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设计25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4-01

高三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设计25。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三物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设计25”,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3.3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例如: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He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利用射线:
射线测厚装置:烟雾报警器;放射治疗;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
作为示踪原子:棉花对磷肥的吸收;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4、辐射与安全
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wWw.JAB88.cOm

扩展阅读

22—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22—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⑵.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⑶.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三种射线的应用。

难点:理解“示踪原子”的应用原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放射性应用的图片、挂图(可以是多媒体图片资料),放射性污染与防护资料影片,相关阅读资料。

附:阅读资料(参见〖背景资料〗)。

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或向有关人员请教咨询查找收集以下几方面材料或信息:

1.放射性的应用(实例介绍)。

2.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性(史实资料)、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放射性和三种放射线的特点,这节课主要研究放射性的应用。

四、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新课教学

一、分组讨论

最近大家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放射性的利用”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与防护”的资料。下面我们以小组(4~5个人)为单位综合处理每个人的资料(此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前有所准备),然后准备在课堂上作包含以下方面的陈述:

⑴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为什么生产和科研中采用人造而非天然放射性物质?

⑵α、β、γ三种放射线对物质的作用各自有何特点?

⑶利用实例分别介绍三种放射线的应用并简要说明应用原理(或依据)。

⑷什么是示踪原子,怎样理解示踪原子的作用?

⑸什么是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有什么可怕后果?

⑹哪些事件或事物会导致放射性污染?并请举出实例。

⑺对放射性物质有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上问题要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

二、组织课堂进行小组(代表)陈述

选一个小组进行陈述(一个同学陈述后,其它同学补充),配合该小组的陈述教师作相应内容的标题性板书:

一、放射性的应用:

二、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三、小组陈述完以后组织进行答辩:同学们就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先由该小组成员回答,也可以由其它同学回答。

教师视情况作必要的补充或重点内容的强调。特别是应该及时引导、把握、控制提问及讨论的方向。对讨论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做适当的板书(见下一项)。

四、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在答辩中解决并作相应的板书)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元素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的优点:半衰期短;放射性材料的放射强度容易控制等等。

(解释:第一,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过核反应获得,下一节将学习“核反应”。第二。虽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由核内部因素决定,但可以控制材料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

2.γ射线探伤仪可检查金属内部的损伤。其物理依据是有很强的惯穿本领。

(解释:在“探伤”这个问题上,有些学生可能联想到“X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X射线穿透能力更强,而且X射线不是原子核的放射线,其设备复杂庞大不易于室外应用,所以在探伤这方面的许多场合现在多用γ射线探伤仪。γ射线和X射线都是电磁波,而超声波则是进行波,在金属和许多物质中衰减很小,穿透能力甚至可达数米,探伤手段和前两者不同,所以超声波与γ射线应用场合不同。)

3.α射线带电、能量大,可使放射源周围的空气电离,变成导电气体从而消除静电积累。应用时,可将α射线源;安装在机器运转中会产生静电的适当部位。

4.放射线能引起生物体内DNA的突变。这种作用可以应用在放射线育种、放射线灭害虫、放射作用保存食品以及医学上的“放疗”等等。

(解释:放射线照射害虫会导致害虫不育,从而减少害虫数量,最终消灭害虫。教材图22—10说明的是是放射线的作用抑制了马铃薯发芽生长。而另外一种保存食品的原理是利用放射线可以杀死微生物的功能。在医学上除了“放疗”外,“γ刀”治疗肿瘤上将其“烧死”。)

5.把放射性同位素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的方式掺到其它物质中,然后用探伤测仪器进行追踪,以了解这些物质的运动、迁移情况。这种使物质带有“放射性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就是示踪原子。

(解释:示踪原子的获得可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的原理是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在制造化合物时用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取代非放射性同位素,以后便可通过仪器探测跟踪该元素的“去向”。)(这是教学的难点)

示踪原子应用补充:除了课文中所讲用于农业科学和医学研究外,在工业中可以用以测定输油管中的流速,测定油管的漏油情况等;在生命科学中可用于环境监测,比如用示踪原子“跟踪”污水对海洋的污染,以便提供防治污染的原始资料和依据。

(解释:过量的放射线对人体内DNA作用使之发生突变,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科研或生产中使用的放射源物质丢失、遗落,核爆炸、核电站泄露等都会导致放射性污染。)

五、演示:放映资料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片断。

本节内容知识性强,而且可浅可深,涉及范围宽,只靠教师讲解既不可能有合适的深度又枯燥无味。而采用上述--既开放了学生的手脚,使课堂生动充实,又使教师能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半单刀直入突破其认识弱点,从而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同时由于教学方式不是灌输式,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可从中获得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

○随堂练习

1.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射线对生物体最一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示踪原子的作用。

○作业

1.每个小组将课堂讨论内容总结整理成一篇短文。

2.访问医院有关人员了解“放疗”和“γ刀”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应用。

1.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工业探伤

B.放射线可以使细胞发生变异

C.放射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

D.放射线对人体无害

2.用哪种方法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A.把该元素放在低温处

B.把该元素密封在很厚的铅盒里

C.把该元素同其它的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

D.上述方法均不可以

3.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

A.γ射线探伤仪

B.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漏油情况

C.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

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确定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

⑴在一开始讨论放射线应用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X射线透视。但是经过学习课文后知道,虽然X射线与γ射线有许多类似的性质和作用,X射线却不属于原子核内放出的射线,不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说明。

⑵放射性应用资料的相关网址:

①http://.cn

③http:///prod01(02).htm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江苏省卫生厅发布的一份紧急公告引发南京市民强烈关注,公告称南京一家公司在作业期间丢失了一枚放射性物质(铱-192),对人体有严重辐射伤害。

那么什么是放射性呢?放射性物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放射性衰变》。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天然放射现象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0“天然放射性”这一部分内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天然放射现象首先是谁发现的?他发现什么物质具有放射性?

问题2:居里夫妇发现了哪些新的放射性元素?

问题3:哪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性?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ppt展示答案及贝克勒尔的相关图片。)

(ppt展示答案及居里夫人及居里夫妇的工作照片等。)

学习活动二:衰变

问题4: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是否带电呢?你能否想出方法来确定射线的带电性质呢?

老师引入:1900年前后,卢瑟福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在铅块上钻了一个小孔,孔内放上一点镭,使射线只能从这个小孔里发出,随后他将射线引入强磁场中,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束射线立即分成三股,其中两股左右分开,分别向两个方向偏转,另外一股不偏不倚一直向前。卢瑟福将它们分别命名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如图3所示。

问题5:请问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分别带什么电?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P42“衰变”这一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6: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老师补充强调:三种放射线的本质,如图片4和表格所示。


种类

组成

速度

电离能力

穿透本领

在磁场(向内)偏转

α射线

氦核流

约10光速

弱(一张纸)

左偏

β射线

电子流

约为光速

较弱

较强(几mm的铝板)

右偏

γ射线

光子流

光速

最弱

最强(几cm的铅板)

不偏

问题7:什么是放射性衰变?有几种衰变形式?

问题8:什么是α衰变?请举例说明。

问题9:α衰变生成的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核相比如何移动?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以及核子数如何变化?

问题10:α衰变一般方程式如何书写?

老师补充:为什么放射性元素会发生α衰变呢?因为事实表明,2个中子和2个质子能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子核中被抛射出来,于是放射性元素就发生了α衰变,即。

问题11:什么是β衰变?请举例说明。

问题12:β衰变生成的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核相比如何移动?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以及核子数如何变化?

问题13:β衰变一般方程式如何书写?

问题14:原子核中并没有电子,那么你认为β衰变中所释放出来的电子是如何产生的?

老师提醒学生,β衰变时核内的中子数少1个而质子数和电子数各多1个。

老师补充强调:正如大家所猜测的,研究表明,β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

问题15:什么是γ衰变?

老师引导学生:γ射线是电磁波,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出现,可以联想到之前讲的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中能级的跃迁,能量也以光子的形式出现。可以猜测原子核的能量也和原子的能量一样也存在着能级。

老师补充说明:原子核的能量也和原子的能量一样,其变化是不连续的,也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值,因此也存在着能级,同样是能级越低越稳定。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时,蕴藏在核内的能量会释放出来,使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这时它要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出现。因此,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典型例题1】衰变为,要经过几次a衰变和几次β衰变?

参考答案:5次a衰变和4次β衰变.

(学生积极思考完成,老师适当指导。)

学习活动三:半衰期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1-P72“半衰期”这一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6: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衰变遵循什么规律?

(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问题17:什么是半衰期?

问题18:若一放射性元素衰变前的质量是m0,其半衰期为T,则经过时间t,这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m还剩下多少?

问题19:半衰期的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0:一放射性元素有1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是否只有5个了呢?

【典型例题2】如果的半衰期是6000年,起初有100g纯,18000年后还剩下多少?现在只剩下3g,大约过去了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12.5g;3年。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老师适当指导并补充: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中每1g碳所含的放射性碳原子核的数目是不变的,直到生物体死亡。生物体死亡之后,的含量就因衰变而不断减少,所以如果测得生物体内的含量,就能知道该生物体死亡时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们就是用这一方法来确定各种出土文物、古代遗址和具有考古价值的遗物的年代的。)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教学设计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鲁科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3节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重点介绍了金属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本质——金属表面形成了微型原电池,讲述了防护金属腐蚀的主要方法,并介绍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不但运用原电池原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也再次运用了电解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加深了学生对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金属腐蚀现象的进一步认识,金属发生腐蚀更多的是电化学腐蚀,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分析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提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再利用电化学知识对金属进行防护,是对所学电知识的综合灵活的运用,学好本节将对前面所学的电解和原电池的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知识上:通过初中知识以及本章上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金属发生腐蚀的一些条件,掌握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及金属的还原性与活泼性关系。

能力上: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观察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心理上:由于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具备了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注重表面现象,缺少生活经验,缺乏一定的深入理解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二、目标分析

课标要求: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模块学习要求:

1.能简要说明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

2.知道要防止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关键在于阻止金属成为原电池的负极,避免它发生阳极氧化而溶解。

3.能列举防止金属腐蚀的主要措施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腐蚀带来的危害,了解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2)理解钢铁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及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认识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能解释两种电化学防护方法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对比实验的探究,学会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②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金属腐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切实感受金属及合金在国家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爱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的正确思想,感受化学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原理

教学难点:金属发生析氢和吸氧腐蚀的原理

突破策略: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强化巩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具体过程,使学生明确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区别和联系,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教学流程:

知识复习→情景导入→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达标测试→归纳总结

六、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七.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一:知识复习(2分钟)

教师质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原电池哪一极金属易被腐蚀?

学生思考回答:活泼性不同的两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易被氧化而腐蚀。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铺垫新内容。

环节二:情景导入目标展示(3分钟)

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1)生活中常见金属腐蚀的图片;(2)金属腐蚀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教师:在生产和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金属生产设备的腐蚀经常导致工厂停产,金属腐蚀还会使桥梁、建筑物等损坏甚至坍塌,许多场所的金属腐蚀还会导致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讲解。惊诧之余,体会感悟:金属腐蚀不可等闲视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和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对金属的腐蚀有直观的感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金属腐蚀和防护知识,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如下,请大家快速浏览,了解我们本节课的任务。

教师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腐蚀的本质及分类,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2、理解钢铁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及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了解金属防护的方法,培养分析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切实感受金属及合金在国家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爱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的正确思想

学生:浏览标题,明确学习目标。宏观把握,联想质疑。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内容的同时,控制信息的接受范围,随时排除干扰性知识。

环节三:自主学习(3分钟)

过渡: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生产总值的2%-4%,超过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据统计,2014年因金属的腐蚀在我国至少造成6700亿人民币的损失。面对这样惊人的数据和金属腐蚀危害事实,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的实质是什么?金属腐蚀现象的发生可能有哪些方式?

多媒体呈现问题1:什么是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的实质是什么?金属腐蚀现象的发生可能有哪些方式?

教师:请大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教材P27第二段思考以上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金属腐蚀是金属表面因发生氧化反应而遭到破坏。

化学腐蚀(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电化学腐蚀(因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腐蚀)

板书: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的方式: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学生:识记、会判别两种腐蚀方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金属腐蚀的实质是发生了氧化反应,通过讨论腐蚀的方式能与新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先从概念上认识金属腐蚀的实质,下面再进行实验探究、具体认知。

环节四:实验探究(15分钟)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蒸气反应的结果。那么,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是怎样使钢铁生锈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有关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多媒体呈现问题2:钢铁及其制品通常为含碳的铁合金,钢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里或湿度较大的环境里长期放置,常易生锈变红,原因是什么?电化学腐蚀的原理是什么?

探究实验: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稀盐酸和氯化钠润湿过的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中,按下图装置好仪器。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7-28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根据课前准备组装仪器,混合并加入药品稍后观察实现现象。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有关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动手实验:混合并加入药品后观察、比较导管中水柱(在水中滴加几滴红墨水)的变化和试管中的现象。

教师:请大家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1:导管中的水柱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2:向铁粉中加入炭粉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水柱液面升高,说明试管内有气体消耗,压强减小

水柱液面降低,说明试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

碳粉做正极与铁形成原电池,加速铁被腐蚀。

教师:请大家根据原电池原理和阅读自学结果,写出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学生:完成以下问题(两名同学上板板演)

a装置中:负极:正极:,

电池反应:,

a装置中进一步反应:,

b装置中:负极:正极:,

电池反应:。

结论:中性或酸性很弱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腐蚀。

当钢铁处于酸性气氛中时,易发生腐蚀;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都属于腐蚀。

板书: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酸性)

吸氧腐蚀(中性或弱酸性)

高三物理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教案30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物理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教案30”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4节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

(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2、过程与方法: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二)进行新课

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例如: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He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射线:

射线测厚装置:烟雾报警器;放射治疗;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

作为示踪原子:棉花对磷肥的吸收;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4、辐射与安全

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