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临清一中科目地理编写人崔振华审稿人胡玉芹
第四章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教材分析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影像的初步判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技能要求: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
情感要求:关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思考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热爱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遥感工作原理
难点:遥感影像的判读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一学生所学内容,尚未分科的平行班内不少是学理的好手,所以并不担心学生物理知识的不足。对于气氛不太活跃的班级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投入到角色中去,才能很好的理解遥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教学法: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合作得出答案。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初步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并把学生科学分成若干小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预习的落实情况,并了解和归纳学生的疑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和更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可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水质恶化、大气污染、旱涝频发、洪水泛滥、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只有合理的利用自然,把一些尖端的科技运用到对自然有利的方面,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遥感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就应运而生了,它的生命力体现在其应用的范围之广上。人们可以借助于遥感技术获取到大范围、即时的地面影像资料,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服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先展现两幅卫星遥感图片,是关于山峡工程的,第一幅是山峡大坝在整个长江流域的位置,第二幅是山峡大坝的局部的、小范围的影像图。把同学们带入到每个人都熟悉的环境中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有遥感技术这么一回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探究一:遥感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1)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
教师:电磁波的定义:物体所固有的发射和反射在空间传播交变的电磁场的物理量。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所以所有的物体都发射电磁波,也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
(2)遥感是如何把不同地物分开的?
多媒体展示: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教师:遥感是通过不同地物和同一地物的不同状态辐射和反射电磁波特征不同来区分地物的。例如:用0.06μm来遥感植被和裸地,通过两者反射率的不同就可以把两地物区别开;但是同样是草地,初春、盛夏、深秋和严冬时,或者同一时间的遭受虫灾的和没有遭受虫灾的草地,对同一波段的遥感信号反射率也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状态的草地区别开。
(3)请在下面示意图中把遥感的工作环节添在其中。
答案:
(4)下面的四组资料分别说明的是遥感的哪些特点?
资料一: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资料二: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资料三: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资料四: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教师:资料一:探测范围大;资料二:获取资料快;资料三:受地面限制少;资料四:获取信息量大。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探究二:遥感有哪些作用?
(1)结合遥感原理,想一想遥感是如何对资源进行普查的?(例如:农作物估产)
教师:利用不同农作物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同可以把农作物的类型区别开,利用农作物不同生长状态对电磁波反射率不同可以对农作物产量进行评估。例如下图:
(2)结合新闻或你了解的信息,想一想遥感在防灾减灾中有哪些应用?(例如:1987年的东北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10年我国南方和东北的洪涝灾害以及俄罗斯的森林大火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以下新闻来了解。

2010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南方再次出现强降雨过程,部分省份发生较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为了做好救灾决策技术支撑,根据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情况,作为国际减灾宪章(Charter)中国授权用户,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制定灾害监测工作方案,并紧急启动国际减灾宪章(Charter)机制,向该机制成员国提出灾害监测遥感数据需求。国际减灾宪章(Charter)机制启动后,各成员国积极响应,紧急制定观测计划,并提供灾区历史存档数据。下一步,国家减灾中心将利用获取的遥感卫星数据对南方受灾地区房屋倒损、基础设施损毁、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损失情况进行评估,为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来自民政部网站的新闻信息
(3)遥感还有哪些应用领域?
教师:遥感不仅仅在资源普查和灾害监测中大显身手,还在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和军事侦察等领域大有用途。
(三)学看遥感影像
探究三:遥感影像的判读
(1)遥感影像判读有哪些手段?
教师:直接解译和间接解译
(2)如何运用直接解译标志来判断地物
教师:直接解译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如地物的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等。
(3)在遥感影像上为什么不同地物色调、色彩等特征不同?
教师:因为不同地物反射和发射电磁波是不同的,那么反映在遥感影像上也就出现了色调、色彩不同的现象。就好像我们肉眼看黑板,黑板对光的反射率低,我们看到的是黑色,粉笔写的字对光的反射率高,我们看到的是白色。
(4)在图4-4-3中,遥感影像上地物的颜色为什么和我们肉眼看到的不同?
教师:因为图中的遥感影像是假彩色遥感影像。遥感影像的分类如下,
多媒体展示:
地物的影像特征
黑白影像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真彩色影像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
假彩色影像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
(5)借助间接解译标志是如何让来区分地物的?
教师:间接解译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例如:同样是线状地物,如果较平直,很可能就是道路,如果较弯曲或者不规则,可能就是河流。另外河流下游宽上游窄,道路在一定距离内宽度是固定的,这也可以作为间接解译的标志。其实间接解译标志还很多,各小组可以讨论,看大家还能想到那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本节课就学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注意复习本章内容,以备章节检测。
九、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
2.遥感基本原理
3.遥感工作环节
4.遥感的特点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三、学看遥感影像
1.直接解译
2.间接解译
十、教学反思
由于大部分中学的针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条件有限,所以遥感部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虽能记忆,却不能理解,结果就是导致做题一做就错。建议教师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并多找一些实际存在的案例讲给学生,尽量让学生深入了解遥感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学校临清一中科目地理编写人崔振华审稿人胡玉芹
第四章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初步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二、预习内容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
2.遥感的概念:“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或
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3.遥感的原理:地球上的物体在不停地、和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不同。
4.遥感的环节:包括信息的获取、、接收与处理、几个环节。
5.遥感的特点:探测大,获取资料快、受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应用领域:、环境监测、、工程建设规划、军事侦察、、等。
2.发展趋势:趋于实用化、和。
(三)学看遥感影像
1.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这些都称为标志,又称标志。它分为标志和
标志。
2.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直接反应和表现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影像上的。
3.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反应和表现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推断其他的相关地物。
4.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的差异,以及的季节差异,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解译标志是不同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
2.掌握遥感的工作原理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3.会初步分析判断遥感影像
学习重难点:
重点:遥感原理
难点:遥感影像的判读
二、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遥感技术
探究一:遥感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1)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

(2)遥感是如何把不同地物分开的?

(3)请在下面示意图中把遥感的工作环节添在其中。
(4)下面的四组资料分别说明的是遥感的哪些特点?
资料一: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资料二: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资料三: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资料四: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探究二:遥感有哪些作用?
(1)结合遥感原理,想一想遥感是如何对资源进行普查的?(例如:农作物估产)

(2)结合新闻或你了解的信息,想一想遥感在防灾减灾中有哪些应用?(例如:1987年的东北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10年我国南方和东北的洪涝灾害以及俄罗斯的森林大火等)

(3)遥感还有哪些应用领域?

(三)学看遥感影像
探究三:遥感影像的判读
(1)遥感影像判读有哪些手段?

(2)如何运用直接解译标志来判断地物

(3)在遥感影像上为什么不同地物色调、色彩等特征不同?

(4)在图4-4-3中,遥感影像上地物的颜色为什么和我们肉眼看到的不同?

(5)借助间接解译标志是如何让来区分地物的?

(四)当堂检测
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
2.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水为
A、灰色和蓝色B、灰白色C、浅蓝色D、红色
3.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
A、不同的传感器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D、不同的电磁波
4.遥感的特点不包括
A.探测范围大B.获取资料快
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对地物的分辨率低
5.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
①资源普查②灾害监测③环境监测④工程建设及规划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
A.资源普查B.灾害监测C.环境监测D.工程建设及规划
7.遥感影像能够被判读的基础是
A、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不同B、不同地物的颜色不同
C、不同地物的体积不同D、不同地物的位置不同
8.有关遥感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测的范围大,能动态反映事物的变化
B、用途广,可广泛有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等许多领域
C、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
D、它需要运用24颗人造卫星才能快速、准确完成各项任务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
2、遥感的优点有
①用途广②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成本低,效益大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在黑白遥感图片中,湖、河等水域的颜色是
A.白色B.黑色C.浅灰色D、灰白色
4、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城市呈现
A.深蓝色B.蓝灰色C.浅蓝色D.红色
5、陆地卫星遥感18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如果两颗卫星同时运行,则覆盖地球一遍需
A、18天B、6天C、9天D、12天
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除地表外,遥感能探测一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阅读上面材料,回答6~7题。
6、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
A、探测范围大B、用途广
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7、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
A、不同的传感器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技术D、不同的电磁波
8、遥感的特点是
①探测范围大②获取资料快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④获取信息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9、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微米。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这是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与其他地物分开,利用0.5~0.6徽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D的照片可以把和区分开。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1、B2、A3、C4、D5、D6、A7、A8、D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B2、C3、B4、B5、C6、D7、C
8、C遥感信息受地面限制小,而不是不受地面限制。
二、综合题
9、(1)0.4~0.76(2)雪地小麦湿地Www.JAB88.CoM

相关阅读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4.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能力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增长图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了解并分析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尝试解决措施,写出可行性报告,以供研究。

德育目标

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4.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能力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增长图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了解并分析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尝试解决措施,写出可行性报告,以供研究。
德育目标
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境问题,其实自古就有,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就存在地震、火山活动、海啸等自然灾害,势必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形成环境问题。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一样,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节课我们就探讨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都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与其他问题产生着影响,比如,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的需求量、对生存空间的环境等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人口素质低下又会直接影响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破坏环境。因此,人口、资源、发展这三方面都对环境问题产生着影响。本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口压力(板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生存,人们需要从环境中索取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把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使环境的承载量受到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调。因此,人口压力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用投影仪打出以下问题,供学生在边阅读课文时边思考)
(1)人口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表现有怎样的特点?
(2)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增长表现有哪些特点?
(3)人口的不断增长,又怎样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阅读完第一部分内容后,我们要结合课本内容、图形以及上述问题给予解释阐述)
1.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投影:图8.5世界人口增长(见课本)
由图可知:在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缓慢,之后,速度明显加快,总体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但在近年来,其增长的速度有所放慢,这主要是一些国家(如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结果。另外,在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发达国家增长较慢。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而导致的。
承转:由于上面提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各国、各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表现不一。我们再看图形:
投影:图“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1950~2000年)”
提问:要求学生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图中各大洲中,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
(2)二战以后(1950年后),各大洲人口增长的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顺序。
承转:由上述图中可以知道,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长。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较大的人口压力。
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板书)
我们可用以下简表来表示人口压力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投影展示: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板书)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增加,对其开采的过程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巨大需求(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更加剧了这些资源的耗竭速度。据有关资料统计,对于石油的开采量,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石油资源预计只能维持30~50年的开采。
此外,在广大的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们意识不到环境的反馈作用,只是一味地从环境中贪婪索取,并不加节制地将生产生活的废弃污物排入环境,生态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而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如不顾环境的影响,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任意修筑堤坝和道路等,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课文中有一则“玛雅文明的衰落”的资料,可以让同学们阅读、分析、讨论其衰落的根源,由因及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农业生产力下降,食品供给不足直接导致的。农业生产下降,是由于严重的土地侵蚀,以及对土地只用不养、土壤中的有机肥补给不足决定的。水土流失的原因,除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外更主要的是森林被破坏、毁林开荒、生态恶化的结果。曾为人类文明做出高度成就的玛雅人,对其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正是他们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没有生态意识,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
以上类似的生态破坏现象很多,我们要及时收集一些电视新闻、报刊杂志方面的相关资料,补充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现实感,以现在的逻辑思维去解决现实问题,避免人类的恶性循环,向着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内容,针对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讨论这些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危害,可以说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普遍存在,有的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有的恣肆放纵。那么,从前面所学知识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甚至有的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可填写下表: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板书)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其结果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总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的较长期的过程。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思考,及时反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特别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在今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边发展、边协调、边治理,绝不应再步其后尘!
[课堂小结]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本节课以当今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为中心,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来阐述其他三者对环境问题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发展的问题处理不好,环境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入手,分析各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必然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必修二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分别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五个方面具体地对人地关系进行了解,对人地关系有自己的认识。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掌握本节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本节知识对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更高,学生不仅要会理解知识本身,还要学会归纳出其中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2.使学生掌握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及资料,使其能够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使其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产生条件及其影响。

难点

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是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过程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从人类出生那一刻起,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断从环境中取得物质和能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我们把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时期来说明,古代人地关系的思想是怎样的呢?读课本94-95页,思考、讨论并填写下表:

读课本95页“阅读”,思考: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产生与影响

这段材料是说明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相关思想,这时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读课本95页“阅读”,说明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这三段内容,分别体现人定胜天的思想、天人相关的思想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1.采猎文明

2.农业文明

读课本96页“活动”,思考、讨论。

第1题:该县的引水工程是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第2题:引水工程的成功会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引水工程对本县及邻县生态环境的副作用,要根据饮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只要饮水量的大小适中,利用得当,就不会有副作用,但如果饮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古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现代人地关系的思想又有什么特点呢?

1、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问题严重

2、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环境和发展得到普遍关注

读材料97页活动,思考、讨论:

第1题: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人类社会早期、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和“二战”以后四个阶段。
第2题:人类对人类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例如,18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和人地协调论等,就反映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第3题:工业社会时期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在方式、范围、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时期,原始的刀耕火种,尽管对资源景观有所破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得到回恢复,而工业社会时期则是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难在短期内回得到恢复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采猎文明

2.农业文明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1、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问题严重

2、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环境和发展得到普遍关注

3.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3.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

2.简要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简要说明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4.简要说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三种人地关系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判断力

2.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与 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生活中注意环保节约。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2.人类 中心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条件

3.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

【教具准备】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