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019

高中地理法制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019。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019”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2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1、结合相关图示,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记住人口迁移的分类。
2、结合相关人口迁移图,理解在不同时期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意义

阅读课本第8、9页
1、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迁移。
2、读图1.8读出人口的迁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迁入地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读图1.9,比较80年代前后人口的迁移有何不同?

1、假如A、B、C代表三个行政区:
(1)左图中哪几种方式属于人口迁移?
(2)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时间超过一年)()
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2、在每个大洲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表示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欧洲二战后
北美洲
拉美
大洋州
非洲
3、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是、
和。迁入的主要原因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特点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

二战后

2、国内人口迁移(以我国为例)
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

当代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3、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4、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5、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是()
A.环境问题B.粮食问题C.资源问题D.人口问题
判断题: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是有计划进行的()
7、二次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是定居人口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参考答案:
问题探究3: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矿产资源丰富
加强与外界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
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1.内地到沿海
2.山区到平原
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课堂反馈:
1—5BACBD6—7BA

精选阅读

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51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5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案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2.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迁出地迁入地迁移特点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

二战后

(2)国内人口迁移(以我国为例)
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

古代

当代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3.意义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2.个人因素:
案例:(1)美国人口迁移

分析美国本国哪些因素促使它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②列表比较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归纳促使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迁移的因素:
时期迁移原因迁移流向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以后

(2)分析我国古代人口和近几十年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不同:
促使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

促使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


(2008江苏地理)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6~7题。

表1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
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解析:该题是对人口迁移的比较典型的考察方式,在掌握课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试题中所给的信息具体分析问题。

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3.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4.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5.“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8.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黔、鲁、京、浙、苏B.豫、新、京、浙、苏
C.渝、琼、京、津、沪D.沪、京、津、浙、苏
9.读课本第9页图1.8“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的地区是、和。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参考答案
1.D2.D3.B4.A5.C6.C7.B8.D
9.(1)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
(2)矿产资源丰富
(3)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自学答案: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欧,非美洲,大洋洲集团性,大批欧洲殖民扩张,非洲黑人被贩卖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分布
亚,非,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有助于经济发展平衡
战争,垦荒,戍边等大规模南方
国家政策有组织,有计划边疆,内地
经济发展自发迁移数量增加,频率加快城市,沿海,平原,发达地区
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
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然灾害等
经济发展等
国家政策,战争等
对生活或职业的需求
欧洲的殖民扩张

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多
美国经济的发展

南北战争大规模西移
工业化城市化由乡村流入城市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由南部流入北部和西部
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发展由东北部流入南部和西部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返回东北部


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分析


高一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分析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1.能区别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并能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
2.通过图表分析,了解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3.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案例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
4.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故事学习情境,设置一系列师生活动,培养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与方法。
2.开展研究性调查,掌握社会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和动手、参与的能力。

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实例,培养关注细节、关注身边的人生态度。
2.通过深圳崛起的材料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计算导入,承上启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市2009年和2010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分别约为890万和1036万,而2010年深圳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1.2%。
问题:(1)请计算2010年深圳市新增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人口数量,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分析造成两者数量差异的原因。
学生: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
(1)新增人口数量是146万,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是10.68万,新增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自然增长人口数量。
(2)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教师:非常好!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那你身边有没有迁到深圳或者其他地方的呢?
学生:有。
转承:我身边也有,下面来分享一下我和我小伙伴的故事。
讲授新课──故事活动,寓教于乐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一边讲述《我的小伙伴》的故事,一边投影我儿时的照片以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伙伴都分散
幼时的我在蕲春农村长大,在塆里有六个同年出生的同辈小伙伴(雨和、雨清、雨中、雨豪、雨杰和我),小时候我们一起抓鱼一块上学……而现在却天南海北。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蕲春当了一名教师。雨和在青岛念完大学后在当地找到了工作,前几年他把妻女也一起带到了青岛。雨清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了并在美国定居。而我们三个人有好些年没有见面了。
而我另外的三个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只有几亩水田,生活压力较大,于是就跟随着南下大军进入了深圳。经过十余年的拼搏,现在他们在深圳富士康集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相距不是很远,所以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去深圳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看看他们。
活动1:阅读教材P8内容,回答问题:
(1)雨和在青岛工作属于人口迁移吗?雨清去美国属于人口迁移吗?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属于人口迁移吗?
(2)思考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差异。
(3)我的小伙伴有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吗?
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1)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雨和、雨清属于人口迁移,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不属于人口迁移而属于人口流动。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如下:
差异项目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临时或短期
空间距离一定距离无限制
居住地变更变更(改变行政区)不变更
(3)雨清去美国定居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小结:人口迁移概念包括三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类。
转承:我的小伙伴现在是天南海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迁移的原因探究。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
活动2:阅读教材P1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栏,并结合《我的小伙伴》故事回答问题:
(1)分析故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你能不能将下表中的案例补充完整:
因素案例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
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交通通信
政治因素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1)雨和从家里迁往青岛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经济因素;雨和的妻子与女儿迁往青岛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因素;雨清迁往美国是教育和经济因素;雨中、雨豪、雨杰迁往深圳是经济因素。
(2)
因素案例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美国老年人退休后从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土壤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矿产伯明翰、大庆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自然灾害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干旱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内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文化教育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去异地读书
婚姻家庭子女随父母亲从农村迁往城市
交通通信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政治因素政策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政治变革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战争美伊战争迫使大量伊拉克人背井离乡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迁移总是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在经济欠发达社会中,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
转承:咱们蕲春县有很多人迁往深圳和其他沿海地区,那有没有很多从其他地方迁入过来的人呢?
三、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
活动3:结合上述故事及教材P8图1.8和P9图1.9,回答问题。
(1)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
(2)分析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的特点。
学生:(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86年主要移民边疆,80年代以后流向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非常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教师:指导点评和总结。
小结: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人口迁移的规模也随即不断增大。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如亚非拉迁往欧美。中国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
转承:正如我的小伙伴雨豪他们一样,目前中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那么雨豪他们给深圳等迁入地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活动4:阅读《小伙伴不孤单》的图文资料(改革开放前后深圳市深南大道的对比图),讨论分析人口迁移对深圳市的影响。
《小伙伴不孤单》
材料一:我的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所在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有45万员工,这些员工绝大部分都来自外地,现在很多人在深圳定居下来。在他们辛勤的工作下,该集团连续10年雄踞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榜首。
材料二:类似于富士康这样外来工占主导的企业在深圳超过50万家,他们创造了深圳市8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工业产值、98%以上的加工出口产品。此外,对于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材料三: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以171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远超上海和北京名列中国榜首。这主要是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当然如此多的迁入人口也给深圳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1)简析外来人员的迁入对深圳的迅速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2)谈谈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给深圳带来了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到讲台展示探究成果,具体展示略。
教师:点评并总结外来人口对迁入地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2)问题: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小结: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时,应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这一问题。
承转:人口迁移不仅仅对迁入地有影响,对我们蕲春这样的迁出地一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同学们了,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研究学习──课后调查,能力拓展
活动5:研究性学习──他们去哪儿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迁出了蕲春县,这给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不管到哪里他们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有很多人并没有忘记家乡,而是饮水思源回来捐资办学、投资办厂。请你调查所在社区或者村庄的人口迁移现状和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并能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

2.通过图表分析,了解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3.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案例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

4.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故事学习情境,设置一系列师生活动,培养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与方法。

2.开展研究性调查,掌握社会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和动手、参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我的小伙伴”的实例,培养关注细节、关注身边的人生态度。

2.通过深圳崛起的材料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计算导入,承上启下

【投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深圳市2009年和2010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分别约为890万和1036万,而2010年深圳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1.2%。

问题:(1)请计算2010年深圳市新增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人口数量,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分析造成两者数量差异的原因。

学生: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

(1)新增人口数量是146万,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是10.68万,新增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自然增长人口数量。

(2)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教师:非常好!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那你身边有没有迁到深圳或者其他地方的呢?

学生:有。

转承:我身边也有,下面来分享一下我和我小伙伴的故事。

讲授新课──故事活动,寓教于乐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投影】(一边讲述《我的小伙伴》的故事,一边投影我儿时的照片以激发学生好奇心)

小伙伴·都分散

幼时的我在蕲春农村长大,在塆里有六个同年出生的同辈小伙伴(雨和、雨清、雨中、雨豪、雨杰和我),小时候我们一起抓鱼一块上学……而现在却天南海北。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蕲春当了一名教师。雨和在青岛念完大学后在当地找到了工作,前几年他把妻女也一起带到了青岛。雨清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了并在美国定居。而我们三个人有好些年没有见面了。

而我另外的三个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只有几亩水田,生活压力较大,于是就跟随着南下大军进入了深圳。经过十余年的拼搏,现在他们在深圳富士康集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相距不是很远,所以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去深圳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去看看他们。

活动1:阅读教材P8内容,回答问题:

(1)雨和在青岛工作属于人口迁移吗?雨清去美国属于人口迁移吗?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属于人口迁移吗?

(2)思考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差异。

(3)我的小伙伴有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吗?

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1)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雨和、雨清属于人口迁移,我到深圳看望我的小伙伴不属于人口迁移而属于人口流动。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如下:

差异项目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时间限度

永久性或长期性

临时或短期

空间距离

一定距离

无限制

居住地变更

变更(改变行政区)

不变更

(3)雨清去美国定居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小结:人口迁移概念包括三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类。

转承:我的小伙伴现在是天南海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人口迁移的原因探究。

二、人口迁移的原因

活动2:阅读教材P1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栏,并结合《我的小伙伴》故事回答问题:

(1)分析故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你能不能将下表中的案例补充完整:

因素

案例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

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交通通信

政治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1)雨和从家里迁往青岛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经济因素;雨和的妻子与女儿迁往青岛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因素;雨清迁往美国是教育和经济因素;雨中、雨豪、雨杰迁往深圳是经济因素。

(2)

因素

案例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美国老年人退休后从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土壤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矿产

伯明翰、大庆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自然灾害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干旱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内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文化教育

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去异地读书

婚姻家庭

子女随父母亲从农村迁往城市

交通通信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政治因素

政策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政治变革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战争

美伊战争迫使大量伊拉克人背井离乡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迁移总是某种因素占主导地位。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在经济欠发达社会中,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减弱。

转承:咱们蕲春县有很多人迁往深圳和其他沿海地区,那有没有很多从其他地方迁入过来的人呢?

三、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

活动3:结合上述故事及教材P8图1.8和P9图1.9,回答问题。

(1)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

(2)分析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的特点。

学生:(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86年主要移民边疆,80年代以后流向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规模非常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教师:指导点评和总结。

小结: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人口迁移的规模也随即不断增大。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如亚非拉迁往欧美。中国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

转承:正如我的小伙伴雨豪他们一样,目前中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沿海地区,那么雨豪他们给深圳等迁入地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活动4:阅读《小伙伴·不孤单》的图文资料(改革开放前后深圳市深南大道的对比图),讨论分析人口迁移对深圳市的影响。

《小伙伴·不孤单》

材料一:我的小伙伴雨中、雨豪、雨杰所在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有45万员工,这些员工绝大部分都来自外地,现在很多人在深圳定居下来。在他们辛勤的工作下,该集团连续10年雄踞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榜首。

材料二:类似于富士康这样外来工占主导的企业在深圳超过50万家,他们创造了深圳市8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工业产值、98%以上的加工出口产品。此外,对于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材料三: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以171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远超上海和北京名列中国榜首。这主要是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当然如此多的迁入人口也给深圳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1)简析外来人员的迁入对深圳的迅速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2)谈谈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给深圳带来了哪些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到讲台展示探究成果,具体展示略。

教师:点评并总结外来人口对迁入地的影响。

(1)有利影响: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2)问题: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小结: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时,应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这一问题。

承转:人口迁移不仅仅对迁入地有影响,对我们蕲春这样的迁出地一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同学们了,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研究学习──课后调查,能力拓展

活动5:研究性学习──他们去哪儿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迁出了蕲春县,这给家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不管到哪里他们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有很多人并没有忘记家乡,而是饮水思源回来捐资办学、投资办厂。请你调查所在社区或者村庄的人口迁移现状和影响。

高一地理人口的变化49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学案导学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

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

水平较低

增长缓慢

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