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doc

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8

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doc。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doc”,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2.运用铝以及氢氧化铝的有关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促进,评价选择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途径。

3.通过对以苯甲酸为原料,设计制备苯甲酸甲酯的实验方案设计过程,进一步融会贯通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相互关系。

4.通过对最佳实验方案的优选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5.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最佳制备实验途径的正确选择。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教学难点

铝的性质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不同盐类水解过程的相互促进。

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相互关系以及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回忆复习,比较选择。

设计操作,评价总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操作。

第二课时,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内容,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的方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大屏幕、胶片等。

仪器:(学生实验操作所用)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漏斗、托盘天平、铁架台、干燥器、石棉网、滤纸、酒精灯、胶头滴管、pH试纸等。

药品:(学生实验操作所用)铝屑、稀硫酸、蒸馏水、浓、稀NaOH溶液、稀氨水、稀盐酸、CuCl2固体等。

[导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每一个化学实验之始终。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于化学实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

[投影]教材插图,居里夫妇正在做化学实验以及球碳原子簇——C60等。

[说明]投影之同时,简介章序言之有关内容,说明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讲述]因此,每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操作之前,均要根据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已有实验基本技能,对实验过程进行总体的设计与规划,此即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板书]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过渡]化学实验种类繁多,不同的化学实验其实验方案的设计当有不同,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本节课我们将以铝为原料,来对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案进行设计。

[板书]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以铝为原料制备Al(OH)3实验方法的选择

[讲述]对于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我们之前已有过系统的学习和了解。

[想一想]铝有哪几种主要的化合物?

[答]铝之重要化合物主要有:Al2O3、Al(OH)3及铝盐。

[师]请大家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Www.JaB88.cOM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质疑、补充后师生共同总结。

[投影]铝及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1.铝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可和某些非金属反应。如:

4Al+3O22Al2O3;2Al+3Cl22AlCl3

②可和某些稀酸溶液反应。如:

2Al+6H+===2Al3++3H2↑

③可和某些强碱溶液反应。如: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可和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2Al+Fe2O32Fe+Al2O3

2.Al2O3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可和某些强酸溶液反应。如:

Al2O3+6H+===2Al3++3H2O

②可和某些碱溶液反应。如:

Al2O3+2OH-===2AlO+H2O

3.Al(OH)3之主要化学性质。如:

①可和某些酸溶液反应。如:

Al(OH)3+3H+===Al3++3H2O

②可和某些强碱溶液反应。如:

Al(OH)3+OH-===AlO+2H2O

[问题]根据上述信息归纳,铝盐主要有哪几种,其水溶液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之后提问总结。

[总结]铝盐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铝盐,如AlCl3等。铝盐一般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会因Al3+水解而略显酸性;另一称为偏铝酸盐,如NaAlO2等。偏铝酸盐一般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会因AlO水解而略显碱性。

[学生练习]部分学生板演:请写出以上AlCl3和NaAlO2两种盐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想一想]如果我们将上述两种盐溶液,即AlCl3和NaAlO2的水溶液混合会有怎样的现象与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可据情况做适当的提示。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可质疑补充。

[总结]AlCl3即铝盐水溶液因Al3+水解而会使其略显酸性:

Al3++3H2OAl(OH)3+3H+

NaAlO2即偏铝酸盐水溶液因AlO水解而会使其溶液略显碱性:

AlO+2H2OAl(OH)3+OH-

当将其二者混合以后,会因为二者水解后溶液所呈现酸、碱性(弱)不同,相互中和,从而使上述两个水解平衡不断向着水解方向移动,直到水解完全,有白色胶状的Al(OH)3难溶物产生。

[投影]

铝盐溶液:Al3++3H2OAl(OH)3+3H+

偏铝酸盐溶液:AlO+2H2OAl(OH)3+OH-

将铝盐和偏铝酸盐溶液相互混合:Al3++3AlO+6H2O===4Al(OH)3↓

[讲述]对于任何化学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同时,其性质也决定着其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实验室制取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上述信息,思考实验室以纯净的铝屑为原料,可通过哪些途径制得产物Al(OH)3。

[板书]

一、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

1.可能制取途径的推测: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参与,以为后面的讲评收集信息,作好准备工作。

[提问]下面,请以各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代表叙述你们所选择的制备方法。

[学生回答]略。(对于学生选择的各种方法,如明显不合理或有错误之处的,教师可做适当的点评后予以舍弃,其他制备方法可予以保留)

[过渡]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了许多的制备方法,这些方法,我们可将其总结为以下这么几个类型。

[实物投影](边书写边投影)

[讲评]同学们对制备方法的选择都各有自己的想法,很好。说明同学们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非常熟悉,并且能够综合应用。但是,通往目的地的道路可能会有千万条,但肯定会有优劣之分。

[议一议]上述所有的这些实验方法,各有什么所长和所短,哪一些或哪一个制备方法更加合理。

[板书]2.可能实验方案的选择。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收集信息。

[提问]请同学们回答自己的选择,并能够对舍弃的方案加以简单的点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讨论、分析,同学们大都选择了可能制备方法中的4、5、6,而排除了1、2、3。

[问]为何对1、2、3的方法进行了排除?

[答]方法1中,氧气的制取过程比较麻烦,实验步骤较多;方法2中,氯气的制取过程同样较为麻烦,步骤多,且氯气还有毒性,操作中可能会有危险发生及污染环境;方法3中反应可能会不完全,过程难于控制。

[讲评]很好。通过上述分析和筛选,同学们比较倾向于方案4、5、6的制备方法,哪么,对于这几个方法我们有没有可能优中选优。对此,光有理论上的分析不够,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所选择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板书]3.可能实验方案的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根据同学们自己的选择,将学生分为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实验。

[说明]1.为节省时间,学生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需课前准备妥当。

2.每个小组所用反应试剂如铝屑质量要相等,所用酸、碱浓度亦要相同。

3.提示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所用酸、碱强、弱的选择。也可对强、弱做对照实验。

4.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所选各试剂的用量及实验现象。

5.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换算成:制取1molAl(OH)3时各试剂的用量。

[提问]同学们的实验均已结束,下面,请各实验小组选代表叙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对于方法4,在得到Al3+将其沉淀Al(OH)3时,有两种办法可以采用:加入强碱NaOH溶液,其优点是沉淀速率较快,缺点是对NaOH溶液的加入量难以控制,所以排除此法,而选用弱碱稀氨水。

对于方法5:在得到AlO要使其在酸化条件下沉淀得到Al(OH)3。同样存在两个途径:一是加入强酸如稀盐酸,但缺点也是加入的量难于控制;另一为通入新制备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的制备会使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过于繁琐。

对于方法6:不存在酸、碱强、弱之选择与用量问题,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而且容易操作与控制。

[讲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用实验过程的步骤繁琐与否及是否易于操作,对三个方法进行了选择,得出方法6较为合理,这个选择过程即为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问]以上三种方法中,对于酸碱的用量情况又如何?

[学生回答后投影]

[投影]

[板书]4.最佳实验方案

[讲评]通过实验步骤的多少与实验过程的控制,我们在上边选择了方法6,通过上表中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l(OH)3时,所耗酸、碱的物质的量,方法6之用量最少,这也是实验方案设计的一条基本原理,所以,我们最终选择方法6为本实验的最佳制备方案。

[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Al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回忆与复习,并对可能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推测,最后又通过实验验证以及对各方法之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最终选定了最佳制备Al(OH)3的实验方案。

[课后作业]

1.回忆运用方法6对Al(OH)3的操作制备过程,并将具体的操作过程即实验步骤按序用文字表述。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试对实验过程中所用仪器和药品进行选择。

3.完成制备方案中所涉及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之设计

一、以铝为原料制备Al(OH)3实验方法的选择

1.可能制取途径的推测。

2.可能实验方案的选择。

3.可能实验方案的实验验证。

4.最佳实验方案。

●教学说明

1.化学实验方案学生在之前的许多分组实验中有过多次接触,但对实验方案的新手设计还是第一次,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宜慢忌快,以留给学生较多的进入时间。

2.实验方案的设计,重在实验原理即实验途径的选择,学生对此可能会有多种选择。无论对何种方案,教师均应予以点评比较,以使学生了解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3.最佳实验方案的选择是本课时的关键,要明确告诉学生选择和舍弃的原因。

相关阅读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第一课时钠的有关性质、第二课时铝、铁的有关性质、第三课时铝的有关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实验3-2(让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板书】

2Na+O2Na2O2(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1实验3-3

【问题思考】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板书】(2)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板书】(3)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4)钠与硫反应:2Na+S====Na2S

【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板书】4.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

5.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4Na+O2====2Na2Ob.2Na+O2Na2O2

c.2Na+Cl22NaCld.2Na+S====Na2S

②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4、钠的存在及保存

第一节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一节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背景知识1、酶在活细胞内合成,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称为________。

1、生物细胞产生的酶

2、由细胞内产生然后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称为________。1、提取胞内酶,需要破碎________,可用破碎仪、研磨器或匀浆机2、提取酶的方法使酶从中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的溶液中,经过滤、离心制备成________。2、提取胞外酶,可直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取。在酶的提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环境条件都可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变性直至丧失活力。因而,提取出的酶首先需要检测酶的________。(1)定义:通常以单位时间内________或者单位时间内________3、酶的活力(2)测定方法:________和________实践案例:植物淀粉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材料器具:略

活动程序:

1、提取酶液

2、滴加酶液:取4支试管编号后均加入PH=5.6的________________缓冲溶液。

向1、2试管中各加入未煮过的________1ml

向3、4试管中各加入已煮过的________1ml

3、恒温处理:为什么要进行恒温40°C处理?答:保证酶在________温度下充分发生反应。

4、钝化处理:钝化处理的原因?答:使酶的活性________,从而使反应减慢或停止。

5、测定吸光值: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________处进行比色。

6、绘制标准曲线

7、结果分析:(1)从标准曲线中查出________。

(2)计算淀粉酶的活力。

探究活动:

1、制备过氧化氢酶粗酶液

以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材料经过粉碎、研磨、离心,取________即可得到过氧化氢酶粗酶液。

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在过氧化氢酶存在时,过氧化氢将愈创木酚氧化生成________色产物,这种产物在波长4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________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3、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如果在反应系统中加入________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________的H2O2,然后根据消耗的H2O2量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高锰酸钾滴定时:当出现________色并不再消退时标志着滴定达到终点。

1、学法指导:本节课应初步学会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学会使用滴定法的具体操作,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进行酶的活力的测定。本节课的酶的相关知识和酶的活力测定技术的知识应引起重视,在高考选择题和实验题中都有可能体现。

2、疑难解析:在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始终都贯穿着对照原则,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最重要的是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其中的变量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所以在分析实验问题时,要紧紧抓住研究变量,把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变为常量,才能保证对照实验结果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对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关系曲线,在低于最适温度时,活性受温度影响比高于最适温度时的小。

1.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解析]生物体内同时进行很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是互不干涉的,因为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的酶不同,对一种酶来讲,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即酶的专一性特点保证了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涉。

[答案]C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解析]本题考查了酶的性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既具有无机催化剂的特点,又有本身的特点,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

[答案]B

1.(2005年全国高考题)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0C和300C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

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0C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人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D)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2.(上海高考题)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D)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时间

70℃

60℃

20℃

50℃

30℃

40℃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第一节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胞内酶、胞外酶、生物组织细胞、粗酶液、动物分泌物或细胞外的组织间隙、温度、PH、活力、底物的消耗量、产物的生成量、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柠檬酸-柠檬酸钠、新鲜酶液、失活酶液、最适、降低或失活、520nm、麦芽糖含量、动物肝脏、马铃薯块茎或胡萝卜根、上清液、茶褐、吸光值、适当过量、多余、紫、

人教版 《城市化》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人教版 《城市化》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模块名称:高一地理oooo必修2

教材版本:人教版

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

----《城市化》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解读新课标】

新课标对这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这反映出在新课程中,主张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的结合,学习活的地理,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建构主义思想。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影像、实地调查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地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表现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比较认识到城市化的双刃性,以

及对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有基本的解决方法

3.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基本的调查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实验的规范操作,其核心是实验安全常识,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分类实例入手,让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和实验正确操作方法,例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等,本节课的内容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和实验的规范操作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并加深的。由于它还与以后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起基础的地位,并对以后实验安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本学科化学实验常识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实验安全常识,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取实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分类并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
2.目标解析
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就是指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就是要掌握认识实验室危险化学药品标志,懂得出现紧急安全事故时及时妥善处理。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到位,抽象思维及能力上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实验水平及操作技能参差不齐,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因为本节内容较多,大部分学生已在初中接触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内容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全面掌握。
【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规则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问题1:谈一谈:在初中化学实验和探究中记忆犹新的一件“囧”事,想一想,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设计意图:从已有经验引入新课,增进彼此了解。激发兴趣,迅速进入课题。
师生活动: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问题2: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经验,想一想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实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应怎么处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师生活动:(1)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等。(着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浓硫酸灼伤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三不”原则;注意节约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取用量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问题3:药品的取用规则有哪些,常见危险化学药品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师生活动:(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时用托盘天平。
(2)液体药品的取用:少那量时用胶头滴管,多量时采用直接倾倒法,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滴定管等量取。
(3)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4)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问题4:在气体的性质实验中,我们经常要制取及收集气体,气体的收集方法有哪些?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气体收集方法。
师生活动:①排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气法,大于空气的用向上排气法
②排水法:难溶于水的可采用此法。
问题5:实验中的有害气体、废液、固体废弃物应该如何处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培养环保意识。
师生活动:(1)有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可在通风橱中或在封闭装置中进行,要进行尾气处理。
(2)废液一定要倒入废液缸,经处理之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3)固体废弃物一定要进行回收,实验时束,要放回到指定的容器中,固体药品取用后没用完的原则上不能放回到原先的试剂瓶中,但如果取出来之后,没有被污染是可以放回到原试剂瓶中的,如金属
【课堂小结】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规则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练习】
A组
1.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组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爆炸品B.氧化剂C.剧毒品D.腐蚀品
2、给1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角架
A.③⑥⑦⑧B.②③⑤⑧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C组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B.给试管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加热,然后固定局部加热
C.大量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抹布抹去
D.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E.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