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专题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激化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参加国

美英德法日等,其中美英法首脑操纵和会

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

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殖民地、军备和战后赔款问题)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了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海权;《九国公约》多国支配中国

评价

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

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

(2009年全国Ⅱ.20)在20世纪,我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背景

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能为力,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获得广泛支持上台执政

国内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列宁开始进行改革

目的

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手段,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以扩大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特点

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

手段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要内容

农业: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金融: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救济: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提高了大量就业机会。

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回复私人小企业。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侧重点

侧重对工业的调整

侧重对农业的调整

作用及

影响

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

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同点

都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和经济出现违纪的情况下推行的。

都缓减了危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统治。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都对以后世界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启示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应立足于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种社会形态的专有物,他们都应服从于经济的发展,并应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相互配合。

(2008年全国卷I.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扩展阅读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2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英国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威斯敏斯特法的颁行;20年代法国的经济状况及外交政策;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2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金元外交;战后日本的经济及其内外政策;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

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英国殖民统治政策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所具有的进步性,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通过对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的分析和战后德国经济和政治地位恢复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会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到其争夺霸权的目的。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观点,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其外交政策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状况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观点,把握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历史发展特点的能力。3.通过学习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而进行斗争的历史,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英、法、美、日等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洛迦诺公约。

二、本课难点:英国的自治领分离运动;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和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美、英、法、德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7个思考提纲,2幅照片,2幅地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经过数年的明争暗斗,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出示复习提纲:①什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在巴黎和会上经过激烈争吵也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何作用?)。(学生回答)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指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所形成的体系。在巴黎和会上未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德国赔款问题和战后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这一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故而从1923年起,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直至1929年大危机爆发。请同学们思考:(出示思考提纲Ⅰ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有何特点?)思考时,要注意:第一,资本主义世界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关系两部分内容。第二,“稳定”是通过经济、政治等方面体现的。第三,“相对”表明,在“稳定”的背后隐藏着危机。请大家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各国经济复苏,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2)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3)在国际关系方面,经济竞争和谈判对话取代武力对抗。(4)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并未消失,存在着新的危险因素。再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危险因素呢?(学生回答后,总结)主要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威胁、一些国家为了稳定统治采取极端手段,导致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威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打破的危险等等。下面就让我们展开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画卷,学习本课内容,看看上述的危机因素是如何发展,如何影响世界的发展趋势的。讲授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都带来巨大的灾难。不但战败的同盟国集团各国遭到了巨大打击,而且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各国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在战后的经济衰退就说明了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0年代的英、法是如何面对战后的经济困难,又是如何调整其对外政策的。

一、20年代的英国、法国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出示思考提纲Ⅱ①英国和法国在战后经济状况方面有何共同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源何在?②战后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其原因和表现各是什么?③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其原因是什么?④20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英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主要成员国,他们“赢得了战争,输掉了优势”,战后经济地位衰退,损失严重,由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世界金融地位也发生动摇。无疑,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造成英法两国经济衰退的根源。由于英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难以维持庞大的世界殖民体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爱尔兰和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大大加强,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出现了瓦解的趋势。请大家阅读《英联邦的一些成员》图(出示25页的地图,并出示问题1),指出英联邦的自治领有哪些地区?1921年和1931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然后说明)英联邦的殖民地按照与宗主国之间关系的不同,分成了自治领、附属国、直辖地三种类型。战后,直辖地和附属国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如火如荼。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帝国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就是这一阶段自治领分离运动的突出事件。(出示25页地图局部,说明英国本土和爱尔兰的位置关系)至此,英国在对待自治领的政策方面作了重要调整。请大家回答威斯敏斯特法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24、25页回答)这表明英国失去了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英帝国殖民体系的瓦解趋势加强了。战后,法国经济也呈现出凋敝景象。但20年代法国经济恢复很快,有了快速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看书25页回答,然后总结)其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1)得益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得到德国的部分赔款,扩大殖民版图,为法国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利条件。(2)法国政府实行了有效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具体内容有:实行财政改革,增加赋税收入,减少开支,稳定法郎等。在外交政策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1)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2)构建在欧洲大陆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共同防御德国。请大家注意26页地图的左下角部分,看看法国是如何寻求安全保障的?(出示26页地图,使之随着问题的要求着色,并出示问题2:①法国先后和哪些国家结成了同盟?②法国在哪里修筑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意大利这样一个相对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更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阅读第二日:

二、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思考:(出示思考提纲Ⅲ①战后意大利面临着怎样的危机?②意大利资产阶级是如何解决战后严重危机的?)(学生看书回答)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意大利资产阶级选择了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同的道路——法西斯的极权统治。(出示墨索里尼的照片)他,墨索里尼便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出现的法西斯专制统治代表。请同学们归纳总结回答下列问题。(出示思考提纲Ⅳ①什么是法西斯统治?②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经过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法西斯统治即指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专制统治形式。从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开始,到了1929年法西斯统治在意大利全面确立。要特别注意建立的“经过”不仅包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也应该包括墨索里尼上台后采取措施,强化法西斯统治的内容。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法西斯对内独裁的本质。再想想看: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对世界和平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使得一些国家帝国主义从中受益,这些国家在战后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局面,其代表是美国和日本。

三、20年代的美国、日本请同学们阅读第三目,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思考提纲Ⅴ①美国战后出现经济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繁荣时期潜伏着哪些危机?②什么是金元外交?20年代美国推行金元外交的原因、目的是什么?其重点是什么?③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怎样的打击?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学生回答,然后总结)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上,繁荣的原因包括四方面:(1)在大战中积累了巨额资本,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2)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手段,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3)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刺激国内销售市场的表面活跃。(4)扩大对外商品输出。但是,农业长期不景气,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贫富差距扩大,大批农民、工人失业等方面的因素,使美国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趋严重,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威胁十分巨大。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推行金元外交,以达到其支配世界事务的目的。金元外交的重点首先是拉丁美洲,其次是东亚,再次为欧洲。其中,美日在亚洲的争夺构成了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之一。与美国一样,日本也大发战争横财,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受益国。但是,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发生经济危机,1923年又发生关东大地震。对此,日本政府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加紧武装扩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以及“田中奏折”就充分体现了它的外交政策。请大家阅读课文28页上的内容后回答(出示问题3:“田中奏折”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据此,日本加速了侵华的步伐。在《凡尔赛和约》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战后,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它成为斗争的焦点。

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三、四目内容。

四、德国赔款问题回答(出示思考提纲Ⅵ:德国赔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在这个问题上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请注意;德国赔款问题是出现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的,考虑一下,《凡尔赛条约》对此是如何规定的?以后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学生回答)条约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及分配比例问题。1921年,法国操纵下的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42年还清。德国则在支付了10亿金马克后以财政危机为由,要求延期支付。在巴黎和会后,法国最先在赔款问题上处于领导地位,它积极推行削弱德国的政策。美英出自自身商品输出的需要,希望复兴德国经济,提出了减少赔款总额和延期偿付的新方案,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因此,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激化。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想一想德国赔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出示思考提纲Ⅶ:①什么是“鲁尔危机”?“鲁尔危机”是如何解决的?②“道威斯计划”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③“杨格计划”的内容是什么?)(出示“法军占领鲁尔”的照片,由学生看书回答问题①,然后指出)所谓“鲁尔危机”是指法国和比利时在1921年1月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一律停工,国家补偿企业主的损失,救济失业工人。法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占领费才能维持对鲁尔的占领。所以,“鲁尔危机”是德法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德法双方的危机。它的发生不仅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也使法国自身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也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在这一复杂的背景之下,1924年“道威斯计划”出台了。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②(由学生看书29页回答②,然后出示课文29页的漫画,提问)这个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大家各抒己见。(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总结指出)所谓“道威斯计划”是指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新的赔款计划。这一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1)没有规定德国赔款的总额;(2)规定了赔款的来源;(3)提出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以支付赔款。对此,斯大林曾经指出,“这个由美国制定的道威斯计划的内容,就是要欧洲各国利用德国所应偿付欧洲各国的赔款,去偿还积欠美国的贷款”。这一计划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有利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扫清了道路,是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的重要步骤。同时也表明,美国成了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大赢家,而法国却进一步失去了称霸欧洲的优势。1929年,由美国操纵的专家委员会又在道威斯计划的基础上,修改出台了“杨格计划”,它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指出)“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亿金马克,59年内付清,大大减轻了德国赔款的负担。1932年,德国以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契机,宣布无力支付赔款,赔款问题不了了之。在英美的扶植下,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

五、洛迦诺公约大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925年的洛迦诺会议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召开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最后一目,回答:(出示思考提纲Ⅷ:①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哪些?②洛迦诺公约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怎样?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强调指出)洛迦诺公约实质上是纵容德国向东发展,推动它侵略苏联的帝国主义条约。它的签订具有两个重要作用:(1)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2)提高了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恢复了欧洲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本课小结在本课中,我们主要选取了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了解这些国家在20年代的经济状况和外交政策。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的正确性。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现状调整了外交政策。但是,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称霸世界的本质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世界和平所面临的威胁也从未消失过。此外,我们还学习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和其中最复杂最微妙的“赔款”、“安全”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及其处理国际事务的原则。深刻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当今更加复杂的国际关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布置作业

1.比较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不同,说明其不同的原因。2.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用史实加以说明。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学案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原有的列强的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操纵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瓜分世界,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新的瓜分世界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均恢复发展,美日发展极快。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尖锐。1929年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又引起政治危机。为对付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执政。德意日疯狂扩张,中、埃、西等国人民进行英勇的斗争,而英法美纵容侵略,推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危机愈加严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巴黎和会上的争斗《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形成国际联盟成立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帝国的衰落法国的恢复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美国的霸主地位日本的对外扩张德国赔款洛迦诺公约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及扩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4.法西斯国家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轴心国集团建立

1.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操纵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凡尔赛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战后列强瓜分世界的新格局。

这一体系是列强对世界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再次争夺,列强之间争斗与妥协、合作交织在一起。该体系也是列强继续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奴役,所以在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该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使矛盾冲突的再起危险加大,德国大资产阶级利用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使法西斯上台,以后又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开始1825年的英国,以后每隔七八年或十余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危机的根源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聚积,私人资本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生产热点商品,商品极大丰富,而广大群众因贫困而无力购买,故市场上商品积压,形成相对生产过剩。一战以后,美英法日德等国都在20年代使经济发展迅速,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在经济发展过渡中,无限制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又盲目扩大生产,以试图获得更多的利润,形成“泡沫经济”。当时,股票暴涨。1929年10月25日华尔街股票开始暴涨,成为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的起点。

3.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为拉丁语中“束棒”的音译,指军事独裁专政。语出古罗马时代罗马执政官身边12个扈从扛的插入斧子的笤棒。法西斯后来成了暴力强权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筹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政党“战斗的法西斯”,也译作“棒喝党”。由于党徒身着黑衣,也称“黑衫党”。法西斯党从事暗杀、破坏和颠覆政权以及恐怖活动。德国的纳粹党也是法西斯政党。20世纪20~30年代,宣传这种独裁、侵略、奴役、种族歧视的反动思想体系被称作法西斯主义。共产国际七大会议决议里指出:法西斯主义是金融垄断资产阶级极端反动、极端专制、极端帝国主义的公开、恐怖独裁。

4.关于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以张伯伦(英国首相)和达拉第(法国总理)为代表的英法美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奉行的妥协、退让、姑息、纵容的外交政策。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疯狂扩军、扩张和侵略,严重威胁和侵犯了英、法、美的既得利益和霸权地位。英、法统治者不敢与德、意、日正面对抗,为苟安一时并维持现状,便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与侵略者妥协,达成欧洲问题的“总解决”。同时,企图推动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使“祸水东引”。1938年秋,英法德意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接受的《慕尼黑协议》就是绥靖政策典型表现。

绥靖政策无法满足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例1根据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

A.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享有自治权

B.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

C.削弱了自治领的经济联系

D.允许各自治领脱离英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该法允许加、澳、新、南自治领独立。

答案:D

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B.罗马尼亚

C.波兰D.保加利亚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和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应排除罗、波、保三国。

答案:A

例3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据此回答(1)—(2)题:

(1)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有()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2)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分析:本组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1)题A、B、C项不准确,而D项属于全局性政策。(2)题要求比较得出政府宏观干预经济活动结论。

答案:(1)D(2)B

例4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西班牙人民的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

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最佳选项的分析辨认能力。共产国际参加了这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B

例5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分析:属“小切口,深分析”问题。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为切口,进而分析其“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的原因,认识这一体系崩溃的必然性,最后再以史实说明“这一体系如何被打破的。”

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例6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问题和分析原因的能力,重点在主要特点和未能遏制二战原因。考生应概括中、埃、西三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答案: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国性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的侵略势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五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从战争引起各国人民的革命,各国人民革命又加速战争结束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2.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这场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
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发,把交战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推向高潮,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味战争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刽子手,激起人们珍视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操。
二、学法引导
1.理解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关于几次重大战役,要认识这几次战役都对德国不利。
3.“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学习时要认真思考。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西线三大战役。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战争与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疑、思、讲、读教学法。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
电脑一台、电脑软件、,投影仪、投影片、课本插图。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本课的基础知识获得初步感知。
经过整理知识阶段,使学生对一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概念。
培养学生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耢权和殖民地都在准备打仗,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是不可避免的。
讲授新课
第5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板书)
指导学生结合问题阅读课本大字部分。
(提问)(1)这次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大战的起止时间?主要有哪几条战线?发生过哪些重大战役?
(3)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4)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5)大战的后果怎样?
结合阅读题阅读本课大字部分,思考、议论问题。
(师生共同整理知识。)
一、大战的导火线及爆发(板书)
1、教师简单介绍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害世界的日趋激烈。
(2)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然后指出)直接影响大战爆发的地区是巴尔干半岛,它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1.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板书)
(1)巴尔干半岛危机
(置疑)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
(电脑演示)“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观察图,了解半岛的局势,记忆各国的位置。诱发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导学。形象、直观,激发情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简介半岛的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找个借口而已。
(投影问题2)
(2)斐迪南夫妇被刺
(投影)“被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画像及斐迪南简介。
指定一名同学复述事件的经过。
说明斐迪南访问的挑衅性。
2.大战的爆发(板书)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奥匈;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望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一方。
二、大战的进程(板书)
1、欧洲的三条战线
西线
东线
南线
(投影问题3)
(电脑演示“一战中的西线形势图”和“一战中的东线形势图”。
(学生了解每条战线的地理位置及每条战线上交战双方的国家名称。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电脑显示“三条战线简表”
(战线、地理位置、交战双方。)
表格形式便于掌握。
2,大战中的几个重大战役(板书)
(1)马恩河会战
电脑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形势图”
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指图复述战役概况。
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
观察图,认识战役的重要性。阅读37页双方军队利用战壕进行对峙图。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914年—1915年东线战况。
(电脑显示一战中东线形势图)
(指图简介)1915年欧洲战场重点在东线,双方互有胜负,处于对峙状态,德军未达成使俄军投降的目的,德国的计划再一次落空。
(2)凡尔登战役
电脑显示“一战中的西线形势图”。
介绍凡尔登要塞的战略位置重要性。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战况及插图。
(使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38页小字第三段及本页插图“戴防毒面具的机枪手”。激情导学,制造气氛。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
德国的打算又宣告破产。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此后的形势对德国更加不利。
(3)索姆河战役
电脑显示“一战中的西线形势图”。
这是英法联军为牵制德军而发动的一次战役。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观察课本第28页“索姆河战役的战壕”、第39页“英军坦克”。培养学生的联想及识图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小结。经过几次战役后,双方不但消耗巨大,而且伤亡人数众多,德国的实力已消耗殆尽,失败已成定局。
三、1917年的几件大事(板书)
(使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39页小字第二段。了解大战带给各国人民的灾难及各国的危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小字部分。
快速阅读课本第39页小字第二段。了解大战带给各国人民的灾难及各国的危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战争给俄国带来巨大灾难,人民反抗情绪日益激烈,大大加速了俄国革命的爆发。
(1).俄国革命和俄国退出战争(板书)
提问:1917年俄国发生了哪两件大事?
(学生分组讨论)
提问:俄国革命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2).美国参战(板书)
打出漫画
(让学生议论图的含义并发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认识美国参战的目的。)
启发认识美国中立的虚伪性。
在战争中美国以中立面目出现,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大发战争财。1917年美国看准了时机,宣布参战,坐收渔翁之利。美国参战对加速大战的结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板书)
1,大战的结束(板书)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指导学生阅读彩图。
(让学生观察彩图历“福煦车厢”研讨回答。)
2.大战的性质(板书)
(投影问题5)
启发学生从参战国的性质、目的等分析。
(归纳)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结果。因此,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大战的后果(板书)
(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看插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飞机远程大炮’”
(思考回答)进一步鞭挞帝国主义的罪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新式武器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伤亡和破坏,给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置疑)一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哪些事件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总结: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以同盟国一方的失败宣告结束。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七、板书设计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教案

一、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根本原因。

(1)根源: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表现:①法德矛盾,由普法战争导致。

②俄奥矛盾,由争夺巴尔干引起;

③英德矛盾,由争夺世界霸权引起,并成为帝国主义间主要矛盾。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①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带有反俄性质。

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

(2)三国协约:

①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标志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②20世纪初,英国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英法俄三国协约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a.核心:英国。

b.1904年,英法协约——针对非洲(埃及,摩洛哥)。

c.1907年,英俄协约——针对亚洲。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爆发:

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②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1914-7-28

③交战双方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主;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而出兵中国山东。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比、日、塞尔维亚等27国

(2)性质:

①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②塞尔维亚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3)进程:

①第一阶段:1914年,德军的速决战汁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出现了三次大型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是规模最大的海战。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卜月革命,并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④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

(4)后果:

①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入门被卷人战争。对人类造成厂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等帝国,削弱厂英、法、意三国。封建的奥斯曼帝国解体。

③战争后期,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尼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