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6课《珍珠鸟》第28课《华南虎》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1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6课《珍珠鸟》第28课《华南虎》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6课《珍珠鸟》第28课《华南虎》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26课《珍珠鸟》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①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②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③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
提出要改变鸟类对人类的现状——害怕,畏惧,学习本文就可以得到改变这种状况的启发
让学生描述图片中鸟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点”引出本文题目——珍珠鸟。
二、分组自学课文,品读文章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3、从哪些句子看出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
4、“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三)、班级交流后,教师明确
①巢瞅雏呷垂蔓眼睑眸子流泻斑斑驳驳②生意葱茏②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
按时添食加水;
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③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合作探究,悟读课文
出示探究问题:
1、“信赖”的内涵上什么?
(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怕人”?
3、3、认为小珍珠鸟的哪些动作、神态最传神?
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4、组内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至少一个)
四、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五、发挥想象产生新疑
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象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答案开放。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述文章重点内容
2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
3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唤醒人性的良知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男女生分别朗读,圈点重点词语,正音正字,熟悉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悟:
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文章所示的斑羚飞渡的四个过程——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复述文章内容。(学生合作探究,一人主述,其他人补充)(同时展示多媒体直观画面的课件,加强形象感知)(指导:复述时要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
(三)问题研究:(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1、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2、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3.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4、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斑羚形象特点。)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四)布置作业:
1、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课外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文章等。
3、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可贵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试举例说明。
4、思考在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1.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幻灯片展示)(课本206页3-6行)
(“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2、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有何感悟?(幻灯片展示图片)
(提示:可以多角度思考,言之有据就行)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明确总结:
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精神、团队精神、聪明智慧、大无畏的勇气、生命的尊严、生存权利的渴求、善待生命……
3、是否能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文章等?请讲述给同学们听。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幻灯片展示)
A、弱小的蚂蚁可以在火球面前滚抱成团,死里逃生
B、青藏高原藏羚羊面临毁灭和绝种的危险……
C、《动物世界》的拍摄者金沃尔哈特曾说过:“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4、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可贵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试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幻灯片展示)
A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敢于自救和善于自救。(洪水、地震、干旱……)
B人类在社会灾害面前敢于反抗不怕牺牲。(反抗暴政的起义;革命先烈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牺牲生命……)
C在意外事故面前勇于自我牺牲……
5、人类和动物身上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幻灯片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人与动物矛盾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杀猎物是为了生存,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再肆意捕杀猎物那只能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动物的凶残,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这正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6、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幻灯片展示)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所找的资料,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评议。)
(教师展示网上搜索的相关资料:资料来源——“黑龙江绿色食品网”首页“绿色英雄”新闻的内容。)
(解题要点:1、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作为人类的一员,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7、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讲的?包括不理解的想质疑的问题,或者是已经理解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没人谈到的?
8、(如果没有学生质疑,教师向学生质疑:----
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学生讨论,发言解答,教师指导)
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的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三)布置作业:
1、《学案》中《斑羚飞渡》的作业

第28课《华南虎》教案
学习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重点分析
1、《华南虎》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2、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观众”代表什么?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观众”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4、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请从课文中找出诗句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分站说明。
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5、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6、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7、“我终于明白……”中“我”这时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8、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扩展阅读

28、《华南虎》教案


28、《华南虎》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看猛虎图片,激趣引读
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兽中之王)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
虎氏家族本有八个亚种: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巴厘虎。本世纪三十年代,巴厘虎率先灭绝;六十年代,里海虎也绝种;七十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又在地球上消失了。不到五十年,先后三个虎种和这个世界告别。
1949年时,华南虎有4000只,八十年代初剩下150至200只,现在有关专家预测,20只左右。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1977农林部又颁布文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华南虎被国际上列为世界最濒危和第一需要保护的物种。50年代末东北虎就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一道被列入保护范围,而当时华南虎却被列为害虫。50年代,仅一个福建省,解放军和民兵捕杀的华南虎有案可查的便达530余只。并出了无数打虎英雄。
目前尚存的其它四种虎还有:孟加拉虎:大多生活在印度,也有一些穿过了尼泊尔、孟加拉、不丹等。估计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数量大约为3159至4715只;苏门答腊虎:仅生活在苏门答腊,栖息的范围从平原森林到高山。现存的它们,大约有400至500只。苏门答腊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小的一种;东北虎估计野生还有360至406只。东北虎是8个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东北虎的桔黄色要比其它种的虎淡一些,它的条纹不是黑色而是棕色,条纹的间隔比较宽。它的胸部与腹部都为白色,其颈部环有一圈非常厚实的白色毛;东南亚(印支虎)分布在泰国的中部,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一样能发现印支虎。估计还有1227至1785只野生的印支虎。还有大约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它比起孟加拉虎来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条纹既短又窄。印支虎的食物是野猪、野鹿和野牛。在理想的栖息地中,一般是每100平方公里可有4至5只成虎。
(《北京晚报》)
华南虎是现代虎的八个亚种之一,为中国特有,所以又称中国虎。原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广大地区。体型较小,尾较细短;毛较短;毛色较深;身上有黑色条纹,宽而密集,体侧常出现上下两纹相接连成的菱形纹;毛皮幅大艳丽;性格凶猛,动作敏捷。华南虎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今日,华南虎的分布范围日益缩小,存活数目极少,野外数量不过20只左右。目前,华南虎已被国际上列为世界最濒危和第一需要保护的物种。
2、激趣引读:
师: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生难字词)
三、诗歌朗诵,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②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整体感知:
①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老虎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四、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诗中有没有关于老虎外形的描写?)
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凝结着浓浓鲜血的趾爪;破碎的牙齿;火焰似的斑纹;

②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讨论明确: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③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讨论明确:“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初步理解诗意:
通过刚才的简要分析,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学生最有可能谈到环保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3、理解象征: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讨论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讨论明确: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4、合作探究:(难句理解)
请学生找出值得品析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质疑。
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讨论明确: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观众为什么是“可怜而可笑的”?
观众用“砸”、“呵斥”、“劝诱”等方式来对待华南虎,而且不知道自己践踏华南虎的尊严是无耻的,在高贵的华南虎面前他们显得多么卑微和可笑;卑微的观众害怕华南虎,隔着两道铁栅栏仍感到“胆怯”,岂不显得可怜?
③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讨论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④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讨论明确: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出新课。
二、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这首诗有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
——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1、提供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关于作者:我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诗歌国度,代有辈出的诗人。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能获得卓越的成就。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独特个性深刻感受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而又富有才华的诗人,才能在诗歌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在跨越20世纪到21世纪的中国诗人中,牛汉同志是命运坎坷、经历丰富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他有蒙古族的血统,早年即向往革命,1946年他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出狱后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那时,他即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七月”派诗群的一员,以自己富于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唤民主的歌声,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新中国成立后,他迅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为保家卫国而战。但1955年后,不幸在所谓“胡风集团”的冤案中被牵连,受到不应有的对待而被迫中断写作。复出后,他迅即放声歌唱,参与主持大型刊物《中国》,并长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编辑,主编《新文学史料》。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不但与绿原共同编辑“七月”派的20人诗集《白色花》,为这个解放前曾经存在共同志趣的诗群留下可贵的纪念;他个人更新作频频。他的诗集《温泉》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新诗奖;他还出版了《海上蝴蝶》、《沉默的悬崖》、《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等多种诗集。他虽年事渐高,却老而益壮,至今勤奋笔耕不辍,除了诗作,他还有散文集《滹沱河与我》、《萤火集》和评论集《学诗手记》等问世。
由这些,我们能否得到一些提示让我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2、主旨探讨: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生补充,口头回答)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讨论明确: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
“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
“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三、诗歌比较,诵读提升
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威武而充满力量,
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布莱克一诗主要内容是赞叹老虎的威武和力量;《华南虎》主要是借虎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不羁灵魂的赞扬。
2、在从比较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
自由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做人,就应该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借物喻人,用象征手段来写作,表达情感。
4、齐读两首诗歌,在朗读中体会。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2、拓展延伸:
①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②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③收集更多的写虎的成语、诗歌及书画。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0课《口技》教案


第20课《口技》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四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二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讲读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国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导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叱(大声责骂)
倾(斜)顷(短时间)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词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
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
“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会”(适逢)“厅事”(大厅、厅堂)“施”(放置)“闻”(听见)“奋”(卷起)“但”(只)“虽”(即使)“走”(跑)
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块)抚尺两(个)儿
百千(个)人百千(条)犬百(只)手
百(条)舌百(张)口
9.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于:介词,在。厅事:厅堂、大厅。
“一桌……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众宾客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研习课文二、三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第二部分(2—4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了一会儿,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孩子含着奶头还在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哼着哄他睡觉。另一个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前一个“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是名词,奶头。絮絮:连续不断地谈话。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哼着哄他睡觉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一齐发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声响全都有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颈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得上。
3.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口述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先写院外远处深夜犬吠声,这是引起本段后文所写一系列声音的缘由。“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便”是时间副词,写出由于“犬吠”引起的“惊觉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呓语”表示出声音由远转近,由院外深巷转室内,由大转小。“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写一会儿后,紧接着发出了儿子醒来的声音,大哭声音和丈夫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的声音。接着因为儿啼而发出的“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以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的声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继醒来,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声音由小转大,由简到繁。“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五种声音一时齐发,出现了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而且各种声音有因果关系。因“犬吠”而引起妇人“惊觉欠伸”。不久“儿醒,大啼”,而儿大啼引起“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引起“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4.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5.学生翻译第3段,然后师生订正。
“未几,夫齁有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没有多久,丈夫的打呼声响起来了,妇人哄拍小孩的声音也逐渐停止了。隐约听到有老鼠(出来活动),悉悉索索作响。有盆碗一类东西被打翻,妇人在睡梦中咳嗽。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几,时间副词,没有多久。倾侧:倾斜歪倒。
6.提问:这一段,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渐渐进入梦乡的场景。“未几”这一时间副词,承接上段描写表演的声音高潮,表现出这高潮持续了短暂时间,“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表演的响声由繁转简,由大转小,由高潮转入低潮,室内由闹转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进一步表现出室内的静。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动;室内非常安静,才能听到老鼠动作的声音。(这是以动衬静)。
7.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
8.学生翻译第4段,然后师生订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地呼喊,妇人也起来大声地呼喊,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一会,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间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燃烧中的爆炸声,还有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拉倒房屋时,人们一齐用力发出的许许的声音,往外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听不到的。即使一个人长有一百只手,每一只手长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况;即使一个人长着一百张嘴,一张嘴长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一个地方。百千:是虚词,极言其多。作:起,这里是响起来的意思。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无”、“不”两个否定词连用,表肯定。
“于是众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奋”:本义尽全力举起的意思。这里可译成“捋、挽”。“走”:逃跑。
9.讲析第4段。
在这一自然段,作者描绘了“善口技者”摹拟一场突然性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景。
这一场景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们的惶急纷杂声音(“忽一人大呼……百千犬吠”)。
“忽”这一副词表现出大呼“火起”的声音来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骇浪险峰,构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澜。
“夫起大呼……两儿齐哭”,表现出声音由外到内,由少转多,由街坊大呼“火起”到室内一家人强烈反响。“俄而”表时间短暂,继室内一家大小呼喊啼哭,远近街邻被惊起,大人骇呼,小儿哭叫,狗也惊吠。三个“百千”表现出声音繁多杂乱。
第三:火势猛烈的声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百千齐作)。
房屋倒塌,火声爆响,风助火势,表音表现出火势的蔓廷、猛烈。
第三层:紧张救火的声响。(又百千求救声……泼水声)。
“中间”、“又夹”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上述许多声音同时发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紧急情景,达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着用“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这一夸张赞叹语句,以失火、救火作结,衬托出“善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10.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
11.学生翻译第5段,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响,各种声响完全没有了。撤掉围幕一看,(里边)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毕:完全。绝:断,停止。之:代指围幕里边。
12.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极为简单,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领是全靠一张嘴,衬托了“善口技者”技艺高超。
提问: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有以下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1)写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2)写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进入梦乡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3)写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紧张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现出听众已完全被带进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紧张场面中去,忘却了自己在听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场,惊骇恐惧。这是随着口技者卓越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应,作者紧密结合口技表演,写出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采。
四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自选场景背诵(课后背诵全文)。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6课《社戏》教案


第16课《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二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三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安排四教时。
二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后面两点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读写结合,进行一次记事为主的写作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及题解;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课,引出新课。
问: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中生活的趣味、欢乐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束缚儿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的,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它的题目叫“社戏”。
社戏鲁迅(板书)
二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正音
(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撺掇:cuānduō凫(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蕴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洁):jiǒo漂渺:piāomiǎo纠葛:jiūgé
四补充注释。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2)日里: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
五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六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我”的乐土平桥村。(从“我们鲁镇的习惯”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第二部分,“我”在乐土中也有不乐的时候。(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三部分,“我”与农民孩子们到赵庄去看戏的情景。(从“这天我不钓虾”到“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我”对吃豆和看戏的怀念。(从“第二天”到文末)
七布置作业
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辨析词义,复述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课。(以下内容预先写在小黑板上)
(一)辨别字音:
行()辈、银行、()、行()走、归省()、省()略省()悟
(二)辨别字形并组词:
倘若、淌汗;抵挡、底细;同伴、搅拌;鱼钩、钓竿;挖掘、倔强;豆浆、木桨;竭力、揭示;陪伴、赔偿
(三)解释下列各词并指出词类:
朦胧模糊皎洁飘渺婉转悠扬
明确:朦胧,在课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样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余词的解释可参阅课本注释)以上这些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四)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两段。(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最能表现“我”的乐与不乐心情的词语。)
二指导学习课文。(教师板书:(一)(二)(三)(四),后面的内容要学生回答。)
(一)课文写乐土平桥村,只用一句话,却表达了多方面的内容。想一想,是哪句话?表达了哪些内容?
明确:课文写乐土平桥村,用这样一句话:(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表达内容很丰富。第一,写清了它的位置:离海边不远,临河;第二,交代了环境:极偏僻;第三,指出人口: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点明了平桥村人民的生活情况: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说明多是劳动人民。这样,以极少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文章就精炼了。
(二)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明确:因为“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课文写乐土之乐很具体。先从与农民孩子的关系上来描写乐土:客人是“公共”的;游乐时所谓“犯上”之类的封建伦理观念已被打破。再从生活情趣上写乐土:“我”对农村中钓虾、放牛等事充满兴趣。钓虾、放牛在农村中原是极平常的事,但作者却满怀深情地叙述,充分反映了“我”对农村生活的新奇感。
课文写乐土的乐正是为了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因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成天要死记硬背这些时代隔得远,语言差别大的句子,肯定要感到乏味和讨厌。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的厌恶。
(三)平桥村既然是乐土,“我”为什么会有不乐的时候?课文怎样写“我”的不乐?
明确:因为“我”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戏,可是没有船,不能看戏,所以“我”很不乐。
“我”的不乐,课文抓住心情急剧变化来写。先是“盼”,接着是“急”,“急得要哭”。最后是猜测:“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样的猜测,把儿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写“我”的不乐,课文还从不同的角度渲染:外祖母“气恼”“絮叨”;母亲既怕外祖母生气,又怕“我”和别人同去会使外祖母担心。
齐读“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怕外祖母要担心”,体会对不同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写“我”的不乐,实际上是欲扬先抑,为烘托下文看戏之乐作了铺垫。
(四)课文表达“我”的不乐心情,用词十分确切,我们要很好地体会。试比较下列两组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1组第一句表达较笼统。第二句把着急的程度描写得具体,“我”所第一盼望的看戏的愿望没有实现,“急得要哭”是很自然的事。第2组第一句与事实不符。第二句的“似乎”一词用得很好,因为这是猜测。正因为有这猜测,所以有“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的推测。从猜测到推测,反映了儿童的焦躁的心理状态,写得确实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鲁迅用词是准确、鲜明、生动。当然,需要说明一点:由于课文的写作时间以及所反映的生活距离今天较远,特别是“五四”时期有些词的用法与现在有点不同。如结构助词“的”和“地”不分,一律用“的”;人称代词“他”和“它”不分,都用“他”。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读课文时要注意。
三布置作业。
1.复习第二部分,着重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外祖母、母亲和“我”的不同神态和心情的。
2.阅读第三部分,熟悉从出发看戏到回家的记叙过程。
3.抄写词语:
怠慢大悟撺掇委实凫水篙磕潺潺朦胧婉转悠扬
疏疏朗朗瓢缥缈融蹿踱颇懈楫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作业,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堂课作业。
(一)检查抄写的词语。并在检查时改为课堂听写。
(二)复述课文第5、第6段内容,把“气恼”、“絮叨”、“宽慰”、“急得要哭”、“嘱咐”、“装模装样”等词语用进去。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引导讨论第三段的记叙层次。明确:这一段写晚上乘航船到赵庄去看戏,是课文的中心部分,写得具体、生动,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五个层次(分行板书):
1.双喜的好主意(7—10段);2.行船到赵庄(10—16段);3.船头看戏(17—21段);4.返航路上(22—27段);5.平安到家(28—30段)。
(二)根据“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怎样写出双喜、阿发这些劳动人民孩子的优秀品质,怎样写出迅哥儿对他们的思想感情。
讨论中明确:这一段的第一层和第四层中最能突出双喜、阿发等劳动人民孩子的优秀品质,和“我”对他们的感情。第一层写双喜提议乘航船去看夜戏。作者称双喜“最聪明”、“大悟”,表示赞美和钦佩。当外祖母担心,母亲不安时,双喜果断表示:“我写包票”,并列举了三点无可辩驳的理由。(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的话充满胆识和自信,解决了外祖母和母亲无法使“我”去看戏的难题。第四层写了归航途中偷罗汉豆的事,阿发让大家“偷”自家的豆,理由是“大得多”。
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明确:它们说明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淳朴、慷慨无私,总之农民孩子具有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也说明“我”热爱农村少年朋友,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情谊。总之,这些是由乘船去看夜戏和偷豆两件事来表现的。
指名朗读第7段和第24—26段。
(三)学生朗读第10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找出这一节用了哪些动词,然后讨论:
1.“大家跳下船”,这里为什么用“跳”而不用“走”呢?因为要表现孩子们的高兴和看戏的急切心情。
2.“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拔”而不用“拿”呢?因为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拔”,而拿不能表示这个动作。再说这个“拔”字,充分反映了农民孩子驾船技艺的熟练。
3.除了这两个动词,还有哪些主要的动词?还有“点”“磕”、“说笑”、“嚷”等。“点开船,在石桥上一磕”准确地写出了农民孩子熟练的驾船技巧。“有说笑的,有嚷的”,确切地表达了孩子们迫切和兴奋的心情。(以上加点的词板书,下同)
齐读第10段,体会作者用动词的好处。
(四)学生朗读“思考和练习五”中的第二段话,找出这段话写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说说它是怎样跟前面一段话互相照应的。
思考,讨论后明确:这段话写在第21节末尾,也是写孩子们撑船的动作的。这里写大家看戏看得没劲了,在双喜的提议下便开船返航。前面写船来时是向赵庄前进,经过松柏林,松柏林在船的尾后;而现在船要离开赵庄,因此“拔了篙”要“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前后照应十分严密自然。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种前后照应的地方,写作时更要注意前后的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贯通一气。
(五)阅读第11—13段。考虑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景状物的,第12、13段同第11段的关系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或挂出小黑板):
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用,在句子里充当谓语。下面写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写航行的迅速,为什么说连山象兽脊踊跃,向船尾跑?这是静物动态的写法,形象地突出船速之快;这样写也符合“我”坐在船上观察夜景的实际情况。由于“连山”是“起伏”的,又感到是在动,便联想到象“兽脊”,这样比喻,显得形象真切。这一句描写呼应了前面的“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一句。
3.第12节和13节里哪些词句是跟11节的记叙呼应连贯的?要求在这些语句下划线:“那声音大概是横笛”跟“似乎听到歌吹了”相呼应;“果然是渔火”跟“也许是渔火”相呼应:“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跟“渐望见依稀的赵庄”相呼应;因此,这三节的过渡照应很紧密、自然。
学生默读11—13节,进一步领会记叙的顺序和内容。
(六)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四个自然段中,既写了景,也写了“我”的心情,那么课文是怎样写“我”的心情的呢?
讨论明确:课文始终将情与景结合起来写,从而很好地突出了看戏的急切和兴奋的心情。(要求划出这些词语)“轻松”“舒展”,极言一旦实现愿望的兴奋。船飞一般地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说明心情何等之急。通过“似乎”、“料想”、“也许”等词,写出了猜测的心理,表达了急于到达戏台的心情。“我”的心情从“沉静”到“自失”,那就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缘故。“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一个“真”字,把儿童心理写得维妙维肖。课文写出了优美动人的夜景。同时又表达了儿童愉快迫切的心情。这种情与景的紧密结合,我们称它为“情景交融”,阅读时要很好体会。这四节要求背诵,学生再各自读一遍。
(七)由于作者善于细心观察事物,所以把戏台写得生动具体,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明确:课文描写戏台,有从远处看的,有从近处看的。
第14段是写从远处看戏台。这一节写戏台有两个特点:
1.注意观察的位置和距离。作者一开始写戏台,是自远而近,先交代戏台的位置:庄外临河的空地上。再点明疑为“仙境”的缘由: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接着,由于船走得很快,渐渐接近戏台,便看到“台上显出人物来”,也看到近台的河里有“一望乌黑”的船篷。
2.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远处看戏台,因为“模糊”,所以疑为“仙境”。因为距离还较远,所以台上人物看不清,只看见“红红绿绿的动”。
后面第22段里也有一句是写从远处看戏台,那是返航时“回望戏台”,也抓住了它的特征:因为远而又在灯火光中,所以“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同14节的疑为仙境遥相呼应。
可将上述内容列成下表:
对戏台的描写
学生齐读第14节,体会写景的好处。
(八)第17节到第21节,写他们“都挤在船头上”看戏,这是从近处看,所以角色的上场,下场,甚至连“那老旦将手一抬”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五节描写的特点是把角色的出场和表演跟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写出了儿童们看戏的心理特点。请找出有关语句,并用线划出来:如“看见台上……正打仗”、“咿咿呀呀的唱”、“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最愿意看的是……跳老虎”、第20小节的大部分语句、老旦坐在一把交椅上唱,“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等。
三课堂练习。
(一)说说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2)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参考答案]
括号里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一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行动和欢乐、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赵庄看戏是“我”盼望已久的,何况前面还有把渔火作为戏台的错误猜测,因此赵庄──出现,“我”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这个“真”字用得十分传神。
(二)指出下列两句中“终于”一词的词类,并说明用法。
(1)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
(2)双喜终于熬不住了。
[参考答案]
“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一番周折而产生了某种结果。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归纳主题及主要写作方法,布置读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2)指名试背第10──13段课文。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课文怎样写出老农民六一公公纯朴、爽朗的性格?
指名朗读第32节和第34──38段,体会六一公公的语言特色。
明确:课文写六一公公的笔墨简洁而洗炼,主要通过他的对话来表现他纯朴、爽朗的性格。他的第一句话并不责问孩子们“偷”豆之事,只是可惜于“踏坏了不少”,说明他珍视劳动果实。第二句话:“请客?──这是应该的。”更充分地表现了他的性格。至于以后送豆给“我”吃,也说明了这一点。(要求学生在以上有关语句下划线)
(二)指名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后提问: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为什么当天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为什么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明确: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但昨夜的豆是与农村少年朋友一起吃的,充分体现了“我”与少年朋友的友情,所以在孩子看来,当天的豆不如昨夜的豆好。
这两句话是用豆陪衬社戏。其实那夜的戏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可是大可怀念的是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而这友情是在着社戏过程中集中地体现出来的,因此也就产生出对那夜社戏的怀念了。
(三)《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
明确:《社戏》的题目放在戏上,按理说该写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花笔墨写,非但没有离题,而是紧扣主题的。因为《社戏》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课文的主题就是:
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的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及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正因为如此,戏的内容写得并不多(甚至并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许多对戏不满的内容),围绕看戏,选取了一些戏外的生活素材,这些材料都是集中反映主题思想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材料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
(四)我们懂得了主题和材料的关系,来思考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社戏》有相当大的篇幅写戏外的生活琐事,作者对这类生活琐事取而不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作者一段童年经历为题材,写了百草园的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但有两件有关鲁迅读书的事没有写上;一是当时一般学生到先生面前背书,希望别人大声读书,使先生听不清楚自己的背书,因而胡混过去。鲁迅书读得熟,背得熟,不需要打混。二是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他为了勉励自己,从此不再迟到,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这两件事作者舍而不取。请把两篇文章比较一下,为什么前者取而不舍,后者舍而不取。
明确:《社戏》写戏外的生活琐事,实质是表现了“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赞颂劳动人民,正是出于表达主题的要求,所以对这类材料取而不舍。相反,鲁迅没有将在三味书屋的两件事写进文章,原因在于这篇文章主题表现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和反抗,与此无关或不合题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两篇课文材料的取舍说明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材料是用以表达主题的,材料的取舍由文章的主题决定。
(五)关于课文的写作特色,大致上可归纳这样几点: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情景结合,借景抒情;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这些特点,分析课文时都已经学过了,课后再好好体会。
三课堂练习。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诚然(实在)潺潺(流水声)弥散(满、遍)渴睡(迫切地希望)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皎洁(洁白)
(二)用下列单音词组成同义双音词:
倘(若)伴(侣)邀(请)(舟)楫懈(怠)
(三)把下列书面语言改成口头言:
大抵(大概)不惮(不怕)伊(他、她)委实(确实)惹眼(显眼)漂渺(隐隐约约)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题目是《童年趣事》要求(1)以记事为主,但一定要把与事有关的人写好;(2)事情的发生、经过、结尾要写清楚,重在经过上,要写得比较具体(3)要扣住“童年趣事”中的“趣”字充分反映出儿童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