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5课辛亥革命

高中辛亥革命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3

第15课辛亥革命。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5课辛亥革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15课辛亥革命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理解一般指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所以应掌握革命党的建立、武装起义、思想宣传、武昌起义。通过轻敌推诿,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认识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原因:
①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②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来挽救统治危机。
2.条件:
(1)组织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
①性质:
②纲领: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围绕要不要,
要不要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在宣传的同时,还多次发动。其中1911年发动的起义最为有名。
思考1:同盟会成立的条件和性质是什么?

二、经过
1.爆发:武昌首义
(1)概况:年10月10日,和率先发难,武昌起义爆发。
(2)结果:起义胜利后,成立,推举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
(3)影响:武昌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许多地区也发生了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运动。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高潮
(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
成立,以为国旗。
(2)颁布《》:年3月颁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
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意义。
(3)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下诏退位,清王朝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思考2: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如何?

三、结果及意义
1.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原因:
①袁世凯手握重兵,具有一定的政治资本;
②资产阶级的弱性和妥协性;
③的涣散,立宪派和旧官僚的破坏;
④帝国主义的支持。
2.意义:
①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革命;
②作用: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影响: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思考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1.如何全面分析和评价三民主义?
所谓“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因为,清政府此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整个满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客观上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
“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其具体方法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比较完全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
②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③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革命派通过与保皇派的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把众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吸引到革命派一边。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了很高水平。

1.(08年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解析:B辛亥革命提倡民主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旗也是五色旗。
2.(2008年广东单科,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B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把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族主义指的就是“驱除鞑虏”,指的是满洲贵族。
3.(2007广东单科卷)(14分)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单选题:
1.(2007海南历史卷)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2.(2007全国文综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官吏
3.(2007四川文综)在近代中国,系统的出现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4.(2007上海历史)“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5.(08全国卷Ⅱ,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6.(08全国卷Ⅱ,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7.(08四川文综卷,16)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B.日俄俱败C.日胜俄败D.日俄休战
8.(08年广东理基,6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9.(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7)右图是1908年《申报》
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10.(08海南历史,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
11.(08四川延考)戊戌变法失败后,立宪派曾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B.黄花岗起义C.辛亥革命D.二次革命
12.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
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13.一部历史小说中写道:“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海
陆军代表等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孙中山大总统受任典礼。他宣誓词说:“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就任中国同盟会总理职务
B.孙中山就任反对袁世凯的海陆军大元帅职务
C.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
D.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职务
15.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治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16.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C.奖励实业B.保护工商D.土地革命
17.“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条款的根本目的在于
A.限制袁世凯B.维护共和制C.扩大内阁权利D.反对封建专制
18.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最大的成果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B.新文化运动极大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D.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
19.洪仁玕、康有为、孙中山思想的共同点是
A.主张推翻清朝统治B.主张君主立宪
C.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
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1)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结合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4分)

(2)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3分)示例: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

材料二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
(3)据以上材料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分)

(5)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4分)

22.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
颜渊、诸葛亮、范促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请回答问题:(6分)
(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4分)

(2)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2分)

第15课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CADCCBCACC11-20.CACDDABDCA
2.A.新军之“新”就在于改习洋操,按照西方军制进行编练。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清王朝统治。B项“最早”与题干不符,C项与组建新军目的不符。
4.C.从民谣辫子灭,跪拜礼灭可以看出这是辛亥革命之后才有的风俗。
5.C.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革命派与维新派都追求民主政治,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根本分歧,而分歧主要在于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和目标上,即暴力与改良,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选项AD为两派共同点,B为革命派主张,维新派没有提及,答案选C。申明,题干用“根本”一词本人认为不妥,改为“主要”较宜。
6.B.材料表明中国的革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选项ABD符合,向西方学习的“自由民主共和”等革命目标,排除A项,讲话的人是列宁,1924年逝世,D排除。
7.C.立宪派是20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主张: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同时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也希望学习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当时立宪派希望日胜俄败,正确答案为C。
8.A.考查信息解读能力。抓住材料中的“会党”和“共和”等信息分析解答。
9.C.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意,专制是树的下部,立宪在树上部,中间是断开的,二者截然分开。
10.C.“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
11.C.在早期的革命中,革命党人主要依靠革命党人和会党组织,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二次革命等,只有在辛亥革命中,立宪派投机革命。
二、非选择题
21.(1)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无法摆脱封建特权思想,不一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4分)
(2)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并同改良派进行思想论战;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3分)
(3)革命前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2分)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究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的产生的思想基础。(2分)
(5)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分)
22.(1)答: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封建传统观念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2)答:所拟题目规范、切题。jAB88.coM

相关推荐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案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论战;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中国民国的成立;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一、重点分析
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的分析是重点。
(一)建立条件:
1、经济基础:20世纪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
(二)同盟会的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以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难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条件是重点。
1、经济基础:汉口的自然经济解体早,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早,此外这一地区,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也便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3、群众基础:武汉地区帝国主义入侵较早,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起义准备: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5、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自主探究
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掌握这些问题,上课时由教师或各小组进行预习检测。
1、辛亥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一段找出两点,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其性质和目标是什么?(第一目第一段大字和小字)
3、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宗旨、机关刊物。(第一目第二大字)
4、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内容和评价。(第一目第二段小字)
5、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影响。
6、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7、武昌起义爆发于何时?起义胜利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材第二目)
8、中华民国建立的概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地位和性质。
9、作为清政府大官僚的袁世凯为什么能当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讲授学案
[重难探究]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搅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限制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

二、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请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跟踪练习
1.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D、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2007上海历史,A组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5、中华民族在近代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其中为近代中国民主政体的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6、辛亥革命失败给中国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
检测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是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清政府内外交困③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④戊戌变法的失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是
A.反对民族压迫B.反对满族统治
C.反清复明D.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3.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驱逐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4.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主要矛盾?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D.中国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5.孙中山盛赞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并寿”。主要是指
A.这次起义的规模巨大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反映了革命党人的英勇气慨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式的发展
6.武昌起义得以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革命党人在其他地区的起义打击了清王朝B.武昌地区革命形势高涨
C.危急时刻革命党人的革命主动精神D.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7.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提高了国民的地位
C.在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是指
A.中华民国成立B.《临时约法》的颁布
C.清帝下诏退位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1.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都督。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现象是
A.辛亥革命迅速扩展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旧官僚投机革命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12.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在根本上是因为
A.中国广大民众觉悟程度太低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13.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14.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C.动摇了封建制度根基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摘自《孙中山选集》第587页
请回答,
(1)孙中山在上文中指出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除孙中山总结的原因外,造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

(3)谈谈你对孙中山上述讲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
[重难探究]
一、(1)原则:主权在民;政体:“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
(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二、提示:
成功方面: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方面: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检测学案
15、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急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并以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手段对革命派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③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不断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下一步的革命斗争,表现了他不屈不挠坚持民主革命斗争的崇高精神。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与改良派的论战;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中国民国的
成立;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
同盟会建立的条件和性质的分析是重点。一建立条件:1、经济基础:20世纪出,民
族资本主义的比较迅速的发展。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3、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二同盟会
的性质:它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的基础上组成的,但它不同于
以上各团体,从其组织形式、组成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上看,它是中国第一个统
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难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条件是重点。1、经济基础:汉口的自然经济解体早,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成长早,此外这一地区,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也便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
级基础:随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群。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3、群众基础:武汉地区帝国主义入
侵较早,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这为资产阶
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4、起义准备: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
了长期的起义准备。5、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中国的革命有什么启示?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最终证明了农民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发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需
要新的阶级来领导,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领导
中国人民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讲授新课:
教师: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
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这时,中国的民族危急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
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那么,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千
米那学习的内容,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能够发生的历史背景使怎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教师:(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
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
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成
立了革命政党同盟会。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关于同盟会的内容,掌握同盟会的概况和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再政治上和经
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
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群众,也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生主义不是切实可行的土地纲领,只能是一中空想。这就
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在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同
盟会,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与之发生了激烈的论战。请同学们
阅读教材,思考,这场论战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使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人开始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
教师:对,由于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也促使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浙皖起义和广州起义。尽管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是,它们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高潮该到来了。
面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预备立宪!
教师:那么,清王朝采取的预备立宪是否能够挽救它的统治呢?
学生:不能!
教师:对,最后,它的立宪骗局被揭穿,革命高潮到来了!同学们知道革命的高潮指的
使哪一次革命吗?
学生:武昌起义!
教师:对,请同学们自己学习武昌起义的内容。
教师:武昌起义使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革命也存在着问题,问题在哪
里同学们知道吗?
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
在当时的革命形势下,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比如旧官僚黎元洪居然当
上了都督,说明革命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1912年1月1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建立中华民国。请同学们自学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
内容。思考:南京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府?
学生:自学,思考!
教师:提问。南京临时政府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位主体的政府。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
是,它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的统一。这就位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提供了机会。
1912年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篡夺了!请同学们
思考,为什么袁世凯能够夺取革命果实?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意味着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教师:提问。总结: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夺取革命果实主要有这样几条原因:1)武昌起
义后,同盟会处于十分涣散的境地,成分非常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
托在袁世凯身上。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的发展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也
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3)革命党人的妥协和退让。4)袁世凯手握重兵,又得到
了帝国主义的支持。尽管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但是,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帝
制,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
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次,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四,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
心。
课堂小节:
教师: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尽管
在最后,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
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
此,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所以,具有深远的历
史意义!
课堂习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
社会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怎么看?

板书设计:
第16课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阶级革命运动
1背景
2同盟会及其三民主义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
4革命党人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二武昌首义
1概况
2起义后的形势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临时政府的建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
原因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难点突破:
如何理解及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理解:(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包括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三个方面的历史任务。其具体含义是: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就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中国为民族独立国家,这在客观
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
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政治革命的根本体现,是孙中山
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通过国家核定地价,逐步收买地
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这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
(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
制等,具有很大的空想性。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民主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
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运动的发展。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理论的最高峰。它具有双重性,这源于其阶级性,也必将导致其实践的双重
结局。
评价:(1),进步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要求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民权主义要求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想要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当时的条件上,这
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局限性: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
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
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13课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背景: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请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哪些条件呢?
1、经济基础:的发展
2、阶级基础:的壮大
△当时,一些民主革命宣传家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这又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什么条件?
思想武器:西方的、等学说
3、思想基础:的传播重要阵地:和日本
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
△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需要哪些条件?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其它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1905年8月,日本东京
②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地位中国第一个的政党
5、军事准备:发动一系列(其中最为壮烈的是)
6、有利时机:风潮的兴起
7、其它条件: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二、经过:
1、爆发: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
2、高潮:成立和《中华民国临》颁布
时间:年元旦
①中华民国成立临时大总统:
国都、国旗: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内各民族
内容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及人身、居住等自由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的政体
②《临时约法》实行制,总理由议会产生
(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防止他)
影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
3、结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其原因:
①袁世凯是头子,握有重兵,对革命派软硬兼施
②替袁世凯撑腰,以多种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被迫
三、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
2、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
②建立起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③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
△上述性质和功绩的相互关系如何?
性质是对功绩的,功绩是对性质的。
3、不足:
①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
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导致上述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①主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阻挠和破坏,其力量过于
△随堂练习——《全品》第13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13课,略)
△作业:《全品》课时作业(十三)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辛亥革命爆发原因
二.《临时约法》
三.评价辛亥革命
(二)教学难点
一.三民主义
二.袁世凯篡权
三.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知识结构
一.武昌起义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斗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被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
②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③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同盟会的成立。
①兴中会
a.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b.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地位: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d.影响: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②同盟会
a.建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焦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机关刊物为《民报》。
d.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例题: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因为它[答案]D
A.成立时间早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政党”概念的理解。政党具备的条件有:是否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系统和党的领导人。选项A不能说明原因;选项B是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之一;选项C“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不一定具备政党形成的基本条件。
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①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②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官兵达五六千人。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①1911年,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
②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8.武昌起义
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①经过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
b.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②结果: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
③影响
a.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b.各省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c.列强看到革命浪潮难以阻挡,就一面宣布严守中立,一面寻打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它们看中了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
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统治。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例题: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C)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例题:“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予吾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出现孙中山所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D)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改良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思潮C。革命派长期在国外活动
D.资产阶级革命群众基础差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民国成立: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聚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临时约法》
①颁布: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内容
a.主权在民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三权分立: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责任内阁
A.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B.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
C.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后才能生效。
例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答案]B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明确的看出约法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但上升到本质的高度,这是民主的反映,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例题: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D)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3.评价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②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本质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
《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在宪法实施以前,它具有与宪法相等的效力。它是中国近代惟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主流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三.民主丰碑
1.结果
①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通电造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南京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记忆方法:清政府帝国主义,共和资本主义。
袁世凯能够篡夺胜利果实的原因?
1.帝国主义的支持。
中国民国建立后,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
2.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例题: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C)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例题: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并非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其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产阶级各个派别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同时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说它是成功的,是就其历史功绩而言。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是就其缺陷和不足而言,主要是指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例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因为这次革命[答案]A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本题关键要抓住“历史性巨变”几个字。作为一次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政例题: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C)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
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D.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治方面是否结束了旧的政治制度、经济上是否建立了新的经济形态和思想上是否建立了与新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文化。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即结束了旧的政体。
中国同盟会建立后,组织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相继失败。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迅速获得成功,并引发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革命为什么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呢?
提示:革命斗争能否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思考此类问题思路一定要开阔,既要想到根本原因,也不能忽视直接原因。
1.武汉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这一地区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早,发展也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
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斗大,形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3.武汉地区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民有着强烈的斗争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迫使清军调动,造成武昌清军守备力量薄弱。
5.革命党人长期在武汉地区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
6.熊秉坤、金兆龙等革命党人有着较强的革命主动精神,在计划泄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自行联络,提前起义,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与民主性
①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②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③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④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⑤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精神,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⑥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
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的关系
1.区别
①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装斗争等。
②因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称为辛亥革命(即广义上的辛亥革命)。
2.联系
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
②武昌起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目的。
③辛亥革命失败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还将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认识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1.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
2.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
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则是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找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