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6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点击::莲山课件

基础知识

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掌握: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性质是什么,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议论解疑综合归纳:西方大国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什么时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是自食其果,身受其害。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人文素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

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复习提问

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德意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制统治,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过哪些侵略活动?(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导入新课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活动中,英法美等国扮演了什么角色?(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得到英法美等国的纵容,法西斯国家,尤其是德国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战争的乌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阴谋

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提示,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要地位,一旦失去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就无险可守,任人宰割)

教师提问:对于希特勒试图侵占苏台德区的行动并进而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恶目的,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盟友的英法采取了什么态度?

他们继续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主义政策,即向德国妥协讨好,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一方面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到德国,答应德国一次比一次多的领土要求。

教师提问:他们这样卑鄙无耻,目的是什么?

(小结)一是自身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经一战的打击受到巨大削弱,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谈战色变,不敢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针锋相对。二是因为他们视社会主义苏联为洪水猛兽,希望祸水东引,让德国去攻打苏联,德、苏互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暗地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阴谋出笼了。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提醒学生注意“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国家。)

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所推行的纵容政策,不仅损坏了弱小国家,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德军突袭波兰(1939.9)

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完慕尼黑会议回到伦敦后曾自鸣得意地称自己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但怎么也没料到,不足一年,《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军就在1939年9月突袭波兰,华沙陷落。德国悍然入侵波兰,和波兰有盟约的英法此时作何反应?

(小结)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英法走投无路,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国西线发动攻势以减轻波兰的负担,也不进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他们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称为“静坐战争”。波兰人民孤军奋战,在德国闪击战的打击下,仅20多天波兰就灭亡了。波兰人民惨遭法西斯的践踏,在整个战争中,被杀害的波兰人多达600万。

教师提问:英法既然已经对德宣战,为什么坐视自己的盟友波兰灭亡呢?

教师归纳:这一行径是英法纵容政策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应用。波兰灭亡了,按照原来的设想和希特勒的宣传,英法满心以为德国法西斯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可德国却把战火烧向北欧和西欧。

2.德国进攻西北欧和法国的溃败

英法的绥靖政策没能避免战争,反而更迅速地把他们拖入战争的深渊。1940年四五月间,又向欧洲北部和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直逼法比边境。这里有一条被法国政府誉为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简介《马其诺防线》的资料)。

马其诺防线再坚固,也是消极的防御体系。法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占色当,几十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法国元气大伤失去抵抗能力,最终在1940年6月,德军沦陷巴黎,德军直接控制法国北部,南部由维希傀儡政府管辖。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法国仅仅六个星期就宣告灭亡,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政策终自食其果,对鼓吹绥靖政策的达拉第之流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3.英国坚持抗战

法国投降后,德国准备大举进攻英国,为取得制空权,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空袭,英国军民在新任首相邱吉尔的带领下,顽强抗拒,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限期地搁浅了。

纵观西欧战事,北欧被占,法国沦陷,英国损失惨重,这是英法长期推行纵容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苏德战争的爆发

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

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西边的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德军没有优势。于是希特勒决定改变原来的军事部署,先攻苏联,再取英国。

从1940年秋到1941年春,德国相继侵入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五国(引导学生看地图),控制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地理上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取得了战略上优势。他狂妄地认为灭亡苏联的条件已具备,胜利指日可待了,悍然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

教师提问: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什么?

教师总结:它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

2.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市民和红军的英勇作战确保了莫斯科屹立不倒。这场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的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四、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

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看过的美国大片《珍珠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情节,结合教材了解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进一步解释:日军通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发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原本中立的美国蒙受国耻,宣布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扩大。

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课后练习题

补充题

1、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D、苏联的参战。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3、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

扩展阅读

第6课(学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TRS_AUTOADD_1212114393648{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4393648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4393648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4393648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4393648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右图是德军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的画面。而在前一天,即1939年8月31日,一群身穿波兰军装的人冲向一个靠近波兰的德国边境小城,并占据了小城里的格莱维茨电台。他们强行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广播,然后通过广播用波兰语对德国进行大肆辱骂。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是波兰人发动了对德国的战争吗?显然,这是德国为其发动侵略战争而制造的借口。果然,次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一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大浩劫开始了。

1.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但为什么西方大国仍对这些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呢?这一政策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危害?

2.1938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达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请分别站在苏联和德国的角度,谈谈苏德两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各自目的。

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日本和美国相距万里,为什么两国之间会发生战争呢?请结合日本、美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与下面的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A.德国“闪击”波兰B.德国“闪击”丹麦、挪威

C.德国对英国展开“空中闪击战”D.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

2.1938年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返回后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这表明()。

A.英国遏制了希特勒的扩张野心B.他为英国远离战争作出了贡献

C.他被德国的谎言所迷惑D.英国最终与德国达成了和平协议

3.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B.对德作战C.中立自保D.冷战政策

4.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下列属于德军遭受大失败的战役是()。

A.波兰之战B.莫斯科战役C.进攻法国D.偷袭珍珠港

5.二战时,被日军偷袭的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军事基地是()。

A.关岛B.中途岛C.檀香山D.珍珠港

二、填空题

1.年月,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德国的侵略扩张行为持政策;继任首相丘吉尔则对德国的侵略持 态度。

3.战争初期,德国的进攻受阻,是在进攻 的时候;当战争扩大后,德国的进攻再次受阻,又是在进攻 的时候。

4.二战全面爆发后,首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

三、连线题

德军进攻波兰 1938年9月

德军进攻苏联 1939年9月

签署慕尼黑协定1941年6月

四、材料解析题

慕尼黑会议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他们被带到会议厅,在协定上签字。英法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张伯伦飞回到伦敦后,却站在首相官邸阳台上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请回答:

(1)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参加的首脑来自哪几个国家?

(2)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你认为“和平”真的来了吗?为什么?

(3)英法作为两个大国在会议上是怎么做的?其目的又是什么?

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是德军企图迫使英国屈服而对英国进行的空中侵略战争。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掷炸弹6万吨,炸毁城市建筑物100多万栋,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多人。据英国官方统计,从1940年7月10日到10月底的三个多月中,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飞行员6000名,英国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名。不列颠之战,其空战的规模史无前例,最多时一天内双方空战飞机达2700架次之多。在丘吉尔首相的领导下,英国军民坚持抗战,终于粉碎了希特勒的图谋,使法西斯德国遭到了第一次重大失败。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陷入泥潭、国内经济危机加剧以及日美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一、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不断加剧。作为一个岛国,日本资源匮乏,各种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为了进行侵略战争,日本国内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致使轻工业大幅度缩减。由于轻工业产品、特别是棉织品的出口减少,直接造成了日本的贸易逆差,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影响到重工业发展所需资源的进口。日本国内经济出现了恶性循环。农业方面,由于大批青壮劳动力入伍和从事军工生产,加之肥料等生产资料不足,耕地大量荒芜,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使日本元气大伤,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把目光转向了美、英、法、荷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这一地区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有着支持其侵略战争所必需的基本物资,如石油、橡胶、锡、铁、镍等。

二、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英、法、日等国曾于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推行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试图阻止日本在亚洲的扩张,特别是对中国的独占。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独占中国,这一侵略行径严重损害了美国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随着日本对外侵略活动的不断扩大,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也越来越严厉,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贸易禁运,这直接触及到日本的经济命脉。美日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战争已不可避免。

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作为波兰的盟国,英法只得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紧接着出现的局面却让人费解:一方面,德国法西斯以牛刀杀鸡之势,压向波兰;另一方面,在西欧战场的法德边境上,百万英法联军却按兵不动,坐观波兰灭亡。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长达八个月之久,被人们称为“奇怪的战争”。

请结合英法两国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教材分析

本节以欧洲为中心叙述了二战前夕、二战初期、二战的扩大三个阶段的历史。在二战前夕,德国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过程中,英、法帝国主义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企图推动德国进攻社会主义苏联。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1939年9月,二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全面爆发。由于绥靖政策的影响,在希特勒闪电战的攻击下,12个欧洲国家被法西斯德国侵占、控制。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慕尼黑会议及其后果;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不列颠之战;德军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莫斯科保卫战。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使学生认识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不光彩行为。②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3.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初期战争的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慕尼黑会议;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争性质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是怎样对待这些侵略行为的?(学生回答略)由于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政策,致使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的世界性大战。从第15课起,我们将用三节课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慕尼黑会议(板书)

1938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笼罩着欧洲。在没有受到抵制和制裁的情况下,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贴图:把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的奥地利变成与德、意相同的颜色)法西斯国家德、意南北连成了一片。接着,希特勒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欧洲的心脏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唆使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苏台德区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北,这里山林密布,是防御德国的天然屏障。希特勒的目的是以“自治”为名,行占领之实,以便最终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不甘屈服,他们坚决抗敌的决心得到苏联的支持。捷政府一度动员,准备抵抗侵略。德国立刻宣布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进行军事恫吓。欧洲形势紧张起来。这时,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英国和法国,却一再对捷施加压力,迫使它接受德国的要求。9月21日,英、法统治者致捷政府的最后通牒警告说:如果因为拒绝英、法建议而引起德、捷战争,则英、法政府不给任何援助;如果捷接受苏联援助,则德国与苏捷联盟作战便带有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性质,英、法将支持德国。(引导学生讨论英、法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英、法认为主要危险来自哪国?)为了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英、法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无怪捷总统贝奈斯说,我们没选择的余地,我们被抛弃了。

慕尼黑会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请学生看课本,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参加者和协定的内容)会议讨论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问题,而捷政府的两位代表却在德国秘密警察监视下,等候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会议结束,才被带到会议厅,接受判决。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不费一兵一卒夺取了苏台德区。张伯伦回到英国后,吹嘘“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然而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1939年3月,德军就开入了布拉格。(贴图:把捷变为与德一样的颜色)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增强了军事和经济力量,北欧、东欧、巴尔干地区皆在其控制之下,二战的全面爆发迫在眉睫。

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板书)

1.德军“闪击”波兰(板书)

德国吞并捷后,又向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它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英、法走投无路,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

英、法虽已对德宣战,但仍然企图怂恿德国在灭亡波兰后,进攻社会主义苏联。因此在西线出现了面对德国23个师的兵力,英法联军110个师躲在马奇诺防线背后按兵不动的“静坐战争”。波兰军队孤军苦战,终因弹尽援绝,20多天后华沙陷落,几天后波兰覆亡。(贴图:在挂图上把波兰变成与德国一样的颜色)

2.德国占领西欧(板书)

(提问、引导讨论:德国侵占波兰后的战略目标是向东还是向西?为什么?)德国侵占波兰后,集中力量对付英法集团。因为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的重点、掠夺的对象是殖民地,只有打败英法,希特勒才能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麦、挪威,接着侵入占领了卢森堡、荷兰、比利时。(贴图:在挂图上把上述国家变成与德国一样的颜色)

1940年5月13日,德军主力突破比利时与马奇诺防线之间的阿登天险,占领了色当要塞,马奇诺防线不攻自破。占领色当的德军一路向西,与从比利时南下的德军于5月26日将英法军队逼入敦刻尔克三角地带。(指导学生看彩图)在紧急关头,英法将33万军队运过海峡,而他们的武器装备几乎全部丢失了。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与此同时,占领色当的另一路德军南下,直逼巴黎。6月5日,德军向法国发动了总攻势。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出兵进攻法国南部。危机时刻,法国共产党提出全民皆兵武装巴黎的建议。而法国政府拒绝了法共建议,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6月14日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法国统治阶级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结果把法国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贴图:在挂图上将法国北部变成与德国一样的颜色)

3.不列颠之战(板书)

在挪威即将陷入德军之手时,张伯伦被迫辞职,丘吉尔上台标志着英国放弃绥靖政策。法国投降后,英国孤军作战,尝尽了多年来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苦果。为了取得制空权,1940年7月起,德国对英国展开了“空中闪击”战,每天出动几百甚至上千架飞机,对英国狂轰滥炸,史称不列颠之战。几个月里,英国陷入危险境地。丘吉尔坚持抵抗政策,领导人民沉着应战。10月间,希特勒密令取消入侵英国的计划。法西斯德国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

4.德军侵入东南欧(板书)

希特勒在不列颠之战中不能取胜,就转移目标到巴尔干和地中海,以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在德国的胁迫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相继加入了轴心国联盟。后来南斯拉夫发生了政变。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先后侵入并占领了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贴图:在挂图上将上述国家变成与德国一样的颜色)从1938年至1941年5月,希特勒侵占控制了欧洲14国,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下一步将发动争霸世界最狂妄的战争,进攻社会主义苏联。

三、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板书)

1.德军突袭苏联(板书)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3

700多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扩大了。由于苏联准备不足,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德军深入苏联境内,北路围攻列宁格勒、中路逼进莫斯科,南路深入乌克兰。在莫斯科,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会战。

2.莫斯科保卫战(板书)

1941年10月2日,德军开始总攻莫斯科。希特勒狂妄宣称要10天攻下莫斯科。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首都。45万市民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修筑工事,其中3/4是妇女。市民们还自动组织了摧毁坦克组,巷战班。11月7日,在敌人兵临城下,炮声轰轰的条件下,红场照旧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和游行。斯大林威严地站在列宁墓上发表演说,充满胜利的信心。在“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的口号下,红军指战员从红场奔赴前线。12月初,苏军转入反攻,到1942年1月中,在莫斯科战役中,50万德军被歼灭,德军被迫后退150公里至300公里。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了极大鼓舞。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1938年至1941年,以欧洲为中心的二战前夕、二战初期、二战的扩大三个阶段的历史。英法统治阶级纵容侵略,不仅葬送了捷克斯洛伐克,还使欧洲12国沦落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最终是自食恶果。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法西斯无敌天下的神话。在二战的演变中,究竟鹿死谁手,这是后面两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

1.召开时间:1945年2月

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

(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四、二战的胜利

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受敌。

2.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标志二战在欧洲结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

4.胜利的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

5.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五、二战的影响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影响:

(1)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六、二战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