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高中历史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0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考纲要求]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1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所属的流派。

答案 法家。

2.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为行使皇权提供依据的主要是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答案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判断该思想家属于宋明理学的哪种流派?

答案 陆王心学。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

这突出表明黄宗羲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答案 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西汉改造和独尊

(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宋明转型与成熟

(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

(2)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

(3)陆王主张“心”就是“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

(1)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2)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

(3)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归纳总结 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1.与时俱进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期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涵,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趋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全面认识儒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⑤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问题

诊断本题难度较大,错误率较高,考生往往在A、C项之间犹豫不决,其核心问题是不知道《尚书》与儒学之间的关系。既然“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就说明《尚书》并非儒学经典本身,比儒学要早。

方向

研判全国卷的选择题大多不是考查记忆能力,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而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推敲,如果在做题中一味地受所学知识的干扰,而失去了对现有材料的判断,往往会事倍功半。

答案 C

 

1.(立意:思想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 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

2.(立意:通过某种思想流派的特点判断该流派)它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这个学术群体的代表人物是()

A.董仲舒B.程颢、程颐

C.黄宗羲D.朱熹、李贽

答案 B

解析 两宋时,儒家学者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等人复兴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B项正确。

3.(立意:明清思想的作用)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他们的思想说明这一时期()

①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 ②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 ④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天下为主,君为客”、“私天下”、“孤秦”、“陋宋”论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故①正确;明清之际的儒学对理学批判,开拓了思想活跃的局面,故②正确;明清思想家批判理学,说明儒学正统受到冲击,故③正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并不是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故④错误,C项符合题意。

4.(立意:中外启蒙思想的关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儒学自身有一“内在的转向”,即在明初“致君尧舜”、“得君行道”之途径被堵塞之后,很多儒者转而采取了“移风易俗”的下行路线,如王阳明学派便转以“致良知”为务,以曲线方式抗拒专制。——张云江《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儒学”镜像》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沃尔夫在其《哲学国王和一统天下的哲学家》中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自然法则所赋予人的理性和力量,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一直被深受儒家思想、道德和智慧教育并影响的开明君主所统治。

材料三 中国人“专制”“一尊”的思想,用来讲孔教,讲皇帝,讲伦常……固然是要不得,但用来讲德谟克拉西,讲布尔什维克,讲马克思主义……还是一样的要不得。反之,用科学的精神(分析条理的精神),容纳的态度来讲东西,讲德先生和赛先生固佳,即讲孔教,讲伦常,只是说明他们的真相,也岂不甚好。——张耀杰《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儒学发生“内在的转向”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判断沃尔夫对儒学的态度并说明你的依据。

(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析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此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原因:明清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使许多具有“限制君权”精神的儒学家失去了发展余地;明清时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儒学家产生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一些儒学家以教化百姓、“致良知”为己任,使儒学走向以净化社会道德为主的道路。

(2)态度:肯定儒学的积极作用。

依据:材料的表述表明沃尔夫对中国的开明专制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他认为开明专制是在儒学影响下形成的。

(3)思想:材料认为全盘否定儒学和全盘接受西学都是不正确的,要用科学的精神对东西方的思想进行分析。

评析:此思想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儒学虽然有维护皇权和封建纲常的一面,但儒学内容博大,其中也有限制君主专制和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的一面,所以全盘否定儒学是不正确的;西方的学说,无论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还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都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而不能一味接受。

另一方面,在当时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儒学是旧思想、旧道德所依赖的理论基石,要想让中国的社会思想能较快地服务于现代社会的需要,就要彻底否定旧思想、旧道德的儒学而接受新思想,如果按材料中的观点,虽有利于科学地对待东西方文化,但并不利于中国近代急于实现民主政治的需要。所以材料中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考点2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知识主线

时期发展历程史料实证

从先秦

到秦汉奠基发展

(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

(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1.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印刷术的发展。

2.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指的是什么?

答案 《伤寒杂病论》。

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

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强调实用价值。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繁荣外传

(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2)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3)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

(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明清总结落伍

(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光彩夺目,灿烂辉煌。其中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更是享誉世界,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③文化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统治者重视。

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⑥国内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

(2)特点

①实用性强,服务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③技术化倾向严重,且缺乏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2.古代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4)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多次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5)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

3.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

中国西方

背景

条件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研究

领域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集中于天文学、力学、电磁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

研究

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影响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问题

诊断对考生来讲,本题的难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不知道如何把两段材料结合在一起,提炼出一个观点;第二,不知道结合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第三,不知道如何论述。首先,依据材料提炼出其中心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根据观点选取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注意题目要求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再次,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方向

研判全国卷第41题经常采用这种命题方式,虽然也经常尝试创新,但采取这种命题形式还是最多的。解答时注意其答题的基本模式,分三步走;同时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要空发议论,也不要一味地罗列史实。

答案 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1.(立意:关注史料信息的提取应用)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的“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耗亦不多”可知,②正确;由材料中的“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可知,④正确。故答案为C项。分析材料可知,还魂纸产在北方,排除①;材料没有叙述制造工艺,排除③。

2.(立意: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答案 B

解析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有两种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四大发明与此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培根的言论中心语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作用大”,说明对近代化进程主要是促进的作用,故B项正确;“宗教信仰的弱化”不是四大发明引起的,故C项错误;四大发明起不到遏制殖民扩张的作用,故D项错误。

3.(立意: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公元前3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答案 B

解析 《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历史著作,故A项错误;《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是专门讲述“农家之言”的篇目,说明《吕氏春秋》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故B项正确;《吕氏春秋》中“农家之言”的存在,并不能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的形成,故C项错误;《吕氏春秋》的写作,与百家争鸣是否接近尾声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4.(立意: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词“明朝后期…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可见当时出现了“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关键词“一次相互的启蒙”可见B、C项没有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故B、C项错误;明朝后期的中国没有实现文明的转型,故D项错误。

考点3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先秦

秦汉奠基发展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1.“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

这一时期“兵符”上的铭文应该是什么文字?

答案 篆书。

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列举宋代具有此特征的绘画作品。

答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3.《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全面繁荣

(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

(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的形成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明清承古萌新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归纳总结 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国的国粹。

 

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2.古代中国绘画风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魏晋时期

社会动荡,佛教、道教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随波逐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2)唐朝

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两宋

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4)明清时期

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

3.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诗歌方面,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

(2)汉赋以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同时也体现了科举制的推动作用。

(4)唐末至宋元时期,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壮大,又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5)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数量多、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特别是反封建小说的增多,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问题

诊断唐太宗之所以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多半是因为王羲之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唐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

方向

研判涉及文学艺术问题时,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把文学艺术看成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高考命题者的基本意图。文学艺术类问题,每年的高考都涉及,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命题思路。

答案 C

1.(立意: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答案 C

解析 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

2.(立意:文学艺术的社会价值)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和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A.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答案 C

解析 佛教宣扬因果轮回观念,但是佛教观念的传播,反映出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人们思想落后,故A项错误;文学作品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但是小说内容有虚构之处,所以其内容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不能盲目地说文学作品增加历史的真实性,故B项错误;根据“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而小说又是市民眼中的历史,代表市民的价值取向,能够影响百姓的行为,引导他们向善,故C项正确;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当中记录的情节还需考证,不能说小说就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内涵,故D项错误。

3.(立意:弘扬国粹艺术——京剧)“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

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答案 B

解析 百戏之祖是昆曲,不是京剧,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可知京剧是经融合后而推陈出新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叙述了京剧的形成过程,并没有反映其地位,故C项错误;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故D项错误。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他们试图超越日常的关注,而让他们的心灵在更为虚幻的生活内容中漂浮。他们并不把人类置于宇宙的中心位置,为人类发明将打乱万物的自然秩序而忧心忡忡。他们更愿意提倡一种不可分割的、不可言传的非物质的力量或能量,认为这种力量或者能量是现存世间万物的本原。”这里的“他们”所属的派别应是()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答案 B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虚幻”“一种不可分割的、不可言传的非物质的力量或能量……本原”,可知此派别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答案为B。

2.中国古代建筑既体现中国人的审美观又彰显中国人崇尚的哲学思想。北京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为三大殿,太和殿表达“天下太平”的美好诉求,保和殿渴求“保和宇内”,那么中和殿体现的是()

A.天人合一B.君权神授

C.中庸平和D.天下一统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中“哲学思想”“天下太平”“保和宇内”“中和”等信息可知,宫殿建筑蕴含着儒家思想,“中”即为“中庸”,“和”即为“平和”,C项正确。

3.某书以“崩溃与重建”为题,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发展变化,结合下面目录分析,这里的“崩溃”是指()

A.孔孟儒学B.汉代经学

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答案 B

解析 据目录可知“儒家经学途穷”的原因在于“异端学说发难”“自然灾异作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对儒学产生一定的冲击,魏晋时期天灾、人祸不断,但侧重构建人伦关系的汉代经学无法应对这一危机,最终遭到扬弃。B项与材料反映一致;A、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匹配,排除。

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恐,其殃咎乃至。”这主要体现了()

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D.封建迷信思想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君主的行为受天的控制,即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天”对君权的制约,昭示的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念,故选B项。

5.他以“异端”自居,对传统思想进行大胆的评议,“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对这里的“他”的思想的评价应是()

A.抨击传统观念,带有民主色彩

B.张扬个性之美,承担救国责任

C.批判儒家思想,力主经世致用

D.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辩证唯物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异端”“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可知,此处的思想家是李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抨击传统观念,带有民主的色彩,A项符合题意。C、D两项分别为顾炎武与王夫之的思想,排除。材料中无法反映“救国责任”,排除B项。

6.对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家的评价存在很多分歧,有人认为他们是资产阶级民主启蒙思想的代言人,有人则认为他们是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一分歧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

A.阶级立场不同B.评判标准不同

C.思想高度不同D.时代背景不同

答案 B

解析 前者从阶级史观的角度评价,后者运用唯物辩证法评价。由材料无法推断出二人阶级立场不同,排除A项;二者的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存在高低之分,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两种观点产生的时代,排除D项。

7.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也早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化学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医曾长期领先于欧洲医学

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C.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

答案 C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虽然东西方的史料中对柳树皮可退烧止痛都有记载,但中国局限于经验性的传承,而西方则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8.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

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可排除B;材料中反映不出政府垄断印刷技术,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教育方面的信息,排除D。材料意思是剑南、两川及淮南道这些地方都用刻板翻印日历在市场上卖,每年司天台(掌管天象、历法的官员)还没有奏请皇帝颁布新的历法,那里印刷的日历已经满世界卖了,据此可知A符合题意。

9.徐光启在谈及治蝗之策时,曾说:“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mou,等、齐)也。”这体现出其“治蝗之策”是()

A.均衡发展水旱种植业B.大力发展水田农业

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D.充分利用旱地种植经验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徐光启认为陆田受制于水旱天灾,而水田则可以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并且水田不容易有虫灾之害,故其主张大力发展水田农业,B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

10.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A.有直抒胸臆的特点B.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答案 A

解析 宋人项安世认可杜甫和柳永,关键在于“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强调二者的诗和词都是直抒胸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杜诗柳词和其他诗词进行比较,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杜诗柳词的“实说”,而不是“表德”,故C项错误;杜甫的诗是现实主义代表,故D项错误。

11.中国绘画在唐代多有富贵、臃肿、华丽、多彩的特征,到了宋代则有清雅、单调、简朴的特征。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新兴士阶层的崛起

C.宋代忧患形势严峻D.佛道思想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本题实际要求回答宋代绘画特征形成的原因。经过唐末五代十国战乱,贵族阶层走向衰败,到了宋代,科举制得到完善,录取人数增加,再加上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导致了新兴士阶层崛起。该阶层与唐代的世家大族相比,出身低微、学养较深、清高优雅、士大夫精神浓烈,故选B项。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是宋代市民阶层兴起的重要原因,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佛道思想对唐代也有重要影响,不是宋代绘画特征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

12.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实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

答案 C

解析 小篆富于图案美,属于材料中所说的人工刻意造作,故A项错误;隶书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具有实用性、装饰性,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由“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心之画”可知此项书法艺术从心出发,草书最能表达这一情感,故C项正确;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不是心之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摘编自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三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

(2)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与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证明。

(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

答案 (1)新特点:佛道化;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2)不同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

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证明: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

(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解析 第(1)问,即回答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的新发展,结合材料信息“一方面……一方面……”来归纳总结。第(2)问,“不同”从“本原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依据”据材料二中的“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来概括;“证明”要结合所学知识,如可选择黄宗羲、顾炎武等,要突出“发展”“变化”的特征。第(3)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经过董仲舒和理学家的两次改造,结合董仲舒和宋朝理学家对儒学具体改进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巩固国家统治、铸造民族性格等方面思考。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一书中,先秦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秦汉至魏晋时期,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古小说”作者把他们从事的创作当作记录逸闻奇事的野史来看待,所以只“粗陈梗概”,小说体例并不完备。唐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创作者将诗歌等文体融入小说的创作中,让小说变成了一种“综合性”写作,小说体例渐趋完备。宋元时期,由于道德教化的大量掺入,使得传奇渐趋衰落,而以话本为代表的白话小说影响增大,成为小说的主流。明清时期,商业出版使得以章回体为主要体例的长篇小说大量出现。但除少数外,这些小说作者一般都是匿名的,一般认为,这反映了整个古代士大夫普遍存在的偏见:小说因其娱乐色彩浓厚,并非表达政教理想的最佳手段。

——摘编自张炯等主编《中国文学通史》

材料二 自1897年,维新人士呼吁抬高小说的社会地位,发动了一场声势颇大的“小说界革命”,使小说的翻译和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他们关于革新小说的理论,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一)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要救国就要从改良小说开始;(二)强调小说为“改良社会、开通民智”服务,提出创作小说要能适合于“社会之情状”“国民之脑性”,翻译小说必须择“有切于今日中国时局者”;(三)阐述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与科学著作的区别,并涉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等问题。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人士对小说作用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认识产生的原因。

答案 (1)历史悠久;古人对正史的重视;唐代诗歌繁荣;宋代以来理学思想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印刷技术的进步;士大夫的偏见。

(2)认识:小说是改良社会的重要载体。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小说的受众广,影响大;小说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西方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

解析 小说尤其是白话小说是市民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壮大的体现。由于自古以来它的受众就比较广,因此到了近代,有识之士希望借助它来挽救民族危亡,故而掀起了“小说界革命”。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需要根据材料逐层提炼信息,并将其表述出来。第(2)问包含了两小问,答对第一小问是正确回答第二小问的前提。对于第一小问,既然是“概括”,那就说明材料本身已包含了答案,仔细分析材料即可;回答第二小问时,首先从材料中逐层寻找答案,然后再结合“小说界革命”所对应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本身的特点作答。

延伸阅读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1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1.“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吾帝禹之子也’。”

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

材料反映了哪种政治制度?

答案 分封制。

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贾母的这种思想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 宗法观念。

夏朝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

商朝方国联盟:商王对各地方方国控制能力有限。

周朝(1)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

(2)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

(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归纳总结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时期,夏朝时期,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子制度正式开启。商朝时期形成方国联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体系,统治效果加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

1.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2.用唯物史观理解宗法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1)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

(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3.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问题诊断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与商代相比,更加重视历史的传承,答题时,要把题干中的这句话与“历史传承”联系起来。

方向研判近年来的高考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题干材料只是提供了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东西,联系并不大,考生不能凭借记忆回答,要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回答。对于本题,只需把握住关键语句与选项的联系,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 B

1.(立意:关注生活中的历史)以下对右图所示邮票《燕侯盂》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系甲骨文 ②它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历史事实 ③此盂象征着燕侯的政治权力与地位 ④该青铜器由私营作坊精心制作而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图片中“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为篆体,故①错误;《燕侯盂》中的“燕侯”一词说明了当时实行了分封制,故②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往往是权力的象征,故③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为官营手工作坊制造,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立意:山东历史文化的渊源)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

3.(立意:周代政治制度的作用)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答案 D

解析 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所提及的制度是指宗法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项错误;“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指C项错误;“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考点2 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秦朝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

2.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君主权力的加强。

3.据《宋史》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二府”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成祖即位……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这说明内阁实际上是什么机构?

答案 皇帝的内侍机构,秘书机构。

汉朝中朝: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

朝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

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南书房:康熙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归纳总结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逐渐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从秦汉至明清,中枢权力体系几经变化,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及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在决策过程中,相权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在执行过程中,相权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全面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国家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这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④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问题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找到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意思是如果君主出现过失,史官一定会记录在史册之中,反映了宋代的重史传统,这也正是“我所以不乐也”的原因。也就是说,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本题迷惑性较大的选项是D项,它属于“偷换概念”: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不是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方向研判全国卷试题最大的特点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解答问题,根据题干推敲即可,不要过分依赖所学知识。同时迷惑选项的设置,往往通过“偷换概念”的方法,考查考生在极度紧张的高考中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去伪存真。

答案 A

1.(立意:透过最高统治者尊号的变化看本质)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借助于天王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

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处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的词语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立意:客观认识北宋中枢机构变革的利弊)“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知此题目不是单独强调财政收入问题,重在强调三者关系,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可见强调的是三者之间关系,不是冗官问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

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不在中书也”可知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

3.(立意:认识明内阁制的特征)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D.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答案 B

解析 内阁属于皇帝助理机构,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的信息说明内阁为了保护自己不愿承担责任,即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体现内阁官员懈怠,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内阁的设立明显出现官浮于事的现象,并不能弥补丞相被废除之后的职能缺失,故D项错误。

考点3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秦朝郡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答案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为解决它带来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答案 郡国并行制。实行推恩令。

3.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 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实行这一制度导致王国问题产生,出现“七国之乱”。

推恩令:汉武帝推行该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节度使: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通判: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上的权、钱、兵收归中央。这些措施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开始,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行省制度: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这里的家国变化主要反映了秦汉时政治上的哪一变化趋势?

归纳总结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紧密相连。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初衷往往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秦朝开始,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势力不断衰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沿革

制度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诸侯国相对独立,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加明显

行省制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对中书省负责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

(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问题

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能够统筹全局,前瞻后顾,理解“这一变化”前后的情况。“变化”之前是: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直属六部;变化之后是:皇帝派遣的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很显然,从权力的分散到权力的相对集中,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方向

研判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实际上是全国卷一直追求的方向,解题中,我们要始终相信,高考题中没有废话,所给的材料都是信息,要基于这些信息回答问题。本题最后的设问是“这一变化”,找到变化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就找对了命题者的意图,做到了“对症下药”。

答案 B

 

1.(立意:封建与郡县的优劣)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因此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郡县制依然存在弊端,不能实现大治,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可知不能重新恢复分封制,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可知作者强调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天下才能大治,故D项正确。

2.(立意:从史料记载理解北宋的通判制度)《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

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答案 A

解析 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通判与地方守臣相互制约,而且还有监察权,故B项错误;通判在宋代出现,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判不可能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故D项错误。

3.(立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史料观点)《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

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是体现行省的权力,而是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表明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尽管行省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

4.(立意:综合考查古代中国地方体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 (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制度:郡国并行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得出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得出郡县官员分工负责;据“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得出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据“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得出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可看出是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等几个角度说明即可。

(3)从材料三中“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来概括,并结合所学,从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演变线索、行省制概念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

(4)必须综合以上材料谈,根据问题(2)“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问题(3)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可知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从材料中“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来概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考点4 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 察举制的弊端。

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答案 科举制。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有哪些?

答案 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总结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问题

诊断考生在解答本题时往往会忽略“科举制更有利于”中的“更”字。“更”字也包含着这是一道最优选择题,科举制相比较其他选官制度来说,选出的官员“优秀”,同时也能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科举考试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

方向

研判注意关键词的设置,通过题干中某一两个字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近年来高考题的命题方向。

答案 D

1.(立意:寻找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的差异性原因)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答案 D

解析 “世家子弟”只适用于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考试成绩”是科举制的标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才德具体化”只适用于察举制,故C项错误;察举制的反面是,已经上任的官员推荐出来的名单是他的“自己人”,如子弟、亲戚、门徒等,容易结党营私,九品中正制的反面是,荐举者只从世家大族中推荐人选,妨害了人才来源的广泛性,由此可见,两种选官制度走向其初衰的反面,共同的原因是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D项正确。

2.(立意:从数据变化看历史趋势)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实质,故A项错误;依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此结论,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3.(立意:古代选官标准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

A.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B.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C.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该官制选官标准来看,该选官制度属于察举制。察举制实行于西汉,世家大族的没落于魏晋之后,故A项错误;该官制提出了选官标准,明确了士大夫做官途径,故B项正确;察举制实行于两汉时期,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来隋唐科举制兴起,才为历朝沿用,故C项错误;察举制实行官府征召和地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科举制才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故D项错误。

4.(立意: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综合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

(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补吏,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和所学知识从汉代的选官制度也就是察举制这个角度,回答察举制的内容和作用即可。

(2)依据材料一中“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和材料二“开列各地区人才”得出都是选拔人才;据材料一“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和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得出都呈现制度化趋势;据材料一“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和材料二中“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得出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3)依据材料三中“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得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据材料三中“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得出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据材料三“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得出科举制日益完善。

(4)从材料一至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在整个演变过程中选官制度越来越成熟,而且选官的权利逐渐地收归中央,也就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 D

解析 学生应注意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故选D项。A项错在“开始”;B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主要体现的不是宗法制,C项不符合题意。

2.《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大意是:先王为诸侯立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据此可知,A项错误,诸侯每五年朝见天子一次;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项符合材料意思;D项错误,分封制以礼乐制为维系统治的工具,而非基础。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 B

解析 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4.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的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看出,汉、唐、明时期监察官的品级都低于监察对象的品级,故B正确。材料所述的是监察方式的特点,不能体现专制制度的完善、监察体系的制度化和吏治的发展,故A、C、D错误。

5.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D.三省分权

答案 C

解析 门下省负有审核诏令的权力,且门下省给事中并非宰相,不能说明宰相专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敇,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不能说明皇权独尊,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体现出分层决策,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中书省和门下省,未涉及尚书省,无法体现三省分权,故D项错误。

6.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发布政令“分置二十四都督府”,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设置十道按察使,后罢;开元二年(714年)复置十道按察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主要说明唐朝()

A.最高统治者忽视对地方的行政治理

B.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地方权力

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理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可知,唐代统治者为解决地方治理的困境,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州县的矛盾心理,故选D。从题干看,统治者非常重视地方治理,排除A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代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

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A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设内阁是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内阁并非决策机关,而是顾问机构,故排除C;D说法错误,清朝时内阁和军机处是独立存在的,军机处并没有取代内阁。故B符合题意。

8.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了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选D。

9.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期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D.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答案 D

解析 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它对皇权的威胁,故A项错误;考成规制规定了内阁对六科的稽查,与行政权无关,故B项错误;考成规制仅仅规定内阁稽查六科,不能据此推断出它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故C项错误;六科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而内阁可以稽查六科,可见内阁权力较大,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故D项正确。

10.朱元璋利用杀掉飞扬跋扈的丞相胡惟庸的机会下令废掉丞相职位,并“敕谕群臣”奏请恢复者“论以极刑”,但不久后就哀叹“群臣未起朕已起,群臣已眠朕未眠”,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这一事例()

A.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说明朱元璋非常后悔废除丞相制度

C.说明丞相对皇帝专权具有制约作用

D.体现了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丞相制度的矛盾。根据材料中“朱元璋……下令废掉丞相职位”“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可知,君主专制无法解决庞杂的政务,这就印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A项符合题意。B项曲解材料内容,排除;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1.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答案 B

12.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丙乙甲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正”可以判断甲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从摧毁门阀,拔擢人才”“参加策试”可以判断乙是隋唐科举制;从“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可以判断丙是汉代察举制;从“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可以判断丁是明清的八股取士。因此排序正确的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五年(公元前242)……初置东郡……十七年(公元前230)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国郡县制度推行的基本情况。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官任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答案 (1)特点:注重血缘关系。

(2)基本情况:秦国在新征服的领土上设郡县实行管理;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已占主导地位。

(3)特点:地方官正职由蒙古人担任,副职由其他民族人员担任。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第(1)问,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一中“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的信息来归纳。第(2)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可以从材料二中“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三中“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的相关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思考作答。

1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举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

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特点:平民性;综合性。

影响: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推动了“平民政治”的形成;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2)观点一: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平民政治”“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可概括出特点;据材料一中的“打破了……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扩大了……基础”等信息可概括出影响。第(2)问,首先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评述。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2017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一)科学技术篇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西传

⑴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⑵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⑶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⑷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⑸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⑹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⑺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⑻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⑴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⑵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⑶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⑹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又著《缀术》一书。

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

⑴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

⑵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⑶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⑸隋唐: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⑴《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⑵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⑶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⑷北魏的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⑸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2个世纪。

6、农业、手工业论著

⑴《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作,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⑵《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⑶《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⑷《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7、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⑴先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半坡人培植了粟,河姆渡人培植了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养蚕缫丝。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地甲骨文,保留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⑵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陷阱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道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

⑷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时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⑸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⑹明清: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2个世纪。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点1 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原始社会农业起源

(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

(3)工具有石、木、骨器

(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1.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答案 小农经济。

2.“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材料中的豪人指的是谁?

答案 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材料主要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答案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特点?

答案 精耕细作。

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2)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从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

(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

(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

(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

明清(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

1.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脆弱的小农经济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这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

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5)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问题

诊断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精耕细作的农业确实不断发展,但是上图只是呈现出来集体耕作,并没有呈现出生产工具的改变,也就是说B项存在不确定因素。而D项呢?时间上,汉代确实存在地主田庄,图中的内容上主要呈现的是集体耕作,所以D项不存在不确定因素。

方向

研判初做全国卷试题,之所以感觉较难,主要是因为不熟悉全国卷试题的命题特点。其特点之一就是命制一些迷惑性较强的选项,这样的选项大体上与正确答案很相似,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其往往有一点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能“这一点”很隐蔽,不容易看出。

答案 D

1.(立意: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待井田制)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井田制下土地不得买卖,故A错误;历史是客观的,故B错误;百家争鸣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C错误;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是因为史料证据缺乏,二是所站的角度不一,故D正确。

2.(立意:解读文言文)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弱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信息,故A项错误;地主对农民剥削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错误;租佃关系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故C错误;材料中“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说明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故D正确。

3.(立意:考查读图、识图的能力)下列是四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

C.军事重心南移

D.版图向南扩展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图示显示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这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故A项正确。

考点2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从先秦

到秦汉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1.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中“趋之如鹜”的是指什么人?

答案 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2.《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了古代哪种手工业生产形态?

答案 家庭手工业。

3.《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案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从魏晋

南北朝

到宋元发展与繁荣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烧钢技术,北方炼烧制白瓷

(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明清辉煌与滞后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三种经营形态的比较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经营

方式政府直接经营民间私人经营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

产品

用途政府、皇帝专用用于民间消费用于交纳赋税和自己消费

流通

方式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

特点大作坊生产、资金雄厚,不以营利为目的规模较大,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规模小、资金少,不以营利为目的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技术先进:历史悠久、分工细密,长期领先于世界。

(2)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

(4)民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5)“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秦汉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家庭手工业成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题 (2016浙江文综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问题

诊断州的设置始于西汉,故①错误;唐朝私营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②正确;定州定窑是宋朝的五大名窑,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故③正确;定州属河北,在元朝河北属“腹里”,为中书省所管辖,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方向

研判复习时,加强模块的结合,可以以地名作为结合点,也可以以时间作为结合点等等,有意识地去为高考备战。

答案 D

1.(立意:关注汉代的盐铁官营制度)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

A.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D.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盐铁官营”制度,该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故A

项正确;工官制度开创于西周时期,故B项错误;“盐铁官营”政策与儒家伦理之间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只能体现出政府对盐铁方面的垄断,不能代表对所有手工业的垄断,故D项错误。

2.(立意: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答案 D

解析 定时空:唐代中后期;解答的关键是“‘波斯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

3.(立意:认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和另投别户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说明当时已出现工匠群体斗争的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属于对手工业的压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

考点3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先秦

时期兴起、发展和繁荣

(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1.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商业政策?

答案 重农抑商。

2.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从唐代长安城到南宋都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 坊市制度的瓦解。

3.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商业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

答案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秦汉

时期重农抑商,步履维艰

(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

时期范围扩大,贸易繁荣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4)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

宋元

时期打破时空,空前繁荣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明清

时期继续繁荣,“商帮”出现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归纳总结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坊市制度从建立、发展到瓦解的过程,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的不断增强,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1.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

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

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不断发展:起自商朝,之后历代不断发展。

(2)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古代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组成,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城市市场主要是满足达官贵人的享受消费,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则处于次要地位。乡村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3)对外贸易由盛到衰:对外贸易起自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从明朝中后期起,政府实行闭关、海禁等政策,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3.古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看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

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

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布局上看

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

例题 (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问题

诊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如何排除③④两项,考生往往在③上犯错误,认为黄崇德从事食盐贸易发了财是因为政府放弃了对食盐贸易的控制。其实,这是个程度的问题,只能说政府“放松”了控制,不能说“放弃”,因为还有个前提“获得政府许可”。

方向

研判高考题的命制往往在一些表示程度的词汇上做文章,如本题的“放弃”与“放松”的区别。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这类的问题,只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问题,高考中一旦遇到这些问题,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注意力就会在这些词汇上停留,进而可以正确作答。

答案 A

1.(立意:战国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

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的描述体现了临淄商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的说法夸大了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政府政策与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故C、D两项错误。

2.(立意:北宋以来纸币的兴衰)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C.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答案 B

解析 由“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可见,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遭遇挫折,故B项正确。

3.(立意:明代商业的发展)万历《旌德县志》风俗志云:“成宏以前,人心甚古,乡里之老有垂白不识县官,嘉靖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于是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逐利于绝徼,亦其势使然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商业贸易环境渐宽B.区域商贩无利可图

C.政府默认舍本逐末D.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答案 A

解析 材料“舍本而务末……亦其势使然也。”说明当时政府对商业控制渐松,商业环境渐宽,所以应选A。B、C、D材料没体现。

4.(立意:唐代城市商业的繁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息。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1)概括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答案 (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解析 第(1)问解答时要紧扣材料,结合材料“多富商大贾”“设盐铁转运使,尽斡(掌管)利权”“商贾如织”“扬一益二”分析解答。第(2)问结合材料“扬州地当冲要”“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等内容分析。

考点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1.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桓谭上书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 推行重农抑商。

2.清康煕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

该规定说明清朝时期推行什么经济政策?

答案 “海禁”政策。

3.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 资本主义萌芽。

重农抑商政策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

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

中唐以来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

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固守

“海”和“闭关锁”政策明朝“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产生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进步

(2)实质:雇佣关系出现(手工工场出现)

(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发展缓慢、水平低下

(4)地位:不占主导地位,但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清朝发展缓慢

主要原因:自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

归纳总结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其发展一直十分缓慢,中国一直在传统社会徘徊。

1.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上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②目的不同:前者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

2.影响明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的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伍的经济表现及原因

(1)表现: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此相比中国,①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②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

(2)原因: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朽黑暗。②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③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④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⑤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

例题 (2016江苏单科21)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

问题

诊断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考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第(2)问和第(3)问。第(2)问,要理解题意“求富”观念,也就是说,当时人们对于求富的认识,包括求富的目的、途径方法等;第(3)问,说明“关系”时,考生往往只想到二者如何联系在一起,不知道分别讲二者的特点,实际上就是讲了关系。

方向

研判归纳、概括和比较是高考必考的基本能力,尤以概括类试题最为普遍,回答概括类试题时,要把材料分开层次,做到一句话形成一个要点,不得出一个要点不放松。同时,要给审题一定的时间,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本题第(2)问对于“求富”观念的理解就是典型例子。

答案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1.(立意: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导致的

C.“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是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决定的

答案 B

解析 “重农抑商”在明清以前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但后期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故A、C两项错误;“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由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故B项正确,D项错误。

2.(立意:经济政策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80000000两白银

明代5000000两白银

清代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答案 D

解析 宋朝时期由于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国家的财政收入较高,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对商业的抑制和打击,尤其是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经济的衰落,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及史实不符,排除。

3.(立意:海禁对国家的影响)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

A.开禁政策促成海上贸易发展

B.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C.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福建巡抚奏请,朝廷准许“贩东西二洋”,导致从事商业的人增多,海上贸易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因福建巡抚奏请,朝廷才准许,言外之意,此时尚未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到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发达,没有说到其已成为福建经济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显示明朝有海外移民,但是不是明朝开始有,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

4.(立意: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出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案 (1)现象: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不同。原因: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影响:起阻碍作用。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淮南子缪称训》:“凡万物有所施之,无小不可为;无所用之,碧瑜粪土地。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这一记载应用到中国古代农业经营上主要体现了()

A.精耕细作的思想B.量力而行的思想

C.集体耕作的思想D.趋利避害的思想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意思是:凡万物都是有功用的,没有什么东西因小而不能用;如果不懂得它的用处,那么碧玉也会成粪土。人之常情,总是在利益之中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对危害总力求降到最低限度。从农业生产经营角度看,体现了趋利避害的思想,故选D。

2.福清县王荣家庭,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经济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B.稳定小农经济

C.限制家庭手工业D.保证家庭财产共享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大家庭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的特点,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统治者表彰这类家庭的经济目的主要是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B。抑制土地兼并虽然也是稳定小农经济的举措之一,但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C项题干材料未反映,排除;D项只是“六世同居”这类家庭的特点之一,排除。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表明()

A.江南地区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

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商业化

C.江南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

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营重点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故选B。从材料看,农业经营只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农业生产并未完全商品化,排除A;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江南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

4.《旧唐书韦坚传》记载:天宝二年(713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船,即京口绫衫缎”。材料主要说明唐代()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材料“广陵郡……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京口绫衫缎”等信息,可知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手工业产品,表明唐代形成了不同的手工业专业性生产区域,故选C项。。

5.唐代官府手工业中主要使用的是无偿劳动的番匠。宋代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他们领取钱米作为雇值,雇值多少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并付给雇值的和雇匠。这表明()

A.宋代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B.宋代官营作坊主要是供应军队需要

C.宋代官营手工作坊的工匠都有军籍

D.宋代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可知,宋朝时期,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可以使用雇佣工匠,雇佣工匠可以领取钱米作为报酬,和唐朝的番匠已有所不同,不是无偿服役,而是付给一定的“雇值”,说明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即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故选D。

6.我国历史上工匠的生产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城乡各种手工业者通常是父子相承,职业世袭”,民间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独占性

B.重男轻女宗法观念的影响

C.维护家族稳定及经济利益的需要

D.小农经济的狭隘性、封闭性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信息“通常是父子相承,职业世袭”“民间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可知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主要特点是家庭内部传承,具有保守性、独占性;传男不传女,这与古代宗法观念、小农经济及维护家族利益都有关系,但根本原因在于小农经济的狭隘性、封闭性,故排除A、B、C三项,答案为D。

7.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人开创的。明清之际,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这说明古代闽商()

A.具有开放意识和拓展精神

B.专注于海外市场而没有开拓国内市场

C.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

D.不堪忍受国内封建压迫而移民海外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商人开创“海上丝绸之路”和建立起纵横东亚、东南亚的海上商业王国,说明古代闽商敢于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有极强的对外开放意识,A项符合题意。材料虽然反映了闽商重视海外市场,但不能由此判断他们忽视国内市场,也不能说明他们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B、C两项曲解题干内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闽商大量移民海外的原因,排除D项。

8.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信息“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即明清时期的商业新气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内容出现在宋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还出现了商帮,因此C项符合题意;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9.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以律论”;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这些规定()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表明商人富而贱的窘境

D.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题干材料表明汉朝政府颁布法令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地位的提高,广大商人虽富却贱,C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0.“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铁犁耕田”“铁制农具”可知“经济体制”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停滞性,D项符合题意。

11.“初,方国珍踞温、台、处,张士诚踞宁、绍、杭、嘉、苏、松、通、泰,诸军皆在海上,方、张既降灭,诸贼豪强悉航海,纤岛倭入寇。”“禁滨海民不得私入海,时方国珍余党多入海剽掠故也。”“国处禁海之例,始因倭夷违谕而来,继恨林贤巨烛之变,故欲闭绝之。”材料表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在于()

A.建立和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防止国内外反对势力勾结作乱

C.消灭残余农民起义军势力

D.防止“倭寇之患”危及统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初,方国珍、张士诚等反对势力逃到海上继续与明朝作对,同时勾结倭寇来华,所以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B项。A项材料未体现;C、D两项都只说明了一个方面。

12.自万历以来,松江地区有暑袜店百余家,店主将料分发给当地男妇,令其为之生产暑袜,诸男妇各回家中做成暑袜,然后从店中领取报酬。此现象()

A.可以佐证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B.表明松江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C.证明了此时江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D.说明女人取得了与男人同等的地位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早期状态。结合材料中“万历”“暑袜店”“男妇”“领取报酬”可知,这体现了我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松江地区的雇佣劳动情况,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最早”“最为发达”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妇女与男子同样受雇于暑袜店主,可以说明女性积极参与劳动,但不能表明妇女与男子社会地位平等,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商业发展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表现,也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游在《饭罢戏作》中写道:“南市沽浊醪,浮蚁甘不坏。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困犀浦芋,磊落新都菜。”太和楼是临安的著名酒楼,无名氏在《题太和楼壁》中写道:“太和酒楼三百间……千夫承糟万夫甕……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

材料二 以下是史籍中关于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便服裘帽,惟取华丽,或娼优而僭拟帝后,或隶仆而上同职官,贵贱混淆,上下无别。”“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南都(指南京)服饰,在庆、历前犹为朴谨。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异月新。”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本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即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则归市肴酒,夫妇团醉而后已,明日又别为计。”“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兄弟当分,异居异财。”“婚娶颇多论财,嫁女竞侈,穷极靡丽,富贵妆资从厚。”

——摘编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

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南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民众社会生活的历史影响。

答案 (1)市场摊点众多,商品种类丰富;商业活动严格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城市经济繁荣;城市商业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世俗娱乐活动众多等。

(2)特点:在服饰上突破了传统的礼制和等级制度;衣食住行、嫁娶等方面出现奢靡风气和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商贾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传统贱商观念有所改变);出现家庭小型化现象(出现兄弟、父子分产别居现象或人们的私有财产观念得到强化)。

影响:政治上,冲击了封建等级制度与传统家庭结构;经济上,促进人口流动,有利于城镇就业,推动工商业发展;思想上,冲破了理学禁欲主义的控制,有利于市民阶层的觉醒;社会生活上,奢侈之风造成浪费、贫困加剧等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解析 第(1)问,从商品种类、商业政策、城市发展情况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紧扣“民众社会生活”,从服饰变化、住行婚嫁、商人地位、家庭构成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紧扣“明朝中后期”这一时间限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归纳。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农不出则乏其食,工

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唐会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贾谊和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一、三,概括汉、唐经济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

答案 (1)经济思想:贾谊,重视农业、限制商业的重农抑商思想。司马迁,社会合理分工基础上的各行业协同自由发展;农、工、商、虞各务其事,不可偏废。

(2)变化:汉代抑制商业发展,对商人的衣食住行都有明确的限制;唐代中叶重视商业,不与民争利,采取措施保护商业发展。

原因: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唐代中叶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缺乏保障。

解析 第(1)问,贾谊的经济思想可根据“归之农,皆著于本”“末技游食之民”并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概括得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可根据“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贫富之道,莫之夺予”,从农、工、商、虞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概括得出。第(2)问,“变化”可先根据材料一叙述汉代的情况,然后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的情况;“原因”可结合汉、唐的时代背景回答。

2017届高考历史知识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考纲要求]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点1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

(1)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2)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前6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

1.“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段材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小国寡民。

2.“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这里批判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什么问题?

答案 公民政治,抽签选举。

前5世纪至前4世纪(1)前5世纪,伯利(里)克里(利)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2)前4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

归纳总结 公元前8~前5世纪,在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与贵族奴隶主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继续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等措施推动下,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它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1.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从实质上看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影响上看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5)对于“陶片放逐法”

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6)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

“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2.从文明的多样性看东西方古政治文明的差异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有很大关系。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拥有广阔平原,自然经济发达,容易形成中央集权体制。而古希腊地区属于海洋文明(地中海),工商业发达,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容易形成民主传统。雅典民主政治、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都是人类文明重要成果,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瑕的政治制度,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问题

诊断本题是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只要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就能正确作答。政府要求民众参加公民大会,民众必须参加,否则处以罚款,说明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既然是义务,就必须参加。

方向

研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选项的排除或者选择,都离不开材料中的主题意思——政府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这种选择题属于主题型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都离不开一个中心,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答案 C

1.(立意: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如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这个名字刻在贝壳上。这表明雅典()

A.民主权利曾被公民滥用B.公民对政治家极度厌恶

C.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D.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

答案 A

解析 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创立的民主方式,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因为公民自身的素质和个人喜好,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材料信息即体现了这一内容,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一种以民主

的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公民积极参加,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体现在公民具有普遍的法律意识,故C项错误;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但不符合题干信息,故D项错误。

2.(立意: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

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

C.近代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政府

D.古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

答案 B

解析 A项没有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故排除;“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作者重在强调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故B项正确;C项对材料理解片面,D项在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均排除。

3.(立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写道:“雅典民主的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来推行的。事实上,他们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据此判断,在雅典()

A.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B.法律维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C.城邦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权利受到限制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可知,雅典民主制强调公民的集体利益,故C正确、A错误;B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D中“权利受到限制”的表述与题干所述相反。

考点2 古代罗马的法律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共和国时期起源——由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

(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2.有人说:“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据此判断,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罗马疆域的扩大,公民法不适应罗马帝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帝国时期发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公元3世纪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万民法: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东罗马帝国时期完成——编订《民法大全》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归纳总结 公元前6世纪以来,在古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古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矛盾尖锐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统治,为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1.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罗马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罗马法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罗马法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2.从人类文明延续视角看罗马法的影响

(1)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某些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都源于罗马法。

(2)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民法典》等,并且从中发展性地提出了“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

(3)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影响密不可分,罗马法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2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问题

诊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德国文学家歌德这一句有关罗马法的形象的比喻。罗马法就像一个“潜入水下的鸭子”“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显然这是强调其对后世法律的影响,不是直接发挥作用。考生易错选D项,该迷惑项的设置属于高考题中常见的设置方式,与正确选项相似,但是夸大了其作用。

方向

研判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比较鉴别的能力。单单是正误方面的判断已经不足以考查考生的能力,迷惑选项的设置往往与正确选项形像而神不像,或者夸大,缩小等等。

答案 A

 

1.(立意:关注罗马法中的法律意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到:“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为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该材料反映罗马法()

A.注重证据,讲究公正B.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

C.成文法与习惯法并重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A

解析 材料“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反映了罗马法注重证据,材料“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体现出罗马法讲究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可知,C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

2.(立意:对于罗马法中一系列法律概念的理解)欧洲中世纪商人法的“跨国平等对待”这一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它使他们不会因在地方法中不享有资格以及因为地方法律、习惯的其他变化莫测的因素而蒙受损害。该特征源于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答案 C

解析 习惯法、公民法仅仅保障罗马公民的利益,故A、B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能够体现“跨国平等对待”,故C正确;自然法不能体现跨国平等对待,故D错误。

3.(立意:从人类文明延续的角度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答案 C

解析 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故A项错误;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4.(立意: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民法典》规定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的法律原则,正是罗马自然法思想与万民法追求的平等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罗马法的继受和影响》

材料二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依据材料一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影响。并运用材料二的观点谈谈我们研究古代中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现实意义。

答案 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实意义: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助于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结合古代中国政治文明与古罗马政治文明,紧扣当前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及完善民主发展建设角度回答。

考点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知识主线

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

前6世纪泰勒斯——奠定基础

(1)主要思想:“万物是由水组成的”

(2)主要价值:用水来解释世间万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1.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从材料可以看出,智者学派的缺陷是什么?

答案 忽视社会道德建设。

2.“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苏格拉底的哪一观点与之相一致?

答案 知识即美德。

3.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 政治理想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

前5世纪前期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

(1)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

(2)主要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前5世纪后期苏格拉底——思想升华

(1)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2)主要价值: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前4世纪柏拉图——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2)主要价值: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主要价值: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归纳总结 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的背景下,智者学派兴起,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与权威。苏格拉底更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雅典的人文精神成为西方文明之根,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复兴及成熟奠定了基础。

1.深度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三个内涵:人性,即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2)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3)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的过程。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导航灯。

2.理解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探索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

例题 (2016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

问题

诊断注重题干中蕴含的信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谋福利而遭到惩罚,并且说憎恨神。从这种人神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时的雅典人具有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答错的考生没有理清题干材料中的这种关系。

方向

研判有关古希腊的高考命题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能够紧扣这一主题,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 D

1.(立意: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C.错误的,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不是史料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答案 D

解析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是同时代的,但不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故A项错误;虽然生活在同时代,但二者的主张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当事人对历史的阐述也是史料,要和原始文字史料相互印证,方可采信,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言论有差别,故苏格拉底的言论可能带有一定片面性,故D项正确。

2.(立意:故事中的希腊哲理)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原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苏格拉底让学生闻苹果,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而苏格拉底并没有告诉学生是什么味道,因此不能体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可以看出,其他学生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感觉说出感受,故B项错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许多学生却闻出了香味,说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盲从,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只有柏拉图坚持诚实的美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世界的本原进行探索,故D项错误。

3.(立意:关注东西方古代思想的比较)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崇德尚群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D.礼法并施

答案 A

解析 由“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可以看出孔子是崇尚道德的,由“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可以看出普卢塔克也是崇尚道德的,故A项正确;济世爱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诚实守信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礼法并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4.(立意: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识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 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答案 (1)贡献: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

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2)共同看法: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继承发展: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

(3)涵义:理智与精神的协调。斗争: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员,在10个部落地区通过抽签方式选出。这些陪审员分成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每所高级法院另有100名候补陪审员)。陪审员出庭时在弄清案情后,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不作商议。雅典每所法院陪审法庭人数众多的直接原因在于()

A.能预防陪审员受贿的危险性

B.能使法院的审判更公正

C.能使审判更体现民主性

D.能有效遏制法院的独断性

答案 A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目的要求“直接原因”。陪审员人数众多,有利于相互监督,预防受贿的危险性,故A项正确;陪审员人数众多,并不能保证审判结果的公正,故B项错误;让众多公民参与审判,能使审判更体现民主性,是影响而不是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让众多公民参与审判,也能有效遏制法院的独断性,是影响而不是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2.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

A.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B.雅典民主存在严重弊端

C.雅典民主对后世无影响

D.雅典民主就是精英政治

答案 A

解析 雅典民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能被后世直接采用,具有不可复制性,故A项正确;C、D两项叙述错误,排除;B项无法解释美、法两国一成一败的原因,故排除。

3.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发现有叛国嫌疑的安提丰躲藏在某地,就将之带回公民大会受审,但是埃斯基涅斯对德摩斯梯尼的行为提出了抗议,认为他未经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结果公民大会就地释放了安提丰。当然雅典人不会真的放过他,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这说明了()

A.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

B.雅典人坚持疑罪从无原则

C.立法权掌握在议事会手中

D.法律保障了雅典居民权利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的“认为他未经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可以判断出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A项正确;从逮捕、释放、再逮捕、处死的过程来看,雅典人并非坚持疑罪从无原则,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排除;雅典民主充分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D项“居民”一词范围较广,排除。

4.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雅典那时有一种活泼的自由,以及礼节、风俗和精神、文化上活泼的平等……在不违背这种平等和这种自由的范围以内,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得到了最无拘束的发展,都在它的环境里得到了最丰富的刺激来发扬光大。”作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

A.便于个性发展B.追求平等自由

C.促进文化多元D.注重精神自由

答案 A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雅典的政治环境与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故排除C,A正确。B、D均对材料理解不全面,故排除。

5.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现象,如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独立的“罗马法学派”;在荷兰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是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A.基本内容仍有生命力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D.成为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复兴”的现象,并不能说明其基本内容仍有生命力,故A项错误;材料指出“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现象”,并介绍了不同的研究流派,但不能说明罗马法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故B项错误;“罗马法复兴”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流派,说明人们关注罗马法的角度不同,该现象之所以出现源于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仍具有借鉴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罗马法复兴”现象说明罗马法是史学研究的对象,而非理论指导,故D项错误。

6.在古罗马,若债务人到期不将某款项偿还,先是会被债权人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后转变为对债务人实行监禁,再而转变为对债务人实施信用破产的丧廉耻制度。这反映出古罗马()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道德因素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C.法律充分保护罗马贵族利益

D.法律具有保护人身权利的人文精神

答案 D

解析 古罗马法律体系是逐渐完善,不能说已达到完备的程度,故A项错误;信用制度的建立有道德的因素,但不能说它起到决定作用,且B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中债务人人身的变化,排除;债务人和债权人没有贵族和平民之分,所以C项不正确;材料中债务人人身遭遇的变化反映了人身权利日益受到重视,体现了古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

7.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180年)在《法学阶梯》中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里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A.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B.剥夺贵族法律解释权

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D.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答案 D

解析 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在借鉴外邦法律基础上,公民法发展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因此罗马人既要遵守自己的法律,也要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成文法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故C项错误。

8.罗马曾有法律规定,一个人只有参加过十次战役,才有资格竞选高级官职。在共和国时代,罗马的政治家都是行伍出身,甚至像西塞罗那样以雄辩见长的政治家,也仍然立有显赫战功。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

A.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军事指挥才能

B.公民身份与军人身份相结合

C.注意培养政治家的综合素质

D.有尚武传统和团体主义精神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的关键信息“西塞罗”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长期扩张领土,对政治家和公民的军事素质要求都非常高,故一般的公民都服过兵役,公民身份与军人身份紧密结合,故选B项。据材料中的信息“只有参加过十次战役,才有资格竞选高级官职”可知A项说法错误;C、D两项曲解了材料的意思。

9.普罗泰格拉是伯利克里的挚友,古代雅典最受人尊敬的“智者”。但其晚年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其主要原因是()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提出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

C.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改革

D.首次提出了“知识即美德”

答案 A

解析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触犯了以超自然的神为世界和社会中心的传统观点,这是他被驱逐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B、C项说法错误,D项说的是苏格拉底。

10.黑格尔曾经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宣布作为思想者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否定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B.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C.强调了人与神的不同之处

D.认为作为主体的人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答案 D

解析 结合“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A项错误,排除;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作用,B、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据“作为思想者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可知,答案为D。

11.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其主要意图是鼓励人们()

A.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

B.反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

C.发现自我、追求人身自由

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崇尚理性和坚持真理,鼓励人们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眼光,A项符合题意。苏格拉底的主张正是民主的真正体现,并非反对民主政治和法律,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2.《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知识即美德

B.认识你自己

C.因信称义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答案 B

解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B项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所以二者观点最接近。A强调知识与道德合二为一;C是马丁路德的主张,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但主要体现在反对教皇权威方面;D是南宋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的主张,强调内心的反省,压抑了人性。A、C、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13.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里就解释过,城邦是天然的存在,而个人是从属于城邦的。城邦有如整体,个人有如部分,部分脱离了整体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上海书评《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为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解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化法律的先驱。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1)材料一反映了古雅典公民怎样的思想观念?结合所学,指出它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体现。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

答案 (1)观念:公民有充分参与政治的自由(人民主权);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权益。

体现:一切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城邦的重大事务要由公民大会集体决定。

(2)①公开、稳定(成文),突出了法律程序建设,为近现代法制发展提供了经验;②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从国家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法治国,有法可依,为近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法律规范;③保护物权(私有制)。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为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④倡导人人平等。自然法思想超出奴隶制时代限制,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和宗教特权提供了思想武器;⑤崇尚法治,公正至上。既适合近代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追求。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古希腊主神图二 苏格拉底之死

 宙斯像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重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并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指控。许多审判官表示可以赦免他,但要他保证不得再追求知识、探索哲学。苏格拉底只要略表妥协就可免于一死。他的亲友、门徒也都劝他或交纳赎金,或逃亡。然而70岁的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有人见证说:“他表现了英勇不屈的精神因为自从他认定了,对他来说死比继续活下去更好以来,他就一直坚定不移地向死亡迎上前去,即使是对别的美好的事情也没有这样坚定,他从来没有对死表现过任何软弱……”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了哪些伦理主张。

(3)观察图二并阅读材料三,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对死亡,支撑他的是什么精神?

(4)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

答案 (1)突出特点:神的人格化。文化特征: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2)苏格拉底: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探究的重要问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

(3)说明他追求知识,探索新知,改善自己的灵魂和信念。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

(4)“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以人为衡量一切万物的标准,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发展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