性。④八王之乱的直接后果,是西晋迅速衰落。本目有关八王之乱的细节描述,仅供学生自行阅读,不必过多解释。《晋书·武帝纪》关于分封诸王的记载(书影),教师可视学生水平做灵活处理。

五、“内迁各族与西晋灭亡”一目,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在讲之前可悬挂《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但不要求学生记忆。有关少数民族的问题,学生感到比较生疏,记忆起来也感到困难。因此,在这一目的讲解中,不要涉及过多的内容,应紧紧围绕三个问题讲清楚:一是内迁的少数民族的简单情况。结合本目中的小字,简要说明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主要民族“五胡”(这五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应要求学生记住)。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经三国到西晋已逐渐进入内地接受西晋的统治。结合挂图指出他们分布的地区。这里应着重指出的是,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同汉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处可引导学生阅读本目中的小字和看课本插图(不作要求),进一步认识内迁各族和汉族在经济、文化以及日常习俗方面的相互影响。二是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这种剥削压迫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三是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和西晋灭亡。教师在这里可以简要讲述刘渊起兵的经过,但要注意强调让学生区分开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晋活动,一种是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正义斗争,一种是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利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向西晋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刘渊起兵正属于后者。最后还应向学生交待一下,腐败的西晋王朝是刘渊的儿子刘聪灭亡的,而不是刘渊,时间是316年。

六、“人口大迁徙”一目,是以往很少专设条目的内容,但因为其影响深远,所以新课本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西晋末年以及东晋南朝、十六国北朝甚至隋唐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牵涉面广,教学上存在诸多难点,所以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扫除学生理解上可能会遇到的障碍。讲授本目时,建议重点强调以下知识点:①西晋末年统治者治理不当以及当时频繁发生的灾荒疾疫,导致粮食歉收,人民饱受饥饿之苦,不得不开始向南方迁徙;②八王之乱的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被迫离开中原,向河西走廊、辽东,特别是向南方迁徙;③八王之乱期间以及战后,北部、西部的少数民族贵族势力逐渐增强,不断地冲击中原地区,引起更大规模的移民潮;④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高潮,涉及地域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以及辽河流域和河西走廊,涉及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其深远影响本目不必展开分析,略作概述即可。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以本目内容为基础,先完成课后的活动建议,然后引导学生对人口大迁徙可能带来的结果与影响进行预测,或提供一些有关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的资料,让学生阅读,为讲述下两节课的内容做准备。也可采取其他活动方式,如结合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现象,请学生谈谈有关人口大迁徙的话题。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形成过程;掌握港澳问题解决的基本史实;概括海峡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认识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两岸和平、发展、交流是中华民族的心愿。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目的: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过程: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1981年,叶剑英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3.含义:

4.意义: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思考1: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中国国力增强,不断提高。
②“”的构想不断完善。
(2)过程: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方针;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时间)香港回归祖国。
(3)意义:香港的回归洗刷了,翻开了
,中华民族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回归
(1)回归: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
年12月3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意义: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是的结果,为
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请思考2:中国为什么选择用“一国两制”方式来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原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影响。
(2)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2.概况:
(1)1979年元旦,实现真正停火。
(2)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隔绝状态。
(3)1993年,汪辜会谈是一次历史性突破。
(4)2000年以来,台湾政局变化,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
(5)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处瑜先后访问大陆,标志着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3.趋势:统一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4.意义:
(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的重大原则问题。
(2)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
(3)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思考3:如何认识“祖国统一”?

1.如何认识“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含义:①“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②“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③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④有宪法和法律保证,有实行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一国两制”的提出:它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在中国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许多国家纷纷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尤其是美、日与中国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日与台湾断交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提出的条件成熟。中国在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已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一国两制”的评价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以和平方式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在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又充分照顾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利益,完全符合台湾、港、澳地区和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与发展,同时“一国两制”的构想也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结合有关史实简述香港问题始末
(1)鸦片战争后,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中英签订《拓展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99年。至此,英国在半个多世纪中,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占去中国1078平方公里的整个香港地区。
(2)从1982年开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开始谈判,终于达成协议。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第一款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此之后,香港平稳过渡,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例1.(08上海综合能力,10)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④参加重庆谈判,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时间主要事迹评价
20世纪20年代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
20世纪40年代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
20世纪50年代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A.①②④③B.③②④①C.④③①②D.③②①④
解析:B。①在1955年,②在1936年,③在1924年,④在1945年。
例2.(2007江苏历史)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析:D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了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一、单选题:
1.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在北大发表演讲说:“当然有人会问我,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里,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我认为这个基础在哪里呢?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名义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名义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的勇气,能够提出来”。这里连战所说的“历史的潮流”指的是
A.中国加人WTO的现实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国民党必然会在台湾重振旗鼓D.海峡两岸人民都希望中国富强、统一
2.阅读下图,目前阻碍我国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台独势力的猖獗
B.岛内主流民意的变化
C.美日反华势力
D.国际社会的压力

(台湾民众反台独)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钓鱼岛问题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港人自己管理,但不包括①外交②国防③立法④行政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
6.两岸三通是指①通邮②通电③通信④通航⑤通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
7.台湾的民进党曾指示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把局徽上的中国地图换成台湾地图。最近,台湾当局又提出在新版“护照”封面加印“台湾签发”字样,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的这一系列做法说明
A.他想突出台湾地方政府的特点B.陈水扁积极推行台湾独立
C.陈水扁想改善海峡两岸的关系D.陈水扁趋向于承认“一国两制”
8.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9.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

27.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
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4月26日率领中
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为期8天7夜
的“和平之旅”。右图为连战访问大陆的路线示意
图。

读图并回答:

(1)孙中山是国共两党共同敬仰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连战访问大陆的第一站就是去南京拜谒中山陵,胡锦涛在与连战的会谈中也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有关史实,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

(2)西安是连战访问大陆的重要一站,它见证了70年前国共关系的风云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连战在祭奠祖母时说:我的祖母埋葬在这里,60年来连家没有一个人能够来祭拜,我们当子孙的人感到非常愧疚。这是大时代里的小历史,但对我家族、个人来讲是很辛酸的历史。
两岸分离,导致了连战家族、个人的辛酸历史,同时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心中的伤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岸分离的原因。

(4)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3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50-70年代的宣传画

(1)根据以上三幅宣传画,简要指出在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主导思想是什么?(2分)

材料二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节选)
(一)为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的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三)实现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8分)

材料三
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厦门前埔环岛路上的宣传牌

(3)请简要指出80年代以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4分)

材料四
汪辜会谈(1995年)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胡锦涛会见连战、宋楚瑜

(4)以上四幅图反映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DCAAADBDCC
二、非选择题:
11.
(1)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东征及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参与北伐战争;领导工农运动配合北伐。
(2)变化: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3)国民党内战失败,退居台湾;美国干涉、阻挠中国解放台湾(或: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4)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12.答案:
(1)武力解放台湾
(2)祖国统一;和平谈判;第三次国共合作;高度自治;两种制度。
(3)一个中国为前提,以一国两制的方式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4)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并且开始了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的接触与会谈。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
(2)能力目标:通过对“港澳胜利回归”的原因、意义及“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及相关资料,以培养同学们自学及分析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1982年英国出兵阿根廷维护其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殖民利益的一段资料,深刻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小组合作、分析概括。
(3)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记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2)通过对香港和澳门主权顺利恢复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这一理论的认识,从而培养其爱党、爱国情感,并坚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心和积极反对台独。
(3)通过认识港澳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是祖国的日益强盛,港澳回归雪洗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使学生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荣辱息息相关的道理,培养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是重点。香港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是难点。学生由于受所学知识限制,对新中国成立后港澳台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不太了解,因而难于正确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学中必须补充相应知识,互相讨论,共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1997年和1999年中国发生了哪两件性质相同的大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天?
(引导学生回答)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及1999年12月20日的澳门回归。
(进一步置疑)那么,香港、澳门是怎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关系又是如何?祖国统一大业能否实现?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中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采取了什么政策?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提出的。
提问:那么,什么是“一国两制”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其内涵如何?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第一子目。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问并引导认识)
l、《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国民党退往台湾后,祖国大陆虽然实现了统一,但是还有港、澳、台和一些岛屿没有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赋予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途径,它们各有什么利弊呢?如果你作为决策者,你将选择哪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失去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时机;另一方面,现在如果武力解决,将会给岛内人民带来一定的损失,也会延缓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且会影响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武力解决最终不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正是有鉴于此,党和政府决定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条件日益成熟。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率先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迈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第一步。
教师总结:这一伟大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它将有利于团结台湾、港澳资产阶级在内的港澳台同胞,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与繁荣。“一国两制”构想是没有历史借鉴的,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从中国历史、现实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从上可知,“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到底如何呢?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首先得到成功运用却是在解决香港问题上,以后又以此解决了澳门问题。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示,让学生认知,从而引出香港问题。
1、香港的胜利回归
注意教材上使用的是“香港回归”一词,为什么要用“回归”字样,而不是用“收复”字样呢?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强调:这与香港问题的历史有关。
(1)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领。
(引导学生回忆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经过,并在屏幕上显示出三个条约内容)
时间条约被割或租借领土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香港岛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
对于被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方式占领的香港,如果你作为领导人,将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对于领土问题,一般可以采取武力收回与和平谈判方式收回两种方式,但对香港问题而言,最佳的方式是采取和平谈判方式。中国共产党正是采取了和平谈判方式。
(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定
提问:为什么说,对香港问题而言,最佳的方式是采取和平谈判方式?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致力于香港主权的收回,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因为,要解决香港主权问题,必须有一个中、英、港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即既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又要照顾到香港居民的利益,还要让英方能够接受。可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专门就香港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了磋商。英方首先提出“三个条约继续有效”的谬论,遭到中国政府的严词拒绝;接着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伎俩(有人比喻为“中国当董事长,英国当总经理”),其实质还是保持殖民统治,同样也遭中国政府拒绝;最后提出英国要对香港实行某种程度的“参与”,这实际上还是要分享香港的主权,当然还是遭到拒绝。
针对英方的言论,邓小平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将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此后中英双方又进行了多次谈判,逐渐缩小了双方的分歧,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提问:英国政府为什么最终同意接受中方的方案,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补充内容,对比旧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政策)教师归纳:中英就香港问题能够达成协议,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结果;也是“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具有可行性的结果;同时还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互谅互让的结果。
(3)香港的胜利回归
按照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定,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投影播放视频资料“香港回归”)
提问:1997年7月1日香港胜利回归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的回归为澳门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很快澳门也走上了回归的旅程;香港的回归,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或解决领土争端,提供了和平的范例,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
香港问题的解决对于澳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下面我们来看澳门的胜利回归。
2、澳门的胜利回归
澳门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与香港问题的由来有所不同。
提问:澳门问题是怎形成的?
(1)澳门问题的由来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船遇风暴,需要到岸上晾晒货物,贿赂当地官吏,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吏,开始了长期占据。可见,澳门问题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长期占据的结果。
(2)中葡联合声名的签定及其澳门的回归
澳门问题由来已久,中国政府一直想收回澳门,但未能实现。香港问题和平谈判成功,为同样久而未决的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987年,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宣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将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已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在澳门设置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提问:中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主要原因何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新旧中国情况分析)教师总结强调: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符合实际;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联合声明》及《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已为许多国家所默认。其中,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国政府能够收回香港、澳门的根本原因。
港澳已经胜利回归,但“一国两制”的最初统一台湾的目的却还未实现。台湾问题到底怎样解决,现在台湾问题有何进展?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提问:有人认为台湾将永远分裂下去,有人认为台湾很快就可以统一,你对此有何看法?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归纳:两种观点都不对。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开始割断了两岸之间的正常联系。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岸关系缓解,交流逐渐频繁。展望未来,尽管有国际上反华势力和台独势力的阻碍,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事所趋,是人心所向,我们坚信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
(1)70和80是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在70、80年代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学生阅读教材,由一学生导读,其他同学思考。
(屏幕上显示出几点措施)
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政策。
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90年代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气象和困境
中国共产党一直希望以“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但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不过,民间交流取得很大进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主要表现在: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随后,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实现“三通”的呼声日益高涨。
然而,台湾当局却逆历史潮流而行,积极推行“台独”,使两岸直接“三通”不能实现。
(引导学生思考台独的危害和结果。)
(3)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谋统一大计
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目前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台独无法阻止两岸的交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谋统一大计。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热烈欢迎。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连战一行。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播放视频“2005年胡连会谈”)
2005年胡连会谈后,台湾许多政党党魁纷纷访问大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提问:海峡两岸由隔绝到交流日益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老师简单总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
在祖国的统一大业虽然成绩斐然,但不和谐的“分裂”声音时时响起,其主要来自台湾岛内和国际上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但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一国两制”英明政策的指导和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下,在祖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全国人民的迫切支持期待和全世界所有华人、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推动下,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已经为期不远了。
(投影屏幕上显示并播放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可现在,乡愁是一道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本课小结:
邓小平同志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魄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这一构想不仅成功地应用于解决港澳问题,血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而且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诚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