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荷塘月色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荷塘月色教案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3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6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7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9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10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学习程序
★阅读训练
一、背景学习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1、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2、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a、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b、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3、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1、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2、有人评论:(作者)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1-4)3、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4、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5、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6、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答]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答]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表至“学习论坛”)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相关阅读

《荷塘月色》讲解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荷塘月色》讲解”,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引子]《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名作。作者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爱国的民主战士。本文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者不满这样黑暗的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讲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起句点明夜游荷塘的缘由。透露出作者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心境。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坐着乘凉”而“忽然想起”,正是“心里颇不宁静”的体现。作者在苦闷惆怅心情的驱使下,想去寻找“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表示了对自由美好的向往。文章从心情写起,带进题目所制定的范围:晚上(时间),荷塘(地点),月色(情景)。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分号前写屋外,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分号后写屋内,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这是第一节,即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暗寓作者内心倾慕荷塘月色同丑恶的和黑暗社会的矛盾,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一句实写沿塘的曲径。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分号后以两个并列的分句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分号前分句所说的“幽僻”,这是虚写。曲折、幽僻、寂寞等词的运用,都服从题目所确定的内容要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写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这一句又实写树木。写荷塘前,先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勾勒荷塘的轮廓。“蓊蓊郁郁”是双音节词“蓊郁”的重叠,属于形容词重叠“AABB”的形式。“蓊”读wěng。作者将“蓊郁”重叠写成许多树“蓊蓊郁郁”在荷塘四面,加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宁静那种情景交融的气氛。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再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写月色前,先写没有月亮的晚上。“阴森”是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在语言上所表达的特殊效果,而构成以一个单音节为主体其后带上重叠的为音节为辅助成分的形式(ABB),成为“阴森森”。它一方面与上文的“蓊蓊郁郁”照应,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下文的“淡淡”的月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喜悦夹杂着淡淡地哀愁。以上两度实虚结合的描写,渲染了荷塘幽僻阴森的氛围,这是与下面一节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完全一致的,是作者追求宁静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反映。这种精神状态,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表现。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作者用一句话赞美月光,点明荷塘月色的特色是“淡淡的”,这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这是第二节,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第三节起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到了另一世界里”暗示与白天的世界不同。这里作者一说平常身不由己,目下暂得宽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独处的妙处;进一步点明现在和白天不同,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那种在白色恐怖重压下不得自由的苦闷,那种在白天里被逼着做事、说话的难堪处境跃然纸上。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表现出来的潜藏作者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得哀愁,交织成一片薄薄的烟雾,笼罩在下文那幅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使整个画面呈现朦胧恬静的色彩,传达出安谧柔和的气氛。

这是第三节,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以上第二、三两节合成全文第二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节专写荷塘。第一句先写荷叶。“曲曲折折”是“曲折”的重叠,为下文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铺开了场面。“弥望”,是满眼的意思。“田田”,是许多荷叶相互连接的样子。这两个词是就荷塘的广度看,写荷叶之多,与“曲曲折折”相承。“象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写荷叶之美:依依相连,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翩起舞婆娑婀娜的丰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第二句写荷花。先写荷花的颜色。白花点缀在绿叶之中,百绿相间,鲜艳欲滴。在写荷花之前先用叠字“层层”,写出荷叶茂密的深度。“点缀”(“缀”读zhuì)一词,表明“荷花”是“零星”地开着,如果满处皆是,就不能用这个动词了。“点缀”和“零星”搭配妙极!下面就写荷花的姿态。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分号前写荷叶的两种姿态,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前一种姿态,写荷花饱绽盛开;后一种姿态,写荷花含苞待放。袅娜,读niǎonóu。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读xiūsè,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分号后连用两个比喻,把盛开和含苞待放的两种白花比作“明珠”、“星星”从色采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以“明珠”、“星星”作比,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银白色,而且写出了它光华闪耀的样子;不仅是对荷花作客观的实录,而且倾注了作者喜爱荷花的主观感情。把荷花写作“碧天里的星星”与上文写荷花点缀于层层绿叶中间是一致的。“一粒粒”,是接在数词“一”后物量重叠,有相当多的意思,于上文的“弥望”、“田田”这些表示多的词相协调。“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象远方飘来的歌声,悦耳醉心。“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和喻体。作者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幽雅淡远,实在是绝妙的佳喻。当代语言学家把这种感觉之间相互沟通和感觉之间能够移借的修辞手法从比喻中划分出来称之“通感”(文学研究所钱钟书1962年命名)或“移觉”(北京师院张寿康1980年命名)。清香变为歌声,就把嗅觉转化为听觉,使很难描摹的感觉具体化。以上重在荷塘静态的描绘,次第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色、态、香、淋漓尽致,维妙维肖。这时候叶子与花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两句写微风吹过荷塘出现的荷波,十分真切入微。这是写荷塘的动态,和前面所描写的静态对照映衬。霎,读shà。霎时,是极短的时间。用这个词,写荷波传送之快。“挨”写出了田田的荷叶象一群风采宜人的少女妩媚动人的艺术形象。荷波轻荡,这只在眼前一闪即逝的活泼情状,也被作者捕捉住,非常精细地缀入了画面,充分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体物入微的表现能力。凝碧,是深绿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节结尾再回到荷叶上,呼应本节开头。脉脉,读mò,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这里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风致,愿意是美好的容貌和举止,这里形容荷叶的色彩姿态的优美。

这是第四节,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个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节专写月色。上一节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节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两节之间巧妙地借“流水”一词过渡。喻月光如流水,取动词“泻”加以点化,正面描写月色的形貌。“泻”字从“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而来,写出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活生生地描绘了月光照在荷叶和荷花上的情状。叠词“静静”又照应了第一节所写的情景:夜深人静。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一句侧面衬托月色。作者写月色不离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雾气蒸腾使月色朦胧的写照。“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的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妥贴地刻划了“薄薄”的形貌。上述两句给画面涂上了一层素淡朦胧的底色。这正与第二节末句“淡淡的”月光相呼应,又与下文淡淡的云使月光不能郎照相勾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写,色彩和姿态比前文描写又是另一番样子。文章用了两个比喻,前一个承上文“泻”字而来,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后一个承上文的“浮”字而来,表现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层淡淡地云”使月色增添不少情趣,照应了第二节末句和上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还说明了月光为什么不能朗照因而是“淡淡的”原因。作者喜欢这样朦胧的月色恰到好处,这固然可以说是作者如实地描摹客观景物的特点,但跟当时远离火热斗争的作者闲适而未免寂寞的心境不是没有关系。淡淡的月色正与作者自己的淡淡的哀愁相吻合。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落下的。文章写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出月光轻盈荡漾。“参差”是双声词,读cēn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斑驳”的原意是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影子深浅不一。倩,读qiàn,美丽的意思。这两句和前面比喻荷叶和花似牛乳、似轻纱,既是写别的景,却又无处不是在写月色。作者深知孤月是“难写之景”,所以把它与荷塘及其四周景物结合起来写,就不仅可以得孤月之形而且可以得孤月之神(即作者在月色里寄托的情思)。文章正是透过不同的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这是第五节,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这两句从写荷塘写到四周的树,又从四周的树写到月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形容词AABB的重叠形式,这种重迭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这两个叠词和下一句的“重重”以及再下一句的“阴阴”是上文“蓊蓊郁郁”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重重”和“阴阴”又自然地笼罩着沉郁的气氛。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这两句又从月光写到树,然后从树写到远山。前一句写树,近景、低景;后一句写山,远景、高景。因为山远,又是在夜晚,所以是“隐隐约约”的。文章逼真地从近到远,从低到高地描绘了重重围住荷塘的树木、从树隙里漏出来的月光、烟雾般的阴阴树色和隐约可见的远山,充分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以灯光衬托月色。沉醉于恬静诗意中的作者并没有忘记描写月色,但作者又不直接描写月色,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中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上面静态描写之后,笔锋陡转,突然让蝉鸣蛙叫闯进恬静的月夜,使过于沉寂的空气变得生气盎然,作者用这样的热闹来烘托月夜的寂静和自己心情的寂寞,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要幽”之妙。分号后面用“但”字来一个极大的转折,使笔锋又转。蝉蛙如此“热闹”,作者却一点也没有被感染,“我什么也没有”。这似出乎意料,实则在意料之中,作者为排遣“不宁静”的心情,去夜游宁静的荷塘,但借景消愁愁更愁,作者还是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有的仍然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迷惘。这就和开头所写的“颇不宁静”的心情再次作了照应,使夜游自始至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类知识分子四顾茫然、愁闷徘徊的处境。

这是第六节。这一节照应第二节,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使荷塘与月色融合,并用其他景物衬托,使景色更完整。

上述第四、五、六三节合成第三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清楚。作者从远近高低、天上地下、波光粼影、蝉鸣蛙叫等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来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变幻,渲染出一种令人神往的安谧朦胧而又有生气的夜景,表示作者对美好、自由、光明的向往。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这里写作者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从眼前的荷花,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甚至追溯到千余年前的六朝。作者是从诗歌里知道这些情况的,文章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西洲曲》的句子。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是《乐府诗集》里收入的一组“杂曲歌辞”,全篇三十二句,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作者引用跟自己心情相协调的古诗,使文章的意味更深长,感情的表达更委婉。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进行古今对比,莲花若旧,世情则异。作者借“惦着江南”的思念,发泄“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子已熟睡好久。这句中“想着”、“抬头”、“推门进去”,是连贯的动作,似乎不必用分号。但是,用句号吧,则把意思上密切关联的分句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句子;用逗号吧,层次上又显得不够清楚,看不出句子的内部段落。作者用分号是很妥当的。分号前,是在屋外,作者在怀古思乡背手踱步、踯躅徘徊的形象破纸而出。分号后,是写走进屋内视觉、听觉上的反映,“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黑暗冷寂的现实社会,苦闷彷徨的心情溢于言表。文章从披衣出门开始,以赏完月色进门结束,不着行迹,一气呵成,显示了结构完整而谨严的特点。

以上是第七、八两节,合成第四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引起对旧游之地江南的怀念,表现作者向往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暗寓“今不如昔”,针砭当时现实。第七节中,课文对原文作了较多删节。保留的文字,突出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幻想超脱现实的复杂心情。

[小结]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从这篇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艺术风格:精到细致的观察,谨严缜密的结构,朴素洗炼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本文的写作特色,具体说来有三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荷塘月色》教案2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2”,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难点】
1.作品中的景物描绘上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
2.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营造出的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由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放在对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三、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四、小结
1.本文结构
2.写作线索
五、作业
熟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第一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
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第二段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
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两段便浑成一体了。更重要的是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脱现实的心态。)
二、作业
熟读第四段、第五段,品析作者是如何写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的。

第三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第四、五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二、作业
背诵四、五段

第四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六、七、八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小结
《荷塘月色》是作者在二十年代写成的,很难表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呼啸呐喊
的战斗性来,朱自清不是鲁迅。但,在民主革命的大潮中,朱自清先生不断改造自己,终于成为了可歌可泣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热烈地颂扬了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希望大家找来这篇文章读读。同时推荐大家看看他写的散文《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散文宝库中的珍品,我们应当背熟其中精彩的段落,记得熟,反复咀嚼,营养就会吸收得更多些。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参与意识。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韩愈说,沉浸秾郁,含英咀华
三、作业
1.书后练习四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荷塘月色》教案4


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理解作者心情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

张九龄(唐)《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殊(宋)《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维(唐)《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永(宋)《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是古人最喜欢描写的事物之一,一轮古老的月亮曾牵动了多少人的情丝,真是“明月

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啊!同样的,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

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王昌龄(唐)《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李白(唐)《别储邕至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杨万里(宋)《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

二、新课:

(一)作者

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

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

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

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他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二)朗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品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文中的具体表达。

(三)词语:

曲折煤屑蓊蓊踱缕缕颤动霎时薄薄参差

(四)语段阅读:

1.阅读第四段,讨论问题:

(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下的荷塘。

(2)接下来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

——多。

(4)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所以才有了下面所描写的特点,所以本段起首一句看似寻常随意,实际上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作者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

——作者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5)接下来作者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

——拟人,比喻。

在这里,作者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作者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6)请问作者所做的这两个比喻着眼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呢?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作者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而不是“黑天里的星星”,为什么?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作者就通过两个拟人和两个比喻十分形象、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月下荷花的美。

(7)接下来作者由荷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荷花的清香。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清香本来是嗅觉上的感受,而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荷香比作“歌声”呢?二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呢?

——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8)作者在写荷香的时候,说荷香是微风送过来的,所以接下来水到渠成地描写了风吹荷叶而形成的荷波。作者在描写荷叶的颤动时,用了一个明喻“像闪电般”,这个比喻突出的是荷波的什么特点?

——波动迅速。作者在上文写荷叶荷花的时候,主要描写静态的事物,而在此则描写了动态的景物,正因为这里所写的荷波是动态的,所以作者使用了“凝碧”一词,请大家品味一下“凝碧”的妙处。

——“凝碧”这个词妙在何处呢?它妙就妙在把迅速波动、瞬间消逝的荷波固定住,让你去品味,让你去欣赏,如果说作者在描写静态对象时运用了化静为动手法的话,那么在写动态事物时,又用了化动为静的手法。

2.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欣赏第五段,上一段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1)这一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写得更加幽静、朦胧、和谐、美好。这一段可分成两个层次,大家看一看应从哪里划开?

——见书。

(2)这一段的第一层先从正面描写荷塘上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月色之美,第二层通过描写树影反衬塘上月色。现在请大家品味一下,看看这一段中哪些词语用得最好。

——如下:

①泻:作者在此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呢?请谈谈你对这个词进行品味后的感受。

——这个词用得好,好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前面流水很好的呼应,二是使静态的月光富有了动态感,三是使人获得了对奶白色月光的实感,使空蒙的月光变得像实物一样似乎可以用手去触摸。若用“照”既不能与流水呼应,又无动感和实感。

②浮:为什么这里用“浮”而不用“升”呢?

——这个动词反映了水气和月色的交织,准确地表达了水雾轻柔及自下而上逐渐缓慢扩散的特点。如果换为“升”,则无法表现这些特点。

③洗:把“洗”改成“浸”“泡”之后怎么样?

——改后不好,因为原文说“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就把荷花、荷叶在月光下蒙了一层乳白色而显得清朗、柔和的特点写出来了,改为“浸”“泡”则太重了。

④梦:作者为什么要把“叶子和花”比喻成“梦”,并且是“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的什么特点?

——这个比喻突出了叶子和花在淡淡的月光下笼罩着薄薄的青雾而显现出来的朦胧美,一个“梦”字,化实为虚,显得那么宁静、超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⑤笼:为什么要用“笼”字而不用“披”“盖”或“裹”呢?

——“笼”字表现了水雾薄薄的、淡淡的、柔柔的等特点,若用“披”等字,就显得太实了,不能表现这些特点。

⑥参差的斑驳的:这两个词能否改成“杂乱的”,或者干脆删去?

――“参差”表现灌木的影子长短不齐的特点,而“斑驳”则突出了这些影子的黑色浓淡不一的特点。如果删去,就太笼了,不够具体;如果改为“杂乱”则缺乏美感。

三、小结:

本文的第四五六段是重点,大家要反复玩味其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四、作业:

朗读课文三五遍。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朗读四五段。

二、新课:

(五)整体理解:

1.作品当中有一个起统领全文作用的句子,这个句子就是本文的文眼,请大家将这个句子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描写的。那么作者心里为何颇不宁静呢?从课后的写作背景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写作这篇作品的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为正直作家的朱自清,一时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所以才陷入了苦闷与彷徨之中。正是因为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并且连难得的因荷塘月色美景而引起的喜悦也变成淡淡的。在作品中,四五六段着重抒发作者偷得片刻清闲的淡淡的喜悦,那么文中哪些句子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淡淡的哀愁呢?

――见书。

3.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荷塘月色的宁静和谐与作者心情的“颇不宁静”是不是矛盾?你怎样理解的?

――如果我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他的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到月光下的荷塘边去寻求宁静,寻求超脱。月下荷塘里那弥满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清香、凝碧的荷波,是那么清新自然,如诗如画;那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斑驳的树影、和谐的月色,是那么朦胧静谧,如烟如梦。这样的境界,正是他所寻求的,心中的哀愁不禁变得淡淡的,同时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是这川宁静与喜悦只是暂的,蝉噪与蛙鸣已把它打得粉碎,剩下的是内心更为深重的苦恼和烦闷。作者的思绪就是经过这样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的过程而抒发出来了。

4.作者在作品结尾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并且“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在月光下、荷塘边所获得的片刻宁静、淡淡喜悦被蝉噪和蛙鸣打碎后,自然由眼前的莲花想到采莲,进而涌起了一种对和平宁静的美好的家乡生活的怀念。这样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小结:

朱自清的这篇《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的经典性作品,仅仅从景物描写方面就特别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仔细品味。

四、作业:

《荷塘月色》教案17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17”,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诵和分析《荷塘月色》第四段的遣词用句来体会:

1、细腻、传神的语言风格。

2、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领会。

教法

对于如此美的散文,我计划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和配乐朗诵营造情境氛围。

学法

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一读,读课文。二看,看录像。三议,互相讨论。四读,读课文。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朱自清是诗人,诗写得很好,当然我们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散文名作《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朱先生散文语言清幽柔美,感情真挚朴素,长久以来为广大读者所赞赏和喜爱。名家对此也多有评说。

2、名家评说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加推崇。

3、词语品评。

问题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找出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各自用了哪些修饰词来描写,把你认为好的词写下来,给大家说说好在哪里。

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来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叶子非常稠密。平铺开来,密密匝匝。《采莲曲》

亭亭:姿态优美。

层层:高低有序,错综相间。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用到了哪些修饰词?板书

荷叶:田田(多,密)

亭亭(优美)

层层(高低错落)

零星:花之少。

点缀: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袅娜: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羞涩:年轻女子的神情。这里用来摹写花的形态,把花比作了人,它们有人一样的柔美和风姿婉约,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脉脉不肯绽放。

小结: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用到了哪些词?板书

荷花:零星点缀(少)

袅娜羞涩(姿态美妙)

明珠星星美人(光亮,纯净)

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缕缕:细微,时断时续。缕缕不绝。

渺茫: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结:以上写了荷香。清香给人什么感觉呢?板书

荷香:缕缕歌声(细微,不易察觉)

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请大家注意“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丝:幅度小。时间短。(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

颤动:幅度小,频率快。(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

闪电:快。微风送来了荷香,微风还使叶子与花颤动(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起来,但也是轻微的,只那么一丝,可见动的幅度不大,像闪电般快,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察觉。

密密: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凝碧:从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而来。“凝碧”的波痕,何谓凝?依我想来,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结:以上写了荷波。板书

荷波:闪电(快)

凝碧(颜色深)

脉脉:无声,深情。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丽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们只见荷叶映衬下的荷花,不见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养育,哪里会有这丰姿绰约的荷花呢?板书

流水:脉脉(深情)

以上是对词语的品评。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大家赞赏的是用词的传神,刚刚已经体味过他用词的妥帖生动,此外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鲜和贴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绝。他的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观察和想象很新奇。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第四段中的几个修辞句,体会它们的动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问题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段,把用到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来。体会每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好在哪里。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因为叶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人一读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也就跃然纸上。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袅娜”和“羞涩”两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我们常见用花比人的,比如李白的那首有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花来比美人,但在这里却用人的神情姿态来比拟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种灵动的美。它们在月夜的荷塘上尽情地舒展生命的美丽。它们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发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叶上,又使人觉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们的纯净明澈,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作者这里连用三个比喻,但每个比喻侧重点不同,引发人的联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调动起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对荷叶,荷花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活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然而细加揣摩,就会明白:花少(零星,点缀),微风(不是大风),空气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向回旋,似有若无,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我们日常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似乎听到一丝声音,但凝神细听之下,又听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却又轻轻地鼓荡你的耳膜,这声音不辨方向,不知来自何处,却又依稀可辨,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无色无形,难以捕捉。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种感觉互通修辞学上叫做通感,或者联觉。“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细细体味这种“感觉的转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们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识范围。

板书设计

田田(多,密)

荷叶亭亭(美)

层层(层次)静态美

零星点缀(少)

荷塘荷花袅娜羞涩(姿态)

明珠星星美人(光,色)

荷香缕缕歌声(隐约细微)

荷波闪电(快)动态美

流水脉脉(深情)

凝碧(色)静态美

课堂总结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同学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的用词,体会那几种修辞手法的妙用。

课后作业

小作文观察你周围的某一处景物,把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样子描摹出来。尽可能把词语用的妥帖一些。

请大家把下面的表填写完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说明。

景物

修辞手法

荷叶

比喻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

流水

3、情与景的交融营造出的诗情画意。

第二,朱自清是个诗人,他编选过诗,研究过诗,写过诗,作为诗人的素养和审美趣味自然影响了他的创作,在这篇散文中追求一种听觉上的音乐美和节奏感。作者在选词用句方面的精雕细琢,形成了一种轻柔缠绵婉致的声韵效果。

比如这段中用了许多叠音词、双声和叠韵词(这里主要分析修饰词)。本段中出现了

叠音

双声

叠韵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零星

袅娜

粒粒

缕缕

仿佛渺茫

一丝

闪电

霎时

密密

宛然

脉脉

(曲曲折折比起曲折,密密改为紧密,就没有这种听觉上的美感了。)大量双声、叠韵和叠音词的运用,(全文双声有43处,叠韵有46处,叠音有34处)使得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非常悦耳,而且诸多形容性修饰词的运用,加长了句子,舒缓了节拍,给人一种流畅、不疾不徐的感觉。

从句式选用上看,全篇都是陈述句,陈述句的语调平和,轻松,舒缓,而且都是常式句,变化不大,(一般是主谓宾)与变式句强调某一部分不同,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好像一个人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没有太激烈的感情在内。以这段为例,极少简单的短句,多为附加修饰成分的长句,甚至是复句,(从几个方面反复描摹)复句中的几个单句语意前后相连,这就使文章语意绵长,但作者用了许多助词,故而句子读起来不觉拖沓,反而节奏舒缓了许多。长句和复句节奏非常舒缓,但作者在每一个停顿处,选用在听觉上非常悦耳的叠音、双声、叠韵词加强这种节奏感。

语言分析过了,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意境。其实刚刚就提到了绘画般的意境,现在要做的分析是,情与景是怎样交融起来的呢?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俞平伯曾有一段话说:(《清河坊》)

(PPT)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花花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河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以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们所有的兰因絮果毕落于渺茫了。

散文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景物,无不渲染着他自己的感情,他的所思所想给他眼中的景物蒙上了色彩,他的所见所感又左右了他的情绪。他就是物,物就是他。情景一也。许多景点在文人笔下传颂,游客慕名前来,却发现不过尔尔。其实不是文人在骗人,而是那样的美景只活在文人的心中。读者欣赏一篇美文,不是真在看风景,而是欣赏那种浸润了文人情思意趣的物我交融的美丽世界。世界上最伟大,最丰富的正是人的心灵,心有千千壑。这是历来意境创作论中不言自明的道理。在《荷》一文中,以第四段为例,这段对月光下的荷塘作了精细的描画,前文我们已做过分析。作者在怎样的感情驱使下去看荷塘呢?

(情)

首先得说朱自清的感情基调。这点影响到他笔下景物的色彩。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读其书,想其人。朱自清是个文弱书生,他极少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但他有着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共有的苦恼,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时局的关切,然而对现实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革命者,对他的触动非常大,这种深深的忧伤和恐惧加快了他的退缩,他从革命初期的热情高涨中很快就退到了象牙塔中,专心研究国学。他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他没有像周作人,俞平伯那样,完全关到书斋里面,与现世隔绝。他是个清醒的思想者,他有着中正平和的生活态度,他论述刹那主义,追求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意义和价值,既不执著,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多处提到这种生活观。既然不能舍弃生命,还得活着,那何不着眼于现在,对前此的过去,是无法改变了,对后此的将来,想也没有用。所以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使每个现在都有意义,这样也会过得轻松些。

这里只想分析前面提及的情与景是怎样交融渗透在一起了呢?

作者在开头提及心里“颇不宁静”,但在第三自然段已说明“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其实已为下文抒情定下了基调。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这两样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啊!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尤其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PPT)

荷叶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

荷花

袅娜

羞涩

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香

缕缕

仿佛渺茫的歌声

荷波

一丝

闪电般

凝碧的波痕

流水

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