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七下短文两篇导学案

高中英语选修七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1

苏教版七下短文两篇导学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苏教版七下短文两篇导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课题: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
2.了解黄鹤楼和于园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
2.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特点。
【学法指导】
老师适当疏导,学生以练代讲;注重朗读,读中见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字音互填,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
隅()费祎()憩()倚()
窥()邑()四tà()霞敞lóngzōng()
奇峰绝hè()槛()窈()深suì()
2.请找出关于《黄鹤楼》的诗句,至少三句,越多越好。
3.通读全文,思考:黄鹤楼和于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分别是什么?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字词句或内容)?请写下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明确要求(字音、停顿、语调)
(2)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疏通课文。
(3)大胆质疑,共同解决重点实虚词。
3.合作探究
(1)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2)说说再次阅读课文后黄鹤楼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
(3)找出文中能够体现黄鹤楼特征的句子。
(4)品味语言
本篇短文,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多用对偶、夸张、比喻,语言富于童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赏析。
例句:“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赏析:这组对偶句,强调了黄鹤楼名称由来之证据充足。
4.释疑解难。
5.请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你的所得。
三、课堂巩固
阅读《黄鹤楼》,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南隅()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耸构()遂以名楼()()
2.翻译下列句子。
(1)《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2)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3)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找出文中介绍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
4.对于黄鹤楼的命名,作者旁征博引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课堂助学
1.导入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明确要求(字音、停顿、语调)
(2)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疏通课文。
(3)大胆质疑,共同解决重点实虚词。
3.合作探究
(1)《于园》的第一段写了是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于园的?假如让你做导游你该如何介绍于园呢?

(3)绘景状物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本文是怎样围绕于园山石的特征展开描写的?

(4)品味语言:本文语言十分传神,极具表现力。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4.释疑解难。
5.请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你的所得。
二、课堂巩固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处处款之()()蒙丛()
所园()俱以假山显()
颓然()缘坡()非显者刺()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植果子松数棵③非显刺者
②甫下数子,容已得先手④俱以假山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翻译下列句子。
(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3)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4.文中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特点的一个词是:。
★5.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说磊石的“奇”的?请用文中短语概括。
★6.文首交代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①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闻名。
②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③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茶香飘,苍翠生凉。
④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⑤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扬州的个园取名为“个园”是因为
2.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概括说明扬州个园特点的一句话。
3.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A.总——分B.分——总
C.总——分——总D.并列
4.作者在介绍个园时,用了 、 、 、 四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句,从中可看出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5.本文第四段主要运用了表达方式。

1.因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外形很像“个”字。
2.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闻名。
3.A
4.步入绕过转过步下空间
5.

精选阅读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短文两篇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题: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学习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学习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学法指导】
初读文章,读准字音、停顿,能够理解文章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再读文章抓住说明顺序,理清结构。积极思考,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活板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持就火炀()之更()互
燔()土讫()贮()拂()
2.查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又为活板()(2)唐人尚未盛为()之
(3)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4)火烧令坚()(5)若()止()印三二本
(6)更互()用之(7)用讫()
(8)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4.认真阅读课文,你能画出简要的工作流程图吗?
刻字→→→拆板
5.关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整体感知。
(1)朗读,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2)疏通全文。(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将注释中的重要词语划出。)
3.合作探究。
(1)本文课题是“活板”,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活版,而是从雕版印刷写起的?

(2)根据第2段说明内容画出简要工作流程图。
刻字→→→拆板
(3)说说第2段在具体的介绍活板时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按这样的顺序说明有什么好处?
(4)活板最大的特点在于“活”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本文语言准确、朴实、简洁,请加以体会。例:“胶泥刻字,薄如前唇……火烧令坚”寥寥数语,就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
5.质疑解疑。
6.一句话小结。
三、课堂巩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板印(2)盛为之____(3)已后______(4)火烧令坚
(5)持就火炀之(6)则字平如砥
(7)更互用之(8)瞬息可就
(9)奇字(10)素无备
(11)燔(12)讫(13)拂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沾,不可取。
3.一词多义。
(1)为: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又为活板()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每字为一印()
满铁范为一板()未为简易()
则极为神速()每韵为一帖()
不以木为之者()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之
唐人尚未盛为之()持就火炀之()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更互用之()则以纸帖之()
木格贮之()旋刻之()
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4.阅读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作者介绍了活板的制作方法,制字是用泥胶刻,那么“薄如钱唇”“字平如砥”这两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活具体表现在:“”说明字是活的;“”说明排版是活的;“”说明字的印数是活的;“”说明做法是活的。而且印刷拆版后字仍是活的。
第二课时核舟记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器皿()贻()又()奇()黍()髯()
不属()诎()楫()篆()章糁()之
2.查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奇巧人()(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6)启窗而观()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8)中峨冠而多髯者()()(9)其两膝相比者()()(10)矫首昂视()
(11)神情与苏、黄不属()(12)曾不盈寸()()
4.阅读课文,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构是。作为全文重点的第2-5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介绍的?
5.关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断句和特殊字的读音。
(2)疏通全文。
3.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核舟时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作者是如何抓住核舟的特征的来进行介绍的,在介绍核舟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文章在描写方面独具特色,你最欣赏哪一处?试作分析。
4.品味语言:本文描写非常生动,准确。试找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或语段进行分析。
5.质疑解疑。
6.小结。
三、课堂巩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尝贻余核舟一(2)尝贻余核舟一
(3)长约八分有奇(4)高可二黍许
(5)清风徐来(6)水波不兴
(7)其两膝相比者(8)佛印绝类弥勒
(9)矫首昂视(10)与苏黄不属
(11)珠可历历数也(12)其船背稍夷
(13)计其长曾不盈寸(14)盖简桃核修狭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一词多义
(1)而启窗而观峨冠而多髯者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之能以径寸之木箬篷覆之
闭之石青糁之
左臂挂念珠倚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阅读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一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核“”的神态看出来。
(2)你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本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试作一点分析。
(4)本段在全文中文字量是最大的,那么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呢?
四、拓展延伸
东坡画扇(宋)何莲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


第25课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1、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2、《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四、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在学习《夸父追日》的基础上,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3、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二、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三、进入第二篇《共工怒触不周山》
1、作品简介
《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导语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3、“不周山”释义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4、事实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注:“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五帝。
5、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6、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7、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8、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9、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
二、质疑: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三、教师总结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朗读背诵课文。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2)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哎呀,太好了,我们还剩半壶水呢!”
2、第一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是更遥远的路,凭这半壶水恐怕难以走出茫茫的沙漠,充满忧虑和悲观。第二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则是希望,坚信有这半壶水足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沙漠,充满乐观和自信。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完成《练习与测评》上相应练习。
《共工怒触不周山》译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短文两篇》学案


《短文两篇》学案

第一步:问题引领——教师“备助”设疑,激情引入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一.自主学习
1、识记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牙龈雏形
丰硕稀疏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
二.问题探究
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
2.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3.“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4.试找出乙文的中心句。
5.乙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6.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7.乙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第二步:互动探究——“自助、求助、互助”,整合资源,探索技能
1.请学生看书,解决以上问题?
2.组内活作解决没有提出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第三步:反馈拓展——教师“补助”点评、总结,提升知识与情感。学生“再助”查漏补缺,复习巩固
补充
.走进文本品形象,品语言,悟情感
1.品形象
a.找出甲文中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b.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c.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品语言: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b.“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c.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d.“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3.悟情感
a.甲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b.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