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12-27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jAB88.coM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3个新偏旁,指导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编推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 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 。(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 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 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 。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夏秋冬》
授课类型
识字
学 校
白山市朝鲜族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
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有效的引导极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霜 吹 落 降 飘 游 池 入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雨字头和耳刀旁。 2、初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四季的美好,和四季的特点。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策略 教学本课应该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出示图片)
2、你们喜欢四季吗?你最喜欢那个季
节?
3、欣赏课文朗读。
学生欣赏图片
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生听范读
利用挂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须的情感因素。
二、初读课文识字、合作探究解疑破疑
1、请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2、展示学习成果,认读生字 3、提示学习生字过程中,互相给出提示,提示认读多音字。
4、出示生词卡片,认读生字卡片。 5、指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板书
6、学习新偏旁:雨字头。
7、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霜雪这两种生按提示朗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示
指名读、开火车读
生交流自然现象 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交给学生识字方法,积累学习更多的生字。
2
自然现象吗?
8、认识更多带有雨字头的生字。
9、雨字头生字的书写,教师范写生字。 10、请找出词组中表示动作的词。 11、认识新的偏旁耳刀旁。
学生认读 学生书空 学生认读生字
四、展示交流 深化理解 1、 读中体会练习朗读。
2、 谁能用动作来表现出这些动词? 3、 让我们把这些动词加上动作来读一
读,教师指导朗读。
4、 教师做示范朗读,师生共读。
5、 请同学们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6、 谁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
鸟?
7、 再次仔细观察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
花、鱼、鸟?
8、 下面请小组合作读一读,读准字音,
小组相互正音。
学生展示 生练习朗读
仔细观察图片
再次仔细观察
小组合作朗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实践提升
形成能力
1、 教师范读课文。 2、 师生共同朗读。(加上动作朗读) 3、 给同学们增加难度根据插图和板书,加上动作试着背诵课文。
师生共读
生背诵课文
有的感情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并加强了对读书的主导训练。通过让学生模仿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感受四季的美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六、课堂总结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2、教师总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
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四个季节的
自然现象,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好好的感受四季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吧!
生交流学习收获
八、板书设计
识字1、春夏秋冬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九、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
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教学重点
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教学难点: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时安排:
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
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
伊始,创设
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
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
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
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
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
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2/5页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
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
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
”?(胸离桌子
拳远;眼离书本
尺远;手离笔尖
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 春夏秋冬》语文教案
识字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1个笔画。
2.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知道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感受四季的美。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2个偏旁和1个笔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他们都各自有哪些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呢?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雪、花、霜、池”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飞、吹、落、降、飘、游”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春、皮”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谜底:春解谜:“三人”照应“春”字的上半部分,“同日来”加上一个“日”,就是“春”;“百花开”照应“春”。)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雪)
形近字示例: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春”的第2笔的横要稍微短点,第3笔横在横中线上。
“雪”的雨字头要扁平,下面部分的第2笔不能写出头。
易错提示:
“冬”的上部是折文旁,不要写成了反文旁。
“风”的中间是“”,不要写成了“又”。
“花”的右下部是“”,不能多写一撇,写成“匕”。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欠:吹(吹气)——砍(砍柴)——坎(坎坷)
票:飘(飘动)——漂(漂亮)——镖(镖局)
也:池(水池)——他(他们)——弛(松弛)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老师提问。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明确:这四个词语写出了四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是一年四季最有特色的景物。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的字——“风”“冬”,翘舌音的字“霜”。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的图片。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借助字的偏旁,拓展认识汉字。
雨字头汉字拓展示例:
霜、雪、雷、雹、雾、霾、零、霞、霸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写并口头说出笔顺。
(二)学习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明确:这组词串在第一组四个词语的后面都分别加上了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左耳旁汉字拓展示例:
降、队、阵、阶、阳、陆、险、防、院、隐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词串。
(三)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学习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明确:“青”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用来描写“草”和“花”的颜色。“游”和“飞”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它们来写“鱼”和“鸟”非常形象,因为我们通常说“鱼儿游,鸟儿飞”。
3.学习词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明确:前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针对上一排的前两个词语来说的。意思是池塘里的草是青的,山上的花是红的。“池”“山”都表示地点。前两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池”对“山”,“草”对“花”,“青”对“红”。后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先说动物名称,接着说它们的动作,最后是到哪里。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的:“鱼”对“鸟”,“出”对“入”,“水”对“林”。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5.出示词串三和四。
6.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7.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8.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9.知识拓展。
与四季特点有关的词语:
春天: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夏天: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枝繁叶茂 鸟语蝉鸣 莲叶满池 郁郁葱葱
秋天: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红叶满山 丹桂飘香
冬天: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一些能代表四季特点的事物。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四季、了解自然,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 春夏秋冬》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 春夏秋冬》语文教案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1个笔画 。
2.通过朗读、图片演示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知道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感受四季的美。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比较记忆的方法识记7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1.掌握2个偏旁和1个笔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他们都各自有哪些特点和代表性的事物呢?你最喜欢 哪一个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雪、花、霜、池”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飞、吹、落、降、飘、游”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春、皮”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同时对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谜语示例: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谜底:春 解谜:“三人”照应“春”字的上半部分,“同日来”加上一个“日”,就是“春”;“百花开”照应“春”。)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雪)
形近字示例:
春 chūn 春天 春风满面
香 xiāng 香味 鸟语花香
风 fēng 风景 谈笑风生
凤 fèng 凤凰 龙凤呈祥
入 rù 入门 引人入胜
人 rén 人口 人来人往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春”的第2笔的横要稍微短点,第3笔横在横中线上。
“雪”的雨字头要扁平,下面部分的第2笔不能写出头。
易错提示:
“冬”的上部是折文旁,不要写成了反文旁。
“风”的中间是“ “,不要写成了”又“。
“花”的右下部是“ “,不能多写一撇,写成”匕“。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欠:吹(吹气)--砍(砍柴)--坎(坎坷)
票:飘(飘动)--漂(漂亮)--镖(镖局)
也:池(水池)--他 (他们)--弛(松弛)
(4)书写练 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新课讲解,知识突破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老师提问。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明确:这四个词语 写出了四个季节最明显的特点。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是一年四季最有特色的景物。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的字--”风“”冬“,翘舌音的字”霜“。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的图片。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借助字的偏旁,拓展认识汉字。
雨字头汉字拓展示例:
霜、雪、雷、雹、雾、霾、零、霞、 霸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写并口头说出笔顺。
(二)学习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 .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明确:这组词串在第一组四个词语的后面都分别加上了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左耳旁汉字拓展示例:
降、队、阵、阶、阳、陆、险、防、院、隐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 .有感情地齐读词串。
(三)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 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学习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明确:“青”和“红”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用来描写“草”和“花”的颜色。“游”和“飞”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它们来写“鱼”和“鸟”非常形象,因为我们通常说“鱼儿游,鸟儿飞”。
3.学习词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明确:前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针对 上一排的前两个词语来说的。意思是池塘里的草是青的,山上的花是红的。“池”“山”都表示地点。前两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池”对“山”,“草”对“花”,“青”对“红”。后两个词语形式相同,都是先说动物名称,接着说它们的动作,最后是到哪里。这两个词语也是相对的:“鱼”对“鸟”,“出”对“入”,“水”对“林”。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5.出示词串三和四。
6.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7.指名朗读,开火 车读,齐读。
8.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9.知识拓展。
与四季特点有关的词语:
春天: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
夏天: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枝繁叶茂 鸟语蝉鸣 莲叶满池 郁郁葱葱
秋天: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红叶满山 丹桂飘香
冬天: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一些能代表四季特点的事物。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四季、了解自然,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春夏秋冬
春:
春风 吹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夏:夏雨 落
秋:秋霜 降
冬: 冬雪 飘
四季美景 春光无限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春夏秋冬》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春夏秋冬》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1 春夏秋冬
型:识字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
: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
过程与方法目
: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积累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借助插图,看懂图意,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反复读文,感受文章韵律美。
时安排:2
时。
时
授
时间:
教学内容:识字
教学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
件。
教法:范读,引导
学法:读
读,认
认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
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
伊始,创设
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
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
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
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
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
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1 春夏秋冬
二
时
授
时间:
教学内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
件。
教法:示范
教学过程:
.复习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
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
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
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
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
”?(胸离桌子
拳远;眼离书本
尺远;手离笔尖
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三、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文。可以按照
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四.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春夏秋冬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设计说明
这篇
文是
年级下册的
篇识字
文。本
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
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
组、
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
二组、
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
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
程
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
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
词串读起来有
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
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
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
伊始,创设
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
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
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
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
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
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
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
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
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
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
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
”?(胸离桌子
拳远;眼离书本
尺远;手离笔尖
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
笔
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文。可以按照
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
本
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
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
的识字方法。在本
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春夏秋冬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
文是
年级下册的
篇识字
文。本
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
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
组、
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
二组、
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
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
程
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
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
词串读起来有
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
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
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
伊始,创设
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
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
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
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
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
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
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
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
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
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
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
?(胸离桌子
拳远;眼离书本
尺远;手离笔尖
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
笔
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文。可以按照
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教学反思
本
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
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
的识字方法。在本
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年级语文下册《咕咚》
时教案部编版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
的12个生字,会写本
的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借助连环画
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3.能根据
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通过
文学习,教育学生听到任何事都要多动脑筋想
想,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
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生字,书写生字,能根据
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
时】2
时
【教学过程】
时
、图画导入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0
《咕咚》。师板书
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
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二、初读
文,学习生字
1.引导自由读
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
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
文,理清脉络
1.引导齐读
文,启发思考:
文讲了
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
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一课时教案
咕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咕、咚、熟"等生字,会写"吓、怕、跟"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听到任何事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思考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块石头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1.读一读下面的拟声词。
咕咚叮咚哗啦
汪汪咩咩喵喵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在描红本上练习书写。同桌互相口头做组词练习。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写字情况,相机指导难写的字。
(3)课文中共有几个小动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给下列汉字注音。
熟()掉()
吓()领()3.加一加,学生字。
口+下=
忄+白=
+艮=
者+阝=三、借助插图,学习第1~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
(1)小兔子怎么了?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2自然段)
(2)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它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2.出示课文插图二:
(1)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
(2)引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的害怕心情。4.有哪些动物听说"咕咚"来了,就都跑了?
5.小动物们一边跑一边叫是因为。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
文是
年级下册的
篇识字
文。本
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
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
组、
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
二组、
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
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本识字
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感受汉字的魅力。同时,本
词串读起来有
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
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时安排
1
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
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
伊始,创设
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
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
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
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
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
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
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
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
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
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
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
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
”?(胸离桌子
拳远;眼离书本
尺远;手离笔尖
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
讲每
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
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
笔
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文。可以按照
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第一课时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第一课时教案
静夜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夜、床、光"等生字,会写"思、床、前"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观察夜空,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了解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吟诵古诗,培养吟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静夜思)学生认读生字"夜""思"。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认读。(让学生自由举手读、齐读)1.图片中的事物是,它像。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师:你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3)师简介李白: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多首诗。《唐诗三百首》里就有很多李白的诗。
(4)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5)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6)(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师: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时,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同学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
②说说哪个字的拼音是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是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①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
②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2.《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3.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思sī()
shī()床chuáng()
cuáng()举jǚ()
jǔ()低dǐ()
dī()4.加一加,认生字。
田+心=
广+木=
古+攵=①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②游戏巩固:出示课件,做"摘星星"的游戏。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观察"思、光、低"三字中钩画的不同形态及写法。
2.认真书写,同桌讨论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3.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5.组词记生字。
光()()
低()()
前()()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第一课时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猜字谜》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组词,造句。
二、初读第一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三、再读第一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
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五、布置作业
和家人一起猜字谜。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