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必修一《小狗包弟》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8

必修一《小狗包弟》说课稿。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必修一《小狗包弟》说课稿,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课文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根据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2、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二、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三、说学法

1、学习,可以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从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笔下,包弟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二是从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是单纯地写小狗包弟吗?借包弟的遭遇表达怎样的主旨?

2、课前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课后还可以读巴金的《随想录》,进一步走近巴金。

四、说教学程序

首先说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分成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导入语设计:(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后让学生交流再打开课件与学生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由此转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是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语言

探究、讨论、交流: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看法明确总结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得出作者这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第三环节“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本周随笔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

强调: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一)、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二)、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受到了教育。总之课堂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心灵的启迪!

扩展阅读

高一语文上《小狗包弟》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文章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重在帮助我们增长见识,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课文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认识大革命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真挚的感情和勇于反省自己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剖析小狗悲惨命运的原因,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三、说学情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大革命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大革命”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大革命”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要感受到这些,首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出“悔意”和“控诉”。其次,文中体现的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二)说学法

1.学习,可以从两个视角切入:一是从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笔下,包弟的遭遇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是包弟的原因、作者的原因还是另有隐情?二是从作者的角度切入,思考作者只是单纯地写小狗包弟吗?借包弟的遭遇表达怎样的主旨?作者的忏悔和自我反省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2.课前搜集一些有关“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课后还可以读巴金的《随想录》,进一步走近巴金。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说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大革命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分成4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透过信息社会中大家都会关注的微博热点:一条“寻狗启事”的微博走红网络,博主“家居曹老师”称自己的爱犬于8日走失,在微博上更是提到如有找到爱犬者,他将赠送其百万房产作为答谢。据调查所知,这位曹先生并非大富大贵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一掷千金去寻找一条狗呢?很多人对此举表示不解,甚至嘲笑其愚钝。但是在我看来,作为曹先生多年的伙伴,这只虽然在外人眼中不起眼的狗,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他的价值,可以说它带给主人的精神上的陪伴是无价的。

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同学家里养过小狗?

回答生活中与狗的接触细节。唤起学生对狗的喜爱和亲近感。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简单介绍作者和背景。

由此转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是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二)通过提问“包弟的命运是什么?为什么一条小狗会被送上解剖桌?”从两个角度提出假设,初步分析包弟的命运。

1提问“包弟是不是一只令人厌恶的小狗?”

通过总结归纳包弟的特点,找出重点描写包弟可爱之处的句子。推翻第一个假设。

以“这是一条养的小狗,因为它。”为句式。

教师举出一个例子,如这是一条聪明伶俐的小狗,因为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的作揖。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课文中的句子学会总结。

2提问“巴金是一个残忍的人吗?”

通过让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证明在当时的社会作者这么做实属无奈,而且作者也为其行为感到愧疚。

(三)通过提问“既然不是作者的原因,也不是包弟的原因,那是什么把包弟送上了解剖桌?”引导学生直指大革命。此时再通过提问“包弟是大革命时期的特例吗?还是有其他人也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引导学生说出文章中开头的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以及老工商业者的故事,让他们去感受到包弟命运在当时的普遍性。此时播放大革命时期一系列混乱景象的图片以及在大革命中被迫害的名人如老舍、刘少奇、丁玲、傅雷等的遭遇,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那个动乱年代对人们的身心戕害,进而明确包弟被送上解剖桌实属无奈之举,并不是作者或是包弟的原因。

(四)指导学生圈划、品读、感受作者忏悔的语句。如:“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向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上了解剖桌,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着重关键词的范读。同时通过教师提出假设:“如果因为你的过失你朝夕相处的小狗走失或者死了,你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引起学生心里的共鸣,让其感受到巴金对包弟的愧疚,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以及对待错误的态度。

第三环节——学有所得,理性认识:

1、写作借鉴:

(1)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虽然是在写狗,但是又不单单是在写狗,而是通过让人看到“大革命”风云之一角,甚至连狗都难以幸免。不禁让人看到“大革命”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2)学习在叙事中自然抒情的写法。

2、思想认识:

(1)认识那个罪恶错乱的年代给心灵带来的伤害,正视历史,铭记历史,让悲剧不再上演。

(2)学习巴金老人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

在我们的一生中,一定会有做过或多或少亦大亦小的错事,巴金先生一代文豪尚可以坦诚自己的过错,我们也一定可以。课下请同学们写一段小文字,对你曾经伤害过的人表达你的歉意。

六、说板书

包弟:可爱、通人性、聪明伶俐

歉意

巴金:自省、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家

大革命普遍性

老工商业者

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学案


【学习要点】

1、认识大革命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2、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学习设想】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课时紧张,教材内容上不完。人教社的编辑们听取了一线教师的意见,本学期每个单元删减了一篇课文。即使如此,教师们依旧感到觉得课时不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固然有教材内容方面的客观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教师理念方面的主观原因。教材是一个完成的系统,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再删减课文,那样就会破坏教材整体性。

其实,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与其费力不讨好的试图把所有课文逐课细讲,不如每个单元重点细讲一篇,给学生做示范,其余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把内容或写法相近的两篇放到一节课上来讲,重点分析它们的共性。

学习过程:

知人论世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大革命”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大革命”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学习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作揖(yī)处(chù)分血泊(pō)弹冠(guān)相庆

B.浩(hào)劫叱(chì)骂教诲(huǐ)绿草如茵(yīn)

C.拍摄(niè)租赁(lìn)解剖(fōu)罄(qìng)竹难书

D.修葺(qì)舔舐(shì)内讧(hòng)怙恶不悛(q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撕破厮打具乐部具体而微

B.题纲提携孵化器腐化侵蚀

C.煎熬剪裁葡萄藤腾云驾雾

D.赋予付与暴发户山洪爆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B.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故步自封,要么被淘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种这树的时候,你才五岁。”母亲感叹地说:“一晃你都三十多岁了,树也这么高大,粗壮了。”

B.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C.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必须指出,目前中校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B.挫败感、自卑感、失落感,对于这些不良的心理,只有通过很强的心理调节才能战胜它。

C.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D.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人才哟内搞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

C.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

点击课堂

1.文章开始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全文表达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XX三次出现了“您的小狗怎样?”的问话,这三次问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呢?

3.“大革命”结束后,作者写到院子里的“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4.是一篇叙事散文,但是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请简要概括作者的情感呈现怎样的变化?

5.作者反映“大革命”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一九六三年或者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一九六二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作者在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2.作者在描写小狗包弟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3.作家为何要突出写小狗包弟的可爱之处呢?

4.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到日本朋友由起女士对小狗包弟的关心和怀念?

课文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1~1小题。

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②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③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④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⑤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1.第①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用脑袋开门、关门就是学武艺

B.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C.二十年不可能堆起喜马拉雅山

D.广泛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成功

3.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________。

5.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青年时代喜爱音乐艺术并接受了专业训练

B.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C.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D.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E.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F.中年时代受到哈萨克谚语的启示

G.从小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把大西北的民歌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美。2.B

3.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

4.应多方面看问题5.C、G

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学实录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学实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狗包弟》教学实录师:这幅图画上的老人就是巴金,大家对巴金有所了解吗?

生1:巴金代表作是《家》。

生2:巴金好像活了一百多岁。

师:正如刚刚那位同学所说,巴金是位世纪老人。他一生历经沧桑,在"大革命"中他不仅饱受磨难,还经历了一场心灵风暴,他被人们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小狗包弟》,感受巴金,体会“中国良心”的内涵。

昨天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这篇文章。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课文,说说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浏览全文)

生:作者写了一个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包弟,在大革命期间怕惹祸上身把小狗送走的故事。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想问问包弟是只怎样的狗?

生1:可爱,充满灵性。

师:非常可爱、伶俐的一只小狗。还有没有同学想补充一下?

生2:从包弟的行为动作可见它很爱主人。

师:对,包弟很喜欢主人,那么主人对它呢,喜欢吗?

生:(齐)喜爱。

师:这么一只伶俐可爱的小狗,最终的遭遇是什么呢?

生(多数学生):被送上解剖台。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伶俐可爱、颇受人们喜爱的小狗包弟最终却被送上解剖台的悲惨故事。

那么,读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也就是你读懂了什么。同学们交流一下。这个感受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也可以是对文章中的某一个词语或一句话的。

生1:作者非常喜爱这只小狗,对把小狗送走这一事非常愧疚。在文章前面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和妻子非常疼爱这只狗。

生2:这篇文章,语言句子很朴实,作者正是用这种很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描写出了人和动物的感情。文章结尾部分从人和动物的感情上升到人和人的感情。通过这篇文章对当时的人们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人们活得真实。

师:很好,首先从写法上分析,巴金是朴实中见真情,接着讲出由狗及人的一种情感升华。还有没有?

生3: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狗对人是真诚的、忠实的,但是人却随时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抛弃狗,可以看出人的无情。

师:这位同学看出人的无情,我们后面会对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师:大家刚刚了解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很多同学也谈了自身的感受。有的同学从写法上分析,有的同学从人性上分析,都说的很好。

那么,读了这篇文章,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疑惑呢?读起来有什么障碍、不太懂的地方?

生1:第十段最后一句话“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也变成了包弟?

师:这位同学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解剖自己,解剖自己是为了什么?

生2:第一段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若仅仅为了引出下文,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这么一大段文字呢?

师:不明白除了包弟外为何还要讲另一只小狗的故事。还有没有?

生3:为什么那些小孩要打要杀小狗?

师:这位同学不明白,为何最应该喜爱动物的孩子们,在那时却要杀小狗,这是在一种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才会产生的特殊现象。

生4:为何巴金一听到小狗叫就会胆战心惊?

师:喔,为何小狗一叫巴金一家就会恐慌,这样一只小狗怎么会成为人们沉重的负担呢?

师:同学们刚刚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初读时也有些疑惑,现在老师将我们师生的疑惑结合起来,大家看主要是不是这样两个问题。

1、小狗为何会让作者一家人胆战心惊?

2、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

同学们如有其它的疑问,我们会在后面逐步解决。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在文章中有没有答案。具体看看在文中的哪几段。

生:文章第七段中写到“听到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就害怕”。

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小狗一叫我就害怕?文章有没有直接写到。

生1:第八段,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状态。

师:什么叫做“半靠边”状态。

生:已经被剥夺了工作权利。

师:证明巴金自己已经很危险了,有可能自身不保了。

生2:包弟的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家里来。

师:自己处境很危险了,包弟又可能会把红卫兵引来。那么巴金是不是自愿把包弟送走的?

生:不是

师:我们可以看出巴金送走包弟绝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出于“大革命”的压力。那么“大革命”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会让作者一家这么恐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只小狗的故事,也就是文章的第一段,请同学们齐读艺术家的遭遇,边读边圈出其中的动词。

生:(读)

师:这段描写中用了哪些动词?

生:揪、说、批、斗、打、拖

师:这些动词,让你觉得“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特点?

生1:从侧面揭示“大革命”的恐怖,“大革命”给人带来不安定的生活。

生2:可怕,暴力的社会。对人动不动就拳打脚踢。

生3:没有法制,如果真的有罪应送到有关部门局,而不是被一群人胡乱打斗,还拖着他游街示众。没有尊严,没有法制。

师:将人像物品一样拖着游街示众,人没有了脸面,更没有了尊严。其中有一个词“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证据,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师:没有证据,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屈打成招。什么是“大革命”,这就是“大革命”。“大革命”是这样的恐怖,但是又和这只小狗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齐看看包弟的来历。它有什么经历?

生:是日本种的。

生:曾经有过一个瑞典主人。

师:这样的经历有没有可能成为作者里通外国的罪证?

生:有。

师:大家现在可以理解一只小狗为何会把巴金一家弄得这么胆战心惊了吧!

生:(纷纷点头)

师:刚刚有位同学问第一段在文中除了引子还有何作用。我们现在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还有介绍背景的用处。

师;归纳得很好,我们再看看,第一段的小狗,在人都抛弃艺术家时,它抛弃了艺术家没有?

生:没有,对艺术家不离不弃,以死追随。

师:可后面巴金对包弟呢?

生;一有危险马上抛弃。

师:狗对人不离不弃,人却抛弃了狗,这是……

生:对比。

师:很好,所以第一段除了引子、介绍背景还有狗对人,人对狗之间的对比作用。(指着开始提问题的学生,问)这位同学明白第一段的作用没?

生:(点头)

师:我们理解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看下面一个问题。“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我们刚刚分析了“大革命”是那样一个政治高压、让人恐怖的时代,那么大家能不能理解或原谅巴金送走包弟的行为。

生:能。

师:我想巴金如果自己也能原谅自己的行为的话,他就会这么写:“亲爱的包弟啊!我虽然对你爱之深,但谁叫你生活在这样一个是非不分的年代,你既是“抄四旧”的对象,又有“里通外国”的嫌疑,我只能把你送走,我对你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这样我的良心才能安宁。”巴金是不是这么写的?

生:不是。

师:不是,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巴金是怎么写的。

生:(齐读第十段)

师:那么“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同学们刚刚讨论得很热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巴金解剖自己到底解剖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解剖自己?”

生:解剖自己是解剖自己的思想,因为巴金把小狗送走感到内疚,惭愧,感到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小狗,所以解剖自己的思想,在责备自己。

师:很好,责备自己。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因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巴金无奈地把无辜的小狗送去解剖,因此忏悔,受到良心的谴责,在解剖自己的良心。

师:这位同学说巴金解剖自己良心,巴金解剖自己的良心解剖出什么?解剖出自己良心有什么问题,什么弱点?

生:回想起小狗连连作揖,摇头摆尾的样子,对主人忠诚。但人为了利益可以抛弃自己最爱的东西。

师:文章有没有直接的话语。

生:(读)“为了想保全自己抛弃心爱的小狗”。

师:因为想保护自己而抛弃别的东西,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生:自私。

生:文章第一段。小狗来救艺术家,因为救他而死,现在巴金为了保全自己,却将感非常喜爱的小狗送上解剖桌。小狗对自己忠诚,但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它,所以巴金感到很羞耻。

师:这位同学说到巴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它,我们看一下,第一段中小狗保护住了艺术家没?

生:没有

师:虽然小狗没有保住艺术家,但是小狗对他不离不弃,当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抛弃了艺术家,只有小狗在他身边抚慰了他。我们再来看看巴金,他有没有做出保护小狗的努力?

生:没有

师:巴金没有任何保护小狗的举动,在只是可能有危险的时候就马上送走了小狗。狗为了人可以奋不顾身,可是人一旦可能有危险就舍弃了小狗,作为巴金他确实应该感到羞耻!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生;巴金觉得自己懦弱,他在十年大革命中逆来顺受。

师:什么叫逆来顺受?

生:忍受一切不公平,没有任何反抗。

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巴金解剖什么,他在解剖自己的人性。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到底巴金人性上有什么弱点呢?

生1:自私、无情。

生2:逆来顺受

生3:害怕惹祸上身,怯懦。

师:文章写到这里给我们讲了一个小狗包弟的故事,又通过这个故事控诉了整个社会,同时从自身找了原因,解剖了自己人性上的弱点。也就是刚刚大家说的:自私,怯懦,软弱,不敢担当。

通常来说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那么后三段又有什么作用呢?我想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诵文章第十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十一段内找到一个词或短语,概括本段写的景物的特点。

师:同学们能不能推荐一位同学来读。

生:(推荐,读)

师:读得很漂亮,不光普通话很标准。这位女同学在读的时候还特意把声音压得很低沉,可见准确的把握住了这段文字哀痛、低沉的情感。我们看看这段话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生:衰败,残破。

师:我们接着看,能在这段中找到一个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吗?

生:是“梦”

师:为什么?

生:作者开头写了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后我们仍然住在这个房子里,接着写了现在的景和曾经的景的对比,体现一种物是人非,自己在这里看着物是人非的景仿佛做了一场大梦一般。

师:这位同学刚刚说了物是人非,我们看看人是非了,物是不是还是。

生:(摇头)已经不是原来的物了。

师:物也已经不是原物了,人也已非,所以我觉得这里应是物人两非。

再回到刚刚的题目上,其他同学也觉得“梦”字能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吗?

生:我觉得不能,梦概括的不是景物的特点,不符合所提的问题。

师:很好,“梦”更多是巴金的情感态度,而我们要说的是景物的特点。还有没有同学有答案的?

生:满园的创伤。

师:作者在这里描写了一幅满园的创伤的景色。是不是仅仅为了写景,还有没有所指?

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这一情景,更多突显自己的心情,除了对自己夫人的思念外,更多的是对送走包弟的忏悔。因为最后一句说,“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不应该是种煎熬,他更多的是忏悔,而且十一段中描写的景是衰败的毫无生机的,给人失去希望的感觉,这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十一段最后一句话。我们不禁觉得奇怪,

为何看到这“满园的创伤”“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呢?这句话用了个“又”字,它有什么含义。

生:再一次。

师:那么他前面因为什么熬煎过呢?

生:送走包弟。

师:小狗的惨死使我的心熬煎过了,这里“满园的创伤”为什么使我的心又熬煎呢?

生:(思考中)

师:刚刚有位同学着重强调了“我就这样可耻的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里可以看出大革命中巴金的生活态度都是怎样的?

生:逆来顺受

师:这种逆来顺受造成的惨剧是不是只有包弟这一件。

生:不是,还有他的妻子。

师:除了包弟,还有他的妻子,可能还有更多。我们所有人中是不是只有巴金才有这样的人性弱点?

生:不是

师:我们这些普通人,因为人性弱点,在潜意识间就变成了恶势力的推手和帮凶。这一切的一切都像大石头一样压在巴金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所以他说,我的心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而且这种熬煎不会终结,只有怎样才能不熬煎呢?

生:一件件反思,一件件总结。

师:给自己过去十年苦难生活作总结,去还心灵的负债,这样就形成了作者后期非常有名的散文集《随想录》。作者通过一个小狗的故事,反映了如此重大的主题,同学们要学习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

(板书:小狗包弟解剖人性呼唤良知以小见大)

师: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在过错面前有的人选择掩饰,有的人选择忘却。而巴金选择的是忏悔自我,解剖自己,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呢?当你犯错时,你选择的是什么?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反省中才能回归良善,走向完善,否则就会冷漠,麻木。巴金通过一篇《小狗包弟》,忏悔自我,呼唤良知,所以他无愧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无愧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再次感受巴金的伟大,一起读读他的颁奖词。

生:(齐读)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师: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这篇《小狗包弟》,一同感受了巴金的伟大。也让我领略到了同学们的风采。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随想录》中的一些文章,这就是作业。谢谢大家!

《小狗包弟》学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狗包弟》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狗包弟》学案
学习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况
2、理清全文的思路
㈡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⒉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⒊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⒉领会作者忏悔精神,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学习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学习思路与方法:了解文革,导入新课。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拓宽眼界,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观教学。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二、整体感知:
⒈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
⒉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请大家品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内容。
情节情感
引子

开端
发展

结局

尾声
三、情感把握
1.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四、探究文旨、品味语言
探究、讨论、交流: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整整”一词有什么作用?

5、“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句话如何理解?

6、“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课堂总结:
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