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常量与变量

小学卫生与健康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4

常量与变量。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常量与变量”,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1常量和变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验在一个过程中有些量固定不变,有些量不断地变化。
◆2、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相对地存在。
◆3、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和变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本节范例由于学生对宇航中的一些量不熟悉,而且涉及一定的物理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一辆长途客车从杭州驶向上海,全程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在变?
当我们用数学来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量,如物体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距离;圆的半径、周长和圆周率;购买商品的数量、单价和总价;某城市一天中各时刻变化着的气温;某段河道一天中时刻变化着的水位……在某一个过程中,有些量固定不变,有些量不断改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请讨论下面的问题:
(1)圆的周长公式为,请取的一些不同的值,算出相应的的值:
cmcm
cmcm
cmcm
cmcm
……

在计算半径不同的圆的面积的过程中,哪些量在改变,哪些量不变?
(2)假设钟点工的工资标准为6元/时,设工作时数为t,应得工资额为m,则
=6
取一些不同的的值,求出相应的的值:
cm
cm
cm
cm
……
在根据不同的工作时数计算钟点工应得工资额的过程中,哪些量在改变?哪些量不变?
设问:一个量变化,具体地说是它的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呢?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是量的数值变与不变。

2、变量与常量的概念形成:
在一个过程中,固定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如上面两题中,圆周率和钟点工的工资标准6元/时。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如上面两题中,半径和圆面积s,工作时数t和工资额都是变量。又如购买同一种商品时,商品的单价就是常量,购买商品数量和相应的总价就是变量;某段河道一天中各时刻变化着的水位也是变量。
注意: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与一个变化过程中。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需这两个方面:①看它是否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②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取值情况。
3、巩固概念:
(1)向平静的湖面投一石子,便会形成以落水点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①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哪些是变量?②若面积用,半径用表示,则和的关系是什么?是常量还是变量?③若周长用C,半径用表示,则C和的关系是什么?
(2)在行程问题中,当汽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若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行驶,所需的时间、行驶速度和路程哪些是常量,哪些又是变量?
常量与变量不是绝对的,而是对于一个变化过程而言的。
三、例题讲解:
出示例题(见书本第151页)
分析:在这6分时间内,火星车运动的时间是变量;火星车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速度不断减小,速度是变量。火星车与火星越来越接近,火星车所受火星的引力越来越大,也是变量。火星着陆前6分时的位置和着陆点都是空间中确定的两个位置,两者之间的距离是一个确定的量,所以是一个常量。
最后完成例题中的“想一想”(先请学生单独考虑,再作讲解)
四、练习巩固:
课内练习1、2、
五、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1、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常量与变量必须存在与一个变化过程中。
3、常量与变量不是绝对的,而是对于一个变化过程而言的。
六、作业:作业本

相关知识

《常量与变量》学案分析


《常量与变量》学案分析
设计理念
,本设计是第一课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常量、变量和函数等概念,其中函数的概念是本节的核心内容.函数概念的核心是两个变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1)问题中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相互联系的.(2)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发生变化.(3)对第一个变量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第二个就跟随变化。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函数概念的形成是人类活动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人类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函数概念由模糊到清晰经历了近300年,足以说明了困难的程度.我们都知道,观念上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要使学生实现观念上的转变,首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接触运动现象,认识运动现象,思考运动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变量的存在,然后逐步使学生理解变量的意义,实现由常量到变量的转变.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来源于客观实际,又服务于客观实际。
知识分析
而本节课是函数的启蒙课,在这里学生初步接触了变量的概念,它是函数学习的入门,也为后面引出变量间的单值对应关系进而学习函数的定义做了铺垫。本节课内容不但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有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等概念,理解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实例;能够从表格中获得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与探索,在具体的问题中找出常量和变量,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过程,强化数学的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列举同学们身边的事例,激发同学们探究问题的兴趣,体会数学应用价值,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教学法
教学资源
多媒教学。
教学评价
在本节中,学生同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操作、相互启发、促进、交流,教师适时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评价方式为:(1)合作交流(2)课堂提问;(3)练习反馈。




活动流程
活动内容及目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4分钟)
将能很好地导入新课,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我们周围的的事物中,这种一个变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大量存在。是学生明确学习函数的重要性,培养兴趣。
提出要求,组织自学;检查效果,鉴疑讲解(15-16分钟)
(1)让学生熟练从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中寻找出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逐步学会用含有一个变化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化的量.同时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函数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通过具体的数值给出变量和常量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也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有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变式训练,强化认知(16-18分钟)
通过变式练习,感受常量与变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推荐作业,深化提高(2-3分钟)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全课小结,内化新知(1-2分钟)
重应用,重实践、重层次、适当延伸。
教学程序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媒体使用与教学评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景问题: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其升空时的平均速度约为250米/秒。
1、天宫一号升天速度约为250米/秒,运行中,运行路程为s米,运行时间为t秒,填写下表,
t/时
1
2
3
4
5
s/千米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没有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__.
(铺垫性提问)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世界里,万物都在变化,万物因变化而美丽,事物因变化而神奇。展示图片: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气温随海拔而变化,汽车行驶路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在我们周围的的事物中,这种一个变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大量存在。为了研究这些运动变化现象中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数学中逐渐形成了函数概念。人们通过研究函数及其性质,更深入地认识现实世界中许多运动变化的规律。
通过给学生提供现实背景及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体会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二、提出要求,组织自学;检查效果,鉴疑讲解
(1)提出要求,组织自学(8分钟)
这些量数学上是如何定义?如何用一个量来表示另一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出示自学要求6分钟内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内容,如果你独立完成有难度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试一试]
问题一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时,先填下面的表,再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根据路程=×,所以有含t的式子表示s,s=。在以上这个变化过程中,变化的量是是,不变化的量是。(铺垫性提问)
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午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
分析:票房收入售价×售票张数
早场票房收入=10×150=1500(元)
日场票房收入=
晚场票房收入=
若设一场电影售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那入y=(铺垫性提问)
问题三你见过水中的涟漪吗?如课本第71页图,圆开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cm,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分析:圆的面积=
当r=10cm时,S=;
当r=20cm时,S=;
当r=30cm时,S=。
所以S的值随r的增大而增大
(铺垫性提问)
问题四用10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矩形的周长是10m,矩形的周长(公式)=
当x=3m时,y=;
当x=3.5cm时,y=;
当x=4.5cm时,y=。
当知形的周长10m,一边为xm,相邻另一边y=(铺垫性提问)
[说一说]
小组合作:说说上面的四个式子中,哪个是变量?哪个是常量?(理解性提问)
学生参与游戏,分组讨论、交流问题并发表见解;教师在学生游戏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给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对常量与变量之间联系的理解;(2)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3)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4)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交流意识.
此环节问题一至四(依次出现),逐一解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解决每一问题,降低难度,我给每一问题又调计了多个简单的小问题,这几个小问题的设计为解决本问题作了梯度铺垫,从而使学生在解决课本问题时做到轻而易举。可以激励学生独六思考,合作交流。
经历做题的过程并观察字母变化的特点;使学生感受一个量变化而另一个两随之变化,加深学生对一一对应的理解,突破本节的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量之间变化的特征,在上面的这些问题中,都反映了不同的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些规律变化的,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
三、变式训练,强化认知
问题五:(一)1、一公斤桔子6元钱。卖出了x公斤桔子,收入为y元,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则y=2、加油机为汽车加油过程中,请指出变量与常量?常量是:,变量是:
(二)1、小军用50元钱去买单价是8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Q(元)与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是()
A、Q=8xB、Q=8x-50C、Q=50-8xD、Q=8x+50
2、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时)与他的速度v(千米/时)满足s=vt,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s是变量B、t是变量C、v是为量D、s是常量
3、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y=5x-6(2)y=9x-7
(效果性提问)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到小组去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对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给予肯定和鼓励.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2)学生能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
(3)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2、3,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对有序的理解和应用;(2)学生的识图能力。
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1)让学生熟练从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中寻找出变化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逐步学会用含有一个变化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化的量.(2)通过具体的数值给出变量和常量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时也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有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常量与变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一个变化过程而言的”这一结论的得出,由此引出函数的概念。
四、推荐作业,深化提高
1、必做题:教科书第71~72页练习。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2、选做题:如图,每个图中是由若干个盆花组成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盆花,每个图案的花盆总数是s,求s与n之间的关系式: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选择完成作业。
[课件展示]两组作业题。
为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业分层推荐、分类要求。
五、全课小结,内化新知
(1)自主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疑问。(概括性提问)
(2)教师概括小结:
①变量、常量的概念;
②用一个变量表示另一个变量。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升华.
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使知识形成体系.
板书设计
主板书: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四个问题的关系式及四个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一个问题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区别出哪个量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并且自变量每取一个值因变量都有一个值与之相对应,体现了一一对应关系,这将为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反思与小结:
本节设计是围绕我们的课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而展开的,在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主要以探究提问方式为主导的多样化教学设计为主,通过师生互动,深感研究该课题之后对学生提问的途径能够灵活多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常量与变量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常量与变量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于一个确定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含有自变量的代数式有意义.
四、函数值
函数值是指自变量在数值范围内取某个值时,另外一个变量与之对应的一个值.
五、函数的表示方法
在表达变量之间关系时,图像法、列表法和解析法是表达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
1.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优点:可以直观、形象地把函数关系表示出来,从图象中函数的性质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缺点:由图象只能观察出函数近似的数量关系.
2.列表法:用表格列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表示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优点:能明显地显示出自变量的值和与之对应的函数值.
缺点:它只能把部分自变量的值和与之对应的函数值列出,不能反映函数变化的全貌.
3.解析法:用自变量x的各种运算构成的式子表示函数y的方法叫做解析法.
优点:简明扼要、规范准确,并且可以根据解析式列表和画图象,进而研究函数的性质;
缺点:有些函数无法写出解析式,只能通过列表或画图象来表示.
【变量间的关系考点分析】
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其它联系密切,应用广泛,因而成为中考热点之一,是历来中考数学的重点和热点,考查这部分以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形式出现.既有对函数基本知识的考查,也有函数的综合题目.跨越了代数、几何、等多个知识点,囊括了整个初中数学知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大量设计新颖、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特点的阅读理解题、开放探索题以及函数应用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注重生活实际,善与思考和分析,活用数学知识,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本考点主要集中于基本概念、写变化关系式、观察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概念的理解,来考查通过对表达变量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来书写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考查学生会阅读图象获取有用信息,弄请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语言加以合理地表达;考查学生通过对表达变量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来书写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考查学生会阅读图象获取有用信息,弄请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语言加以合理地表达.考查学生用表格分析数据关系的能力.能从中提炼信息,发现规律,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变量间的关系知识点误区】
解题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但必须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1.概念混淆
有些同学往往将自变量当成因变量,同时对变化趋势表述不准确.
2.忽视书写要求
有些同学在写出的变化关系式中往往出现以下错误:未分清自变量;写成方程的形式,没有把因变量单独放在等式的左边,自变量与常量放在等式的右边.
3.忽视横、纵轴的意义
在解关于坐标系的问题时,未弄清横、纵轴表示的意义,从而得出了与答案相反的结论.
4.注意两种图象的区别
公路上依次有A,B,C三个汽车站,上午8时,小明骑自行车从A,B两站之间距离A站8km处出发,向C站匀速前进,他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5km,若A,B两站间的路程是26km,B,C两站的路程是15km.
(1)在小明所走的路程与骑车用去的时间这两个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设小明出发x小时后,离A站的路程为ykm,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小明在上午9时是否已经经过了B站?
(4)小明大约在什么时刻能够到达C站?
如图所示,梯形的上底长是5cm,下底长是13cm.当梯形的高由大变小时,梯形的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2)梯形的面积y(cm2)与高x(cm)之间的关系式为.
(3)当梯形的高由l0cm变化到1cm时,梯形的面积由cm2变化到cm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度,底角为y度,那么底角度数y与顶角度数x之间的关系式是,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在烧开水时,水温达到l00℃就会沸腾,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水的温度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3)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如何变化?
(4)时间为8分钟,水的温度为多少?你能得出时间为9分钟时,水的温度吗?
(5)根据表格,你认为时间为16分钟和18分钟时水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6)为了节约能源,你认为应在什么时间停止烧水?
一次试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砝码,下面是测得的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砝码的质量x(g)的一组对应值:
(1)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弹簧的原长是多少?当所挂砝码质量为3g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3)砝码质量每增加1g,弹簧的长度增加______cm.
下表给出了橘农王林去年橘子的销售额(元)随橘子卖出质量(千克)的变化的有关数据: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橘子卖出5千克时,销售额是多少?
(3)估计当橘子卖出50千克时,销售额是多少?
下表是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时间是8分钟时,水的温度为;
(2)此表反映了变量和之间的关系,其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3)在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时间内,水的温度不再变化.
2012年1-12月某地大米的平均价格如下表所示,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当自变量等于时,因变量的值最小.
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中,随a的增大,S也,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公路上一辆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行驶的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中,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变量与函数


变量与函数(二)
教学目标
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
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确定函数关系的方法.
2.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
认识函数、领会函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研究的每个问题中是否各有两个变化?同一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是否随之确定一个值呢?
这将是我们这节研究的内容.
Ⅱ.导入新课
首先回顾一下上节活动一中的两个问题.思考它们每个问题中是否有两个变量,变量间存在什么联系.
活动一两个问题都有两个变量.问题(1)中,经计算可以发现:每当售票数量x取定一个值时,票房收入y就随之确定一个值.例如早场x=150,则y=1500;日场x=205,则y=2050;晚场x=310,则y=3100.
问题(2)中,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每当重物质量m确定一个值时,弹簧长度L就随之确定一个值.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当m=10时,则L=15,当m=20时,则L=20.
再来回顾活动二中的两个问题.看看它们中的变量又怎样呢?
问题(1)中,很容易算出,当S=10cm2时,r=1.78cm;当S=20cm2时,r=2.52cm.每当S取定一个值时,r随之确定一个值,它们的关系为r=.
问题(2)中,我们可以根据题意,每确定一个矩形的一边长,即可得出另一边长,再计算出矩形的面积.如:当x=1cm时,则S=1×(5-1)=4cm2,当x=2cm时,则S=2×(5-2)=6cm2……它们之间存在关系S=x(5-x)=5x-x2.因此可知,每当矩形长度x取定一个值时,面积S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由以上回顾我们可以归纳这样的结论:
上面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其实,在一些用图或表格表达的问题中,也能看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我们来看下面两个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
(1)下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
(2)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中国人口数统计表
年份人口数/亿
198410.34
198911.06
199411.76
199912.52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问题(1)的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在问题(2)中,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y是x的函数(function).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据此可以认为:上节情景问题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的函数值s=60,t=2时的函数值s=120,t=2.5时的函数值s=150,…,同样地,在以上心电图问题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亿.
从上面的学习中可知许多问题中的变量之间都存在函数关系.
[活动一]
1.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填表:
x13-40101
y
显示的数y是输入的数x的函数吗?为什么?
2.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x与y是输入的5个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
x1230-1
y3572-1
所按的第三、四两个键是哪两个键?y是x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它的表达式(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
活动结论:
1.从计算结果完全可以看出,每输入一个x的值,操作后都有一个唯五的y值与其对应,所以在这两个变量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从表中两行数据中不难看出第三、四按键是这两个键,且每个x的值都有唯一一个y值与其对应,所以在这两个变量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关系式是:y=2x+1
[活动二]
例1一辆汽车油箱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L)随行驶里程x(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200km时,油桶中还有多少汽油?
结论:
1.行驶里程x是自变量,油箱中的油量y是x的函数.
行驶里程x时耗油为:0.1x
油箱中剩余油量为:50-0.1x
所以函数关系式为:y=50-0.1x
2.仅从式子y=50-0.1x上看,x可以取任意实数,但是考虑到x代表的实际意义是行驶里程,所以不能取负数,并且行驶中耗油量为0.1x,它不能超过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即0.1x≤50,x≤500.
因此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0≤x≤500
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的汽油量是函数y=50-0.1x在x=200时的函数值,将x=200代入y=50-0.1x得:y=50-0.1×200=30
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30升汽油.
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实际问题中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问题1:在上面的联系中所出现的各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有限制吗?如果有.各是什么样的限制?
问题2:某剧场共有30排座位,第l排有18个座位,后面每排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写出每排的座位数与这排的排数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有什么限制。
2.用数学式子表示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例.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y=3x-l(2)y=2x2+7(3)y=1x+2(4)y=x-2
分析:用数学表示的函数,一般来说,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式子有意义的值,对于上述的第(1)(2)两题,x取任意实数,这两个式子都有意义,而对于第(3)题,(x+2)必须不等于0式子才有意义,对于第(4)题,(x-2)必须是非负数式子才有意义.
我们在巩固函数意义理解认识及确立函数关系式基础上,又该学会如何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和求函数值的方法.知道了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函数关系式的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Ⅲ.随堂练习
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
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m2,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
1.正方形边长x是自变量,正方形面积S是x的函数.
函数关系式:S=x2
2.这个村人口数n是自变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是n的函数.
函数关系式:y=
Ⅳ.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思考、观察讨论,认识了自变量、函数及函数值的概念,并通过两个活动加深了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学会了确立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会求函数值,提高了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Ⅴ.作业
1、习题11.1.1-1、2、3、4题.
2、《课堂感悟与探究》
Ⅵ.活动与探究
1、小明去商店为美术小组买宣纸和毛笔,宣纸每张3元,毛笔每支5元,商店正搞优惠活动,买一支毛笔赠一张宣纸.小明买了10支毛笔和x张宣纸,则小明用钱总数y(元)与宣纸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过程:
根据题意可知:
当小明所买宣纸数x小于等于10张时,所用钱数为:y=5×10=50(元)
当小明所买宣纸数x大于10张时,所用钱数为:y=50+(x-10)×3=3x+20(元)
结果:
当0x≤10时y=50
当x10时y=3x+20
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定了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不超过10吨时,水价为每吨1.2元;超过10吨时,超过的部分按每吨1.8元收费,该市某户居民5月份用水x吨(x10),应交水费y元,请用方程的知识来求有关x和y的关系式,并判断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
(参考答案:Y=1.8x-6或)
2、如图(二),请写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y与底角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三),等腰直角三角形ABC边长与正方形MNPQ的边长均为l0cm,AC与MN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A点与M点重合,让△ABC向右运动,最后A点与N点重合。试写出重叠部分面积y与长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板书设计
§11.1.2函数
一、自变量、函数及函数值
二、自变量取值范围
三、课堂练习

备课资料
1.校园里栽下一棵小树高1.8米,以后每年长0.3米,则n年后的树高L与年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
2.在男子1500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则这个关系式中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函数.
3.已知2x-3y=1,若把y看成x的函数,则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4.△ABC中,AB=AC,设∠B=x°,∠A=y°,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
5.到邮局投寄平信,每封信的重量不超过20克时付邮费0.80元,超过20克而不超过40克时付邮费1.60元,依此类推,每增加20克须增加邮费0.80元(信重量在100克内).如果某人所寄一封信的质量为78.5克,则他应付邮费________元.
答案:1.L=0.8+0.3n2.tv是t的3.y=x-4.y=180°-2x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