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标要求: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础知识梳理
一、海洋水资源
1.利用原因: 短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利用方式
农业: 海水灌溉农田(耐盐植物)
①直接利用 工业:工业
生活: 、 用水
沿海 地区
② ――主要方式 淡水供应困难的
沿海
二、海水化学资源
1.形成工业规模的种类: 、 、
2.海盐的生产
盐田法(主要方法)
①生产方法 电渗析法
冷冻法
盐场(台湾西部)
②主要盐场 盐场――我国最大盐场(渤海西部)
盐场(海南岛西部)
沿岸 宽广平坦
③形成条件 少, 充足, 旺盛
海水 高
3.开发方向:
三、海洋生物资源
1.开发利用方式
①主要方式:海洋渔业(海洋捕捞,水产养殖)
②其他利用方式:食物、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2.海洋渔业资源
①分布: 海域(渔获量占世界总渔获量 以上)
②原因
③世界主要渔场
渔场
成因
东北太平洋渔场(渔场)
交汇
暖流、寒流
西北大西洋渔场(渔场)
暖流、寒流
东北大西洋渔场(渔场)
暖流、寒流
东南太平洋渔场(渔场)
流
寒流
东南大西洋渔场
寒流
④我国最大的渔场: 渔场(冬季的 汛和夏季的 汛)
四、海底矿产资源
1.海底矿产资源的类型
①滨海砂矿: 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油气资源: 浅海海底
③多金属结核(深海 ):
2.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3.海底油气资源
①分布(很不均衡)
已探明: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委内瑞拉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沿海
未探明:北极地区、南极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周围海域
③海洋油气输送:用船舶或海底管道运输
同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很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没有国界的?
2.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
B.石油、天然气常与锰结核分布在一起?
C.海洋油、气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
D.科学家常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此回答3~4题。
3.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主要原因是①阳光集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浮游生物分布均匀 ③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 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4.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①可取代一些核电,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一些水电,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等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相关知识回答35~38题。
5.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采捕饵料生物
C.定期海上禁渔 D.渔业过度捕捞
6.海洋中的石油储藏量相当丰富,其主要埋藏在 ( )
A.洋盆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7.下列矿藏储藏在大洋深处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锰结核 D.煤
8.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十分丰富,其开发技术也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的能源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回答9~11题
9.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其成因正确的是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 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 (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11.人们把废旧渔船沉入浅海海底,目的是 ( )
A.处理垃圾,便于海上航行和海上捕捞业发展
B.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人为的繁殖生息之地
C.为了使海底锰结核在旧船体上富集
D.为鱼类提供饵料
12.关于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洋水体广大,但无法开发利用
B.海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
C.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人类对其空间的利用只限于交通运输
D.人类已可以开发深海区的油气资源
13.下列人为活动对海洋自然属性的影响过程,正确的一组是 ( )
A.修筑海堤—防护海岸—减少了海浪对海岸岩石的冲击
B.围海造陆—房地产开发—海岸自然景观更加美丽
C.制作工艺品—采挖珊瑚礁—海岸遭海水侵蚀而后退
D.工业生产—排出废弃物—海水有机质增加促进鱼类、贝类生长
二、综合题
14.今年天津塘沽渔业部门捕获的梭鱼、皮皮虾等个体较前两年大,数量较前两年多,这说明“伏季休渔”初见成效。自90年代初开始,渤海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规定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休渔期。为控制捕捞强度,自2000年6月1日起进行我国首次全国性渔船普查。最近又出台了今后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等措施,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1)前几年海洋鱼类比现在个体还要小,数量还要少,这说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的 和 等问题严重。
(2)“伏季休渔”是针对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 而制定的政策,这样在休渔期可使鱼类 。
(3)为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料中列举了哪些措施:
。你还能提出什么建议?(最少两点)。
答案:
1.B 2.B?3.C 4.D 5.C 6.C 7.C 8.C 9.B 10.D 11.B 12.D 13.C
14.
(1)海洋污染 海洋生态破坏
(2)过度捕捞 较好地繁殖与生长
(3)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进行全国性渔船普查,对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 ①发展水产养殖,加强优良鱼种培育和鱼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②控制海洋污染 ③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④健全我国海洋和海洋资源法律体系(答出其中任两点均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延伸阅读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关于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于围海造陆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②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示例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课本《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说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哪些领域?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2.录像引入:观看有关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录像片,回答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的哪些部分。人类是怎样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
3.讲解: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陆地各种自然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
1.讲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工业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科学文化、生活娱乐等诸多领域。然而,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不论在环境方面还是在生态方面,都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2.提问:海洋环境条件和生态条件较陆地有哪些不同;其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产生哪些影响?
3.讲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复杂的海水运动;在深海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结构和施工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1.讲述: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船舶动力的不断更新换代,吨位不断增大,不同运输用途的船舶品种不断增多,海洋航线由近海向远洋不断拓展,导航技术和定位技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迅速增长,大型油轮的出现,以及大型集装箱船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今天,现代化的大型集装箱船和巨型油轮可以来往于各大洲港口之间的航线上。
2.读图:课本《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
3.讲解:世界七大海上交通线:①北大西洋航线: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港口连接西欧、南欧、各国港口的航线;②亚欧航线:连接西欧和亚太地区各国港口的航线;③南美航线:连接欧洲和南美东海岸各国港口的航线;④南北美航线:也叫巴拿马运河航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⑤北太平洋航线:北美西岸各国和亚洲国家间的航线;⑥南太平洋航线:美洲西海岸与亚太地区各国的航线;⑦非洲航线:也叫好望角航线,是欧洲、北美洲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海上运输线。
4.承转:伴随着世界海洋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港口建设也随之得到发展。
5.读图:课本《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
6.讲解:以荷兰鹿特丹港为例,说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应具备的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围海造陆的教学〗
1.读图:课本《日本神户人工岛》图、《澳门历年填海范围》图
2.讨论:围海造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分析围海造陆的利和弊是什么?
小结:围海造陆是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发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建设需要的矛盾的重要途径;围海造陆工程耗资巨大,需要有强大的国力作基础,同时还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探究活动
1.设计制作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制作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模型。可先设计一张蓝图作为底图,然后转绘在矩形胶合板上,再用塑料泡沫板或有机玻璃板做出各种海上设施模型,用乳胶粘贴在胶合板上设计的位置,最后涂上设计的颜色,标上注记,此模型即可完成。此活动可以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幻想力。
2.世界主要海运路线距离量算: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标出世界七大航线,然后根据地图的比例尺,量算各条航线的距离。此活动可以采取分组形式,每组量算一条路线,最后各组汇报结果。通过比较数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海上咽喉要道的重要位置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比例尺的计算能力。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关于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于围海造陆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②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示例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课本《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说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哪些领域?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2.录像引入:观看有关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录像片,回答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的哪些部分。人类是怎样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
3.讲解: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陆地各种自然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
1.讲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工业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科学文化、生活娱乐等诸多领域。然而,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不论在环境方面还是在生态方面,都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2.提问:海洋环境条件和生态条件较陆地有哪些不同;其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产生哪些影响?
3.讲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复杂的海水运动;在深海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结构和施工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1.讲述: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船舶动力的不断更新换代,吨位不断增大,不同运输用途的船舶品种不断增多,海洋航线由近海向远洋不断拓展,导航技术和定位技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迅速增长,大型油轮的出现,以及大型集装箱船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今天,现代化的大型集装箱船和巨型油轮可以来往于各大洲港口之间的航线上。
2.读图:课本《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
3.讲解:世界七大海上交通线:①北大西洋航线: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港口连接西欧、南欧、各国港口的航线;②亚欧航线:连接西欧和亚太地区各国港口的航线;③南美航线:连接欧洲和南美东海岸各国港口的航线;④南北美航线:也叫巴拿马运河航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⑤北太平洋航线:北美西岸各国和亚洲国家间的航线;⑥南太平洋航线:美洲西海岸与亚太地区各国的航线;⑦非洲航线:也叫好望角航线,是欧洲、北美洲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海上运输线。
4.承转:伴随着世界海洋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港口建设也随之得到发展。
5.读图:课本《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
6.讲解:以荷兰鹿特丹港为例,说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应具备的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围海造陆的教学〗
1.读图:课本《日本神户人工岛》图、《澳门历年填海范围》图
2.讨论:围海造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分析围海造陆的利和弊是什么?
小结:围海造陆是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足以满足发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建设需要的矛盾的重要途径;围海造陆工程耗资巨大,需要有强大的国力作基础,同时还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探究活动
1.设计制作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制作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模型。可先设计一张蓝图作为底图,然后转绘在矩形胶合板上,再用塑料泡沫板或有机玻璃板做出各种海上设施模型,用乳胶粘贴在胶合板上设计的位置,最后涂上设计的颜色,标上注记,此模型即可完成。此活动可以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幻想力。
2.世界主要海运路线距离量算: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标出世界七大航线,然后根据地图的比例尺,量算各条航线的距离。此活动可以采取分组形式,每组量算一条路线,最后各组汇报结果。通过比较数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海上咽喉要道的重要位置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比例尺的计算能力。
高考地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13讲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2)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知识讲解]
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3)矿产资源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海洋渔业生产
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渔业资源分布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
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管道输送。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利用方式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鹿特丹港的建设: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
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
二、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1、海洋环境保护
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海洋污染
污染物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冷却水;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我国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
赤潮:含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
海洋生态破坏:生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境变化引起。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除污船。
3、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制订: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权限:12海里领海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不足: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
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两岸距离不超过24海里。[能力训练]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回答1-5题:
1.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①岛屿沉降②海水膨胀③暴雨泛滥成灾④两极冰盖融化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按成因,图瓦卢的岛屿属于A.大陆岛B.冲积岛C.火山岛D.珊瑚岛3.风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5月份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下列因素:①大量砍伐森林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③海水体积膨胀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6、气候对海岸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海岸带变宽B、土地利用减少C、浅海渔场增多D、海岸生态变化7、下列有关红海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陆上淡水注入极少B、红海海域较为封闭C、地处副热带海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D、海域内有暖流经过8、由海底火山喷发引起的海水运动形式是:A、风浪B、潮汐C、洋流D、海啸9、中世纪时,麦哲伦船队由东向西穿越麦哲伦海峡时,下列情形与其相吻合的是:A、先顺风顺流,后逆风逆流B、一路顺风顺流C、一路逆风逆流D、先逆风顺流,后顺风逆流10、目前,人类开发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是:A、海洋滩涂养殖B、海港码头C、海底通讯电缆铺设D、海洋公园11、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
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D、风浪小12、秦山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主要是因为排放:A、含重金属的污水B、热水C、含核废料的污水D、生活污水
海洋
13、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14、一艘轮船由世界最大港口驶往我国最大港口的途中,走最短的航线,经过的海上“咽喉要道”有:①直布罗陀海峡②好望角③苏伊士运河④曼德海峡⑤马六甲海峡⑥望加锡海峡⑦巴拿马运河⑧麦哲伦海峡⑨台湾海峡A、①②⑤⑥⑨B、①⑦⑧⑨C、①③④⑤⑨D、②⑦⑨15、读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宽度为12海里B、b的宽度为200海里C、a区域享有和该国领土一样的管辖权D、b区域自然资源所属国享有勘探、利用、保护、管理的主权16.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A.陆地上的生产过程B.海岸活动C.海轮泄漏D.生活污水排放17.1953年-1970年间,发生在日本九州岛的水俣湾事件,造成这次事件的污染物是:A.铅污染B.镉污染C砷污染D.汞污染18.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围海造田,有可能引起海岸侵蚀B.过度开采海滨砂矿,会减少人工养殖海产品场所C.对鱼类过度捕捞,有助于减少生物对海洋造成的压力D.海产品受污染,可影响人体健康19.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①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②潮汐现象③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④波浪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20.核电站对海洋的主要污染是:A.放射性燃料产生的辐射杀害海洋生物B.含有铀等重金属的污水进人海洋,破坏生物生长环境C.排放的冷却水温度较高,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D.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有害微粒,影响海洋生物21.读(一)大潮和小潮图、(二)月相变化图,回答(1)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洋流、三种。(2)潮汐是海水在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称为潮。(3)图(一)中,A点出现大潮的原因是,出现大潮的农历日期可能为。图(二)中,A点出现小潮的原因是,出现小潮时所见月相可能为图(二)中的(填字母)。(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A.二次B.一次C.四次D.三次22.读大陆架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D三处,处理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等矿产资源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C箭头含义: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处海域,因为①,②。(3)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4)B上覆海域海水上泛,其原因主要有:①洋流中的流;②冬季温带海区水温表层比底层,海水易形成对流。(5)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海里的领海权,海里的专属经济区。23.读世界海洋石油污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石油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和。(2)海洋石油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和。(3)目前治理石油污染的重点是,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在实验新的方法。(4)关于对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面积静水油污可采用“围栏法”回收B.近岸石油泄漏常采用“分散法”C.内海石油泄漏可采用“沉降法”D.油污泄漏不严重时可采用“燃烧法”24.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①盐场②潮汐发电③钻井平台④海上工厂⑤海洋捕捞⑥海上旅游⑦海洋运输⑧海底隧道⑨石油天然气⑩藻类⑾蟹类⑿贝类⒀海底居室⒁锰结核⒂海水制取镁、钾、溴、碘、铀等⒃鱼类(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数码代号填入下面表内:
代号
资源及其开发
在示意图上的具体反映
A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⑤⑩⑾⑿B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③⑨C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开发
①D
海洋能源资源及其开发
E
海洋空间资源及其开发
④⑥⑦⑧ (2)以上图表反映了海洋资源的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开发,而避免片面开发。(3)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前海水的运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B.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风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C.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工业规模的是深海锰结核D.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径25.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航线A、B、C都是石油运输线,航线A从波斯湾开始,经过印度洋、非洲南端的角、洋,到达北美和西欧。(2)航线B从波斯湾出发,经过印度洋、海、运河、海、海峡、洋,到达北美和西欧。(3)航线C从波斯湾出发,经过印度洋、海峡、洋到达日本。(4)航线①和②是中国与中美洲之间的主要航线。当把货物从中国运往中美洲时,船长们都是沿航线①航行,试分析其中原因。。(5)当从中美洲返航中国时,大多数船长选择航线②,这是为什么?
26.读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回答:
(1)图中北太平洋渔场范围最大,其中日本的渔场捕获量最大,因为这里是和洋流交汇的地方。(2)与该渔场成因相似的大渔场,还有加拿大的渔场。(3)大范围渔场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的原因是。(4)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是和。(5)海洋生物资源,可通过等途径,实现利用。27.读右图分析回答:(1)A、E、F三个海区水温最高的是
(2)A、C两处,盐度低的是,原因是。C、D两处,盐度低的是,原因是 。(3)F海区是海,盐度低于1%,原因有。E海是海,盐度达4.1%,原因有。28.读下图,回答(1)给图中洋流A、B、C、D加绘箭头,完成南太平洋大洋环流图。(2)海洋可利用的空间包括海上、、三个部分。(3)大范围渔场E、F、G的形成中,得益于上升流的是,该渔场名称是。(4)太平洋沿岸渔获量最大的国家是和。(5)北太平洋洋底分布着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是。(6)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淡水等。29.阅读资料,回答问题。今年天津塘沽渔业部门捕获的梭鱼、皮皮虾等个体较前两年大,数量较前两年多,这说明“伏季休渔”初见成效。自90年代初开始,渤海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规定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休渔期。为控制捕捞强度,自2000年6月1日起进行我国首次全国性渔船普查。最近又出台了今后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等措施,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1)前几年海洋鱼类比现在个体还要小,数量还要少,这说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的和等问题严重。(2)“伏季休渔”是针对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而制定的政策,这样在休渔期可使鱼类。(3)为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料中列举了哪些措施:
。你还能提出什么建议?(最少两点)。30、下图所示日期是12月22日,此时A点的正午高度为90度,请回答:
C
G
40E
30E
20E
10E
E
D
A
F
B
H
50E
(1)该图是洲沿(纬线)绘制的剖面图。(2)A处的气候类型是,形成原因是。(3)F处是海峡,E处经过的洋流名称是。(4)C处是气候,其所在国家的名称是,它是黑非洲最后独立的殖民地。(5)与H点对应的地理坐标是,它附近的岛屿属于(国家),从自然分区讲该岛屿属于洲。[能力训练答案]
1、B2、D3、B4、B5、B6、D7、D8、D9、C10、B11、B12、B13、C14、C15、B16、A17、D18、D19、C20、C21.(1)潮汐(2)月球和太阳引力白天的海水涨落(3)日地月三者成一条直线,海水所受引力大初一或十五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海水所受引力分散,C或C’(4)C22.(1)BA表示入海河流带来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2)B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3)地震波(4)上升低(5)1220023.(1)沿海水域海上航道沿线(2)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3)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原油载运(4)A24.(1)由上而下依次为:16、14、15、2、13(2)多样综合(3)CD25.(1)好望角大西(2)红苏伊士地中海直布罗陀大西(3)马六甲太平洋(4)这条航线沿途依次途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一路顺水,在沿北太平洋暖流航行时,又顺着中纬西风,速度快(5)沿航线②既可顺东北信风,又可顺北赤道暖流,速度快26.(1)北海道千岛寒流日本暖流(2)纽芬兰(3)北半球大陆架面积广阔,海河流多,寒暖流交汇比南半球明显(4)中国日本(5)养殖、增殖可持续27.(1)A(2)A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C处有寒流经过,D处有暖流经过(3)波罗的海有陆上河流汇人淡水,蒸发又小红海位于副热带,从陆地流人的淡水很少,蒸发又强烈28.(1)略(2)海中海底(3)F秘鲁渔场(4)中国日本(5)锰结核(6)镁、溴29.(1)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2)过度捕捞较好地繁殖与生长(3)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进行全国性渔船普查,对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①发展水产养殖,加强优良鱼种培育和鱼病防治技术的研究②控制海洋污染③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全民海洋意识④健全我国海洋和海洋资源法律体系(答出其中任两点均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30、(1)非洲南回归线(2)热带雨林气候回归线附近,气温高;东侧有暖流通过,山地迎风坡,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3)莫桑比克本格拉寒流(4)热带沙漠纳米比亚(5)(160°W23°26N)美国大洋州
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学设计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学习目标】
1. 了解世界和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状况。
2.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3.说出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4. 以某种新能源为例,阐述怎样建设多元化结构的新能源系统。
【重点难点】
1. 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 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 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知识链接】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炭的分布
(1)世界: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分布在①__________、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②____________和南非,煤质较好。
(2)中国煤炭分布:主要分布在③______,南方除④________外,均严重缺煤。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1)世界:在东半球,从⑤________地区经⑥________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⑦____________、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2)中国:东部集中分布在⑧________________、辽河、大港、⑨________、⑩________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________、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
(二)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消耗: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_____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消耗能源水平?________。
2.前景: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________。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________。
(三)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1)开采:____________,堆放占地,废渣自燃;矿山排水造成________环境污染;
(2)运输与存放:可能会污染________、水与土壤;占地,破坏________。
(3)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____________、酸雨等。
(四)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
煤的主要分布地区
总体分布规律
世
界
北半球
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两个煤带的储量占全球的96%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
南半球
煤炭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
国
北方
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
我国煤炭集中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省外,均严重缺煤
南方
贵州省煤炭丰富
2.石油的分布
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地区
能源的消耗
能源(化石燃料)的前景
世
界
发达国家
能源消耗普遍较高
世界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按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化石燃料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煤炭,200~220年;石油,45~50年;天然气,50~60年
发展中国家
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中国
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方法突破】世界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
煤炭分布看南北(半球);油气分布看东西(半球)。
【典例1】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
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C.我国四大天然气区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D.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
【解析】 我国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东部集中分布在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中原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答案】 C
二、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主要措施
1.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
影响
开采
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
运输与存放
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大量土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利用
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典例2】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炭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环保措施?
【解析】 第(1)题,煤炭资源的开采、运输、存放及利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环境问题,本题主要考查在开采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废渣自燃、矿山排水造成环境污染等。第(2)题,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资源输出,煤炭资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第(3)题,环境保护措施要结合煤炭资源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作答。
【答案】 (1)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易污染环境等。
(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
(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基础达标】
1.下列属于两大产油带上的国家是()
A.印尼 伊拉克 B.加拿大 巴西
C.南非 巴西 D.俄罗斯 尼日利亚
2.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
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C.我国四大天然气区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D.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
3.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下列关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现在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的比重最大
5.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A.四川 B.海南
C.吉林 D.青藏地区
6.下图为“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甲)和秸秆生产沼气(图乙)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标出箭头,表示沼气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按形成和来源,沼气应是________________能。
(4)如果将图乙中右边环节去掉,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5)结合图甲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结合图乙谈谈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下图,回答1~2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煤来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水电站污染空气,火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3.中国最大的“煤变油”项目——神华集团煤液化项目落户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镇,该地区发展该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市场前景广阔
下图表示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读图,回答4~6题。
4.与④地区相比,③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 B.河流众多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落差大
5.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A.③②④ B.④②③
C.③①④ D.④①③
6.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A.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附近
B.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附近
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
D.内蒙古高原边缘
7.有关地热能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热岩储存的能量
B.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可以大规模使用
C.地热能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会危害环境
8.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9.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50%以上。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2:“我国核电增长图”。
材料3:“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
10.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①欧亚大陆 ②澳大利亚 ③北方 ④贵州 ⑤地中海 ⑥中东 ⑦美国西部 ⑧大庆 ⑨中原 ⑩胜利 塔里木 高 很低 增长 有限 破坏地表 水土 空气 景观 全球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