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小学六年级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3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②图示杠杆的力臂: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②两个力与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3、杠杆分类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例:开瓶起子、羊角锤起钉子、剪铁皮的剪子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离,但费力。

例:钓鱼杆、镊子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天平

4.定滑轮

定滑轮杠杆示意图;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5.动滑轮

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A
F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6.滑轮组

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拉力与重物移动距离的关系:s=n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n倍。

7.机械效率的概念

①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③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8、.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直接测量量为G、F、h、s,

用公式计算中间量W有=Fs,W总=Gh。

计算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轴摩擦、动滑轮重、物重有关。

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JAb88.coM

9、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下图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1)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___N

(2)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___N

(3)在10s内拉力作用点移动___m

扩展阅读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滑轮》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滑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培养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分析

重点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

难点

滑轮组

教学准备

铁架台9个,滑轮18个、细线9条、钩码9盒、弹簧测力计9个、刻度尺9把、小黑板8块,PPT。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利用有关滑轮的视频导入新课

(二)初读教材,提出问题。(5分钟内)

(自读教材,小组内统一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补充完整并板书)

教师预设的问题:

1.什么是滑轮?滑轮分为哪几类?

2.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滑轮?

3.什么定滑轮?

4.什么动滑轮?

5.什么是滑轮组?

6.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它们的特点?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再读教材自探。(6分钟)

自探提示:

1.再读教材,自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1——5。

2.在书上把问题的答案标记出来。小组内统一答案。

3.重点关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3分钟)

1.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2.口头展示与评价1——5个问题。

(二)再读教材实验《研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15分钟)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实验记录表格。(表格及实验数据写在小黑板上)合作探究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教师预设表格:

测量项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钩码重/N弹簧秤读数/N拉力方向钩码移动距离/cm弹簧秤动移动的距离/cm

2.学生结合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3.交流展示数据,总结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4.对应小组学生评价。

5.教师点拨或精讲: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利用课件解析滑轮组的使用及特点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谁还有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教师预设质疑:

1.动滑轮一定省力吗?

2.怎样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四、运用拓展(5分)

(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

(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PPT展示

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

五、本课总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六、课后布置

巩固定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收集轮轴和斜面的应用。

板书设计

§12.1滑轮

1.什么是滑轮?滑轮分为哪几类?

2.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滑轮?

3.什么定滑轮?

4.什么动滑轮?

5.什么是滑轮组?

6.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它们的特点?

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一半力(用一半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
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
(1)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
②学生活动。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
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大家是如何判断定和动的?进一步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这样由学生自己探索完成教师的要求,并自己确定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动手实验能力。
⑤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种滑轮?学生举例、讨论。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2)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①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种方案中,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了相同重力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省距离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
②学生讨论、猜想。学生有杠杆的基础,能很快地进行猜想。
③教师:我们已经会安装定滑轮、动滑轮,要弄清上面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那在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要记录哪些数据?请大家讨论,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请不同学生叙述所需器材,展示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让全体同学讨论,明确实验的器材,并且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记录表格,如下。
这样进行降低了难度,逐步引导学生,避免了盲目实验。
定(动)滑轮
实验次数物体重力(N)物体升高的高度(cm)弹簧秤示数(N)弹簧秤升高的高度(cm)用力的方向
1
2
3
⑤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⑥学生交流结论,教师引导,得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
⑦学生讨论:大家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这样进一步明确生活、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定滑轮、动滑轮。
(3)滑轮组:
①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
②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把定滑轮、动滑轮组合起来。
③教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用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做实验来验证是不是又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
④学生组装,完成实验,学生交流实验结论。
⑤教师:象这样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用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也可以组成滑轮组,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动手实验,找出其关系。
⑥学生实验,交流结论,共同评估。
前面的整个探究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不同形式的思维活动,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奥秘,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归纳总结
(1)大家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收获?
由几个同学分别回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2)深化讨论: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提起重物,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使用它们时,有的力可以移动较短的距离,有的力却要移动较长的距离。通过这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结构
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省力、
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费力、
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
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