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学案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02-26

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学案分析。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学案分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学案分析

学习目标
1.通过统计活动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2.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理解抽样调查的方法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3.合理运用全面调查法,抽样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进一步认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具体方法.
活动1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问题某校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⑴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吗?这样做你认为有什么不足之处?
⑵能否有既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请阅读教材P153-155后,小组讨论交流你的理解.⑶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在上面的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⑷你明白了统计的思想了吗?抽样调查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点?需要注意什么?
⑸见教材P154表10-2,你知道哪个节目最受学生喜爱?百分比为多少?据此你知道全校2000名学生中有多少学生最喜爱这个节目?⑹试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表10-2中的数据.
活动2简单应用
1.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的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的估计.
⑴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⑵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⑶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某班要选3名学生代表本班参加班级间的交流活动.现在按下面的办法抽取:把全班同学的姓名分别写在没有明显差别的小纸片上,把纸片混放在一个盒子里,充分搅拌后,随意抽取3张,按照纸片上所写的名字选取3名同学.你觉得上面的抽取过程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
3.举出不宜用全面调查的例子,并说明理由.
活动3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
1.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吗?
2.统计的思想是什么?
3.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点?简单随机抽样时需要注意什么?

4.不宜用全面调查的例子.
活动4课堂作业
1.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⑴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⑵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⑶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2.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⑴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⑵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
3.小明家搞池塘养鱼已三年,头一年放养鱼苗20000尾,其成活率约为70%,在秋季捕捞时,随意捞出10尾,称得每尾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0.80.91.21.30.80.91.11.01.20.8.
⑴估计这塘鱼的总产量是多少千克?
⑵如果把这塘鱼全部卖掉,其市场售价为每千克4元,那么能收入多少元?除去当年的投资成本16000元,第一年纯收入是多少元?
⑶已知该养鱼户的第二年纯收入为48000元,那么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答案:活动1
⑴可以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这样做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
⑵抽样调查省时省力又能解决问题.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抽样调查作为收集数据的重要手段,除了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外,还适用一些不宜使用全面调查的情况.如关于灯泡寿命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
⑶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在上面的问题中,全校学生是总体,每一名学生是个体,我们从中抽取部分学生作为一个样本,被抽取的学生数目是样本容量.
⑷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还适用一些不宜使用全面调查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需要注意:①样本容量要适中,一般为总体的5%~10%;②抽取时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这样抽取的样本才具有代表性.才能使样本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
⑸娱乐节目最受学生喜爱,占38%,据此可知全校共有2000×38%=760人最喜爱娱乐节目.⑹图略.活动2
1.⑴是抽样调查,⑵总体是全校学生,个体是每一名学生,样本是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学生,样本容量是3.⑶一般不能反映总体.一是样本容量太小,二是坐在一起的同学一般身高比较接近,所以这样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2.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纸片没有明显差别,又充分搅拌,这样保证了抽取样本的过程中,任一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3.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炮弹杀伤半径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
活动3略活动41.⑴全面调查;⑵抽样调查;⑶抽样调查.
2.⑴总体是这一批电视机,个体是每一台电视机,样本是被抽取的20台电视机,样本容量是20.⑵总体是学校的七年级学生,个体是每一名七年级学生,样本是被抽取的30名学生,样本容量是30.
3.⑴2000070%=14000(千克).⑵140004-16000=40000(元).

延伸阅读

七年级数学下册《旋转》学案分析湘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数学下册《旋转》学案分析湘教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下册《旋转》学案分析湘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生活中图形的旋转及旋转变换的概念;理解旋转变换的性质并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旋转变换后所得的图像;能利用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和度数来描述一个旋转变换。
2.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操作、抽象概括,经历探索旋转变换的性质,探求如何画一个图形经旋转变换后所得的像的方法等过程,体验“以局部带整体”的作图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对旋转图形的欣赏和探索,使学生体会旋转变换在现实生活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变换的概念并理解其性质,探求简单图形经旋转变换后所得的像的画法,并掌握根据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和度数三个条件作图。
教学难点:探求旋转变换的性质及探求如何作一个图形经旋转变换后所得的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物体的平行移动外,还可以看到许多物体的旋转现象: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1、探讨旋转变换的概念
请学生思考风车的叶子由A至B及钟表的钟摆由C至D的运动过程中,提出三个问题:
(1)哪些部位作旋转?其形状、大小是否发生改变?
(2)旋转的部位,其物体各部分旋转有什么共同特征?(从方向和角度考虑)
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流、感知并形成共识,指出这些运动过程中蕴涵了另一种图形的变换(揭示课题)——旋转变换。
2、想一想:通过以上讨论:
(1)你能举出实际生活中旋转运动的例子吗?
(2)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物体运动是旋转变换?(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旋转变换的概念:
将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的所有点都绕一个固定点,按同一个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旋转(rotation),这个固定点叫做旋转中心(centreofrotation)。
做一做:及时巩固旋转变换的概念。叙述旋转变换必须有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1、探求旋转变换的性质。
继续探索旋转变换的性质。观察右图并思考?
(1)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后形状、大小是否发生改变?
(2)经过旋转,点A、B、C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OC与OF呢?
(4)∠AOD、∠BOE、∠COF有什么大小关系?
2、学生交流总结得出旋转变换性质:
(1)旋转变换不改变形状、大小。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的角度。
教师追问: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这意味着旋转前后两图形具有怎样的图形关系?
(3)探求图形经旋转变换后的图形的作法。
想一想: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50度,作出对应点A’。
学生经过相互讨论和交流,可提供作图方案,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整理。
作法:1、连结OA,以O为顶点,作∠AOB=50o
2、在边OB取点A’,使OA=OA’。A’就是作出A对应点。
通过作图,可使学生了解到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就可以完成简单图形的旋转作图。也可借助尺规及量角器完成作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如图,O是△ABC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度,作出经旋转变换后的像。
教师以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作图思路并总结作图步骤:
思考并回答:
(1)组成一个三角形需几个关键点?
(2)作此三角形经旋转变换后的像的问题能否转化为先找此三角形的3个顶点的对应点的问题?
(3)确定了图形的旋转的方向和角度,能否确定图形上点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4)确定了点的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如何作出的共对应点呢?
(5)找出各顶点的对应点后如何得出原图形经旋转后的像呢?为什么你能肯定所作图形为所求的像?
学生解决了以上的各问也就能总结出作图步骤。具体作图教师板演示范,学生也动手进行操作:
解:
(1)以点O为旋转中心,分别把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度,得点A’、B’、C’.
(2)连结A’B’、B’C’、C’A’.
△A’B’C’就是所求作的旋转变换后的像。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课内练习

四、梳理知识,形成结构
1、请学生谈自己学习了本节课的收获。
2、在交流中师生可共同梳理知识点:
(1)认识旋转变换。
(2)理解和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
(3)会画出某图形经旋转变换后的像。
(4)不论是作图还是描述一个旋转变换都需要知道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比较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区别及联系
变换特征形状大小方向轴对称变换不变不变改变平移变换不变不变不变旋转变换不变不变改变

七年级数学下册10.1.1全面调查(新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10.1.1全面调查(新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0.1统计调查
第1课时全面调查
1.了解收集数据的目的,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
2.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重点)
3.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难点)
一、情境导入
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她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她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全面调查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
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解析:A,B,C中所有调查的对象数量庞大,且全面调查的意义不太大,不适合全面调查,D中检查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对精准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选D.
方法总结: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对于精准度要求高的、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探究点二: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类型一】合理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
要反映某市一周大气中PM2.5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都行
解析:因为PM2.5的含量变化没有规律,只能测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应选折线统计图.故选B.
方法总结:要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缺点进行选择,条形统计图不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除了不能反映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外,还不能反映每一部分的具体数量;扇形统计图也不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量.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1题
【类型二】根据统计图获取需要的信息
某学校在七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答题,成绩分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中得2分的有()
A.8人B.10人C.6人D.9人
解析:先求出抽取的总人数,再求出得3分的人数,即可求出得2分的人数.抽取的总人数为12÷30%=40(人),得3分的人数为40×42.5%=17(人),得2分的人数为40-3-17-12=8(人).故选A.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3题
【类型三】制作统计图
下表是某学校学生上学时使用的交通工具调查统计表.
交通工具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其他
人数(人)50010016040
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尝试绘制扇形统计图吗?
解析:根据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先确定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同学的人数,再求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同学占全体的百分比,并求出要画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圆心角画出扇形统计图并写出名称即可.
解:总人数是500+100+160+40=800(人).各部分占总体百分比分别如下:步行:500÷800=62.5%,骑自行车:100÷800=12.5%,乘公交车:160÷800=20%,其他:40÷800=5%.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360°×62.5%=225°,360°×12.5%=45°,360°×20%=72°,360°×5%=18°.画出扇形统计图如下: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三、板书设计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
2.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学案分析1湘教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学案分析1湘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学案分析1湘教版

垂线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垂概念。会用三角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理解并掌握垂线的性质
(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3)垂直的符号:垂直用符号“⊥”表示,AB与CD垂直(O为垂足),记作AB⊥CD,读作AB垂直于CD。
(4)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很常见,说出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
2、画垂线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画垂线,经过点P(如图(1)、(2))画直线AB的垂线。
(1)(2)(3)(4)
3、垂线的有关性质
(1)动脑筋
如图(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m,b⊥m,那么a∥b吗?
因为a⊥m(已知)所以∠1=90°;因为b⊥m(已知)所以∠2=90°(垂直的定义)。所以∠1=∠2(等量代换),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归纳: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如图(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m⊥a,那么m⊥b吗?
因为m⊥a(已知)所以∠1=90°;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2=90°(等量代换),。所以b⊥m(互相垂直的概念)。
(2)归纳:在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条。
三、精导:范例分析
例1在如图的简易屋架中,BD,AE,HF都垂直于CG,若∠1=60°,求∠2的度数.
例2如图,已知CD⊥AB,∠1=∠2,求∠BEF的度数.

四、提升:
1、练习题
2、小结
教学反思: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