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8-02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学案(共二课时)。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学案(共二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熟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知道各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理解什么是国界、领土。
3.能在图上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激发爱国热情。
自学检测一
看图和86页课本说出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哪?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和人口前十位的国家能在图上找出吗?你还能说出世界上的主要地区吗?
自学检测二
1.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世界各国有哪些不同制度?
2.各国大小不等,但地位一律平等,我国对外关系遵循了哪五项原则?
自学检测三
说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国家间有何差异?
自学检测四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哪个半球、大洲?你能分别说出哪些国家?中国属于哪一类?
课后复习
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另一国或公海之间的分界线
B.领土是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海和领空
C.一些目前还没有政府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被称为发达国家
2.世界各国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其根据是()
A.地理位置B.居民肤色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全文 ()优秀的教学资源网站,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欢迎您下次再来。
也许您也喜欢下面的内容: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学案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共二课时)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一)导学案发展与合作(2)导学案发展与合作(1)导学案发展与合作(一课时)教案发展与合作导学案五发展与合作导学案四发展与合作导学案三发展与合作导学案二发展与合作导学案发展与合作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发展与合作(1)教案发展与合作学案扩展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国界的划分、意义和领土的含义。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政治地图》,能够在地图上查找世界上主要的国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国家不分大小,地位应当平等。领土、国界争端等问题,和平谈判是最佳解决方式,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不允许别国侵犯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坚决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
国家不分大小,地位应当平等,坚决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初步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分辨国际是非的能力。
2.领土的概念及边界的纠纷。
教学方法:
读图、讨论、说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相关的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那么,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如何辨别国际社会的曲折是非,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6页.
讲述: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下面让我们分小组根据材料讨论问题:
材料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达1707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欧洲的摩纳哥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总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还不到10个标准足球场大。
材料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达13亿之多,世界上平均5人里面就有1个中国人,人口在40万以下的的“袖珍国”有20多个,像梵蒂冈人口只有1千多人。
材料③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目前是私有制、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
材料④2005年《国际统计年鉴》显示: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国达到37870美元,巴西达到2720美元,而埃塞俄比亚只有110美元。(世界平均:5510美元)
材料⑤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单边主义恶性膨涨,惟我独霸。特别是不顾国内外的广泛反对,不惜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野心勃勃地企图通过占领伊拉克,改造阿拉伯世界,控制中东战略要地和石油资源,让美国的民主在此扎根,强化自己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建立美国主宰下的世界新秩序。
材料⑥在1955年印度尼西亚首都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倡导贯彻中国政府确立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与会的赞同,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分组活动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讨论下列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展开争论,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哪些明显的差异?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国家之间的差异的?
②对世界上仍存在“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
③你认为各个国家之间应当本着什么样的原则去交往,去发展,维护和创造世界的和平呢?
[教师总结]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地位应当是平等的。美国对伊开战,遭到了盟国的反对,这是世界各地反战的最好证明。我国一贯倡导和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逐渐成为指导世界政治、经济诸多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我们相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是任何人和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不过伊拉克战争再次告诫人们,和平之路是曲折的,世界的未来是光明的。
[教师承转]你知道世界上面积位于前6位的国家吗?,它们分别位于哪些大洲?
能否举出一些面积较小的国家?
[学生活动]识记面积占前6位的国家,并找出其所在的大洲。
[教师承转]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人口较多?
[学生活动]识记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找出其所在的大洲。
[学生活动]在图上找出格陵兰岛以及观察太平洋的一些岛屿名称下边用括号括有“丹”“美”“法”等,并阅读课文P87第2自然段,让学生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或属地这些地方不能称为国家,叫“地区”。
[教师过渡]纵观当今国际形势是总体缓和、局部紧张,这些局部的动荡、战争引发因素是诸多的,但国界和领土的争端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是国界?什么是领土?它们对一个主权国家又意味着什么呢?
[课堂提问]1.什么是国界?2.国界是如何划分的?3.国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4.什么是领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7活动2,让学生了解国界都是通过国家之间的谈判,人为划定的。人为划分国界的依据很多。有些国家以自然的山脉、河流和湖泊为界,有些国家以经纬线为界,还有一些国家根据历史、语言、宗教等划定国界。
[学生活动]1.读图并依次总结国界划分的依据,完成课本A、B、C。
2.读一读:有关领土的知识
电脑展示阅读材料,列举国际社会中解决国界和领土纠纷的正反案例。
材料1、1980至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为争夺边界、领土及海湾霸权,进行了一场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共造成两国53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千亿美元。两国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的削减,结果“两败俱伤”。
材料2、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先后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越南签定了边界条约,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加深了邻国间的了解,增进了与邻国间的友谊。
[分组活动2]如何解决边界和领土纠纷问题?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得出结论:“和平谈判”是解决边界领土纠纷的最佳方式。
[教师总结]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协商解决边界和领土纠纷,反对用武力和强权政治单方面改变国界,侵犯别国领土。我国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必将成为国家间交往,处理国际纠纷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法则.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1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案1”,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发展与合作
课题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执教者
授课日期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讨论,学会对比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好知识的动力,树立合作取得更有利地位、为国家繁荣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重点
认识到地域之间的发展差异。
教学难点
各地域发展的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
教法
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一、教师导学
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中,国家是基本单位。世界上共有194个国家,加上没有独立的地区有200多个。现在我们查看一下《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你能找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吗?
二、学生自学
1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依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分为哪两类?
三、交流展示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视频资料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教法
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国家类型
生活水平
医疗条件
教育水平
发达国家
生活水平高
医疗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
人均教育经费高
发展中国家
生活水平相对低下
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
人均教育经费低
四目标检测
完成活动:p90活动题
总结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每个国家内部,甚至在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思考:每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两国哪方面的差异?
学生比较,回答属于哪方面差异。
回
顾
与
反
思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五章金属与矿物”,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重点难点:
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
3.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
4.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
5.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1.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2.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演示实验。
5.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6.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7.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及对应的俗称。
[知识结构]简要地介绍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存在和用途常识,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
①密切联系实际,围绕金属的性质、冶炼、防腐、用途、合金和石灰石的利用等内容,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信息。
②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认识物质和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③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实验,对实验事实的归纳获取相关的知识结论。
④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又接触了一些金属及矿物的知识;一方面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因为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为今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等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作准备。
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
教材分析:
从金属和氧气、水、稀硫酸的作用,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特点。铝、铁跟硫酸的反应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学习目标:
1、初步比较常见金属的活泼性的强弱,为今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2、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3、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
4、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念。
教学重点:
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置换反应的概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讲解式等。
教学过程
常见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我们做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忆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方程式:3Fe+2O2Fe3O4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探究金属物理性质时,除了课本上的探究实验外,可以适当引导、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造房子用的钢筋、在氧气中燃烧的铁丝、封防盗门的铁皮,说明铁具有延展性。锅、铲、勺的把柄为木材或塑料,家用电线、电工工具的把手用橡胶或塑料将金属包裹起来,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谈金属的应用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二、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化学性质时,可增加金属镁,引导学生观察四种金属(镁、铝、铁和铜)与氧气、酸反应的快慢,为今后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准备。
做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可适当补充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历史。
置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结合起来学习,并强调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三、常见的金属矿物
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金属与金属矿物,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本节从常见金属的用途引入,通过金属性质的探究性实验,分析、归纳出金属的性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点。通过对常见金属性质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价值,认识合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四、参考资料
1、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包括铁、锰和铬以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有色金属是指除去铁、锰和铬之外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大致上按其密度、价格、在地壳中的储量和分布情况、被人们发现以及使用的早晚等分为五大类:
①轻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下的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钠、钾、钙、锶、钡。这类金属共同点是: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都相当稳定。
②重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上的有色金属,其中有铜、镍、铅、锌、钴、锡、锑、汞、镉、铋等。
③贵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由于它们对氧和其它试剂的稳定性,而且在地壳中含量少,开采和提取比较困难,故价格比一般金属贵,因而得名贵金属。它们的特点是密度大(10.4~22.4g/cm3);熔点高(1189~3273K);化学性质稳定。
④准金属:一般指硅、锗、硒、碲、钋、砷、锑、硼、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⑤稀有金属:通常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发现较晚,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或在工业上制备和应用较晚的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锂、铷、铯、铍、钨、钼、钛、镓、铟、铊等稀土元素和人造超铀元素。
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善于导电的金属也善于导热,按照导电和导热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将常见的几种金属排列如下:AgCuAuAlZnPtSnFePbHg。
金属的延展性:金属有延性,可以抽成细丝。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金属又有展性,可以压成薄片,例如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
金属的密度:锂、钠、钾比水轻,大多数其它金属密度较大。
金属的硬度:金属的硬度一般较大,但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有的坚硬如铬、钨等;有些软如蜡,可用小刀切割如钠、钾等。
金属的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但高低差别较大。最难熔的是钨,最易熔的是汞和铯、镓。汞在常温下是液体,铯和镓在手上受热就能熔化。
2、金属之最
展性最强的金属——金。延性最好的金属——铂。导电性性最强的金属——银。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熔点最低的金属——汞。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制造新型高速飞机最重要的金属——钛,也被科学家称为“21世纪的金属”,或被称为未来的钢铁。
最硬的金属——铬。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光照下最易产生电流的金属——铯。最能吸收气体的金属——钯。
最易应用的超导元素——铌。价格最高的金属——锎。
海水中储量最大最大的放射性元素——铀。
1克锎的价格为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