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为政以德》教案

高中教案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8

《为政以德》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为政以德》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jaB88.CoM为政以德》教案
一.充分预习
自读三遍。集体朗读,正音正字。告知本课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自己琢磨。参照注释和译文翻译各章,找出翻译不顺或你认为有误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论语选读》1-4课是政治专题,本课中心论题为“为政以德”(板书)。是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德为政”。请同学指出本句翻译错误处。
生:“以”翻译成“运用”不正确,词性不对。“运用”是动词,“以”应翻译为介词性的“用”或“凭”。
本课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旨及意义的是哪些章节?“为政以德”的意义是什么?
生:一、二章统领全文,鲜明提出本课的中心主旨“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揭示了意义:
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首章用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示例: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孟子离娄上》)
2.有耻且格。
(翻译此章)二章用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全社会人民要有羞耻心。但夫子说“为政以德”,百姓自有羞耻心了,世道人心、社会风气自正。
(驳:一些教案把“为政以德”的意义归结为“无为而治”。窃以为欠妥。单言“无为而治”,在当代人眼中,恐怕都以为是老子虚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吧。儒讲无为而治与此有别。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李泽厚辨之甚明。《集释》: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前所学《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亦是儒家的无为而治。李泽厚讲(2.1)章亦误,钭东星先生认为:北辰居其所是喻君以崇高道德居位凝聚四方,非至尊不动,可以无为。)
示例:(韩)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门下掾自刭。
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延寿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敢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师:夫子二千五百年前的教言“为政以德”有如此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什么是“为政以德”。
比较“政”、“刑”、“德”、“礼”,明确其区别。
政,政令,是由政府发布的君令,君令即政令,国法;刑,刑罚;礼,泛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德,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外在之道我得之而凝于身,是人身所具有的诸多善性美行,简译为道德。作个比喻:一个老师觉得应该准时上下班,是德;学校规定教师要准时上下班,是政;对不准时上下班的老师罚款十元,是刑。礼是法的补充,和法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
德为道德,是人身上所具有的合于道的品德,不是行政管理手段。(可证“运用道德”翻译之误)所以“为政以德”应理解为统治者用、凭借自己的道德、个人魅力来治理国家。(此统治者非仅指国君皇帝,泛指各级各单位部门的领导。此德也非指当今狭义的道德,而是合于道的所有道德。)
师:那么,作为统治者,该具备哪些道德?
三.探究研讨
师:以下十章皆讲述统治者该具备的道德。找出每章的关键词或归纳。
(见板书)
可分为两方面:安人,正己。
(一)安人。(以“庶、富、教”为纲讨论)
朗读第三章,翻译。讲解:这是孔子和弟子离开鲁国初到卫国时的一次谈话,“庶、富、教”是孔子治国三步曲,反映着孔子的治国理念。
学生阅读“安人”部分的章节,联系现实讨论:为什么要“庶”?为什么要“富老百姓”?怎样“富老百姓”?为什么要“教”?
1.为什么要“庶”?
要点:人是劳力和兵力,可以增加财富和土地,可以保家卫国(可穿插讲16.1章。反对征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用武力征伐的是法家。)老子“小国寡民”。毛泽东“人多力量大”,鼓励生产,但当代为什么又计划生育?――――都是为了“富民”。

扩展阅读

《为政以德》教案1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政以德》教案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政以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课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
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①指示代词:这于斯三者何先逝者如斯夫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相鼠》)
劝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左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史记商君列传》)
时按时:使民以时学而时习之《论语》
就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之以政道千乘之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过”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
愚不可及是可忍孰不可忍
设计意图: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来,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设计意图:
这些名句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二教时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文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
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设计意图:
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是封建统治者最需要的。《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义农民的口号之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核心的东西。教师也可提一下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探究之五: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
设计意图:
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本文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教学建议:
《论语》不算难懂,但毕竟与我们相隔了二千五百多年。学生要了解孔子与《论语》,必须有相当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特点及孔子所认为最理想完美的西周的社会特点,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儒学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受统治者追捧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方面各教师可参考剪伯赞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孔子的其它思想包括仁爱思想都立足于他的这一基本点的。
在第二教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力求把孔子表现在本章的思想,一条条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把课讲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讨论问题时要多联系现实。可借鉴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论语心得》。
在字、词的落实方面,可依据教学建议,抓重点。对名句与成语要予以特别重视,要使学生能背诵和运用。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

师:(由复习旧课导入,背诵相关内容)
(点评:知识的累积需要有一个反复,而“知新”也离不开“温故”,尤其是文言文教学)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7-12章,读的时候有个要求,注意下面的字词解释,但是尽量不要看译文。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6位同学分读7-12章。
生:(6位同学分读7-12章)
师:请同学门注意黑板上这几个字的读音:盍、偃。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六章
生:(齐读这六章)
(点评:很难设想:读尚且不会,却能很好地理解、感受、背诵。文言文是有语言距离的,更需要反复诵读。孙老师强调“读”,这是抓住了“本”。)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这六章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
(点评:是第七章的)
师:第7章中“季氏富于周公”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生:是“比”的意思。
师:“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的“益”是什么意思?
生:更加
师:是“更加”吗?
生:应该是“增加”。
师:对,这里应该翻译为“增加”,还有两个字也特别需要注意,一个是“徒”,还有个是“攻”,可以查看课文注解。
(点评:落实重点词语,便于学生把握。)
师:那么这一章孔子重点论述的是什么?
生:反对统治者去搜刮百姓,还有就是要做到爱民。
师:很好,孔子反对横征暴敛并且把矛头指向助纣为虐的冉有。那么“非吾徒也”这句话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主语,冉有。
(点评:按章分析,便于中、下程度的学生接受,这是教师看对象来设计的。但批评冉有,只是出于“爱民”吗?)
师:好,我们继续看第8章
“哀公问于有若曰”中这个“于”是什么意思?
生:向
师:下面我们来看黑板上的两个句子: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如之何”,它可以翻译成:怎么办;第二个“如之何”加上“其”,其是加强反问语气,构成一个反问句。翻译成:怎么能。
师:另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生:“君与孰不足”,宾语前置句。
师:对的。是宾语前置,翻译成:百姓足,对你而言,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点评:抓住典型句子,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便于学生领会、掌握。应该肯定两位学生讲的都对。)
师: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下,第八章它阐述的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应该是统治者不能从百姓那里获取太多。
师:讲得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我认为他是想对国君说先让百姓富有起来,自己才能富有,如果一味的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话,即使你富有了,百姓还是贫穷的,这个国家还是落后的。
师:恩,很好。那么这里其实就涉及了孔子为政的经济思想,对百姓应该轻赋税,就像我们两位同学所讲的不能够过度搜刮百姓,要爱民。(点评:让学生讲,不是教师不用讲了,教师还要总结的,只是语言要简洁,内容要提高。孙老师这一点处理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九章。
师: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对谁而言?
生:对君主而言
师:对,为政者应该怎么做?
生:身正
师:身正有什么作用?
生:不令而行
师:这一章就是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除了我们上节课提到的统治者要做到敬事,爱人,节用,还有一个要求是身正,身正就可以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果身不正呢,则“虽令不从”。下面我们来看第十章。第十章要注意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的“风”,这里的“草”应该怎么解释?
生:名作状
师:怎么翻译
生:像风一样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具体怎样来区分名作动还是名作状?
生:名作状,翻译就是把君子道德比做像风一样,把小人的道德比做像草一样。
师:是不是看到“像”就是名作状呢?
生:那也不一定。
师:首先确定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生:君子之德
师:那谓语呢?我们判断到底是名作状还是名做动主要是要看它有没有修饰中心语(谓语动词),我们来回忆一下,《鸿门宴》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翼蔽沛公”。
生: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翼”修饰“蔽”,名词作状语。
师:那这里有没有修饰动词呢?
生:没有
师:所以说这里应该理解成名词作动词,翻译成“好比风,好比草”。(点评: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这比直接告诉效果要好得多。)那么在这一章当中孔子所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君主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在道德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师:是不值一提吗?小人在道德的感染下会像草一样“必偃”,那么这里其实强调统治者身正以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强调了德的无所不能的作用。(点评:这里,教师似乎有些急了点吧?)继续往下看第十一章。
师:首先来看下这里的两个句子,一个是“临之以庄”
生:以庄临之,状语后置
师:用庄重的态度来对待百姓,还有一个“举善而教不能”,这个“善”怎么解释?
生:优秀的人才,形作名。
师:下面“忠以劝”的“以”相当于“而”,做连词。“劝”是劝勉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一章,又表达的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要使百姓尽忠的话君主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幼小慈爱。
师:这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这些素质外,这里为政者还应该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另外还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朋友慈爱,并且推举贤才教育能力差的人,所以这才是一个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点评:这一段语言有些乱了。)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章。
师: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句话我们怎么翻译呢?
生: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师:什么句式?
生:倒装句
师:主谓的倒装,这里引用了几个典故,一个是“羿善射”,还有一个是“骜荡舟”“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引用这4个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生:武力跟权术对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家。
师:这里的“羿”跟“骜”代表是武力和权术,用武力跟权术来治理国家并不能真正达到德治的那种效果。那么这里表达了孔子对武力和权术的什么态度呢?
生:鄙视武力和权术。
师:孔子是鄙视武力和权术的,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何以伐为?”在这里也提到“焉用杀”,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生:以德治国。
师:好,在战国中期,有一个儒家学者叫赵良,引用了《尚书》当中这么一句话“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凭借以德治国的国家昌盛,凭借武力、权术的国家必亡。他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呢,原来赵良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反对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我们来看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很恰当的,所以说儒家的后世学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师:那么我们课文讲到这里可能同学们会有疑问,昨天我们有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文章中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就是说君子可以用他的崇高的道德去感化小人,让那些小人折服。但是他自己的作为却和他的主张背道而驰,比如他对冉有的态度。师:在第九章中,孔子的弟子冉有助纣为虐时,孔子对他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生:鼓动他的学生“群起而攻之可矣”
师:那不是和自己的主张相矛盾了吗,孔子不是主张以德服人吗?
生:是的
师:那么这样一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小组讨论一下。(点评:我记得学生讨论时教师在巡回指导,这有越俎代庖之嫌了。)
(讨论后学生回答)
生:冉有的这些话语让孔子觉得他是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人,再说前面的“季氏将伐颛臾”中也提到了孔子对冉有的态度:求,无乃尔是过与?所以孔子认为对冉有再也不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了,应该去声讨他。
师:那么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这说明孔子认为的道德并不是无上的。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说明这里的道德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
师:恩,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孔子的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没有得到落实和实现,所以,当全社会都没有用德来得以感化时,冉有自然也得不到感化。
师:你说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那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历史环境?
生:国家分裂,战火四起的年代。
生:“春秋无义战”时期。
师:对。孔子的学说和治国主张当时有没有被鲁国的统治者采纳?
生:没有。
师: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带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去说服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来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当然,最后他也失败了。这些又说明什么?
生:说明孔子在现实中碰壁了。
师:很好,孔子的德治理想,不仅没有让他的弟子冉有象草遇到风那样“必偃”,而且在现实中也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四处碰壁。(点评:我觉得这个递进关系颠倒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的道德至上,道德万能的思想能真正实现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肯定孔子的哪些思想呢?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的纳粹党;德、日法西斯建立;国会纵火案;德国的扩军备战;日本二二六兵变;《德意议定书》;《反共产国际协定》;轴心国集团。

2.能力培养目标:

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征是代表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3.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对“为什么轴心国集团的形式,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分析,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培养其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幻灯、录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2.美国是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内容?

[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的矛盾引发的。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矛盾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那么德、意、日又是怎样摆脱危机的呢?(标题)

[讲授新课]

让学生回忆法西斯一词的由来。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党,(P79小)从此,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同义语,墨索里尼成了法西斯的创始人,那么这个法西斯党是如何建立的呢?

一、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板)

1.墨建立法西斯党的背景(板)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然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分赃最少,大战后的意大利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日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城乡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这种局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P79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当时的意大利中央政府无力控制这种局势,墨索里尼趁机建立了法西斯党。

2.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板)

法西斯党成立后,意大利经济衰退一天比一天严重,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软弱的统治阶级求助于法西斯党。法西斯党为了赢得垄断资本家的支持,疯狂地镇压革命运动,充当垄断资产阶级镇压工人运动的工具,垄断资阶给予墨索里尼支持与资助。到1922年,法西斯党已成为意大利拥有武装党徒的第一大党。墨索里尼认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时机已到。10月,他在一次检阅队伍时说:“目前的形势是,或把政权交给我们,或是我们向罗马进军夺取它。”话音刚落,法西斯党徒响起了“向罗马进军”的狂呼,软弱的国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授权墨索里尼组织政府,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

(问)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什么?(P79小一后回答)

3.意大利法西斯的恐怖统治。(板)

(P79小二、P80大一)对内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意大利,对外,从30年代开始,意大利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问)意大利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转移人们对国内危机的注意力,重新瓜分世界)

1933年,罗斯福开始在美国推行新政,美国的形势开始好转,而德国历史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二、希特勒上台(板)

(板书)“”(问)这个符号是和什么人的名字联在一起的?希特勒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先请学生说一说各自所知道的希特勒。(P80小)划出他的生平。希采用“”符号作党徽,建立了纳粹党(P80注)。他还亲自设计了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字的党旗。这些日后成了纳粹党和纳粹德国的恐怖标志。纳粹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1.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板)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经济难逃恶运。危机给德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P80大二)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阶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趁机发展和壮大起来。希特勒抓住时机,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和欺骗活动,给中下层人民以美好的许诺,骗取了很多人的信任,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渴望民族复兴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问)希特勒煽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的目的是什么?

纳粹党由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1929年纳粹党只有17.8万人,到1932年,已经发展到100万人。纳粹党猖獗一时。

2.纳粹党的反动活动:(板)

1932年,垄断资产资产阶级决意让希特勒上台,对兴登堡总统施加压力。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法国总理,法西斯政权在德国建立。1934年,兴登堡病逝,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3.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恐怖活动(板)

①国会纵火案(板)

纳粹党上台后,立刻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933年2月,希特勒的死党、法西斯头子戈林派爪牙纵火焚烧了国会大厦,制造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放投影片)(P81小)然后嫁祸于德国共产党,借此下令禁止共产党,并在全国逮捕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德国共产党中央主席台尔曼和国际工人活动家,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季米特洛夫等人都先后被捕入狱。不久,德国法西斯政府在菜比锡法庭上对季米特洛夫等人进行审讯(投影片:季在法庭上)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英勇地揭露了法西斯的反动统治和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德国法西斯政府不得不宣告季米特洛夫无罪。

②强化国家机器(板)

1933年,法西斯分子控制下的国会通过授权法案,把立法权和同国外缔结条约的权力都交给了希特勒政府,国会不再起任何作用。不久,纳粹党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国内一切其他政党,自行宣布为德国的唯一政党。从1933年到二战爆发共有22.5万名德国人总共被判处了60万年的徒刑和劳役;100万人被关进过法西斯的集中营,不择手段地加以迫害。(P82小)

③残酷迫害犹太人(板)

取缔了犹太人的企业,禁止犹太律师和医生开业。犹太人被剥夺了一切公民权利,许多犹太人离开了德国。

④加强思想控制(板)

(P81图)纳粹政权极端仇恨人类一切进步的思想和文化,文化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大量的进步书籍被焚毁。德国各大城市各大学都出现了类似这幅画的焚书场面。

希特勒政府在疯狂地镇压国内劳动人民的同时,疯狂地扩军备战。

4.疯狂地扩军备战(板)

它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反动口号,要老百姓勒紧裤带。法西斯的军事力量迅速地增长起来。1935年,德国撕毁了凡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大大突破了凡约限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的规定。把陆军扩展到60万,德国一步步地走向战争。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了。(放录像片:希特勒扩军后进行军事大巡行和大检阅)。

三、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板)

1.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板)

1929年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日本由于国内市场狭窄,对外依赖性强,所以受到的打击十分严重。(P82大三)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内局势动荡,日本统治集团感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于是法西斯势力开始抬头,它的主力是军部,军部是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直属天皇,政府无权过问。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对外推行强硬政策,实行武力干涉,在军部好战势力的推动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霸占了中国整个东北,这是什么事件?

2.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板)

(放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九·一八事变后,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益嚣张,扩大战争的野心日益膨胀。“二·二六兵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3.“二·二六”兵变(1936)——以军部为核心的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板)

1936年2月26日,一批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袭击首相官邸和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企图建立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府。这次兵变虽然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而未得逞,但是军部利用这次政变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左右政局的势力。新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完全受军部控制,听命于军部的摆布。日本军部队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起来,军国主义头子东条英机迫不及待的向内阁建议,尽早地向中国发动进攻。1937年6月,近卫文磨组阁,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4.七七事变——日本全面走向法西斯化(板)

(问)日本的法西斯化是以什么势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二·二六”兵变的目的是什么?军事法西斯专政何时确立?

四、“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的形成(板)

(问)德、意、日三个国家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柏一罗一东轴心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希特勒上台后,就急切地在国际上寻觅同盟者,由于意大利与德国的矛盾,双方关系不很融洽,所以一时无法接近。1935.10,意侵入埃塞俄比亚,首先得到德国的公开支持。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战,德意都支持法西斯叛乱。双方的立场开始接近,双方调整了矛盾后,1936.10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声称这个协定构成了罗一柏轴心。

德国在与意大利勾结之间就试探与日本联合,日本这时因国联不承认伪满洲国而退出了国联,在国际上处境孤立。为了全面侵华,并与欧美列强抗衡,日本也渴望与纳粹德国勾结。1936年,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表面上这个协定是针对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实际上也是为了与英美法等争夺势力范围,最终建立世界霸权,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进来。德、意、日三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柏——罗——东轴心正式形成了。希特勒得意地把它称作“世界的大三角”,一语道破了以德、意、日为核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的狂妄野心。这个轴心国集团的正式形成是法西斯向全球到处伸展魔爪的重要前提,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世界和平面临严惩的威胁。(问)为什么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世界和平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从法西斯特点考虑,三国同属法西斯国家,墨:建立一个地中海是意大利内海的国家;希:一个德意志日耳曼大帝国,统治全世界;日:发动的对华的一系列战争也是称霸全世界的一个步骤。三国相勾结,哪有和平可言?)

[巩固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意、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三国都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法西斯政权在各国的建立,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柏一罗一东轴心集团的形成,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六)板书设计: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七)作业

1.德、意、日三国轴心是如何形成的?

2.三国轴心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P84练习题

附: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

项目

国名
工业生产

下降
对外贸易

缩减
工业失业

人数
工人罢工

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人
1930—1932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人
1931年

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人


高二历史教案: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


学生在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

在解决"为什么说加尔文教是新教中的激进派"这一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路德教与加尔文教教义的不同入手。

关于"为什么尼德兰革命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进行"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尼德兰地区的主要矛盾: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与西班牙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教派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既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矛盾的反映。西班牙在尼德兰残酷地迫害新教徒的行为,不仅激化了宗教矛盾,也使民族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关于"尼德兰的分裂的原因"。应引导学生从尼德兰地区居民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南北方的宗教信仰、南北方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