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5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江苏省卫生厅发布的一份紧急公告引发南京市民强烈关注,公告称南京一家公司在作业期间丢失了一枚放射性物质(铱-192),对人体有严重辐射伤害。

那么什么是放射性呢?放射性物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射性衰变》。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天然放射现象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0“天然放射性”这一部分内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天然放射现象首先是谁发现的?他发现什么物质具有放射性?

问题2: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些新的放射性元素?

问题3:哪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性?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ppt展示答案及贝克勒尔的相关图片。)

(ppt展示答案及居里夫人及居里夫妇的工作照片等。)

学习活动二:衰变

问题4: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是否带电呢?你能否想出方法来确定射线的带电性质呢?

老师引入:1900年前后,卢瑟福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在铅块上钻了一个小孔,孔内放上一点镭,使射线只能从这个小孔里发出,随后他将射线引入强磁场中,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束射线立即分成三股,其中两股左右分开,分别向两个方向偏转,另外一股不偏不倚一直向前。卢瑟福将它们分别命名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如图3所示。

问题5:请问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分别带什么电?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P42“衰变”这一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6: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老师补充强调:三种放射线的本质,如图片4和表格所示。


种类

组成

速度

电离能力

穿透本领

在磁场(向内)偏转

α射线

氦核流

约10光速

弱(一张纸)

左偏

β射线

电子流

约为光速

较弱

较强(几mm的铝板)

右偏

γ射线

光子流

光速

最弱

最强(几cm的铅板)

不偏

问题7:什么是放射性衰变?有几种衰变形式?

问题8:什么是α衰变?请举例说明。

问题9:α衰变生成的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核相比如何移动?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以及核子数如何变化?

问题10:α衰变一般方程式如何书写?

老师补充:为什么放射性元素会发生α衰变呢?因为事实表明,2个中子和2个质子能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子核中被抛射出来,于是放射性元素就发生了α衰变,即。

问题11:什么是β衰变?请举例说明。

问题12:β衰变生成的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核相比如何移动?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以及核子数如何变化?

问题13:β衰变一般方程式如何书写?

问题14:原子核中并没有电子,那么你认为β衰变中所释放出来的电子是如何产生的?

老师提醒学生,β衰变时核内的中子数少1个而质子数和电子数各多1个。

老师补充强调:正如大家所猜测的,研究表明,β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

问题15:什么是γ衰变?

老师引导学生:γ射线是电磁波,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出现,可以联想到之前讲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中能级的跃迁,能量也以光子的形式出现。可以猜测原子核的能量也和原子的能量一样也存在着能级。

老师补充说明:原子核的能量也和原子的能量一样,其变化是不连续的,也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值,因此也存在着能级,同样是能级越低越稳定。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时,蕴藏在核内的能量会释放出来,使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这时它要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出现。因此,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典型例题1】衰变为,要经过几次a衰变和几次β衰变?

参考答案:5次a衰变和4次β衰变.

(学生积极思考完成,老师适当指导。)

学习活动三:半衰期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1-P72“半衰期”这一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6: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衰变遵循什么规律?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问题17:什么是半衰期?

问题18:若一放射性元素衰变前的质量是m0,其半衰期为T,则经过时间t,这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m还剩下多少?

问题19:半衰期的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0:一放射性元素有1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是否只有5个了呢?

【典型例题2】如果的半衰期是6000年,起初有100g纯,18000年后还剩下多少?现在只剩下3g,大约过去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12.5g;3年。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老师适当指导并补充: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中每1g碳所含的放射性碳原子核的数目是不变的,直到生物体死亡。生物体死亡之后,的含量就因衰变而不断减少,所以如果测得生物体内的含量,就能知道该生物体死亡时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们就是用这一方法来确定各种出土文物、古代遗址和具有考古价值的遗物的年代的。)

相关推荐

高三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设计25


3.3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例如: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He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利用射线:
射线测厚装置:烟雾报警器;放射治疗;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
作为示踪原子:棉花对磷肥的吸收;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4、辐射与安全
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高三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案24


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例如: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He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射线:
射线测厚装置:烟雾报警器;放射治疗;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
作为示踪原子:棉花对磷肥的吸收;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4、辐射与安全
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高考物理考点重点天然放射现象衰变复习


第二课时天然放射现象衰变

【教学要求】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掌握核衰变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原理,了解质子、中子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过程。
【知识再现】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2.种类和性质
α射线——高速的α粒子流,α粒子是氦原子核,速度约为光速1/10,贯穿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
β射线——高速的电子流,β粒子是速度接近光速的负电子,贯穿能力稍强,电离能力稍弱。
γ射线——能量很高的电磁波,γ粒子是波长极短的光子,贯穿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二、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
2.衰变规律:α衰变X→Y+He;
β衰变X→Y+e
3.α衰变的实质: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发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即氦核)2H+2n→He
β衰变的实质: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发射出一个电子。即n→H+e+(为反中微子)
4.γ射线:总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的,不能单独放出γ射线.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实质是元素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而辐射出光子.
三、半衰期
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它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结果,不是一个原子发生衰变所需经历的时间。
2.决定因素: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
四、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质子的发现:N+He→O+H
2.中子的发现:Be+He→C+n
3.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发现:
Al+He→P+nP→Si+e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
(2)做示踪原子。

知识点一三种射线的特性
人们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有的也有放射性。放射出来的射线共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对比如下:
【应用1】如图,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导示:天然放射现象发出的射线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他们分别带正电、负电、不带电。再结合左手定则,可知: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故答案应选B。
知识点二半衰期的理解
放射性元素经n个半衰期未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N和原有原子核数N0间关系为:N=N0(1/2)n,对应的质量关系为:m=m0(1/2)n
【应用2】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1/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A.22920年B.11460
C.5730年D.2865年
导示:生物体内的14C在正常生活状况下应与大气中14C含量保持一致。但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14C不再更新,加之14C由于不断地衰变其含量逐渐减少,据半衰期含义可推知:该生物化石已经历了2个半衰期,从而可知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5730×2=11460年。
故答案应选B。
对半衰期两种典型错误的认识:
1、N0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核,经过一个半衰期T,衰变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T,全部衰变了;2、8个某种放射性元素核,经过一个半衰期T,衰变了4个,再经过一个半衰期T,又衰变了2个.事实上,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原子核的一个统计规律,而对于少量的核,并不适用。
类型一衰变次数的计算
【例1】(2007年上海卷)衰变为要经过m次a衰变和n次b衰变,则m,n分别为()
A.2,4B.4,2
C.4,6D.16,6
导示:假设变为的过程中,发生了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其核反应方程为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列出方程
92=82+2m-n238=222+4m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m=4,n=2
故应选B
求解衰变次数的方法除了上述解法之外,还可以利用两种衰变的特点来求解.每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而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因由变成质量数减少16,所以可以确定α衰变次数,然后再利用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的次数。
类型二磁场中的衰变问题
粒子的衰变问题经常与磁场结合出现。
【例2】(07届南京市第一次调研测试)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的哪一个()
A.B.
C.D.
导示:根据左手定则,如果是α衰变,α粒子与新核均带正电,而运动方向相反,则轨迹圆应外切。如果是β粒子,则应该内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1+mv2=0.所以产生的新核与衰变粒子(α粒子或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见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和放出的粒子在同一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故选B。
衰变原子核是在匀强磁场中衰变且衰变方向与磁场垂直,其运动轨迹圆的特点:
α衰变:外切,转向相同
β衰变:内切,转向相反
注意:当衰变原子核静止时,由知,半径之比等于电量的反比。
1.(2007年上海卷)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a、b和g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射线。

2.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这些衰变是()
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B.4次β衰变
C.2次α衰变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4.(2007年广东卷)⑴放射性物质和的核衰变方程为:
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X2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α、β和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的轨迹上须标明是α、β和γ中的哪种射线)

答案:1.g、b;2.B;3.C;
4.(1)X1代表的是(或α),X2代表的是(或β)、(2)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天然放射现象衰变学案


第二课时天然放射现象衰变

【教学要求】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掌握核衰变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原理,了解质子、中子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过程。
【知识再现】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2.种类和性质
α射线——高速的α粒子流,α粒子是氦原子核,速度约为光速1/10,贯穿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
β射线——高速的电子流,β粒子是速度接近光速的负电子,贯穿能力稍强,电离能力稍弱。
γ射线——能量很高的电磁波,γ粒子是波长极短的光子,贯穿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二、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
2.衰变规律:α衰变X→Y+He;
β衰变X→Y+e
3.α衰变的实质: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发出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即氦核)2H+2n→He
β衰变的实质: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发射出一个电子。即n→H+e+(为反中微子)
4.γ射线:总是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的,不能单独放出γ射线.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实质是元素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而辐射出光子.
三、半衰期
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它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结果,不是一个原子发生衰变所需经历的时间。
2.决定因素: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
四、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质子的发现:N+He→O+H
2.中子的发现:Be+He→C+n
3.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发现:
Al+He→P+nP→Si+e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
(2)做示踪原子。

知识点一三种射线的特性
人们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有的也有放射性。放射出来的射线共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对比如下:
【应用1】如图,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导示:天然放射现象发出的射线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他们分别带正电、负电、不带电。再结合左手定则,可知: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故答案应选B。
知识点二半衰期的理解
放射性元素经n个半衰期未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N和原有原子核数N0间关系为:N=N0(1/2)n,对应的质量关系为:m=m0(1/2)n
【应用2】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1/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A.22920年B.11460
C.5730年D.2865年
导示:生物体内的14C在正常生活状况下应与大气中14C含量保持一致。但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14C不再更新,加之14C由于不断地衰变其含量逐渐减少,据半衰期含义可推知:该生物化石已经历了2个半衰期,从而可知该生物死后至今经历了大约5730×2=11460年。
故答案应选B。
对半衰期两种典型错误的认识:
1、N0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核,经过一个半衰期T,衰变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T,全部衰变了;2、8个某种放射性元素核,经过一个半衰期T,衰变了4个,再经过一个半衰期T,又衰变了2个.事实上,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原子核的一个统计规律,而对于少量的核,并不适用。
类型一衰变次数的计算
【例1】(2007年上海卷)衰变为要经过m次a衰变和n次b衰变,则m,n分别为()
A.2,4B.4,2
C.4,6D.16,6
导示:假设变为的过程中,发生了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其核反应方程为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列出方程
92=82+2m-n238=222+4m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m=4,n=2
故应选B
求解衰变次数的方法除了上述解法之外,还可以利用两种衰变的特点来求解.每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而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因由变成质量数减少16,所以可以确定α衰变次数,然后再利用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的次数。
类型二磁场中的衰变问题
粒子的衰变问题经常与磁场结合出现。
【例2】(07届南京市第一次调研测试)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的哪一个()
A.B.
C.D.
导示:根据左手定则,如果是α衰变,α粒子与新核均带正电,而运动方向相反,则轨迹圆应外切。如果是β粒子,则应该内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1+mv2=0.所以产生的新核与衰变粒子(α粒子或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见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和放出的粒子在同一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故选B。
衰变原子核是在匀强磁场中衰变且衰变方向与磁场垂直,其运动轨迹圆的特点:
α衰变:外切,转向相同
β衰变:内切,转向相反
注意:当衰变原子核静止时,由知,半径之比等于电量的反比。
1.(2007年上海卷)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a、b和g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射线。

2.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这些衰变是()
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B.4次β衰变
C.2次α衰变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4.(2007年广东卷)⑴放射性物质和的核衰变方程为:
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X2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α、β和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的轨迹上须标明是α、β和γ中的哪种射线)

答案:1.g、b;2.B;3.C;
4.(1)X1代表的是(或α),X2代表的是(或β)、(2)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