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诗歌欣赏学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17

诗歌欣赏学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歌欣赏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自主探究
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匀称(chèn) 铁砧(zhēn) 喉咙(hóu)?
脊背(jǐ)异曲同工(qū)
B.拗断(ǎo)机械(xiè)悄然(qiāo)?
呜咽(yè)伫立(zhù)?
C.筋络(luò)横梁(hénɡ)树脂(zhī)?
胸脯(pǔ)氛围(fēn)?
D.脑髓(suǐ)甜润(rùn)笼罩(lǒnɡ)?
矗立(zhù)参与(yǔ)?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熔炉溶解飘散摇曳多姿?
B.苍穹厮守神秘莫衷一是?
C.辨认忧郁落寞声调优美?
D.悠然漂零剪辑琴声悠长?
答案:D
3.对下列作家、作品的陈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威廉布莱克(1757~1829),英国18世纪诗人,代表作有《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他的诗歌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教条,充满热情和想象,被看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前驱。?
B.魏尔伦,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以对微妙感觉和印象的捕捉见长,常常利用直觉和暗示。?
C.惠特曼,英国诗人。他的诗作无拘无束,汪洋恣肆,创造了一种不拘音节、不押韵脚的现代自由诗体,诗集《草叶集》开创了英国文学史的新篇章。?
D.米斯特拉尔,智利女诗人,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她那情感强烈的抒情诗歌,她的名字被当成“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
答案:C?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严重的时刻
(奥地利)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夜间在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陈敬容 译)?
严肃的时辰
(中国)唐祈
我看见:
许多男人,?
深夜里低声哭泣。??
许多温驯的?
女人,突然?
变成疯狂。??
早晨,阴暗的?
垃圾堆旁,?
我将饿狗赶开,?
拾起新生的婴孩。??
沉思里:?
他们向我走来。?
1.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和“九叶”诗人唐祈四十年代的《严肃的时辰》相比较有何异同?
2.对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的理解有多种看法,有人注重它的迷茫,或它的神秘;有人强调哭与笑;也有人关注“无缘无故”。你的看法是什么?
答案:1.前者是现代主义,而后者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一般关注当下现实,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与某个具体时空密切相关;而现代主义作品则更关注生命自身的生存问题,它常常可以超越具体的时空限制,直抵人的本真存在。?
《严肃的时辰》明显借鉴了里尔克的写法,里尔克的诗歌体现了人的存在的荒谬、无法理喻。为什么会有人在“在哭我”,或“在笑我”,或“走向我”?为什么某人在死去的时候,偏偏“望着我”,而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在哪里?但在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哭、笑、走、死”,事实上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无端”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每个处于本真状态中存在的人,他的每一“此刻”都是“严重的时刻”,这种生命体验言说的是人类生命中某种共通的存在焦虑。相比之下,唐祈的诗的义域狭窄,它植根于一个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任意用其他时代来替换,因而有着现实主义的限制。?
2.这首诗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生活中的疏离化是一种严重的苦难;它表达的是,在每时每刻,在各地各处,没有什么人的命运是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在现实中人与人的距离显得何等遥远,似乎没有什么人的命运与我们有任何关系,但在诗人眼里却有着一种神秘联系,一些貌似无关实则有千丝万缕的散乱的意象通过他心中内在的诗歌旋律组合。这既是诗人内心的个人写作,也是向人群呼吁的公共写作。(当然完全可以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说来有据,都是可以和允许的。)?

拓展运用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3题。
哦,船长,我的船长!
(美国)惠特曼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可是,心啊!心啊!心啊!
哦,殷红的血滴流泻,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哦,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请听听这钟声,
起来,——旌旗,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
为你,岸上挤满了人群——为你,无数花束、彩带、花环。
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你头颅下边是我的手臂!
这是甲板上的一场梦啊,
你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我们的船长不作回答,他的双唇惨白、寂静,
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没有生命,
我们的船已安全抛锚碇泊,航行已完成,已告终,
胜利的船从险恶的旅途归来,我们寻求的已赢得手中。
欢呼,哦,海岸!轰鸣,哦,洪钟!
可是,我却轻移悲伤的步履,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江枫 译)
1.“他的双唇惨白、寂静”“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等描写用意何在?
2.有人说,这首诗歌人称使用混乱,时而第三人称,时而第二人称,时而第一人称,令人眼花缭乱,因而妨害了情感的传达。你的看法是什么?
拓展运用
3.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南北战争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答案:(一)1.答案:这些描写是为了突出林肯死得悲壮。胜利的钟声响起,而带领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船长却死去了,这就突出了悲痛的气氛,同时表明了诗人对领袖的崇敬怀念之情。
2.答案:在第一节中,诗人呼告“我的船长”,用的是第三人称“他”(“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而第二节中在呼告“我的船长”后,用的却是第二人称“你”(“号角,为你长鸣”)。在第二节中,反复出现的“你”表现出诗人的极度悲伤,既为胜利而欢呼,同时又为船长的倒下而悲痛,时而叙述,时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伤。第一、三节用第三人称,而第二小节换为第二人称,在人称的转换中,诗人纵情地倾吐了自己对领袖的崇敬怀念之情。
3.答案:(1)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航船”比喻“国家”,“船长”比喻“林肯”,“可怕的航程”比喻“南北战争”,“胜利”比喻“港口”,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2)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倒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让人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4~5题。
秋 歌
(法国)魏尔伦
秋声
像悠长
呜咽的提琴,
单调、
忧郁,
划破了我的心。
当钟声敲响,
一切窒息,
一片苍茫,
回首
往事,
眼泪汪汪。
我走了,
迎着厌人的西风。
风吹我
到这里,那里,
像一片枯叶
在飘零。
(葛雷 译)
天净沙 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就《秋歌》描写的内容看,诗人写了哪几种声响?有什么作用?
5.比较两首诗在写法上的不同以及各自的妙处。
答案:(二)4.答案:三种。一是提琴之“呜咽”(“秋声”引发出的想象);二是“钟声”之深沉;三是“西风”之萧瑟。这三种声响,既切合于秋,让我们听到了神秘的天籁之音;又切合诗人的心境,衬托出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哭泣。总之,大自然的忧郁与心灵的忧郁相连,声音与感情彼此相通,使诗的意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答案:(1)《秋歌》的每一诗节都是由一个长句不断分割而成,如游丝般延伸,在视觉上形成一种似断似连的感觉,恰好暗示了如泣如诉的提琴声,诗歌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构成了完美的统一。(2)《天净沙秋思》的特色是集中使用名词。描写景物丰富,画面感强,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皎洁的月光
(法国)魏尔伦
皎洁月光
照亮树林:
树枝摇晃,
发出鸟鸣,
回荡树下……
心上人啊,
好似明镜,
池塘映出
垂柳身影,
幽暗模糊,
风儿饮泣……
入梦之时
一片平静
柔和无边,
仿佛降临
从那苍天,
月泛彩虹……
其乐无穷。
6.这是一幅月下漫步图,它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7.诗人采用了哪两种表现方式?有何艺术效果?
8.全诗三个诗节,写了哪三种声响?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答案:(三)6.答案:表现出诗人对天籁之音的心灵体验。?
7.答案:诗人采用了两种表现方式:一是以色彩入诗,一是以音响入诗。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之下,那幽暗密林中的斑驳树影在随风摇晃,那映出长长垂柳身姿的池塘里,荡漾着一层层银白的光;而天宇之上,则弥漫着一片柔和,更显得辽阔、宽广。这种美好夜景的描绘,创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气氛,与关于音响的描写相融合,烘托出一种令人遐思的意境。?
8.答案:鸟鸣、风鸣与苍穹的宁静。前两种是有声之声,后一种则是无声之声。鸟鸣之声“回荡树下”;风鸣之声似嘤嘤啜泣,给人一种沉郁感;而天宇的“宁静”则使人在沉思中豁然开朗,进入到“在另外的爱情天地里翱翔”的境界。从结构安排方面看,前两种声音的描写与后一种声音的描写之间有着烘托关系,以有声衬无声,突出了诗人那种“心灵与自然契合一体的神秘经验”。?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9~10题。?

弗朗西斯亚默
群鹤上了灰暗的天,把一字长队排列,刺心的哀号郁闷,冰冷,?
就像阴云和寒雪,天间已到修整坟墓的季节。?
悲惨的盲人将出外乞讨度日,伸出冻得红肿发亮的手指。?
待夜幕降临,露着瑟缩作成的笑脸,他们离开人世。?
悲牲也要吃苦,我就曾遇见一位老乞丐,眼睛上沾着泥点,正把可怜的老狗虐待。?
狗尾巴夹在肚皮下,浑身颤抖地那样厉害。?
一条绳索勒住狗的脖子,主人边拖边说:我已经把它扔到水里三次了,?
可绳子总是断,它又回来了,这蠢货!?
绳索被拉紧,那患难伴侣好像在说话:还是让我留在这土地上吧,?
像以前那样紧贴着你吃透灰尘的裤褂。?
身为人类的老乞丐似乎比狗还凶恶,蠢货!滚开!看我非把你淹死不可……?
只见一人一狗在巨大的青灰色天幕下走着。?
9.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10.本诗述说“老乞丐”与“狗”的故事,为什么以“鹤”为题???????
答案:(四)9.答案:本诗主题思想的表现,具有一种双关性:乞丐对狗的虐待是一种深爱,人的凶恶是一种人道,人道必须被迫以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透过老乞丐对狗进行虐待这朵“病态的花”,可以看到诗人同情“饥寒交迫”的人的痛苦的心态。?
10.答案:答案:为了突出人世间的“饥寒交迫”,诗人在开头紧扣诗题,先描写鹤的哀号,创造了阴郁、悲苦的气氛,然后再写乞丐杀狗的悲剧。这样,自然界中的悲哀与人世间的悲哀相烘托,便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读来震撼人心。?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
致海伦注
爱伦坡
海伦,你的美对于我
犹如尼萨的船舸,在往昔,?
它们滑过芬芳的海波,?
把漂泊者从倦人的旅羁?
载回故国的陆地。?
经历了海风多次的吹拂——?
你那风信子般的美发,?
你典雅的脸庞,?
水仙女的风姿,?
带我回到希腊的熠熠光华?
和古罗马的气魄。?
看!?
在一个华美的窗龛?
你如雕像那样伫立,?
玛瑙明灯擎在手里!?
啊,赛琪,你来自彼岸?
那不可及的圣地!?
注:据说此诗是作者为中学一位同学的母亲斯丹娜夫人而作。?
11.吟诵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觉??????
12.这首诗联想、想象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五)11.答案:在吟诵这首诗时能领略到一种音乐美。诗篇节奏分明,读来抑扬顿挫,起伏有致,感染力极强。?
12.答案:由现实中的美人斯丹娜夫人,想到荷马史诗中的美人海伦,想到希腊神话中的水仙女,想到身生双翼、弯弓射箭的爱神丘比特的恋人赛琪(一译普赛克);由现实进入到古老而神奇的境地,进入到象征着至善至美的艺术殿堂。?

二、表达交流?
1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首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诗,请你仿照它的结构,再续写一节。?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14.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为一部微型戏剧,试试看,应该怎样改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试将《三棵树》改写成一篇散文。????
答案:二、13.答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转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14.答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5.答案:略

相关推荐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2.3《秋颂》《不是死,是爱》《狗之歌》学案(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析知识梳理
1.识记字音字形
(1)字音识记
榛(zhēn)子簸(bò)谷罂(yīng)粟一畦(qí)
吆(yāo)喝麦秆(gān)涟漪(yī)踉跄(qiàng)

(2)字形辨识

2.补充词语解释
(1)词语释义
斑驳:指一种颜色与别的颜色错杂在一起。
鼾睡:熟睡而打呼噜。
罂粟:两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用来制取鸦片。
呢喃:模拟燕子的叫声;也用来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殷切:深厚而急切。
涟漪: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翩然:形容动作轻捷的样子。
踉跄: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奚落: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他人。
(2)近义词辨析
修饰粉饰
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也可指使语言文字生动明确。
粉饰: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贬义。
体验体味
体验:对象常是生活、现实等。
体味: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3.了解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济慈,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8年长诗《安狄米恩》出版,受到著名诗人拜伦和雪莱的重视与鼓励。他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长诗《伊莎贝拉》和抒情诗《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等,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勃朗宁夫人(1806~1861)英国诗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在乡村度过幸福的童年生活。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女性。能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和希伯莱语的《圣经》。早在13岁时,其父便私下出版了她称之为“伟大史诗”的作品以及《马拉松战役》。20岁时又出版她的第二部诗集。1833年她翻译的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问世。同年随家迁居伦敦,结识了华兹华斯等诗人。1838年,她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她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1844年发表了短诗《孩子们的哭声》,愤怒抗议资本家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这首诗对敦促国会讨论反奴役儿童议案起过一定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诗人的声望。1846年,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诗人罗伯特布朗宁(1812~1889)私奔,在教堂举行简单的婚礼后,同往意大利。他们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在那里度过了幸福的15年。在意大利期间,除发表了《葡萄牙十四行诗集》(1850)外,还写下《圭迪公寓的窗子》(1851)和《在大会以前写的诗》,同情并支持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直至1861年突然去世前,她仍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表达了激进的观点,她痛斥卖淫制度,为追求女权而斗争。她说:“我深信,这个社会的破灭需要的不是关闭门窗,而是光明和空气。”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离开意象派。这一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2)作品简介
《秋颂》一个星期天,诗人漫游乡野,感到空气清爽,收割过的田地显得特别温暖。回来后就写了此诗。诗人从可见的秋实,可感的秋风,一直写到可闻的秋色,以色彩明丽的笔调、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出秋给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美好景象。
《不是死,是爱》以爱的肯定代替对死的恐惧。
《狗之歌》这是一首借助情境的描述以抒发感情的抒情诗。全诗始终以抒写母狗对小狗的爱为核心,如她对小狗的亲吻舔梳;她给小狗喂乳;小狗被主人沉溺冰河后,她哀伤的呜吠;她洒下如颗颗金星般的泪水等等,构成了一幅凄清、哀婉的画面,具有极强的情感冲击力。

精析整体感知
1.欣赏作品的形象
《秋颂》在作者笔下,秋天是“成熟和结果的季节”,是“带来祝福”的日子。这里所写的一切的景象或者意象,都不是一般的描写,不是单纯的反映,而是带着诗人的阐释(或者叫做感情的抒发)的,如把阳光说成“催熟一切的阳光”,又把阳光当作秋天的“好友”。济慈笔下的秋天是充实欢乐的。这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挂在藤蔓上有形的果实,也有无形的,只有诗人才能想象得出来的,如“果实都打心里熟透”。
《不是死,是爱》中的“神秘的黑影”,它的出现为诗歌染上了一种不祥、可怕的氛围,但最后那“银铃似的的回答”,又驱散了这种氛围,使诗意豁然明朗。
《狗之歌》中的“母狗”,在一天内得子之喜,失子之虑,丧子之哀以及误认月亮为子后的恼恨,是一个充满母爱,经历了悲欢离合,尝尽了酸甜苦辣的形象;同时把一个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见、摸的着。
2.分析作品的结构
《秋颂》
第一节:写“你”如何与太阳合谋,催动果实成熟,设计了种种收获的景象。
第二节:用一种速写般的语言,捕捉了“你”在田野、打麦场、田垄、溪水等场景里的身影。
第三节:写的是秋天的声音,昆虫歌唱、鸟儿呢喃、羊群咩叫,共同组成了美妙的音乐。
《不是死,是爱》
前段总结自己之前的不幸和痛苦,在表达了曾有的绝望之后,在最后笔尖急转,幸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然降临,打得她措手不及。
《狗之歌》
第一节:写一只母狗生了七条小狗。
第二节:写了母狗对小狗的爱护。
第三节:主人将小狗装进了麻袋。
第四节:母狗追逐着主人,小狗被沉溺冰河。
第五节:母狗误认月亮为自己的狗崽。
第六节:母狗发出哀伤的吠声。
第七节:母狗洒下如颗颗金星般的泪水。
3.赏析作品的内涵
《秋颂》:被不少评论者认为是济慈颂歌里最完美的一首。诗的主题是秋季的温暖和丰硕。人皆颂春天的美丽,而诗人则感到秋天的成熟也同样可爱。他是通过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崇尚来表达他对当时英国现实的痛恨和不满,并以此来对抗邪恶,升华现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济慈诗歌之美的源头还是现实。
《不是死,是爱》:这首诗以希腊人对时间的美好咏叹开始,既而回到现在,将病魔的缠身,死神的威胁,比喻为“一片片黑影”,而命运对人的支配,也被戏剧化地表现为神秘的黑影;诗歌的结尾以对“爱”的肯定代替了对“死”的恐惧。
《狗之歌》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诗人没有介入故事之中,而是保持了一种情感的克制。采用物化情思的手法,把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见、摸的着。使之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精析重点解读
1.品味语句
(1)诗人开篇“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有什么作用?
诗人敏感地观察到,在秋冬携手的季节,早晨总是朝雾洋溢,而黄昏,又总是暮霭笼罩。“雾霭洋溢”短短四个字,就把时间精确地概括了出来,点明了晚秋的自然特色。接着,马上点明了第一节诗的主题:硕果累累的秋。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万物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历经春夏,这时已经结果了。因此说秋天和太阳结为密友,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比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极其贴切的比喻。因为诗人清楚的知道,万物所以能有成熟的这一天,主要靠太阳的帮助。这是个忠实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要论秋,就一定要提到它。
(2)《狗之歌》中,母狗一直追到“尚未冰封的水面”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小狗已被主人溺死。诗人省略这些环节,为的是将笔墨集中在描摹母狗的情态上,像描写一个人那样,从心理层面展现它的深情和悲痛。
2.鉴赏评价
秋的赞歌
——《秋颂》
这是一曲秋天的大合唱,是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传出了悦耳动人的音响。在前两节诗里,诗人主要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秋天的美景,而在第三节里,他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视觉器官,还唤起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读过这首诗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绵缠不绝,给人以曲已终而意未尽之感。因为它声色并茂,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这首诗是如此生气勃勃,还使人不由地联想起了孕育生命的春天。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写到这儿,也情不自禁地自问起来:“春歌何在?嗳,春歌何在?可是他马上意识到,这种伤感的情调是没有必要的。你自有秋声,又何必对它们思念?”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进一步地深化了他颂秋的主题,一扫世人对秋所抱的伤感、悲凉的情调,给秋注入了生命和阳光,使它焕发出温暖和煦的光芒。因此,即使是在晚秋时节,我们眼里仍然丝毫没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条景象,就连春来秋往的候鸟——燕子和知更鸟也仍在这儿飞上飞下,忙个不停,读者在领略了诗人刻意描绘的秋景以后,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候鸟是因为贪恋秋色而迟迟不肯离去。的确,在见了这样的美景之后,谁还愿意离此他去呢?
从这首短短的颂诗,我们可以看出,济慈不仅是个美的追求者,更是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事实上,济慈的每篇诗,都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正是从热爱现实,热爱生活这一点出发,他所追求的美,他所歌颂的美感都是具体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相当健康的。

高二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二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秋歌——给暖暖》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修模块)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有的人写了一辈子的诗,未必是诗人。有的人却可以凭借一首或几首诗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诗人。台湾诗人痖弦就是以一首《秋歌——给暖暖》奠定了他在台湾现代诗坛的地位的。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下面我们就从朗读开始走进痖弦秋的世界。
二、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个别朗读。
3、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教师学生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并通过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表现。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全诗的亮色——暖暖,并通过语调高低的变化来表现“暖暖”给人情绪上带来的震动。
4、全班齐读
三、分组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语言、意象、主题三个角度品读诗歌。
2、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分别以语言、意象、主题为重点研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
3、三个大组再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探讨的主要结论。一个大组的三个代表发言结束后,组内成员做适当补充和强调。其他两个大组的成员可就这一组的讨论内容提问或阐述自己不同的认识。
4、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内容做简短恰当的评论或提示。
①语言: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如化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叠音词的使用),使诗歌语言别具典雅和谐之美;动词多突出景物消失的瞬间,瞬间与永恒之美达到统一,引人深思;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现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②意象:所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现秋天的,但意境却不同于一般悲秋之作中的萧索凄凉,也不同于刘禹锡《秋词》之类的作品中的壮阔豪迈,而是别有一番清静高远,充满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考;作者还独创了一个意象“暖暖”,“暖”本是形容词,连用后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别具象征意味,“暖暖”的象征意义成为本诗的焦点。
③主题: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关键是理解“暖暖”的象征意义和体会诗的结尾“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的含义。可以有如下几种理解:
a暖暖是爱人,秋天种种美好事物的远去带有作者对往昔甜美情感的回味。暖暖就是一切,表达了作者对感情的珍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决绝。
b暖暖是朋友,在冰冷的世界,暖暖人如其名,给人心灵的温暖和慰藉。朋友的关爱,给人对抗寒冷的勇气和力量。
c暖暖是亲人,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当全世界都抛弃我们的时候,唯一的港湾就是母亲。
d暖暖什么都是,是每个人心中最隐秘最纯洁最令人向往的一份情怀。
e暖暖什么都不是,人们用暖暖记录季节交替变化瞬间的感受,一个暖暖对应一切,走了的秋是一个具像,留下的暖暖是一种精神。诗人用绝望留下一个暖暖,又由暖暖留下一切。瞬间亦可永恒,于秋的荒凉萧瑟中给人以温暖的慰藉。主题超越了悲秋的传统,减轻人类灵魂的不安,还人类以旷达。
最后两点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可在学生对“暖暖”具像理解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超越形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幻灯片三可作为探讨诗歌主题时比较鉴赏的资料,根据学生表现,可用可不用。
四、写作练习:
1、布置写作内容
①以“我心中的暖暖”为题,写一首小诗或小散文
②根据探究内容,从一个方面写一篇鉴赏性的小短文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
如果课堂时间不足,作业可留在课下完成。
五、总结
秋天走了,一切走了,但有暖暖伴以晨昏,遂觉万物随身而在。走了的真的走了吗?留下的又是怎样的存在?讲过了就真的讲完了吗?诗的不尽韵味在我们的体验中不断发酵,历久弥醇。读诗使人聪慧,每一次读诗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发现,哪怕是一首很久以前读过的诗,也会因为你的经历你的参与而呈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愿同学们热爱诗歌!

《秋歌——给暖暖》教学反思
《秋歌——给暖暖》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作者是台湾诗人痖弦。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想主要贯穿新课改的两个理念: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是建立单元整体和学科整体的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这堂课我以学生的三个主要活动贯穿始终:朗读,合作探究,写作。其中,合作探究是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朗读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写作是合作探究的书面整理。
在朗读这一环节的处理上,除了要求学生带有感情的诵读外,我还要求个别朗读的学生在朗读前能将他对这首诗情感的理解及表达的方式阐述出来,读过后再请其他学生就他的朗读进行评价。在朗读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哀而不伤。在秋天令人感伤的情调下,“暖暖”的出现给生命带来一抹亮色。最后全班齐读,完成朗读这一鉴赏诗歌的首要步骤。
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后,进入品味鉴赏的环节。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探讨诗歌的语言、意象、主题。每个大组再分两到四个小组不等(根据班级人数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探究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探究结果,一个大组发言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补充总结。
因为学生的探究总结是以口头形式呈现出来,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系统的认识,所以最后以课堂写作小短文的形式帮助学生并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建立单元整体和学科整体的观念。一堂诗歌教学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将有关这首的所有内容都表现出来,甚至有时受学生认识水平和课时的限制连一首诗最主要的特色都不能讲全,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建立单元整体和学科整体的观念。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的选修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整体特点和学会鉴赏现代诗歌。这堂课我让学生亲自“下水”试试“这条河”的深浅和自己的水平,充分打开鉴赏思路,体验自由驰骋的乐趣。这就是我这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至于学生的鉴赏角度不够全面、鉴赏程度不够深刻,则完全可以通过整个单元甚至整本书的教学来逐步完善。
在这次新课改开放周的活动中,按照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基本完成了《秋歌——给暖暖》的教学任务。但是无论是最初的设计还是具体实施的过程,都有一种“捉襟见肘”的感觉挥之不去,可以说我是在极为矛盾的心情下设计和实施教学的。现将这种种矛盾记下,希望能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新课改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我们的课时有限,而学生的主动学习经常处于无序的状态。就一节课而言,如果花大量时间对这种“无序”进行指导,则学生的探讨思索时间就不够,反之亦然。新课改还强调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要求我们的教学尽量回归文本,朗读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朗读占用时间过多,其他内容就无法展开。学生如果能在课前预习中主动自觉完成这一环节当然最好不过。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很少有预习这一环节,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展开。
上述问题要解决似乎不难,因为我们有“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的确,在教学设计中,按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先进行单元目标设计,然后将单元目标分配到具体篇目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互补统一的整体,这可能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好办法。但是,在新课改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可操作性的层面上还缺少具体的研究探讨。在对课堂进行评价时,老师们还是习惯着眼于一堂课,而不是一个整体。
2、合作探究中的矛盾。合作探究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活动既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但是要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首先,合作探究分组时应尽量使组内成员的性别和学习程度平衡分配。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大多按照座位简单分组,因为不可能让学生在每次上课时进行“大换座”。即使班主任老师按照小组分配的原则安排座位,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评价也只能是某一科目,对其他科目来说仍不适用。
其次,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应让每个小组的代表都有阐述小组观点的机会,也应给其他小组的成员以质疑和补充的机会。这样在班级范围内形成争论的氛围,在争论中提升认识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我们的班级人数过多。分组太大,难免有“浑水摸鱼”的学生,很难达到全员参与的目标。分组过细,展示成果时间不足,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的探究结果重复几率过高,学习效率降低。
提出以上两点矛盾,并不是说我反对合作探究。恰恰相反,我是合作探究学习的“铁杆”支持者,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这一方法。先进的理念在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难免有和实际情况脱节的地方。在此提出我的困惑,也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
3、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师预期的矛盾。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最复杂也最重要的。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在平等的原则下互相提升的课堂,也就是孔子提出的“教学相长”。可是要实现师生交流中的“平等”可能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新课改反复强调教师要更新观念,但是所有教师都更新了观念后,平等交流就能完全实现吗?我想学生观念的改变至关重要。
大多数学生要么继承了传统中的含蓄内敛,要么就是插科打诨有“群胆”没个性。这话说出来可能不大合时宜,因为我们所有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学生是好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评价的,如果课没有上好唯一该反思的就是教师本人,学生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学生。我不想推卸作为教师的责任,只是想和老师们共同正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生,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已经养成了一定性格的高中生。
与老师们探讨学生的问题,将学生自身因素中与新课改精神格格不入的东西拿到台面上来说,并不是为反对新课改找理由,相反,正是因为学生的现状堪忧,实行新课改才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我想,学生观念的改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办法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自主的学习观念。有时可能要“牺牲”很多课时,“牺牲”一些知识性的学习来培养主动的行为能力。如果我们承认素质教育高于应试教育,就应该相信学生如果具有一定语文素养和能力,在面对应试的题目时一定能发挥自如。素质教育的目标与高考优异的成绩并不矛盾。
以上仅是我个人在省课改办组织的开放周系列活动中的一点浅薄的思考。一直在一线任课,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都是从操作层面上思考的,缺乏理论认识的深度,请老师们批评指正。再次感谢省研训院的领导专家给我这次学习、思考的机会,感谢各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我的支持和批评。希望借助网络平台能与各位专家和老师们展开更深入及时的探讨。

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教案


第一单元 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三维目标
1.揣摩精彩诗句,体味精妙的用词和散文化的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反复阅读吟味,把握诗歌“分行”的重要作用。?
3.培养联想、想象能力,赏析诗歌的音乐美。??
单元解读
本单元的文本向我们展示了诗歌与散文的不同。单元导言先从概念上辨析了两种文体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并以“分行”为佐证,剖析了在诗歌中语言的功能发生的具体改变。在诗歌选读中,从语言的外在特征(如分行、节奏、韵律等)以及内在特征(如想象、暗示、色彩与氛围的对比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诗歌语言的独特使用形成的一种更集中、更丰富、更具感染力的经验表达。?
单元中入选的诗作在形式上各有特点:《老虎》一诗刻画了想象中一只老虎威猛的形象,诗中强劲的语言节奏,来自相同句式的重复使用;《秋歌》一诗则利用分行、押韵的技巧,营造出忧伤、迷离的氛围,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达成完美的统一;而《三棵树》的外在形式特征并不明显,诗人更多的是调动一种同情的想象,让语言摆脱一般的日常应用,给无生命的世界赋予了生命的感觉。自主阅读部分的《我自己的歌(之一)》《严重的时刻》《黑马》等,则在句法运用、整体构思和语言节奏上,也各有称道之处。??
话题引入
诗歌以最为接近灵魂的方式来守望与行走,它是抚慰人世苦痛魂灵的“圣经”,它是文学王国里醍醐灌顶的仙乐,它跨族越国,以自己的语言感动着它的子民。学习优秀的外国诗歌,对丰富文化修养、提高诗歌鉴赏水平、了解世界文化、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大有裨益,但由于外国诗歌特殊的文化背景及表现手法,探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外国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点,了解外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诗体形式,提高诗歌修养。对这些诗作的理解牵涉到外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思潮与历史文化背景,这需要博闻多识,熟悉文学史,介入个体的理解和体验,才能真正把握诗歌的思想艺术精髓。?
打开你的心灵之窗,诗歌就在里面。世间万物的和谐发展,一静一动,无不充分表明诗意的存在,诗歌就在这一时刻静静地停留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就足够了。?
问题导引
1.《老虎》在语言、形式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有哪些?它们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首先是通过相同句式(“什么样……”)的重叠使用,形成强劲的语言节奏,铿锵有力,震撼人心;其次,全诗以疑问句为主,基本没有采用描摹、叙述的手段,但是在强劲的节奏之外,也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2.《秋歌》共分三节,每一节其实都是由一个长分句分割而成,这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这样分割停顿,每行短则一个词,长则不过几个字,既在视觉上造成一种长短错落、摇曳生姿的建筑美、造型美,又形成另一种暗示:这似断实连、如“游丝一般延伸”的诗句,不就像一根被秋风演绎的小提琴的琴弦一样吗??
3.《严重的时刻》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案:全诗由四节结构、句法都完全相同的疑问句构成,通过“哭”“笑”“走”“死”这些动词的变化,层层推进,不断展开。?
4.诗歌的语言含蓄、蕴藉、凝练。读《黑马》,找出最有代表性的诗句,试分析它们与其他诗行的关系。???
答案:本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是最后的“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卒章显志。前面作者极力描写黑马的形象,是为了蓄积势能,最后一句是前面内容的深化和主题的提升。

诗歌散文欣赏第八单元 让生命沉思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诗歌散文欣赏第八单元 让生命沉思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八单元 让生命沉思

三维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理解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哲理性思考。?
2.披情入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研究文本,丰富自己的情感及人生体验。??
单元解读
追求哲理,是散文创作的最高要求。但是,写散文不是写哲学论文,哲理的揭示可以作为创作一篇散文的目的,却不能成为一篇散文的具体创作过程。深刻的思想过程当以最浅显的方式表现。形象当是具体有形的文字,哲理却是作者心里有而笔下无的文字。在《懒惰哲学趣话》中,作者选取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顺理成章地让一位旅者与一位渔夫在这里相遇对话。对话的内容既符合两个人的身份,又是顺手拈来,十分自然。旅游者话锋锐利,句句推进,激动于自己的理想设计上的描绘。而渔夫完全是一副懒洋洋的状态,或点头,或摇头,无奈时才作三言两语的回答。这样闲谈下去,扯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如何收住呢?读者无法预料,只是感到这两个人的对话颇有趣,倒要看看结局如何,谁赢谁输。笔锋一转,大起大落,顿生跌落。振振有词者,理屈词穷,突然卡壳;无知的懒惰者,只是被动招架,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文章的结构发展,曲折多姿;两个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而有趣。?
哪里有僵硬的哲学概念?哪里有脱离人物实际的空论?哪里有笨拙刺眼的哲理暗示?没有。实实在在是贴着人物和事件写来,哲理只是读者掩卷以后的思索和参与。哲理,需要富有哲学思维的大脑去接受,但是,仅只享受其中的趣味也未尝不可。?
话题引入
散文是体验心路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罗丹提及其著名的作品《思想者》时说:“艺术人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这句话适用于哲理性散文。?
阅读哲理性散文,不仅要注意学习优美的语言,探讨其写法的艺术性,更要挖掘其中闪光的思想。要善于把握关键的词句、关键的段落,不仅要读懂它的字面含义,还要探究文字背后蕴藏的思想。要理清文章的结构,思想的倾泻如江河一般有其特定的轨道,洞悉其主干、支流,思想的脉搏就清晰可辨。要推敲作者的艺术手法,不管运用什么艺术手法都是为了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思想,剖析艺术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乍看起来,《懒惰哲学趣话》似乎谁都懂,谁都会为渔夫和旅游者的有趣对话而忍俊不禁,但是,要读出个中滋味,却并非易事。伯尔谋篇巧妙,层层设下悬念,不语的渔夫最后一句把智慧滔滔的旅行者问得哑口无言,真是妙趣横生,禅意缕缕。普里什文的《通向友人之路(节选)》讲经论道,并不泛泛说理,也不停留在简单的事实叙述上,而是娓娓而谈,既启迪思想,又富含生活色彩,令人拍案叫绝。?
问题导引
1.如何理解《奴性》中的“奴性”?它来自何处??
答案:“奴性”的存在,是因为强权的存在。强权塑造出的社会关系在主人一方导致了骄横、傲慢和轻蔑,在奴隶一面则导致了奴性、顺从和蒙昧。强权阻挡了自由的去路,而奴性不过是强权打在特定社会中人的群体精神上的深刻烙印而已。?
2.通过《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怎样理解托尔斯泰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答案:这封信写作于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已经完成转变后的阶段。他的思想转向了对宗教式的精神生活的向往。他倡导亲自参加手工劳动,制作自己的生活用品,并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帮助他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