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必修三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二)。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二)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课前自主学习:
1.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有黄河流域的和,长江流域的和,管理市场贸易的官员是。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专管对外贸易。
2.元代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3.唐代商品经济发达,为商业服务的和飞钱问世。Www.jAB88.CoM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周时期
(1)商朝人善于经商,他们使用的货币主要是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等。
(2)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时期
(1)诸侯争霸,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这一时期的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2)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3.秦汉时期
(1)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2)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商业发展。
4.隋唐时期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
(2)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获得发展。
(3)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邸店、飞钱相继出现。
5.宋元时期
(1)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元代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时期
(1)虽然政府征收沉重的商税,施行种种压制政策,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
(2)棉花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
(4)“商帮”出现,典型的是徽商、晋商。
隋唐时期商业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统一B.政治清明C.民族融合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知识点二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市的变迁
(1)宋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地方设市。官府严格管理,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2)宋朝时,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于城市中。“草市”更加普遍,市的经营活动打破限制。
2.城市的发展
(1)古代的许多大城市首先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次才是商业中心。
(2)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因素,也催生出一批新兴城市一一工商业繁荣。-
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临安、扬州、登州等城市的兴起,主要是由于()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D.“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知识点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时,开通了海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贸易范围扩大,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进行“贡赐贸易”,之后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使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A.扬州B.泉州C.明州D.广州

巩固测试
1.司马迁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并引《周书》的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以农为本B.重农轻商
C.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D.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2.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在于()
A.城市中设有商业交易的专门场所
B.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
D.白银的广泛使用
3.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赢政之父秦异人争得王位,后来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其实质是(.)
A.吕不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B.战国时期的商业非常发达
C.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渗人到政治领域
D.官商勾结的现象在当时已经出现
4.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南宋政府的主要财源,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山农经济的衰落
C.财税政策的调整
D.弃农经商的盛行
5.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C.地域性商人团体纷纷涌现
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被打破
6.“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7.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A.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B.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C.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D.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8.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9.北宋初年,假如你到汴京游玩,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逗留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
D.购买商品时使用纸币“交子”
10.明朝初年,以铜钱,纸币办法定货币,严禁民间使用金银,但终无济于事,“民间交易,唯用金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令不畅B.金银产量增加
C.金银便于携带D.商品流通发展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北宋到南宋初,为了对商人征税,各地在税务官下设立专栏,对商旅进行严格的盘查。高宗绍兴年间,长江沿岸的税务增加栏头,对商旅进行非法缴租——税务专栏人员下面还有许多打手,“设弓罗箭,如待寇至",商旅一到,他们就大打出手,在正常商税之外另有勒索。材料二南宋之时,不少人已逐步改变了以前人们把工商业称为末业的看法,而认为“士农工商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并说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北宋熙宁年间,岁入缗钱六千万,南宋熙丰年间为六千五百三十缗,略高于北宋。北宋庆历中,每年商税收入为一千九百七十缗,熙丰年间更多一些,约占缗钱的三分之一。
一《简明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3)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认识。

相关推荐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①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②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秦汉时期:①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________政策,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②表现:商业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一定发展。
(3)隋唐时期:①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流通。②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________问世。
(4)宋元时期:①原因: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元朝交通发达,国家空前统一。②表现: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①原因: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②表现: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以________为代表的“商帮”。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①宋朝以前: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________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②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乡村的“________”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________、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①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②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________,催生一批城市的兴起繁荣。③南方经济的发展,使________等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①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________。②唐朝:_______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③宋朝:同亚非很多国家进行贸易,________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④元朝:________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形式──朝贡贸易:①特点: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在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②目的:宣扬________,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③萎缩:a.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b.表现: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1.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市”定时开启
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C.宋朝市坊界限打破,但官府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
D.明朝时出现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图1图2
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4.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的商业()
A.江南经济的繁荣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C.城市的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D.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

一、阅读课本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完成下列表格。
时代特点表现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完成下列表格。
1.市的变迁
项目宋以前宋以后
交易地点
交易时间
政府监管
2.城市的发展
代表城市城市功能
北方城市
南方城市
三、阅读课本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回答问题。
1.完成表格:
历史时期概况
西汉
唐朝
两宋
元朝
明清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目的有什么特点?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②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③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④元代大都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3.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1.C2.3.C4.A5.D

1.C2.A3.D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考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产生:
2、春秋战国时期繁荣: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商人:
3、秦汉至隋唐比较艰难:
4、隋唐时期:
5、两宋空前繁荣:原因:
(1)(2)
(3)(4)
6、元朝:
7、明清时期:(1)城镇商业:
(2)商品:
(3)长途贩运贸易:
(4)货币:
(5)商帮:
二、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2、宋朝:(1)市坊界限:
(2)草市:
(3)市镇:
(4)经营时间:
(5)官府控制力:
三、古代城市的发展
1、代表城市:
2、城市发展的原因:
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逐渐发展:
2、唐朝:
3、宋朝:
4、元朝:
5、清朝走向衰落:原因;
表现:
6、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1)官府控制。
(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目的:
影响;


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下,中国古代商业为什么还会取得发展。
答案:(1)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发展。
(2)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
(3)政府的政策,统治者的需要,政策有放宽的趋势。
(4)交通的便利。
(5)商人的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的是经济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外力只会延缓其发展,而不会从根本上阻绝其发展,在这个规律支配下,只要在某个朝代具备一定的条件,商业就取得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认真梳理每个朝代商业发展的条件然后加以概括综合。

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D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②唐朝长
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
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D
3、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
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A
4、有位书生到唐朝长安应试,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他不用长途携带大量钱币B、在东市里购买生活必须品
C、他晚上住宿在邸店D、他闲暇时到晋商会馆找朋友闲聊
D

1.(09年广东历史)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C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古代商业的发展”,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等的演变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三、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古代商业发展概况:重农抑商政策下艰难发展。完成下表:
时期概况原因
商朝产生――――
春秋战国打破控制――――
秦汉以后商业活动受限制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开通

元繁荣种类增加,出现,
成政府的主要财源
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明清商业繁荣成商品
长途贩运产生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内容,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
结合课本上的“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清明上河图》总结出宋朝前后不同的特点
宋以前宋朝到明清
分布地区在以上城市设市更加普遍。兴起四大商业市镇
地点限制特定地点,与分开界限被打破
官府管理官府严格管理不受
时间限制按时开、闭市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
关于主要的商业城市,可以把它分为两个方面:
⑴传统的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⑵经济重心南移催生的城市:四大商业市镇和扬州、益州

合作探究
1.想一想,商业产生的根源何在?它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如何?

2.“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分析秦汉时期商业有所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中国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

4.外出经商难免要携带大量财物,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5.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知识检测:
1.(2009枣庄模拟)“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2.(2009淮安等四市模拟)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3.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4.(2011年北京卷,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2011年天津卷,26)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6.(2011年海南卷,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7.(2011年天津卷,25)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8.(2011年浙江文综,1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9.(2011年上海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10.(2009山东高考)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1.(2010临沂二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这种状况是怎么结束的?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

(3)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

六、知识拓展:
闭关锁国,即严格限制中外交往。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本原因);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统治者担心遭受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其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但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互相作用了;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过程设计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使用贝为货币。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
思考: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3、隋唐商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通。(还包括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概况: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
4、宋元商业繁荣
两宋——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思考:两宋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的便利。
元朝——表现: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
概况:①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②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A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D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乾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汇兑,为官府代理钱粮。)。
结论: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注意——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出现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中国第一家票号
宋朝以前——概况:①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②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如汉唐长安城设有东、西“市”等等。
宋朝时期——概况:①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A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草市”也更加普遍。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
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
(3)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活跃。
②隋唐以后商业城市逐渐兴起,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逐渐由盛而衰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2、主要特点: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如郑和下西洋)
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
原因: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表现: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出口商品仅占总量3%左右。
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早,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商业日益繁荣。
②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③从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④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⑤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而衰。
●作业布置
A,基础归纳型:按照课堂教学思路,理清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用表格形式展现。
B,能力提高型:结合课文,自主探究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认购其一完成,可通过收集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