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不尽情思画图中──《荷塘月色》赏析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发表时间:2020-01-08

不尽情思画图中──《荷塘月色》赏析。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不尽情思画图中──《荷塘月色》赏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影响极大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

五四前后,在进步思潮的推动下,朱自清开始了新诗的创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后,他更把彩笔伸向了散文领域,进行着艰辛的开拓。他的诗情凝注于笔端,用写诗的功力,努力在散文中创造诗的意境。在酣畅淋漓的叙事中,有时夹以机智的议论,揭示着哲理,见事见理。他的委婉细腻的抒情,常巧妙地融于绮丽多姿的景物描写之中,做到物我合一,见景见情。他在民族散文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刻意求新,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而积极地探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当时为读者传诵激赏,而且至今还是为群众欣赏的具有典范性的作品。

誉满文苑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朱自清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没有颓唐消沉,而是时时泄愤懑于诗文。虽然絮絮低吟不同于震撼人心的呐喊,可同样是战斗,同样是历史的一个回声。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这篇散文选进现行教材时作了删节。现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本文的文眼。

颇不宁静四个字,似乎言犹未尽,一般来说,继续抒发胸臆才顺理成章,但作者的笔锋却转向了晚上乘凉时的所想、所见、所闻。这样颇不宁静的表述,就如同悬念似的抓住了读者的心。

作者先写所想: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再写所见: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后写所闻: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些仿佛与作者的情绪没有联系的白描,却创造了一种凄楚、孤寂的氛围,是为颇不宁静的心情着色,也是为描写皓月清光下的荷塘垫笔。

心有隐忧,能向谁去诉说?荷塘或者可以使自己得到片刻解脱。作者受到情绪的压迫、景色的吸引,终于带上门走向荷塘。这一行为是有着心理活动根据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这是什么缘故呢?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这一段里对淡淡月光的描述为正面写荷塘定了基调。淡淡月色是景物的色调,淡淡哀愁是内心的情调,交融在一起,不仅使读者踏进了淡淡月色笼罩下的荷塘,而且也踏进了作者那被淡淡哀愁笼罩着的心灵里。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WWW.Jab88.com

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这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它为四、五、六三个重点段作了足够的铺垫。

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和脉脉流水。符合人物观察景物的顺序。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这样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

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真使人宛然若见。

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怎样更见风致呢?由于前边形象描写的具体和逼真,读者完全可以在已获得的内心视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想象,作者就不必多说了。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他首先从月色的角度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的比喻,把月光写得流动、轻柔,而且突出了它那空灵、明彻的特点。泄字化静为动,更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作者写荷塘上水气氤氲,在月色映照下泛起薄薄的青雾。这就准确地抓住了月色和水气揉合在一起的那种特殊的色彩。第二句从景物角度写月色。月光笼在花间、叶上,花叶有如牛乳中洗过一样。牛乳并非透明的,那就是说,眼前的花叶给人一种终隔一层,不甚分明的感觉,同时也恰恰表现出作者一时朦胧、恍惚的心理状态。此景此情,就象笼着轻纱的梦一般,既是写景,也是写情。满月而不能朗照,才使荷塘愈加显得虚空、缥缈,唯有这样的境界,作者一腔愁绪,才得暂忘、暂解。因此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心理的象征。

月光隔了树照过来把斑驳的树影映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当然不均匀。淡淡的月色和树影之间有明暗的变化。但明与暗又是溶进溶出,不着痕迹,没有明显的界限,从不均匀的变化之中又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这种视觉的感受,怎样使读者体味到呢?作者用梵婀玲(即小提琴)奏着名曲来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便化为耳边悠扬的旋律。

读者可以凭借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这种对月色的描写,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六段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荷塘周遭的树木乍看象一团烟雾,这是从面上写树的整体形象。独有杨柳的丰姿能让人辨得出,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描写月色。然后,视野扩展开来,写了依稀可见的远山。荷塘有了这样一个写意般的幽深的背景,更衬托出月下荷塘的宁静。接着,树缝里一两点灯光闯进作者的视野。无精打彩的灯被比喻为渴睡人的眼,十分别致。这一比喻可能触发读者对于此灯下人们的种种联想。现实的生活步步逼近了,刚才的美妙的幻觉慢慢在消失。曾是听而不闻的蛙叫、蝉鸣,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心境。作者曾据为己有的别有天地的境界,化为乌有。作者终于发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恍然若失的慨叹,这就和开头写的颇不宁静的心绪照应起来。

以上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触物兴怀,笔笔是景,笔笔是情。画意浓,情更浓。在这宁静的荷塘景色的描绘中,我们时时感受到作者情感波澜的冲腾。

第七、第八两个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写江南采莲,继而以南朝乐府《西洲曲》的诗句来表现古代江南采莲的幽美情景。这由此及彼,抚今追昔的联想,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畔没有得到排遣之后的必然去向。抒怀乡之衷情,发怀古之幽思,能否消除心上的郁闷呢?答案是否定的。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江南,在血雨腥风之中,又怎么会有采莲南塘的佳境呢?作者不仅不能摆脱世间事,反而更惦着江南了。惦记着什么呢?没有讲出,只是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心事浩茫,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产生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在哪里呢?在这儿也给我们含蓄地作了解答。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之所以颇不宁静,是由于对祖国命运忧心忡忡,而不是基于考虑个人得失的多愁善感。全篇文章至此感情达到了顶点,在这巧妙的点题之中,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

荷塘漫游也好,怀古思乡也好,幻觉中的自我虽一时能远远地离开现实,关怀时代命运的作者最终仍要回到现实中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文章至此作了看似平淡,却是情味无穷的收束。说明现实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不应逃避的。带门而出,推门而入,首尾呼应,结构十分严整。以上是文章的第四部分。

这篇散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贯串全文。实则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牵动着步履,步移而景换。读者似乎追随着作者的行踪,实际上是在作者情感的波澜中浮沉。情感的变化起伏,又都是现实的投影。缘情写景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深沉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由于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尽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朱自清文集(一)短诗与长诗》)因此,在景物描写中能极尽起伏变化之能事,是情感使然,绝对不仅仅是文字技巧问题。这种以情带笔,使笔墨翻澜,意境跌宕,结构严整,又富有变化的写法,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娓娓谈来,如叙家常,倍觉亲切。其中巧妙的比喻形象,象是一颗颗明星,熠熠照人,使满篇生辉,又不露丝毫雕琢的痕迹,确实是大家手笔。

这篇散文给我们打开了一篇有声有色的画卷。从画卷中隐约可见地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位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综观朱自清曲折艰辛的一生,重读这篇《荷塘月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正在于此。

小编推荐

荷塘旧事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荷塘旧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塘旧事》教学片断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这几件事,用圈点、勾画或者写批注的方法再读课文,之后挑你最喜欢的事读给你的伙伴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再读课文,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师: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小组讨论的都很激烈,现在就请各小组选出你们组说的最好的同学先来说说。

生:我喜欢打水仗这件事,特别是第九段前四行,这里用了几个拟声词,哗哗、呀呀,很形象地把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的情景表现出来了。

生:我想给他补充,这里还用了一个侧面描写。写树上的鸟也停止了叫声,侧面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激烈,而且表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师:说的真好,这里的确是用了侧面描写来反映我们嬉戏时的快乐。还有谁也喜欢这件事吗?

生:我也喜欢这件事。我喜欢后两句话,也用了一个拟声词扑扑,也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快乐,另外还有我们玩着玩着就混在一起,扭在一起哈哈大笑,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和他们的亲密。

师:非常好,这里不仅能看出孩子们在玩耍时候的快乐,更能看出他们的亲密无间,他们的友情。还有补充吗?没有了,那刚才老师还听到有的小组讨论其他事了呢,谁来说说?

生:老师我喜欢狗刨比赛这件事。我找到的是第八自然段中的气喘吁吁和昏昏欲睡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我可以看出我们在玩狗刨比赛时候的激烈和热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快乐自由,无拘无束。

生:老师我也喜欢这件事,我喜欢第七自然段的句子。这里也有拟声词扑通通,把我们在比赛时后的激烈场面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了。

生:老师,我也喜欢这段话,我还想给他补充。这里还有两个比喻句,狗可以体现我们玩时的紧张和慌乱,还有那种热闹的场面,也能看出伙伴们的自由天真快乐。

师:太好了!的确像你说的那样,用了比喻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了,好像我们也是其中的一个。还有谁喜欢这件事吗?

生:老师,我也喜欢这件事,我找的是第七段的这句话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向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相当在摇篮中。这里的钻来钻去写出了小伙伴们在比赛时的欢快和自由自在;后边写水流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这里是我们玩耍的天堂,就像睡觉时躺的摇篮。

师:恩,你说的真好。作者就用了一个钻来钻去就把当时跳进水中的情景表现出来了。好了,还有补充吗?没有了,看下一件事,有谁喜欢?

生:我喜欢作者落水遇难这件事。我喜欢十二段到十六段的句子,这些语句把我当时落水的紧张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写出了我溺水时的反应和感受。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1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1”,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活动理念】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还要将语文与社会、语文与其它学科整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研究、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活动目标】

通过《说不尽的桥》这节活动课,掌握借助网络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方法,并从中了解有关桥的知识。

【活动前准备】

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查找有关桥的基础知识,桥的文学,桥的故事,世界名桥等大量资料并整理成一个资源库,供学生阅读探究。

【活动步骤】

一、导入

先展示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的照片,询问学生是否认识?

师述:经过前段时间的资料查找和材料阅读,同学们已看过不少的桥,也一定感受到的桥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令人惊叹的!

预期目的: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身边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学习语文,学会研究。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进入《在线学习》,(链接《桥的万花筒》)。要求学生观看整个板面,找出编排规律。

学生发言后,明确:老师已将大家搜集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和选择性的归类,并上传到了学校的局域网,以方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学习。

预期目的;提示学生,将材料归类,便于探究。

三、过渡

平时同学们在因特网上进行过阅读,可往往是不带什么目的的浏览。但是,如果进行某些方面的专题研究,则需要我们用恰当的方法去阅读有关材料,即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那些信息。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说不尽的桥》这节活动课,掌握借助网络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方法,并从在了解有关桥的知识。

预期目的:信息时代,如何高效率的获取信息也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标准,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要通过书籍和网络搜集需要的资料,并整理出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四、深入阅读,开始探究学习(链接《深入探究》)

将学生分成两大部分,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返回到《桥梁万花筒》中选教有关内容阅读。

1、第一部分同学的探究目标:

请从《有关桥的常识》、《中国古桥小史》、《桥梁图片大全》等几部分中选择阅读有关内容。

将有关图片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包中,对照图片进行举例说明,中国桥梁从古代到现代,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

2、第二部分同学的探究目标:

请从《桥的故事》、《与桥有关的诗词对联等》、《其它》几大部分中选择阅读有关内容,将有关句子或桥的图片复制到自己的专用文件包中。说说从与桥有关的文学来看,自古以来,人们在桥的身上寄托了哪些情感倾向?

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适当点评。(教师同步展示学生保存的内容)

预期目的:培养学生有选择性、有针对性阅读并筛选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同时扩大知识面,积累文学素养。

五、合作研究,动手实践(链接《学以致用》)

请左右组合,两人一组,当一回桥梁设计师。在金沙路交通拥挤的地段、或浏阳河上、或花炮广场、或就在咱们学校前的淮川河上,共同设计一座桥梁。

请合作分工,登录几个不同的网站,查找相关桥梁设计图,再进行合议,选择一座最恰当的桥梁样式,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新设想。说说理由。

学生完成后,老师展示几个学生的成果,进行交流。

预期目的:实践性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动手操作、发明创造等能力的培养。

六、回归生活,在线讨论(链接《走向社会》)

提供家乡浏阳河上的几座大桥图片,和《桥梁审美观》文档,要求学生进入《全体讨论》,相互讨论,略析风光桥的特点。

预期目的: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身边的桥梁,总结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全面发展。

七、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探究情况

八、布置作业:继续通过网站了解桥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4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4”,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创意说明】

说不尽的桥是八年级第三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今中外桥建筑,本地桥特色,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等,组织学生围绕四个探究话题──桥名趣谈、桥与文学、家乡的桥、小设计师。同学们既是参观者,又是解说员;既是表演者,又是鉴赏家、设计师。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容量,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想象力,为学习活动构建了精彩的平台。

【课型】

综合性学习课

【活动目标】

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比较全面地了解桥,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了解家乡的桥。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4、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关于桥的图片、故事、诗词、歌曲,初步了解各种类型的桥。

2、教师──制作课件,带领学生观赏学校外的银湖大桥。将学生的资料分类,布置分组准备重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大屏幕:中国画桥背景,字幕:说不尽的桥)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二、展开活动(大屏幕:字幕:)

1、桥名的由来

⑴谈桥论名

①桥名的由来。第一小组介绍:

地名命名──赵州桥

形状命名──钥匙桥(周庄)、宝带桥(苏州)

由传说故事命名──放生桥(上海朱家角)断桥(杭州西湖)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莲花桥鹊桥

派两名同学讲述关于桥的故事,

Ⅰ当阳桥的故事,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Ⅱ洗耳桥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2、中外名桥(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第二小组介绍:

⑴明石海峡桥──日本连接四国和本州岛,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跨度1990米。

⑵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中国位于靖江,是中国第一大斜拉索桥,现排名世界第四。有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称,埋A地下部分有20层楼深。

⑶旧金山金门大桥──美国连接旧金山市与Marin县,不是世界最长却是最著名一的斜拉索桥

⑷博斯普鲁斯大桥土耳其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跨欧亚两洲。是欧洲第一桥,狭长如机翼,长1074米。

⑸宝带桥中国位于江苏苏州,是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

⑹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3、桥知识竞答。第三小组同学问。其他三组回答。

⑴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

⑵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

⑶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

⑷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⑸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⑹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三、桥与文学

猜谜语

诵诗歌

贴对联

唱歌曲

四、桥与文学

第四小组同学主持。其他三组参与。(屏幕显示下列内容)

猜谜语:一座木桥两边钩,桥下有水水不流,木桥下面有人走,说话倒在桥上头。(打一日常用品:扁担)

诵诗歌(第四组第一排)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杜甫

4、我欲追寻万里桥,山花风叶暮萧萧──苏轼

5、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欧阳修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

贴对联(第四组第二排:出示书法对联并简介)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

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

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

范公桥、拖板桥、石浮桥千秋桥、太平桥

生1介绍:这三副对联分别在永惠桥、赵州桥、镇江的桥上。

生2介绍:远望赵州桥,桥身倒影水中恰似碧玉之环,河水潺潺流逝,犹如穿环而去;赵州桥雄伟壮观,雄跨水上,桥宽肩背阔,给人以稳健之感,好似苍龙卧波。

生3介绍:第三副词义贴切,生动形象,对仗工整,风趣别致。写出了箍桶婆婆、桥匠公公辛勤忙碌的劳动情景。

唱歌曲:

1、多媒播放歌曲《小放牛》(关于赵州桥)

2、学生自由唱。

四、家乡的桥(由各组派一名学生介绍家乡的桥)

1、介绍芜湖长江大桥、中江桥、银湖大桥(大屏幕展示芜湖长江大桥图片及文字简介)感受家乡经济腾飞,日新月异的变化。

2、各组同学展示自己以桥为背景的照片,并做简要说明。

3、由两位表演能力强的学生讲相声《桥意新解》。通过相声了解心桥、商桥、文化桥梁、经济桥梁、鹊桥、信息桥、知识桥的含义,在笑声中再一次接受桥文化的熏陶。

五、我做设计师

1、欣赏各式各样的桥,说说这些桥像什么,有何感受。

2、设计未来的桥,并说明设计的宗旨。小组内交流,推荐高水平有创意的,在班内口头介绍。当堂设计图示。(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无阂桥:这是一种用微电子锌片设计的小装置,以解除人们彼此间的隔阂。适用于那些性格内向和外界交流极少的人。将此装置安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几秒钟后,人真实的想法就会被采集整合,不会涉及人的隐私。对方只要输入简单密码,就可掌握被了解人的信息,对方可同时收录自己的信息,另一方也可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洞察其精神世界,沟通变得更简单。地月桥:到22世纪,月球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在地球与月球间要修筑空间轨道,设计成螺旋折叠式,不阻碍空中日常航行,便于宇宙飞船通行,方便人们走亲访友和到月球旅行。

老师小结: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谈说桥: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历经2500多年,那些凝聚智慧和汗水、林林总总的板凳,仍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们也孕育了丰富多彩、其乐无穷的桥文化。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风采,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情景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师:下面我们听朗读录音,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放配乐诗朗诵)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往事这一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时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修辞手法,恰当的描绘颜色的词语,使作者笔下美丽的荷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荷塘美景的描写又为介绍人性美作了铺垫。

文章的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讴歌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感悟自然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思想感情。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体会比喻句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对小伙伴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荷塘旧事》。

2、生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你知道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事)

3、结合课题猜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内容呢?(根据学生的猜测,师整理一下)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荷塘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荷塘旧事?)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考查学生认读情况:

点缀

淳朴

攫住

留恋

憨直

月牙泡

恰似

似的

撩水

月朗风清

浮光跃金

繁星闪烁

恬静

气喘吁吁

不可名状

骇得

在生读的过程中,联系时候实际,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小组意见。

3、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评议补充。(师板书:荷塘美景旧事)

4、找中心句:

师:课文是围绕一句来写的,这句话就是课文的中心句,同学们找一找。(板书:大自然和谐的美人类淳朴的爱)

5、浏览课文,分别找出描写大自然美和小伙伴的内容。

(课文24自然段写了荷塘美景,517自然段写了我和小伙伴的旧事。)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

2、多读几遍画出的句子,在脑海中想象荷塘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对大自然的赞美。)

3、你从哪儿感受到它的和谐美?

生:读比喻句。

4、去掉比喻部分。

对比朗读,说说哪个片断好?好在哪儿?

[体会运用比喻的生动形象性及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

5、小结:作者除了比喻还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这荷塘的美,这是绿与红的和谐,是一片绿叶与粉红的荷花的美景和谐。是的,荷塘处处彰显和谐的美。

6、同一个地方,因时间的不同,它所呈现的魅力也不同。你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还是白天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7、轻声地读课文517自然段,联系自己平时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小伙伴间亲密无间的友情,淳朴善良的爱,作者对儿时往事的怀念。)

五、课堂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在本节课中收获。

六、作业:

1、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仔细观察一处让自己心动的景色,试着写写。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背景

语文综合性活动《说不尽的桥》所处的单元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中国石拱桥》使我们分明看到了赵州桥和卢沟桥那不为历史的风尘湮没的光辉,《桥之美》让我们领略到桥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无穷魅力;《苏州园林》让我们了解园林建筑艺术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那如诗如画又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而《说不尽的桥》正是在学习这些文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桥的知识和桥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理念

综合活动课,是语文与其他领域知识的有机综合,那么,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呢?据此,我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基本模式。课前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素材库优势,让学生自己去检索、去分析、去概括、去推理,从而找到桥的各种知识。而网站教育教学素材库充实系统的海量素材和它的可随意组合、拆卸的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造了无限的可能。同时,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让学生认识了解了桥的分类、风格、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了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科学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这一过程我制作了一个webquest,用网络探究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活动。在学习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对桥梁获得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认知体系上,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将整个学习过程的成果用多样的形式进行逐步深入地展示。下面我就这最后一堂的展示课来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能够自主体验以桥为代表的建筑物中的文化内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分析、整合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丰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我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桥的知识和桥的文化两大块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怎样利用网络环境搜集资料,然后用不同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并获得对桥的感性与理性的全面认识作为本课的难点。

五、学法引导

西方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基于行动,基于此,我用实践法将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和书籍等途径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文档、ppt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多元化展示。并借助电教平台、录音等媒体丰富教学手段,设置特定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并将从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资源整合情境体验活动实践四边对话是我这次课堂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六、教学设想

《说不尽的桥》是综合性的活动课,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了解的东西比较多,如果仅限于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有限的模糊记忆,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其次,假如事先不进行适当的分工,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极有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什么也没抓住,最后形成的对桥的认识必定是浅薄的片面的;第三,桥是具体可感的事物,如何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超越形体的理性认识,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是本堂课的关键所在,这些体验和感悟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同时,教学课件的合理化设计也有助于催化这些体验的生成。基于以上几点,在本教学活动中,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实行有机的整合。

七、教学设计

教学第一步,用诗化的语言导入本课的学习,本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定位,即综合活动课依然是语文课而非科学课、政治课。

教学第二步,四个小组运用多样的形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被动到主动地引导同学对桥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建构。

首先是科学组,简要汇报桥的专业知识,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获得对桥系统的感性的认识,此环节知识容量大,所以,假如不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话,学生在信息的接收效果上将大打折扣,所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将课外通过网络搜集到的桥梁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制作成ppt演示文稿,结合文字内容配合图片解说、竞猜桥梁知识、认识中外名桥,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全体同学通过文字的阅读图片的辨认明确地掌握了信息;

其次是文学组,这一组的活动是本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形成课堂教学高潮,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为此,我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上力求丰富多样,有猜桥谜、讲桥故事、写桥诗谈体会、对桥对联进行比较评价及诗歌朗诵,桥诗的展示与赏析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且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获得审美的愉悦,深化对桥的认识。同时,尽可能地拓宽了课堂教学的面,让课堂教学向纵深方向拓展;

第三是艺术组活动,这一组的美桥欣赏活动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形成对桥最深刻的体悟,认识到是桥深沉厚重的文化内涵才使桥具有了这种优雅与从容,这一环节学生精选了网上搜索到的图片,依从古到今从实到虚的次序,同时按照兼顾中外突出本国的原则进行叠加,在每一张图片上写上精辟的点评,设置动画效果,做成可连续播放的课件,配上渔舟唱晚先缓后急的古韵,将桥的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

学生活动的最后环节是未来桥梁设计,让学生到教学平台上展示自己设计的桥梁草图并陈述设计思路,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对桥的客观认识转化为主观愿望的表达,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在表达中提升自己对桥的认识,同时,利用平台展示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致,又让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了信息,有利于激起学生的二次创造。

教学第三步,教师总结,切入古桥遭破坏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震荡,在此基础上再去探讨现代人面对古桥应持有的正确态度,让学生谈学习感受。这一环节的痛惜沉闷气氛与前面高潮迭起的审美愉悦形成强烈的反差,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历了水与火的,学生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所以学生的感受也成了一种自然的流泻,不必苦思冥想刻意作假,这种效果当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最后,教师展示自己写的一首桥诗,又一次发挥电化教育视觉与听觉上的优势,让学生在任课教师的诗句中产生创作的冲动,在袅袅的乐音、渐渐隐现又悄然远逝的淡然文字背后去感受桥的典雅与庄重,神秘与博大,睿智与淡然,产生一种斯人已逝、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怅然感触,而这种怅然恰能带给学生冷静的剖析与思索。

八、教学体会

在这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贯穿于始终,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在这开放的平台上学生的思想驰骋得无比广远,他们制作的电子作品、他们对桥梁文化的理解、他们对未来桥的构想都闪烁着学生个性化的认知与体验,如艺术组的美桥欣赏,图片的选择、音乐的配置、文字的评点甚至是文字出现的速度与方式这样的细节上都体现出了学生对这一活动投入的浓厚兴趣与理解的准确程度,还有对我的一首自创诗歌的ppt设计上也体现出了他们对诗歌内涵的深刻领悟,而这一切创造的智慧与热情无疑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所激发并赋予的。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2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2、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3、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

4、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得知识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课型为综合性学习课,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收集资料提供一定的指导。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并帮助组长协调小组内成员间分工和合作。参与设计成果展示方案。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领略桥文化

第二课时:画桥写桥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子课题,各小组明确探究方向。老师为小组成员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一课时

领略桥文化

〖活动目标〗

1、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确立四个探究方向:①桥梁大观;②古桥佳话;③桥诗桥联;④成语俗语歇后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自己的任务展开探究,整理汇报资料。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和筛选资料。

2、师生共同收集有纪念意义的或欣赏价值的桥的图片

〖活动步骤〗

一、导入

宋代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代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共分两课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二、各小组展示成果

1、桥梁大观(配图配乐讲解式)

2、古桥佳话(配图配乐讲故事)

3、桥诗桥联(配乐朗诵诗歌和讲解式)

4、成语俗语歇后语(自编自演相声表演式)

三、自我评价

四、活动延伸

1、对对子

大家现在所见到的是浙江境内的小江桥,它连接箫山与北后两县,并且有对联写道,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这是下联,请同学们对上联。(配乐)

上联: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后两县

2、畅所欲言

看了这么多的桥,你最喜欢那种风格的桥或哪座桥?为什么?

3、放飞你想象的翅膀

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桥。当人们不耐于长久的舟楫,便架了木桥;当木桥朽坏时,便改为石桥;当石桥颓圮了,又筑混凝土桥;混凝土裂了,再改成铁桥,至于以后,肯定将有更新的桥,那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并引入桥意新释。

在此,桥已不仅仅是原本意义的桥了,在现实生活中,就的确存在许多这样的桥,比如:

心桥: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纽带

商桥:商业沟通的途径

书桥:通过书来沟通的方式

经济桥梁:经济上互通信息的手段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的风采。不论木、石、混凝土、钢铁,或是更新的材料,没有永远不朽的桥,但我们也知道:在这时代的洪流上,永远会有一座生命、历史、文化、艺术、心灵的桥。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3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3”,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活动课题】

说不尽的桥

【活动单位】

肖港初中803班

【活动时间】

2005年11月14日-2005年12月5日

【活动背景】

桥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每天都有人们忙碌的身影从上面匆匆而过,在学习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后,为了充实桥的知识,也为了满足学生对桥的知识的兴趣,同时,使学生留心周围的平凡事物,从随处可见的事物(如桥)身上探究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我国桥梁从古到今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桥已成为一首凝固的音乐,从乡间小桥到璀璨辉煌、举世瞩目的现代桥梁,它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对这丰富的桥文化的探寻,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从桥的变迁上看到我国飞速发展的桥梁技术,激发学生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

为此,我们开展了这次有关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等方式查找资料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实施过程】

一、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放在期中考试之后进行,学生对开展活动比较感兴趣。为此,召集学生开动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在动员会上,引导学生确定活动的主题桥。围绕这个话题,学生交流自己对桥的初步印象,提出开展活动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制定此次活动的计划(分组活动计划见附表一)。

注:分组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如实地探桥组:由家附近有桥或上学、放学路上走过看到的桥的同学组成,如果其他同学对哪儿的桥感兴趣,也可以加入此组。

组长:督促本组成员考察,负责安全保障,与组员一起完成记录,整理。

二、活动开展

1、实践体验

各小组按计划独立活动,时间为一周。有的同学到丰胜桥上走了走,有的同学到汪梁处汉十高速桥旁看了看,有的同学到图书室、书店寻找,有的同学上网查询,有的同学设计制作桥、

2、各组反馈活动情况

一周后,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小组活动情况反馈。

⑴实地探桥组:肖雅仙同学:我上学放学时总是经过一座桥,它叫丰胜桥,因为它附近有一个村叫丰胜村。代璐同学:我家田头有一座桥,它是由两块水泥石墩组成的,每当我上学或放学都要从这儿经过彭景元同学:我的家乡有一座桥,它与周围环境配合和谐,真可谓小桥流水人家。彭书评等12个同学咨询政府官员。

网络组:刘姿同学:我在网上收集了一篇有关桥的文章《侗家风雨桥》,现在我给大家读一读李诗洋: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座非常奇特的桥,这座桥

书海觅桥组:张雄:我在书上找到有关桥的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余文娟同学:我从书上找到了有关桥的词语-长桥卧波。叶云芳同学:我们组的同学根据从书上搜集的桥的知识办了一期黑板报。

凝固之桥组:池贤凡同学:这是我从家里的挂历上寻来的桥,大家看上面,碧绿的江水、古朴的房屋,配上一座石桥显得多么有诗情画意呀!;胡侠海同学:我知道赵州桥上有幅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去,人在苍龙背上行。;肖凡同学唱了有关桥的歌曲《彩虹到台湾岛》。余瑶同学:这是我们组的同学搜集的结晶《桥-凝固的音乐》的展板。

造桥专家组:吴帆同学展示了做了一半的塑料纸杯桥,程书龙展示了泡沫桥

⑵除此,各组还提出各自在活动中的问题

实地探桥组:黄昌盛同学:经我实地考察回来后,我认为在肖邹路口应建一座桥,因为在那儿发生的命案不计其数。汪远德同学:我觉得我们肖港的桥都只讲究它的作用,不讲美观。

造桥专家组:程书龙同学:有关桥的原理不够清楚。万幸同学:我做的桥怎么不美观呢?吴帆同学:造桥材料不好找。

书海觅桥组:张雄同学:怎样在书上搜集更多的有关桥的介绍。余文娟同学:我不知在怎样的书上找到有关桥的知识。

网络神通组:雷华翩同学:我在网上搜集桥的资料过程不够熟练!肖君同学:网上的资料太多,我无从选择,把握不住重点。

凝固之桥组:唐振腾同学:怎样才能收集到更多的图片,更美观地贴在画板上呢?

⑶引导学生归纳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解决方案。有关桥的力学问题、桥的设计制作问题,请教物理老师、美术老师。

家乡桥梁建设问题向政府提建议(用书信形式),桥的其它知识出一期黑板报。

3、深入开展活动

在活动反馈后,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深入活动,根据确定的方案去解决问题,如实地探桥组写开信,向政府提建议;造桥专家组向物理、美术老师请教。

三、活动总结

在活动三周之后,召开活动总结会。

1、各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实地探桥组:代璐同学:我们组的同学共同写了一封信《致肖港政府有关肖邹路建桥的公开信》(内容附后)。叶龙意说:我们组还编了一本小册子叫《桥之魂》。把我们探桥组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其中,魂表现桥总是默默奉献,无论风吹雨打,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凝固之桥组:万思维同学:我们组的同学在这次活动中把搜集的桥的图片、知识汇集在一起,编制了一本小册子《万桥集》,它汇聚了很多有关桥的图片。

书海觅桥组:魏屈平同学:我们组的同学把从书上搜集到的有关桥的知识编成了一本《引e桥》。

造桥专家组:请来物理老师、美术老师点评自己的设计制作的桥。吴帆同学:这是我设计的塑料杯桥,是用废旧的纸塑料杯做成我觉得它很有创意。万幸同学:我这个桥是仿武汉长江二桥做的,我希望它架于台湾海峡之上,能让两岸人民沟通无畅。曹佳维同学:我这个桥叫友心桥,汉字中的朋字颇有意味,我们可以理解成两个月亮,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我这两个月亮是用绿色毛绒粘成的我认为绿色代表信任,而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

2、学生谈活动后的认识感悟。

⑴学到了桥梁的有关知识,雷梦同学说:我知道了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胡泽用说:我知道了很多有关桥的诗词,如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无人何处教吹萧。

⑵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艾瑶同学说: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了怎样在书中寻找资料,在寻找中要十分认真和仔细,只有这样,才能搜集到更多资料。叶云芳同学说:在书上找不到的知识,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

⑶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雷华翩同学说: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胡文婷说: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能使我们的友谊更加真纯胡超阳同学:我不仅学会了写解说词,还学会了一些推销技艺。

⑷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代璐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桥历经百年沧桑,无论风吹还是雨打,都屹立不动,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唐振腾同学:我认识到自己的一个错误,总是想动手做桥,却又不想做。余瑶同学的桥,让我感到了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程书龙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知道了世界上不仅有有形的桥,还有无形的桥,如商桥周潇说:从桥身上看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⑸提高了自己审美情趣。胡文婷同学说: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汪婉丽同学:书是知识的海洋,桥是心灵的沟通。叶豪飞同学说:现实生活中的桥真的是具有吴冠中在《桥之美》中说的桥之美

⑹激了发学习兴趣。余文娟同学: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寻找知识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快乐。吴帆同学说:在做桥的时候,我也遭遇过失败,也想放弃,但最后坚持下来了,我成功了,我觉得有一种成就之感。张容同学:让我们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四、活动反思

1、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对桥梁知识的认识,知道了桥的种类、形式结构、变迁,制作设计桥的方法,还知道了不仅有有形的桥,还有无形的桥,如商桥、心桥

2、掌握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岳华聪同学在总结参加的感受时说:我以前总怕活动影响学习,现在我知道实地去探桥通过观察、询问等方法也能促进我的学习。彭景元同学说:我在这次活动中知道了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网络真神奇,无所不有。周潇: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了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上也有丰富的内涵,我要留心观察。

3、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写解说词,而且口语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在设计桥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增强了,而且体现出了创新精神。

4、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汪婉丽同学说:吴冠中的《桥之美》让我感受到桥的美,我们家乡的桥的建筑有他们写的那种美;代璐同学说:我觉得我家门前的那两块石板桥梁很美,在爸爸妈妈劳作累了时候,在桥上体验一下是多美的情景啊。

5、活动条件有限,可查的有关桥的图书太少,询问对象知识水平有限,调查情况不全面。

〖附〗

一、桥的知识及形形色色的桥

梁桥:梁式又称梁柱式,是在水中立桥柱或桥墩,上搭建梁,连而成桥,有单跨多跨之分。

浮桥:用舟或其他浮体作中间桥脚的桥梁。

吊桥:古时设置在城壕上的桥,现在为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统称。

拱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

立交桥:线路(如公路、铁路等)交叉时,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建造的桥梁。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者又称跨线桥,在地下穿过者又称地道桥。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鲁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洲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仅有的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

立交桥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北京市兴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桥是位于昌平路上的白浮桥、蓝靛厂路上的八里庄桥和车道沟桥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建成于1966年。1974年在城区建成和第一座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复兴门桥。

在现代大型桥梁设计中,斜拉桥与悬索桥是两种常见的桥式。1937年建成的美国金门大桥是一座主跨1280米、桥塔高227米的巨型悬索桥。

二、当阳桥的故事

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喝三声,吓死曹将夏候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三、桥的诗词、俗语、成语等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杜甫。

我欲追寻万里桥,山花风叶暮萧萧──苏轼。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欧阳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长桥卧波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组员

活动内容

活动方法

实地探寻组

亲自去观察自己村边的桥,走过的桥,整理自己看过的桥。实地观察、询问

网络神通组

上网查询

书海觅桥组

搜集桥的书籍,有关桥的诗词、成语、俗语、故事等桥文化。到书店、图书馆查询书籍。

凝固之桥组

楚阳(组长)池力、万思维、张忠栋、肖凡、杨佐通、梅凡彪等。从挂历、报纸等中搜集桥的图片,有关桥的歌曲。留心生活中的物品,整理有关桥的图片、歌曲。

造桥专家组

吴帆(组长)万幸、曹佳维、程书龙、肖丽荣、汪远德、汪青青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自己设计桥。动手画、做、折等方法。

致肖港政府有关肖邹路口建桥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肖港政府领导:

我作为肖港初中803班的学生,代表我们全体同学向您们说一声:工作辛苦了!先衷心祝愿镇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步步高升,作为学生的我们,对家乡的发展建设有不同推卸的责任。

相信领导们都看见过肖邹路口的情景,肖邹路口是从孝感至白沙、杨河的主干路口,并且路中又是肖港初中和镇中心小学两所学校,每天从路上来来往往的学生、家长、各届人士都需要经过肖邹路口,特别是上午放学之时,真是四马塞途,可以这样说,肖邹路口是一个繁忙的地方,每天经过这个地方的人,车不计其数。可谓车水马龙,但又显得鱼目混杂。

路口车水马龙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显示这里的经济,商业是繁荣的。尽管这样不错,却随即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肖邹路口总是容易堵车,经常一堵车就是一个多小时,不管什么车子一到这个地方,就必会减慢速度,慢慢地划过去,像是害怕惊醒了梦中人一样,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行人多,经过的车辆多,人要从路上过,车要从路上过,人在路上,车上还能向前开吗?经过的车子往往要不停地喊嗓音,这样既影响了交通,还影响了镇容,更妨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对以上问题,我们向您提出一点建议,我们认为可以在肖邹路口上修建一条转盘式天桥,这座天桥可以连接路东、路西。天桥构成以后,可想而知情景是怎样的,行人都从天桥上走过,车辆都从桥下行驶,各行其道,必定是一派平安的景象,这样做不但方便了交通而且车辆经过时,再也不会像老爷一样,慢腾腾地走过,还喘着粗气了,而是很平稳地驶过,这座天桥还可以装饰环境,作为肖港发展的标志,一条肖邹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一座桥映入眼帘,给人一种兴奋,愉悦之感,那将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桥上行人点点,桥下车辆飘飘,两旁传来了小贩的吆喝声

以上就是我们对肖邹路口改造的一点建议,敬请斧正!

此致

敬礼

一幅优美壮阔的画图——杜甫绝句浅析


一幅优美壮阔的画图杜甫绝句浅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杜甫764年初夏在成都草堂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周围的风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也叫黄莺,羽毛黄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鸣就是叫。翠是新绿。第一句是说,新绿的柳枝上有一对黄鹂在欢唱。草堂周围多柳,鸟儿成双成对,喜庆而又富有生机。白鹭也是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青天,蔚蓝色的天空。第二句是说,一行白鹭在万里晴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两句诗,先写眼前,再写天上,由近及远,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包含。千秋雪,因岭上的积雪终年不化,故称。诗人凭窗远眺,岷山的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颇为壮观。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宁静而安详。泊,停泊。东吴,指长江下游,现在江苏一带。船只沿着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畅行千里,令人振奋。千秋雪是从时间上来说的,万里船是从空间上来讲的,景色既美又壮阔。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说不尽的桥》课堂实录

(轻音乐中)师: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这些板凳,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主要的是在这几千年里,它自身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让我们的两位主持人引领大家去领略这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下面,让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些中外名桥,在音乐声中,等待两位主持人上场。让同学们注意,这些桥也许会为你下面的活动有所帮助。

(播放幻灯片中外桥梁大观,同时欣赏歌曲《北京的桥》)

两位主持人(木、芬)上场

第一环节:知识桥

木:看了这么多世界各地、风情万种的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你呢?

芬:的确,我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一个紧张、激烈的抢答环节,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桥知识的掌握情况。

木: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比赛规则。黑板上有一座雄伟的大桥,它就是知识桥,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完成珠目标,竖着的分为4组,我们以组的形式为单位来竞赛,在第一个环节中每答对一题就可前进一格,以红旗来表示,答错不扣分,答的不完整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在本节课结束后,哪一组率先过桥,哪一组就是这次竞赛的冠军,当然,我们希望每组的同学能顺利渡过这座桥。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一题。

芬:读题:1,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为哪些?

生:梁桥、吊桥、浮桥,拱桥、立交桥等。

木:很不错,恭喜第四组首先得到一枚红旗!(黑板上画红旗,以后相同)

木:读题:2,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

生:钢铁、水泥、木材、

木:还差一种,想一想,我们刚学的赵州桥是用什么建的?

生:石头

木:真棒!第四组连获两个红旗了,其他组的同学可要加把劲啊!

芬:读题3,我国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是哪座桥?

生:赵州桥

木:能说出它的所在地吗?

陈:河北赵县。

木:好,给第三组同学一个红旗。

木:读题4: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石桥是哪座桥?

芬:这个题稍有难度,不过如果仔细看书了,也是可以很快找到的。

生: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木: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芬:读题5:吊桥首创于哪个国家?A,俄罗斯;B,希腊;C,罗马;D,中国。

生:中国

木:正确,一个红旗!

芬:读题6:国内第一座钢箱梁悬索桥是哪座桥?

木:没有人知道吗?提示一下?它在广东,而且就在东莞。

(很多人举手)

生:虎门大桥!

芬:你的回答是勿庸置疑的!

木:现在大家应该记住这座桥,它可是我们的骄傲!

木:读题7:下面哪几座桥是架在珠江上的?A,人民桥;B,放生桥;C,华南大桥;D,莲花桥;E,吊桥;F,广州大桥;G,商桥;H,海珠桥

这是一道多选题,多选、漏选都不给分。

芬:到现在第一组同学都一直保持沉默,我们把这个机会给他们好不好?

生:放生桥,莲花桥,广州大桥,海珠桥

木:你确定,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

芬:第一组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

木:那我们就来看看正确答案!答案是:人民桥,华南大桥,广州大桥,海珠桥。很遗憾,你只答对了两项,所以不能给分!

木:现在让我们来看最后一题。8,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这幅对联与哪座桥有关?A,泸定桥;B,四元桥;C,虎门大桥;D,金门大桥

生:泸定桥!

芬:祝贺你!你又为你们组赢得了一枚红旗!

木:到现在呢,我们的抢答环节已经结束了,下面让我们看五,这一环节的比赛情况。

芬:第四组同学一路领先,已渡过桥的1/3,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

木:二、三组同学旗鼓相当,也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够一决高低。

芬:第一组好像不行哟,才得了一个红旗,你们可要努力一点,争取在下面迎头赶上!

木:在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让我们轻松一下。

芬:有请我们班口齿最伶俐的、

木:感情最丰富的

合:陈雅真同学

木:来为我们朗诵一首优美的诗《再别康桥》,大家鼓掌欢迎。

(陈雅真进行配乐朗诵)

第二环节:桥话,话桥

木:桥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走过、见过、听闻过许多桥。

芬: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桥,至少说出五种。

生:赵州桥,卢沟桥,五亭桥,宝带桥,广济桥、太平桥、万寿桥。

生:绍兴八字桥,日本锦带桥,虎门大桥,爱丁堡铁路桥,日本多多罗桥。

生:中山北路桥,榕溪桥,古榕双桥,西清桥、映波桥,望山桥。

(给发言的组各加一格)

木:桥不仅形式多样,名字也五花八门。

芬:有的桥是依据其所在地所命名的。

木:例如赵州桥。

芬:有的桥是根据其形状命名的,

木:例如钥匙桥。

芬:政治家许多桥都被赋予了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色彩。

木:如杭州西湖的断桥,就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面经久不衰。

芬:又如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

木:你们还知道哪些桥名的由来和关于桥的故事传说呢?

生:我讲一个当阳桥的故事。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势难抵挡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洒陵。但他不愿把老百姓丢下不管,百姓也不愿与仁厚刘备分开。于是,十几万拖儿带女的老百姓跟在刘备大军的背后,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而追赶的曹军日行三百里,终天在长坂坡赶紧上了刘备军队。刘备的眷属失散,赵云神勇,从曹营里救出了刘备了儿子阿斗。到了当阳桥,赵云无力抵挡敌兵,幸好张飞赶到桥头,在三声怒喝下,曹操的一名将领夏侯杰被生生吓死。而其余敌兵,包括曹操也狼狈逃窜。

木:很好,这是发生在桥上的历史故事。

生:我讲贞女桥。贞女桥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当年国子监助教吴南金之女妙静结婚当日,新郎来迎亲,过龙江河时不幸遇溺身亡,新娘闻讯痛苦不已,表示终身不嫁,并以嫁资在丈夫溺水处建桥,方便过往行人。

上海的朱家角的放生桥,得名于这里有人们在桥头将鱼虾放生的习俗。

木:不错,表达很流畅。

生:长寿桥是一九二四年张宗昌督鲁时,兖州镇守张培荣建,不过不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张培荣怕老婆怕得出了名,对老婆百依百顺。 张 夫人驾驭着这样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便肆意玩乐。一天,她听说泰山风景优美,有许多人在那修炼,她也想修道成仙,就让丈夫来此征地造庙。

张培荣见泰山黑龙潭附近风景优美,就在此地建了一座庙,取名无极庙。无极庙修成后, 张 夫人便身穿袈裟,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中,张培 荣尊其 夫人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将自己歌功颂德的石碑立于无极庙外。

庙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过河涉涧,实在不方便,张培荣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长桥,为了取悦 张 夫人,让她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便将此桥取名为长寿桥。

芬:这个故事很有趣,是吧,声音又很洪亮,大家给点掌声。

生:洗耳桥: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生:我国还有很多以数字命名的桥:如一线桥,二龙桥,三峡桥,四明桥,五亭桥,六月桥,七星桥,八字桥,九环洞桥,元绛十桥,十七孔桥,二十眼桥,二十四桥,百梁桥,千乘桥,万里桥。

木:哇,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用数字做名字的桥,今天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芬:枯藤老树昏鸦,

木:小桥流水人家。

芬:这是一句关于桥的诗句

木:还有啊,在长辈教训晚辈时,总是会说到这么一句话:

芬: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呢!

木:这是关于桥的俗语。

芬:还有很多像这样关于桥的诗句、谜语、俗语、成语等都流传甚广,脍炙人口。

木: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些关于桥的这方面的知识。

生:诗句有: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

生: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谜底:桥)

生:俗语: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女子,

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

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

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

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小巴戏,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

(全班一片笑声)

生: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杜甫诗驱车石龛下,仲冬见彩虹。

杜甫诗寺记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刘禹锡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生:万里桥西宅,百花谭北庄。

生:成语: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过桥抽板: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与过桥抽板同义。

木:看来我们的同学搜集了不少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诵两首诗歌,稍微休息一下。

全班齐声朗诵: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天地

为我架起一座

七彩桥梁

桥的这头是我

桥的那头是你

历尽艰难

我寻你而去

再陡的坡

也有征服的那一刻

再远的路

也有终那一站

希望

桥那头的你

依旧为我

守候

木:生活中有许多桥,

芬:它们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

木:它们的建造不费一砖一瓦,

芬;但却发挥了桥的作用。

木:就像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

芬: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

木: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

是一座桥,。

生: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

生: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生: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生:知识是一座桥,搭造出我们的成才之路。

木:第二个关于话桥的这个环节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趣味问题,轻松轻松。这个题目很简单,同学们可以在我读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举手回答,看看谁的思维够敏捷!

题:一个农民伯伯卖完粮食回家,挑着两只空箩担经过一条只能容一个人走的小桥。当他走到桥中间时,一个小学生迎面走来,他想让小学生先过,就反身要退下桥去,不料又一个小女孩在他身后走来。他正在进退两难时,突然想出一个办法,谁也不用让谁,三个人同时经过了小桥。你知道这个农民伯伯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芬读了几句,有人举手)

生:让两个小孩分别坐在空箩的两边,然后那个老伯旋转180度(同学笑),就可以了。

木:回答正确!真不愧是我们班最活跃的人!

第三环节:写桥,画桥。

木:现在让我们进入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写桥,

芬:画桥。

木:我们刚才已经了解古今中外的名桥,那么你家乡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写一写、画一画你家乡的桥,或者你心中的桥。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五分钟后)

芬:请同学们展示展示你们画的桥,

木:读读你们写的桥。

生:(图片)这是一座横卧在厦门与台湾岛之间的单跨梁桥,我给它取名故人桥,这是我心目中的桥。它成曲线形,青色的桥身和被天空映蓝的海水相协调,和谐的色彩增添了环境的美。我希望通过这座桥能真正地将大陆与台湾连在一起,当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真正统一的时候,海峡两岸的人民可以互通往来,被隔离了几十年的亲人,也可以相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木:你的构思很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尽早实现统一。

生:(图片)这是我设计的一座桥,桥的形状与一般的联拱石桥没什么两样,它由10个拱组成,是由强效吸音石板建成。这种桥,可以建在一些比较嘈杂的地方,可以减小噪音。桥面比一般的桥宽三倍,在两边设置了一些桌椅,人们在繁忙的生活里累了,也可以在这里坐一坐,休息休息。

芬:非常漂亮的画,看来你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这种桥我们东莞也能有!

生:我心中的桥要求可高了,是蝴蝶形状,而且要很长,长宽,可以同时使6辆车通行,可以直接连通香港、广州、深圳等地方,旁边要栽满花草树木,鸟语花香,没有一点垃圾,这就是我心中的桥。

木: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希望你的愿望成真!

生:(照片),这桥名叫古雅红石拱桥,它原址位于莞城西三环路南城段,它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在市委、市政府大打城市牌今天,为保护文物,昭示众人, 将这座古雅红石拱桥迁移到南城文化广场。它不仅是一座石拱桥,更是南城几百年沧桑变迁的见证。

生:我家所在地方一直没有桥,直到我上小学时,学校为了把小学和中学连接起来,就从中建 了一座拱桥。它只有一个大拱,就像赵州桥一样,但它的拱度却不明显。它虽然横跨在东深河上,但是两头却在两所学校里面,所以,这座桥只是供我们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过的。

生:(图片)我的家乡虎门,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它就是虎门大桥,虎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箱梁悬索桥,全长 888米 ,设有6个车道,昼夜通车可达10万次。远看虎门大桥,它就像是一条横卧在珠江上的巨龙,尤其是夜晚,灯火通明,看起来特别漂亮。虎门大桥为我们家乡的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非常喜欢它。

生:我心中的桥是一座很优美的桥,它的名字就叫彩虹桥。它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架在天地的两端,人们的灵魂可以通过这座桥,走到天上,静观天底下的世界。

木:好,我们还有很多同学想说,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就只能到这里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哪一组是冠军!啊,第四组已经率先通过了这座桥!他们是我们今天的冠军!让大家用掌声祝贺他们!最后有请我们的语 文 老师来讲几句话。

师:今天,我们坐一起,通过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使大家都了解到了更多的桥的知识,桥的风采。这节课让我最高兴,最震憾的有两点:一是我们同学收集的资料之丰富让我惊讶,同学们全面的资料是我们这节课进行的基础;二是我们同学的想象力之丰富,同学们拿出的每一幅图画,都极大的地显示出了我们的绘画才能和想象力,在这一方面,老师真是甘拜下风!其实与桥有关的电影也有很多,例如《魂断蓝桥》,《廊桥遗梦》,《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等,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让我们在歌声当中结束这节课。最后,希望各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把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一份手抄报,作为我们这节课的成果。下课。

生: 谢谢 老师。

领学生进《家》 享不尽温馨


《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小诗。它清新、自然、朴实,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设温馨情景、引学生入文

在这节课上,由多媒体展示出:蓝天白云、泥土种子、森林小鸟、小河鱼儿等多幅画面,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亲密关系。我打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让学生听着录音机里传出的拟扬顿挫、轻柔和谐的解说,再让学生经过思考走进自然美的意境之中。随之,我轻轻朗诵课文:蓝天/是白云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再让学生跟读一遍,声音好美、好美,仿佛是领学生走进了诗文中的家里。此时,题目《家》正在电脑的画面上徐徐升起,同学们激情涌动,朗诵的声音此起彼伏,声声动情。

二、用提问寻思、用细读品味

在学生轻声朗读之后,我随机又展示了蓝天白云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把蓝天比作白云的家呢?学生这时展开想象,有的回答:白云只有在蓝天里才会有温馨的感觉。有的说:白云只有在蓝天才自由、快乐。说得多好。谁能读出感觉来?这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同样的方法,我又让学生想像森林和小鸟、小河和鱼儿、泥土和种子的亲密感觉。这些想象和描述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读时感情充溢。在理解内容、品位文字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继续诵读课文,去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把体验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灵与文本对话,用优美的声音把体会感悟出来。

三、让角色转换,再体验温馨

当学生还沉浸在有滋有味的诵读之中时,我逐次在身上贴上蓝天、森林、小河、泥土的图片,向一个个学生招手。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角色转换,变成了一朵朵白云,一只只小鸟、一条条鱼儿、一粒粒种子,与之相对应的亲切温馨、和谐的关系展现出来。在我的身边飘浮、玩耍、游动、静伏。文本不再只是一种文字,而是有形、有声的体验,学生也变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此时,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已浑然不觉地经历了两个层次的体验:接触文本,在字里行间中的体验;超越文本,在文本创设的意境中去体验。

四、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到此,课文已经基本讲完,但是我并没有打住,又展示出了另一幅画面。我说:自然界里有它们的家,那我们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呢?学生齐声诵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此时我打开课件中的一首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儿真鲜艳。

在这节课上,我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引领学生与文本解除对话,在诵读、表演、对话中去体验、感悟语言带给我们的温馨。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准备的语文课到此结束了。

这节课带给我的不但是快乐、感动,而且是审美的情趣。让我感到教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这首小诗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保持语调欢快、流畅和幸福、愉快的感觉。

教学时让学生体验、感悟诗中的意味,发自内心对祖国的抚育的喜爱之情。

《荷塘旧事》课文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荷塘旧事》课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课文]

那是我刚好念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叫来在城里念大学的舅舅,让他带我去乡下,到外祖母家去过暑假。

外祖母家居住的村子周围有四个大水塘。其中最美的一个便是村东北的野荷塘,塘中长满了荷花。又有人叫它月牙泡,因为它的形状像月牙。

月朗风清的夜晚,舅舅领我去那塘边散步。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绿色的荷叶铺在水面上,绿叶中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塘面上有块白水,荷叶在白水边形成一条弯曲的边缘线。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在几株垂柳下脱光了衣服,走过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凉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了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敲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这就是我们常玩的狗刨比赛。

刨到岸边,人人都气喘吁吁,仰面倒在柔软的沙滩上。太阳热烘烘的,晒得我们昏昏欲睡,驾云似的。

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塘边树上的鸟也被骇得停止了鸣叫。两条战线越逼越近,最后混成一团。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无论怎样闹,决不能超越那道荷叶形成的绿色边缘线。大家告诉我,线那边水深,还有些杂草,小朋友都怕。可是,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

刚学会几下狗刨时,我觉得有了水中自卫的本事,就满不在乎地冲破了那道绿线,到了荷叶丛中。该城里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立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地喊上一声:你们看!

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

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咕噜,一口水进了肚。

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一口水。

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个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

然而,那笑声是多么憨直淳朴啊!我一直留恋那笑声。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

《观潮》赏析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我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点出题旨,揭示描写对象。行文吐墨,亦饱含着激赏之意。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收拢文势,以示集中写此。接写潮来之状,进入直接描写。作者观察细微,而又大笔淋漓,由远及近,渐次写来。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如银线一丝,触入眼帘。以银线为喻,显示出作者极目远眺之态,立足点高,视线远,方能看清潮起之时的景况。以银线为喻,又写出潮来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实感。不亲临其境,亲睹其状,是决计写不得如此逼真的。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描写由远镜头,骤然跳成特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作者倾万丈狂澜于卷面,声、色、形、势四者俱佳。有其色:玉城雪岭,见其白,托喻新颖,环扣上文的银字,比喻城、岭,亦见其形;有其声:声如雷霆,比譬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有其势: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际压将下来,飞腾激卷,喷玉溅珠,极富动态,蔚为奇观。吞天沃日,欲给焰焰红日洗澡,欲将浩浩苍天吞下,尽夸张之能事,又该多大笔力!这是极写雪涛之威猛,气派之壮阔。作者眼耳并用,目之所即,耳之所及,尽纳篇中;作者笔酣墨饱,飞旋挥洒,以动势写动态,大开大阖,文情有如繁管急奏,又有如劲弩连发。读来令人豪兴大旺,意志倍振。然后,作者用杨诚斋(杨万里)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作结。引用诗句不是炫渊夸博,而是为着证之他人,是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

接着文章转入另一重境界,写教阅水军演兵之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一层;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一层。两层之间,互相勾连,映前带后。以分列两岸之状,突出奔腾分合之势。奔腾分合四字,文词高度简约而概括的内容甚为广泛,以少许胜多许,生动地描写了战船操演的情景:时而劈浪疾飞,时而跃波腾起,时而分隔两厢,时而又合舷并驶。虽未明言操舵驾舟本领之高超,但其生动的情景刻画却将此意,尽传句外。并字使文意有了迭进。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写出船上操练的具体情景。乘弄标舞等动词要言不烦,出神入化,其龙腾虎骧之状,自可想见。如履平地,写出其从容裕如的悠闲神态,矫健纵踉而如此起落平稳,其手段之高明,又自可想见。然而,作者却又有未明言的笔墨暗寓在纸外,这就是,水军操演不是在平波展镜、水浪不兴的江面之中,而是在掀天揭地、震撼激射的江涛之上。如果我们联系上文,就会深察作者在这里作如此描绘的深刻意图,以水涨船高的暗托、烘染来突现水军健儿。尔后,文章进入演阵的实战演习描写。倏尔以示来得迅敏,也使画面转换显得迅速。作者声态并作地描写了这幅情景。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以人物隐形,示黄烟之浓;用声如崩山之比,喻水爆威力之大。烟雾激卷,爆声震耳,是动的画面,惊魂撼魄。当人们的视线被动的画面所牵引,当人们的心灵被动的情景所黏吸,情景又迅速转入静的画面,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显示出实战演习的战斗效果。一舸无迹与人物略不相睹相照应,正是说明战船趁烟雾蔽江时,已疾驶远去。夺魂褫魄的水军实战演习于此结束,文章转入意趣盎然的弄潮之景的描绘。

第三节主要句读以逗号,一气如注。披持争鼓迎出没腾身等动词蝉联而下,令人眼花缭乱。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巨浪滔天为弄潮儿设置了险恶的环境;披发文身,是民间习俗的出色点染。彩旗文身则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意趣,一幅古代的民间弄潮风俗画,鲜活壮美,悦人眼目。上面所写溯迎出没只是写弄潮儿鼓勇之勇,下面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的对比成文,则是突出弄潮儿本领之强。可见,持彩旗弄潮不是为了装饰,乃是为着夸能,用某一具体的物体把某种无法直接显示出来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地强调出来。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旗尾略不沾湿在句中虽轻敷一笔,实在有扛鼎之力。这是对弄潮儿本领的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在对江上的潮、船、人作了恣情淋漓的描绘后,镜头摇到岸上,观观潮者的盛况。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特意点出十余里,逶迤而去,以路途的长显出观潮的盛;若仅有咫尺,是不见其盛的。珠绮满目,车马拥道,是盛况的具体化。行文至此,作者犹觉不足以尽意,再作侧面烘托。看棚之内,席地无暇,插足不得。作者泼墨在饮食看棚上,运意却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而作者写观潮之盛又非目的,乃是以此反衬出江潮之美;否则,江潮不美,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这实在是兴发此而意归彼的精妙笔墨。

这篇散文精粹简练,作者布局谋篇,运思熔裁,遣词造句都很有功力。

深细和简约相依。作者观潮观得深细,眼到耳到。由远及近,点滴不漏;从声到色,从江心到江岸,尽收胸中。作者观时深察入微、巨细俱到,但写时却大处落墨、小处渲染。不是兼容并包,而是有所取舍剔存,抓住最有特征、最为典型的人、事、物下笔。这样就达到深细和简约的相依相关:不深细则无从简约,不简约则见不出深细。深细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简约能成功地突现本质和特征。例如写钱塘来潮时的景象,短短一句就写得气势飞动,逼真欲现,情景兼备,宏声壮采。这是钱塘江独特情景的再现和艺术记录。全文字炼句锻,无旁逸斜出的枝蔓,格调清新隽永,三两句就能刻画出形象,二三词就能传送出精神。一句腾身百变,使健儿形神毕肖;一句溯迎而上,使健儿奋勇之态,跳跃纸上。文章开篇入题,径奔主旨,戛然收束。全篇安字置词都有刻形绘境的作用,无一虚设,没有浪费。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写江岸观潮,独立一段,似是闲文浪墨,与潮中诸物,形若无关;跟全文简洁特点,并不相称,然而细加研读,又深觉作者用墨精心,是增强描述的社会效果的不可或缺的笔致。

风景和风俗相融。飞玉喷银、声震苍穹的钱塘江大潮是雄豪奇异的风景画;披发文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是情味横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的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风俗画入篇,增强了文章的民族特色,使之具有道地的中国气派和民族传统色彩。

对比和映衬相间。白浪滔天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波翻浪滚映衬出弄潮儿本领的高超;观潮盛况映衬出江潮壮伟。通过映衬,作者所要描写的事物更加惹眼。再有是对比,声如崩崖的操演之动对比出烟释声歇的江面之静;鲸波万仞的气象险恶,腾跃百变的变幻身姿对比出旗尾不湿的本领高强。通过对比,作者所要刻画的人事更加突出。对比和映衬两法又不截然割裂,而是交错相间,时而在这一角度出之对比,时而又在那一方面出之映衬,一切视表达的需要而定,广为采用,腾挪多变,显出作者笔墨技法。

《不尽情思画图中──《荷塘月色》赏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