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教案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时间和战争过程。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其战争本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形成,初步认识国家的地理位置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认识到战争之危害,和平之可贵。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一战的过程

2、难点理解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三、授课过程

导入:(展示巴尔干半岛地图)请某某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巴尔干半岛。20世纪初,人们称该地是欧洲的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历史的发展验证了这种说法,正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突发事件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和战争的爆发。依据材料(见附录1)课本第52页文献选读理解为什么萨拉热窝事件会导致战争的爆发。

讲述战争的过程。展示地图,叙述欧洲形成的三条战线。请同学思考:协约国中哪个国家最强?(英国)同盟国呢?(德国)战争的重心在哪一战线?(西线,因为这里是最强者的对话)同英法相比德国在地理位置上十分不利,体现在哪里?(位于欧洲中部,家在两个协约国法国和俄国之间。)

所以德国在战争中一定要避免两线作战,为此,早在战前德国就指定了一个计划——史里芬计划。

讲述一战第一阶段。叙述史里芬计划和马恩河战役、坦能堡战役。简述1915年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1915年德国将重心转移到东线,重创德军。

讲述一战第二阶段。详细叙述凡尔登战役,着力渲染战争的残酷。叙述索姆河战役。强调德军失去西线主动权。日德兰海战。展示材料:美国《纽约时报》:“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思考:“牢狱看守”指的是哪个国家的舰队?美国人为什么说它是德国舰队的牢狱看守?德国的攻击结果如何?

日德兰海战未能实现摆脱英国封锁的目标,德国舰队依然不足以和英国抗衡。要击碎英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

讲述一战第三阶段。简述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讲述美国参战。展示漫画《美国的中立》,思考:漫画中立于支架之上的是什么鸟?它嘴里衔的是橄榄枝。作者如何看待美国的中立?简述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

展示一战中士兵图片和英军士兵所唱歌曲,思考:士兵们对战争持怎样的态度?展示材料(见附录2)思考:德军士气如何?叙述德国投降。展示材料(见附录3),思考:各国都是为了什么而战?展示一战中各项损失数据,讲述一战带来的灾难。结合两幅图片和歌曲《GivePeaceAChance》,抒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之情。

板书:

一、战争的爆发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

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二、战争的过程

1、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德国。东线:俄国对德奥。南线:奥匈对俄国。

2、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坦能堡战役。

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

3、第二阶段1916年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德国丧失西线作战主动权。

日德兰海战。www.jab88.com

4、第三阶段1917年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美国对德宣战。

俄国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三、战争结果与影响

1、结果:1918年同盟国投降。

2、性质:列强争霸战争。

3、影响: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附录

1、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2、德军整营整营地投降,有时甚至是向孤立无援的步兵投降,而退却的德军则以“工贼”、“延长战争者”等叫喊声欢迎那些开往前线的新部队。

——转引自《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3、德国的目的是要在欧洲大陆打败法、俄,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同时在海上打垮英国的垄断地位,……以建立其世界霸权。奥匈帝国企图……扩大在东南欧的势力。英国的目标是维护自己殖民帝国的地位,同时摧毁德国,夺取其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独吞土耳其帝国的“遗产”,建立在中东的优势,同时它还试图使俄法在战争中削弱。法国则要粉碎德国的大陆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侵占德国的鲁尔煤铁矿区,分裂德国,在欧洲大陆建立起自己的霸权地位。沙皇俄国妄图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庞大的“斯拉夫帝国”。……日本参战的目的是想夺取德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奴役中国,称霸东亚。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

相关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动荡不安的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

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

问题探究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战争

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

如何评价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问题探究

问题比较

“巴尔干火药桶”

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问题探究

人物评价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概述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导入新课: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的矛盾激化,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并最终引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的种子已经早已深深埋在历史的土壤中。由此导入新课。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动荡的根源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到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2.扩军备战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在世界没有被瓜分完毕时,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但是,当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甚至战争。为了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积极扩军备战。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陆海军总数大大增加了。德国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海军。随着列强的争夺,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在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主要存在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德国要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为此,除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外,还扩军备战,并制定了在新的战争中打败法国及其盟国的作战计划。英德矛盾。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竞争,而且主要在殖民地问题上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亚洲,德国修建“三B铁路”的计划,直接威胁到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在非洲,德国“赤道非洲帝国”的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计划尖锐对立。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之处,战略地位显赫。该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尤为激烈。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属于东部斯拉夫人)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的矛盾更为激烈和复杂。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不断加剧,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2.三国同盟在俄奥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德奥同盟条约》。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最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对当时最敏感地区争夺的必然结果。后来,俾斯麦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其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3.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这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德,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三、“巴尔干火药桶”

1.争夺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巴尔干半岛的状况是:一方面,罗马尼亚等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另一方面,欧洲列强趁虚而入,在此扩大自己的势力。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在巴尔干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中,俄国曾以援助斯拉夫人为由对奥斯曼帝国作战,不仅扩张了在巴尔干的势力,而且以本部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不断插手巴尔干事务。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也积极向巴尔干扩张,1908年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2.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开枪打死。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情景再现:1914年帝国主义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直接导火线。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于扩张的主要障碍。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这一消息,已于当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5月,黑手党7名成员分头潜入萨拉热窝,为暗杀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6月28日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司机见此情景,加足马力,汽车冲向前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查卜林诺维奇被捕。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续前进”。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17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

后人为悼念普林西波的爱国行为,在他行刺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在路旁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写上:“1914年6月28日,加·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

3.一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一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接着,德、法、俄、英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面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到大战结束时,双方共有31国参战,其中参加协约国作战的有27国,参加同盟国作战的有4国。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非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4.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20世纪初整体世界的形成,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0世纪初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学思之窗〗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哪些连锁反应?答案提示:这个同盟针对法俄两国,它促使俄法同盟建立,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了传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结盟。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又签订了《英俄协定》,正式形成了协约国集团。〖本课测评〗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答案提示: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答案提示: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两国背后都有更强大的盟国撑腰,只要俄奥两国发生冲突,必然会给蓄意挑起战争的帝国主义大国制造借口,以至酿成世界大战。〖课后研讨〗思考题: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有密切的关系?思路:此题主要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争夺有直接关系。德、英矛盾主要体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之上;大战的爆发同帝国主义间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妥协有关。如:英、法在非洲问题上的妥协、英俄在亚洲问题上的妥协。这种妥协是争夺的另一种方式。

〖高考链接〗

(06全国一20)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4反映的战争是

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B.从图中可捕捉信息“北德意志同盟”,说明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王朝战争。

(206年上海单课27)1871年1月18日,在拿破仑第二帝国倾覆后的废墟上,在庆祝胜利的狂欢中,在辉煌华丽的凡尔赛镜厅里,威廉一世被拥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能够在镜厅里加冕,庆贺胜利,是因为打赢了

A.瓦尔密战役B.普奥战争C.普法战争D.拿破仑战争

解析:瓦尔密战役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战争时期,获胜的是法国,以此可排除A,普奥战争发生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作战双方是普鲁士和奥地利,以此可排除B,拿破仑战争最终以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失败结束,但德意志各邦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并没有完成统一,以此可排除D,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拿破仑第二帝国妄图阻碍其统一,于是,发生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答案:C

(2007宁夏)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

答案要点:

(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识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

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2)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2006年北京卷)下列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拉美独立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主义

B.一战中塞尔维亚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C.提拉克的激进主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

D.民族成分单一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最大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

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2、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形势: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成为欧洲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20世纪初,英、法、俄三国协约签订。由于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本课内容涉及很多国际政治外交的理论问题,建议教师采用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是否应该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矛盾的手段?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按工业实力排队是英、法、美、德;到19世纪末,美国引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地赶上了英国,跃居世界工业生产的第一位。另一个新兴工业强国──德国也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跃居世界工业生产的第二位。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方式不一样,水平和特征不同。英、法、美三国属于一种类型,它们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更彻底地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因此三国最终都确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另外,俄、日、德三国属于另一种类型。它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政治上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倾向相当浓厚。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多寡不同。英法是老牌殖民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尤其是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德、日等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较少。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新矛盾,而矛盾的激化往往带来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3)表现:三对基本矛盾(见后述)

2、欧洲列强的扩军备战:

(1)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2)表现:英德矛盾的根源——畸形的军备扩张

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德国的行动最引人注目。德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陆军。同时,它感到要同英国争霸,必须掌握制海权。因此,德皇威廉二世叫嚣:“海神的三叉戟必须握在我们手里。”德国通过了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决心与英国在海上一争高下。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是英国得以称霸世界300年的两大法宝,英国海军一直维持着“双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总吨位不少于在它之后的两个大国海军吨位的总和。对德国海军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英国十分担心德国的海军力量超过自己,决心不惜血本,保持自己的海军优势。由此引发了一场英德海军竞赛。英国率先造出了新型的“无畏舰”,使得旧式军舰的作用相形见绌。德国不甘示弱,很快就造出了自己的“无畏舰”。德国的急起直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与日俱增,英国决定,德国每造一艘大型军舰,英国就造两艘,以保持“双强标准”。到大战爆发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这样,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两方面都对英国构成了挑战,英德矛盾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德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

让别的国家去分割陆地和海洋,而我们只能欣赏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皮洛夫在帝国议会上的演讲(1897年12月6日)

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即“光荣孤立”政策)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含义是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这种政策的核心就是,英国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反对一个最强大的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政治上的独裁”。不希望欧洲大陆被一个最强国的霸权所统治,不愿意欧洲大陆出现强权,均势政策使英国的外交通过离强合弱、扶弱抑强、孤立、干涉等手段的交替应用,维持着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欧洲大陆均势,并成为这种均势的操纵者。实质是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国的海上霸权。

主要原因:(1)国家利益: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了争夺和掌管欧洲和世界霸权而长期实行这一政策。

(2)国家实力:英国于17世纪较早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掌握了海上霸权;英国又是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84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约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5%,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处于“世界工场”的地位。

(3)客观条件:同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权是分不开的。英国是一个海岛国家,位于欧洲大陆的边缘,对于欧洲大陆上的列强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法、德、俄等国为争夺大陆霸权而进行的斗争从未停止,也为英国推行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

主要步骤:联合抗法——联合败俄——联合制德——扶德抑法——纵德反苏。

英国实行“均势政策”的主要具体措施有:

①17世纪~18世纪,为了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击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②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先后组织和领导七次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目的是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打破拿破仑称霸欧洲的局面。

③19世纪上半期,沙俄向欧洲扩张,成为欧洲大陆的强国,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大陆利益。为了争夺巴尔干,联合法国在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打败沙俄。

④19世纪后半期,普法矛盾激化,发生普法战争。后因法德矛盾发展为三国同盟与法俄军事协约集团对峙.英国保持了“光荣的孤立”。

⑤19世纪末德国崛起,严重威胁英国在欧洲大陆和全球的利益,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英国先后调整了与法俄的关系,形成了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峙。并在一战中联合法俄打败德国。

⑥一战后,德国战败,在欧洲安全和赔款问题上,英国不愿法国独霸欧洲,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并扶持德国提高了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20年代,法国一时势力弥漫于东欧一带。英国拒绝了法国的结盟建议。

⑦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在欧洲侵略扩张,英国为确保在欧洲的利益,采用了祸水东引的纵容德国侵略苏联的绥靖政策。直到二战后的1973年,英国才放弃了均势政策,加入欧共体。

(3)影响: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欧洲出现两个对立的集团。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1)法德矛盾——由来已久,结怨很深

普法战争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皇帝被俘,德军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在法国引以为骄傲的路易十四修建的凡尔赛宫镜厅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战后,法国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支付了50亿法郎的赔款。法国从此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这些对法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复仇主义思想弥漫在整个法国。德国被法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德国深怕法国崛起和复仇,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从1911年起,德国每年都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军事预算。其常备军增加到89万,并有可以广泛利用的预备役兵员,军队中军官成分所占比例很大,这就使德军可能在战时迅速扩编。德军在技术装备上也占有优势,特别是它拥有大量的野战重炮。此外,德国稠密的铁路网,使它能够迅速实行内线调动,更好地掌握战场机动权。由于扩军备战,德国的军费开支也从1899年的9.3亿马克,猛增到1913年的21亿马克。

法国的备战活动开始也较早。在德国使用77毫米速射野炮之后,法国紧跟着发明了75毫米野炮装备陆军。1913年,法国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常备军增加到80万。1914年的军费开支达到15亿法郎,占全部预算开支的38%。法德两国为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已是磨刀霍霍了。

(2)英德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希望欧洲大陆上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英国首相帕默斯顿曾说过:“大英帝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国家利益。”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朋友和敌人是经常变化的:当拿破仑称雄于欧洲时,法国对英国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英国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消除了法国的威胁;拿破仑失败后,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对英国的霸权构成挑战,英国于是联合昔日的敌人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昔日的盟友俄国,又消除了俄国的威胁。普法战争后,欧洲大陆法、德、俄、奥、意群雄并立,正是英国施展传统外交政策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好机会。英国同法国争夺非洲殖民地,同俄国在东亚又有激烈的矛盾。本来英国同欧洲大陆诸国保持等距离外交,但随着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两方面都对英国构成了挑战,英德矛盾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3)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

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1913年奥匈正规部队达到56万,军费开支达到5.83亿克朗。在这一年,俄军达到130万人,沙皇政府还通过了新的扩军方案,准备将常备军扩充至230万人。1912年俄国陆军预算已达5.72亿卢布,海军预算也达到了3.5亿卢布。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的各种矛盾更为激烈和复杂。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的“二元君主国”。在这段时间里,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这个联盟的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地于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享有自治权;对外事务方面(外交和国防)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中央政府处理。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它的首府设在维也纳,是当时仅次于俄罗斯帝国的欧洲第二大国,人口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国,居于第三位。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所占的比例为:日耳曼人24%,匈牙利人20%,捷克人13%,波兰人10%,乌克兰人8%,罗马尼亚人6%,克罗地亚人5%,斯洛伐克人4%,塞尔维亚人4%,斯洛文尼亚人3%,意大利人3%。

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同盟国与协约国

(1)同盟国的形成:1882年,德、奥、意,德国为其核心

在1871年以前,法国是西欧和中欧的霸主。但普法战争使法国失去了霸主地位,遭到沉重的打击。法国在战后重整军备,寻找时机发动复仇战争。德法矛盾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德国为了进一步削弱法国,使其长期孤立而不能复兴,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

德国首先积极改善同俄国的关系。两国皇帝有着姻亲关系,又一道瓜分了波兰。俄国当时正与英国在西亚、中亚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为了加强自己在同英国对抗中的地位,俄国也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德关系。

德国同奥匈帝国的关系在普法战争后也发生了变化。奥匈开始同德国接近,以求得德国对它在巴尔干扩张政策的支持。德国也想利用奥匈对俄国施加压力,使俄国脱离不了德国。共同的利益把德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经德国的多方斡旋,1873年俄、德、奥三国组成了“三皇同盟”。但由于缔约三方同床异梦,同盟极不稳定。在以后发生的几次国际冲突中,它便无形中瓦解了。三皇同盟中,德奥关系比较稳固,俄奥在争夺巴尔干的控制权上矛盾尖锐,俄德对法国的政策也有分歧。俄国在结盟之后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强烈反对德国对法国的战争意图,俄德关系恶化了。已经到期的三皇同盟盟约没有续签。

俄德关系恶化后,德国加紧拉拢奥匈。1879年10月,德奥同盟协定签定。这个同盟针对法俄两国,它使俄国感到孤立,促使俄法同盟建立。

德奥同盟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成员是意大利。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因此同德奥结盟。1882年,三国同盟条约签订。这个同盟的核心是德奥同盟,德国是这一同盟的领导者,奥匈是依附德国的小伙伴,意大利只是一个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2)协约国的形成:1907年,英、法、俄,核心是英国。

为了与三国同盟抗衡,法俄两国互相接近。法国为了摆脱普法战争后的孤立处境,急欲寻找同盟者。俄德关系的恶化,为俄法接近提供了机会。19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法国资本渗入俄国,法国的投资在俄国的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共为俄国提供了100亿法郎的贷款,这些经济上的往来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1892年,两国签订了军事条约草案,矛头指向三国同盟,特别是其盟主德国。法俄协定构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

英国原本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但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强,在殖民地、海洋霸权以及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等方面同英国展开竞争,使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英德矛盾日益加深。特别是两国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使双方的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到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不仅成为欧洲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而且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了传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结盟。虽然英国在东亚同日本结成英日同盟,但这一同盟无法帮助英国对付德国,英国需要在欧洲的伙伴,而德法之间的矛盾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1903年英王访问巴黎,发表了友好的讲话,两国关系迅速得到改善。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协议,实际上建立了同盟关系。这标志着英国正式同法俄集团勾结,准备共同对付德国。

英法协约的签订为英俄接近创造了条件。英俄一向多仇恨,尤其是在争夺东亚和中东的斗争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德俄关系的恶化和英德矛盾的激化,使德国成为英俄两国共同的敌人。1907年签订的《英俄协定》,调整了两国在中亚的矛盾。

1892年的法俄同盟、1904年的英法协约再加上1907年的英俄协约,构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它的形成使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三、“巴尔干火药桶”:

1、两次巴尔干战争: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时间:1912年

交战双方:“巴尔干同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性质:民族解放战争

结果:奥斯曼帝国战败,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领土。

“巴尔干”一词源于土耳其语对保加利亚一座山的称呼,意为“高出平原的山”。1808年,德国地理学家J.A措伊纳最先使用了巴尔干半岛这个术语。自14世纪土耳其入侵巴尔干半岛以来,统治该地区达500年之久。巴尔干人民经过英勇的斗争,在19世纪初,许多国家赢得了独立。但直到20世纪初,土耳其仍控制着巴尔干的大片领土。巴尔干半岛上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组成了反土耳其的联盟。

1912年10月,四国联军对土耳其发动了进攻,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联军拥有70万人马和1500门大炮,士气旺盛,与土耳其相比处于优势。土耳其很快被联军打败,失去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土地,面临着军事上的全面崩溃。土耳其要求列强调停议和,帝国主义乘机干预巴尔干战争。德奥不愿塞尔维亚强大,俄法则支持塞尔维亚。巴尔干战争有转为德奥对俄法的欧洲大战的危险。

由于英国表示在欧洲大战发生时不会保持中立,奥匈不得不同意把这次争端交付国际会议解决。次年5月,签订伦敦条约,土耳其在欧洲500年来所有的领土完全丧失,只保留了首都和它附近的地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原来土耳其统治下的一些巴尔干人民获得解放。

(2)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时间:1913年

起因:巴尔干同盟内部因分赃不均而产生分歧。

交战双方: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加入)

性质: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战败

巴尔干同盟虽然取得了反土耳其战争的胜利,但由于战果分配不均,同盟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伦敦和约》签订后,德国和奥匈帝国利用巴尔干同盟内部为瓜分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不均所产生的矛盾,极力煽动保加利亚反对其他盟国。塞尔维亚和希腊结成了反保加利亚的同盟,罗马尼亚随后也加入这个同盟,准备对保加利亚作战。保加利亚在奥匈怂恿下,1913年6月29日,保军突然向塞、希、门三个盟国发动进攻。不久,土耳其也加入反保战争,想捞回一些在上次战争中的损失。罗、土两国相继向保宣战,保军屡攻受挫,全线败退,仅一个月,7月13日保加利亚便战败求和。8月10日保加利亚与塞、希、门、罗四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9月29日保、土两国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战败国保加利亚丧失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所分得的大片土地。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半岛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法、俄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国。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作战方法也有新的变化:战斗队形更加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作战。

(3)影响:使该地区的斯拉夫人民基本上摆脱了土耳其的民族压迫,但也为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使该地区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这一地区的斯拉夫人民基本上摆脱了土耳其的民族压迫,推动了奥匈帝国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特别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地斯拉夫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他们要求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但奥匈和沙俄取代了土耳其向巴尔干半岛渗透,奥匈企图消灭塞尔维亚,沙俄则把塞尔维亚视为自己在巴尔干争霸的前哨阵地,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这就加剧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的争夺,使之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方,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6)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20世纪,摆脱了土耳其人统治的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日趋强大起来,已成为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极为不安。因此,奥匈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而主持制定侵略塞尔维亚战争计划的正是斐迪南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冯赫特岑多夫。

1914年5月,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会谈,讨论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6月12日,斐迪南到其科诺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举行会谈,为发动战争预先确定行动方针,他们都认为,俄国国内困难较大,无法插手巴尔干战争。德皇建议奥匈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进攻塞尔维亚。威廉二世还明确向斐迪南保证,假如俄国插手奥塞冲突,德国将援助奥匈。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间选定在6月28日,这一天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1386年6月28日)。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了两个兵团,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窝巡视。

奥匈的这一挑衅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爱国者。6月28日清晨,“青年波斯尼亚”组织便在奥皇太子所要经过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上午10时左右,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坐敞篷汽车傲然自得地进入萨拉热窝城。一长列皇室汽车缓缓驶过人群拥挤的街道,只有稀疏的宪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两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辆车上,索菲亚坐在他的右边。波斯尼亚军政府长官奥斯卡波蒂奥雷克将军坐在左边的位上,司机旁边是侍从官哈拉希伯爵。

当车队经过市中心米利亚茨卡河上的楚穆尔亚桥,驶进阿佩尔码头时,埋伏在这里的第一个暗杀者没能动手,因为一个警察走过来站在他面前。相距不远的另一个暗杀者察布里诺维奇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车掷出一枚炸弹,但被车篷弹到地上,在第三辆车前爆炸,碎片击伤了波蒂奥克雷将军的副手和索菲来的女侍。斐迪南故作镇静地走下车,察看了现场,对被警卫捉住的察布里诺维奇瞄了一眼,然后登车挥手说:“先生们,这个人发疯了,我们还是按原计划进行吧。”车队迅速驶进市政厅,斐迪南夫妇参加了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然后略作休息,驱车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随从。

本来是去医院,但司机偏偏转错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处守候的普林西晋。刺杀的机会来了。普林西晋拔出手枪,刚要举枪射击,离他不远处的一个警察发现了,箭步冲上来欲抓住他的手臂。真是太巧了。就在这一瞬间,刚好赶到这里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萨拉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挥手犹如一道闪电,朝警察颈部猛击一拳,警察冷不防一个趔趄。这时,普林西晋的枪声响了,这个瘦弱的青年射出了两枪,其中一枪射入大公的颈部并打断了其颈静脉,另一枪则穿透了索菲娅的腹部,几分钟之后大公夫妇双双身亡。顿时,四下里一片混乱,米哈伊洛趁机飞快地逃离了现场,而普林西晋当场被捕,日后死在狱中。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后,行刺者所使用的武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件之后几天的报纸上曾透露出一些行刺的细节,但就武器而言只说使用的是“比利时造手枪”,以致于后来一些文章甚至是电影中都将其误作7.65mm口径的勃朗宁M1900手枪。实际上,根据奥地利警方的调查,发现暗杀者携带的4支手枪都是9mm勃朗宁短弹口径的M1910手枪,枪号分别是19074、19075、19120和19126,号码近乎连续,其中枪号为19074的手枪正是射中大公夫妇的那支。19074号手枪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审判普林奇普的法庭上,随后便销声匿迹了。其余的3支手枪一直存放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Salzburg),1945年该地被美军占领,从此那3支手枪便下落不明。

1920年,人们为了纪念击毙斐迪南的勇士,把普林西普和他两个同伴的遗骨,迁葬到萨拉热窝的荣誉冢里;拉丁桥被命名为普林西普桥。在当年普林西普枪击斐迪南站立的地方,他的脚印已描画在水泥路面上,作为永久的纪念。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时间:1914年7月28日

(2)交战双方:德国、奥匈帝国同盟国←→英、法、俄协约国

(3)起因:

①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②前提:20世纪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④客观条件: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6月28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尔海面游艇上获悉弗兰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浏览活动。他活像一个押下了赌注的赌徒一样,不停地狂叫道:“现在是千载一时的机会!”

7月5日,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最近在波斯尼亚的可怕的事件发生以后,你一定也认为奥塞之间的敌对想求得友好的解决已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贝尔格莱德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则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胁。”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弗兰茨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

德皇收下奥匈大使的信件,并当场表示,奥地利“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国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为它的后盾”。“德国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认为,“如果我们放过这次如此有利的机会,将是可惜的”。

奥总参谋长也于7月5日谒见奥皇,转达了德国的答复。这位82岁的老皇帝喃喃地说:“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奥匈立即着手准备挑动战争。在德奥准备发动战争的同时,俄法两国也积极备战。7月20日,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俄国。两国相互保证说,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俄国过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国际危机中,曾经三次让步和退缩,现在它决定这次绝不让步和退缩了。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的外交场合,都一再强调两国“珍贵的友谊”,大肆渲染“亲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诚不懈地与它的盟邦合作”。两国首脑会谈期间,俄国在彼得堡冬宫举行了招待宴会。席间,彭加勒特地同奥匈大使交谈,要大使转告奥匈政府“应当特别慎重”处理对塞尔维亚的关系。他强调说:“塞尔维亚在俄国人民中间是很亲密的朋友,而俄国又有盟邦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纠纷。”

英国也已经做好战争准备,并且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因为英国看到德国的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在海军造舰竞赛中将会很快赶上来,希望在目前仍保持海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危险的竞争对手。不过在萨拉热窝事件后,英国开始并没有流露参战的意向,因为它既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首先发动战争的责任。同时,英国议会和内阁中存在着一个亲德派。英国内阁中,12名阁员不赞成参战。整个工人阶级和大部分自由党人反对参战。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群众集会要求英国宣布中立。在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的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向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国同俄法两国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并一再申明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

奥匈在德国支持的鼓舞下,积极准备发动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它选择法国总统彭加勒7月23日离开俄国回国这一天,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令48小时答复。最后通牒指责塞尔维亚政府违反它对奥匈的承诺,纵容反奥运动,甚至纵容恐怖行为。指出:“根据6月28日暗杀案罪犯的供认,可以看出萨拉热窝暗杀案是在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凶手所使用的武器和爆炸物都是由塞尔维亚的军官和官吏提供的……最后,凶犯携带武器进入波斯尼亚,也是由塞尔维亚边防军官员加以安排和协助的。”据此,奥匈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公开严厉谴责一切反奥宣传,接着提出10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塞尔维亚报纸不准刊载反奥文章;查封反奥组织;肃清学校教育中反奥宣传因素;按照奥匈提出的名单罢免那些参与反奥宣传的文武官员;奥匈当局参与镇压塞尔维亚境内的反奥运动;奥匈的代表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调查萨拉热窝事件;严惩萨拉热窝事件有关人员;塞尔维亚政府必须就某些高级官员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发表的反奥言论作出说明;最后,塞尔维亚政府应当把命令它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执行情况立即通知奥匈帝国政府。在通牒中,奥匈蓄意挑衅,使用了侮辱性语言。这个最后通牒的内容,德国事先就知道了,并且认为,“为保持一个独立国家的尊严,塞尔维亚显然是不能接受这些条件的”,结果只有战争。但是,塞尔维亚为了避免战争,尽量克制忍让,除了不同意奥匈派人干涉塞尔维亚内政之外,其余各项均表示接受。可是,奥匈不顾一切地按照预定计划,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奥匈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俄国通知奥地利,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总动员,并表示俄国不容许奥地利打垮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半岛的霸主。7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提议德、英、法、意四国调停奥、塞之间的不和。但英国在暗中极力怂恿法俄对德奥作战,并保证给予支持,这就给法俄两国壮了胆。英国的真正面目是在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的第二天才公开暴露出来的。7月29日,格雷接见德国大使,明确表态说,如果冲突仅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两国卷入,“那么局势立刻就会发生变化,英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将被迫作出紧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长期作壁上观了”。当德皇威廉二世最终获知英国参战的真正意图之后,曾打算悬崖勒马,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可是,奥匈已对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了,军队已经开进塞尔维亚境内。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再挽回。

奥塞战争迅速爆发,俄法两国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它们停止总动员,遭到断然拒绝。德国于7月31日向俄国宣战,8月3日对法国宣战。8月2日,德国总参谋部为了实行施利芬计划,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借道比利时对法军作战,并限在24小时内答复。700万人口的比利时勇敢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8月4日,德国悍然破坏1839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4路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获知德国有入侵比利时的意图后,于8月4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尊重比利时中立。但德国宰相贝特曼对英国驻德大使声称:“国际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于是英国便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国宣战。这样短短一周时间内,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在一片战争叫嚣声中纷纷亮相,卷入一场为期四年的战争。世界大战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卷入战争的国家达38个,双方动员总兵力达7000万人,死亡约800~1000万人,伤至少2000万人。战争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而告终。英、法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实力受到削弱,而美、日地位开始上升。与此同时,大战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不断强大的苏联,世界格局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含根本原因、具体和直接原因)。

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二、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

三、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四、客观条件: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答案提示:这个同盟针对法俄两国,它促使俄法同盟建立,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了传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结盟。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又签订了《英俄协定》,正式形成了协约国集团。

⊙本课测评: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

答案提示: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提示: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两国背后都有更强大的盟国撑腰,只要俄奥两国发生冲突,必然会给蓄意挑起战争的帝国主义大国制造借口,以至酿成世界大战。

⊙学习延伸:

(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胜利在于意志”。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讲授新课

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归纳二战在全面爆发阶段的大概进程。

结合形势图,学生作出回答。

一、德国入侵波兰(东线)

1、经过

(1)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9月底,华沙沦陷。

2、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9年的军事问题可以综合为为两句话。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的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诸实践。同时,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材料二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找死!”

结合教材内容(包括“历史纵横”),分析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波兰: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采用闪电战。

链接:何谓“闪电战”?

概念:

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

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二、法国的沦陷(西线)

1、经过

(1)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2)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3)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2、法国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教材P62“学习延伸”,分析法国速亡的原因。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全面提取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

思路引领:结合作者观点,参照本课内容,说明个人看法。

答案提示:作者观点: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德国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先进性;法国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

个人观点: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三、不列颠之战(西线)

(播放视频“不列颠之战”)

材料:对于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9月20日的演讲中以这样的名句来赞誉:“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请问: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所有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

阅读教材,结合以下材料(展示图片),分析英国胜利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抗战的决心!必胜的信心!奉献精神!

设问:英国不是实行绥靖政策的吗?这个时候抗战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坚决了?

引导学生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阅读教材,了解北非战场的激战情况。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战争的爆发与扩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31课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苏德战争爆发
2,教学难点
珍珠港事件
三,教学板书
1,德国突袭波兰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⑵,德军控制西部欧洲
⑶,德、意、日缔结三国军事同盟
2,不列颠之战
⑴,不列颠之战的发生
⑵,英国取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
3,苏德战争爆发
⑴,斯大林对战争的估计与行动
⑵,希特勒决定军事东进
⑶,德国突袭苏联
4,珍珠港事件
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
⑵,美国对日本的不完善制裁
⑶,日本突袭珍珠港
⑷,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四,导入新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强。一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被卷入战争,战场主要在欧洲。二战历时六年,世界80%人口被卷入战争,战场遍布欧、非、亚及太平洋岛屿,参战国也多,武器(如原子弹)的破坏力更强。
五,教学过程
1,德国突袭波兰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①,时间——1939年9月1日
②,标志——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③,“静坐战”——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在接下去的八个月内,除英、德海军交锋外,英、法陆军一直按兵不动。
④,国际状况——美、苏、意三国保持中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时间、标志、“静坐战”、国际状况怎样?
⑵,德军控制西部欧洲
①,目的——为保障铁矿石供应,切断英、法同北欧国家的联系。
②,过程
㈠,德国攻陷丹麦、挪威——德军于1940年4月初北上,攻陷挪威和丹麦。
㈡,德国迫降荷兰、比利时——希特勒挥兵西进,出人意料地绕开马奇诺防线,穿越阿登山区,迅速逼降荷兰、比利时,包围英、法军队主力。
㈢,“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30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③,标志——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德军控制西部欧洲的目的、过程、标志是什么?
⑶,德、意、日缔结三国军事同盟
①,背景
㈠,德军的胜利极大刺激了另外两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㈡,在法国败亡之际,意大利向英、法宣战,并向非洲的英、法殖民地进攻。
㈢,日本决定强化与德、意的联合,主动提出缔结法西斯军事联盟。
②,时间——1940年9月27日
③,地点——柏林签署
④,性质——以共同军事行动为核心
⑤,条约——《三国同盟条约》
德、意、日缔结三国军事同盟的背景、时间、地点、性质、条约是什么?
2,不列颠之战
⑴,不列颠之战的发生
①,背景——法国败降后,希特勒抛出橄榄枝,试图同英国达成和解,以腾出西线兵力,转战苏联。
②,直接原因——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态度强硬,拒绝任何妥协。
③,时间——1940年8月
④,爆发——恼羞成怒的希特勒下令空袭英国本土,史称“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之战发生的背景、直接原因、时间、爆发怎样?
⑵,英国取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
①,地位——不列颠之战是二战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
②,原因
㈠,英国空军虽然数量不多,但装备先进,尤其是借助新发明的“雷达”,成功抵御了德军的狂轰乱炸。
㈡,英国人的民族斗志被激扬
③,结果——德军对英登陆作战计划未能实施
英国取得不列颠之战胜利的地位、原因、结果是什么?
3,苏德战争爆发
⑴,斯大林对战争的估计与行动
①,估计——在法国败降后,苏联意识到战争危机迫在眉睫
②,行动
㈠,逐步调整与英、美的关系,中立日本
㈡,构建“东方战线”(以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
㈢,斯大林的基本判断是,希特勒在征服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苏联。
③,结果——战略布防准备不足
斯大林对战争的估计、判断、结果是什么?
⑵,希特勒决定军事东进
①,根源——进攻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国策
②,时间——从1940年8月起,希特勒就向东欧调兵。
③,直接原因——由于苏联对德国的东欧政策已生疑虑,加之德国对英作战未能达到目的。
④,结果——希特勒决定调头东进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希特勒决定军事东进的根源、时间、直接原因、结果怎样?
⑶,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①,时间——1941年6月22日
②,表现——德国兵分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③,结果——10月中旬,德军已突进到距莫斯科不到100公里处。
④,影响
㈠,苏联的战略指导思想已从反攻改为防御,坚决守卫莫斯科。
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㈢,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德国突袭苏联的时间、表现、结果、影响有哪些?
4,珍珠港事件
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
①,背景——1940年夏,随着法国的败亡。
②,方针——日本决定南下抢夺英、法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方针。
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的背景、方针是什么?
⑵,美国对日本的不完善制裁
①,原因——美国虽然也注意到日本的侵略野心,但根据“先欧后亚”的战略部署,美国仅仅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
②,表现——宣布对日本全面禁运石油,而未正式宣战。
美国对日本的不完善制裁的原因、表现是什么?
⑶,日本突袭珍珠港
①,时间——1941年12月7日
②,表现——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③,后果——美军损失惨重
日本突袭珍珠港的时间、表现、后果有什么?
⑷,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①,序幕——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②,时间——1941年12月7日
③,开始(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的相互宣战)
㈠,日本随即向美、英宣战。
㈡,美、英向日宣战
㈢,荷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
㈣,四天后,德、意与美国相互宣战。
④,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序幕、时间、开始、结果怎样?
六,课堂小结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二战”在欧洲爆发,英法在西线的静坐战。此后,德国攻陷丹麦、挪威,迫降荷兰、比利时,包围英、法军队主力。“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德军占领巴黎,法国投降。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对德采取强硬政策,德国发动对英国的称为不列颠之战空袭战。1940年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军事性质的《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开始扩大。同年,因日本妄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导致日、美矛盾激化,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七,课堂作业
八,教学后记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