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五节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与鞑靼、瓦剌的关系;明长城;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明对西藏的管辖;清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明朝的土司制度;明清的改土归流;清设置台湾府;清朝的疆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讲述俺答汗主动与明朝修好,渥巴锡主动回归祖国的史实,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得到了巩固,以上述知识点为基础,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问题,如蒙古、新疆、西藏、台湾问题等,都与以前的有关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理清上述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西藏在元、明、清时期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清政府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蒙古、新疆、西藏、西南地区、台湾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归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情感。

2.清朝的疆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教学要点

一、同蒙古、新疆地区关系的加强

1.明初与鞑靼、瓦剌的关系

2.明长城

3.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4.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

5.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

6.土尔扈特部归国

二、同西藏地区关系的加强

1.明对西藏的统治

2.清对西藏统治的加强

三、“改土归流”和台湾府的设置

1.明朝的土司制度

2.平息三藩之乱

3.改土归流

4.清军进入台湾

5.清设台湾府

四、清朝的疆域

1.清朝的疆域

2.清朝的民族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基本线索:本节教材共有四目,叙述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在北方:明初与残元势力经过短暂的战争后很快安定下来,明后期俺答汗主动与明修好,蒙汉两族维持着长久的和平友好关系。清初,康熙帝两次亲征,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在西北,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又接纳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在西部,明朝在西藏设立了都司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朝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还设置驻藏大臣,明清两朝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在西南,明沿袭元朝土司制度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后来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雍正帝又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在东南,清军入台,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东海海防。到清初,清朝疆域辽阔,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生活着五十多个民族。

二、本节重点:本课涉及知识点较多,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重点。

本节难点:本节涉及到边疆地区的众多民族,头绪繁杂,不易掌握。

三、导入新课时,建议教师先说明本节是明清史继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史后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民族及民族关系史。然后再挂出《清朝疆域图》导入本课。讲授新课时,建议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米”字形图,接下来按北、西北、西、西南、东南方位逆时针逐目讲授教材。此法既注意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空间的有机结合,又注意了空间方位和教材内容的和谐统一,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

 

四、“同蒙古、新疆地区关系的加强”一目,教材按明清两朝先后顺序分别叙述了同蒙古、新疆的关系,重点在清朝。

(一)关于明朝同蒙古、新疆的关系,需讲清四个问题。

1.明代散居内地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元朝灭亡后,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不愿随蒙古贵族北逃,仍然留在中原地区,和汉族人民一起从事劳动生产,甚至相互通婚,结果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

2.明初,鞑靼和瓦剌威胁着明朝北疆。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北方相对安定。明中期,明朝国力衰退,蒙古瓦剌部势力强大,曾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后又进兵北京。

3.明修长城。建议教师从修长城的原因、规模及作用三方面进行展开。修长城的原因:元亡以后,由于蒙古贵族当时还拥有强大的军力,并经常出兵攻掠,对明朝造成很大的威胁。为此,明成祖时,为防御蒙古贵族的进攻,决定迁都北京,实行“天子戍边”。明中期,国力衰退,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明又修缮长城,加强驻兵。长城的规模:终明一世,不断修筑长城,一直没有停止。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六千多公里,气势雄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建议教师将秦长城与明长城进行比较,加以区别。对长城的评价:明长城当时能起到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进攻的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俺答汗与明修好。建议教师结合小字阐明俺答汗要求和好的原因和进步意义。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和好,说明他已经体会到对明战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不如与明朝通好,发展贸易关系更为有利。这是蒙古草原在经济上与内地经济有密切的依赖关系的一种反映。明政府适应这种关系,在边境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呼和浩特城的修筑和发展,也反映了蒙汉两族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经济联系的加强。

(二)关于清朝同蒙古、新疆的关系,需讲清三个问题。

1.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斗争。教材叙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准噶尔势力的发展。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了漠南(今内蒙古)、漠北(今蒙古国,也叫喀尔喀)、漠西(厄鲁特)三大部。清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附清朝;漠北、漠西蒙古也向清朝称臣纳贡。后来,漠西蒙古分为互不统属的四部,即准噶尔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最强。噶尔丹夺得准噶尔部汗位以后,合并了和硕特、杜尔伯特部并控制了南疆维吾尔族地区,成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第二,清政府的斗争。教师可适当补充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的史实。康熙帝率军于1690年和1696年分别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昭莫多一战,消灭了噶尔丹的主力,这是平定噶尔丹分裂活动的决定性战役。此后,清军继续对噶尔丹的后继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第三,对蒙古统治的加强。反对准噶尔分裂势力斗争的胜利,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2.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教师讲述之前应先解释回部的概念。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后,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又发动了叛乱。乾隆帝派兵征讨,维吾尔族人民支持平叛战争,纷纷归附清军。大小和卓兵败被杀。清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于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此后,天山南北两路通称为新疆。其他内容教师不必展开。

3.土尔扈特部归国。土尔扈特部归国是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利用正文、引文和图像适当进行展开,讲述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回归的原因。第二,回归的概况。第三,回归的意义。土尔扈特部归国生动地证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血肉相连,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土尔扈特万里归国,是一曲民族团结的凯歌。关于清朝调军驻防新疆的一段小字,学生可自己阅读,教师不必展开。

五、“同西藏地区关系的加强”一目,需讲清明清两朝是怎样逐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和统治的。

讲此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元代对西藏的管辖,从而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西藏早已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概念。

1.明朝对西藏的统治。教师需讲清四个问题:第一,在乌斯藏等地设置都司卫所。第二,重用藏人担任都司、卫所等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第三,建立僧官制度。由于藏区人民信仰藏传佛教,明朝又赐予当地宗教领袖各种封号,并赐印信,利用宗教来统治藏区人民。第四,整个明代,西藏各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明政府与西藏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隶属关系。

2.清朝对西藏统治的加强。教师需讲清三个问题:第一、确立册封制度。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来京朝贺请封,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第二,设驻藏大臣。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第三,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教师结合小字讲述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的原因、制度的规定以及这项制度的意义,重在后者,即它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讲解完后,教师可适当小结: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三大有力举措。

六、“改土归流和台湾府的设置”一目,教师需讲清七个问题。

1.改土归流的背景。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土司,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取得朝廷的批准,这就是土司制度。由于土司可以世袭,因此往往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明朝开始改土归流。明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朝廷派遣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担任官员,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明实行此制度就是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但明朝的改土归流十分有限,西南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3.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及其意义。1726年雍正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这些地区清查户口,设立保甲,屯兵,推行统一税制,建立学校,兴科学,修道路,使清朝统治深入到边偏僻地区。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孙继续统治台湾。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郑氏政权归附,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5.台湾府的设置。统一台湾后,清廷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其意义在于: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七、“清朝的疆域”一目,教师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前四目和此目是因果关系。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清初的版图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我国的疆域,可以说它为今天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二,清朝疆域的四至。要利用《清朝疆域》图。为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疆域四至,可提醒学生注意“跨”“达”“接”“至”“临”“到”“包”七个字和方位。第三,清朝的民族。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斗争、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节课讲完后,建议教师画一张简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比较归纳明清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异同及特点。

扩展阅读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朝的建立,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中央和地方官制的调整;《大明律》,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设立;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建都北京。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授明朝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解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建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君主独揽政治和军事大权,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方面起到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2.《大明律》是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的工具。它的制定,是明代强化皇权的另一种表现。

3.加强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4.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5.明北京城布局合理,建筑壮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外建筑史上的杰作。

教学要点

一、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1.朱元璋建立明朝,完成全国统一

2.朱元璋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中央:废除丞相制度

 (2)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3)军事: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二、《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1.《大明律》的制定及其特点

2.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设立

3.廷杖制度

三、八股取士

四、“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1.“靖难之役”

2.营建、迁都北京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本节难点: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作用。

二、“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一目,需要讲明三点:

1.明朝的建立。元末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统治,为朱元璋推翻元朝提供了条件。朱元璋利用有利时机,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势力。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府为都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在讲解时,要求学生掌握明建立的时间、都城以及建立者、年号。对《明朝疆域图》,教师应指导学生识读,加以了解,为今后学习提供知识准备。

2.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讲解时教师可先补充明初明太祖扩大君权,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背景: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改革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止,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明太祖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设都指挥使司管军队。三司各行其职,互不统辖,都直接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3)军事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每府各设左右都督。都督府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无权调动军队。逢有战事,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令,都督府长官奉命出征。这样,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制约,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经过改革,全国的政治、军事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三、“《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一目,需讲明两点:

1.讲解《大明律》时,教师可先说明:明太祖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他认为:“纲纪法度,为治之本。”他在统治期间,制定了《大明律》。《大明律》条理分明,条文简要,并附有案例。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朱元璋重法思想的史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大明律》的特点:(1)对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行为,量刑严厉而残酷。对谋反、谋大逆等罪,明律规定不分主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2)增加了经济立法。明律严令禁止贩“私盐”“私茶”。对“占田过限”“欺隐田粮”者的惩治是“其田入官,所隐税粮,依数征纳”。(3)以严法整饬吏治。明律对官吏的贪污罪惩治特别严厉,如规定官吏贪污钱财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

2.设特务机构——厂卫。教师可先指出明朝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特务机构,目的在于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加强君主专制。对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设置及其职能,教师可简要介绍:1382年,朱元璋把负责警卫事务的亲军都督府的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大权,开明代厂卫特务统治的先河。后来,明成祖增设东厂,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之事。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又设西厂。东厂和西厂由宦官统领,宦官被赋予重大的职责,逐渐成为明朝统治的一个毒瘤。明朝利用特务手段,实行恐怖统治,虽然对强化皇权起了一定作用,但它对明朝政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四、“八股取士”一目:

讲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说明八股取士的含义。明朝沿袭前代科举取士制度,并形成一些新的特点:(1)各级考试专用儒家经典上的文句出题;(2)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有个人见解;(3)答卷的文体有严格规定,只能写成固定格式的八个部分,即只用八股文,故曰“八股取士”。对八股文的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①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把知识分子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使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吏,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②导致文风日下。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③八股文使科举考试规范化。八股文是一种格式化的答卷形式,考官能够有相对固定的评卷参照。

五、“‘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靖难之役”。教师讲解时,可先介绍“靖难之役”的背景。明太祖在1369年定下了“封建诸王之制”,后来他把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军事重地,想让他们“夹辅王室”。这些藩王,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指挥大权,虽起到屏藩王室、翼卫朝廷的作用,但也为后来的藩王作乱,埋伏了危机。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继承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感到诸王“各拥重兵”,对皇权形成很大威胁,决定削藩以根除祸患。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严重威胁了藩王利益,直接导致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对其经过和结果,教师可简要叙述:1399年朱棣正式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号称“靖难之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夺位之战,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燕军攻进南京。同年,朱棣即皇帝位,史称明成祖。

2.营建、迁都北京。(1)北京城的营建。朱棣即位后第二年,下令改北平为北京,不久便开始营建北京城。1406年动工,1420年基本竣工。关于北京城的布局和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和小字,着重指出北京城是我国和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杰作,堪称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木工蒯祥是其中杰出的代表。(2)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将应天府改为南京。关于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教师可补充说明:明成祖迁都北京,并不仅仅因为北京是其“龙兴之地”,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明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蒙古势力,迁都北京,便于指挥调度军队以对付蒙古。迁都北京,对进一步巩固北方边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教师讲完本节内容后,可作简要小结:明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在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巩固明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然而,明初统治者的这些措施,旨在加强皇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的著作成果;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明清小说;《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理学的演变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中叶,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2.明传奇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产生了激烈的撞击,一些领域开始注意吸收来自域外的学说和技术。

教学要点

一、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1.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2.明安图及《割圆密率捷法》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三、理学的演变

1.程朱理学的盛行

2.王阳明的心学

四、进步的思想家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

五、明传奇和明清小说

1.明传奇

2.明清小说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2.《四库全书》

七、西学东渐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科学技术新成就和科技巨著;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小说。

本节难点:理学的演变;对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评价。

二、讲述本节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及这一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由此引入新课。鉴于本节知识点较多,且部分内容已在初中学过,教师讲述中应按照高中教学的要求,侧重于重点问题的分析。

三、“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一目,应讲明四点。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此内容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围绕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强调其总结性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该书不仅对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是一部生物分类学的经典之作。它所采用的药物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于16世纪末刻版印刷后,很快流传到日本、朝鲜,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部书是农学著作的集大成者。因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其主要内容及成就,并紧扣教材归纳:全书60卷,60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12类,对有关农业生产问题,从政策、制度、生产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所以教材指出:“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该书的一个特点是吸收了西方的科技知识。该书水利类中引《泰西水法》两篇,其中讲汲水具三种:龙尾车、玉衡车、恒升车。后两种和我国传统汲水具(筒车、翻车)相比,由于使用了活塞,科技水平较高。其中恒升车至今仍在我国的北方一些农村使用。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此部分内容因初中学过,亦可围绕教材所述引导学生回忆。首先,该书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三十余年间,走遍了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该书即他对祖国地理、地质进行深入考察的科学记录。其次,该书在科学上的贡献最主要的是它记录和揭示了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特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种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的人,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此部分内容初中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重点要让学生概括了解本书的内容及其学术地位。本书的内容是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其学术地位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进步的思想家”一目,应讲清四个问题。

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朝后期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代特点,具有民主的因素。此目内容大部分初中学过,应重视理性分析,避免简单重复。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这部分内容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回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分三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一,批判孔孟儒家思想。他说自己写《焚书》的目的就是将《论语》《孟子》的疵谬逐一揭发。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说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因而表现了强烈的反传统、反教条的精神。第二,批判程朱理学。他揭露了理学家的虚伪,说“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深恶痛绝,要求“真心”“真人”。这是要求个性解放的表现,在当时独树一帜,引起震动。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可依据教材,分三方面分析。第一,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指君主争夺帝位时对天下之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指君主得帝位后只图个人享乐而对天下之害。这里,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不但在当时引起震动,而且推动了以后民主启蒙思想的兴起。第二,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不是主张废除君权,而是主张限制君权,因而提出改革君主专制的办法。他提出君臣共治天下,反对将君主作为绝对权威,这已不是“君为臣纲”的旧规范,而颇具民主色彩了。第三,他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依据教材,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他注意对现实的迫切问题进行研究。每到一处地方,均详细调查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提倡实学,这种学风是值得提倡的。第二,反对君主专制政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他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分开来。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则是所有人的事了。这段话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依据教材,从三方面分析。第一,他具有唯物主义观点。他对“气”和“理”关系的论述肯定了精神性的理依赖于物质的气,认为“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反对程朱理学关于物质实体之外,有所谓精神性的“理”存在的说法。在道、器关系上,他认为器是第一性的,道是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第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如水是一种物质,遇寒结成冰,遇热化为汽。他认为事物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这些,都反映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第三,具有发展的观点。王夫之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批判传统的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是有历史规律可循的,由上古的野蛮变成后世的文明就是历史的规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是进步的。因为郡守、县令如果“残民”就可以罢免,而分封制下则不能变更。他这种发展的观点很可贵。最后教师应指出,王夫之的思想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否定。

七、“明清小说”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一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二是六部小说的特点。第一,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第二,关于六部明清小说,教师可让学生按教材所列表格的诸方面谈自己的认识,最后按表格内容掌握。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1)关于《永乐大典》,教材从时间、主持人、性质、数量几方面进行介绍。教师可补充说明:《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规模很大,动用官员、文士两千多人,总计三亿七千万字,它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早300年。其中所引材料一字不改,保存了宋元前大量文献资料。可惜的是因数量太多,未能刻版。正本约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至乾隆时尚存9678册。后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次浩劫,《永乐大典》只剩64册。解放后,经多方搜集,现藏215册(世界上现存三百七十多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关于《古今图书集成》,教材从时间、性质、数量、价值几方面作了介绍。教师不必再补充。该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最后,通过对以上二书的介绍,请学生看教材注释,归纳类书的特点。

2.《四库全书》。教材从时间、主持人、性质、特点、数量、价值几方面进行了介绍,教师可稍加补充。乾隆编此书的目的,在于他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封建道德文化,有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提倡文治。此书是规模庞大的丛书,收有图书3461种,79309卷。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教师同时应指出,由于该书是官修书,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窜改。

七、“西学东渐”一目,应讲清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和交流。首先,教师应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16世纪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作为传教组织。由于西方的新教势力强大,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真正为其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人是利玛窦。其次,分析利玛窦为何能在中国站稳脚跟,获准留北京传教。主要包括他用西洋器物引起明神宗及官绅们的兴趣;广泛结交朝野人士;语言、装束顺应中国的习惯,重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因此,他得以在中国顺利开展传教活动。利玛窦前后在中国活动近三十年,他在传教的同时,把西方文化带到了中国。依据教材,可从五方面进行介绍。比如,天文方面有《乾坤体义》,数学方面有《几何原本》和《同文算指》,地理学方面有《坤舆万国全图》,还带来了乐器西洋琴、西洋画圣母像、天主像等。据统计,利玛窦在中国期间著书多达二十余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十余种,对西学东渐起了突出的媒介作用。随着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为了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他曾译《四书》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以后,在华传教士进一步把儒学介绍到西方。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在当时欧洲有广泛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利玛窦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冲突。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利玛窦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宣传西方文化知识只是他为顺利传教而采取的方法,传教才是他的目的。尽管如此,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对我国思想界、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是有进步作用的。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教学要点

一、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

1.目的

2.概况

3.历史意义

4.南洋华侨的来历和发展

5.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2.戚继光抗倭

三、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

2.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

2.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3.《尼布楚条约》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本节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二、本节教材内容头绪多,涉及范围广,讲述具体内容之前,应重视对引言的分析,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总体脉络。

三、“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一目需讲清五个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应讲明明廷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依据教材,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第二,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第三,是为宫廷购回奢侈品。从这三点来看,主要应是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小字部分内容,以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郑和每到一处都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和他们通好之意。许多国家的首领和使臣,搭乘中国的宝船来华访问。(2)郑和船队每到一处,便与当地居民展开和平贸易,受到欢迎。

2.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建议教师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海船规模、船数、人数、到达范围等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教师不必再补充。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教材从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往范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2)中外使节频繁往来,仅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随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返回来华的就有16个国家的外交使节。(3)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其规模、历时、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教师可从这三个角度联系中外航海史加以说明。第三,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教师可与同世纪稍后的欧洲航海情况比较,说明二者之不同。最后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二、“戚继光抗倭”一目,应讲清两点:

1.明朝中期的“倭患”:整个明朝,始终存在倭寇问题,但明朝中期的“倭患”,有着与明初不同的特点。对此,教师应围绕教材,予以分析。(1)明初一度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后海禁已经较前松弛。但在1523年(嘉靖二年)日本贡使在宁波发生争贡之役,不但在我国沿海地区放火抢劫,而且杀死了明朝官兵。嘉靖帝认为此事起于对外贸易,遂对海禁更加严厉。(2)由于严格限制私人海外贸易,中国一些奸商与倭寇勾结抢掠,均称之为倭寇。这就是嘉靖时倭患的特点:倭寇与中国奸商互相勾结,力量浩大,为害严重。关于倭患造成的危害,可让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2.戚继光抗倭。(1)关于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生一般均熟悉。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倭寇七八年间攻破十来座城市?为何嘉靖调集了全国的精兵良将也未能平息倭患?结合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分析,戚家军军令严格,赏罚分明,所以将士打仗时奋勇当先。治军有方是戚继光抗倭成功的保证。此外,戚继光为歼敌卫国,亲自招募农民、矿工,亲自训练,战术灵活,军纪严明,得到人民支持,其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学习。(2)关于戚继光抗倭经过,依据教材,可分三部分:台州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重创福建、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教师不必多加补充。最后请同学记住,戚继光作为民族英雄,其业绩永载史册。

三、“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一目应讲清四点:

1.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此问题虽未在教材上列目,“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与下面“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两部分内容都涉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东来的问题,因此讲述这两部分之前,应和学生一起回忆世界形势的变化:教师可准备世界地图,说明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首先来到东方,占领了果阿、摩鹿加岛(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满剌加(马来西亚)。西班牙亦东来,占领吕宋(菲律宾)。荷兰则侵入爪哇,并夺取了摩鹿加岛。西方殖民者正准备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明代以前的澳门。此部分并非教材中的内容,但学生可能会问起,故应适当作为背景材料介绍。古代澳门属扬越地。秦始皇时属南海郡番禺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时澳门居民以渔业为生。南宋末年,张士杰曾在澳门与追来的元军大战。明成化年间,在妈阁山中兴建了妈祖阁。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此部分教材叙述了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的经过。教师可分四方面讲述:(1)侵扰东南沿海地区。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满剌加后,就开始不断侵扰我国。如,正德十二年(1517)葡船航至屯门岛(今深圳蛇口),强行驶入我国内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后又转攻广东新会县西草湾,均被明军驱逐。此后,又不断在闽浙沿海骚扰。(2)以欺骗、行贿的手段占领澳门。当时,因澳门是明政府指定的与东南亚国家互市地点,所以成为广东沿海贸易的集散地。1553年,葡人通过欺骗、行贿手段登岸。(3)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4)长期租占澳门。以上经过,教师应放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大背景中讲述。

4.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此部分虽为小字内容,不作要求,但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澳门民政和司法权归香山县主管,载货船只交税,居住交地租,中国军队戍守,葡人编组保甲,香山知县制定“澳夷条例十则”,对不服管辖的葡人惩办。以上说明,明政府对澳门拥有不容置疑的领土主权。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曾侵占澎湖,被明朝军队驱逐,荷兰殖民者转而于1624年(天启四年)占领台湾。并以此为基地,不断到东南沿海一带侵扰。(2)南明隆武政权被清军击垮后,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组织水师,继续抗清。抗清失败后,决心收复台湾,营建新的抗清基地。(3)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学生一般均熟悉,可围绕教材内容引导回忆,因势利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1662年(康熙元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兰对台湾38年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结合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使同学们认识到郑成功在台湾的开发、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小字内容不作要求)。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一目,应讲清四个问题。

讲述此问题前,教师应准备地图,使学生清楚此目涉及的有关历史地理概念。

1.原因。俄国侵略扩张。(1)16世纪中叶,俄国开始对外扩张。此部分内容可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史学过的内容。(2)16世纪下半叶,俄国侵入西伯利亚,逐渐与中国接壤。到17世纪中叶(顺治年间),俄国势力到达东北亚,侵入黑龙江流域。俄军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与清军几次交战,均被清军击退。(3)康熙初年,俄军又占雅克萨及尼布楚,并继续向黑龙江上游侵扰。(4)康熙帝决心赶走侵略者,组织了自卫反击战。以上四部分说明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发生是俄国侵略扩张的结果。

2.性质。自卫反击战。这一点可由学生分析得出。

3.经过。(1)1685年初,清军进攻雅克萨,俄军大败,乞降,清军收回雅克萨。但未设兵防守即撤回瑷珲。(2)清军撤离后,俄军卷土重来,再建城堡。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至1687年,俄军困守孤城,只剩几十人,已无法再战。(3)康熙帝建议两国停战,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俄国因战败,被迫同意谈判。

4.结果。中俄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边界条约?这是教材的一个难点,应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1)谈判双方的形势:中国方面,1688年春,中国西北地区噶尔丹叛乱,对中国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清政府不得不在谈判中作出重大的让步。俄国方面:俄军远征克里米亚失败,俄政府遭国内贵族、商人反对,也希望早日议和。(2)谈判是按对等原则安排的:双方兵力(在尼布楚地区)、参加谈判的人数对等。(3)双方代表在各自政府事先指示的范围内谈判,最后签订的条款均未越出两国政府同意接受的范围。(4)条约明确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它使中国收回部分被沙俄侵占的土地。同时,中国将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地区让予俄国,并同意相互通商,俄国也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根据以上分析,说明《尼布楚条约》是经平等协商签订的。教材小字内容,虽不作要求,但教师应在挂图上具体指明条约划定的边界。最后,请学生记住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本节学习重点:

1、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基本特点;2、明朝蒙古族分裂后两部名称;3、明朝修缮长城的目的和鞑靼俺答汗与明朝修好的影响:4、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三部的名称和清政府对蒙古的方针;5、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回部贵族叛乱的皇帝、叛乱者以及设置的统治机构、管辖范围;6、土尔扈特部所属民族和回归祖国的原因、首领;7、明朝对西藏的称呼以及统治西藏的两个措施、最高僧官;8、清朝加强对西藏统治的三个措施及其内容、意义;9、明朝统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10、明朝"改土归流"的概念和开始地区;11、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策略、作用;12、清朝"改土归流"的皇帝和意义;13、清政府进攻台湾的将领和设置台湾府的时间、意义;14、清朝前期的疆域;15、清朝的省级行政区域和理藩院的职能。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7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