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二课时)导学案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03-06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二课时)导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二课时)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根据已有的知识,学会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课前预习】
1、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NO3(2)Na2CO3(3)NH4Cl(4)AlCl3(5)KCl

2、已知HClO、CH3COOH、HNO2都是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Ka分别为3.0×10-8、1.8×10-5、4.6×10-4。试推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CH3COONa、NaNO2溶液pH大小顺序。jAB88.COm

3、思考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课堂学习】
【活动与探究】1、取下列0.1molL-1盐溶液各1mL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然后各滴两滴酚酞,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0.1molL-1盐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NaNO2PH:
碱性:
CH3COONa
NaClO
【问题探究】(1)上述三种盐溶液的碱性不同,说明什么?
(2)弱酸强碱盐溶液的碱性强弱与对应弱酸有何关系?
【小结】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因:
弱酸强碱盐,其对应的越,盐的水解程度越,溶液的性越,pH越。
弱碱强酸盐,其对应的越,盐的水解程度越,溶液的性越,pH越。
【当堂巩固】现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钠盐NaX、NaY、NaZ的溶液,测得他们的PH分别为7、8、9,请将他们对应的酸(HX、HY、HZ)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活动与探究】按下表中实验操作完成实验、现象观察及记录记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1mL(约一滴管)室温下0.1molL-1FeCl3溶液,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2取1mL(约一滴管)室温下0.1molL-1FeCl3溶液,加2滴6molL-1硫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小结】1、温度升高水解程度,说明水解过程是(吸热或放热)反应。
2、加酸,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加酸,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问题探究】已知CH3COONa溶液中存在以下的水解平衡:
CH3COO-+H2OCH3COOH+OH-,则水解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K的大小与何有关_______________。
若将CH3COONa溶液稀释,根据水解平衡常数K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__
总结盐的浓度与水解程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外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越越水解
2、浓度:盐浓度越,水解程度越。越越水解
3、外加溶液的酸碱性:
加酸,抑制的水解,促进的水解;加碱,抑制的水解,促进的水解。
【练习】填表:CH3COONa溶液中存在以下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改变下列条件,填写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合物中,其水溶液由于水解而显酸性的是()
A.NaHCO3B.NaHSO4C.HClD.NH4Cl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加热时pH变小的是()
A.氯化铁B.氯化钠C.盐酸D.碳酸钠
3、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对溶液加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最后向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精选阅读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课时

目标: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设计:

1.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

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水高于浓度增大的是

A.B.C.D.

2.应用实验手段,启发思维

实验1.在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分析为什么?将溶液分成二等份装入二支干净试管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保持室温,进行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实验2.将新制备的胶体中,分装于二支试管中,一支试管加入一滴盐酸,与另一支试管对照比较。

现象;

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2.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例题: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2.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越弱越水解”

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

∵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如:在溶液中,;

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溶液

中,;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

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

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如:晶体中,

在溶液中:

例题分析:

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

a.电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及

∴………………(2)

将(2)-(1)得

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答案:[B]

随堂练习

1.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B.C.D.

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A.中的和B.的纯水中和

C.中电子和中子D.明矾溶液中与

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B.C.D.

总结、扩展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扩展

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溶液和溶液的体积比约是。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若用固体代替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

板书设计:

1.水解的一般规律

(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

(1)温度(实验1)

(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

3.盐类水解利用

(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方法:加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溶液中混有杂质。方法:加热,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4.典型例题

5.扩展

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

本节教学中以“是否盐溶液都显中性?”为设问,以实验探究形式引入教学,在本节课后,也可做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如:在了解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本质后,提出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否都显酸性?”

用pH试纸分别测NaHSO4、NaHSO3、NaHCO3三种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讨论分析原因。

分析:结果是有的酸式盐显酸性,有的酸式盐却显碱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分析,拓宽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

探究习题

一题多变

原题: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一:100毫升0.1摩/升盐酸与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Cl-][NH4+][H+][OH-](B)[NH4+][Cl-][H+][OH-]

(C)[Cl-]=[NH4+][H+][OH-](D)[NH4+]=[Cl-][H+][OH-]

变题二: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H4+][Cl-][H+][OH-](B)[NH4+][Cl-][OH-][H+]

(B)[Cl-][NH4+][H+][OH-](D)[Cl-][NH4+][OH-][H+]

变题三: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B)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和

(C)生成的盐不水解(D)反应后溶液中[A-]=[M+]

答案:

A;A;B;D。

点拨:通过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化学过程,改变或增减已知条件,能大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一题多变有效的两种形式为:⑴对同一知识点,按思维层次递进一题多变。⑵对同一知识点进行题型变换和条件变换。

上题中,按照思维层次的递进原则进行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现象和实质,并能解释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学习重、难点】
1、盐类水解的实质2、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课前预习】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1.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是和反应的产物,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可以把盐分为:
如NaClKNO3用pH试纸检验水溶液呈性
如Na2CO3CH3COONa用pH试纸检验水溶液呈性
如NH4ClAlCl3用pH试纸检验水溶液呈性
2、以NH4Cl、CH3COONa为例分析盐溶液显酸性、碱性的原因。
【课堂学习】
【归纳整理】根据课前预习的问题,归纳
1、盐类水解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______跟水所电离出来的_____或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_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
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_,从而使盐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3、盐类水解的规律:
(1)强酸弱碱盐溶液呈,原因: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结合,生成弱碱分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使增大,减小,(浓度)溶液呈性。
(2)强碱弱酸盐溶液呈;原因:因为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结合,生成弱酸分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使溶液中增大,减小,c(OH—)c(H+),溶液显性。
(3)弱酸弱碱盐

【归纳整理】盐类水解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根据盐类水解的已有知识,讨论一下盐类水解有什么特点?
小结:①只有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如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才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②盐类水解反应可以看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中和反应进行程度较大,因而水解反应进行程度较小,为可逆反应。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而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注意事项
(1)一般要写可逆“”,只有彻底水解才用“===”。
(2)难溶化合物不写沉淀符号“↓”。
(3)气体物质不写气体符号“↑”。
2.书写方法
(1)弱酸强碱盐
①一元弱酸强碱盐水解
弱酸根阴离子参与水解,生成弱酸。
例如:CH3COONa+H2OCH3COOH+NaOH
离子方程式:
CH3COO-+H2OCH3COOH+OH-
②多元弱酸根阴离子分步水解
由于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多步进行的,所以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也是分多步进行的,阴离子带几个电荷就要水解几步。第一步水解最易,第二步较难,第三步水解更难。
例如:Na2CO3+H2ONaHCO3+NaOH
NaHCO3+H2OH2CO3+NaOH
离子方程式:
CO2-3+H2OHCO-3+OH-
HCO-3+H2OH2CO3+OH-
③多元弱酸的酸式强碱盐水解
例如:NaHCO3+H2OH2CO3+NaOH
离子方程式:
HCO-3+H2OH2CO3+OH-
(2)强酸弱碱盐
①一元弱碱
弱碱阳离子参与水解,生成弱碱。
②多元弱碱阳离子分步水解,但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一步完成。
例如:AlCl3+3H2OAl(OH)3+3HCl
离子方程式:
Al3++3H2OAl(OH)3+3H+
(3)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在一起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水解趋于完全。可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水解生成的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可加“↓”、“↑”等。
例如:将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和大量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Al3++3HCO-3===Al(OH)3↓+3CO2↑
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间发生双水解的有:Fe3+与CO2-3、HCO-3等,Al3+与AlO-2、CO2-3、HCO-3、S2-、HS-等。

【试一试】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该盐能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F(2)NH4NO3(3)Na2SO4(4)CuSO4(5)Na2CO3
【归纳整理】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
【课堂练习】
1、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溴化钾B、硫酸铜C、硫化钠D、硝酸钡
2、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碳酸钾B、硫酸氢钠C、碳酸氢钠D、氯化铁
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NH4+B、SO42-C、Al3+D、F-
4、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NH4+、H+、OH-、Cl-B、Cl-、NH4+、H+、OH-
C、H+、Cl-、NH4+、OH-D、Cl-、NH4+、OH-、H+
5、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若能水解的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NO3、Cu(NO3)2、Na2S、FeCl3、NaClO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盐类水解的应用(第三课时)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盐类水解的应用(第三课时)导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应用(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盐类水解的应用。
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1.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判断溶液中离子种类、浓度大小
3.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4.配制易水解的盐的溶液
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6.加热盐溶液

双水解问题
某些盐溶液在混合时,一种盐的阳离子和另一种盐的阴离子,在一起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水解趋于完全。可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水解生成的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可加“↓”、“↑”等。
例如:将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和大量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Al3++3HCO-3===Al(OH)3↓+3CO2↑
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常见的离子间发生双水解的有:Fe3+与CO2-3、HCO-3等,Al3+与AlO-2、CO2-3、HCO-3、S2-、HS-等。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规律
1.大小比较方法
(1)考虑水解因素:如Na2CO3溶液中
CO2-3+H2OHCO-3+OH- HCO-3+H2OH2CO3+OH-,所以c(Na+)>c(CO2-3)>c(OH-)>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程度。如在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各溶液中①NH4Cl ②CH3COONH4 ③NH4HSO4溶液中,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3)多元弱酸、多元弱酸盐溶液
如:H2S溶液:c(H+)>c(HS-)>c(S2-)>c(OH-)
Na2CO3溶液:c(Na+)>c(CO2-3)>c(OH-)>c(HCO-3)>c(H+)。
(4)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要注意能发生反应的先反应后再比较,同时要注意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混合液的体积等于各溶液体积之和。高考试题中在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时,常常涉及以下两组混合溶液:
①NH4Cl~NH3H2O(1∶1);②CH3COOH~CH3COONa(1∶1)。一般均按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考虑。
如:NH4Cl和NH3H2O(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c(NH+4)c(Cl-)c(OH-)c(H+),CH3COOH和CH3COONa(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c(H+)c(OH-)。
2.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存在着三种定量关系
微粒数守恒关系电荷数平衡关系水电离的离子数平衡关系
(1)微粒数守恒关系(即物料守恒)。如纯碱溶液中c(Na+)=2c(CO2-3)未变化=2c(CO2-3)+2c(HCO-3)+2c(H2CO3);NaH2PO4溶液中c(Na+)=c(H2PO-4)未变化=c(H2PO-4)+c(HPO2-4)+c(PO3-4)+c(H3PO4)。
(2)电荷数平衡关系(即电荷守恒)。如小苏打溶液中,c(Na+)+c(H+)=c(HCO-3)+2c(CO2-3)+c(OH-);Na2HPO4溶液中,c(Na+)+c(H+)=c(H2PO-4)+2c(HPO2-4)+3c(PO3-4)+c(OH-)
注 1molCO2-3带有2mol负电荷,所以电荷浓度应等于2c(CO2-3),同理PO3-4电荷浓度等于3c(PO3-4)。
(3)水电离的离子数平衡关系(即质子守恒)
如纯碱溶液中c(H+)水=c(OH-)水;c(H+)水=c(HCO-3)+2c(H2CO3)+c(H+),即c(OH-)水=c(HCO-3)+2c(H2CO3)+c(H+)。
质子守恒也可由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相加减得到。

1、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H3COO-]>[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OH-]B.[CH3COOH]+[CH3COO-]=0.2mol/L
 C.[CH3COOH]>[CH3COO-]D.[CH3COO-]+[OH-]=0.2mol/L
2、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1mol/L
C.c(C2O42-)>c(H2C2O4)
D.c(K+)=c(H2C2O4)+c(HC2O4-)+c(C2O42-)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盐类水解的应用
所属模块及章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内容将化学平衡理论和微粒观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强弱、主次之分;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可逆时会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微粒的数目保持不变;外界条件改变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使微粒种类、微粒数量及宏观性质或现象发生改变。
盐类水解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反应的调控功能,真切感受到原理对实际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
基于此,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借助“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思维方法,应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物质制备、保存、溶液配制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置核心问题是“通过改变影响因素,如何达到促进或抑制盐类水解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盐类水解第三课时,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溶液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大小及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水解平衡的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实现对盐类水解程度的调控,从而达到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的需要,即实现物质的制备、物质保存及物质配制。具体地说,通过改变影响因素来抑制盐类的水解,实现物质保存、配制和无水氯化物的制备;通过促进盐类水解,实现胶体和TiO2的制备。同时盐类水解的应用为第四节“沉淀反应”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本小节内容在选修4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已有基础
(1)通过“盐类水解前两课时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及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能够书写简单的盐类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
(2)从已有方法上看,显性方法:初步掌握了“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思路和方法;隐性方法:解决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发展点
(1)能够根据需要,通过实验条件或操作的调控,抑制或促进水解;
(2)通过胶体的制备,深化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程度的认识,即反应主要,水解次要;
(3)能够依据性质或宏观现象,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
达成目标
借助“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思维方法,应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物质制备、保存、溶液配制等实际问题。

3.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说明本节课采用“分析解释、简单设计”的任务方式,通过控制探究环节的难度和开放度,层层递进,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重在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强酸弱碱盐的配制和保存、制备胶体、无水氯化物和二氧化钛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
(2)会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掌握泡沫灭火器的基本原理;
(3)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
过程与方法
(1)巩固“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的思路和方法;
(2)建立强酸弱碱盐配制和保存、无水氯化物的制备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化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设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加强学生对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学会用宏观现象去探究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强酸弱碱盐的配制和保存、制备胶体、无水氯化物和二氧化钛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
(2)会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掌握泡沫灭火器的基本原理;
(3)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
(4)建立强酸弱碱盐配制和保存、无水氯化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无水氯化物和无水硫酸铜的制备原理分析;
(2)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
(3)会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掌握泡沫灭火器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科学探究、实验法。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活动线索认知发展线索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1
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物质配制和保存问题。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我们知道通过改变浓度或温度,就能引起水解平衡的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就是通过调控盐类的水解程度,从而满足我们的需求。今天我们学习盐类水解的应用。
【展示并提问】这是一瓶配制已久的FeCl3溶液,出现了混浊物,请同学们按照分析水溶液的思路分析下,这个混浊物是怎么产生的?

【要求同学给予评价】大家对这名同学的表述是否有疑问?
【追问】Fe(OH)3中的OH-来自水的电离,很少,为什么看到了宏观的浑浊现象?
【小结】产生Fe(OH)3混浊物这个现象,不仅反映出Fe3+与水中OH-的结合,而且是动态的,不断促进水的电离。

【提问】在配制FeCl3溶液过程中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

【提问】氯化铁是这么配制,那配制Fe2(SO4)3溶液、配制CuCl2溶液呢?
【提炼规律】有些盐在配制(或保存)中水解程度比较大,为了抑制水解,常加少量相应的酸。
【补充】具体操作时一种是将盐溶解在蒸馏水中,再加少量浓酸抑制水解。还有一种水解程度大的盐先溶解在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思考】
【黑板书写并用语言描述微观的过程】

【回答】
Fe3+不断地结合了水中的OH-,就促进了水的不断电离,从而有越来越多的Fe(OH)3生成,就变成混浊物了。

【回答】加盐酸,增大氢离子浓度,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
【回答】
配制Fe2(SO4)3溶液滴加硫酸,配制CuCl2溶液滴加盐酸。

通过借助分析水溶液的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感受到生成Fe(OH)3混浊物,不只是Fe3+和水中的OH-的简单结合,更重要是不断地促进了水的电离,是个动态过程。
通过调控pH值,抑制盐类的水解,归纳某些易水解盐配制和保存方法。

环节2
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物质制备问题。

【过渡】在配制和保存盐溶液时,是要抑制水解,有没有利用盐类水解的呢?
【提问】还可以用氢氧化铁胶体作净水剂,回顾下必修阶段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为什么向沸腾蒸馏水中加溶液并煮沸呢?

【追问】为什么要向蒸馏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而不用饱和氯化铁溶液直接加热制备呢?

【继续追问】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
【提升】碱中氢氧根的浓度比较大,而且铁离子和碱反应的程度很强,因此,当反应出现时优先考虑反应,若没有发生反应,再考虑水解。而胶体的制备是利用了盐类水解是个缓慢释放的过程,释放出的氢氧根浓度相对较小,能保证生成的物质颗粒度很小,最终生成胶体。

【提问】请你按照“分析水溶液”的思维路径分析解释,为什么加热FeCl36H2O,生成Fe(OH)3,而加热CuSO45H2O,就能制备无水CuSO4呢?

【引导】两个水解反应产物性质不同。

【强调】这与之前在讲化学平衡时不太一样,当水量比较大时,水的一点点改变对他影响不大,浓度视为常数。

【追问】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生成Cu(OH)2和硫酸到达一定量时,能否共存呢?
【提炼主题】
硫酸难挥发,生成Cu(OH)2和硫酸到达一定量时,不能共存,同时水分不断蒸发,都抑制了水解。
【提问】采取什么措施就能制备无水FeCl3呢?

【提炼规律】
加热制备无水氯化物时,要抑制水解,需要在干燥氯化氢的氛围中加热制备。
【过渡】TiO2是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表面涂料、纸张涂层等,工业常用TiCl4和水反应制备TiO2,中间反应是
TiCl4+4H2OTi(OH)4+4HCl制备TiO2,请思考:
1.这个反应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2.请你设计,制备TiO2的实验条件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操作?

【过渡】通过抑制水解可以制备无水氯化物,通过促进水解能制备TiO2。【回答】
氢氧化铝胶体作净水剂。

【回顾思考】
必修阶段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
【回答】
加热是为了促进铁离子的水解。
【回答】加入到大量水里,目的是促进水解。
若用饱和氯化铁溶液直接加热,水解程度更大,生成沉淀。
【回答】
用氢氧化钠会生成沉淀。

深刻感受到胶体制备的思路方法,即胶体的制备是利用了盐类水解是个缓慢释放的过程,释放出的氢氧根浓度相对较小,能保证生成的物质颗粒度很小,最终生成胶体。
【小组讨论】
【黑板书写并用语言描述微观的过程】
学生1:
加热FeCl36H2O
FeCl3+3H2O
Fe(OH)3+3HCl,
加热,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Fe(OH)3。
同理
加热CuSO45H2O时,会生成Cu(OH)2。
学生2:
FeCl3水解生成的盐酸挥发,而硫酸难挥发,水解程度应该不同。
学生3:
在硫酸铜晶体这个体系持续加热,水分被带走了,这个体系水分本身比较少,水分的改变,对平衡影响比较大,平衡就向左移动了。最后制备无水硫酸铜。
【回答】
不能,酸和碱中和。

【回答】
要抑制Fe3+的水解,就要增加氢离子浓度,加盐酸。
学生2:盐酸本身含有水分,因此需要干燥的氯化氢抑制氯化铁的水解,制取无水FeCl3。

【小组讨论】
【回答】
TiCl4和水反应,是水解反应。
【回答】
Ti4+结合了水电离的OH-,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此产生浓度大的氢离子。
【回答】
要生成TiO2xH2O,就要促进盐类水解,因此需要加热条件,在操作时需要在大量水中滴加TiCl4。

通过调控,适度水解,制备胶体,并深化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程度的认识,即反应是强作用,水解微弱的。

深刻感受到盐类水解的程度和动态的过程。

通过实验事实的对比,寻找FeCl3和CuSO4水解的不同,从而促进对无水氯化物制备的认识。

从微粒来源和数量及种类改变角度分析反应,发现是Ti4+结合了水中的氢氧根,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即发生了水解反应。

通过调控,促进水解,实现TiO2的制备。

环节3
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泡沫灭火器原理。
【演示实验】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提问】依据现象,你来分析,Fe(OH)3沉淀和CO2是如何产生的?

【追问】HCO3-除了水解,还电离,为什么不考虑HCO3-的电离呢?
【提升】
碳酸氢钠溶液因为显碱性,所以HCO3-的水解大于电离。将氯化铁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Fe3++3H2OFe(OH)3+3H+,HCO3-+H2OH2CO3+OH-,这两个水解反应发生了关联,促进水解,因此仍然是HCO3-的水解为主,电离是次要的。
【课后作业】泡沫灭火器就是依据互促水解原理制备的,所用试剂是饱和硫酸铝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请完成以下问题:
1.请依据“分析水溶液”的思维路径,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2.试剂分别装在玻璃筒和钢制筒两个不同容器内,硫酸铝溶液装在哪个容器呢?【观察现象】
【小组讨论】
【回答】
Fe3++3H2O
Fe(OH)3+3H+,
HCO3-+H2O
H2CO3+OH-,
两个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趋于完全,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回答】
现象是生成Fe(OH)3沉淀,不是CO32-和Fe3+的结合。
产物指引着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以及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解决互促水解问题。

六、板书设计
盐类水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