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自然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自然地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自然地理)”,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自然地理)

必修1自然地理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b)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a)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b)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2.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b)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a)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7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1月: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b)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西北风寒冷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高温多雨,冬季东北风温暖干燥。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a)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一般而言,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全年处于赤道低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全年盛行西风。分布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分布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补充:在高气压,信风和极地风带控制下,干旱;在低气压和盛行西风带控制下,湿润
3.常见天气系统
(1)锋与天气a)气团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b)冷锋和暖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例如:冬季春大风、寒潮、沙尘暴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例如:春、夏南方降水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运动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下沉,多晴朗、干燥天气
4.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3)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结果使地表趋向平坦。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2.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a)褶皱山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b)断块山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压力、张力作用。上升岩体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c)火山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熔岩高原;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修建成本高,工程难度大。a)运输线路结构: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b)线路分布格局: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线路延伸方向:迂回前进,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3.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a)河流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以河谷为例)b)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河口)。(以冲积平原为例)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a)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b)便捷的对外联系和运输c)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为基础,呈纬向带状分布。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为基础,呈经向带状分布。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WWW.jaB88.com

相关阅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资料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围

特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
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
温带:梨、桃、苹果、甜菜
高寒:青藏高原青稞
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
光照: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短日照植物,塑料大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
地形: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
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社会市场因素(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
交通,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保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按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地中海式农业
现代农业
(发达国家):种植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农
业地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
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3、按投入多少:
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
集约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
4、按产品用途: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下表)
农业类型特点原始、粗放、自给传统、劳动密集、自给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
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劳动力多,精耕细作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
耕地状况不断迁移变换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
生产动力人力人力、畜力机械
生产技术靠自然凭经验靠科技
目前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分布地区状况贫穷落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
环境问题无生态失衡、物种少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原始社会:采集、狩猎(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农业阶段:障碍、资源
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第二节工业区位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原材料、市场、运输条件、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能源、环境条件、其它因素
工业类型区位选择原则部门举例工业特点
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市场指向型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运输指向型布局在沿海、沿港或铁路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区美国东海岸的钢铁工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加拿大炼铝工业、上海宝钢影响一个地区资源的开发程度;高效率运输系统使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技术指向型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接近
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动力指向型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环境指向型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感光器材、电子厂、电影工业、慕尼黑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
二、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生产上的联系:总厂与分厂的联系:汽车生产
“上下游”的联系:上游工厂的产品一般是下游工厂的原料:钢铁工业、服装生产
非生产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等;意义: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处理环境污染
工业集聚
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我国沿海地区多层建筑的标准厂房内,有服装、雨伞、鞋帽等工业
共同利用交通:上海宝钢所在工业区、日本港口附近的工业区
共同利用资源: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炼铝厂和砂轮厂都靠近铝土矿产地
共同利用能源:克拉玛依石油城、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工业地域
工业点:工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小城镇和乡镇的经济主体,例:济钢
工业区:工业地域类型的中心环节,中等城市经济主体,例济南东部济钢和炼油厂工业区
工业枢纽:一般对应工业城市,例:济南、天津
工业地区:多个工业城市,在经济协作区或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例:沪宁杭等
工业点、区、枢纽、地区在内外联系、经济作用强弱、工业部门多少、综合性大小方面逐级增强
补充
世界主要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中国工业区: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劳动力丰富、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加强国际合作
大气污染企业: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企业: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企业:化工厂、炼油厂
大气污染、固废污染企业:发电厂、钢铁厂
无污染企业:服装厂、印刷厂、玩具厂
第三节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公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
捷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
2、五种方式排序
运量:水运>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速度: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管道>水运
3、选择最好的运输方式:“多快好省”原则
运距,近:公路、铁路;远:航空、水运
运量,大:铁路、水运;小:航空
运费,高:铁路;低:水运
二、邮电通信
分类方式任务
邮政通信交通运输工具实物(信函、文件、包裹)
电信通信电磁系统信息(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
三、商业
环节:收购存储、调运、销售
国际贸易:商品贸易、资本投入、劳动力和技术流动,贸易比商业范围广
四、交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影响城市区位和形态
区位:江岸渡口和河流交汇处武汉、宜宾、重庆高一七班版权所有,请外班自重!
形态外部:沿河呈带状、团块状西安:泾、渭河交汇;内部:棋盘状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综合发展,集中式团块状、分散状、多方向沿轴放射状
木船时代:沿河发展
轮船时代:沿江海发展
铁路、公路使城市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分布的单一形式:沿交通轴发展,催生了新一代城市:石家庄、株洲
(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湘黔、浙赣)、郑州(京广、陇海—兰新)
受交通线路衰落而衰落的城市:大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发展,扬州、济宁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五、交通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网点区位:帆船、马车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
公、铁路时代:公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区位变化
①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原因: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②商业网点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处发展的原因:私人小汽车普及;高速公路;城市郊区快速道路网;城市郊区化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特点分布举例利弊
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过渡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
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
秀人才移民
3、特点
国际: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
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
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
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必修2知识结构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发达国家增长(如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增长(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3、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

4、人口增长模式

①原始型:

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

分布地区: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落

②传统型:

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

分布地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

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

分布地区:多数发达国家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①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目前仍处于型转向型的过渡阶段;

B、②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从型向型的转变。

二、人口的迁移

1、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迁移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2、我国的人口迁移

①改革开放前,主要由沿海迁到边疆

迁移原因:受政策影响(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迁移)

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迁移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3、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入地的影响:

利:人才流入,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弊: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

②对迁出地的影响:

利: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

弊:人才、劳动力流失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等

②政治因素:如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③社会文化因素:如宗教、民族等

④自然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如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等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指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正比)——主要因素

②科技发展水平(正比)——影响资源开发数量

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比)——影响资源消耗数量

④地域的开放程度(正比)——影响区域外资源的输入

会考示例:

1.图1中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2.图1中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3.人口合理容量

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B.等同于人口容量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

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内部主要功能分区及其特点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3、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多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地带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②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发达,地租越高)

2、历史因素:

早期功能分区的延续(如北京故宫)

3、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等(如唐人街)

4、行政因素:

政策、城市规划等

三、城市的服务范围特点:(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人口规模)

1、小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

大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服务范围。

(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2、等级高的城市数目,相距较;等级低的城市数目,相距较。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四、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

3、世界城市化进程:

①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较高,大都进入后期成熟阶段(出现现象)

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多数处于初期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出现现象)

③世界城市化整体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发展中国家是主体)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环境污染问题:

、、、

②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社会问题:

住宅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

5、缓解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①改善城市交通(如实行公交优先政策等)和居住条件

②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创建生态城市

③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五、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会考示例:

1.北京王府井大街、方庄小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下列各组城市(卫星城)中,从城市等级上可以看出服务范围不同的一组是

A.顺义昌平B.上海北京C.长春哈尔滨D.北京通州

3.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民的素质还不够高B.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C.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还不足D.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和降水)

②地形:平原适宜发展;山地适宜发展

③④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③科技水平(包括机械化、农药、化肥、冷藏保鲜技术、培育良种等)

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

三、现代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1、主要作物及农产品:小麦、羊

2、区位条件: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政策支持(实行“牧者有其地”的政策)

3、主要特点: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四、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1、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2、区位条件:

①自然因素:地势、土壤、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地广人稀

3、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五、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

1、主要农产品:牛、羊

2、区位条件: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②社会经济因素:距海港近,交通;市场;土地租金低廉;地广人稀

3、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六、乳畜业——以西欧为例

1、主要农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2、区位条件: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3、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七、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2、主要作物:水稻

3、区位条件:

①自然因素: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适宜水田管理

土壤;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历史悠久,人们喜爱吃大米

3、主要特点:

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②单产高,但商品率;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④水利工程量大

八、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生态问题:

①森林、草原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壤退化

2、污染问题:

农药的使用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会考示例:

1.读图9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

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

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从纬度位置看寿光市地处五带中的带;从海陆位置看寿光市位于大陆岸。该地属气候类型。

(2)分析图9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答出三项即可)

(3)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答出两项即可)

(4)分析所给信息,说出寿光市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出两项即可)

2.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市场C.交通D.技术 

3.有关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优势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4.影响昆明花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地价、政策等

注意:原材料(如矿产、农业初级产品等)、动力(如煤炭、电力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

二、主导型工业类型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制糖业、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接近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动能炼铝厂等有色金属冶炼接近火电场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等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精密仪表、卫星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A、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

B、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

C、工业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

D、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的吸引力;

E、信息通达性对戒工业区位的影响加强

2、环境状况对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之一

3、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四、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联系):上下游关系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空间联系):共用基础设施和资源

(二)工业集聚的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

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以工业联系为基础,共用空间,基础设施和信息。

3、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可形成工业城市。

(四)四者关系:

导致形成发展为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

五、工业分散的原因: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六、传统工业区

1、代表:德国鲁尔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2、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等资源

3、特点:

 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代表工业: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5、存在的问题:

 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七、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足的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便利的水陆交通②广阔的市场③劳动力丰富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用地紧张

3、鲁尔区的治理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和工来布局(合并和技术改造,产业转移,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优化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产业)

七、美国“硅谷”工业发展

1、区位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

③有高等院校,是全世界人才高地

④便捷的交通

⑤军事订货,市场稳定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高素质人才)

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特点

突出优点突出缺点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好,长途运费较低建设投资大、成本高

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运量小,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最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最慢、连续性差

航空速度最快,效率高运量小,运费最高

管道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灵活性差,设备投资大

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生物等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展、科技、社会(国防、民族团结)等

三、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线发展,聚落发展速度

2、交通线衰落,聚落发展趋于缓慢甚于停滞

3、聚落沿交通轴发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四、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2、商业网点分布以市场最优为原则:

分布在有大量消费人口的地区

3、商业网点分布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时期人类思想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崇拜、依赖自然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文明利用、改造自然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科学萌芽)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后工业文明谋求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发展问题

三、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按类型分为:

①污染问题: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②生态破坏问题: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按区域分为:

①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和荒漠化、森林减少等)

②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

四、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基础

可持续——条件

可持续——目的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①原则:

同代、代际、人与其他生物、国家间的公平

②原则:

发展须保持在环境承载力之内

③原则:

保持地球是各国共同的任务,要实现全球整体协调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3、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会考示例:

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表述属于公平性原则的是

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3.“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4.下列防治工业污染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实行终端治理B.实行分散治理

C.市场为最优原则D.推行清洁生产

5.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生态破坏B.噪声污染C.大气污染D.粮食匮乏

6.持续发展要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

A.实行环保标志认证B.决策者的观念转变和行为改变

C.工厂实行清洁生产D.公众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