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球球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2

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球的表面积与体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课时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轴截面,寻找旋转体类组合体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难点:简单组合体的体积计算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复习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点出主题.师生共同复习,教师点出点题(板书)复习巩固
探索新知1.球的体积:
2.球的表面积:
师:设球的半径为R,那么它的体积:,它的面积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两个公式,思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公式说明球的体积和表面积都由球的半径R惟一确定.其中球的体积是半径R的三次函数,球的表面积是半径R的二次函数.
师(肯定):球的体积公式和球的表面积公式以后可以证明.这节课主要学习它们的应用.加强对公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典例分析例1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求证:
(1)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2)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证明:(1)设球的半径为R,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2R.
因为,

所以,.
(2)因为,

所以,S球=S圆柱侧.
例2球与圆台的上、下底面及侧面都相切,且球面面积与圆台的侧面积之比为3:4,则球的体积与圆台的体积之比为()
A.6:13B.5:14
C.3:4D.7:15
【解析】如图所示,作圆台的轴截面等腰梯形ABCD,球的大圆O内切于梯形ABCD.
设球的半径为R,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1、r2,由平面几何知识知,圆台的高为2R,母线长为r1+r2.
∵∠AOB=90°,OE⊥AB(E为切点),
∴R2=OE2=AEBE=r1r2.
由已知S球∶S圆台侧=4R2∶(r1+r2)2=3∶4
(r1+r2)2=
V球∶V圆台=
=故选A.
例3在球面上有四个点P、A、B、C,如果PA、PB、PC两两垂直且PA=PB=PC=a,求这个球的体积.
解:∵PA、PB、PC两两垂直,
PA=PB=PC=a.
∴以PA、PB、PC为相邻三条棱可以构造正方体.
又∵P、A、B、C四点是球面上四点,
∴球是正方体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

教师投影例1并读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投影答案并点评(本题联系各有关量的关键性要素是球的半径)

教师投影例2并读题,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道题中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生:球内切于圆台.
师:你准备怎样研究这个组合体?
生:画出球和圆台的轴截面.
师:圆台的高与球的哪一个量相等?
生:球的直径.
师:根据球和圆台的体积公式,你认为本题解题关键是什么?
生:求出球的半径与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间的关系.
师投影轴截面图,边分析边板书有关过程.
师:简单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包括简单几何体的内外切和内外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准确地画出它们的图形,一般要通过一些特殊点,如切点,某些顶点,或一些特殊的线,如轴线或高线等,作几何体的截面,在截面上运用平面几何的知识,研究有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而把问题解决.

教师投影例3并读题,学生先思考、讨论,教师视情况控制时间,给予引导,最后由学生分析,教师板书有关过程.
师:计算球的体积,首先必须先求出球的半径.由于PA、PB、PC是两两垂直的而且相等的三条棱,所以P–ABC可以看成一个正方体的一角,四点P、A、B、C在球上,所以此球可视为PA、PB、PC为相邻三条棱的正方体的外接球,其直径为正方体的对角线.本题较易,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师生讨论,突破问题解决的关键,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题有两种解题方法,此处采用构造法解题,目标培养学生联想,转化化归的能力.另一种方法,因要应用球的性质,可在以后讨论.
随堂练习1.(1)将一个气球的半径扩大1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2)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是acm,求球的体积.
(3)一个球的体积是100cm2,试计算它的表面积(取3.14,结果精确到1cm2,可用计算器).
参考答案:
1.(1)8倍;(2)(3)104.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归纳总结1.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2.等积变换
3.轴截面的应用学生独立思考、归纳,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完善归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整合知识的能力.
课后作业1.3第三课时习案学生独立完成固化练习
提升能力
备用例题
例1.已知过球面上三点A、B、C的截面到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C=BC=6,AB=4,求球面面积与球的体积.
【分析】可以用球的截面性质。即截面小圆的圆心到球心的线段垂直于截面小圆平面.
【解析】如图,设球心为O,球半径为R,作OO1⊥平面ABC于O1,由于OA=OB=OC=R,则O1是△ABC的外心.
设M是AB的中点,由于AC=BC,则O1∈CM.
设O1M=x,易知O1M⊥AB,则O1A=,O1C=CM–O1M=–x
又O1A=O1C
∴.解得
则O1A=O1B=O1C=.
在Rt△OO1A中,O1O=,∠OO1A=90°,OA=R,
由勾股定理得.解得.
故.
例2.如图所示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边长为a,PD=a,PA=PC=,且PD是四棱锥的高.
(1)在这个四棱锥中放入一个球,求球的最大半径;
(2)求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
【分析】(1)当所放的球与四棱锥各面都相切时球的半径最大,即球心到各个面的距离均相等,联想到用体积分割法求解.(2)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到P、A、B、C、D五点的距离均为半径,只要找出球心的位置即可.球心O在过底面中心E且垂直于底面的垂线上.
【解析】(1)设此球半径为R,最大的球应与四棱锥各个面都相切,设球心为S,连结SA、SB、SC、SP,则把此四棱锥分为五个棱锥,设它们的高均为R.



S□ABCD=a2.
VP–ABCD=VS–PDA+VS–PDC+VS–ABCD+VS–PAB+Vs–PBC,


所以,,
即球的最大半径为.
(2)法一:设PB的中点为F.
因为在Rt△PDB中,FP=FB=FD,
在Rt△PAB中,FA=FP=FB,
在Rt△PBC中,FP=FB=FC,
所以FP=FB=FA=FC=FD.
所以F为四棱锥外接球的球心,则FP为外接球的半径.
法二:球心O在如图EF上,设OE=x,EA=,

即球心O在PB中点F上.
【评析】方法二为求多面体(底面正多面边形)外接球半径的通法;求多面体内切球半径经常采用体积分割求和方法.

精选阅读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学案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侧面积公式:,,,,,.
2.体积公式:=,,,.
3.球:,.
4.简单的组合体:
⑴正方体和球正方体的边长为,则其外接球的半径为.
正方体的边长为,则其内切球的半径为.
⑵正四面体和球正四面的边长为,则其外接球的半径为.
【自我检测】
1.若一个球的体积为,则它的表面积为_______.
2.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2,高为,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3.若圆锥的母线长为3cm,侧面展开所得扇形圆心角为,则圆锥的体积为.
4.在中,若,则的外接圆半径,将此结论拓展到空间,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四面体中,若两两垂直,,则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这个长方体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6.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位5,一质点自点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的最短路线的长为.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12cm,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cm和25πcm,则(1)圆台的高
为(2)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
(2)若三棱锥的三个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3)三棱柱的一个侧面面积为,此侧面所对的棱与此面的距离为,则此棱柱的体积为.
(4)已知三棱锥O-ABC中,OA、OB、OC两两互相垂直,OC=1,OA=x,OB=y,若x+y=4,则已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是.
【例2】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3)求三棱锥的体积.

【例3】如图,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PA=AD=2,BD=。
(1)求棱锥P-ABCD的体积;
(2)求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

课堂小结
(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2)了解一些简单组合体(如正方体和球,正四面体和球);
(3)几何体表面的最短距离问题------侧面展开.

三、课后作业
1.一个球的外切正方体的全面积等于,则此球的体积为.
2.等边圆柱(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与球的半径相等,则等边圆柱的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3.三个平面两两垂直,三条交线相交于,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2、3,
则=.
4.圆锥的全面积为,侧面展开图的中心角为60°,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5.如图,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等于1,且,则该三棱柱的体积是.
6.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的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侧棱长都等于1,且∠BAC=30°,M、N分别在棱AC和AD上,则BM+MN+NB的最小值为.
7.如图,在多面体中,已知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均为正三角形,∥,=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8.已知正四棱锥中,,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则高为.
9.如图,已知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平面,.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3)若是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

10.如图,矩形中,⊥平面,,为上的一点,且⊥平面,,求三棱锥的体积.

四、纠错分析
错题卡题号错题原因分析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
2.
3.4
4.
【自我检测】
1.122.23.4.5.6π6.13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1)20(2)3(3)(4)
【例2】(Ⅰ)连结,在中,、分别为,的中点,则
(Ⅱ)
(Ⅲ),,且,
,.

∴,即.=
=.
【例3】解:(1)由知四边形ABCD为边长是2的正方形,
,又PA平面ABCD,=.
(2)设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为,
PA平面ABCD,=.
由条件,.
由.得.
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为.
三、课后作业
1.2.3:23.4.
5.6.7.8.
9.(1)证明:,且平面,∴平面.
(2)证明:在直角梯形中,过作于点,则四边形为矩形.
∴.又,∴.在Rt△中,,
∴,.∴.
则,∴.
又,∴.
,∴平面.
(3)∵是中点,∴到面的距离是到面距离的一半.
.
10.解:连结.可证三棱锥中,与底面垂直,所以所求
体积为.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

学习目标
1.了解柱、锥、台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柱、锥、台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25~P26,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多面体的表面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加上___________.

复习2: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圆柱、圆锥底面和圆台上底面的半径都是,圆台下底面的半径是,母线长都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初中我们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面积,为高),是否柱体的体积都是这样求呢?锥体、台体的体积呢?

二、新课导学
※探索新知
新知:经过证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祖暅原理)

柱体体积公式为:,(为底面积,为高)
锥体体积公式为:,(为底面积,为高)
台体体积公式为: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为高)

补充:柱体的高是指两底面之间的距离;锥体的高是指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台体的高是指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

反思:思考下列问题
⑴比较柱体和锥体的体积公式,你发现什么结论?
⑵比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你能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典型例题
例1如图(1)所示,三棱锥的顶点为,是它的三条侧棱,且分别是面的垂线,又,,求三棱锥的体积.

变式:如图(2),在边长为4的立方体中,求三棱锥的体积.

小结:求解锥体体积时,要注意观察其结构特征,尤其是三棱锥(四面体),它的每一个面都可以当作底面来处理.这一方法又叫做等体积法,通常运用此法可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后面将会学习),它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方便.

例2高12的圆台,它的中截面(过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平面与圆台的截面)面积为225,体积为,求截得它的圆锥的体积.

变式:已知正六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高为2,求截得它的的正六棱锥的体积.

小结:对于台体和其对应锥体之间的关系,可通过轴截面中对应边的关系,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
※动手试试
练1.在△中,°,若将△绕直线旋转一周,求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

练2.直三棱柱高为6,底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将棱柱削成圆柱,求削去部分体积的最小值.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柱体、锥体、台体体积公式及应用,公式不要死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2.求体积要注意顶点、底面、高的合理选择.

※知识拓展
祖暅及祖暅原理
祖暅,祖冲之(求圆周率的人)之子,河北人,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柱体、锥体,包括球的体积都可以用祖暅原理推导出来.

祖暅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
1.圆柱的高增大为原来的3倍,底面直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圆柱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
A.6倍B.9倍C.12倍D.16倍
2.已知直四棱柱相邻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则它的体积为().
A.B.C.D.4
3.各棱长均为的三棱锥中,任意一个顶点到其对应面的距离为().
A.B.C.D.
4.一个斜棱柱的的体积是30,和它等底等高的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
5.已知圆台两底面的半径分别为,则圆台和截得它的圆锥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有一堆规格相同的铁制(铁的密度是)六角螺帽共重,已知底面是正六边形,边长为12,内孔直径为10,高为10,问这堆螺帽大约有多少个(取3.14).

2.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恰好可以拼成一个三棱柱,这个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相等,这个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也都相等.设四棱锥、三棱锥、三棱柱的高分别为,则﹕﹕=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小故事: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真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谜.胡夫大金字塔是一个正四棱锥外形的建筑,塔底边长230米,塔高146.5米,你能计算建此金字塔用了多少石块吗?

要求:新课标对本节内容要求是了解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也就是说对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证明和记忆不作要求,按通常的理解是会求体积和面积,以及很简单的应用即可.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求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转化、化归以及类比的能力.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利于学生们把握整体的课堂学习.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1、阅读教材23—25页内容,回答问题(柱、锥、台表面积)

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和长方体

的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你知道上述几何体的展开图与其表面积的关系吗?

2棱柱、棱锥、棱台也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它们的展开图是什么?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3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们的表面积?

4联系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你能想象圆台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并且画出它吗?如果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r′,r,母线长为,你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

结论:1正方体、长方体是由多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它们的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的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面积的方法,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2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其表面积等于围成棱柱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多个三角形拼接成的,其表面积等于围成棱锥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棱台的侧面展开图是由多个梯形拼接成的,其表面积等于围成棱台的各个面的面积的和.3它们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利用它们的侧面展开图来求得它们的侧面积,由于底面是圆面,其底面积直接应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得.其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那么圆柱的底面面积为πr2,侧面面积为2πrl.因此,圆柱的表面积S=2πr2+2πrl=2πr(r+l).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那么它的表面积S=πr2+πrl=πr(r+l).4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它的表面积等于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和加上侧面的面积,即.

思考:圆柱、圆锥和圆台的表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一:完成教材例1、例2,体会例1、2所蕴含的解题技巧;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1;把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切成27个全等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教学效果】: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错,对于圆台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我做了这样的处理:只是提示推导过程,而没有在课堂上一步一步的推导.

2、阅读教材第25—27页内容,回答问题(柱、锥、台体积)

5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你能将它们统一成一种形式吗,并依次类比出柱体的体积公式吗?椎体呢?

6比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柱体=Sh(S为底面积,h为柱体的高);

V锥体=(S为底面积,h为锥体的高);

V台体=h(S′,S分别为上、下底面积,h为台体的高).你能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柱体、锥体是否可以看作“特殊”的台体?其体积公式是否可以看作台体体积公式的“特殊”形式?

结论:5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V=a3=a2a=Sh;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分别为a,b,c,其体积为V=abc=(ab)c=Sh;底面半径为r高为h的圆柱的体积是V=πr2h=Sh,可以类比,一般的柱体的体积也是V=Sh,其中S是底面面积,h为柱体的高.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S为底面面积,h为高),它是同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棱锥的体积也是同底等高的棱柱体积的,即棱锥的体积V=(S为底面面积,h为高).由此可见,棱柱与圆柱的体积公式类似,都是底面面积乘高;棱锥与圆锥的体积公式类似,都是底面面积乘高的.由于圆台(棱台)是由圆锥(棱锥)截成的,因此可以利用两个锥体的体积差,得到圆台(棱台)的体积公式V=(S′++S)h,其中S′,S分别为上、下底面面积,h为圆台(棱台)高.注意:不要求推导公式,也不要求记忆.6柱体可以看作是上、下底面相同的台体,锥体可以看作是有一个底面是一个点的台体.因此柱体、锥体可以看作“特殊”的台体.当S′=0时,台体的体积公式变为锥体的体积公式;当S′=S时,台体的体积公式变为柱体的体积公式,因此,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可以看作台体体积公式的“特殊”形式.

柱体和锥体可以看作由台体变化得到,柱体可以看作是上、下底面相同的台体,锥体可以看作是有一个底面是一个点的台体,因此很容易得出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如图:

练习二:完成教材26页例3,体会例3中蕴含的解题技巧;完成教材27页练习2;把长和宽分别为6和3的矩形卷成一个圆柱的侧面,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已知三棱锥O-ABC中,OA、OB、OC两两垂直,OC=1,OA=x,OB=y,且x+y=4,则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是;④已知正三棱台(上、下底面是正三角形,上底面的中心在下底面的投影是下底面的中心)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是2cm和4cm,侧棱长是cm,试求该三棱台的表面积与体积;④: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图12所示为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并且侧棱PA⊥AB,PA⊥AC,AB⊥AC.结果:1/6)

【教学效果】:对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比较繁琐,教材采取了直接给出的模式,教师不要过多的渗入推导,加重学生负担.

三、【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29页习题1.3A组第1、2、3题;

2、选做题: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存储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m,高4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m(底面直径不变).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仓库的表面积;哪个方案更经济些?(比较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大、表面积好更实惠经济).

四、【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完这节课之后要求学生们能达到熟练的应用公式解题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本来是一课时的内容,但是上课时发现一课时太紧凑,就分为了两课时来讲,第一课时讲表面积,第二课时讲体积.有时候课堂上是要求我们能二次备课、临时调整的,不能为了完成课时任务而增加教学量.

对于这节课,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这节课也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课堂上一个好动的学生在我讲课的时候偷偷的说话,由于我在讲课,没有及时的制止,只是目光示意.等我讲到求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我说三角形的面积有三种求法,一种是根据两边和夹角的正弦来求面积,另一种是底乘高,那么另外一种是什么?这个同学说高乘底,我没有言语,当时心里面有点儿生气,但是后来他又说了一遍,班里面的同学有点儿笑,由于是课堂,这种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我不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说底乘高和高乘底是一样的,这不能算作两种方法,就这样解了围.等我讲完课,还有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我让学生做作业,或者往后面预习也可以,当我转到后面的时候这个同学问我:老师我做什么啊?我说:做作业啊!这个同学说我没有作业本了.我一听,有点儿蒙,说:昨天不是刚发的作业本吗?这个同学说:我作业本刚刚交上了.由于昨天晚上学生们活动,所以有一部分同学的作业没有交,所以在讲完课的时候我把作业本收起来了.这时我说,你可以先往后面预习一下,这个同学拿出课本,说:预习什么?我有点儿发火,但是没有流露出来,道:往后面预习,预习体积.这个同学坐下了,这时有同学问题,正在给同学辅导,这个同学突然大声道:老师,我想去厕所!当时我一下子火了,把粉笔往地上一摔......

其实自己心里面觉得很难受,不想发火,但是还是发火了.不找别人的原因,先找找自己的原因,我觉得恰当的处理应该是下课时找他谈一谈,但是我没有做到.或许这个同学这样做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并没有太大的恶意,而我却伤害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或许这个学生真的是想上厕所,没有什么恶意,但是我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以前总以为自己是克制的最好的,但是还是没有克制住,这一点,我要汲取教训,不能再犯.

以后,我要汲取这个教训,一定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可以说,这一节课因为这一个发火,一节本来成功的课,变成了失败的课.

很愧疚.

高一数学教案:《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教案:《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对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了解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割——求和——化为准确和”,有利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微积分和近代数学知识。

⑵能运用球的面积和体积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从而得到一种推导球体积公式V=πR3和面积公式S=4πR2的方法,即“分割求近似值,再由近似和转化为球的体积和面积”的方法,体现了极限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了我们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难点:推导体积和面积公式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

三、学法和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挥空间想象能力,了解并初步掌握“分割、求近似值的、再由近似值的和转化为球的体积和面积”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

⑴教师提出问题:球既没有底面,也无法像在柱体、锥体和台体那样展开成平面图形,那么怎样来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⑵教师设疑:球的大小是与球的半径有关,如何用球半径来表示球的体积和面积?激发学生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

探究新知

1.球的体积:

如果用一组等距离的平面去切割球,当距离很小之时得到很多“小圆片”,“小圆片”的体积的体积之和正好是球的体积,由于“小圆片”近似于圆柱形状,所以它的体积也近似于圆柱形状,所以它的体积有也近似于相应的圆柱和体积,因此求球的体积可以按“分割——求和——化为准确和”的方法来进行。

步骤:

第一步:分割

如图:把半球的垂直于底面的半径OA作n等分,过这些等分点,用一组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把半球切割成n个“小圆片”,“小圆片”厚度近似为,底面是“小圆片”的底面。

练习:一种空心钢球的质量是142g,外径是5cm,求它的内径(钢的密度是7.9g/cm3)

2.球的表面积:

球的表面积是球的表面大小的度量,它也是球半径R的函数,由于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所以不能像推导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公式那样推导球的表面积公式,所以仍然用“分割、求近似和,再由近似和转化为准确和”方法推导。

思考:推导过程是以什么量作为等量变换的?

半径为R的球的表面积为 S=4πR2

练习: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为3、4、5,是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答案50元)

典例分析

课本P47 例4和P29例5

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⑴正方形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体积的比为 ,表面积比为 。

(答案: ; 3 :1)

⑵在球心同侧有相距9cm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49πcm2和400πcm2,求球的表面积。 (答案:2500πcm2)

分析:可画出球的轴截面,利用球的截面性质求球的半径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球的体积和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利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球的问题,了解了推导中的“分割、求近似和,再由近似和转化为准确和”的解题方法。

评价设计

作业 P30 练习1、3 ,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