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6

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学案新版苏科版。

直线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其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速度的测量
【学习器材】
秒表、刻度尺、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红线)、清水、红墨水、坐标纸、铅笔和Flash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习内容】
问题一:什么是勻速直线运动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观察实验
2、实验探究: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活动:在一根内径约为1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留一小气泡,使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提问: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

(教师精讲)
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
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滴墨水。
(展示演练)1.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表格。
路程s/cm10203040
时间t/s
2.把表格中的数据在书本坐标轴上画出图像来。
问题二: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图像,谁能说一下气泡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运动速度近似不变。
(学生自学)(展示演练):1.做匀速直线运动
2.观看一些近似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教师精讲):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时间和路程无关
2.不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
问题三:怎样来求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计算方法:v=s/t。
问题四: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1、(学生自学)看课件演示: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录像,记录比赛成绩。
2:根据教材给出的数据能否判断刘翔在110m的运动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观看课件:苹果下落的过程
(展示演练):
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五: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怎样来计算它们的速度?

(教师精讲):
1.仍用速度公式v=s/t。,这时算出的速度是平均速度。
2.例题讲解
课件演示动画: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08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展示演练)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通过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运动能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地球的运动B.赛跑中冲刺的运动员
C.刚刚起动的汽车D.正常工作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3、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为9m/s,中途的速度为8m/s,冲刺时速度为10m/s,他的成绩为12.5s,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B.8m/sC.12.5m/sD.11.1m/s
七、(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学案新版苏科版


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了解光速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难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习器材】
激光笔、水槽、果冻、牛奶、小孔成像仪
【学习内容】
问题一、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学生自学)生活中有哪些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教师精讲):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关于小孔成像的解释。
2.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射击时瞄准、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3.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达到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学生活动):观察小孔成像

(教师精讲):
1.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叫光线。
2.作出小孔成像光路图
3.分析小孔子成像的特点:成的是物体的的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开状无关,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问题二、光速
(学生自学):
1.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是速度是。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
2.了解激光测距仪及其应用。
(当堂检测):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___传播的。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
2.光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会有影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三点一直线”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B.光每秒钟传播的距离一定是3×108m
C.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时间单位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A.人射击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才能击中目标
B.日食的形成
C.我们可以看见画在黑板上的直线
D.树林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树缝中漏下一条条光束
6.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是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B.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但光的传播比雷声的传播要快得多
C.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传到的,但人耳的反应比人眼的反应要慢
D.上述理由都不对
7.下列光的现象中,不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日食、月食现象B.小孔成像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的凝固学案新版苏科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的凝固学案新版苏科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熔化的凝固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及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1.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学习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及石棉网冰烛蜡多媒体
【学习内容】
一、熔化和凝固

问题一: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1.发现问题(学生自学)
【活动】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蜡烛油滴在纸上。观察到什么现象?
【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化。说明: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精讲):
熔化与融化的区别:融化专指冰雪化成水的过程,就像人们常说的“冰雪消融”,而熔化则泛指所有的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2.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有哪些呢?
问题二:探究冰和烛蜡的熔化
1.(学生自学)
阅读P39,活动2.4
2.观察熔化实验,记录数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⑴冰的熔化
什么温度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温度怎么变化?
⑵蜡烛的熔化
什么温度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温度怎么变化?
3.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5.5…
冰温度(℃)
状态
蜡烛温度(℃)
状态
4.根据表格数据,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问题三:晶体和非晶体
1.(学生自学)
由上述实验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需要热。
蜡烛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需要热。

2.晶体和非晶体(P40)

(教师精讲):
(1)晶体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晶体熔液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同种晶体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4)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5)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各种金属、冰、海波、水晶、萘、盐等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塑料、橡胶等
(6)熔化图像
晶体的熔化图像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7)凝固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

(8)晶体在熔点温度时,可能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态。

例题:烧杯中装有0℃的碎冰,把一个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的碎冰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不熔化B、熔化一半C、全部熔化D、无法判断

问题四: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1.学生自学)
阅读P41,图2-32,2-33,2-34,2-35
说一说图中如何利用熔化和凝固。
2.(展示演练)
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熔化和凝固的事例。

(当堂检测):
1.两盆水里都有没熔化的碎冰,一盆放在太阳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冰没有熔化完时,两盆水温相比()
A.阴凉处的那盆水温高B.水温一样
C.阳光下的那盆水温高D.无法判断
2.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A.沸点低B.密度小C.凝固点低D.比热大
3.某日气温为-8℃,云龙湖湖面上结了一层冰,此时()
A.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B.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
C.冰的上、下表面都温度为-8℃D.水底温度为-8℃
4.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时需要热而使菜窖里的空气的温度不致,使菜冻坏。
6.在东北,人们冬季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很多小孔。小孔产生原因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____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7.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

【课后作业】补充习题本节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学案新版苏科版


噪声及其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来源以及噪声的危害
3.知道从三种途径来控制噪声
【学习重点、难点】
1.噪声控制的三种途径
【学习器材】
课件
【学习内容】
(学生自学)我们听的声音,除了乐音外,还有一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这类声音是由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且强度过大,称为。
(教师精讲):从物理观点看:做规则振动的------乐音
做无规则振动的------噪声
从环保角度看:只要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的声音都叫做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
(学生自学)结合书上的图片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噪声的主要来源有、
、。
二、噪声的危害
(学生自学)通过自学:我们知道的噪声危害有哪些:

(教师精讲):
人们用分贝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用字母dB表示。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弱音为0dB。90dB以上的声音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40-50dB是较理想的环境。

三、噪声的控制
(学生自学)人们可以在控制噪声,包括改进声源的结构,采取减振、隔振等技术和加装消声器等。在控制噪声,包括隔声、吸声和消声等,在减弱噪声,如带耳塞、耳罩、头盔等。

(当堂检测):
1.在城市道路旁常见右图所示的标牌,标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途径来减弱噪声.

2.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3.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音乐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4.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5.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

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人们用“dB”划分声音的等级,“dB”是用来计量:()
A.声音的高低;B.声音的大小;
C.声音的音质;D.声音的强弱.
8.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装饰、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

(总结评价):
项目小组自学得分小组展示得分小组堂清得分本人得分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