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新版苏科版

小学音乐教案人音版

发表时间:2020-11-13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新版苏科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新版苏科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学习目标】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
3.拓宽视野,关注科技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次声波的危害和监测
【学习器材】
粉笔、签字笔、木棒
【学习内容】
问题一: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多大
(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P20,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和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
(展示演练)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Hz。
2.频率高于Hz的声音叫做。
3.频率低于Hz的声音叫做。
(教师精讲)
演示实验:
1.闭上眼睛,一同学上下摆动手臂,能否听到手臂摆动的声音?
2.晃动手里的粉笔、签字笔、木棒,能否听到它们晃动的声音?
3.摇动手指,能否听到手指摇动的声音?
上面几种情况中,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它们都发出了声音,但是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呢?
因为它们每秒钟的振动次数都少于20次,也就是说它们发出的是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波,这种声音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我们听不到。
不同人的听觉范围并不完全相同。
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差别较大,如蝙蝠、海豚、飞蛾等能听到超声波,而大象、鲸等则能听到次声波。
问题二:超声波有什么特点和应用
(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P21,了解超声波有哪些特点和应用
(展示演练)
1.超声波的特点:
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
等特点。
2.超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教师精讲):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是能够发出和听到超声波的,比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捕食,就是因为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由目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由此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
人们受此启发,并根据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利用超声波经水下物体反射形成的回声,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确定他们的位置,利用声呐装置还可以测绘海底的地形。
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
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具有去污作用。据此人们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发热,从而将两张塑料膜粘合在一起,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对塑料袋进行封口的。
公路上的交警使用的测速仪和体育比赛中常见的测速仪也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所制成的。
问题三:次声波有什么特点和应用
(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P2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展示演练)
1.次声波的特点:
能够传的很远,而且。
2.什么时候会产生次声波:

3.次声波有哪些危害?

4.人们在哪些方面利用了次声波?

(教师精讲):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海啸、雷暴、海浪撞击以及暴风雨、大风、冰雹等,在它们发生前都曾记录到相伴随的次声波。另外,火箭的发射、在浪里颠簸的船只,等等,都会产生次声波。乘坐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时感觉疲倦、有些人甚至晕车、晕船、晕机,大风时住在十几层以上楼房中的人有恶心的感觉等等,这些都是车船行驶和大风中高楼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较强的次声波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度更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所以我们要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的避免它的危害,并从中获取信息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当堂检测):
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2.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3.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4.军舰利用超声波可测海里潜艇的位置,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发出信号8s后收到从潜艇反射回来的声波,则被测潜艇离军舰的距离是___________km.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学案新版苏科版


声音是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理,了解声源的概念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了解声速,声波,声能等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声音的产生原理
2.把生活现象与声音原理想结合
【学习器材】
音叉,水槽,石块,发声芯片,广口瓶,声波展示仪
【学习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
问题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当我们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附近时,你有什么感觉:
当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是,你有什么感觉:
(展示演练):所以我们总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教师精讲):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当敲击音叉使其振动发声时,仔细观察,(“能”或“不能”)观察到音叉的振动,这是因为:

(教师精讲):
可以将音叉靠近静止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观察小球的跳动。也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水面,可以看到水花四溅。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做叫转换法或放大法
(展示演练):请同学们举几个生活中发声的例子,并解释其中包含的声学原理:

(教师精讲):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如果振动停止,发声也立即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立即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就没有了”。振动停止,只是产生声音停止,而原来的声音在介质中继续向前传播。

问题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用铅笔轻轻敲击,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呢?
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再次用铅笔轻轻敲击,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呢?
当你夏天在游泳池中潜水时,你能听到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的耳朵中的呢?
(展示演练):教师实验: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声音有什么变化?
(教师精讲):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展示演练):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的结论呢?

二、声音是一种波
(教师精讲):展示声波展示仪中的弹簧的疏密波,声波也以类似的方式传播。
发现问题(学生自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有哪些现象或事实支持你的猜想?
短跑比赛中,裁判员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的同同时听到枪声的吗?
那么如何计时更加的准确?
(教师精讲):许多事例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教师精讲):回声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到人的耳中,人耳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听清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人距离障碍物至少要17m以上才能听清回声
(当堂检测):
1.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2.月球上的宇航员必须使用无线通讯工具才能互相通话。表明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A、钢轨B、湖水C、煤油D、空气
4.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学案新版苏科版


透镜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4.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难点: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学习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圆柱型塑料瓶、平行光源、多媒体
【学习内容】
一、初识透镜

问题一:透镜的分类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第一类:

特点:名称:

第二类:特点:名称:

问题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初步判断方法

2、(展示演练):
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或其它物体(透镜距书或物体较近),你会发现
通过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通过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3、(展示演练):
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现象:
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凹透镜。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大致完成以下光路:

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____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___透镜
4、(展示演练):
归纳总结,寻找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根据以上方法,辨别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而老花镜片是______透镜。

二、焦点与焦距
问题一:与透镜相关的名词
1、(学生自学)
以凸透镜为例,学习透镜相关名词:
①光心(O):

②主光轴:通过且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透镜

③焦点(F):与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F点

④焦距(f):
2、(展示演练)
如何来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
3、(教师精讲):
与凹透镜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如下图)。
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交于主轴上的F点,由于这一交点F不是光线实际会聚的点,因此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问题二: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
1、(教师精讲):
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展示演练):
你能根据图4-13及4-14的光路图及光路的可逆性完成以下的光路图及总结出透镜特殊光线的折射规律吗?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
②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

三、会聚和发散的奥秘
1、(展示演练):
观察:一束激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
发现:一束光线经三棱镜后,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这束光在三棱镜内和离开三棱镜后的路径。结果表明,出来光线向_____________偏折。
联想:画出平行光线经下图1中后的大致光路图,联想凸透镜和凹透镜,体会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图1
(当堂检测):
1.通过透镜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如所看到的图案的像是缩小的。则此透镜一定是__________;如所看到的图案的像是放大的。则此透镜一定是__________。
2.将凸透镜的一面正对着太阳光,另一面正对一张白纸,改变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观察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这时镜片与纸间的距离近似等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平行光线会聚的这一点叫做__________。一般的凸透镜有_______个这样的点。
3.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4.请完成图所示的光路图

5.在图示的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6.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会聚或发散)作用,容易引发火灾;骄阳似火的中午不要给花浇水,此时若往花的叶子上浇水,常把叶子烧成一个个黑点,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镜,对光有________(会聚或发散)作用,使叶子表面温度__________(升高或降低)。
7.小红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情况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判断眼镜甲是_____透镜,乙是是_____透镜。

8、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的焦点上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课后作业】

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的凝固学案新版苏科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的凝固学案新版苏科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熔化的凝固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及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1.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学习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及石棉网冰烛蜡多媒体
【学习内容】
一、熔化和凝固

问题一: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活动】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蜡烛油滴在纸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化。说明: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精讲):
熔化与融化的区别:融化专指冰雪化成水的过程,就像人们常说的“冰雪消融”,而熔化则泛指所有的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2.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有哪些呢?
问题二:探究冰和烛蜡的熔化
1.(学生自学)
阅读P39,活动2.4
2.观察熔化实验,记录数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⑴冰的熔化
什么温度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温度怎么变化?
⑵蜡烛的熔化
什么温度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温度怎么变化?
3.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5.5…
冰温度(℃)
状态
蜡烛温度(℃)
状态
4.根据表格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问题三:晶体和非晶体
1.(学生自学)
由上述实验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需要热。
蜡烛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需要热。

2.晶体和非晶体(P40)

(教师精讲):
(1)晶体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晶体熔液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同种晶体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4)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5)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各种金属、冰、海波、水晶、萘、盐等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橡胶等
(6)熔化图像
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7)凝固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

(8)晶体在熔点温度时,可能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态。

例题:烧杯中装有0℃的碎冰,把一个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的碎冰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不熔化B、熔化一半C、全部熔化D、无法判断

问题四: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1.学生自学)
阅读P41,图2-32,2-33,2-34,2-35
说一说图中如何利用熔化和凝固。
2.(展示演练)
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熔化和凝固的事例。

(当堂检测):
1.两盆水里都有没熔化的碎冰,一盆放在太阳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冰没有熔化完时,两盆水温相比()
A.阴凉处的那盆水温高B.水温一样
C.阳光下的那盆水温高D.无法判断
2.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A.沸点低B.密度小C.凝固点低D.比热大
3.某日气温为-8℃,云龙湖湖面上结了一层冰,此时()
A.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B.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
C.冰的上、下表面都温度为-8℃D.水底温度为-8℃
4.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时需要热而使菜窖里的空气的温度不致,使菜冻坏。
6.在东北,人们冬季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很多小孔。小孔产生原因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____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7.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课后作业】补充习题本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