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

发表时间:2020-12-08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教材简析:

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起,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首先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我在设计时,是这样去做的:

1、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只是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探索和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提炼相应的经验、技巧、方法,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对策略的体验,而不只是关注策略的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应是“策略的形成”,而不是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

学生在反复比较中形成策略,在应用中体验策略。由“原来的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到“自觉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WWW.JAb88.CoM

我看到了论坛上,大家给我提出来的建议,我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

1、想把题当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所以感觉课堂上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针对性的评价比较少。

延伸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汇总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汇总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1、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两个数的差(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

①(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两个数,才会一样多。(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练习题

1.口算。

120×3=()170×4=()

39+45=()86×10=()

2.小青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他每天看的页数同样多,4天看了60页。

(1)他一个星期可以看多少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共195页,小青需要用多少天看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口算。

120×3=(360)170×4=(680)

39+45=(84)86×10=(860)

2.小青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他每天看的页数同样多,4天看了60页。

(1)他一个星期可以看多少页?

60÷4=15(页)15×7=105(页)

(2)这本书共195页,小青需要用多少天看完?

195÷15=13(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一课时沏茶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
例1以家里来客人沏茶为学习素材,提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问题,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理解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可以节省时间。
2.经历运用统筹思想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优化思想的作用。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逐步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学习重点
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五)学习难点
形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意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沏茶问题》名师课件、卡片、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任务一:联系你的生活,说一说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请举例说明。
(二)学习设计
一、联系生活,游戏导入
1.导入:同学们今天咱们用一些语文知识开始这节课,好不好?那么请大家用“一边…一边”造个句子。
老师点评,引出“同时”。
2.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
①互相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②引导感悟: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板书:合理安排节省时间。
二、问题探究
1.明确“做事要明确先后顺序”。
师:如果今天你是值日生,主要负责地面清扫工作,包括拖地、扫地、倒垃圾、撮垃圾。你将怎样安排你的工作程序呢?不这样安排可以吗?(板书:明确先后顺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新知之前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新知的教学奠定基础。】
2.明确“做事不仅有先后顺序,而且能同时做的可以同时做。”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用你手中的小纸片摆一摆。
(1)小组合作学习
①独立思考,设计方案。
②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图。
③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能力。】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
①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共14分钟
师:还有更省时的方法吗?
②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茶杯(2分钟)共11分钟
问:比较两种方法,哪种设计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为什么?
问:(板书:同时)接水、沏茶能同时进行吗?(板书:顺序)
师:能同时做的事情竖着摆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顺序,如果用箭头表示顺序是不是更清晰呢?(边说边画箭头,出现流程图)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做出最优化的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最优化的目的,并通过流程图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反思小结:
①先确定做事情的顺序。
②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少。
③几件事情同时做时,只需要加上其中做一件事的时间(最长时间)
3.巩固练习。
(1)小红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它应如何合理安排下边的事情?
(2)星期天中午,丁丁的妈妈要做以下几件事,请你帮忙安排她做事的顺序,使所用的时间最少。
要做的事大约用的时间
拖地15分钟
烧开水15分钟
用洗衣机洗床单1小时
用手洗丁丁的衣服20分钟
在阳台上种花10分钟
洗水杯、沏茶2分钟
4.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沏茶问题—优化思想)
今天我们探讨的知识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统筹法”,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华罗庚的知识,可以通过上网去查询。
(三)课时作业
1.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有什么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小红在车厢里认真地看书。
(2)为了提过学习效率,小强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
(3)上学要迟到了,红红一边跑步,一边吃早饭。
2.红红在家里学蒸鸡蛋,她前后花了23分钟。她是这样安排的:
打蛋(1分钟)→切葱花(2分钟)→搅蛋(2分钟)→洗锅(2分钟)→把水烧开(6分钟)→蒸鸡蛋(10分钟)。
你认为红红安排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把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写下来,并算出所用的时间。
3.李明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他每天早上上学之前要做的一些事情。
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听英语整理书包吃早餐
5分钟5分钟20分钟2分钟10分钟
李明要做完这些事情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如果7点30分出发去上学,他最迟要什么时候起床?

四年级数学下册《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面积问题》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下册《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面积问题》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四年级数学下册《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面积问题》教案

【学情分析】:

本课是《平移》的第二课时,它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领域中新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要求学生通过平移,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规则图形,来求出图形的面积;同时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和归纳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数学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转化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移的理解。【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面积吗?生:不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所以不知道它们的面积。
2.出示方格图:
教师:那我们请出这个单元用的最多的方格图来帮忙,现在你知道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通过观察图形特点,从方格图中获取信息,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二)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
教师:现在在方格纸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形,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生:[两条曲边,与我们以前学的图形不一样。]
师:现在就请你们按老师的要求试着求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提出要求,独立解决。
教师:请你自己求一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在图上标一标,写一写,画一画。学生自己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3.讨论交流。
教师:这里有几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预设1: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这个图形有占多少个方格,当数到不是整个格时,要拼一拼。
师:同学们,他这里运用了我们在数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转化”[教师板书:转化]
预设2:算一算的方法。在前面拼一拼的基础上算一算:1×1=1(cm2),4×6=24(cm2)。预设3: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直接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他这里是怎样转化的?
生:把这个半圆剪下来,然后向右平移6格,重新组成一个长方形。[教师板书:平移]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演示后师总结,我们把图形的一部分剪下来,通过平移,补在别一部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割补法。
4.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教师:新图与原图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4×6=24(cm2),那24cm2就一定就是原来图形的面积吗?师:1、我们都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2、在转化的过程中总面积不变。教师板书课题: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面积问题。
说明:利用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大小不会改变的特性,运用割补的方法,将不规则的图形先分割,再平移,最后补成一个规则的图形,求出“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转化前、后的图形特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渗透“等积变形”的策略,既加深了“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又为后续的学习平面图形面积奠定了基础。
(三)知识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平移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对平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呢?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