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高中教案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1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酸碱中和滴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时间第十三周5月14日本模块第37、38课时
教学
课题专题专题4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单元第二单元酸碱中和滴定
节题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滴定管,能进行酸碱滴定,并能绘制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联想、比较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溶液PH的测定,何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绘制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师主导活动主体活动
[知识回顾]
1、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步骤操作记录
(1)向注入0.10molL-1盐酸,调节液面至记录读数
(2)取瓶,从放出25ml盐酸
注入,记录读数
(3)向注入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液面至记录读数
(4)向滴入2滴,轻轻挤压玻璃球,眼睛观察边滴边振荡,至溶液出现且,记录读数
(5)重复上述实验2—3次,取其平均值。

计算V酸平均计算V碱平均=

2、酸碱提示剂的作用是
依据颜色变化,提示中和是否完全。

边做实验
边完成表




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二、中和滴定
1、原理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HA+BOH====BA+H2O
1mol1mol
C(HA).V(HA)C(BOH).V(BOH)
即可得C(HA).V(HA)===C(BOH).V(BOH)
3、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4、指示剂的选择:
1、滴定曲线
请看两个实例
实例1: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0.10mol/LHCl溶液20.00mL
加入的VNaOH
(mL)余VHCl
(mL)过量VNaOH
(mL)PH
0.0020.001.0
18.002.002.3
19.800.203.3
19.980.024.3

20.000.007.0突跃范围
20.020.029.7
20.200.2010.7
22.002.0011.7
40.0020.0012.5

实例2:用0.01mol/LNaOH滴定20mL0.10mol/LCH3COOH溶液
加入的VNaOH
(mL)余VHCl
(mL)过量VNaOH
(mL)PH
0.0020.002.9
18.002.005.7
19.800.206.7
19.980.027.7

20.000.008.7突跃范围
20.020.029.7
20.200.2010.7
22.002.0011.7
40.0020.0012.6
由上表数据可看出: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少加或多加0.02mLNaOH溶液,即一滴之差造成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但pH值出现突变,因此选择指示剂时,应选择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值突跃范围相吻合的指示剂。
现将几种典型的滴定曲线画出如下图。
(由滴定曲线可知)
①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②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
③石蕊试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
(2)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指示剂
操作酚酞甲基橙

强碱滴定强酸无色变为浅红色橙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浅红色变为无色黄色变为橙色
5、误差分析
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的滴定为例
因C标、V定分别代表标准液浓度、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定值,代入上式计算。
但是实际中C标、V定都可能引起误差,一般可把各因素引起的误差转嫁到V读上,若
V读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若V读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故通过分析V读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滴定的误差。
引起误差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
(1)视(读数)

(刻度直视)
注意:①滴定管中液体读数时精确到0.01mL
②一般需滴定2-3次,取其平均值
(2)洗(仪器洗涤)
正确洗法:
二管二洗——滴定管和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注意:一般滴定管装标准液,锥形瓶里装待测液。
错误洗法导致结果:
①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定变大,V读变大,结果偏大。
②移液管仅用水洗,则待测液变稀,所取待测液溶质物质的量变少,V读变小,结果偏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量偏多,V读偏大,结果偏大。
④第一次滴定完后,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如何。
(3)漏(液体溅漏)
①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②终点已到,滴定管下端尖中级有液滴,则V读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4)泡(滴定管尖嘴气泡)
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管中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现气泡。如滴定开始有气泡,后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若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则结果偏小。
(5)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6)杂(标准物含杂)
用于配制标准液的固体应该是纯净物。但其中有可能混有杂质,称量时又按需标准物固体质量来称取的,帮一般均会产生误差,在此杂质又分两种情况:
①杂质与待测液不反应
如NaOH中含NaCl,所配的NaOH溶液浓度变小,滴定盐酸时,NaCl不参与反应,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测定结果偏大。
②若杂质与待测液反应,则应作具体分析。关键:比较与等物质的量的待测物反应消耗的杂质质量和标准物的质量。若消耗杂质的质量较大,则相当于削弱了原标准液的作用能力,故与一定量待测物反应时,消耗的标准体积变大,测定结果偏大。
或者可用等质量的杂质、标准物分别与待测物反应,根据消耗的待测物质量的多少来判断。如杂质作用待测物质量越多,说明作用能力被增强,故测定结果偏小。
[典型例题]
1、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水溶液
(1)称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到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1)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___________,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b.滴定管c.100mL量筒d.100mL容量瓶e.烧杯
f.漏斗g.锥形瓶h.玻璃棒球i.药匙j.烧瓶
(2)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式滴定管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
则所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molL-1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操作滴定管的以下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6)滴定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溶液褪色明显变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涉及到气化还原滴定,虽然基于反应原理与中和滴定不同,但实验原理及操作和所用仪器等类似。由于该反应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故可不可用指示剂。
(1)c,f,j
还缺少铁架台(带滴定管夹),胶头滴管(定容时用)
(2)用酸式滴定管,因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皮管。
(3)无影响。因当初所取的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一定。
(4)2KMnO4~5H2C2O4
2mol5mol
aV×10-3mol0.025×Cmol
H2C2O4xH2O~H2C2O4~xH2O
1mol18xg
(5)A(2分)
(6)生成的Mn2+为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变大(2分)

(小结)本题高起点,低落点。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未学过,但从中和滴定引入,操作上有相似之处,利用思维有比较和发散,归纳回答。本题综合性大。

[课堂练习]
1、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B
A、由黄色变为红色
B、由黄色变为橙色
C、由橙色变为红色
D、由红色变为橙色
2、对于锥形瓶在中和滴定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可有来盛装被滴定的溶液
B、可蒸馏水洗净后还应用被滴定的溶液润洗
C、滴定中不能向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
D、滴定时应用左手顺时针方向旋摇
3、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体积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可观察到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是()C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①D、①=②=③
4、有甲、乙、丙三种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用等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完全反应后,所需溶液体积是()D
A、甲=丙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
5、两位学生用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移液管取碱液于刚用蒸馏水洗过尚存较多水的锥形瓶中,其它操作及读数方法全部正确。则对滴定结果的判断正确的是()AD
A、甲操作有错误B、乙操作有错误
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D、乙实际测得的数值准确
6、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率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B
A、加入5mL盐酸进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C、重新进行滴定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7、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含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和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这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4)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8、某学生有0.1000mol/LKOH溶液滴定未知尝试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有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9、称取NaOH、Na2CO3的混合物Wg,溶于水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以Mmol/L的盐酸滴定,耗用V1L时变为粉红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最初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耗用V2L盐酸时变橙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计算混合物中NaOH和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
答案:
7、(1)不会,当酚酞变色时的PH值条件下,HCl是与NaOh发生反应,不会与BaCO3作用。
(2)浅红色无色
(3)不能。因滴定管下方刻度线距活塞处有一定空间,不能测出其所用的滴定液体积
(4)不能偏高
8、(1)BDCEAF
(2)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3)偏大
(4)滴定管活塞;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5)偏小(6)偏大
9、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HCO3+NaCl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直击高考]
1.(8分06江苏)氯化亚铜(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CuCl的质量分数大于96.50%。工业上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uCl
2CuSO4+Na2SO3+2NaCl+Na2CO3===2CuCl↓+3Na2SO4+CO2↑
⑵准确称取所配置的0.2500gCuCl样品置于一定量的0.5molL-1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用0.1000molL-1的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4.60mLCe(SO4)2溶液。有关反化学反应为
Fe3++CuCl===Fe2++Cu2++Cl-
Ce4++Fe2+===Fe3++Ce3+
通过计算说明上述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
2.(10分07江苏高考)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时,1mol(CH2)6N4H+与l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色变成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①偏高②无影响③B④无粉红(浅红)
(2)18.85%

3.(08盐城二检6分)实验桌上有六瓶试剂,只知其可能为醋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以及氨水。该同学取出其中两瓶,进行简易分析实验以辨识二者成分。
实验记录以下:
实验I从第一瓶溶液中取出25.00mL,以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列于表1中。

体积(NaOH)/mLpH
5.02.2
10.0
2.4
20.0
3.0
24.03.8
24.84.5
25.07.0
25.29.5
26.010.0

实验Ⅱ从第一瓶溶液中取25.00mL后,加入10.00mL、0.01000mol/L的硫酸,再以同一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绘于图2中。
实验Ⅲ从第一瓶与第二瓶溶液中分别取出25.00mL与10.00mL,相互混合之后,再以标NaOH溶液滴定。滴定结果也绘于图2中。
实验IV完成实验III后,再加入数滴BaCl2,溶液并无沉淀出现,但若改加草酸钠,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1)进行实验I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判断达滴定终点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mol/L。
(3)第二瓶溶液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4、(08连云港一检)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②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NaOH)= ;
③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
(3)①用标准盐酸润洗滴定管2-3次 ,
② a(V2-V1)/Vmol/L 
③ 大
5、(08杨州一检)扬州有个韩国菜馆,电视剧《大长今》让我们了解了韩国的的饮食文化,而泡菜是韩国料理的代表。制成的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一般情况下,当人体一次性摄取300mg~500mg亚硝酸钠时,就会引起中毒。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反应如下:
2NaNO2+2H2SO4+2KI=2NO+I2+K2SO4+Na2SO4+2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取1kg泡菜榨汁,将榨出的液体收集后,加入提取剂和氢氧化钠,使得到的泡菜汁中的亚硝酸盐都成为亚硝酸钠。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以除去色素。再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该滤液稀释至1L,取25.00mL菜汁与过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的混合液反应,再选用合适的指示剂,用较稀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共消耗0.050mol/LNa2S2O3溶液20.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某人一次食入0.125kg这种泡菜,是否会引起中毒?(需要计算过程加以说明)
(3)有经验的厨师在泡菜时往往加入适量的橙汁,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主要是因为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__性。

21.(1)淀粉
(2)345mg300mg,会引起中毒
(3)还原

相关知识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导学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导学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中和滴定实验有关仪器的基本操作规范。
(2)理解中和滴定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掌握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
(2)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理解化学实验中测定酸或碱的浓度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中和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突变等感受化学实验中的色彩美。
(2)通过中和滴定实验过程“先快后慢”、边滴边振荡等的把握,养成的实验习惯。
(3)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过程。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H++OH-=H2O
在滴定达到终点时n(H+)=n(OH-),如果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
n(酸)=n(碱)c酸.V酸=c碱.V碱
现在我们用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C(NaOH)=C(HCl)·V(HCl)/V(NaOH)
二、酸碱中和滴定
(一)认识仪器:
1、滴定管构造
①类型: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②刻度:A、“0”点在上端,从上向下增大。
B、每小格为0.1mL,但应估读至0.01
③标记:容积、温度、刻度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①检查:活塞、是否漏水
②洗涤:蒸馏水洗、润洗。
润洗(2-3次)的目的是什么?
③装液、固定、排气、调零:
把溶液注入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0”以上2cm-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在滴定管下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不留气泡),并使液面处在“0”或“0”以下某一刻度处,记下准确读数。
④读数:a、滴定管要垂直,
b、装液或放液后静置一会儿,待液面稳定再读数
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d、估读到0.01mL。
(二)中和滴定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
2、试剂:标准液0.1000mol/L的盐酸溶液、待测液0.1mol/L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
3、中和滴定操作
(1)滴定前准备:查漏—洗涤—润洗—注液—调液—读数
①查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
②洗涤:用水和蒸馏水分别洗涤滴定管、锥形瓶.(2-3次)
③润洗:用盛装液分别润洗滴定管,锥形瓶不能用盛装液润洗.(2-3次)
④注液:向滴定管中注入溶液,排出尖嘴部位的气泡.
⑤调液:调节液面至零或零刻度以下.
⑥在锥形瓶待测液中滴加2-3滴酚酞。
(2)滴定
①左手握滴定管活塞,右手拿锥形瓶并不断振荡。
②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④读取滴定管刻度并记录。
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水平相切,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上述滴定重复2-3次。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已知c(HCl)=0.1000mol/L,V(NaOH)=10.00mL
V(HCl)/mL



起始读数
终止读数
V(HCl)/mL
数据处理:
V(HCl)平均=
c(NaOH)=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035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035”,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滴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概念;
2、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原理、关键;
3、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及操作;
4、了解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课前预习】
【思考1】用0.1100mol/L的HCl溶液滴定23.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29.00mL。通过中和滴定测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思考2】把上题中HCl改成H2SO4,则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思考3】酸碱中和反应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4】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

【新课学习】
【归纳整理】根据课前预习,归纳中和滴定的实质与概念。
一、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1.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讨论】: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3.关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1、如何判断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2、量筒和滴定管的“0”刻度位置是否一致?

3、量筒和滴定管哪个更精确一些?

4、滴定管准确读到多少毫升?可估读到多少毫升?

【思考】: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计算]: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20ml0.1mol/L盐酸溶液反应时,当加入不同体积的碱溶液时溶液的pH的变化,并画出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曲线图(以pH变化为纵坐标,以烧碱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5、10、15、19.95、20、20.05)

【讨论】:用什么试剂可指示氢氧化钠滴定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思考】:如用酚酞作指示剂,用酸滴定碱,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考】:如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酸滴定碱,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讨论】:如果是强酸和弱碱中和滴定该选择什么指示剂?

【思考】:如果是强碱和弱酸中和滴定又该选择什么指示剂?

【结论】:根据达到终点后溶液的酸碱性来选:为了减少误差,一般①强酸滴定强碱
②强酸滴定弱碱③弱酸滴定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石蕊试液颜色变化无明显界限,一般不用作滴定的指示剂
【练习】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的()一定相等。
A.质量B.物质的量
C.物质的量浓度D.H+和OH-的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一元酸和一元碱相互中和时,溶液显什么性()
A.显酸性B.显碱性
C.显中性D.酸碱性无法判断
3.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一般选用()作指示剂,用已知物质的量溶液泊HCl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一般选用()作指示剂。
【边演示边讲解】二、中和滴定操作
1、查漏:检查活塞或橡胶管是否漏水,活塞转动是否灵活。
2、洗涤:滴定管和锥形瓶都要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3、润洗:滴定管还需用待装液润洗(尖嘴)
4、装液:通过漏斗装入待装液,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上,赶去尖嘴气泡,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以下某刻度并记录读数
5、滴定
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两到三滴指示剂,左手_______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_,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种内不褪色
6、重复做两次,取三次标准液的平均值计算
7、数据记录及计算

号滴入标准盐酸的体积
{c(HCl)=0.1032molL-1}待测NaOH
初读数a终读数b体积mL体积mL浓度molL-1
1
2
3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滴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的分析。
【课前准备】: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25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测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问题1:该实验所需的仪器有哪些?

问题2:请说出该实验的操作步骤。

问题3:仍以上述实验为例子分析:C(OH-)=C(H+)×V(酸)÷V(碱),由于所取的碱的体积和酸的浓度均为定值,此时操作中的各种误差将体现在哪里?

【新课学习】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交流与讨论】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思维基点是什么?

【解决问题】: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试说明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液体进行滴定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4)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误用盐酸润洗

5)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
6)待测液在振荡时溅出锥形瓶外
7)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仰视读数
8)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俯视读数
9)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平视
10)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
11)滴加盐酸,橙色不足半分钟即褪色
12)滴加盐酸,溶液变为红色
13)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14)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
15)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有一滴液体
16)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
17)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停止放液时,俯视读数
18)滴定过快成细流,将碱液溅到锥形瓶壁而又未摇匀洗下

【交流与讨论】
1、减小实验误差的还有那些注意点?

2、滴定终点,结束时,溶液的pH是否一定为7?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考点21酸碱中和滴定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1、中和反应:酸+碱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2O②H2SO4+2NaOH====Na2SO4+2H2O③N3PO4+3NaOH====Na3PO4+3H2O

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HA+BOH====BA+H2O

1mol1mol

C(HA).V(HA)C(BOH).V(BOH)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量筒(或移液管)。

(2)操作:①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③计算。

(3)滴定管“0”刻度在上。

二、指示剂的选择

1、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值)

甲基3.13.1~4.4>4.4

红橙黄

酚酞58~10>10

无色浅红红

石蕊85~8>8

红紫蓝

(2)根据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发色范围选用指示剂。

①0.1mol/LNaOH滴定盐酸,酚酞和甲基均可使用,当然两者测定结果不同。

②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CH3COOH溶液恰好中和生成CH3COOCa,溶液呈弱碱性,选酚酞为指示剂,PH=8~10浅红色,误差小。

③用HCl滴定NH3.H2O恰好中和生成NH4Cl,溶液呈弱酸性,选甲基橙为指示剂,3.1~4.4橙色,误差小。

④用HCl滴定0.1mol/LNa2CO3溶液第一步生成NaHCO3时,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由红色→浅红→无色。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OH

第二步生成碳酸(CO2↑+H2O),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由黄色→橙色,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小结:(1)指示剂的选择:

①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②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

③石蕊试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

(2)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指示剂

操作酚酞甲基橙

强碱滴定强酸无色变为浅红色橙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浅红色变为无色黄色变为橙色

1、误差分析

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的滴定为例

因C标、V定分别代表标准液浓度、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定值,代入上式计算。

引起误差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

(1)视(读数)

注意:①滴定管中液体读数时精确到0.01mL②一般需滴定2-3次,取其平均值

(2)洗(仪器洗涤)

正确洗法:

二管二洗——滴定管和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注意:一般滴定管装标准液,锥形瓶里装待测液。

错误洗法导致结果:

①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定变大,V读变大,结果偏大。

②移液管仅用水洗,则待测液变稀,所取待测液溶质物质的量变少,V读变小,结果偏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量偏多,V读偏大,结果偏大。

④第一次滴定完后,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如何。

(3)漏(液体溅漏)

①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②终点已到,滴定管下端尖中级有液滴,则V读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4)泡(滴定管尖嘴气泡)

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管中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现气泡。如滴定开始有气泡,后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若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则结果偏小。

(5)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6)杂(标准物含杂)

用于配制标准液的固体应该是纯净物。但其中有可能混有杂质,称量时又按需标准物固体质量来称取的,帮一般均会产生误差,在此杂质又分两种情况:

①杂质与待测液不反应

如NaOH中含NaCl,所配的NaOH溶液浓度变小,滴定盐酸时,NaCl不参与反应,所需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测定结果偏大。

②若杂质与待测液反应,则应作具体分析。关键:比较与等物质的量的待测物反应消耗的杂质质量和标准物的质量。若消耗杂质的质量较大,则相当于削弱了原标准液的作用能力,故与一定量待测物反应时,消耗的标准体积变大,测定结果偏大。或者可用等质量的杂质、标准物分别与待测物反应,根据消耗的待测物质量的多少来判断。如杂质作用待测物质量越多,说明作用能力被增强,故测定结果偏小。

中和滴定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和滴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和滴定
【考试说明要求】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步骤。
2.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培养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和滴定的概念
1.定义: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A代表酸,B代表碱,反应的酸碱的物质的量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当酸和碱都为一元时,前面的关系式可简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键:①准确
②准确
二、中和滴定的仪器及指示剂
1.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
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2.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液、指示剂
三、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
1.准备
①滴定管:
a.检验滴定管是否漏水;
b.滴定管洗涤:。
c.向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
d.赶气泡后,将液面调节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录;
②锥形瓶:洗涤方式。
2.滴定:
a.锥形瓶注入________________,加入_______________。
b.滴定时左手__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______,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最后一滴时,指示剂__________,且30S内不褪色,反应即达到_____________。
3.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思考下列问题】(1)量筒有无“0”刻度?盛液前是否要润洗?取25.00mL的KMnO4溶液应用什么仪器?
(2)进行中和滴定时,浓度大好,还是小好?
(3)进行中和滴时,一般把已知浓度的溶液放入滴定管中,未知浓度的溶液放入锥形瓶中,若反放是否可行?
(4)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指示剂变色后,不慎又多滴了盐酸,是否有补救的办法?
四、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说来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石蕊不能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五、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产生误差的因素:⑴标准溶液不标准⑵仪器洗涤未按要求⑶滴定管气泡未排尽
⑷滴定管读数方法不正确⑸滴定管漏液⑹终点判断不准⑺滴定操作过程和读数过快等
【例题】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盐酸装入滴定管中)用偏高、偏低、无影响,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⑴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酸润洗()
⑵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碱液润洗()
⑶装酸的滴定管尖嘴内气泡未被赶掉就滴定()
⑷装有碱的滴定管尖嘴气泡未排出就取液()
⑸酸式滴管开始仰视读数,终了时俯视读数()
⑹碱式滴定管开始俯视读数,终了时仰视读数()
⑺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就取待测液,接近终点时用蒸馏水冲洗内壁()
⑻用碱液润洗锥形瓶()⑼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⑽指示剂变色后,又立即恢复,就停止滴定()
【课后练习】
1.()两人用同一瓶标准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刚用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它操作及读数全部正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操作有错B.乙操作有错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
2.()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HCl,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
A.4B.7.2C.10D.11.3
3.()用同一种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完全中和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A.相同B.中和盐酸需要的多C.中和醋酸需要的多D.无法比较
4.()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的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②NaCl③NaHCO3④K2CO3杂质时,其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①B.②C.②③D.②③④
5.由于以下操作的不规范,使实验结果带来偏差,请回答:
(1)在俯视的情况下,用量筒量取aml液体,则液体的实际体积比aml要
(2)在俯视的情况下,对滴定管的某一液面读数为bml,则正确读数要比bml.
(3)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由滴定管所读流出液体的体积为Cml,则实际流出的液体体积比Cml要.
(4)在俯视的情况下,对容量瓶进行定容,则所配溶液的实际浓度比想配的浓度要.
6.双指示剂法可用来测定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含量,具体的做法是:先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当NaOH或Na2CO3被转化为NaCl或NaHCO3时,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消耗V1ml盐酸.然后滴加甲基橙继续用标准盐酸滴定,当NaHCO3转化为NaCl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又消耗V2ml盐酸.
(1)今用上法进行下表五种试样的测试,根据盐酸的用量(V1,V2)确定试样①~⑤的成分
试样(1)(2)(3)(4)(5)
标准盐酸的用量V1>V2且V2=0V1<V2且V1=0V1=V2且V2>0V1>V2>0V2>V1>0
试样的成分
(2)若称取含杂质的试样1.200g(杂质不与HCl反应),配制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1000mol/L标准盐酸滴定,测得V1=35.00ml,V2=5.00ml,求试样的成份及百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