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交往》知识点湘教版

高中历史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27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交往》知识点湘教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交往》知识点湘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交往》知识点湘教版

知识点

一、丝绸之路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西南路经西川到吐蕃,可达尼泊尔和印度;或经南诏、缅甸到印度.往东经河北、辽东可到朝鲜半岛.

二、海路交通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是由登州(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到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

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交通线,由于沿线的出土文物和沉船打捞而不断得到证实.以上事实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

三、日本“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空海与鉴真和尚

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他于804年(贞元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有深刻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日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及其弟子所建,它对日本建筑有重要的影响.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大师义净

继玄奘之后,中国另一位佛教大师义净,于671年(咸亨二年)搭波斯船从广州出发,浮海赴印度.先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十年,后又到室利佛逝、末罗瑜(在苏门答腊)搜罗并抄写佛经,滞留南洋又一年.他先后周游三十余国,历时二十五年,于695年回国,共带回经书四百部.归国后在洛阳翻译佛经十二年,译出佛经二百三十卷,还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记录了南亚很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

课后练习

1.唐朝陆路交通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是()

A.长安B.广州C.登州D.扬州

解析:唐朝的陆路交通是以都城为中心的,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也是一座国际知名的大都市。

答案:A

2.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是()

A.管理城市贸易的官署B.管理外来船舶的官署

C.管理外国人的官署D.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主要管理对外贸易,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答案:D

3.遣唐使团规模、人数居各国之首的国家是()

A.天竺B.日本C.大食D.新罗

解析:唐朝与70多个国家有交往,其中使团规模最大和人数最多的是日本。

答案:B

4.能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被日本医学界奉为始祖的是()

A.玄奘B.空海C.僧一行D.鉴真

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艺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其中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开创了日本医药的先河。

答案:D

延伸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代的中外交往》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代的中外交往》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知识点

1.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2)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贡献: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玄奘西行

贡献: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半岛)取经。10多年后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课后练习

1.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列哪一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景象()

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

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D符合题意。

2.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当时,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A.长安B.广州C.登州D.扬州

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

3.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

A.尚书省B.安西都护府

C.市舶司D.都督府

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盛况
时间1405~1433年
次数先后7次
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西大航海联系比较
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
地点下“西洋”到达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
次数7次4次1次
人数27800人1000~1500人160人
船数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17艘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吨120吨100吨50吨
思考: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家庭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自然经济带有封闭性,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品经济带有开放型,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从这个角度看,两人的航海之旅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友好交流,而后者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湘教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湘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湘教版

知识点

一、发展原因

①经济上: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有了一定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手工业、商业、彰通都有了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上:由于唐朝前期几位皇帝比较善于用人.又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这又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也是灵活的,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

二、各民族关系

1、吐蕃

唐朝政府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开放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和同为一家。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突厥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各游牧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代门庭。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

到了八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安史之乱的暴发无力顾及中亚地区,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

3、亚洲各国

唐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使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先后传入中国。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