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

发表时间:2021-10-25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并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熟记0没有倒数。

2、过程 与方法

通过乘积为“1”导入倒数概念,并借助长方形面积加强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倒数的 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对分数和分数乘法的进一步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熟记0没有倒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1)

(2)

(3)

(4)

(5)

(6)

长154/39/7宽11/53/47/9面积1111

2、上述算式有 什么特征?

3、0有倒数吗?

4、总结归纳

乘 积为1的两个数 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

5、练习:

(1)1/2

(2)1/3

(3)5/2

三、例与练

例1:下面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填一填。

① 3jab88.CoM

② 9/10

例2 :直接写出得数

练习:在( )里填上“〈 ”“〉 ”或“=”

〈〈=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看一看,想一想“1=?”,你还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吗?

1=5-4 1=1/3+2/3 1=2/3x3/2

比如:1=6x1/6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扩展阅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PPT、可乐瓶,茶叶罐,水杯,纸箱、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量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教师里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大?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小?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呢?

(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A、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B、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生理解:土豆和红薯放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4)、观察实验,认识容积的意义。

A、认识容器。

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纸箱,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

B、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哪个水杯装的水多?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四、总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五、谈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是指容器所容纳物体的多少

一种物体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回顾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

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和反思。

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第1~4单元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这四个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整理与复习)

一、我学到了什么

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前四个单元,你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汇报,师板书:分数加减法,长方体(一),分数乘法,长方体(二)。

2.师:请同学们翻阅教材,回顾前个四单元的知识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看书复习。

3.学生汇报。

(1)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生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生3:分数和小数互化:分数化成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数化成分数,利用的是小数的意义。

(2)师: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长方体的特点: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棱分3组,每组棱长相等;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生2:正方体的12条棱长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生3: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生4: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师:第三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生3:计算分数乘法时,将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结果化成最简分数。也可以将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

生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师:第四单元呢?

生1: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生2: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它们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

生3:单位换算时,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要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时要除以进率。

生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或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生5: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有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围绕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呈现了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情境,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顾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回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交流活动。

4.师:看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打算怎样来整理这些知识呢?

生1:第一单元我打算用列表的方式,比较清楚明了。

生2:我打算用文字描述第一单元的内容。

生3:我准备制作思维导图。

师:嗯,方法很多,那其他单元呢?

生4:我打算把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整理在一起,因为都是与长方体相关的内容。

生5:第三单元我打算用图例来整理。

5.师:请同学们赶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吧。

(1)生独立整理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补充。

(2)全班汇报。

二、我的成长足迹

师: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三、我提出的问题

师:回顾本阶段的学习,你有哪些疑惑?教材第51页中提出的问题你能尝试解决吗?

1.学生小组内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全班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

巩固应用

1.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2.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2题。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题,交流时,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小数、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

4.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涂色的,再全班交流。

5.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5题。

先回顾体积、容积单位,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有多大,找到参照物,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并简单说明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加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6.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进行计算。

7.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7题。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8.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8~10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9.教材第54页巩固应用第11~1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加减法 长方体(一)

分数乘法 长方体(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回顾到整理,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空间是比较宽阔的,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同伴间相互说说或在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教师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和交流机会的同时,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使学生个人的成功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发展,也更激发他们去主动学数学。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轻松的氛围、积极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到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整数与分数乘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将生活中的实例数学化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3、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

巩固以利于更加熟练计算整数和分数的乘积,并提高对生活实例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计算整数和分数的乘积。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1)奇思早上吃了6块饼干,笑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1/2,淘气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2/3。

笑笑和淘气分别吃了多少块饼干?

6x1/2=3(块)

6x2/3=4(块)

答:笑笑吃了3块饼干,淘气吃了4块饼干。

(2)8的3/4是多少?

8x3/4=6

2、总结归纳

分数和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结果可以写成最简分数,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3、练习

植树节,我们女生植了20棵树,男生植树的棵树比女生多1/4,男生比女生多植多少树?

20x1/4=5(棵)

答:男生比女生多植5棵树。

你能再说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三、例与练

例1:门高2m,奇思的身高大约是门高的奇 思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2x3/4=1.5m=150cm

答:奇思的身高大约是150厘米。

例2:

练习:一场洪灾将村里960m长的公路冲毁了2/3,被冲毁的公路长多少米?

960x2/3=640m

答:被冲毁的公路长640米。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某种松鼠的体长在20cm到28cm之间,它的尾巴约占体长的3/4,尾巴最长约有多长?最短约有多长?

20x3/4=15cm

28x3/4=21cm

答:尾巴最长约有15cm,最短约有21cm。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分数乘法,具备计算整数乘以分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举实例,逐步深入讲解 分数乘法 ,有利于理解运用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举例

1个占整张纸条的1/5,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两 种计算方法: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2个3/7的和是多少?

2、观察上述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3、对比下列两种算法。

4、总结归纳

分数和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结果可以写成最简分数,能约分的,可以先 约分。

5、练习

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4211/21/4

x12

48241263

观察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三、例与练

例1:4个2/15是多少?

例2:

练习:2/3x4

2/3x4=(2x4)/3=8/3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淘气吃了这个蛋糕的1/8,爸爸吃的是淘气的2倍,爸爸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1x1/8x2=1/4

答:爸爸吃了蛋糕的1/4。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通过涂一涂、算一算、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师出示口算乘法

师(阅读课本第55页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一读:本节主要讲了( )除以( )的小数除法。(各自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二读:这一节以4/7÷2=为例,它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自己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三读:动手画一画,想一想,4/7÷2=和4/7÷3=分别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过程,你对分数除以整数有了怎样的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通过刚才的口算练习,发现大家对分数乘法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三、大组汇报,质疑问难

我发现了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课堂检测

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这个整数的( )。

2、8/9÷4=8/9×( )=( )

3、5/6÷2=5/6×( )=( )

4、教材56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巩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5、教材56页“练一练”第二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6、教材56页“练一练”第三题

(设计这道题的主要目的是渗透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也是为后面用到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

拓展提高:

如果a是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那么

1/3÷a等于多少?

1/ a÷3等于多少?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况,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验问题。

3、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量 杯,石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

2、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3、出示石块

学生观察石块。

师问: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生想一想,如 何测量石块的体积。(学生试、猜测量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能直接用公式吗?不能怎么办?

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二、进行实验

(一)采用淘气的方法进行实验

1、出示一盛有不满水的长方体容器。师生讨论可以怎样测量出石块的体积。

2、按照讨论的结果师操作:将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或课件演示)

3、学生测量出容器的底面长、宽和高分别是多少。

4、放入石块前水高10cm,放入石块后水面高15cm。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师板书:15×10×(15- 10)=750(cm3)

=7.5(dm3)

5、小 结:放入石块后水面升高的 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二)实验二:溢出水的体积即石块体积的方法

1、除了刚才用 求升高水的体积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石块的体积呢?

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组内操作实验。

(放入石块前,容器里的水是满的,放入石块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杯里,有多少毫升,就是石块的体积。)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谁能说一说有哪些方法?在测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注意:在测量时水要没过物体)

三、巩固练习

课本47页“练一练”的1、2题。

板书设计

有趣的测量

15×10×(15-10) =750(cm3)

=7.5(dm3)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果与原分数的比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再通过观察比较算式得出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拓宽了生活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果与原分数的比较规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1)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 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2)3/4x1/4=?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想一想,再算一算。

2、两个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吗?举例说明你的想法。

5/76/77/78/79/7

x14/3

70/2184/2198/21=14/3112/21126/21

说一说你的发现。

4、总结归纳

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积一定等于这 个数。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5、练习

三、例与练

例1:淘气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1/3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1/2,淘气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答:淘气吃了蛋糕的1/6。

四、课堂小结

五、拓宽延伸

一个西瓜,八戒吃1/3,悟空吃剩下部分的1/2,八戒和悟空谁吃得多?

答:八戒和悟空吃的一样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体积单位,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很好,那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谁来说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

3、那谁能说一下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指名回答)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4、出示学习目标:

二、研究新知:

1、猜一猜: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你认为可能是多少?(可能有认为是100,也有可能认为是1000。)

2、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

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

(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②口头回答: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85毫升=( )升 5.36升=( )毫升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米、()、厘米10面积平方米、()、平方厘米100体积立方米、()、立方厘米1000

(通过汇报,使学生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45页练一练第3题。(选取其中的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

2、a、课本45页练一练第2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体会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b、课本45页练一练第3题及第4题

对于第5题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地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完成此题。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能力 目标: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 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 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

学具:长方体模型、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 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探索新知

(1)长、宽相等 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 3)高、宽相等的时候, 越长,体积越大。

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三、探究发现

先算一算下列图形的体积,再读一读,想一想。(单位:dm)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上面各 个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sh

三、小结

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和验证的方法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推导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一个 正方体的棱长是2米,体积是( )立方米。

① 4 ② 6 ③ 8

(2)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长、宽、高的长度( )

①一定相等 ②一定不相等 ③ 不一定相等

2、课本第43页”练一练“第1、2、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一 根长方体木料,长5m,横截面的面积是0.06m2。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一只青蛙(2)只眼,

一只青蛙(4)条腿。

请问:这只青蛙的体积有多大?

2×1×(1.3-1.1)=0.4(立方分米)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 S × h

﹦ sh

作业设计

1、教材第43页”练一练“的第4、5、6、7、8题。

2、长方体的长为6分米,宽为5 分米,高为20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三视图以判断不同角度面的个数,掌握查找长方体露在外面面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视图查找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以及自主探寻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利于学生对于立体三维结构的理解,以及不同角度空间想象力等的认知。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4cm、5cm,请问它的表面积是148cm2。

3、一个无盖正方体玻璃鱼缸的棱长是 5cm,玻璃的面积是125cm2。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4个棱长为50cm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如图。

(1)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各有三个面露在外面,因此一共有9个面露 在外面。

50x50x9=22500(平方厘米)

答:露在外面的面积是22500平方厘米。

(2)把这4个纸箱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可以怎样摆,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根据图填写下列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正方体个数123456……露在外面的面/个5811141720小正方体个数123456……露在外面的面/个5913172125

(1)n个小正方 体:3n+2

(2)n个小正方体:4n+1

3、总结归纳

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可通过不同角 度观察总和得到。

4、练习

3个棱长为100cm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如图)。请问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x100x100=70000(平方厘米)

答:有7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70000平方厘米。

三、例与练

例1:有5个棱长为40cm的正 方体放在墙角处。请问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x40x40=16000(平方厘米)

答: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16000平方厘米。

例2:如图是用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拿走其中的一个,它的表面积会发生变化吗?

答:同样都是24个面,不会发生变化。

练习:将4个棱长为6cm的正 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的4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相比,会发生变化吗?变化了多少?

36x6=216(平方厘米)

答:会发生变化,变化了216平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1、有5个棱长为40cm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共有多少平方厘米?

40×40×10=16000(平方厘米)

答: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16000平方厘米。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具学具:课件、果子、圆片等

教学过程:

师:今天很高兴又和大家一起来上数学课。数学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问,所以在我们新学期的第一单元就接触了很多的数,比如: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而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种数,以前我们也是知道它的,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进行快速抢答:它分上下部分,并且中间有一条线隔着、、、、、、

(学生马上做出反应)是分数

师:今天我们就要再认识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师:之前,老师想先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

一日,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摘果子,(把之前准备好的标识摆上)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很高兴说:“你们辛苦了,我这里只有一个饼分给你们三人吃吧。”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啊?

生: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1/3。

师:你能说说这个1/3的含义吗?

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师:你们对三年级所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的还是很扎实的,那就让我们继续:

他们三位美滋滋的吃完后,分别把自己的“战利品”送上,(老师做动作:拿出果子)。这时唐僧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

该怎么拿呢?谁想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请三位同学上来

师:请你们分别按照师傅的指示拿出各自摘到果子的1/2。而在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

孙悟空4个 沙和尚4个 猪八戒3个

板书:

1/2(部分)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质疑:

师:他们拿的都是全部果子的1/2,但拿出的个数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可能是拿错误

(直接让那个孩子上来验证)

生:认为是因为整体不同。

师:别的同学也是这么想的吗?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总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是吗?(板书)

下面就请他们来揭示到底总数是多少!全部的1/2又是多少?

孩子一一进行汇报!

板书补充

板书:

“1”(整体) “ 1/2”(部分)

8 4

8 4

6 3

师:

情况1、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板书)

情况2、真的是不一样多,一袋果子的1/2表示的都是把这一袋果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1/2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所以: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

生:整体的大小

(板书)

“1”(整体) “ 1/2”(部分)

8 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4

8 4

6 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3

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

师:请各组选出自己组人数的1/2并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总人数都是12人)每组都是6人。

说明: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同学可以自由串组后再进行该活动

说明:相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师生: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整体的大小。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书中的“说一说”)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因为一本书厚,另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所以他们的1/3也就不一样。

师:那么哪本书的1/3页数多呢?

生:厚的那本。

师: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本身的页数就多,而在同为1/3的条件下自然厚的那本书的1/3页数多了!

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谁能再说一说,看能不能比他说的更清晰准确。

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你们正用实际行动完善自己的语言,使语言表达的更加清晰准确,老师真的为你们的进步而高兴。下面就请拿出咱们事先准备好的小圆片,同桌之间对自己所拥有的圆片在同一个分数条件下进行比较。

(小组活动、汇报)

再次强调,并希望出来那个亮点!

练习1:书后第1题

练习2:书后第2题

练习3:书上的画一画(之前就给孩子作为思考)

练习4:书后第4题

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信任》教案(北师大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信任》教案(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年级下册《信任》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解惑,设计了“初读-----略知文意,细读-----畅谈理解,精读------质疑问难,品读------升华情感”的阅读教学四步模式,以求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倡导学法指导,体会信任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生活积累,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小心翼翼”等词语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题,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过程与方法初读-----略知文意,细读-----畅谈理解精读------质疑问难,品读------升华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公路边的告示不仅把人们引向桃林,采摘到丰富的果实,也使人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2.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语(略)(二)板书课题二、探究课文,理解感悟(一)初读----略知文意1.课件出示阅读指南(1)读中注意“跳跃欢吠”“沁人心脾”“馋涎欲滴”“小心翼翼”这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出现的位置,在下文的学习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2)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什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阅读指南中的问题。3.根据阅读指南说说你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二)细读-----畅谈理解1.女生齐读1---3自然段,说说你在这一部分内容中理解了什么?(1)根据课堂生成,引道学生抓住指示游客进入桃园的告示牌这一线索来理解课文内容。(2)桃园里“路边的大黄狗”“小屋旁的两条狗几只猫”,“根深叶茂的桃林”构成了怎样一副情景?(3)读读“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这句话,从这句话你感悟到了什么?(4)课件出示桃园风光,辅助理解桃园主人对人由衷地信任使得他的桃园欣欣向荣的景象。2.分角色朗读4----6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中你了解了什么?(1)指导朗读人物对话,体会语言的幽默感。(2)提示学生理解“跳跃欢吠”等几个词语的意思。(3)找出描写我们采桃时心情喜悦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4)直到这时桃林主人始终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却能感觉到桃林主人的存在,你觉得桃林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三)精读-----质疑问难1.默读课文1----6自然段中你心中存有疑虑的句段,说说你的疑惑。2.讨论解疑。(四)品读------升华情感全班齐读1----6自然段,体会桃园主人信人信己、热情好客的美好情感,采桃人被人信任的喜悦心情。三、学法指导1.探究学法。(课件出示学法)2.根据学习1---6自然段的方法,合作学习7----9自然段。3.反馈。重点理解“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真诚的地方。”这句话蕴含的深意。四、阅读拓展1.说说你最近读的有关真诚与信任方面的文章,谈谈你读后的感悟。2.推荐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五、课堂总结六、作业读书笔记:读《信任》有感板书设计信任桃园:告示指路猫狗看园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采桃:桃子自采自主付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五)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平移》教案(五)”,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围绕此内容的学习,教科书在复习哪些图形的运动是平移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递进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第二个问题是根据图形平移的画法,结合在方格纸上画小旗平移图形的活动,体会平移前后图形的特点,第三个问题则是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连续两次平移后的图形,目的是熟悉和巩固图形平移的画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在方格纸上把实物按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平移运动。教材呈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来唤起学生的原有认知,在此基础上,以"平移小旗"为例,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抓住图形的关键点,把图形的平移转化为关键点的平移;积累平移图形的感性经验,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4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方格纸上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并体会平移运动的特点。

2、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在画图过程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5重点难点

重 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连续两次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难 点: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体会平移前后图形的特点,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6教学准备

PPT课件, 方格纸,三角尺、直尺、电子白板、视频

7教学过程

7.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①播放视频:国旗的升降、拉抽屉、观光览车开动、推拉窗户

看了刚才这段视频,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呢?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你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你将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说说你还在哪见过平移现象?在平移的过程中,物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②利用白板,画一个三角形,水平方向拖动三角形或垂直方向拖动三角形,请同学们说一说该三角形在白板上做什么运动?

【设计意图:学生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直观动感的优势,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平移运动,建立感性认识,并让学生正确地表述出物体平移的过程,抓住平移的本质,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2【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活动3【讲授】探究新知1、探究图形平移的方法

(1)出示教材情境一,提出要求:请你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试画,画好后与同桌说一说是怎么画的?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方向;再找图形中的关键点;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线,画出原图形。

(2)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淘气和笑笑画的过程,思考为什么他们画的不一样呢?

学生观察后汇报

(3)小组讨论,笑笑和淘气他们谁画的对呢?

引导学生汇报:淘气画的对,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照,每个点都是向左平移4格,而笑笑画的平移后的图形距离原图中间相差4格,实际向左平移了7格。

(4)学生修改自己的画法,说一说怎么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总结图形的画法。

(板书:一找点;二移点;三连线。)再移点时要注意什么?(方向和格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图形平移的格数,通过平移小旗这个问题的讨论,得到图形平移的一般画法。】

活动4【讲授】探究新知2、体会平移前后图形的特点

(1)出示教材情境二,提出要求:请你画出右图中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并说一说。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2)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平移的?应注意什么?

(3)观察两次平移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后的图形,图形的大小没变、形状也没变,只是位置变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图形平移的一般画法,在平移过程中体会"图形平移后,大小和形状都没改变,只是位置变了。"这一特点】

活动5【讲授】探究新知3、巩固图形平移的画法

课件出示情境三,提出要求: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画出两次平移后的图形,画完后交流平移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平移的问题,学生需经过两次不同方向的平移,才得到平移后的图形,发展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平移的能力。】

活动6【活动】回顾、总结

通过平移小旗和小船,你能试着说说图形平移的方法吗?

一找关键点;

二移关键点;(在移关键点的时候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三连点成形。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强化图形平移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图形平移是图形上的每个点都发生了相同的变化。】

活动7【练习】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26第1题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2、完成教材P26第2、3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图形移动的过程,并能运用正确的语言来描述图形平移的过程。

3、完成教材P26第4题按要求画出三角形平移后的图形。说一说,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操作的方法和过程。对个别学生要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第1、2题鼓励学生再次经历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进行平移的过程,理解图形平移的特点;第3、4题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再次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

活动8【测试】课堂检测

4、检测:画出小鱼先向左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的图形。(图见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课所学习的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课后进一步辅导。】

活动9【活动】课堂小结:谈一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1.图形平移的关键要知道方向和距离,距离是指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图形之间的距离。

2.图形平移的方法是:一找关键点;二移关键点;三连点成形。

同学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10【作业】课后作业

1、先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再画出图形A向下平移4个格,再向右平移4个格的图形。(图见课件)

2、完成下列各题。(图见课件)

(1)图形①向( )平移了( )格。

(2)图形②是这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的,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的原位置。

活动11【活动】板书设计

一找点;

方法: 二移点;(方向和格数)

三连线;

平移

大小没变

特点: 形状没变

位置变了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