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复习教案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地理《人口增长》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复习教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

从容说课

纵观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有快有慢,主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工业革命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两类,但都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又演变为“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每种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表现出不同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特点。教学时,可对这几种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它们在基本特点、影响因素、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各类型之间并无严格的界线。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励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与学水平。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

3.理解“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法。

2.通过探究与活动,学会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3.运用本地区人口统计资料绘制图表,学会说明人口增长特征、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模式。

2.认识我国的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相关知识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023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023”,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目标解析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了解世界历史上人口增长状况
2.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3.通过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
4.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学习重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学习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阅读P2-课文、图表和“知识窗”内容,填写下表
历史阶段增长速度原因
古代十分缓慢
近代速度加快
现代迅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转变
阅读P4-5课文和图1-1-4、图1-1-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

主要特征出现
时间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目前
分布区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
增长率人均
寿命人口
增长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2.读课本P4图1-1-5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与人口增长模式完成
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
金字塔形状特点塔底
塔尖
寿命
举例
类型()型()型()型
3.人口增长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变首先从开始的;人口向第四阶段的转变是靠的实现的。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阅读P6“图1-1-6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P6-7课文及图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表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国家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采取的对策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课堂小结:

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1~2题:
1、1950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B.迅速增长C.速度加快D.保持稳定
2、从图示来看,177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③平均寿命延长
④人口出生率上升: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一个地方总人口变化
B.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C.人口增长模式因各国及地区的选择而不同D.人口增长模式仅反映人口出生的状况
4、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5、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6、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阶段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
7、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C.社会经济的差异D.文化、环境的差异
8、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多属于低速增长阶段
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都属于增长减缓阶段
C.我国各地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增长减缓阶段
D.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增长减缓阶段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是①气候条件改善②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④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11、发展中国家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有()
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接纳移民D.鼓励移民
12、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
13、产业革命初期出现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
14、自然增长率迅速提高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
15、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问题C.失业问题D.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16、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不断B.各国国土兼并加剧,赋税繁重
C.自然灾害频繁D.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
17、人口加速增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人口政策B.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C.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家庭观念的转变D.农业的丰收

二、综合题
18、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
是。
(2)图中①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增长的阶段。
(3)图中②阶段为人口阶段,这一阶
段的代表国家有、等。
(4)目前我国正处于阶段(填数字),这些得益于我国的工作。

19、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
是国,理由是。
(2)甲、乙两国中,近年人口净增数量大
的是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的是国,具有发展中国家
人口年龄特点的是国。
(3)两国对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
人口政策分别是:甲;
乙。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的地区差异。

2.掌握人口图表的阅读方法,运用人口图表进行分析,概括出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重点难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并会阅读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特点,并探究原因。

【自主学习】x k b 1 . c o m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X k b 1 . c o m

读表1—1—1 “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

分析讨论:1、如果纵向比较,会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横向比较,会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1、纵向比较,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特点不同。x k b 1 . c o m

1900—1910年,人口增长 ;1910—1920年,人口增长 。

2、横向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死

亡率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发达

国家。

【合作学习】

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当堂达标】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起点为零。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2.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3.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地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4

9

15

A国

9

11

B国

15

6

9

C国

37

6

31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并将A、B、C填入自然增长率距平图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处于________阶段。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的相应括号中。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_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___率的下降。

【本节小结】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段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按照年龄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划分,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人口容量学法指导(一)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人口容量学法指导(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人口容量学法指导(一)

一、章节内容概要和章节结构

本单元是人文地理学的开篇,从人口问题切入,是因为它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从课本内容看本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人口的增长及其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课标中对本章学习的要求是: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够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发现人口流动规律,推断不同地区的现实及未来人口问题,认识地球环境承载能力的规律。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础,第一节首先学习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的知识,这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而了解了人口增长地区之间有差异之后,进一步学习不同地区间的这种差异会推动人口的迁移。最后一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问题实际是一个人口问题的扩展问题。通过对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概念的认识以及之前的关于人口增长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对于我们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认识。本章的整体知识结构如下图: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重点难点】

结合实例了解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自主学习】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概念:

二、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阶段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来源:学+科+网Z+X+X+K]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以后

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了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国内人口迁移

阶段

迁移原因

迁移方式

迁移方向

古代

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

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

有计划、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

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

迁移的流量增大,

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合作学习】

阅读课本P13图1—2—4,说出我国80年代后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析迁移原因。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你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

2.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二、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往年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但是在有数亿剩余劳动力的中国,2004年令人意外的发生了大规模的“民工荒”。2008年春节过后,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不但没有缓解,而且有向其他地区蔓延之势,江西、河南、辽宁等地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材料二 2005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地区

GDP总量(亿元)

人均GDP(元)

东部

122009.42

22076

中部

50525.76

11390

西部

25522.01

8852

材料三 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和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材料三看出,人口迁入地区是____________(经济地带),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