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高中新文化运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30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的纳粹党;德、日法西斯建立;国会纵火案;德国的扩军备战;日本二二六兵变;《德意议定书》;《反共产国际协定》;轴心国集团。

2.能力培养目标:

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征是代表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3.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对“为什么轴心国集团的形式,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分析,使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培养其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幻灯、录像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2.美国是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内容?

[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的矛盾引发的。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矛盾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那么德、意、日又是怎样摆脱危机的呢?(标题)

[讲授新课]

让学生回忆法西斯一词的由来。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米兰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党,(P79小)从此,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同义语,墨索里尼成了法西斯的创始人,那么这个法西斯党是如何建立的呢?

一、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板)

1.墨建立法西斯党的背景(板)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然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分赃最少,大战后的意大利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日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城乡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这种局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P79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当时的意大利中央政府无力控制这种局势,墨索里尼趁机建立了法西斯党。

2.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板)

法西斯党成立后,意大利经济衰退一天比一天严重,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软弱的统治阶级求助于法西斯党。法西斯党为了赢得垄断资本家的支持,疯狂地镇压革命运动,充当垄断资产阶级镇压工人运动的工具,垄断资阶给予墨索里尼支持与资助。到1922年,法西斯党已成为意大利拥有武装党徒的第一大党。墨索里尼认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时机已到。10月,他在一次检阅队伍时说:“目前的形势是,或把政权交给我们,或是我们向罗马进军夺取它。”话音刚落,法西斯党徒响起了“向罗马进军”的狂呼,软弱的国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授权墨索里尼组织政府,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

(问)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什么?(P79小一后回答)

3.意大利法西斯的恐怖统治。(板)

(P79小二、P80大一)对内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意大利,对外,从30年代开始,意大利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问)意大利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转移人们对国内危机的注意力,重新瓜分世界)

1933年,罗斯福开始在美国推行新政,美国的形势开始好转,而德国历史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二、希特勒上台(板)

(板书)“”(问)这个符号是和什么人的名字联在一起的?希特勒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先请学生说一说各自所知道的希特勒。(P80小)划出他的生平。希采用“”符号作党徽,建立了纳粹党(P80注)。他还亲自设计了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字的党旗。这些日后成了纳粹党和纳粹德国的恐怖标志。纳粹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1.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板)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经济难逃恶运。危机给德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P80大二)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阶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趁机发展和壮大起来。希特勒抓住时机,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和欺骗活动,给中下层人民以美好的许诺,骗取了很多人的信任,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渴望民族复兴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问)希特勒煽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的目的是什么?

纳粹党由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1929年纳粹党只有17.8万人,到1932年,已经发展到100万人。纳粹党猖獗一时。

2.纳粹党的反动活动:(板)

1932年,垄断资产资产阶级决意让希特勒上台,对兴登堡总统施加压力。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法国总理,法西斯政权在德国建立。1934年,兴登堡病逝,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3.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恐怖活动(板)

①国会纵火案(板)

纳粹党上台后,立刻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933年2月,希特勒的死党、法西斯头子戈林派爪牙纵火焚烧了国会大厦,制造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放投影片)(P81小)然后嫁祸于德国共产党,借此下令禁止共产党,并在全国逮捕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德国共产党中央主席台尔曼和国际工人活动家,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季米特洛夫等人都先后被捕入狱。不久,德国法西斯政府在菜比锡法庭上对季米特洛夫等人进行审讯(投影片:季在法庭上)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英勇地揭露了法西斯的反动统治和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德国法西斯政府不得不宣告季米特洛夫无罪。

②强化国家机器(板)

1933年,法西斯分子控制下的国会通过授权法案,把立法权和同国外缔结条约的权力都交给了希特勒政府,国会不再起任何作用。不久,纳粹党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国内一切其他政党,自行宣布为德国的唯一政党。从1933年到二战爆发共有22.5万名德国人总共被判处了60万年的徒刑和劳役;100万人被关进过法西斯的集中营,不择手段地加以迫害。(P82小)

③残酷迫害犹太人(板)

取缔了犹太人的企业,禁止犹太律师和医生开业。犹太人被剥夺了一切公民权利,许多犹太人离开了德国。

④加强思想控制(板)

(P81图)纳粹政权极端仇恨人类一切进步的思想和文化,文化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大量的进步书籍被焚毁。德国各大城市各大学都出现了类似这幅画的焚书场面。

希特勒政府在疯狂地镇压国内劳动人民的同时,疯狂地扩军备战。

4.疯狂地扩军备战(板)

它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反动口号,要老百姓勒紧裤带。法西斯的军事力量迅速地增长起来。1935年,德国撕毁了凡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大大突破了凡约限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的规定。把陆军扩展到60万,德国一步步地走向战争。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了。(放录像片:希特勒扩军后进行军事大巡行和大检阅)。Jab88.Com

三、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板)

1.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板)

1929年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日本由于国内市场狭窄,对外依赖性强,所以受到的打击十分严重。(P82大三)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内局势动荡,日本统治集团感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于是法西斯势力开始抬头,它的主力是军部,军部是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直属天皇,政府无权过问。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对外推行强硬政策,实行武力干涉,在军部好战势力的推动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霸占了中国整个东北,这是什么事件?

2.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板)

(放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九·一八事变后,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益嚣张,扩大战争的野心日益膨胀。“二·二六兵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3.“二·二六”兵变(1936)——以军部为核心的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板)

1936年2月26日,一批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袭击首相官邸和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企图建立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府。这次兵变虽然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而未得逞,但是军部利用这次政变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左右政局的势力。新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完全受军部控制,听命于军部的摆布。日本军部队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起来,军国主义头子东条英机迫不及待的向内阁建议,尽早地向中国发动进攻。1937年6月,近卫文磨组阁,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4.七七事变——日本全面走向法西斯化(板)

(问)日本的法西斯化是以什么势力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二·二六”兵变的目的是什么?军事法西斯专政何时确立?

四、“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的形成(板)

(问)德、意、日三个国家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柏一罗一东轴心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希特勒上台后,就急切地在国际上寻觅同盟者,由于意大利与德国的矛盾,双方关系不很融洽,所以一时无法接近。1935.10,意侵入埃塞俄比亚,首先得到德国的公开支持。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战,德意都支持法西斯叛乱。双方的立场开始接近,双方调整了矛盾后,1936.10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声称这个协定构成了罗一柏轴心。

德国在与意大利勾结之间就试探与日本联合,日本这时因国联不承认伪满洲国而退出了国联,在国际上处境孤立。为了全面侵华,并与欧美列强抗衡,日本也渴望与纳粹德国勾结。1936年,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表面上这个协定是针对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实际上也是为了与英美法等争夺势力范围,最终建立世界霸权,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进来。德、意、日三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柏——罗——东轴心正式形成了。希特勒得意地把它称作“世界的大三角”,一语道破了以德、意、日为核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的狂妄野心。这个轴心国集团的正式形成是法西斯向全球到处伸展魔爪的重要前提,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世界和平面临严惩的威胁。(问)为什么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世界和平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从法西斯特点考虑,三国同属法西斯国家,墨:建立一个地中海是意大利内海的国家;希:一个德意志日耳曼大帝国,统治全世界;日:发动的对华的一系列战争也是称霸全世界的一个步骤。三国相勾结,哪有和平可言?)

[巩固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意、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三国都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法西斯政权在各国的建立,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柏一罗一东轴心集团的形成,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六)板书设计: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七)作业

1.德、意、日三国轴心是如何形成的?

2.三国轴心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P84练习题

附: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

项目

国名
工业生产

下降
对外贸易

缩减
工业失业

人数
工人罢工

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人
1930—1932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人
1931年

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人


精选阅读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
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讲授新课
一、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
20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的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1931年下半年,他跑遍整个德国,同企业界的重要人物会谈,争取他们的支持,使处于危机震荡中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把支持希特勒看作是既可以扼制来自共产党左派的威胁、稳住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又可以对外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扩大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从此开始了纳粹法西斯同垄断资产阶级的直接联盟。据估计,1930~1932年,纳粹从垄断资本家那里获得的资助达7000~9000万马克。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
“纳粹党是一个反动政党,为什么能成为德国国会第一大党?”
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方方面面的原因。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2)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军事、对外关系诸方面进行了解,自行归纳和整理。最后教师通过演示文稿列表显示。
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再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1931年经济危机发展到最严重的地步,这一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1/3,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达50%,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早一年进入危急关头。危机期间,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摆脱危机,扭转国内生产的萎缩局面,日本政府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同时,无论是经营电力、化学、飞机等行业的新财阀,还是生产钢铁、煤炭和造船的老财阀,都更加依靠国家政权和军事部门的支持,大力发展与军事有关的新工业新产品,使得原本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日本社会更加军国主义化。在这种形势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解释注①)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6年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4.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在扩张过程中,三国相互勾结,相互承认掠夺的成果,于1937年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
1935年7月至8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在会上(运用电脑展示季米特洛夫头像)作了《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的统一、反对法西斯斗争中的任务》的报告。大会根据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作了决议。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
2.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意大利打击十分沉重。为夺取原料和销售市场,意大利竭力想建立一个环绕地中海的殖民帝国。
(教师向学生展示地中海周围欧、非两洲20世纪30年代的形势图,请学生根据当时形势分析意大利的侵略意向)
意大利很想把触角伸向巴尔干和多瑞河流域,这就与英、法、德帝国主义利益相冲突。意大利是一个贫弱之国,无力与英、法、德相抗衡,它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只好忍痛作罢。于是就把侵略的主要方向转指非洲。
再请同学们看看,在非洲大陆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可以在何处落脚?
学生根据30年代非洲形势图进行分析并作答)
师:30年代的非洲唯有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它位于非洲东北部,控制着从地中海经红海到印度洋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拥有煤、铁、铜、硫磺、黄金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既可使其东非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联成一片,又能胁英国在地中海的交通命脉和在非洲的殖民地。
作为国联成员的埃塞俄比亚当受到侵略时,本应得到国联的援助和保护,但是操纵国联的英法却出于自私的目的,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姑息纵容的纵容政策。
1936年5月5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沦陷,皇帝海尔·塞拉西流亡英国。5月9日意大利宣布把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
3.西班牙内战
1931年酉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但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法西斯组织活动日益猖狂。1936年1月,西班牙人民阵线成立。它把工农群众、绝大多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一切自由民主力量联合起来了。1936年2月16日举行大选,人民阵线取得了巨大胜利。左翼共和党人组织政府。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和促进民主的措施,深受广大人民的拥护,但却遭到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狂反扑。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摩洛哥殖民军队的将领佛朗哥(出示佛朗哥像)等人发动反对共和国的叛乱,叛乱迅速蔓延到西班牙本土各地驻军。但是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和广大工农群众以及小资产阶级奋起保卫共和国。7月19日,共和国军控制了首都马德里,取得了重大胜利。
德意为什么要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呢?
为了能够造成一个对英法包围的战略形势,又能控制直陀海峡,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还可以获得西班牙的工业资源,德意也有把西班牙作为军事实力的检验场的考虑。另外,德国企图把英法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班牙,从而可以放手扩充军备等等。总之,武装干涉西班牙对德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英法对已经烧到自己家门口的法西斯战火采取“不干涉”政策。但德、意却不执行“不干涉”协定,源源不断地支援叛乱军队。
美国以“中立法”为名,扮演了同英法同样的角色。
国际无产阶级和全世界革命人民、进步人士对西班牙共和国大力支持,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了巨大援助。(提供有关苏联援助的材料,由学生自己阅读)来自54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共4万多人组成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一起直接参加保卫共和国的战斗。
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都是正义战争,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但他们的斗争为什么会败呢?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失败原因:由于埃塞俄比亚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意、埃两国经济实力、军备优劣过于悬殊,才导致埃塞俄比亚失败。英法的纵容政策起了非常坏的作用。
西班牙斗争的失败原因:首先是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和英、法、美执行“不干涉”以及“中立”政策的结果;其次也是共和国内部的叛变和分裂的恶果。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是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的纵容造成了世界局部地区反法西斯斗争的失利,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板书设计
第9课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一、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
(2)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4.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
2.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3.西班牙内战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一.充分预习
自读三遍。集体朗读,正音正字。告知本课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自己琢磨。参照注释和译文翻译各章,找出翻译不顺或你认为有误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论语选读》1-4课是政治专题,本课中心论题为“为政以德”(板书)。是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德为政”。请同学指出本句翻译错误处。
生:“以”翻译成“运用”不正确,词性不对。“运用”是动词,“以”应翻译为介词性的“用”或“凭”。
本课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旨及意义的是哪些章节?“为政以德”的意义是什么?
生:一、二章统领全文,鲜明提出本课的中心主旨“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揭示了意义:
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首章用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示例: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孟子离娄上》)
2.有耻且格。
(翻译此章)二章用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全社会人民要有羞耻心。但夫子说“为政以德”,百姓自有羞耻心了,世道人心、社会风气自正。
(驳:一些教案把“为政以德”的意义归结为“无为而治”。窃以为欠妥。单言“无为而治”,在当代人眼中,恐怕都以为是老子虚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吧。儒讲无为而治与此有别。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李泽厚辨之甚明。《集释》: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前所学《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亦是儒家的无为而治。李泽厚讲(2.1)章亦误,钭东星先生认为:北辰居其所是喻君以崇高道德居位凝聚四方,非至尊不动,可以无为。)
示例:(韩)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门下掾自刭。
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延寿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敢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师:夫子二千五百年前的教言“为政以德”有如此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什么是“为政以德”。
比较“政”、“刑”、“德”、“礼”,明确其区别。
政,政令,是由政府发布的君令,君令即政令,国法;刑,刑罚;礼,泛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德,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外在之道我得之而凝于身,是人身所具有的诸多善性美行,简译为道德。作个比喻:一个老师觉得应该准时上下班,是德;学校规定教师要准时上下班,是政;对不准时上下班的老师罚款十元,是刑。礼是法的补充,和法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
德为道德,是人身上所具有的合于道的品德,不是行政管理手段。(可证“运用道德”翻译之误)所以“为政以德”应理解为统治者用、凭借自己的道德、个人魅力来治理国家。(此统治者非仅指国君皇帝,泛指各级各单位部门的领导。此德也非指当今狭义的道德,而是合于道的所有道德。)
师:那么,作为统治者,该具备哪些道德?
三.探究研讨
师:以下十章皆讲述统治者该具备的道德。找出每章的关键词或归纳。
(见板书)
可分为两方面:安人,正己。
(一)安人。(以“庶、富、教”为纲讨论)
朗读第三章,翻译。讲解:这是孔子和弟子离开鲁国初到卫国时的一次谈话,“庶、富、教”是孔子治国三步曲,反映着孔子的治国理念。
学生阅读“安人”部分的章节,联系现实讨论:为什么要“庶”?为什么要“富老百姓”?怎样“富老百姓”?为什么要“教”?
1.为什么要“庶”?
要点:人是劳力和兵力,可以增加财富和土地,可以保家卫国(可穿插讲16.1章。反对征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用武力征伐的是法家。)老子“小国寡民”。毛泽东“人多力量大”,鼓励生产,但当代为什么又计划生育?――――都是为了“富民”。

高二历史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2


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方国家对意大利侵略采取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通过了解共产国际“七大”的有关情况,使学生认识:它所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通过了解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使学生认识:

这些国家的斗争体现了它们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精神,这些斗争是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学习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侵略推行的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

外因的相互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总结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注意世界历史的前后联系及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比较,培养学生纵向和横向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切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西班牙内战。

二、本课难点:绥靖政策。

教学设备

CAI课件、教学地图、投影片等。教学方法

问题式讨论式

教学要点

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共产国际“七大”

二、亚非人民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1.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2.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

三、西班牙内战

四、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当时,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两种解决危机的典型或方式,是什么?(学生回答: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那么,德日的法西斯专政在内外政策上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吗?(学生通过回忆、思考、短暂讨论得出结论:(1)对内都建立了极权政治,德国建立了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日本的军部操纵了内阁,控制了政权。(2)对外都积极地扩军备战,进行扩张。)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德、意、日法西斯的对外侵略。大家注意,德、意法西斯的侵略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欧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主要集中在亚洲。

讲授新课

学习新课前,先请同学们利用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熟悉内容。(学生读完之后)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四个问题(板书),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产国际“七大”

(在同学们熟悉课文的情况下,本目主要提出以下问题。)

1.这一目主要介绍了共产国际“七大”的哪些问题?(学生回答:背景、内容和意义。)

2.请同学们把共产国际“七大”的内容概括成两点。(学生回答:①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②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

3.课本上说,“共产国际‘七大’在反法西斯斗争问题上提出的政策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在本国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行动”,那么,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之一,理所当然地也接受了指导,中国的情况如何呢?还记得吗?(让同学们回忆、讨论中国近现代史上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总结回顾,然后用投影片打出合作的主要过程: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②1936年的西安事变,揭开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序幕;③八一三事件后,改编中共军队;④1937年9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在民族危机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了。)然后教师指出:中国是世界的中国,所以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只有在闭关锁国的年代,中国才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注定要落后挨打。

4.共产国际“七大”还要求“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请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遵义会议。)

5.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独立自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则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自主的游击战争。)

在以上问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之后,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法西斯已成为各国共产党最大的敌人,而面临着威胁的各个国家的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国际未雨绸缪,号召各国共产党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

(然后,第二个问题。)二、亚非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

首先,请同学们根据本目第一段的内容了解法西斯对外扩张的目的和各自的方向。(学生回答: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争夺世界霸权,抢占更多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方向分别是:在非洲,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在亚洲,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

1.关于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1)在历史上,意大利何时曾侵略过埃塞俄比亚?(教师提醒、学生回忆,应想起1894~1896年的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想起当时的国王名字:孟尼利克二世。)

那一次抗意斗争的结果如何?(同学们应能回答出: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教师指出:在当时非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是非常突出的,也说明意大利不是不可战胜的。

(2)这是意大利第二次侵略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为何总和埃塞俄比亚过不去?(让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0页注释和第41页地图,了解埃塞俄比亚的地理和战略位置对意大利的重要性。)教师指导:请大家看地图,在北非意大利已侵占了哪些地方?(学生看图例回答: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但意大利通过陆路从厄立特里亚到意属索马里还得通过哪儿?(学生回答:埃塞俄比亚)如果意大利占领了埃塞俄比亚,有何好处?(学生回答:可以把已经占据的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接起来,加强在地中海地区的实力。)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陆路从红海直通印度洋,这对它在非洲的战争有很大帮助。

(3)埃塞俄比亚上一次在抗意斗争中取得胜利,这一次却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何在?(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一问题,然后得出结论。同学们大致能总结出以下原因:①意强大,埃弱小。②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极其落后。③绥靖政策的影响。)然后,用投影片打出“毛泽东关于埃灭亡原因的分析”:“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阿比西尼亚因此灭亡了。”(毛泽东《论持久战》),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就失败的原因展开讨论。(只要同学们言之成理的,都应给以适当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的引导。)

(4)下面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绥靖政策”。究竟什么是“绥靖政策”?主要推行者是谁?如何推行的?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让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1页大字部分和第41~42页的小字部分,以上的问题不难解决。)然后教师指出:“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思是“安抚平定”,可到了现代,“绥靖”作为一种政策,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大家看到的,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那么,英、法、美推行此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可从小字部分找到:①为保住自身安全;②祸水东引。)最大的受害者是谁?(学生回答:埃塞俄比亚。)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它的战争是孤立的”。其次呢?(学生思考后,应能回答出,是绥靖政策的推行。)是的,一点没错,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大家学下一章的时候就会知道。而且,我们还能对另一句俗语有更深刻的理解,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

(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重点内容,在此略讲,学生自己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即可。关于朝鲜的抗日斗争,提醒大家注意两个问题:①中朝人民在战争中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坚不可摧的友谊。②普天堡大捷。)

三、西班牙内战

1.西班牙内战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怎样?(同学们可根据第一段,了解一些主要的概念,如人民阵线、佛朗哥、谁控制了局势等。)然后指出:西班牙人民阵线是由共产党和各左派政党、左派团体参加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后,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打击法西斯势力。如释放政治犯,解散反动组织,实行部分土地改革,等等。这些措施深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但却有人大为惊慌,谁呀?(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知道,不仅有佛朗哥,而且还有德、意法西斯。)所以当人民阵线控制局势以后,德、意法西斯急忙侵入西班牙。

2.为什么人民阵线控制局势使德、意感到惊慌?请大家思考,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支持佛朗哥叛军吗?(在教师指导下,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第43~44页的大字、小字和《西班牙内战形势图》,进行讨论,分析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目的,应能得出如下结论:①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②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③把西班牙变成检测自己军事实力的试验场。)那么我们再来读图,看看西班牙的地理位置究竟重要在什么地方。(同学们根据地图和小字介绍,得出如下结论:西班牙北依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国,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掌握了西班牙和西属摩洛哥,既可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又能够控制地中海,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大家注意,“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这正是谁期望的?(同学们应能回答出:德国。)对,因为德国和法国是世仇呀。“与非洲相望”这又是谁期望的?(同学们根据上面内容,应能回答出意大利。)

3.请大家注意,当德、意法西斯侵入西班牙后,西班牙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由原来的内战变成了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4.在对待德、意法西斯人侵西班牙的问题上,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和态度,分别是什么?(同学们根据课本不难回答出,一种是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所谓的“不干涉政策”,一种是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援助。)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不干涉政策”的实质仍是……(学生根据小字介绍,可回答出:“绥靖政策”)。其实,德、意侵入西班牙已经严重损害了英、法等国的利益,英、法为何还一再退让呢?(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绥靖政策的内容回答出:为了自身安全,不愿过早地卷入战争;把祸水引向苏联。)而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的援助,则表现了世界反法西斯进步力量的团结,英、法等所谓的强国大敌当前,只为一己私利考虑,的确应感到汗颜。

5.到此为止,前面我们学习了绥靖政策的概念、推行者、推行的目的和推行的方法。请大家综合思考一下,在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的绥靖政策。(大家翻书、讨论,根据本课内容,一般应能总结出帝国主义在埃塞俄比亚实行的绥靖政策和在西班牙实行不干涉政策,教师应提醒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内容,即“九一八”事件后,英、法操纵的国联在中国东北问题上采取的态度,派出“李顿调查团”,最后却不了了之,也是一种绥靖政策。这样就比较全面了。)教师指出:绥靖政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英、法等为了保全自己,就这样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却使法西斯国家变得强大了很多,而且也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首先吞下这枚自己种的苦果。(关于绥靖政策的后果,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讨论得出,根据课堂时间而定。可以指导同学们把绥靖政策的危害总结为以下几方面,然后用CAI课件或投影片打出:①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②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③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同学们如果能说出其他危害,言之成理的均应予以肯定。)

最后,教师简单总结:西班牙内战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首先,西班牙共产党较好地运用了共产国际“七大”的政策策略,建立了统一战线,采取了有力的反法西斯措施;其次,成果较大,西班牙人民保卫共和国的斗争坚持了两年零八个月;再次,表现了国际反法西斯进步力量的团结,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方向。

四、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

1.同学们,在30年代的侵略中,法西斯国家得到了什么好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①法西斯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实力大增。②由于英、法、美等国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更加有恃无恐。)

2.那它们为什么还要结盟呢?胆怯吗?(指导同学们阅读本目第二段和课文下面的注释。)教师指出:即使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但是它们与德意日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共同对抗英、法、美利益的基础上,法西斯国家走到了一起。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大家注意,英、法、美不愿过早刺激德、意、日,采取了绥靖政策;德、意、日虽然结盟,但它们也不愿过早刺激英、法、美这些强国,它们打出了一张共同的牌,什么牌?(同学们回答:苏联牌。)在这一点上,它们倒是“心有灵犀,不点自通”。分别怎么打的呢?(学生回答: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想祸水东引;德、意、日打出了“反共”牌,走到一起。)双方虽然心有灵犀,但却都羞羞答答,尽量躲避对方,真是别有风情呀。

最后,教师强调:在法西斯国家结盟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两个时间:1936年和1937年;两个协定:德意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法西斯国家在侵略的过程中,彼此产生了好感,(德意在共同侵略西班牙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好感。)它们终于揭开了撩人的面纱;走到了一起,结成法西斯“轴心”,世界大战迫在眉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们被称作“轴心国”。

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内容。法西斯国家到处点燃战火,已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最大敌人。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成了最早的受害者。但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消极避战的绥靖政策,这是自私的;一种是共产国际的正确的政策策略和苏联及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的援助,这是积极的。法西斯是穷凶极恶的,但邪恶最终要在正义面前俯首称臣。可是由于这两种态度的分歧,注定了战争初期,反法西斯力量要遭受一些挫折。但最后的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人民,这是被历史无数次证实了的。

布置作业

什么是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在哪些地方分别、怎样推行了绥靖政策?绥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3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重大意义。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史料,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而初步探讨如何尽早结束战争的有效政治办法。通过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分析世界战争爆发的根源以及避免战争爆发的有效对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残酷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协商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归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原因:法西斯势力是企图称霸世界的邪恶势力,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敌人,也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对手,更是人类社会进步道路上的巨大绊脚石,只有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起来,才能捍卫世界和平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主要过程:
(1)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
(2)英国、法国、美国实行绥靖政策,试图“祸水东引”;
(3)英国提供德国突袭苏联的情报给苏联;
(4)苏德战争爆发,英、美表态支持苏联;
(5)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
(6)《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2、试分析纳粹德国在军事上是怎样从优势转为劣势的。
(1)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虽然被迫弃掉了全部装备辎重,然而却毕竟保留了有生力量,以致他们随时都会重新具有抵抗德军对英国本土发起入侵的能力,甚至还可能重新越过海峡,卷土重来,没有1940年的盟军在敦克尔刻的顺利大撤退,就没有后来1944年的盟军在诺曼底顺利进行的大规模登陆!
(2)由于德军没能在不列颠之战中彻底打垮英国,所以被迫修建了漫长的大西洋壁垒,处于两线作战,使得英国成为了一把高悬在北大西洋上的利剑始终威胁着第三帝国。
(3)1941年12月25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得美国也加入了这场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化。
(4)在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中德国失败。
(5)1942-1943年间德军遭遇挫折: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使德国在军事上从优势转为劣势了。
(二)探索与争鸣
对美国于1945年在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这一历史举动,有些人赞成,有些人反对,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当初写信给罗斯福建议试制原子弹,此时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
第一种: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因为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虽然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加快了二战的结束,但造成了十几万日本无辜平民的伤亡,是不人道的。同时,开启了人类使用核武器的先例,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二种:赞同美国使用原子弹,因为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虽然造成了十几万日本无辜平民的伤亡,但是它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加快了二战的结束,减少了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伤亡,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第三种:战争是把双刃剑。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有很多负面影响;美国对日不使用原子弹,也有很多不利方面。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慎战,珍惜和平,使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