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三公九卿;中朝和外朝;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汉武帝的推恩令;察举和征辟;上计制度;编户齐民制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根据现实需要不断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的统治者制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观上是希望达到长治久安,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其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

3.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剥削的编户制度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指出:两汉是指西汉和东汉。

然后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①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②“汉承秦制”,不是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③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讲授新课:一、中外朝制度

教师指出:西汉继承和发展了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下设三公九卿制。往后职称虽有更改,职能还是一样。在中央政府中,丞相地位仅次于皇帝,容易引发皇帝与丞相之间权力之争。

1.中朝

汉武帝为了限制丞相,加强皇权,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并把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中朝”。中朝成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听从皇帝指挥。

2.外朝

汉武帝打破封侯为相的传统,起用布衣为相,组成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外朝”,外朝成为执行机构。

3.东汉削弱“三公”

光武帝鉴于西汉权臣当政、外戚篡权的教训,一方面,进一步削弱“三公”(东汉初,三公指司徒、司空和太尉,是中央最高的官职)的权限,使三公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皇帝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构。

4.评价:这些措施使皇权加强了,但由于尚书令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职权渐重。这又产生一个新问题。二、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①刺史制就是监察制。

②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③汉武帝为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④西汉时,刺史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权力大,便于皇帝直接控制地方。

2.东汉的刺史制度

①东汉初年,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刺史定期巡行所属郡国,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②东汉时,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变成具有统郡职能的长官,开始掌握军队,刺史举劾官吏,不再需要三公案验,即可黜免。

3.评价: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中.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失去了监察官的作用。三、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国制:

①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

②西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③西汉王朝解决封国问题,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如:

A.景帝平定七国之乱。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制定“附益法”。

2.东汉的郡国制

①汉光武帝对诸侯王控制也很严。

②汉光武帝继续推行汉武帝时的“附益之法”,不许封王养士,限制封国势力的发展。

③52年,光武帝命郡县收捕诸王宾客,牵连而死者以千数。

讨论与思考:两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和封国制,两者相比的其利弊在哪里?四、察举制和上计制度

1.察举制

⑴西汉的选官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渠道主要有

①察举(选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即位后,令郡国岁举孝、廉各1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②征辟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宫吏的制度。汉武帝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到京后,亲自召见,被看中的,授予官职。

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了解西汉人才选拔制度形成的过程及积极作用。

⑵东汉的选官制

①东汉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和征辟制度。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

②东汉时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③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

2.上计制度

⑴西汉的上计制度:

①何谓“上计制度”?上计制度是指各级官府将其经济的收支、户口的多少、土地面积的数字、耕地增减、自然灾害情况以及社会治安状况等,都要记在簿籍上,最后统一上报朝廷。它成为朝廷及时了解全国各地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各级地方官吏政绩好坏的依据。

②上计制度是战国时期秦国创立的,秦朝时,推行到全国各郡县。

③西汉承袭了秦朝的上计制度,不同的是西汉初年在朝廷还设了“计相”,主管全国的上计事务。各郡国及县都有上计人员,谓“上计吏”,简称“计吏”。

⑵东汉的上计制度:东汉后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上计制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⑶评价:

①上计制度的作用:

A.考核地方官的治绩;

B.了解各郡县及封国的财经情况;

C.中央根据各地汇报的情况,加以综合,制定征收赋税、征发摇役、经费开支等各项政策。这种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影响极为深远。五、编户齐民

1.西汉的编户齐民

①何谓“编户齐民”?被西汉政府正式编入户藉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

②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2.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农民的主要负担):

①田租:十五税一;

②人头税:A.算赋:120钱;B.口赋:20钱;

③徭役:每年一个月,不去交更赋代役;

④兵役:一生服役2年。

3.评价: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剥削压迫农民的制度。

延伸阅读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知识点整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结合战国以来的史实分析,可有三条:

①战国时,大国不断兼并小国,战争频繁,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使统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③秦国变法彻底,国富民强,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2.统一的历史意义,要求结合统一对国家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和历史影响几个方面分析。应该概括为:

①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要求,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③为各族人民的生活安定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④为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解并解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概念

专制主义指君主专权,其主要矛盾是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指中央控制地方,其主要矛盾是中央与地方,这一概念针对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而言,西周推行“分封制度”,造成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与战乱。秦吸取这一教训,决定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把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权利都集中于最高领导者――皇帝手中。以此防止分裂、巩固统一。

4.总结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依照课本,总结为六点。

①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③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④迫使汉初统治者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⑤消弱了奴隶制残余。

⑥首创精神,树立了榜样。

5.秦王朝的历史地位和败亡的历史教训。

1)历史地位:①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代统治者沿用,创立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2)历史教训: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破坏社会生产力,激化了阶级矛盾,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为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提供了历史借鉴。

6.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在政治政策、民族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有那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政治方面:

相同点是:他们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控制。不同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点是消弱诸侯王的势力。秦始皇没有。在思想控制上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则是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尊儒尚法的两手政策。

民族关系方面:

相同点:①他们都以战争方式打败匈奴。②他们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不同点是:汉武帝还加强了与西域地区各民族的联系。

经济方面:

相同点:①他们都注重发展经济,并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和推行全国统一的货币。②他们都因对外战争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而造成对生产的破坏。不同的是:秦始皇的残暴剥削不断加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而汉武帝后来有所调整、使西汉统治稳定下来。

7.西汉赋税制度的内容

1)田租——土地税。自战国以来,均为“十税一”。后来刘邦称帝,减为“十五税一”。

2)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因称算赋。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3)更赋——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8.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即编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9.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了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公元前200年,在“白登之围”中,刘邦被围七天。此后,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而采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这种政策一直实行到汉武帝统治初期。

后来汉武帝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匈奴进行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汉武帝以后,随着匈奴族的内部矛盾的激化,对汉战争的失败,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于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都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提出要求当汉家女婿以便进一步亲汉时,宫女王昭君毅然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角色,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但这次和亲不像汉初那样有屈辱性,而是在匈奴归附中原后发生的,是汉甸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之间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如武帝时,曾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给乌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了。

10.关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之后,它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近两千年来,它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它诞生之后,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道两教都有麻痹人民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在人民受压迫剥削,感到无法解脱时,佛教的来世说和道教的成仙说,使劳动人民在思想上得到安慰,精神得到解脱。佛道两教与儒家学说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关于《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是我国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史学划时代的巨大进步。《史记》之后,我国的史学才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体裁。《史记》成为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尤其可贵的是贯穿于全书的民本思想和求实精神。《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是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突出的地位。《汉书》主要由班固所写,与《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但《史记》是通史,《汉书》则是断代史,叙述了自刘邦建汉至王莽败亡230年的历史。它记事详尽,文辞精练,被后世看作和《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正史”典范。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后世朝代编撰正史提供了范例。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①含义:此问题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是就地方分权而言的。

君主专制主义指的是君主个人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独裁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在此方式下,封建君主对国家权力高度垄断,行使从决策权到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等一切大事的权力。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是统一的封建王朝,还是割据一方的封建君主都始终奉君主专制主义为圭皋。直到辛亥革命后,清帝被迫退位,君主专制主义制度才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政治制度及组织形式。指的是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都归属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员完全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员完全服从和执行中央政府的各项命令,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没有丝毫独立性。

②君主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君主专制主义其性质是皇帝个人的权利凌驾于一切人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而且没有监督与制约的机制;中央集权的性质是国家大权归属中央政府掌握。

③运行模式:皇帝制一中央官制一地方行政体系

④主要特点:

a.皇权至高无上

b.皇权垄断。以皇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为主要特征。

c.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d.人治色彩浓厚。(2)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

①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形成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a.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非常脆弱,经不起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冲击,要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依赖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体适应了这一要求,这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历代统治者无不坚持农本思想的根源所在。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地主有着极强的割据性。割据局面一旦出现,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乱,严重威胁到封建政权基础的稳固。因而,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割据势力的膨胀。

c.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②历史根源: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是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从“君权神授”,“天子以四海为家”、“家天下”到春秋战国的“大一统”,都为其形成提供了社会文化的来源。

③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a.中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患的需要。

b.抗拒自然灾害,救济灾荒的需要。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协调、组织。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4)职能和作用

职能:一方面起着压迫、剥削、镇压人民的职能,另一方面起着管理的职能。

(5)认识

A.积极作用

①政治方面:有利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

②经济方面:有利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

③有利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军事方面: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B.消极作用

①政治方面:

a.易产生暴政。

b.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可言,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束缚和压制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

c.形成长期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扭曲了人格和灵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的局面。

②经济方面:

皇权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③思想文化方面: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文化专制的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13.秦汉民族关系

1、边疆的开发——这方面内容以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

(1)秦朝

南方地区派兵征服越族。开凿灵渠。设立桂林、南海和象郡。此外,击退匈奴、取得开发河套地区。

(2)汉朝

西南地区,西汉时,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内地与各族的联系。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人汉朝版图。

汉武帝时,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管理。

2、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此方面内容以汉与西域之间的交流最具代表性。

(1)西汉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同西域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汉朝种植,西域各族从汉朝得到了纺织品和铁器,还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

(2)东汉时期

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边境战争——这一内容以中央政权与匈奴之间关系最为典型。

(1)秦朝

战国时,匈奴南下占据河套地区,秦统一后,派兵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加强边防。

(2)西汉初年

匈奴骚扰北部边郡,并围困汉高祖于白登,之后汉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汉武帝时,与匈奴展开长期猛烈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3)东汉

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内迁,北匈奴居蒙古高原,南下骚扰,控制西域各族。东汉政府先后两次出兵大败北匈奴.解除其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4、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理

(1)对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管理

秦始皇时在越族地区设立三郡。汉武帝时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2)对河套和西北地区的管理

秦始皇时在河套地区设44县。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政管理,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东汉时派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14.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15.秦汉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这一时期对外交往处于初始阶段,规模小,频度低。中国与外国政府间的往来和文化技术交流较为重要.如班超出使大秦,大秦遣使臣来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以印绶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通道,对外商业贸易开始发展。

汉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原因、主要特征

1、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封建经济繁荣,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技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2、秦汉文化大发展的原因

(1)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和条件,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为了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如汉武帝时期以儒家思想进行教育。

(3)随着对外交往的开始,外来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如佛教和与之有关的文化艺术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4)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产生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王充即是其代表。

3、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时期,由于中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半岛文化沿着丝绸之路流人中华。同时,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的成就,表明那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可见秦汉文化影响之深远。

(4)气势恢弘。秦汉大一统的帝国,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等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16.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将相

对杰出帝王的活动应注意归纳概括,同时要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

①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里陈寿就片面夸大了曹操个人的作用。

②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科学标准,它和任何形式的阶级偏见划清了界限。例如封建史家总是带着仇恨的心理去评价农民起义,说他们是“盗”、“贼”等。还有以往的旧史家,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这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③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于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例如评价秦始皇,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看到的似乎仅仅是“好大喜功”、“暴虐无道”。可是只要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具体分析当时的时代要求,就会看到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代替分封制、政治经济统一代替诸侯战乱纷争的历史要求,为秦始皇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为他一系列好大喜功的作为提供了历史依据,历史肯定了他顺应历史发展所迈出的步伐。

④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历史人物常遇到功和过的问题,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都要作具体的分析。在封建社会中,-些帝王将相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顺应历史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阶级地位所决定,又有压迫奴役本民族或异民族劳动人民的一面。只讲一面,功过不分,失之片面,如果功过不分,一团漆黑,那更武断。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17.关于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作用

首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过程不是自动地进行的,在阶级社会里,这一历史活动的推动力就是阶级斗争的基本力量,即人民群众。

其次,唯物史观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他们的重大作用,主要在于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他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就会创造出这样一个人物来。杰出人物的出现又有历史的偶然性,要善于把握个别人物身上所表现的偶然性,从中揭示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必然性,

第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以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其历史地位。就中国古代史而言,这条标准又大致分为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民族团结与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愿望与利益等几个方面。凡是能顺应、符合、促进以上方面的,就应该肯定。反之,则要否定。评价历史人物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历史人物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18.《田律》

是中国秦代的法律,是世界上第一条环保法律。

《田律》规限了国民在甚么时候才可以上山砍划树木,甚么时候可以开始火耕。19.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春秋时的管仲(管子),就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特别注意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北魏时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语),也明确地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思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20.汉武帝经营边疆的史实

1)北击匈奴

2)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21.秦汉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

1)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2)东汉科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3)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比欧洲人早1700多年

4)汉代的《九章算术》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比西方早1600多年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22.西汉与秦朝相比,在哪些方面既有继承又有明显发展

1)在政治上,西汉继承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明显的发展表现是宣扬换地的神圣性;提倡儒家学说,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2)在经济上,对农民赋税的征收和兵役、徭役的负担有了更严密的组织办法,实行编户制度。对农民剥削的数量比秦朝有所减轻,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在民族关系上,秦朝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时中原和西域各族、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都得到加强。

4)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朝采取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则吸取道家、法家的合理成分,先实行无为而治,后又改造和发挥儒家学说,强调天人合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3.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汉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汉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背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名显得消极作用。24.秦汉的治国思想问题

1)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的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2)西汉王朝是农民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特征的黄老学说为统治思想。黄老政治的实施,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3)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时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儒法并用,是经过改进的儒家思想。

25.对秦长城、秦兵马俑等重大工程的认识

秦代动用国家力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了长城、兵马俑等重大工程。秦兵马俑如单从艺术看,对后代的陶俑和石窟艺术也影响巨大。这些遗迹,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第一,这是秦强大国力的见证,体现了国家的职能,从侧面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第二,这些重大工程,更是直接反映了秦的暴政和劳动人民负担的沉重。第三,秦长城还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关系。第四,秦长城、秦兵马俑还是当时统一国家“大一统”观念的体现。第五,秦长城、秦兵马俑等举世闻名的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历史发展的见证,特别是长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上的重要象征。26.有关赞美昭君和亲的诗句

※杜甫《题古迹五首》之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胡曾《汉宫》: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垂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汪遵《昭君》: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顾钰《昭君怨》:

“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苏郁《咏和亲》:

“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贡师泰《题出塞图》:

“沙碛微惊数骑尘,汉室便欲议和亲。当时卫霍兵犹在,未必明王弃妾身。”

※郭祥正《王昭君上马图》:

“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胡尘。”

※汪循《明妃》:

“将军仗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生留皆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刘子翚《明妃出塞图》:

“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靖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

※吴师道《昭君出塞图》:

“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

※王峻题《明妃出塞图》:

“塞上香风暗度村,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彦德《咏王昭君》: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逆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学习目标]

1.分析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结合秦朝政治、经济状况认识秦的历史地位。

2.分析西汉初、汉武帝时、东汉初,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实施的措施、作用、实质,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分析、评价秦、西汉、东汉建立和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和弊端。

4.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比较秦、西汉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培养分析比较历史问题和把握内在联系及规律的能力。

5.掌握秦汉时期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理解“汉承秦制”,把握秦汉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认识秦汉所开创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6.分析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影响。

7.分析、比较秦汉实行的民族政策、采取的重大举措和结果。把握秦汉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关系,认识秦汉民族关系的主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8.分析、比较秦末、西汉末、东汉末政局的特点和统治危机的表现,正确评价秦末农民战争、西汉末农民战争和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及作用。

9.全面、正确地评价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的政绩和历史地位,提高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个人和历史发展的关系。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秦、西汉、新、东汉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秦王赢政顺应统一趋势的历史潮流,实施了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过分的役使百姓和残暴的统治,使社会矛盾激化。终于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二世而亡。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建立了西汉。通过汉初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进入强盛时期。此后,昭宣中兴,又进入高峰时期。在外戚和宦官干政,政局混乱的形势下,王莽夺权建立新。短命的新朝,被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汉皇族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政局黑暗,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最后引发了黄巾大起义。东汉王朝被农民起义瓦解了。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大一统局面的时代,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维持了四百多年的统一局面。政治上,秦汉开创了一系列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发展。边疆得以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国与亚洲和欧洲开始了频繁的文化交流,秦汉文化有了重要发展。

2.秦汉时期政治

(1)封建统治思想的确立秦始皇接受了韩非和李斯的法家理论,以吏为师,将法家思想作为基本统治思想。西汉建立后,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顺应汉初社会经济遭到破坏的现实,一度实行了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汉武帝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从此,这种改造了的尊儒尚法和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儒家思想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首先建立皇帝制度,集中突出个人的权威地位,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使之神化和物化。在中央确立了三公九卿行政管理体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从而保证了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此外,秦始皇还颁行了统一法令,严密控制六国贵族势力,在经济、文化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秦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承秦制”,西汉仍沿袭了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有因有革。在地方上,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与秦汉封建制度处于初步发展相适应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在此期间,也曾出现过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并导致了七国之乱;东汉末年豪强势力膨胀,割据因素增长,中央集权一度削弱。但整体上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起来了。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古代国情的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3)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

秦汉时期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和黄巾大起义。这三次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一是封建徭役繁重,土地兼并严重,二是封建统治残暴,三是政治黑暗。陈胜起义以反对秦的暴政为号召,赤眉起义军、黄巾大起义的反抗目标是封建皇帝。这三次大起义,都直接打击了封建统治,迫使封建统治者在新王朝建立后对封建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

3.泰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封建统治阶级发展经济的措施任何统治阶级在取得政权后,都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也有利于经济发展。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车轨,重视水利事业等,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和重农抑商政策,东汉初释放奴婢、恢复三十税一、整顿吏治、提倡节俭等政策,汉朝实行的编户制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封建生产关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生产力的变化秦广泛推广牛耕和改进后的铁农具。两汉时,牛耕、铁农具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铁铧的出现、耧车的发明,耦耕法和犁耕法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使农业进一步得到开发。织花机、水排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3)经济发展概况统一局面的出现,统治阶级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各民族和中外交往的密切,生产力的提高,使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

农业比前代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煤成为重要冶铁燃料,东汉时用水排鼓风冶铁。商业出现繁荣局面。

4.豪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了新发展。通过战争与和好、开拓与发展,解决了中原王朝与用边民族的关系,加强了民族融合。

(2)秦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统一六国后秦又取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了长城。秦重视边疆地区开发。秦与周边国家已经有了交往。

(3)两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北方匈奴、南方的越族,西部少数民族和西域诸国等与中原有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两汉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对付匈奴:在实力不强时,通过和亲和联络其他民族的办法;在军事实力强大时,又派兵反击匈奴。张骞、班超通西域和和亲,使中原与西域联系日益密切。西域都护设置,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此外还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加强管理。

(4)汉朝开始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并突破了东亚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关系。

5.秦汉文化

(1)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这种发展,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秦汉文化特点表现为

①统一和多样化有机结合

②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④气势恢宏

(3)突出的科学成就天文历法方面,东汉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西汉初的《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形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完整的体系。出现了《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等大批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名扬千古的名医。两汉时,成功解决了纸的发明。

(4)哲学与宗教发展西汉时董仲舒的新儒学取得统治地位,东汉时唯物思想得以弘扬,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成斗争。佛教传入,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产生,古代宗教的发展,基本形成新格局。

(5)宗教与教育制度化汉武帝时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私学普遍,出现了一批专门教材和教育家。

(6)史学、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史记》《汉书》等奠写了中国古代编写史的典范。赋和乐府诗成就突出。雕塑成就辉煌,绘画艺术发达,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题例剖析]

[例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本题的正确选项“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在教材中有较明确的表述,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准确,能够再认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就能作出正确判断

答:C

[例2]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995年全国)

剖析:此题是材料型的问答题,考查知识记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比较历史人物和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等多种能力。它要求首先要读懂材料,知道材料认为汉武帝有秦始皇的过失却避免了秦始皇的下场;其次要理解设问的细微之处,依据设问进行回答。第一问的“相似之处”即两人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等方面的共同做法。回答时可从其目的、方式上答出,无须答出具体史实。第二问是本题的重点,可从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三项相同举动的不同目的、条件、客观效果即可论证题中的结论——秦亡汉兴。注意不要超越题目限制,也不能罗列具体史实,另外还应注意答题格式:逐项分开比较,不能答成列举题。

参考答案:

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戍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建宫室、营造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均与秦始皇的滥用民力不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但前者通过思想统一,光大了儒学,而后者则起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辨疑解难]

1.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第四,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第五,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第一,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第三,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第四,秦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2.关于秦亡汉盛问题

秦与西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秦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西汉存在了200多年,在汉武帝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秦亡汉盛的原因如下:

(1)从两个王朝的建立看,秦朝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发展而来,没有经过农民战争对政权改造这个环节。而西汉是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后建立的,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亲历者,农民战争对封建政权的改造作用很大。

(2)从统治政策看,秦崇尚法家思想,统治残酷,实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人民赋税负担沉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而西汉初的几代皇帝,面对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爱惜民力,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从国家进行的重大工程看,秦朝征调大量劳力用于长城和陵墓、宫室的修建。而西汉则多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前者破坏生产,后者有利于生产。

(4)在对待王国贵族和割据势力方面,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秦汉也有差异。

(5)秦始皇、秦二世与西汉前期几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和秉性也有不同。以上原因导致了秦汉两种不同的结局。

3.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专权及朋党之争

外戚与宦官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大特色,它是东汉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东汉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时期,外戚是其代表。宦官专权则是皇权的寄生物或畸形演化。所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质是皇权和豪强地主斗争的反映。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他们一旦得势,便党同伐异,诛灭异己,互相残杀。外戚与宦官集团,都是极端腐朽的政治势力的代表,他们的专权,造成了东汉政治的极端腐朽和黑暗。

与宦官外戚专权相联系,还同时出现了朋党之争,这是皇权与豪强斗争的另一表现。一部分正直官僚、士大夫为反对宦官专权,他们与外戚联合起来,一方面利用舆论力量,抨击宦官专权;同时还利用控制的权力,打击宦官势力。宦官则利用皇帝的权势,进行反击,大批官僚被逮捕和禁锢、迁徙,受到残酷镇压。这种宦官与朋党之争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但正直官僚揭露宦官罪恶并与之展开斗争,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们标榜的气节和斗争精神也是应该肯定的。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三、“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四、“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五、“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六、“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考点五:秦朝的统治

1、秦朝的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秦末农民战争

一、秦朝的统一

1、条件

社会基础:提高,、联系加强;

经济条件:彻底,国富兵强,实力最强;

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主观条件:秦王的雄才大略;

2、经过:公元前年到年,灭东方六国;统一地区,加强对西南统治;北击,夺,筑万里长城

3、疆域:空前辽阔——东临,西到,南濒,北抵一带

4、意义:结束了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符合各族人民愿望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时间:;都城:;

2、措施

政治: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

和,地方推行,颁布秦律

经济:实行制,统一、、、修驰道

文化: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作用

积极:加强了,促进了发展,巩固和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形成

消极:专制统治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激化阶级矛盾

三、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年,、领导大泽乡起义,以为口号,在建立政权;、灭秦主力,公元前年,秦朝灭亡

3、意义:推翻暴秦,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政策;陈胜、吴广的精神,成为历代农民的榜样;口号为汉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

秦统一的原因: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分析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④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⑤长期争霸战争,大国拓展了疆域,形成了局部统一。(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①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原因: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3)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6)不利影响:①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②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3.秦始皇的功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2000年广东卷)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2.(2000年上海卷)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

3.(2004年新课程文综卷)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基层组织

4.(2000年津赣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6.(2004年新课程文综卷)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

7..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A.都江堰 B.秦长城C.唐长安D.明皇宫

8.(2002年上海卷)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秦朝规定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最能说明()

A.秦朝的社会制度性质B.秦朝对农民的态度

C.秦朝没有重农抑商D.秦朝承认土地私有权

2.以下有关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B.郡县制的弊大于分封制的利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D.两种制度没有先进与落后和好坏之分,采取哪个是由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的

3.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A.推广了农业经验B.创造了安定环境

C.减轻了人民负担D.促进了各地交流

4.秦始皇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与行政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关于它们各自的职责,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政令

B.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C.太尉负责管理军事D.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5.秦朝建立的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分权B.地主集权C.强化相权D.尊君抑臣

6.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7.秦的残暴统治给社会历史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B.大量土地被地主兼并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8.《秦律·法律答问》中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朝严格实行法治B.《秦律》详细而完备

C.维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D.秦朝刑法残酷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间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10.下列论述中,最能反映奏短暂而亡的是()

A.“秦之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B.“四维(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考点六: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2、察举制

3、编户齐民

一、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汉初、并行。

2、汉武帝颁布、削弱诸侯王势力;颁布,限制诸侯王活动,逐步解决问题;

3、东汉末期,随着刺史权力增大,地方上形成、、三级制

二、察举制

3、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4、察举是一种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主要途径之一;

3、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累世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

三、编户齐民

1、背景:,人口众多;

2、目的:加强对的管理;

3、内容:称为编户齐民;具有身份;依据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1992年全国卷)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同姓王的权力不包括

A.征收租税B.任免官吏

C.释放官奴D.铸造钱币

2.(1993年全国卷)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3.(2002年广东卷)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材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4.(2000年山西文综卷)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点是

A.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

B.主要形式是乡举里选

C.选官不重门第与出身

D.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5.(2002年广东)下列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

①算赋②口赋③调④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2004年新课程文综卷)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刺史制度()

A.是汉承秦制,起源于秦朝的御史大夫制度

B.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百官,具有较高的级别

C.在西汉时加强了皇权,到东汉时削弱了皇权

D.刺史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2.东汉末年刺史的职能是()

A.监察特定区域内的封建官员B.监察中央百官的官员

C.执掌州的军政大权D.地方行政区域州的监察官

3.西汉前期统治者在施政措施上的最大失误是()

A.实行编户制度,对人民进行严格控制B.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C.对匈奴采取了耻辱的和亲政策D.实行无为而治,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4.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的根本目的是()

A.禁止王国官吏进入中央任职B.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C.防止诸侯王与官吏串通D.孤立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

5.造成“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的举措是()

A.刘邦分封异姓王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D.汉武帝颁布“附益法”

6.西汉选官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察举②皇帝征召③乡举里选④门第族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东汉后期,以察举方式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是()

A.声望B.才能C.门第族望D.裙带关系

8.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是()

A.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一种赋税制度

C.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9.下列有关西汉编户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编户齐民编入政府户籍,无独立的身份,人身依附关系十分严密

B.编入政府户籍的人要承担沉重的田租

C.编户制度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D.在文景之治的盛世,老百姓也要承担沉重负担,说明西汉的强盛是虚伪的繁荣

10.编户制度下的农民负担国家税役的依据是()

A.土地B.人口C.资产D.地区

考点七: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匈奴的兴衰

2、张骞通西域

3、西南夷与百越

一、匈奴的兴衰

经济生活以为主,公元前世纪时,已使用,推动起向文明社会发展,在战国时强盛起来,秦汉之际,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形成强盛的。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但鉴于,被迫实行“”政策,文、景帝尽管经过修养生息政策,但还不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到汉武帝时,依靠,派、进攻匈奴,经过次,重创匈奴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部。后来匈奴分化,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将作为公主远嫁匈奴。

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依然威胁,东汉前期大将、先后出击,打败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和的威胁最后解除。

二、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时间是公元前年,目的是,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到过、,获得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的情况,因此司马迁将此行称为“”。

第二次,公元前年,诸国也派使者回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公元前年,设,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汉明帝时,开始经营西域,且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三、西南夷与百越

_______时,先后在此地区设郡,______时,汉朝在南越设______等九郡,进行管辖。●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对张骞、班超经营西域的认识

张骞、班超经营西域,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生活,加强了两汉政府对边地的有效管辖以及对外交往的起步。因此,评价两个人的活动,要结合两个人的具体贡献及影响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一是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二是把先进的文化远播中国周边的各少民族,使各民族渗入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三是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大团结。四是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五是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王送礼汉桓帝,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开始。●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1993年全国卷)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匈奴族的历史?

A.早先游牧在蒙古高原一带

B.战国时活动在河套地区

C.两汉初征服了西域

D.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了北凉、前秦、夏等国

2.(1989年全国卷)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间范围内的有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两汉设置西域都护

班超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A.B.C.D.

3.(1995年上海卷)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班超于公元73年出使西域,两者相距

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

4.(1998年全国卷)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A.黑水都督府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

5.(2000年春季卷)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打通“丝绸之路”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6.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东晋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1.“昭君出塞”,“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分别是在()

A.汉元帝、汉明帝B.汉高祖、汉武帝

C.汉元帝、汉武帝D.汉文帝、汉明帝

2.汉武帝曾在南越地区设南海等九都,进行有效管理,南越即()

A.福建、广东地区B.广东、广西地区

C.浙江、福建地区D.浙江、广东地区

3.“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首诗高度评价了王昭君是由于()

A.对汉代和亲政策的肯定

B.王昭君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幸福

C.昭君出塞消除了外敌的威胁,是民族英雄

D.昭君出塞改善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4.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反对掠夺的战争

C.单纯防御性战争

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5.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

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解决了王国问题使中央政权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弱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7、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设置西域都护C、班超经营西域D、窦固大败匈奴

8、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打通“丝绸之路”

9、秦朝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都是

A、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

10、两汉先后在西南设郡,由中央委派官员,又封当地郡长为王侯、邑长,这样做

A、不利于治理西南地区B、给西夷反叛留下陷患

C、为了笼络夷人之心D、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考点八: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考点扫描

1、与朝鲜的关系

2、同日本的关系

3、“丝绸之路”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一、与朝鲜的关系:三韩中为秦韩。中国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

二、同日本的交往: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东汉时赐以印绶。

三、“丝绸之路”: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铁器丝绸以及术,法,造纸术先后西传。教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南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出的使者,到达东汉,这是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结合教材认识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路线,注意结合地图。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丝绸之路”,就是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几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家一致公认以中国的丝绸来命名这条国际贸易往来的通道最为合适。

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城后打通的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即著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这条丝路自西汉的国都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中西交通的中心敦煌。再往西就遇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拦。因此这里路分南北两条,绕过大沙漠西行。南路西出阳关(唐时高度繁荣),经鄯善(今新疆境内的古楼兰)、于阗、莎车,再往北到达疏勒(今喀什),又往西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内的费尔干纳盆地)。北路是西出玉门关(汉朝时比较繁荣),经车师(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到达大宛。在大宛南北两路会会继续往西到达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即罗马帝国),全长7000多公里。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漆器、陶瓷器以及养蚕、丝织技艺、火药、造纸、印刷等,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西方。与此同时,西域和欧洲的物产如葡萄、苜蓿、胡桃及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也都由此传入中国。佛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也相继进入我国并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促进作用。●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91年全国)据史籍所载,中国同欧洲国家最早的直接友好往来是

A.甘英出使大秦B.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

C.张骞出使西域D.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

2.(2001年上海卷)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汉朝先进生产技术有()

①铸铁术②井渠法③造纸术④养蚕缫丝技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汉武帝时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波斯湾B.非洲东岸

C.东南亚D.印度半岛南端

3.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4.关于丝绸之路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先后西传

B.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C.佛教由此传入中国

D.中国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及欧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5.既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转手贸易的是()

A.安息B.大秦C.大月氏D.身毒

6、赐给倭国“汉委奴国王金印”的是

A汉明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光武帝

7、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印度教

8、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亚地区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9、下列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水陆上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②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③佛教由此路传入中国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10、两汉时期,我国对外交往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

A实用性技术B手工业产品C书画艺术作品D农作物品种

考点九: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哲学与宗教

3、《史记》

4、秦陵兵马俑

5、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一、科学技术:

1、汉武帝时,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西汉有世界最早的关于的记录。张衡对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还发明制作的,比欧洲早年。

2、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是汉代最重要,是当时世界上最的数学,标志中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西汉编定的,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有,他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他发明的,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比西方早多年。的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为“医圣”。

4、造纸术:前期已经有纸,甘肃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105年,东汉改进造纸技术,4世纪起,传到、、,8世纪后传到、、。

二、哲学与宗教:

1、西汉时对儒学加以发挥,核心是“”、“”。

2、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在书中反对说,反论。

3、末年,佛教经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派使臣到求佛法。东汉时,民间流行的与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主要经典是。

三、《史记》:写出了第一部通史,叙述了至间的历史。

四、秦陵兵马俑:秦汉陶塑精品丰富,最突出的是。

五、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

●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对秦汉文化的认识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中外交往。这一切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上承战国的“百家争鸣”,继承先秦“诸子百家”的遗风,使文学、艺术、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汉赋和乐府诗的出现,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中国史家之绝唱。汉武帝设立太学推动了官办教育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革新技术的需要,自然科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数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张仲景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五禽戏”流传至今。总之,秦汉时期的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灿烂的奇葩。2.秦汉时用封建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

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秦用“法家”思想治国。原因是:战国时秦国用法家商鞅,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础;吸取分封制造成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教训,而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同时认为严刑酷法可以阻止人民反抗。”西汉先用“道家”后用“儒家”。先用“道家”是因为:刘邦等认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是招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因而采用“道家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刘邦还认为秦没有采取分封而实行集权也是其灭亡的原因,故恢复分封制。后采用“儒家”是因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在位时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提供了前提。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宣扬“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它不同于法家强调刑罚,而是强调思想统治,更有利于专制统治,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2000年上海卷)既通天文,又擅文学,其发明创造保持世界记录长达1700多年的我国科学家是

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

2.(1991年全国卷)《九章算术》讲到了下列哪些方法

①丈量土地面积②计算凿渠、筑城的土方

③测量距离远近④计算方仓、圆仓的容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1991年全国卷)下列史籍中,属于纪传体通史的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4.(2000年全国卷)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

5.(1993年上海卷)在长江流域出土的文物是

A.半坡人面网纹盆

B.秦始皇陵东侧的陶兵马俑

C.马王堆汉墓帛画

D.刘胜夫妇墓中的金缕玉衣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秦汉文化的特点包括()

①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弘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造成“秦汉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3.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4.我国造纸术外传地区的先后顺序是()

①朝鲜②日本③阿拉伯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5.下列科技成就中,对于人类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张衡制造地动仪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华佗发明麻佛散D.西汉编定《黄帝内经》

6.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①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②形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数学体系③奠定了祖国医学理论基础④兴起了新的文学体裁——赋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7.“蔡侯纸”()

A.出土于甘肃天水,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它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发明

C.东汉时开始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D.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8.王充写作《论衡》主要是针对()

A.董仲舒的儒学B.佛教“因果轮回”说

C.民间神仙方术D.唯心主义神学

9.“辞范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下面瞩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A.楚辞B.汉赋C.汉乐府诗D.先秦散文

10.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A.搜罗天下异闻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成一家之言D.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参考答案

考点5

真切感悟

1——8DBABAABD

模拟考场

1——10ACBADDCCCD考点6真切感悟

1——6CCDDAB

模拟考场

1——10CCBDCACDCC考点7

真切感悟

1——6DBBBCA

模拟考场

1——10CBDBABBCCD

考点8

真切感悟

B

2.(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1~2分)

模拟考场

1——10DDBDADBCDA考点9真切感悟

1——5ADBAC

模拟考场

1——10DCDABADDBD